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七年級美術教案電子版

時間: 新華 教案模板

七年級美術教案電子版篇1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對印原理和制作方法。嘗試多種對印方法,用自己喜愛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對印作品。并通過分小組制作,體驗集體制作的樂趣,學會交流,懂得合作與分工,分享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教學的重點:掌握涂色方法和壓印的方法。

(三)教學的難點:如何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利用不同媒材和方法制作有個性特色的作品。

(四)課前準備:

學習材料:底版(玻璃、木板、布料、塑料板、不易吸水的紙板、墊板)、顏料(水粉、水彩、油墨、油畫顏料、調色油)、漿糊或膠水、涂色工具、作業紙(不吸水的掛歷紙背面,光滑的名信片或賀卡等)。

(五)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

通過畫、印等方法,制作對印版畫。對印是獨幅版畫的一種制作方法。通過在底版上涂色、壓印得到豐富而奇妙的肌理效果。 使學生了解對印原理和制作方法。嘗試多種對印方法,用自己喜愛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對印作品。并通過分小組制作,體驗集體制作的樂趣,學會交流,懂得合作與分工,分享成功的快樂。 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引導學生在對印表現活動大膽、綜合地運用色彩。嘗試多種對印方法,表達興趣與情感。對印中最大的問題是水與色的關系問題,教師針對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指導:水多時引導學生壓印再疊印效果較理想。水少時便于一次壓印同時旋轉。多種顏色印紋涂色時盡可能不混合,使其自然混色。

二、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活動的方式與教學方法:

(一)設疑導入:

教師在玻璃板上涂色,放紙壓印,讓學生猜猜:紙上會出現什么呢?教師揭紙展示,學生愕然,原來是一個怪怪的人臉,學生在哄笑中激發了興趣。也可將自然界形成的石紋、石形、木紋、葉紋等變化萬千的圖形造型做成課件讓學生觀賞,同樣可以起到誘發學生從自然形成的紋、形中發現美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請學生仔細閱讀書上講授的兩種制作方法,抓住關鍵點,自己動手嘗試對印制作方法,針對可能出現的困惑和技法上可能出現的問題,事先提幾個問題起提示和思考作用:不同厚薄的色彩產生怎樣的效果?不同輕重的壓印產生怎樣的效果?不同的底版產生怎樣的效果?先涂深色再涂淺色或先涂淺色再涂深色會產生怎樣的效果?怎樣得到自己想要的圖形?通過思考和嘗試,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學習,提升學生的感悟和認識。

(三)拓展創新:

教師在玻璃底版上從冷到暖地有序涂色,覆蓋上比涂色大一倍的紙,用右手掌按住紙面中央,左手拉住靠近身邊的紙角一起旋轉45度左右。產生變化豐富并具動感的肌理。請學生也來試試看,能不能發明一種新的對印方法,要做到別具一格。完成后請學生大膽地到臺前介紹自己的.制作方法和獨特處,以及畫面的色彩層次和肌理變化給人的感受。其他的學生也可談談對他人作品的視覺感受。

(四)作品展示:

對本小組的作品匯總進行集體討論,看看某些具有自然景觀效果的或某些類似于人物、動物的對印作品,能否經添加形成一張具象作品。對于某些不能添加的作品,能否結合其他同學的作品經過剪裁,組合成一張抽象作品。討論之后或集體創作或指派一人主筆,完成本組作業。凡有創意的作品給予展示,全班評出最有創意獎。

學習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一)對印中最大的問題是

教案《七年級美術上冊《對印的樂趣》教案及反思》,來自網!

水與色的關系問題,教師針對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指導:水多時引導學生壓印再疊印效果較理想。水少時便于一次壓印同時旋轉。多種顏色印紋涂色時盡可能不混合,使其自然混色。

(二)壓印時紙張不可移動,可用小夾子或雙面膠固定。(加說明圖例)

(三)當采用吸水性強的材質做底板時。顏色要水少色濃。

三、教學評價

評價方式:采用2個步驟進行,首先觀察學生對制作與拓展創新教學活動方式的參與熱情,其次觀看學生的對印作品。

評價點:

(一)學生是否對對印制作有興趣?是否體驗到快樂?

(二)能否在美術活動中大膽地運用色彩壓印,得到各具特色的對印效果?

