nba籃球發展史
我想大家都不會對NBA籃球這個詞陌生。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NBA籃球的發展史,希望能幫到您。
NBA籃球簡介
NBA(全稱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全國籃球協會、美國男籃職業聯賽、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簡稱NBA),直譯為美國籃球聯盟,簡稱“美職籃”。美國第一大職業籃球賽事,其中產生了威爾特·張伯倫、奧斯卡·羅伯遜、阿倫·艾佛森. 邁克爾·喬丹、科比·布萊恩特、麥迪、勒布朗·詹姆斯等籃球巨星。該協會一共擁有30支球隊,分屬兩個聯盟:東部聯盟和西部聯盟,而每個聯盟各由三個賽區組成,每個賽區有五支球隊。30支球隊當中有29支位于美國本土,另外一支來自加拿大的多倫多。NBA標志里的人物原型是杰里·韋斯特(Jerry West)。年05月04日庫里正式當選常規賽MVP 。年5月25日,平均球員年薪最高的職業體育聯賽第1位。美國時間年6月10日,耐克成為NBA服裝獨家供應商。年9月9日,NBA宣布改變季后賽晉級的規,新的規則將在新賽季生效。年5月27日,NBA官方宣布了-16賽季的NBA最佳陣容。
NBA籃球賽事類型
季前賽
其實NBA季前賽就是NBA各支隊伍的熱身賽,因為在每個賽季結束后,每支球隊在陣容上都有相當大的變化,為了讓各隊磨合陣容,熟悉各自球隊的打法,確定各隊新賽季的比賽陣容、同時也能增進隊員、教練員之間的溝通,所以在每個賽季開始之前,NBA就舉辦若干場季前賽,使他們能以比較好的狀態投入到漫長的常規賽的比賽當中。
季前賽不是正式的比賽,所以其成績是不計入常規賽的成績當中。
NBA季前賽是各支球隊在NBA常規賽季開始前進行的熱身賽。有三大特點:第一,磨合陣容、豐富打法以及檢驗新老球員的競技狀態;第二,預熱NBA常規賽;第三,宣傳NBA,擴大海外影響。
常規賽
NBA比賽分為常規賽和季后賽兩大部分。
采用主、客場制,30支球隊在常規賽賽季共要進行1230場比賽,每個球隊在常規賽中參加的比賽場次數都是82場。不過常規賽中各球隊相互間的比賽場數不等。同一聯盟且同一賽區的球隊之間進行兩主、兩客,共4場比賽;不同聯盟間的球隊之間進行一主、一客,共兩場比賽;同一聯盟不同賽區的兩支球隊間進行3到4場比賽,這一比賽數目各隊不同,但可保證各隊參加常規賽的總場次是82場比賽。
當NBA出現勞資糾紛等情況的時候比賽場次數會發生變化,變為50場,稱為縮水賽季。
全明星賽
NBA全明星賽(All-Star Game),是由美國國家籃球協會在1951年3月2日首次舉行的每年一度的NBA球星匯集的表演賽。每年由東西部兩個聯盟的最佳球員組成兩支球隊舉行一場比賽決定勝負。經過演變,當代的全明星賽已經發展成為“全明星周末”,為期3天。
不同聯盟間的球隊員由各隊教練投票選出,全明星教練則是由全明星賽兩周前東西部成績最好的球隊教練擔當(可以多任,但不能連任)。一般情況下,東西部獲勝的一方表現最好的球員將獲得全明星賽MVP(通常是得分最高的球員)。在歷史上有過失敗一方獲得最有價值球員稱號。全明星賽前還有一系列的表演及活動來吸引球迷們的眼光,整個全明星周末的活動包括:
新秀挑戰賽,比賽的形式不定,歷史上大多由應屆新秀挑戰二年級球員,也有應屆新秀按東西部分組對抗的情況,年則是由兩位NBA名宿巴克利和奧尼爾在優秀的年輕球員中挑選各自屬意的隊員進行比賽
技巧挑戰賽,參賽者必須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運球,傳球,投籃,上籃等一系列動作方能獲勝
三分大賽,規定時間內在5個角度投中最多三分球積分最多者勝出(每個點4個1分球,1個2分球)
扣籃大賽,參賽者嘗試做出各種高難度、極具觀賞性的扣籃動作,通常邀請歷屆扣籃大賽冠軍作為評判
投籃之星大賽,由一名現役NBA球員、一名現役WNBA球員和一名退役的NBA球星組成隊伍,按要求在不同的投籃點投籃,完成最快組勝出
NBA H-O-R-S-E大賽,第一位參賽者先于球場的任意一個地方投中一球,并由后面的參賽者進行模仿。如不中則會得到一個字母,如拿滿H-O-R-S-E者將會被淘汰,最后剩余的一位選手將成為冠軍
除此之外,在整個全明星周末期間,每天都有NBA嘉年華的演出。
季后賽
NBA季后賽(NBA Playoffs)在每年4月下旬開始,東西部各有八支球隊獲得季后賽資格。東西兩個聯盟中各個賽區的冠軍加上成績最好的賽區的第二名組成前四號種子,這四支球隊再按照常規賽的成績依次排為一到四號種子。剩余四支球隊則按成績依次排為五到八號種子。季后賽采用七場四勝制,采用2-2-1-1-1的主場分配方法,擁有四個主場的一方將會在第一、二、五(如果需要)、七(如果需要)場比賽坐鎮主場,第三、四、六(如果需要)場則是征戰客場。對陣雙方的主場優勢并非均衡。
