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二年級教案數學設計

時間: 新華 教案模板

二年級教案數學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操作的活動中,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發展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5、引導學生關心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數學。

教學重點:

1、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

教具準備:各種秤、各種實物

教學過程:

(一) 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吃爸爸媽媽做的什么菜?老師最喜歡吃糖醋排骨,你們喜歡吃嗎?老師剛才從一位有名的廚師那得到了做糖醋排骨的配料表,他說這樣做肉香味美,你們想不想看看他到底是怎樣配料的?

2、你們從配料表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誰愿意來說一說?

3、對呀!克與千克都是用來表示物體輕重的單位,我們把它叫做質量單位。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兩個質量單位:克與千克(揭示課題)

4、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物體的質量是用克和千克作單位的,誰愿意把你收集的信息和大家說一說。

(二) 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A、感知1克的重量

(1)看來同學們對克與千克了解得可真不少,那么下面你們來猜一猜你們桌面上的哪個物體大約是1克呢?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它大約就是1克呢?

對了,我們可以來稱一稱。

(2)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幾種常見的秤?

(出示盤秤、臺秤、電子秤、天平、彈簧秤、磅秤。)

師:你在哪見過這些秤?

師:同學們都沒見過天平,下面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天平。(介紹天平的組成、用法)

指名拿1克的物體來天平上稱一稱(師邊幫助邊講解稱的方法)

同學們你們每個人都有一枚2分硬幣,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說說感覺怎么樣?(很輕)稱比較輕的物體的時候,我們通常用“克”作單位。

(3)操作實踐:小組合作拿出5枚2分硬幣,輪流用手掂一掂體會重量。

(4)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大約重1克?

(5)拿一袋鹽和一袋薯片,用眼睛看,哪個重一些?不許用秤稱,用手來掂一掂感覺一下你判斷的正確嗎 ?

B、感知1千克的重量

(1)同學們,是不是所有的物體都用克來表示嗎?對了,還有千克,下面請小組內用手來掂一掂,快速地找出桌面上重1千克的物體。

那么重1千克的物體還用天平來稱合適嗎?

(2)認識盤秤、彈簧秤:當指針指向1時,表示1千克,指向2時表示幾千克呢?看一看,想一想最多能稱幾千克的物品?指針指向小1,應是多少呢?小5呢?1千克后的小5呢?( Kg表示什么?g表示什么?)

(3)用準備好的秤,小組來秤一秤1千克鹽后匯報,任意稱你身邊的物體。指名再來秤1千克的水果,裝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數一數有多少個?

(4)下面每個人都一手拿鹽,一手拿2分的硬幣,掂一掂感覺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感受告訴小組同學。

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兩個國際質量單位克與千克,知道了稱較重的物體一般用千克作單位。小明卻遇到了一道難題,你們愿意用你學的知識幫幫他嗎?

(5)出示練習十八的第一題和第四題

C、千克與克的關系。

同學們猜一猜老師手里拿的一袋精鹽是500什么?再拿一袋,現在是多少克?一袋腌制鹽是1什么?那么我們可以說一袋腌制鹽和兩袋精鹽是什么關系呢?他們之間加上什么符號呢?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等號左右兩邊表示的質量相等,但單位不同)那么現在你說1千克里有多少個1克呢?

小結:克與千克有著這樣的關系,下面我們就來腦筋急轉彎

出示練習十八的第五題

(三)鞏固練習、解決問題

1、判斷

(1)一個乒乓球約重15千克( )

(2)小胖今年7歲,約重2千克。( )

(3)1千克鐵比1千克棉花重。( )

(4)小紅的體重是35Kg。( )

(5)一箱蘋果重300g。( )

(6)克和千克都是長度單位。( )

2、稱一稱

同學們,稱體重要用什么秤?猜猜它以什么作單位?(千克,人比較重)你知道自己的體重嗎?我們來稱一稱吧!

請三名同學上來,猜猜誰最重,誰最輕。分別稱出體重,找出最輕和最重的。

老師建議:希望瘦小的同學不要挑食,過胖的同學要科學飲食,人人爭取有個健康的身體,好嗎?

4、同學們的精彩表現吸引來了一頭可愛的小豬,緊接著來了一只大公雞,大公雞還下了一個大雞蛋,它們來是想讓你們幫助它們解決一件它們的煩心事,你們愿意嗎?一位糊涂的小朋友把他們的體重給弄混了,你們能為他們找到合適的重量嗎?