(三)能否憑借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自己理想中的作品?

(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否提高?

(五)有沒有發明出新穎的對印方法?

(六)能否進行自主學習和發揮合作精神?

(七)是否與同學密切配合,積極參與對印的創作活動?

(八)能否運用各種技法,有創意地進行創作活動?

(九)按下表評價自己的作品(用短語自評)。

自然天趣肌理效果色彩搭配獨創性制作方法師生評價

四、教學點評(教學反思):

本課程屬于[造型。表現]課。在教學設計上更注重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引導學生在對印表現活動大膽、綜合地運用色彩。嘗試多種對印方法,表達學生的興趣與情感。由于本課的難度較低,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的拓展創新,同時還能用語言文字表達和深化創作主題。

七年級美術教案電子版篇2

一、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及解決方法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初步掌握物象空間的描述與表達。

解決方法:應用自制教具讓學生描述教具中物品的位置,從而讓學生了解三度空間的特點及與二度空間的區別。并應用于繪畫中。

教學難點及解決方法:

教學難點:景物的三度空間位置在紙上的表達方法。

解決方法:學生小組討論解決及師生共同探究解決。

二、教學目標:

德育滲透點: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愛好,充分認識“生活中處處存在美、關鍵要靠我們的眼睛去發現”(羅丹語)。

教學知識點:引導學生通過細致的觀察,初步了解繪畫過程中景物之間的層次關系,指導學生運用繪畫知識表現自己生活的環境。

能力滲透點:鼓勵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用自己的繪畫語言去發現美、創造美。

三、教具準備:

自制教具、風景畫(數張)、茶杯、瓶子、書本等生活日用品(數件)

四、教學方法:

探究學習法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室內課:

1、風景畫欣賞導入。

教師出示一幅風景畫學生欣賞導入

2、師生初步探究物象空間的`表達。

提問:誰能用語言來描述一下這些畫。里邊都有些什么,都在哪里?

學生思考

3、師生共同探討總結物象空間表達的方法。

提問:通過剛才的欣賞,誰說一下我們該如何描繪景物的上下、左右、遠近呢?

(學生開始分小組邊議論邊發言,各抒己見。)

老師將探討結果板書到黑板。同時,每種表達方法各拿出一幅作品讓學生欣賞。

學生看作品,進一步系統的了解物象空間的表達方法

4、老師總結本科教學內容。

(老師邊總結邊板書,并給與一定的補充。進行小結。)

第二課時室外課:

1、堂內傳遞本科目標,激發學生興趣。

提問:我們先來看幾張畫,看看畫的都是哪里。

(老師展示自己在校園內寫生的美術作品。)

2、學生分組開始校園寫生,老師組織、協調。

(學生分組開始校園寫生,師生共同活動。)

3、課堂內學生自我評析,老師點評總結。

(學生分組出示優秀作品,自我評析,共同欣賞。)

(老師組織、協調并進行總結。)

板書設計:

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空間的表達

上下、左右、前后——三度空間上下、左右、?—————二度空間轉換到

1、前后遮擋表現法(大多數寫生作品)前后、遠近

2、平擺是表現法(一些裝飾畫)下邊近、上邊遠

3、透視的表現法(《最后的晚餐》)近大遠小

4、移動式的表現法(《清明上河圖》)視域廣闊

七年級美術教案電子版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面具的由來和演變發展的過程,了解不同國家、地域、民族對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點及表現形式和方法。

3、了解現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難點:

設計出具有新意、藝術效果獨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圖表、面具光盤。

(2)面具相關文字資料及圖片資料。

(3)學生制作面具的海綿紙,膠水等。

(4)學生表演節目用的道具和音樂。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第一課時激發興趣與合作探究第二課時學習與制作第三課時展示、體驗、交流。分組合作,討論節目,分配角色。搜集面具資料(圖片、實物、文字資料等)與同學交流自己對面具文化的了解。欣賞中外面具作品。學習面具的設計制作方法。設計有創意的面具以小組為單位表演節目,評價自己與他人的面具及節目的設計。引導學生觀看錄像。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每位要演節目及角色,引導學生查找資料。講解面具知識,面具的歷史、面具的制作方法。重點講面具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指導學生設計出有個性、有創意的面具。正確引導學生評價

教學過程設計

(一)第一課時激發興趣與合作探索

1、影片欣賞:播放童話劇《馬蘭花》錄像資料

2、教師總結:看了錄像中戴面具表演的節目。我們也要開一場聯歡會。要以小組的形式每個同學戴上面具,表演你喜歡的節目。

3、教師提出問題請同學思考:a、你和誰一組?b、表演什么節目?c、我演誰?d、角色的性格是什么樣的?e、你如何給角色設計面具?

