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設計歷史教案

時間: 新華 教案模板

設計歷史教案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課在處于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秦朝開創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政權體制的基礎,成為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并為以后歷代所沿用,對此后我國兩千多年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皇帝制度中的世襲制度,嫡長子繼承制度,源于西周的宗法制度。

2、課標要求:

《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對這一節內容作了這的要求: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

3、教學目標:根據課標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識記秦朝的統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縣制度、秦鞏固統一的措施等知識點。

2)理解郡縣制和中央集權制的概念,皇權至上的特點。

3)運用比較法分析郡縣制與分封制的利與弊。

4)評價秦朝中央集權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在師生問題探究過程中,學習從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學習比較的方法分析歷史問題。學習歷史地辯證地分析歷史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秦朝建立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是中國兩千多年來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在當時是進步的,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認識秦朝統一的重大作用,自覺維護祖國統一。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概念及特點;

2、分封制和郡縣制的利與弊

難點:正確評價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二、說學情

高中一年級的學生,通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學生對秦始皇及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已經有了初步的歷史認識和歷史評價能力。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在增強,但是在辯證地歷史地分析問題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三、說學法

閱讀思考、合作探究、體驗交流等。注重學習過程中的生成性。

四、說教法

本單元的重點是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本課的重點難點就要圍繞中央集權制度來設置,引導學生對其進行理性思考。評價秦始皇和秦朝鞏固統一措施在初中已經作為重點內容學習、所以本課不在列為重難點,避免與初中的知識點重復,提高學習效率。

1、問題探究互動教學,通過設置探究性題目,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從而實現教法與學法的統一,教服務于學,促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2、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有關史料圖片呈現給學生。

五、說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提煉教材信息:(本環節約8~10分鐘)本環節要求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提煉本課的主要信息,為下一環節的展開奠定基礎。大部分知識點初中已學過,避免占用大量時間。

目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2、問題探究,突破重點、難點

問題探究討論:(本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

目的:通過設置探究性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實現師生、生生合作,互動探究,踐行"教的過程就是學的過程"的新課程理念。發揮教師的引導和激發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探究(一):什么是中央集權制度?秦朝中央集權制度有何特點?(突破重點1)

中央集權制度,要聯系韓非子的中央集權理論,實現知識的前后貫通;對于這一概念,只要學生能看到中央集權是與地方分權相對立這一點,就可以了。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從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和郡縣制度三個方面考慮它們之間的關系,避免與環節二簡單重復。

探究(二):秦朝為什么要實行郡縣制度?(突破重點2)

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大臣對實行分封和郡縣討論文字(文字詳見課本第17頁),引導學生從這段史實中獲取有效信息,概括王綰,李斯和秦始皇以及淳于越的不同觀點,比較分封制與郡縣制的異同和利弊,認識秦朝實行郡縣制度是歷史的必然。

在中央集權制度下,郡縣只能服從中央,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據的因素,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具有進步意義。

探究(三):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建立對中國社會發展有何影響?(突破難點)

通過學生討論,結合教材認識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在當時和對后世是具有進步意義以及消極影響

(1)對秦朝當時:正由于有一個統一集中的中央政權,秦王朝才能積極開拓疆域,北拒匈奴,南吞百越,有利于我國多民族國家統一發展;正是有一個強有力中央政府,才統一了貨幣、文字、度量衡,才開驛道、修靈渠,從而促進了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進步。

(2)對后世: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確立,建立了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政權體制的基礎,成為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為以后歷代所沿用,并不斷完善與發展。對我國此后兩千多年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消極影響:正是由于秦始皇專權,進行殘酷的統治,激化了階級矛盾,統一的秦帝國迅速土崩瓦解,其暴政也成為歷代的重要的史鑒之一。

引導學生將其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秦朝中央集權制度,不僅要考慮其進步意義,還要考慮其消極影響,不僅看到對當時的影響,還要看到對后世的影響,從而學習歷史地辯證地認識歷史問題。

(4)問題延伸:

討論:學習從漢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之后,分析其演變的趨勢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樣的特點?

目的:學生互相討論,然后回答老師提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課堂小結

(約1~2分鐘)

秦朝以后,隨著歷史的發展,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斗爭在歷史上不斷上演,專制的皇權也越來越強化,到明清時期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發展到頂峰,并且也越來越成為中國歷史發展進步的障礙。在今后的學習中,同學們會有更加深刻地認識。

課堂小節不僅僅要總結本節課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將知識能前后引申,讓學生對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歷史有一個大致的輪廓,為今后的學習埋下伏筆。

4、知能訓練,運用遷移

(約5~6分鐘)

選擇題體現一定的層次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

簡答題:

(一)說出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對秦朝和后世的影響?

(二)用稿紙寫下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問題?

本環節設置突出對本節課主題的測評,測評

(三)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自我測評,所提出的問題課下或下節課有針對性地解決。

5、布置作業

課下小論文撰寫:

以史為鑒是中國傳統,依靠強大的力量建立起來的秦帝國短短十一年歷二世而亡,成為后世重要的史鑒之一:唐朝柳宗元認為: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而為守宰(宰:縣令)……此其所以為得也。不數載而天下大壞,其有由矣: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負鋤梃謫之徒,大呼而成群。時則有叛人而無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論》)結合課文,你同意柳宗元的說法?請說說你的理由,200字左右。

本環節要讓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用的信息,根據所學,歸納整理思路,訓練書面表達能力,能說出自己的觀點,表述完整,思路清晰即可,本題目屬于課后"思考與探究"欄目問題,考慮到課上時間緊無法完成,所以安排到課下完成。要求學生當天完成收齊,并檢查評分,選出優秀小論文下節課課堂表揚,做到有布置有檢查,避免放任自流。

設計歷史教案篇2

(一)知識構建功能

本冊書從內容編排上看,主要以時間順序,以章節體形式編寫;從線索看,主要有以下幾條:

1、資本主義的發展

資本主義萌芽、發展——資本主義制度在歐洲確立——自由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

2、重要的國際關系

(1)宗主國與殖民地之間的矛盾(三次殖民高潮)