(四)質疑小結、概括評價:

1、同學們,這節課你學得高興嗎?,你有哪些收獲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2、概括:今天我們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比一比,認識了質量單位“千克”和“克”,而且能運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那么除了今天認識的克與千克,你還知道哪些質量單位嗎?(可以向學生介紹斤、兩、公斤、噸)

(五)課后實踐

同學們回家后,量量你的身高和體重,再問問媽媽你出生時的身高和體重,制作一個自我小檔案,體會一下媽媽養育你所付出的艱辛,讓我們用成績來回報父母。

二年級教案數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和比較的過程,學會辨認對稱圖形。

2、經歷多種感官多種形式的參與,感知對稱圖形的特點,能找出對稱軸。

3、經歷剪、拼、畫,發展空間觀念,培養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體驗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對稱圖形的特點。

教學準備:練習紙、圖形紙、剪刀、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優美的草地上有許多蝴蝶。

2、你覺得這幅畫怎么樣?蝴蝶怎樣的?

3、我們今天要從數學的角度來研究它!(課件演示:蝴蝶翅膀合起來,又展開)

二、認識對稱圖形

1、老師帶了很多圖形,看看有哪些圖形。

2、拼一拼。從上面的圖形中,你能不能選兩個拼成下面的圖形呢?

A、學生操作,教師指導。

B、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C、除了這些圖形外,你們還能不能拼成同類型的其它圖形?

D、學生展示。

3、小朋友拼的對不對,我們先來看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

生:一樣;對折會重合……

4、看看我們同學拼出的圖形,有沒有不是同一類的?(驗證)

5、得出名稱

像這樣的圖形,讓我們給他取個名字。(對稱圖形)

對稱圖形有什么特點?

6、聯系生活找找對稱圖形。

三、動手操作,制作對稱圖形

師:生活中的對稱圖形真多。現在我們就來制作一個對稱圖形。我們要制作一棵小松樹,有什么好辦法?

生:畫一畫(怎么畫?)畫半棵/直接剪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展示學生作品,你是怎樣剪的?

只有這樣剪,左右才是對稱的,我們就把這條折痕叫做對稱軸,對稱軸的左面和右面形狀是一樣的。(課件展示對稱軸)

你能畫出這條對稱軸嗎?

四、判斷對稱圖形,畫對稱軸

1、仔細觀察,判斷這些圖案是不是對稱圖形。說一說驗證的方法。

2、畫出對稱圖形的的對稱軸。

3、畫正方形和圓的對稱軸(機動)

五、多種形式,自主聯系

1、上面的圖形對折后會是下面的那一個,用線連一連。

2、上面的圖形展開后是下面的那一個,用線連一連。

3、臉譜欣賞。(出示一半,讓學生想象完整的臉譜,再呈現)

六、課外延伸,豐富知識。

對稱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古今中外,都有廣泛的應用。我們一數學百花園。

二年級教案數學設計篇3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操作嘗試,掌握三位數橫式計算的方法,會用不同的材料建構三位數加法模式。

2、能力目標:發展遷移能力、建模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算法思維的多樣化,了解計算結果并不是的目標。

3、情感目標:在操作、交流、探究與討論中學會表達、傾聽。

教學重點:

掌握三位數橫式計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算法思維的多樣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請你估計一下,學校的多功能廳大約有多少個座位?

生活中還有數量需要用三位數表示嗎?(說說數的組成)

二、探究新知

1. 課件引入“上海中小學生音樂會”。

學生搜集信息,老師出示信息:

A看臺356人,B看臺247人。

兩看臺共坐了多少個同學?

2. 說說解題方案、估計計算結果。

3. 學生嘗試計算。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以4人小組為單位,利用手頭的材料嘗試計算(學具、卡紙、草稿紙)

(巡視、指導)

4. 選擇用不同的算法進行講評、演示。(請學生交流,教師做適當點撥、歸納與評價)

4種方法:

小組內選擇一人進行匯報:

(1) 6+7 個加個

50+40 十加十

300+200 百加百

356+247

=13+90+500 =603

(2)300+200 百加百

50+40 十加十

6+7 個加個

356+247

=500+90+13

=603

(3)356+247

=356+200+40+7

=556+40+7 先加百

=596+7 再加十

=603 最后加7

(4)356+247

=356+7+40+200

=363+40+200 先加個

=403+200 再加十

=603 最后加百

(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的解法遠遠不止書上介紹的幾種,學生運用以往的知識經驗,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采用了多種解法。)

三、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并寫出過程

開學時,我們學校舉行了“手拉手,幫助貧困小伙伴”的捐款活動,全校師生都踴躍參加了。(出示PPT課件)引出計算題:

“一、二年級苗苗兒童團員共捐款多少元?”