季后賽包括總決賽一共有四輪,第二輪叫分區半決賽,第三輪叫分區決賽,獲勝球隊稱為分區冠軍,東西部分區冠軍晉級總決賽,七局四勝者為當賽季總冠軍,總冠軍球隊中表現最優秀的球員獲得總決賽MVP榮譽。
NBA籃球發展歷史
1896年,美國第一個籃球組織“全國籃球聯賽”成立,但由于當時籃球比賽規則還不完善,組織機構也不健全, 經過幾個賽季后,該組織就名存實亡了。
1946年4月6日,由美國波士頓花園老板沃爾特·阿·布朗為了讓體育館在NHL比賽以外的時間,不至于閑置發起成立了“美國籃球協會(英文簡稱BAA)”,BAA成立時共11支球隊。布朗首次提出了高薪制和合同制,高薪制是指職業籃球必須有雄厚的財政支援,這樣才能使比賽保持在高水平上。合同制是指一名選手只能與一家俱樂部簽訂合同,并設立選手儲備制,以防球員突然離隊時受到損失。11月1日,BAA的比賽正式開始。對陣雙方是多倫多愛斯基摩人隊和紐約尼克斯,比分是66 :68,尼克斯獲勝。
1947年,費城勇士隊在隊中頭號球星,也是聯賽中首位得分王喬·福爾克斯(場均23.2分)的率領下,以4 :1戰勝芝加哥牡鹿隊,成為第一聯賽冠軍。
1949年,在布朗的努力下,美國兩大籃球組織BAA和NBL合并為“NBA”。NBA擁有17支球隊,分成三個賽區比賽,來自NBL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依靠身高2.09米的美國第一中鋒喬治·邁肯的幫助獲得NBA第一個賽季的冠軍。
1950年11月22日,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和韋恩堡活塞隊的比賽中,創下了NBA歷史最低比分,19 :18。
1951年3月2日,凱爾特人隊總裁布朗免費提供波士頓花園體育館,舉辦了首屆全明星賽。最終比分為111 :94,東部明星隊獲勝。
1952年,首次設立最佳優秀獎,首位獲獎球員為韋恩堡活塞隊唐·梅尼克。
從1954,NBA開始實行24秒制。在戰勝民族隊后湖人隊成為第一支三連冠的球隊。當時NBA只有紐約尼克斯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費城勇士隊、韋恩堡活塞隊、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羅徹斯特皇家隊、錫拉丘茲民族隊、三城黑鷹8支球隊。
1961年,芝加哥包裝工隊(華盛頓奇才)加入。
1966年,凱爾特人完成了絕無僅有的八連冠。芝加哥公牛隊加入NBA,成為第10支球隊。
1967年,一個新的籃球組織ABA(美國籃球協會)宣告成立,喬治·邁肯任第一位主席。圣迭戈火箭隊(休斯敦火箭)和西雅圖超音速(俄克拉荷馬雷霆隊)加入,球隊總數上升至12支。
1968年,密爾沃基雄鹿和菲尼克斯太陽隊加入。
1970年,新加入的3支球隊分別是,克里夫蘭騎士、波特蘭開拓者、布法羅勇敢者NBA聯賽正式分為東西二區。
1974年,新奧爾良爵士隊(猶他爵士)加入。球隊總數達到18支。
1976年,由于經營不善,ABA被美國NBA吞并,原ABA球隊丹佛掘金、印第安納步行者、紐約網隊和圣安東尼奧馬刺并入NBA。球隊增加到22支。從此,NBA形成對美國籃球業的壟斷。
1979年,NBA開始實行3分遠投制。
1980年, 達拉斯小牛加入NBA。
1984年, 籃球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邁克爾·喬丹加入NBA,從此開創了一個NBA的盛世。
1988年,夏洛特黃蜂和邁阿密熱火加入NBA。
1989年,奧蘭多魔術和明尼蘇達森林狼加入NBA。
1995年,兩支加拿大球隊加入NBA,多倫多猛龍和溫哥華灰熊,使NBA的球隊達到29支。
1996年, 艾弗森、科比、納什、雷.阿倫、費舍爾、特雷西·麥克格雷迪等統治聯賽近15年之久的黃金一代進入聯賽。
1998年,1998-1999賽季,NBA因勞資糾紛發生歷史上第一次最嚴重的停擺,賽季縮水成50場。
2003年,詹姆斯、韋德、安東尼、波什等03白金一代進入聯賽。
2004年,夏洛特山貓隊加入,球隊達到30支。
2008年,西雅圖超音速隊更名為俄克拉荷馬城雷霆隊。
年,NBA因經營不善(近6年虧損超過18億美元)導致正式停擺。同年NBA于12月份勞資雙方終于達成新協議,至NBA常規賽于年圣誕節(.12.25)開始。
年7月23日,NBA推出比賽直播新規定,從下賽季開始,美國球迷可以花費6.99美元購買任何一場比賽的轉播,不管在電腦、平板還是移動電話上都可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