(2)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爭奪殖民地的斗爭,爭奪世界霸權斗爭)

3、民族解放斗爭

美國獨立戰爭、拉美獨立戰爭——亞洲革命風暴——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運動的發展

4、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發展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誕生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展和列寧主義的誕生從每課的內容看,都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獨立完成一節課、一個單元的知識構建,并掌握歷史基礎知識,認識歷史各線索之間的關系,從而完整掌握世界歷史的發展脈絡。

(二)能力培養功能

課程內容是培養學生能力的載體,我們應該更好地利用這些課程內容來培養學生能力,包括知識構建能力;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辨證地看待歷史問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實踐操作功能

教材設置活動課,學生走出教室,深入圖書館、閱覽室,上網查找資料,拓寬了視野,掌握了查閱資料,利用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相對比較成熟的觀點。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根據掌握的知識,自編自演的歷史劇,雖尚顯稚嫩,但在過程中,挖掘歷史的背景,揣摩人物心態和語言,使學生在實踐能力的培養上,又有了新的進步。

(四)心理教育功能

歷史課的內容包羅萬象。在學習過程中,從歷史人物的坎坷悲壯,從歷史發展的曲折反復,學生能夠獲得一個心理感受:事物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個人的成功不是一帆風順的,要想做成某件事,需要付出艱辛和努力,從而增加心理的承受力。從世界史的發展中還學習到許多為科學獻身、為國家捐軀、為真理求索的人,從他們身上,學生在情感上和心理上有很大的收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去面對成功和失敗,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情感教育功能

本冊書在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本主義戰勝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對外擴張、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斗爭。從中我們受到的啟發是:一要樹立辨證唯物主義觀點。資本主義戰勝封建主義是歷史的必然,是社會的進步,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的行為都應順應時代的潮流而動,否則將被歷史淘汰;二要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知恥而后勇,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讓學生意識到當代青年肩上的重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奮斗。

【教科書的課程價值達成度】

(一)從內容選取上看課程價值達成度

本書內容包含從14、15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直到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集中敘述了資本主義從產生、發展到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歷史。

本冊書按時間順序、以章節體的體例敘述了世界近代史的發展變遷。本書的主要線索是以資本主義發展過程。與之相關的線索還有:三次殖民高潮;被壓迫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矛盾與沖突。主干知識與支干知識之間關系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共同構筑成世界近代史的發展脈絡。從內容的選取上看,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在學生面前展現的是歷史發展的廣闊畫卷。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歷史發展的縱向線索,再掌握歷史發展的各時期的特點,從而掌握了世界近代史的知識內容。

(二)從內容組織上看課程達成度

本冊書從內容上可以看出,它改變了以往教材的繁難偏舊的編排,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識和新的觀點。以前的歷史往往以政治史為主線索,學生從書中接受的往往是比較僵化的觀點,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本書從內容選取上,增加了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史實,展現的是歷史發展的全貌,學生又可以從文學、科技、經濟發展的角度去掌握那個時代,迎合了高中學生知識的個性多樣性和知識的綜合化需要。

(三)形式特征看對課程價值實現的支撐度

本冊書在編排上有以下特點:

(1)新教材課型多樣,除了講讀課外,還有閱讀課、活動課。上好這些課,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實踐能力。

(2)新教材增加了大量圖片、畫像、資料,圖文并茂。可讀性強,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

(3)每章開始設引言。引言介紹了本章的內容背景和線索。便于學生從宏觀把握歷史發展的線索,掌握歷史發展的特點。

(4)每節課后的練習題增設了《閱讀與思考》專欄,由學生選做,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對教科書的加工處理】

本冊書總體編排設計精當合理,符合學生在這一年齡段的認知能力,注意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有機結合。

(一)加工改造的視角

1、根據歷史知識特點。歷史知識的特點是知識點多、散,教材是按照時間順序編排的,一些歷史線索難免顯得支離破碎。

2、根據高二文科班學生的特點。高二文科班的學生大多數有自主學習的意識,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基本能夠掌握教材上的基礎知識。但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有的學生對知識的分析理解不到位,缺乏用精練的學科語言概括表達的能力;有的學生缺乏自信心,不敢闡述自己的見解。

3、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F代教育要求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如何利用教材培養學生能力,成為擺在教師面前急待解決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利用教材,大膽取舍,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對教科書的加工處理

1、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增補了一些內容。如:在學習《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時,向學生介紹了富爾頓和他的汽船,在學習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介紹了薩拉熱窩事件的經過,增加了學習歷史的興趣,同時有利于對于學生的心理教育和情感教育。

2、有效的利用和整合課程資源。

3、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運用對比法、聯系法、討論法和研究性學習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4、將世界史和中國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學習過程中,滲透一種觀念: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在學習工業革命時,請學生分析“鴉片戰爭與工業革命的關系”;在學習壟斷資產階級對外擴張時,分析“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和十九世紀末在中國掀起的瓜分狂潮有無關系”等,增加學生橫向認識歷史事物的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

5、加強各學科的綜合。歷史展示的是過去那個時代的全貌,包羅萬象,它涉及到地理、政治、文學藝術、科學等各方面知識。分析歷史問題時,引導學生從各方面、多角度分析歷史事件,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設計歷史教案篇3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祖沖之和圓周率;賈思勰和《齊民要術》;酈道元和《水經注》。了解王羲之和《蘭亭集序》、顧愷之和《女史箴圖》《洛神賦圖》、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等基本歷史事實。思考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與階段的時代特征有著內在聯系。

2、過程與方法

研讀“材料研讀”里《齊民要術》引文、祖沖之“相關史事”;賞析《鍾繇楷書〈宣示表〉》、王羲之《蘭亭集序》《女史箴圖》《洛神賦圖》;觀賞《云岡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龍門石窟北魏〈帝后禮佛圖〉》,直觀感受其文化魅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科學和人文的價值,培養對古代中國文化的認同和自豪感,接受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熏陶,提高欣賞美和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賈思勰和《齊民要術》、祖沖之和圓周率。