有能力的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有困難的學生可互相探討,尋求幫助。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嗎?(請解答)”

教師巡視、輔導。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

二年級教案數學設計篇4

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習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包括只含同一級的混合運算,含有兩級的混合運算,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以及用綜合算式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具體情境,體驗運算順序規定的合理性,幫助學生理解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決問題主要是將兩步計算的應用題,轉化成混合運算的應用題,運用括號,能使列出的綜合算式與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相一致,進一步發展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學情分析

運算順序是人們共同遵循的計算規則,是一整套合理的規定。二年級學生已經學會了加、減、乘、除的基礎知識,懂得簡單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有一定的計算基礎,但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先乘除、后加減”“有小括號先算小括號里的算式”的運算順序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在讓學生獨立計算時進行演繹推理,經歷“觀察算式——回憶運算順序——規劃計算步驟——按次序進行計算——反思并積累體會”的過程,既發展了他們數學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運算順序的水平。以觀察、比較、分組討論、推理和應用及口算、聽算為主線。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留給學生學習思考的空間。采用問題——發現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積極主動獲得新知。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二級運算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兩步式題。

數學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問題解決: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掌握列綜合算式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習興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學精神,訓練學生養成認真審題、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能聯系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兩步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難點:在認識和理解混合運算順序的過程中,積累學習的經驗,形成計算技能,并且能用兩步計算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第一課時: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夠進行正確運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情境理解乘加的運算順序,通過知識遷移應用到除加或除減混合運算,學會解答兩級兩部混合運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含有兩級的兩步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知道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師:同學們,春天到了,看公園多美啊!你們想不想也到公園欣賞這美麗的景色呀?但去之前我們先要為自己準備午餐。

教師:看,這是超市的食品專柜,從圖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一包餅干7元,一個面包4元,一個蛋糕6元,一盒牛奶2元,一筒可樂3元。

師:圖中告訴了我們一些食品的價格。小紅為春游活動準備了午餐,她想買3盒牛奶和1包餅干,一共要花多少錢呢?你能幫小紅列式計算嗎?把你的想法寫在本上。

學生1:2×3=6(元)

6+7=13(元)

學生2:2×3+7=13(元)

生3:7+2×3=13(元)

教師:你們是怎么想的?(學生說說自己列式的想法)其他同學同意嗎?這三種方法都很好。

教師:三位同學說的都很好,老師告訴你們第2個同學和第3個同學列的算式叫做綜合算式,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混合運算。

二、新授

(一)乘加問題。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算式

①2×3+7

②7+2×3

學師:觀察這兩個算式應該怎樣計算呢?

學生1:2×3+7先算2×3=6(元)也就是三盒牛奶的錢數,再用三盒牛奶的錢數加上一包餅干的2元就是一共花的錢數。

教師:7+2×3又該怎樣計算呢?

學生2:雖然7在前面,但也要先算2×3=6(元)再加上一包餅干的2元,一共花了13元。

教師小結:現在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三位同學的想法,請你認真觀察,動腦筋想一想,這三種方法之間有什么聯系嗎?

教師:細心的同學一定發現了,這三種做法表面有所不同,但是要求一共花了多少元?都要先計算三盒牛奶的錢數再用三盒牛奶的錢數與一包餅干的錢數這兩部分合在一起就是要求總錢數,你們發現這三種方法之間的聯系了嗎?

教師:那老師想問問你們,像這樣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綜合算式,我們應該先計算哪一步呢?

學生:先計算乘法再計算加法。

教師:剛才我們計算了小紅出游準備午餐的價錢,現在你想不想為自己的出游準備午餐呢?任選2種食物試著買一買,數量不限,想想該怎樣列式?

學生匯報,一個同學說他列的式子。

教師:快結合這幅圖猜猜這位同學想買什么?這個綜合算式該怎樣計算?