4、請你用形象或語言描繪出你所演角色的特征。

5、請同學查閱有關面具的文字資料、圖片資料、實物等。(通過書籍、網絡、電影、錄像等)

(二)第二課時:面具知識的講解與面具設計與制作

1、面具知識的介紹

引導學生把搜集的.圖片、文字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向全班同學展示。交流對面具文化的了解。

交流內容應包括:

(1)古代面具的由來、意義、功能。

(2)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國家面具的造型特點及風格。

(3)面具的材料及色彩特點。

(4)現在面具的功能:隨著社會的發展,面具的功能已不再是祭祀,驅鬼怪,除病魔。

提問:現在社會中面具都運用在哪些方面?

學生思考:家居裝飾、表演道具、狂歡節、物品的設計等。現代面具是人們除舊迎新、歡歌勁舞、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裝飾。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現代面具圖片,加深對現代面具的了解。

2、教師講解面具的設計制作方法,步驟。

3、學生制作面具

在教師介紹面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學生展開設計與制作。

學生思考:

(1)設計什么風格的面具?(粗獷、奔放或細膩。寫實或抽象)

(2)運用什么樣的色彩表現人物的個性?(色調統一、色彩對比強烈)

(3)采用什么樣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體)

要求:面具造型色彩夸張獨特,符合節目的角色。

(三)第三課時展示、體驗、交流

根據上節課制作好的面具向全班同學展示、體驗、交流。

1、分別以組為單位,上臺表演本組設計好的節目。同時,體驗角色的內心情感。為了使節目更生動,可以考慮音樂、旁白、服裝、道具等。

2、發給每人一張評價表。每組表演完節目后,給以評價。

3、全班同學的面具貼在黑板上。教師引導同學評價。(從面具及表演兩方面評價)

教師提出問題:你最喜歡哪組同學設計的面具?為什么?

你最喜歡哪組同學表演的節目?為什么?

4、學生交流體會,贊美他人的優點,欣賞他人的成功。

5、教師總結評價

附:

評價表

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第五組第六組

面具造型30分

色彩30分

節目創意20分

表演20分

教學反思

本課程屬于設計應用課。在教學設計上更注重學生的體驗,由于學生知識、能力不同,在設計面具和表演節目上,教師要尊重學生自主興趣,情感的表達。節目的選擇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展示學生的所思所想,是學生內心世界的一種真情流露。

七年級美術教案電子版篇4

教師:蔡__

班級:(美術多媒體教室)

時間:__年__月__日一.教學內容

本課是美術版初中《美術》教材七年級(上)第一單元,課型是欣賞課,安排兩課時。本單元要點是引導學生初步了解中國畫的藝術特色。而《對景創造》的學習,是為學生在美術鑒賞的過程中能提高個人審美能力,在欣賞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質。

二.學生學習情況

通過一段時間學習,學生對美術的特點已有初步了解,但如何通過欣賞來體會畫家的情感還是比較難于理解。而且學生主動性不強,特別需要老師的引導.

三.設計思想

我們的學生對畫畫并不陌生,本課教學主要是通過欣賞、講解。搜集關于對景創造性的相關資料進行研究性學習來感受、體驗畫家所要表達的意境與情感。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本課教學,學生通過欣賞了解對景創造藝術特點,初步了解對景創造技法。

(二)過程與方法

1.收集一些對景創造有關資料進行分析。

2.啟發式教學法、討論交流法、觀賞、探究、歸納等教學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通過學習,豐富了藝術情感的表現能力以及提高了藝術作品的欣賞能力,在愉悅中接受美的教育,增強從生活中發現美和認識美的能力。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賞析美術作品的藝術特色。

2.難點:通過欣賞,評述,能初步了解美術作品的審美文化價值,在生活中發現美和認識美。

六.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出課題

我們很多同學心里常常會有一種疑惑?這么美麗景色,畫家是怎么把它搬到畫面上呢?