難點:祖沖之和圓周率。

教學方法

情景導入法、講授法

學生學法

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

導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1967年,國際天文學家聯合會把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祖沖之山”;紫金山天文臺將該臺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祖沖之星”。

祖沖之有哪些突出的貢獻?他生活的時代,還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以及文化成就?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學習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

(二)自我研學生成新知

一、農學:《齊民要術》——北朝·賈思勰

1、地位: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2、內容: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

3、影響:這部農書對后世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數學:祖沖之(南朝)

成就:

(1)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

(2)《綴術》

三、天文歷法:祖沖之(南朝)——制定《大明歷》。

四、書法:王羲之(東晉)

1、代表作品:《蘭亭集序》——“天下第一行書”

2、特點:“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3、稱譽:書圣

五、繪畫:顧愷之(東晉)

1、地位:顧愷之是當時最著名的畫家。

2、特點:他擅長的人物畫,線條優美活潑,人物傳神,富有個性。

3、代表作品:《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4、山水畫開始形成。

六、雕塑——石窟

1、背景: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

2、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賈思勰和《齊民要術》

1.圖片展示:賈思勰和《齊民要術》書影

2.教師講述:賈思勰,山東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東魏兩個朝代。他重視農業,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認真總結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寫成了《齊民要術》一書。

“齊民”,即平民,泛指當時向國家交租納稅的各色編戶?!耙g”,指通過生產勞動的謀生之術。顧名思義,就是“人民大眾謀生的主要方法”。而其中心與出發點則在農業。

3.材料分析:《齊民要術·種谷》寫道:“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p>

想一想,為什么賈思勰強調農業生產要順應天時地利?

提示:他認為只有掌握天時和土壤條件來進行生產,才能獲得好收成。

4.教師講述:《齊民要術》總結了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技術;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種植農作物必須因地制宜,不誤農時;提倡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是賈思勰把理論和實踐緊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產物。

《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今天農業生產仍有一定現實意義。

探究二:科學家祖沖之

1.展示圖片:祖沖之

2.教師講述:祖沖之(429—500年),字文遠。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中國南北朝時期杰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在數學、天文歷法、機械制造方面都有巨大貢獻。其中最突出的是在數學領域求得比較精確的圓周率。

3.材料鏈接:

三國時代的劉徽創造了一種求圓周率的方法,叫作“割圓術”,祖沖之利用劉徽創造的割圓術,重新運算。祖沖之在計算手段相當原始的情況下經過艱苦的運算,終于推算出空前精確的圓周率數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間。直到一千年以后,西方數學家才得出同一數值。為紀念祖沖之,現在國際上把圓周率又叫“祖率”。后來,祖沖之還將他研究數學的幾十篇論文,收集在他與其子合著的數學名著《綴術》一書中。這是當時數學領域的最高成就,可惜這部高水平的算學專著早已失傳了。

4.教師提問:祖沖之在天文歷法、機械制造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提示:天文歷法:《大明歷》;機械制造:指南車、水碓磨、千里船等。

探究三:書法、繪畫與雕塑

1.圖片展示:我國古代文字的發展過程

2.教師講述:我國的書法在東漢末年逐漸成為一種藝術。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書法字體有了很大的發展變化,由篆書、隸書轉化到楷書,草書和行書也逐漸流行,創造出風格多樣、繁花似錦的書法藝術。

3.教師提問:(1)曹魏時的書法名家有誰?他們的書法有何特點?(2)將書法藝術提高到一個新階段的是誰?他的書法有何特點?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他被后人譽為什么?

提示:①鍾繇和胡昭是曹魏時著名的書法家。均擅長行書、草書、隸書,而鍾繇獨創楷書書法,后世稱他的楷書為絕世之作。②王羲之?!帮h若浮云,矯若驚龍”?!短m亭集序》。書圣。

4.教師補充:王羲之,字逸少。因曾任東晉政府右軍將軍,人們稱他“王右軍”。他的書畫都有很高的美術價值,尤以書法著名。篆、隸、草、行、楷各種書體都造詣很深,尤其擅長楷書、行書、草書。

5.圖片展示:

6.教師提問:說一說這兩幅圖的原作者是誰?這位畫家的繪畫有何特點?

提示:東晉畫家顧愷之。他擅長人物畫,線條優美活潑,人物傳神,富有個性。

7.圖片展示:

8.教師講述:南北朝時期,統治階級為宣揚佛教,在一些地方辟山削崖,開鑿許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

9.學生發言:請一位同學介紹南北朝時期最著名的石窟有哪些?

提示: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

10.教師補充:佛像的特點是宏偉精巧,繼承了秦漢以來雕塑藝術的優良傳統,同時吸收了外來佛教造型藝術的特點。

(四)歸納總結整體感知

(五)課堂檢測鞏固新知

1、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后第七位的人是()

A.張仲景

B.賈思勰

C.顧愷之

D.祖沖之

2、他的書法獨創一家,字“飄若浮云,矯若驚龍”,人們尊稱他為“書圣”。他是()

A.顧愷之

B.賈思勰

C.酈道元

D.王羲之

3、以下四個選項,其中三個是同一類的,另一個是不同類的,這個不同類的是()

A.扁鵲

B.華佗

C.張仲景

D.賈思勰

4、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說“如果以為選擇原理是近代發明的,那就未免和事實相差太遠了……早在1300年前,在一部古代的中國(農業)百科全書中已經有關于選擇原理的明確記述。”這部書是()

A.《論語》

B.《齊民要術》

C.《天工開物》

D.《農政全書》

5、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促使科學文化異彩紛呈的原因不包括()

A.經濟恢復和發展

B.漢族與少數民族的交融

C.中外文化的交流

D.統一局面的形成

6、有人把“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是對當時社會特點的反映”作為課題來探究,請你找出下列能體現江南開發、經濟發展的文化()

①祖沖之的圓周率

②陶淵明的田園詩

③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和顧愷之的繪畫藝術

④建安文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④

7、有人認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長期分裂割據,人心渙散,實是我國歷史上的黑暗時代,應當完全否定”。這種觀點否定和違背了()