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一個算式中如果有乘法有加法,我們應該先算哪一步呢?

學生: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二)乘減問題。

教師:相信同學們也計算出了自己買東西要花多少錢了吧,小明也準備了午餐,但是小明在買東西的時候,遇到了困難,你們想幫助他嗎?

教師:你們真是樂于助人的好孩子,我們來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難,小明帶了20元,想買4個面包,他想請大家幫他算算,他還能剩多少錢呢?你們會列示嗎?把你的想法寫在練習本上。

學生:20—4×4=4(元)

教師:觀察這個算式,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嗎?

學生:先算買4個面包用去多少元,再用小明帶的20元減去用去的錢數就是剩下的錢數。

教師:你的思路真清楚,那這個算式應該怎樣計算呢?

學生:先算4×4=16,也就是4個面包用去16元,再用小明帶的20元錢減去用去的16元就是剩下的錢數。

教師:同學們你是這樣想的嗎?

教師:同學們你們真棒,這么快就幫小明解決了問題。剛才我們通過為春游準備午餐,一起認識了乘加,乘減的混合運算,現在請大家再來看看這些綜合算式,(出示)想一想像這樣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減法的綜合算式,我們應該先記算哪一步呢?

學生:都應該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減法。(找2個同學說)

(三)除加、除減問題。

教師:同學們總結的真好,現在我們來做幾組小練習,看看誰學得最好,請你觀察這個綜合算式,應該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最后口算出結果。

28-6×3=5×9-40=54÷9—4=20+48÷6=

教師:通過3、4題我們知道了像這種有除法,又有加法或減法的綜合算式,我們要先計算除法,再計算加法或減法。(找2個同學說)。

教師:那么通過我們上面的學習內容,你能總結一下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法或減法,又有乘法或除法時,我們應該按著什么樣的順序進行計算嗎?

學生:在算式中,有加減或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板書)

三、練習

1.說一說先算什么,再計算。

6×4+4=25—3×7=72÷8—4=20—63÷9=

2.當小老師,判斷,并改錯。

6+9÷3=55÷5+5=69—3×2=1248÷8—4=2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老師相信只要你在課堂上積極開動腦筋,你就會越來越聰明的。

二年級教案數學設計篇5

教學內容: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材第13頁例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認識除號,會寫、會讀除法算式;

2、經歷看一看、說一說、分一分等數學活動,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體會所學內容的價值。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練習本

教學重點: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除法算式與平均分活動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新知

1、談話。

師:同學們,誰知道我國的動物國寶是什么?

生:大熊貓。

師:回答正確,我們班的同學真聰明,現在小精靈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晶晶是一個可愛的大熊貓,它十分好客,今天它請來四個小伙伴來它的家里做客,它給每個朋友都準備了竹筍作為午餐,可是,晶晶該怎樣把竹筍分給他的朋友們呢?你們知道嗎?

生:平均分。

2、提出問題。

師:那好,現在我們來看一下黑板(出示例3課件),晶晶想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應該放幾個呢?請大家幫晶晶想一想。

3、開展活動,解決問題

師: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平均”是什么意思呢?

生:平均就是每個盤子里放的竹筍同樣多。

師:回答正確,我們班的小朋友真棒,那接下來,我們用小棒代替竹筍,用4張紙表示4個盤子,請同學們親自動手來把這些竹筍平均分一分。(請一名同學來上臺演示一下)

師:誰和他的分法不一樣?(提問兩名學生)有的同學一個一個地分,有的是兩個兩個或者三個三個地分,但是無論怎樣分,結果都是一樣的,每個盤子里放幾個竹筍?

生:每個盤子里放3個竹筍。

師:請大家回憶我們的操作過程,結合圖說一說這幅圖(課件)表示的含義。

(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3個)

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板書: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3)個。

(設計意圖:利用生動的生活情境和平均分的實踐活動,激活學生已有的平均分的活動經驗。再通過直觀圖,使學生建立平均分竹筍的統一表象。最后結合圖對平均分竹筍的活動進行語言表征。這些活動都為學生建立除法概念做好充足的準備。)

二、學習新知(除法意義的學習)

(一)認識除號,讀除法算式

1、自主嘗試,算式表征

師:你能將“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3個”這件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