為什么我就不會呢?

唉!人家是天才,是畫家……

自我安慰,天生我材必有用。

那么,我們今天就把這個時常盤旋在我們腦海深處里的疑團?做個簡單地分析。

因此,我們這節課的課題——《對景創造》

二.分析作品

1.《芒種》

看——問——回答(感想)

總結:畫面中呈現,好像我們曾經去過某個地方,我們村或我們村的某一處。

畫中的小橋,清晨上學時,我剛從這橋上走過,池塘上還飄浮著嫩綠的浮萍。畫面中一切都是那么平靜、淡泊、親切。是的,它就是我們生活中身邊的景色。

大自然中總是蘊含著美的生機。

古人所謂的“造化為師”,就是在寫生的過程中活用傳統表現技法,并從中生發出適時的新技法。

對景寫生與對景創造成了歷代畫家的必修課。因此,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2.李可染——《蘇州拙政園》

這是一幅水墨寫生佳作。

順著場景的特點構圖造境,形成了一個倒置的“v”字形,具有隨景推進的幽深之感。

平淡之景通過水墨畫技法的發揮與意境的營造,使得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3.李可染——《靈隱茶座》

畫家以層層積累表現層林掩映下的&39;光感效果,寺廟通道旁的茶座場景呈現出光影閃爍的清涼景趣。

假如沒有這些光影,那么整個畫面也就平淡了。而這些光感表現也是作者李家山水的一大特色——“光感效果”,西為中用的水墨效果。

4.傅抱石——《四季山水——冬》

近代山水畫家傅抱石一張冊頁山水畫。

畫中生動感人的原因在于何處?

平實的景致一經其巧妙運作,使得畫面楚楚動人而有鮮活的生命內涵,充滿著意境。

畫中意境營造一種冬季氣氛。

在畫中只呈現四種物品:枯木、遠山、小溪、山里人趕著牲口、霧。

疏葉將盡

遠岫蒙朧

寒氣襲人

山里人著牲口緣溪而行

蕭疏之境

在中國畫中,意境營造回繞冬季氣氛所作的藝術化處理,其表現手法的精妙與嚴謹確乎已至增一分太多,減一分則少的程度。

5.《樟樹下》

先看景色照片——再看畫

借助樟樹與周邊環境關系,營造樹陰下的休憩小景,強化了靜謐恬淡的意境。

意境總是有詩意,讓我們想起古人的詩句,將畫境定格在“芳樹無人鳥空啼”的虛境中。

6.《泊舟塘棲》

先看景色照片——再看畫

就取景而言,筆直的河道不宜入畫。因此,強化河道的彎曲處理,突出泊舟岸邊的生活氣息。樹枝、船相互交織為構圖贏得了拓展畫境空間。

畫中一群鴨了讓畫面更加增添生活氣息,生動描繪泊舟岸邊的情形。并且讓畫面動了起來。

三.欣賞作品

1.微雨云林

2.農閑季節

3.東風吹綠又一年

4.秋陽漸高

5.溪出幽篁

6.夏至

7.荷風徐來

8.家在畫屏中

四.講解寫生步驟

照片《古橋旁的老梧桐》

梧桐的美麗在于內在的豐富與外表的蒼涼,經過嚴冬的風霜一葉不剩,呈現了一份凄美,加上古橋的凝重與沉默。讓我們有一種“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審美感受。

畫法要領:

1.順著構圖框架,從形體結構的關鍵處著筆生發干枝。

2.邊勾邊皴,由主干及枝叉地生發形體結構。

3.由樹及橋地完整畫境,把握布局上的虛實關系。

4.于勾勒與皴擦間施以淡墨擦染以銜接渾然的方式強化形體結構和體面關系。

總結:對景創造不僅要有發現美的眼光,也要善于調動積極因素,創造富有美感的構成關系。

五.視頻:云山深處——溪山行旅圖

宋元山水畫堪稱臺北故宮寶藏中的極品。從北宋的巨碑型風格到南宋詩意的小景,再到元朝的心靈山水,古代畫家用不變的筆墨線條,勾勒渲染出千般世貌,萬種情懷。一幅幅曠古世制,依然延續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的禪思。

六.教學小結:

誠然,對我們在座的中學生而言,美術課的主要意義在于同學們接受美的教育,從而增強生活中發現美和認識美的能力。

羅丹:“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因此,如何在對景寫生的過程中,培養發現美,認識美的知覺度,成了我們中學生寫生課的主要目的,也是帶著這樣的目的去寫生,才能發揮我們的主觀能動性,步入對景創造的佳境。

吳冠中說:“培養慧眼比鍛煉巧手重要!”