①民族融合的作用

②江南經濟的發展

③人民群眾的作用

④科技文化的進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北魏前期的云岡石窟佛像具有典型的胡人特征,后期的龍門石窟佛像造型具有中原文化特征。這種變化反映了北魏()

A.民族融合加強

B.統治區域擴大

C.對外交流頻繁

D.佛教影響削弱

9、在一次智力問答比賽上,主持人請大家判斷具有以下特征的古代書法家是誰

①東晉人

②吸取前人書法的精華,獨創端秀清新的特色

③他的代表作是《蘭亭集序》

④后人尊稱他為“書圣”

小明的判斷完全正確,你認為他的答案是()

A.王羲之

B.歐陽修

C.柳公權

D.顏真卿

10、顧愷之創作的作品很多,流傳下來的摹本有()

①《女史箴圖》

②《洛神賦圖》

③《奔馬圖》

④《清明上河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石窟藝術發展的原因是()

A.繪畫的藝術

B.雕塑藝術

C.佛教的傳播

D.社會穩定

參考答案:1.D2.D3.D4.B5.D6.C7.A8.A9.A10.A11.C

教學反思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政權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交融和南方經濟的開發,共同促進了這一時期的科技文化繁榮。本節課利用圖片的直觀效果,讓學生通過圖片資料,對賈思勰、祖沖之有了初步了解,通過對書法、繪畫及石窟藝術具體內容和其中含義的介紹,初步培養學生文學藝術的鑒賞能力,發展學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設計歷史教案篇4

【教材分析】

《華夏之祖》是六年級歷史上冊的第3。它講述了起源于遠古傳說時代中華文明的基本概況,包括黃帝其人及他對華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貢獻、堯舜禹的“禪讓”和原始社會走向終結的有關史實,為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遠古傳說時代的歷史發展進程、尤其是中華文明的演進奠定了基礎,并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遠古傳說時代中華文明起源的基本概況。

2、能力目標

通過學生合作探究,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獲取歷史知識、團結協作的能力及以古鑒今的學科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認識到我們的祖先對人類文明的演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黃帝、炎帝是華夏族的人文初祖,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增強民族意識。

【重點和難點】

重點:黃帝對人類的貢獻;夏朝的建立

難點:為什么說黃帝、炎帝是“人文初祖”?“禪讓制”的含義

【教學方法】

合作交流、探究分析

【設計理念】

歷史是一門充滿人類懷舊情緒的程,對古史的探秘欲望是學生走進歷史的最大興趣支點,而它以古鑒今的學科思想又成為指導自己規劃人生、探索生命的理論起點。歷史堂應該給予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讓他們能在撫古追今中相互碰撞,相互激發,不斷地豐富知識,達到深邃思想、升華情感的目的。這就是本節設計的基本理念。

【前準備】

、前根據預習學案,自主先學,分組探究

分組:全班分成9個大組——1-3組是戰地記者組,4-6組是部落采訪組,7-9組是會議報道組。

2、分組探究題目:

-3組

[結合教材13—14頁『炎黃戰蚩尤』一目分析、討論,最后將本組成果,以的形式呈現并匯報成果,選出中心發言人。]

、說說有關炎黃戰蚩尤的相關情況,包括時間、地點、交戰雙方、過程、結果。

2、華夏族是怎樣形成的?

4-6組

[閱讀教材14—1頁『炎帝和黃帝』一目,思考、討論,最后以的形式匯報成果,并選出中心發言人。]

、傳說中的炎帝和黃帝對后世分別有哪些貢獻?

2、你如何評價炎帝和黃帝呢?

7-9組

、選出演員,排練本劇《部落聯盟首領的產生》

2、結合教材內容,討論:什么是禪讓制?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3分)

、在背景音樂《黃帝頌》中播放《祭黃大典》的視頻。

2、看完后教師提出:巍巍華夏,歷史悠悠。通過《祭黃大典》的視頻,我們被萬人祭奠的浩浩場面所震撼。作為我們祖先的黃帝為什么至今仍受到炎黃子孫如此的敬仰?讓我們帶著困惑與探究的欲望,穿越時空,去探索歷史……

2、展示交流(20分)

(一)戰地記者組

學生

、首先請從涿鹿大戰的戰場上歸來的戰地記者組的中心發言人擔任小老師,借助其小組,報道有關『炎黃戰蚩尤』的戰況。

2、然后根據學生回答情況,在1-3小組內補充、及4-9組的組外補充相結合下,逐步明晰、完善炎帝與黃帝在涿鹿大敗蚩尤的概況。

教師

點撥或強調炎帝與黃帝被稱為“華夏之祖”的第一個因素——“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

(二)部落采訪組

學生

、首先請炎黃部落聯盟歸來的采訪組的中心發言人,擔任小老師,借助其小組,報道、討論、爭辯有關他們探究到的炎帝和黃帝對后世的貢獻。

2、然后根據學生回答情況在4-6小組內補充、及1-3、7-9組的組外補充相結合下,逐步明晰、完善炎帝和黃帝對后世的貢獻。

教師

、看《黃帝介紹》的視頻,更深化學生理解黃帝的貢獻對后世源遠流長的影響及后人對其的敬仰。

2、教師點撥炎帝與黃帝被稱為“華夏之祖”的第二個因素——炎帝和黃帝對后世的重大貢獻。

(三)會議報道組

學生

、從部落聯盟會議上歸來的部落會議組,以本劇的形式展他們的探究成果:

學生表演本劇——《部落聯盟首領的產生》。

2、采取組內同學、全班同學及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從歷史的表現、人物的刻畫等方面進行評價。

設計歷史教案篇5

中華文化的勃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孔子及其仁學說??鬃釉诮逃臀幕系呢暙I。老子和他的辯證思想。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

2、能力目標:

指導學生比較諸子百家各自的主張,培養學生的對比分析能力。

[重點、難點]孔子和百家爭鳴

[教法、學法]

由學生自己閱讀課文而后質疑,教師給與點撥。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具]多媒體課件、有關春秋、戰國主要思想家簡介、人物圖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文:

山東被譽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是指泰山。一水指黃河。同學們,這一圣人指誰?(學生回答出孔子,從而導入課文)

1、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板書)

1)思想:

(指導學生看孔子像及其學說)回答:孔子是個怎樣的人?他有何學說?