學生嘗試,教師收集典型案例并展示,請典型案例同學說一說算式所表示的含義。

師:同學們寫的算式盡管形式不同,但都想表達同樣的含義,就是“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3個”。

(設計意圖:通過讓每個學生進行算式表征的再創造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在不斷的交流比較中,突出算式所表達的含義)

2、引入除法

師:大家寫的算式各式各樣,但是不加說明,別人不一定明白你要表達的意思,怎么辦呢?在數學上統一用除法來表示。

師板書:12÷4=3

除號

師(指板書):這個符號是除號,這個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3”(師完成板書)。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是“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師板書課題)。

(二)除號的由來(滲透數學文化,深化除法的含義)

師:1659年,瑞士數學家拉恩在他的《代數》一書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條橫線把兩個圓點分開,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三)理解除法算式的含義(體會算式中的數與平均分的對應關系)

師:誰來說一說12÷4表示什么?

(12÷4表示把12個竹筍平均分到4個盤子里)

師:這個算式中的12、4、3分別表示什么?

(12表示有12個竹筍,4表示平均分到4個盤子里,3表示每個盤子里有3個竹筍)

(四)改寫中深化除法意義的理解

師出示課件上由例題改寫的3道題

1、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2個盤里,每盤放()個,除法算式

2、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3個盤里,每盤放()個,除法算式

3、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6個盤里,每盤放()個,除法算式

三、練習深化除法意義的理解

(一)基本練習

1、讀出下列除法算式,說一說算式的意思。

8÷4=2讀作:8除以4等于2;9÷3=3讀作:9除以3等于3;

6÷2=3讀作:6除以2等于3;15÷5=3讀作:15除以5等于3;

16÷4=4讀作:16除以4等于4。

2、課件呈現教材13頁做一做第1題

師:誰能說一說這幅圖表示的含義?

師:請同學們動手用連線的方式來分一分并寫出除法算式。

師:根據分的結果,大家寫出了除法算式15÷5=3

師:誰來說一說15÷5=3表示的含義?

師:看來我們班的同學都已經理解了除法算式所表達意思,真不錯。

四、課后作業

作業:第15頁練習三,第1~3題。

二年級教案數學設計篇6

成功之處:

1、角來源于生活,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在認識角時,我借助學生熟悉的三角尺導入,先讓學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這里學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時指的是角的頂點處。充分利用學生認知過程中的這一知識盲點,通過三次指角,使學生逐步建立了正確的角的表象;而且這三次指角逐漸滲透了角是從一點引發的兩條射線組成的這一知識,為學生以后學習角的有關知識做好了鋪墊。然后讓學生從剪刀、紅領巾、鐘表上找一找角,給了學生一個抽象知識的過程,準確過渡出角的幾何形象。再用一組判斷題進一步鞏固角的特征,這樣的設計既體現了角來源于生活用充滿了數學味。

2、動手操作,進一步鞏固角的特征且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創造角的環節首先是對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進一步鞏固,而且讓學生在拉動活動角的過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變化的。但是關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仍然是無法確定的,因此我設計了比角的環節。當課件出示兩個大小一樣但是角的邊長不一樣的角,大多數學生傾向于邊長的角大,這時老師通過重疊法把兩個角重疊在一起,引導學生發現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無關。這巧妙的一比,不單幫助學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邊的&39;長短無關,還讓學生學會了怎么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隨后的畫角也是對知識的不斷鞏固畫一個和第一個角大小不一樣的角。

不足之處:

1、在每個環節結束之后,我的小結語不多,沒有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使得環節與環節之間過于零碎。

2、沒有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比如在鐘表上找角時,有學生比劃出了一個圓形,我預設時沒有想到,因此我只是問了一句:這是角嗎?然后讓其他學生來找角。其實我可以在學生認識了角的特征后再回過頭來看看,說說為什么圓形不是角,可以幫助進一步鞏固角的特征。再比如在反饋用毛線創造角時,預設是同桌合作拉出一個角,讓他們說說角的頂點和邊分別在哪里,然后松開其中一條邊,讓學生判斷這還是角嗎,體會角的邊必須是直直的。但實際反饋時,上來展示的第一組用毛線拉成了一個三角形,第二組用毛線和吸管拉成了一個T型,實在是出乎意料之外,我只是匆匆就走了個過場。后來在其他老師的指導下,我發現其實這是很好的生成資源,可以和練習中的數角聯系起來。我沒有好好利用,實在是可惜。