七年級美術教案電子版篇5

教學進度表:

周次課題

1-2周《富于創造力的造型藝術》1課時

3-4周《美術是個大家族》2課時

5-6周《小伙伴》2課時

7周《在校園中健康成長》2課時

8周《我們的風采》1課時

9周《有創意的字》1課時

10-11周《精美的報刊》2課時

12-13周《描繪我們的校園》2課時

14-15周《設計我們的校園》1課時

16周《實用又美觀的日用產品》1課時

第一單元什么是美術

第一課富于創造力的造型藝術

學習領域:欣賞·評述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欣賞美術作品了解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體會美術作品的立意與表現.

過程與方法:學會從多角度欣賞與認識美術作品,理解美術作品與自然、文化的多重關系。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引導學生領悟作品的&39;思想內涵,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美術作品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其立意與表現方式及手法。

難點:怎么理解美術一種“富于創造力的造型藝術”。

教學方法

欣賞法、講授法、討論法

教具準備

不同肌理的石頭、課本、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二次備課

課前閱讀教材,初步理解本課的學習內容。

(一)引導階段:

1、教師活動: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國》為背景音樂,觀看祖國壯麗山河的實景圖片,教師適時引導學生一起欣賞__的著名詩詞《沁園春·雪》。

2、教師活動:快速畫出中國版畫的輪廓線。提出討論:這樣的圖形作為歌頌祖國山川美景的圖畫可以嗎?說說你的觀點。

3、教師總結: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也是一種造型藝術。符號化的形象很難傳遞出深厚的情感,想通過圖形引發觀者的情感,想通過圖形引發觀者情感上的共鳴就需要進行美術作品的創作,點明課題。

(二)發展階段:

1、教師和學生欣賞教材中的繪畫作品《江山如此多嬌》,教師介紹尺寸、繪畫技巧,組織學生對作品進行觀察分析:

(1)從構圖角度分析:近景、中景、遠景分別是什么?

(2)從色彩角度分析:畫中怎樣體現出季節、時間段的?

(3)圖畫中的形象分別具有哪些象征意義?

(4)畫家們是通過怎樣的視角表現如此宏大的場景的,換種表現視角行不行?

學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2、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幾塊不同質地的石頭,找幾位同學觸摸之后對其質感進行評價,以便更好的理解畫家對山石肌理感的表現。

(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紅日的霞光對畫面整體氣氛的烘托作用。

學生思考、體驗“肌理”的含義。

3、多媒體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和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教師講解,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在文化情景中認識美術,深化對作品的理解。

作業布置

結合本課欣賞的作品,談談自己對美術是一種創造美的藝術的理解。

教學反思

1、《江山如此多嬌》這幅作品到底美在哪?

2、今后欣賞美術作品從哪幾方面著眼?

七年級美術教案電子版篇6

教材分析:

本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美術課程色彩知識起始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本課著重利用大自然豐富而美麗的色彩現象引導學生對色彩產生興趣,對色彩進行初步了解和認知,認識光線與色彩的關系,認識色調的形成,學會用色彩去表現自己想要表現的事物的愿望。同時促進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受力,幫助學生提高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操。

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經過小學階段的學習,已具有一定的色彩知識和造型表現能力,但平時缺少觀察和注意,對色彩的認知還比較粗糙和簡單,針對這一情況,本節課我主要設計注重啟發學生發現色彩美,感受色彩美,認識色調,對本課的作業作簡單的安排,根據學生的基礎不同作分層次的布置,使每個學生都能愉快與自信中學習本課。