學生回答出: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仁的學說

2)教育:

(指導學生閱讀53頁第二自然節)提出: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貢獻?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A興辦私學,廣收門徒。B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啟發學生思考問題。

C教育學生學習態度老實,要謙虛好學。

D時常復習所學知識,溫故而知新。

3)文化: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回答由孔子主持編定了哪幾部著作?孔子的言行被弟子編成了什么書?(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詩經》《尚書》《春秋》《論語》

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對后世影響巨大,被譽為我國歷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與孔子同一時期還出現了另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是誰呢?(學生回答出:老子)

2、思想家老子:(板書)

(指導學生閱讀老子插圖及說明文字,了解老子生平)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它的學說記錄在《道德經》里。他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相互轉化。

3、百家爭鳴:(板書)

(列表讓學生看書來回答表內內容,也可先問學生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觀點是什么,最后拿出事先準備的表格來總結。)

(之后,請同學們想一想,哪一派的學說對戰國時期的封建統治者最有用?)

三、小結:

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的主要歷史條件是什么?

四、作業:課本57頁填表題

附:板書設計

一、道家學派----創始人是老子,著有《道德經》樸素辨證法的思想。

二、儒家學派----創始人是孔子,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貢獻:

1、思想上他提出仁的學說。

2、對教育的貢獻:

A:興辦私學,廣收門徒

B:溫故知新

C:學習的態度要老實

3、他編訂了《春秋》

4、孔子的弟子編寫的記錄孔子言行的書叫《論語》

三、墨家學派----創始人是墨子,主張兼愛非攻

四、儒家學派---戰國時期:是孟子,他反對戰爭,提出春秋無義戰,實行仁政

五、法家---代表人是戰國的韓非,主張A:實行法制;B:主張建立君主-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著作是《韓非子》

六、兵家---創始人是春秋時期的孫武著有《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還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七、道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莊子,他提出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設計歷史教案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內容即宗旨、基本立場、基本目標、基本準則及其決定因素,理解我國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所作的貢獻。

2.了解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是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能力目標】

1.學生能根據教學情境進行深入分析我國外交政策的具體實踐。

2.學生能根據教學情境歸納出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

3.學生能夠在展現中國和平外交的情境中,生成對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評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關注我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信念,激發學生為祖國的繁榮和穩定貢獻力量的決心和意志。

教學重難點

1.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內容即宗旨、基本立場、基本目標、基本準則及其決定因素,理解我國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所作的貢獻。

2.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是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豎版世界地圖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學新課

(一)解讀三維學習目標(內容同前)

重點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知識目標的“主要內容”和“走和平發展道路”標記并解釋。能力目標強調分析材料的能力。

第一目 中國外交碩果累累

教師ppt展示新中國外交經歷的五個階段,我國外交經歷的五個階段,即20世紀50年代“一邊倒”、 60年代“兩只拳頭打人”、70年代“一條線、一大片”、80年代以來無敵國外交、現在,我國對外活動進入更為活躍時期。(簡單解釋)

(二)綜合探究一:你能夠列舉其他材料說明我國對外關系取得的豐碩成果嗎?

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回顧IPAID上的電子書——《我國外交的輝煌歷程》,整理導學案,理清思路,回答問題。

事先把學生分成外交成果組、外交政策組、和平發展組以及技術支持組。分別展示匯報。

外交成果組學生用ppt展示我國2014年的外交成就。展示一組習近平會見各國領導人的圖片,播放視頻短片:2014年中國外交豐收之年。

教師總結,中國的外交,布局更加完善,氣勢更加恢弘,影響更加擴大,道路更加寬廣。中國外交碩果累累。

第二目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師ppt展示外交政策的含義:它是指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目標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主權國家做標記,。

結合習近平訪歐材料——一橋飛架中歐,談談你對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解。

材料如下: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習近平訪問歐洲,以下是__的重要講話片段:

1.“我這次歐洲之行,就是希望同歐洲朋友一道,在亞歐大陸架起一座友誼和合作之橋?!?/p>

“我們要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座橋梁,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2.“我們絕不走‘國強必霸’的道路,但我們也再不能重復堅船利炮下被奴役被殖民的歷史悲劇。我們必須有足以自衛防御的國防力量?!?/p>

3.“在南海問題上,我們不惹事、不怕事,有關我國領土主權完整的事情,當然要堅決捍衛!”

4.“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沒有私利。對于一切有助于局勢緩和政治解決的方案,中國持開放的態度?!?/p>

(三)綜合探究二:談談你對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解?

學生分組討論,各個小組匯報。

然后請外交政策組學生播放視頻:習近平主席在柏林發表的一段講話。據此來談對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解。

教師總結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內容即宗旨、基本立場、基本目標、基本準則及其決定因素。重點講解講解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獨立自主,中國說“不”,引導學生看教材106頁。

(四) 小試牛刀

本題練習時找一名同學上前勾畫重要語句,并書寫答案要點。再找另外一名同學點評。其他同學書寫在導學案上,教師針對講解并介紹答題方法。采用計時器,計時5分鐘。著重運用電子白板的批注功能。

習題:習近平主席寄望亞洲構建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在今年的第四次亞信峰會上他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在周邊國家贏得廣泛共識。

談發展時,習近平主席引用形象的比喻,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印度被稱為“世界辦公室”,雙方應該務實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談及雙邊關系,習近平主席指出 “我們有一種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愿望”,“中印用一個聲音說話,全世界都會傾聽”。

上述中印材料是如何體現我國外交政策的?