二年級教案數學設計篇7

《角的初步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角的初步認識”第一課時P38~39。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簡單的平面圖形,并會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圓拼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后面進一步學習直角、銳角、鈍角的基礎。

學生對角都有一個模糊的認識,通過調研發現100%的學生都認為“頂點”就是角,所以本節課我緊緊抓住這一原認知設計了三次指角的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什么是角?”認識到他們所謂的角只是角的。一部分,進而感知角的組成;又通過讓學生描一描、畫一畫、比一比等動手實踐活動進一步認識角,初步建立角的表象。

本節課要達到的目標是結合生活及實踐活動,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會比較角的大小。培養觀察、思維和動手能力,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縱觀這節課,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1、引入新穎,體現了面在體上,角是面的一部分,使學生對圖形有一個整體認識。

本節課通過從生活中引入,出示鞋盒、魔方和積木,用最快的速度抽象出數學中的立體圖形,在通過讓學生找立體圖形中的平面圖形,回顧舊知識,體會面在體上。再通過神秘介紹使學生初步感受到角是平面圖形的一部分,它也在體上,從而使學生更清楚角與舊知識——體、面的關系,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2、調動學生的原認知,引導學生充分觀察、比較,學習新知識。

本課通過對學生的課前調研發現100%的學生都認為角的頂點就是角,所以教師緊緊抓住這一點進行教學。進行了三次讓學生指角,教師描角,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指的角與描的角是不一致的,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3、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突破教學難點。

一節課是否上得成功,主要是看能否達到教學目標,其次是看重難突破了嗎?在課堂教學中幫孩子解決難點了嗎?因為教學就是為了幫學生解惑。我這節課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學生觀察讓學生體會自己總結出角大小跟角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不足:

在遇到課堂教學突發事件時教師的語言跟得不到位,還需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歷練自己。

二年級教案數學設計篇8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知道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2、能運用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3、在制作方向板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教學重點:

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它七個方向,經歷知識的過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資助探索確定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說一說上節課我們學過哪些方向?

學生回答

師:上節課我們學過的兩個辨認方向的方法你們還記得嗎?找兩名同學到前面來用這兩種方法辨別一下方向。

(指名活動)

二、新課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有關方向與位置的其他知識,辨認方向。

(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中的情境圖,分別看一看體育館在學校的__面,商場在學校的__面,醫院在學校的__面,郵局在學校的__面。

(指名回答)

師:圖書館在學校的什么方向呢?

學生:北面

師:剛才說了體育館在學校的北面,那描述的時候該怎么區分一下呢?其實只用東南西北來描述方向是不夠的,還有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也可以用來描述方向。