課題:《大自然的色彩》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簡單了解光與色的關系,感知色調。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美麗色彩的觀察力和感悟力。培養學生運用任意色彩手段表現簡單色彩關系和色調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認真準備,通過欣賞、探討和練習等方法掌握相關色彩基礎知識,努力完成色彩作業和文字作業。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學生學會簡單的方法表達自己對喜愛的色彩。幫助學生逐步建樹隨時發現和欣賞美好事物的審美習慣。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認知、感受并運用簡單色彩手段表達自

然界的色彩關系和色調。

教學難點:使學生比較準確地把真實景物或事物概括為簡單

的色彩關系。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請欣賞老師給你們帶來的視頻,這段視頻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呢?同學們談的感受讓老師覺得非常的精彩,我們感受到五彩繽紛的大自然,色彩絢麗的大自然,充滿神奇的大自然,今天就和老師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色彩吧!(設計意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課探究

大屏幕展示課題《大自然的色彩》,播放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圖片。

1.感受大自然

神奇的大自然以千姿百態.五光十色展現出迷人的景象和絢麗的色彩,詩人筆下贊美大自然的詩句也優美動聽,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詩人筆下的美景。(設計意圖: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語言文字能力。)

提問:這幅畫你能聯想到那首詩呢?(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大自然的色彩如詩如畫,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欣賞課本中的圖片,找一找:你能從下圖中找出幾種主要色彩嗎?

近、中景秋天樹葉的(金黃·橘紅),夾雜著一些(灰紫色)的矮小樹木。遠處清澈的湖水呈現出深淺不同的(藍色),湖邊有(墨綠色)的塔松。再遠處依稀可見的(淡灰紫色)的遠景,共同構成一派絢麗多彩的秋色。

通過上面的欣賞,相信同學們一定為生活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感到快樂和幸福,那么大自然豐富多彩的色彩是怎么形成的呢?

想一想:在黑夜里,沒有光線的情況下,這些色彩還有嗎?

光線與色彩的關系

光是由不同波長的七種色光合成的,就是我們熟知的紅、橙、黃、綠、青、藍、紫色光,光線照射到物體上,因為物體有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長的光線的性質,所以會呈現不同的色彩。

2.色調的形成

多媒體展示色調不同的風景圖片

討論:這幾幅畫的畫面主要呈什么顏色?這些顏色分別給你怎樣的感受?(學生積極的回答)

教師總結:表現寧靜的藍灰色調,橘紅色的霜葉和黃色的水面形成的橙色調,綠色調的春天。

色調的概念:色調:是指色彩運用的總體傾向。如紅色調的晚霞、土黃色調的高原風景等。(課件展示相對應的圖片)

找一找:請同學們找一找下面作品中的色調?(課件展示色調突出的幾幅圖片)(設計意圖:加強學生對色調的理解。)

小結:通過剛才同學們積極準確的回答,老師知道同學們已經掌握了色調的概念了。剛剛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去感受了大自然艷麗豐富的色彩,五彩繽紛的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美了的享受,下面時間就請同學們運用手中的畫筆,表達對大自然的喜愛吧!

3.創作實踐

回憶你印象深刻的大自然的色彩現象,用色彩歸納的方法將其畫下來,并寫出這一色調給你的感受。(如果覺得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請老師和同學幫忙。)

三.作業展示評價

學生互評,自評,老師點評,小組推薦最優秀的作品放在班級作品展示欄上。對本節課表現積極的學生給予贊揚,對課中不愛表現的學生給予鼓勵。

四.本課小結

大自然到處放射著明媚的陽光,大自然到處炫耀著五顏的色彩,大自然到處飛揚著悅耳的鳥叫蟲鳴,大自然到處飄蕩著令人陶醉的香氣。我愛大自然。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中視頻和圖片都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神奇的色彩,能夠將學生帶入情景中的氛圍,課堂氣氛較活躍,在對色彩表達這一部分,分層次要求,能使學生輕松完成。課中應在多注意引導學生多關注身邊的大自然,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美的能力。授課中對光與色彩的關系講解較簡單,學生可能很難較快理解。