參考答案:

①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不渝的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立亞洲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②中國提出新的亞洲安全觀,贏得周邊國家的廣泛共識,體現了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③中國提出共同,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并提出務實合作,優勢互補的發展戰略體現了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之一;也體現了我們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體現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

第三目 譜寫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新篇章

教師引導,我國的外交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與我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從 “一邊倒”、到“兩只拳頭打人”;從“一條線、一大片”到80年代以來無敵國外交。我國外交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五)綜合探究三:我國外交輝煌外交成就的取得還有哪些條件?新時期我國在世界上又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

和平發展組學生用ppt展示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中國肩負國際責任的能力不斷提高。中國在世界上扮演了一個負責人的大國形象。

教師總結,我國取得外交成就的主要原因是日益強大的綜合國力和正確的外交政策。中國外交政策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外交正譜寫著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新篇章。

(六)構建體系

3.結束新課

重溫這幅豎版世界地圖,共同構建世界夢,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4.板書設計

9.3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宗旨

一、碩果累累

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決定因素 國家利益 國家性質

2. 基本立場 獨立自主

3.基本目標 維主、安、發利益,促發

4.宗旨 維和,促發

5. 基本準則 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

設計歷史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我國夏、商、西周時期的奴隸制文明輝煌燦爛,源遠流長,一脈相承,表明我國古代文明具有極其強大的生命力。

2.培養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時期我國以青銅文明為代表的奴隸制經濟發展的基本史實;了解奴隸制下奴隸的悲慘境遇。

3.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養成自學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難點:青銅文明

三、教學方法:講述法、問題討論法

四、教學設計

環節一——新課導入

師:2006年7月13日是北京申奧成功5周年,同樣的歡樂再次留在人們心中,請同學記住7月13日,2006年7月1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決定,安陽殷墟獲準進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3處世界遺產。大會對殷墟的評價是:與古埃及、巴比倫、古印度媲美,以其甲骨文、青銅文化、玉器、古文歷法、喪葬制度及相關理念習俗、王陵、城址、早期建筑乃至中國考古學搖籃聞名于世,文化影響廣播而久遠,真實性完整性強,具全球突出普遍價值,有良好的管理與展示。河南安陽商代遺址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以其莊嚴的造型,龐大的體積和神秘的花紋,成為商朝貴族王權與神權藝術的最典型代表,同時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重要史料,司母戊大方鼎就是中國青銅文明的杰出代表。那么青銅文明究竟有哪些杰出成就呢?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第五課《燦爛的青銅文明》。

一、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師: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本26、27頁“青銅器的高超工藝”這一字目內容。在閱讀的時候思考三大問題:

1.青銅器是如何發展、演變的?(提示:分時期,原始社會、夏朝、商朝、西周的

2.

3.青銅器制作有何特點?

青銅器在夏、商、西周三代發展的狀況及特點。學生閱讀教材自行歸納其狀況,教師條理:我國在原始社會的末期就已出現青銅器;夏朝:種類逐漸增多;商朝: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并投影大量圖片說明之,如青銅器的種類,青銅器的鑄造過程并提問有沒有完全相同的青銅器,巨大的司母戊鼎,精品四羊方尊;西周:種類更加豐富,大量用于祭祀。強調自夏至西周青銅文明的延續性,說明我國古代文明具有極其強大的生命力。提問:夏商西周三代的統治中心在什么地區?南方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投影青銅立人像、青銅面具,說明我國青銅文化不僅水平高超,而且分布地區廣泛。根據前面講述及教材,討論三代青銅器的特點有哪些?教師整理并補充:工藝高超,品種繁多,應用普遍,分布廣,連續性。

這一時期發達的手工業除青銅制造業外,百花齊放,全面發展。

2.陶瓷業和玉器制造業的發展。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由“中國”的英文字母小寫即“china”意為“瓷器”可見一斑,后來在中原與周邊少數民族或其他國家交往的物品中除了絲綢,更多的就是瓷器。講到玉器并不陌生,河姆渡原始居民就能制作簡單的玉器,投影栩栩如生的商朝玉虎和玉象。

夏、商、西周的手工業發達,規模龐大,占用了大量的勞動者,而專門生產糧食的人就少了,但還是滿足了人們吃飯問題,請討論:你認為手工業繁榮的基礎是什么?

農業、畜牧業和商業的發展

第二大組問題

1.夏、商、西周農業發展的表現?

2.畜牧業發展的表現?

學生閱讀教材歸納其發展的表現,教師整理并強調:農業上后代稱為“五谷”的農作物商周時期已經齊備(品種),已知道選種、施肥和治蟲害(技術),西周已用一定數量的青銅農具進行生產(工具),提問: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普遍使用的是什么工具?青銅農具與之相比有什么優點?青銅器堅硬、鋒利,說明人類進入青銅時代是巨大進步。畜牧業上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種商朝時都已經有了(品種),還建有牲畜圈欄,商王室和貴族還有專門的牧場(方式)。生產發展,產品日益增多,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商朝人很會做生意,故把做生意的人稱做“商人”。

討論:既然此時農業、手工業、畜牧業和商業都很發達,為什么課題要以“青銅”作為當時文明的象征呢?青銅時代是介于銅石并用時代和鐵器時代之間,是人類使用青銅制作生產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這個時代人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被稱為“青銅文明”。

高度發達的奴隸制文明是由奴隸創造的,他們的境況如何呢?

奴隸的悲慘生活

投影“商朝戴枷的奴隸俑”“安陽商王大墓”,介紹“人牲”“殉葬”“青銅器記載奴隸價格”,說明夏商西周奴隸制的殘酷、野蠻,得出結論:奴隸制經濟的發達是建立在對奴隸殘酷剝削壓迫基礎上的。

本課小結:我們較詳細地學習了夏商西周時期手工業、農牧業和商業發展的狀況,全面掌握了以青銅文明為代表的奴隸制經濟的高度發達,而創造奴隸制文明的奴隸卻生活悲慘。

板書設計:

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1.青銅器在夏、商、西周三代發展的狀況及特點

2.陶瓷業和玉器制造業

農業、畜牧業和商業的發展

奴隸的悲慘生活

方法指導:講到經濟發展一般需從農牧業、手工業和商業三方面考慮;農牧業又從品種、技術、工具、產量、水利工程等方面歸納,手工業則從部門、技術、工具等方面歸納,商業則從交通、貨幣、城市、商品等方面歸納。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一)知識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時期我國以青銅文明為代表的奴隸制經濟發展的基本史實;