(板書: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課件出示方向板

找出八個方向點,將北方向給出,讓學生寫出剩下的七個方向。

課件再次給出第一幅情境圖,讓學生分別說出剩余的四個建筑物在學校的什么方向。

通過例題講解確定觀測點,讓學生知道方向具有相對性,確定方向時,首先要找準以誰為觀測點,再根據觀測點判斷方向。

師:現在以自己為觀測點,找一找自己的東西南北都是誰,同桌之間交流一下。

三、鞏固提高

練一練第一題 指名回答

第二題,第三題 學生做,指名匯報

四、總結提升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五、課后作業

下課后自己制作一個方向板到操場上看一看,記錄校園各個方向有什么,下課找同學匯報。

568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圳成考网-深圳成人高考报名网 深圳工程师职称评定条件及流程_深圳职称评审_职称评审-职称网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_IC China_半导体展_集成电路博览会_智能制造展览网 | 聚丙烯酰胺PAM-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河南博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巨野电机维修-水泵维修-巨野县飞宇机电维修有限公司 | 合肥升降机-合肥升降货梯-安徽升降平台「厂家直销」-安徽鼎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冷却塔维修厂家_冷却塔修理_凉水塔风机电机填料抢修-广东康明节能空调有限公司 | 康明斯发电机,上柴柴油发电机,玉柴柴油发电机组_海南重康电力官网 | 一点车讯-汽车网站,每天一点最新车讯! | 喷漆房_废气处理设备-湖北天地鑫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河南卓美创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卓美防雷公司-防雷接地-防雷工程-重庆避雷针-避雷器-防雷检测-避雷带-避雷针-避雷塔、机房防雷、古建筑防雷等-山西防雷公司 | 污水处理设备维修_污水处理工程改造_机械格栅_过滤设备_气浮设备_刮吸泥机_污泥浓缩罐_污水处理设备_污水处理工程-北京龙泉新禹科技有限公司 | 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制砂机-新乡市德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hc22_hc22价格_hc22哈氏合金—东锜特殊钢| 拼装地板,悬浮地板厂家,悬浮式拼装运动地板-石家庄博超地板科技有限公司 | 干洗加盟网-洗衣店品牌排行-干洗设备价格-干洗连锁加盟指南 | 济南ISO9000认证咨询代理公司,ISO9001认证,CMA实验室认证,ISO/TS16949认证,服务体系认证,资产管理体系认证,SC食品生产许可证- 济南创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郑州电线电缆厂家-防火|低压|低烟无卤电缆-河南明星电缆 | TMT观察网_独特视角观察TMT行业 派财经_聚焦数字经济内容服务平台 | 中空玻璃生产线,玻璃加工设备,全自动封胶线,铝条折弯机,双组份打胶机,丁基胶/卧式/立式全自动涂布机,玻璃设备-山东昌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离子色谱自动进样器-青岛艾力析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单片机培训|重庆曙海培训分支机构—CortexM3+uC/OS培训班,北京linux培训,Windows驱动开发培训|上海IC版图设计,西安linux培训,北京汽车电子EMC培训,ARM培训,MTK培训,Android培训 | 【甲方装饰】合肥工装公司-合肥装修设计公司,专业从事安徽办公室、店面、售楼部、餐饮店、厂房装修设计服务 | 不锈钢水箱厂家,不锈钢保温水箱-山东桑特供水设备 | 自动部分收集器,进口无油隔膜真空泵,SPME固相微萃取头-上海楚定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户外环保不锈钢垃圾桶_标识标牌制作_园林公园椅厂家_花箱定制-北京汇众环艺 | 深圳诚暄fpc首页-柔性线路板,fpc柔性线路板打样生产厂家 | 吸音板,隔音板,吸音材料,吸音板价格,声学材料 - 佛山诺声吸音板厂家 | 杭州网络公司_百度SEO优化-外贸网络推广_抖音小程序开发-杭州乐软科技有限公司 | 色谱柱-淋洗液罐-巴罗克试剂槽-巴氏吸管-5ml样品瓶-SBS液氮冻存管-上海希言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实战IT培训机构_IT培训班选大学生IT技术培训中心_中公优就业 | 定时排水阀/排气阀-仪表三通旋塞阀-直角式脉冲电磁阀-永嘉良科阀门有限公司 | 有机肥设备生产制造厂家,BB掺混肥搅拌机、复合肥设备生产线,有机肥料全部加工设备多少钱,对辊挤压造粒机,有机肥造粒设备 -- 郑州程翔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江西自考网-江西自学考试网| 铝箔-铝板-花纹铝板-铝型材-铝棒管-上海百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特种阀门-调节阀门-高温熔盐阀-镍合金截止阀-钛阀门-高温阀门-高性能蝶阀-蒙乃尔合金阀门-福建捷斯特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 精益专家 - 设备管理软件|HSE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EHS安全管理系统 | 洛阳网站建设_洛阳网站优化_网站建设平台_洛阳香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超声骨密度仪,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起草单位】,骨密度检测仪厂家 - 品源医疗(江苏)有限公司 | 创客匠人-让IP变现不走弯路 | 捆扎机_气动捆扎机_钢带捆扎机-沈阳海鹞气动钢带捆扎机公司 | 碳化硅,氮化硅,冰晶石,绢云母,氟化铝,白刚玉,棕刚玉,石墨,铝粉,铁粉,金属硅粉,金属铝粉,氧化铝粉,硅微粉,蓝晶石,红柱石,莫来石,粉煤灰,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硫酸镁-皓泉新材料 | 臭氧老化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恒温恒湿试验箱,防水试验设备-苏州亚诺天下仪器有限公司 | 环氧乙烷灭菌器_压力蒸汽灭菌器_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灭菌器 _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_清洗工作站_医用干燥柜_灭菌耗材-环氧乙烷灭菌器_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_低温等离子灭菌设备_河南省三强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