574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压直流电源_特种变压器_变压器铁芯-希恩变压器定制厂家 | 干培两用箱-细菌恒温培养箱-菲斯福仪器 | 心肺复苏模拟人|医学模型|急救护理模型|医学教学模型上海康人医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石英粉,滑石粉厂家,山东滑石粉-莱州市向阳滑石粉有限公司 | GAST/BRIWATEC/CINCINNATI/KARL-KLEIN/ZIEHL-ABEGG风机|亚喜科技 | 大型果蔬切片机-水果冬瓜削皮机-洗菜机切菜机-肇庆市凤翔餐饮设备有限公司 | 宿松新闻网 宿松网|宿松在线|宿松门户|安徽宿松(直管县)|宿松新闻综合网站|宿松官方新闻发布 | 叉车电池-叉车电瓶-叉车蓄电池-铅酸蓄电池-电动叉车蓄电池生产厂家 | 企业微信scrm管理系统_客户关系管理平台_私域流量运营工具_CRM、ERP、OA软件-腾辉网络 | 冷却塔降噪隔音_冷却塔噪声治理_冷却塔噪音处理厂家-广东康明冷却塔降噪厂家 | 泰兴市热钻机械有限公司-热熔钻孔机-数控热熔钻-热熔钻孔攻牙一体机 | 南京PVC快速门厂家南京快速卷帘门_南京pvc快速门_世界500强企业国内供应商_南京美高门业 | 齿轮减速马达一体式_蜗轮蜗杆减速机配电机-德国BOSERL齿轮减速电动机生产厂家 | 房屋质量检测-厂房抗震鉴定-玻璃幕墙检测-房屋安全鉴定机构 | 科威信洗净科技,碳氢清洗机,超声波清洗机,真空碳氢清洗机 | 单柱拉力机-橡胶冲片机-哑铃裁刀-江都轩宇试验机械厂 | 哈希余氯测定仪,分光光度计,ph在线监测仪,浊度测定仪,试剂-上海京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高压分散机(高压细胞破碎仪)百科-北京天恩瀚拓 | 电磁辐射仪-电磁辐射检测仪-pm2.5检测仪-多功能射线检测仪-上海何亦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非标压力容器_碳钢储罐_不锈钢_搪玻璃反应釜厂家-山东首丰智能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 解放卡车|出口|济南重汽|报价大全|山东三维商贸有限公司 | 北京银联移动POS机办理_收银POS机_智能pos机_刷卡机_收银系统_个人POS机-谷骐科技【官网】 | 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装配线-直流电机自动化生产线-东莞市慧百自动化有限公司 | 佛山市钱丰金属不锈钢蜂窝板定制厂家|不锈钢装饰线条|不锈钢屏风| 电梯装饰板|不锈钢蜂窝板不锈钢工艺板材厂家佛山市钱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广州二手电缆线回收,旧电缆回收,广州铜线回收-广东益福电缆线回收公司 | 展厅装修公司|企业展厅设计|展厅制作|展厅搭建—广州展厅装饰公司 | 葡萄酒灌装机-食用油灌装机-液体肥灌装设备厂家_青州惠联灌装机械 | 散热器厂家_暖气片_米德尔顿散热器 | 翰墨AI智能写作助手官网_人工智能问答在线AI写作免费一键生成 | 桁架机器人_桁架机械手_上下料机械手_数控车床机械手-苏州清智科技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钢格板|热镀锌钢格板|钢格栅板|钢格栅|格栅板-安平县昊泽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T恤衫定做,企业文化衫制作订做,广告T恤POLO衫定制厂家[源头工厂]-【汉诚T恤定制网】 | 全温恒温摇床-水浴气浴恒温摇床-光照恒温培养摇床-常州金坛精达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焊锡丝|焊锡条|无铅锡条|无铅锡丝|无铅焊锡线|低温锡膏-深圳市川崎锡业科技有限公司 | 釜溪印象网络 - Powered by Discuz! | 防爆型气象站_农业气象站_校园气象站_农业四情监测系统「山东万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锂电混合机-新能源混合机-正极材料混料机-高镍,三元材料混料机-负极,包覆混合机-贝尔专业混合混料搅拌机械系统设备厂家 | 槽钢冲孔机,槽钢三面冲,带钢冲孔机-山东兴田阳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防水接头-电缆防水接头-金属-电缆密封接头-不锈钢电缆接头 | 欧盟ce检测认证_reach检测报告_第三方检测中心-深圳市威腾检验技术有限公司 | 交流伺服电机|直流伺服|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深圳市华科星电气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