2、了解奴隸制下奴隸的悲慘境遇;

(二)能力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夏、商、西周時期的奴隸制文明輝煌燦爛,源遠流長,一脈相承;

二、過程與方法

教師指導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動手上網查資料,搜集史料,體會夏、商、周青銅文明的輝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篩選資料的能力;

三、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課,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及民族自豪感,增加學生學習歷史和考古知識的興趣。樹立人民創造歷史的正確人生觀;

[教學重點]

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教學難點]

正確地理解“青銅文明”這一概念,奴隸的悲慘生活與青銅文明的關系;

[課時]

1課時

[課型]

設計歷史教案篇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美蘇爭霸》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面有關二戰后的形勢變化,又啟示后來的國際格局的形成。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了解美蘇爭霸的概況,認識美蘇爭霸的原因及后果。培養學生快速閱讀、查找、分析、歸納知識要點的能力以及全面、客觀地認識和評價歷史事物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精心設計并營造閱讀、思考、質疑及合作探究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治學方法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情感與價值觀

首先在合作探討、釋疑解難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愉悅和探索的樂趣。

其次正確認識美蘇爭霸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認識到在歷史上落后的國家建成高度文明、富強的社會主義任重而道遠,另外對待今日的美國,一方面要堅決反對它的霸權政策,另一方面還要借鑒它政治謀略的合理部分,這是一個合格的具有民族危機感的社會主義公民應有的理智的分析。

本節難度大:內容抽象概括,且概念多,觀點多,理論敏感點多。

3、教學重點:美蘇爭霸三個階段中蘇聯的戰略意圖與美國在第二階段中的政策調整。因為這兩點的掌握對于學生分析和理解今天的國際形勢有很大的幫助。

4、教學難點:如何認識美蘇爭霸中,既有緊張又有緩和的局面。因為教材對此只作概括性的列舉,并未具體分析,難以理解。

二、學情分析

經過一年多的訓練,高二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分析、歸納、概括和綜合的能力。此外,他們的信息來源較廣泛,思想前衛活躍,對美蘇爭霸多少都有一點自己的獨立的看法。因此要在課堂教學抓住學生思維熱點,既實事求是地分析和評價美蘇爭霸,又要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分析和理解今天的國際形勢。

三、教學策略

1、教法運用

主要采用問題教學法,通過一系列有內在聯系的問題,引導學生在主動閱讀、思考、討論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和感悟歷史。

2、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法、比較法、討論法、分析法等來加強對教材的理解,培養自學能力。

四、過程設計

1、導入。地圖,顯示美蘇方位。

提問(1)戰后初期,形成了雅爾塔體系,主宰的國家是哪兩個?

學生回答:美國、蘇聯。直接導入本課主題。

2、破題。解決"是什么"的問題。

這是任何一節歷史課都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目的是從破題入手,使學生形成本節教材最基本的歷史概念。

提問(2)什么是美蘇爭霸?

指導學生閱讀、概括教材有關內容,形成基本認識。在此基礎上發揮老師的指導作用,引導學生從形式(現象)和內容(實質)兩方面對這個概念進行解析。

3、分析原因。解決"為什么"的問題。

問題(3)美蘇爭霸的原因是什么?

解決這個問題,應建立在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及教材挖掘和分析上,同時也注意引導學生重點分析其根本原因。在這里我讓學生看一段材料,引導學生從材料中分析其原因,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學習方法。

4、梳理過程。解決"怎么樣"的問題。

旨在弄清美蘇爭霸的基本過程。

方法:通過以下兩個問題,來引導學生探究解決。

問題(4)美蘇爭霸三個階段的起止時間、雙方首腦、代表事例、基本態勢?

這里涉及到了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必須下大力氣,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這里,我主要是用表格的形式歸納課文中的相關內容。

而學生在梳理的過程中,可能會對教材內容提出一些疑問,如:

在美蘇爭霸第一階段的學習中,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會出現"古巴導彈危機"?這里通過古巴導彈危機的視頻,引導學生思考古巴導彈危機說明了什么問題?得出結論:這一事件表明當時的戰略優勢仍在美國方面。播放視頻資料使學生的參與程度得到提高,再現歷史情境,更好地解決問題。

在第二階段的學習中,學生會有這樣的疑問:蘇聯為什么要入侵阿富汗?在這里展示世界地圖,指出蘇聯和阿富汗的地理位置,通過設置如下問題來回答這個問題:全球四大洋,蘇聯僅有一洋不臨,請問是哪一洋?蘇聯要控制印度洋必經哪里?蘇聯控制印度洋的目的是什么?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

至于如何理解美國在第二階段中的政策調整?這里關系到美國的兩任總統及他們的對外政策,只要對杜魯門主義和尼克松主義進行比較分析,就可以理解美國政策調整的本質了。

在第三階段的學習中,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什么是"星球大戰計劃"?美國為什么推行這個計劃?對于這個問題,我預先布置學生收集資料,讓有準備同學講解"SDI"及"NMD"內容,同時引導學生對80年代美蘇兩國的經濟狀況進行分析,就可以知道美國推行這一計劃的目的是企圖在美國經濟復蘇而蘇聯經濟陷入困境之時,乘機擊垮蘇聯,奪取世界霸權。

為什么美蘇爭霸中既有緩和的時刻又有劍拔弩張之時?其實說緊張尚可理解,如何看待緩和呢?這是本節的難點,這里采用師生互動討論的方法,深入分析教材內容,發掘隱藏于字里行間的根本原因,得出這樣的結論:雙方的意圖在于"以退為進";根本原因是雙方軍事經濟實力的消長。這樣做可以深入淺出地解決了本節的難點問題。

問題(5)戰后蘇聯的戰略意圖是什么?

蘇聯在美蘇爭霸三個階段的戰略意圖,因為教材中已經有敘述,可以引導學生制作表格將知識歸類。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蘇聯在美蘇爭霸三個階段會有這樣的對外政策?因此,我在引導學生制作表格的時候,將蘇聯每一階段政策制定的背景考慮進去了,并且還增加了蘇聯在斯大林領導時期的有關內容,以便學生復習和將知識系統歸類。

5、合作探究,拓展思維。

設計一些具有思辯性的問題,分組合作討論,引導學生遵循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原則,闡述自己的觀點并相互辯論。以此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如:

問題(6)美蘇爭霸給美蘇兩國經濟及世界局勢帶來怎樣的影響?從美蘇爭霸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注意引導學生分別從對美,對蘇及對世界局勢等三方面分析其影響,學生根據課內外所掌握的知識,結合當前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情況,展開討論,實事求是地逐一列出美蘇爭霸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6、板書設計

7、總結與反饋

主要任務:鞏固和落實課堂教學內容。

(一)小結:

1、美蘇爭霸過程中,互有攻守,這是由什么決定的?

美蘇雙方的經濟軍事實力的消長

2、美蘇對華政策的變化是由什么決定的?

美蘇的對外戰略和國家利益

(二)從爭霸的原因、過程和影響等方面給學生命制4道左右選擇題,反饋課堂教學效果。

5467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环氧铁红防锈漆_环氧漆_无溶剂环氧涂料_环氧防腐漆-华川涂料 | 磁力抛光机_磁力研磨机_磁力去毛刺机_精密五金零件抛光设备厂家-冠古科技 | 鼓风干燥箱_真空烘箱_高温干燥箱_恒温培养箱-上海笃特科学仪器 | 北京征地律师,征地拆迁律师,专业拆迁律师,北京拆迁律师,征地纠纷律师,征地诉讼律师,征地拆迁补偿,拆迁律师 - 北京凯诺律师事务所 | 欧景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无锡欧景装饰官网| 耐力板-PC阳光板-PC板-PC耐力板 - 嘉兴赢创实业有限公司 | 定制异形重型钢格栅板/钢格板_定做踏步板/排水沟盖板_钢格栅板批发厂家-河北圣墨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电气控制系统集成商-PLC控制柜变频控制柜-非标自动化定制-电气控制柜成套-NIDEC CT变频器-威肯自动化控制 | 岸电电源-60HZ变频电源-大功率变频电源-济南诚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连栋温室大棚建造厂家-智能玻璃温室-薄膜温室_青州市亿诚农业科技 | 冷库安装厂家_杭州冷库_保鲜库建设-浙江克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直埋管道-聚氨酯发泡保温管厂家 - 唐山市吉祥保温工贸有限公司 | 广州展台特装搭建商|特装展位设计搭建|展会特装搭建|特装展台制作设计|展览特装公司 | 冻干机(冷冻干燥机)_小型|实验型|食品真空冷冻干燥机-松源 | 带式压滤机_污泥压滤机_污泥脱水机_带式过滤机_带式压滤机厂家-河南恒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深圳品牌设计公司-LOGO设计公司-VI设计公司-未壳创意 | 东莞猎头公司_深圳猎头公司_广州猎头公司-广东万诚猎头提供企业中高端人才招聘服务 | 防水套管厂家_刚性防水套管_柔性防水套管_不锈钢防水套管-郑州中泰管道 | 上海新光明泵业制造有限公司-电动隔膜泵,气动隔膜泵,卧式|立式离心泵厂家 | 深圳标识制作公司-标识标牌厂家-深圳广告标识制作-玟璟广告-深圳市玟璟广告有限公司 | 日本东丽膜_反渗透膜_RO膜价格_超滤膜_纳滤膜-北京东丽阳光官网 日本细胞免疫疗法_肿瘤免疫治疗_NK细胞疗法 - 免疫密码 | 广东燎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网站建设-珠海网络推广-高端营销型外贸网站建设-珠海专业h5建站公司「了了网」 | 电脑知识|软件|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编程开发|网络运营|知识问答|技术教程文章 - 好吧啦网 | 智慧钢琴-电钢琴-便携钢琴-数码钢琴-深圳市特伦斯乐器有限公司 | 济南律师,济南法律咨询,山东法律顾问-山东沃德律师事务所 | 智成电子深圳tdk一级代理-提供TDK电容电感贴片蜂鸣器磁芯lambda电源代理经销,TDK代理商有哪些TDK一级代理商排名查询。-深圳tdk一级代理 | 隧道烘箱_隧道烘箱生产厂家-上海冠顶专业生产烘道设备 | 电池挤压试验机-自行车喷淋-车辆碾压试验装置-深圳德迈盛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 佛山市钱丰金属不锈钢蜂窝板定制厂家|不锈钢装饰线条|不锈钢屏风| 电梯装饰板|不锈钢蜂窝板不锈钢工艺板材厂家佛山市钱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烟台条码打印机_烟台条码扫描器_烟台碳带_烟台数据采集终端_烟台斑马打印机-金鹏电子-金鹏电子 | 智能门锁电机_智能门锁离合器_智能门锁电机厂家-温州劲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冷却塔风机厂家_静音冷却塔风机_冷却塔电机维修更换维修-广东特菱节能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筒瓦厂家-仿古瓦-寺庙-古建琉璃瓦-宜兴市古典园林建筑陶瓷厂有限公司 | 餐饮加盟网_特色餐饮连锁加盟店-餐饮加盟官网 | 拖鞋定制厂家-品牌拖鞋代加工厂-振扬实业中国高端拖鞋大型制造商 | DWS物流设备_扫码称重量方一体机_快递包裹分拣机_广东高臻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步进电机_agv电机_伺服马达-伺服轮毂电机-和利时电机 | 广州中央空调回收,二手中央空调回收,旧空调回收,制冷设备回收,冷气机组回收公司-广州益夫制冷设备回收公司 | LZ-373测厚仪-华瑞VOC气体检测仪-个人有毒气体检测仪-厂家-深圳市深博瑞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地图标注-手机导航电子地图如何标注-房地产商场地图标记【DiTuBiaoZhu.net】 | 湖南自考_湖南自学考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