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初三歷史教案模板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教案是指每節課教師所寫的每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優秀的初三歷史教案模板是什么樣的?下面給大家帶來初三歷史教案模板,供大家參考。

初三歷史教案模板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結合圖片和相關資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環境特點,理解尼羅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們對于人類文明發展的意義;理解古代埃及法老與金字塔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分析自然環境影響文明產生,進一步認識大河對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產生的多源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埃及的金字塔,圍繞金字塔之迷,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教學難點:分析自然環境對文明產生的影響;理解古代埃及法老與金字塔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希羅多德說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這樣多的令人驚異的事物,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這樣多的非筆墨所能形容的巨大業績。”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課:古代埃及。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

(一)古埃及的自然環境——尼羅河

1.展示國際空間站拍攝地球夜景:尼羅河岸燈火通明

2.材料展示:古代埃及詩歌《贊美尼羅河》:啊,尼羅河,我贊美你!你從大地涌出,養活著埃及!一旦你的水流減少,人們就停止了呼吸。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帶來了肥沃的土壤,讓我們歌唱!你滋潤了太陽神賦予的土地,養育著所有的人民,讓我們在干涸的沙漠里暢飲!你慷慨無私地給予我們所有美好的東西!

3.教師提問:

(1)解釋歌詞“一旦你的水流減少,人們就停止了呼吸。”。

提示:尼羅河是水源,為人類生存提供條件。

(2)解釋歌詞“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帶來了肥沃的土壤。”

提示:定期泛濫,利于農業發展。

(3)還有什么“美好的東西”?

提示:便于航行。

4.教師小結:尼羅河為人們生存繁衍提供了條件,定期泛濫促進了古埃及農業的發展;而其平緩的河水以及盛行風又提供了便利的航運條件;這些有利條件促進了尼羅河流域的統一。

(二)象形文字

1.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象形文字字母—英文字母對照表”

2.教師提問:請學生猜測其中幾個文字的含義并說說象形文字有怎樣的特點?

提示:與事物形狀相似。

3.資料鏈接:紙莎草紙

古埃及人在距今5000年前發明了紙莎草紙,紙莎草紙的制作材料是紙莎草。它盛產于尼羅河沿岸的水生植物。人們將紙莎草的粗莖切割下來,剝去外皮,將里面柔軟又有韌性的莖芯兒切成薄片。再將切成片兒的莖芯橫、豎編織或疊放。然后用錘子將兩層莖芯兒敲打,直至融合成一張薄紙。融為一體的薄片兒在經過曬干、打磨等工藝處理后,世界上最早的紙就誕生了。

4.教師小結:象形文字是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古埃及人民創造的文明成就。

目標導學二:金字塔

1.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圖片

2.教師提問:埃及有句古諺語:人類畏懼時間,而時間畏懼金字塔。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金字塔。想象一下古代埃及人是如何搬運、建造金字塔的?

提示:學生自由回答;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后人有幾種推想:(1)用一個巨大的杠桿,一段用繩子綁住石塊,另一端通過人力將石塊吊往上方,然后將石塊逐步往上堆砌。(2)用土堆成斜坡,利用木質滾軸將石塊拉上去土堆是環繞金字塔螺旋上升。也有人認為,第(2)種方法土堆的清除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而推測開始用土堆,然后用杠桿。也有些人認為,金字塔是由外星人建造的,因為他們覺得古人沒有這么高的智慧來建造這么偉大的建筑。

目標導學三:法老的統治

1.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法老的圖片

2.教師提問:說說古埃及法老的地位是怎樣的?

提示:法老作為全國的統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在宗教上,他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

3.思維延伸:埃及法老們為什么要給自己修筑金字塔?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死”,修筑豪華的陵墓,以備在冥世間繼續生活,同時也是為了宣揚法老至高無上的宗教神權和世俗專制統治的權力。

三、課堂總結

金字塔外形雄偉壯觀,內有許多甬道和墓室相通,還有繪畫、雕刻等藝術品,實際上是一座地下宮殿。國王的尸體經防腐處理,制成了干尸,放置在棺木中,這就是“木乃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智慧的結晶。

板書設計

1.自然環境?

2.文明歷程:

3.文明成就:太陽歷、數學、象形文字、解剖學、金字塔等

4.法老統治

初三歷史教案模板篇2

一、系統復習,夯實基礎

根據考試內容和時間,擬訂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內容包括復習進度、教學案的編寫、周練的安排,整個復習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梳理教材”。時間大約在1月8日-5月10日左右,即按照教材的編寫體系,以《考標》規定的考試內容為重點,提綱挈領地復習,此階段約占了整個復習階段的一大半時間,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識,同時對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教材的整體線索有一定的了解。第二階段是綜合訓練,時間是在5月11日-5月27日,將六本書的知識有機融合,根據中考的具體要求,選擇若干題目進行一系列綜合訓練,目的是將第一階段古今中外的歷史知識進綜合、形成能力。第三階段是查漏補缺。模擬測試,時間大約在5月27日——中考,根據列次訓練的情況,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再進行講解、訓練,進一步鞏固知識、提高能力。歷史復習內容較多,一共考六本書,但課時少,雖然《考標》規定了考試內容,但歷史知識是相互聯系的,因此我們必須合理地利用時間,全面地有重點地復習,這樣才能為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從容面對中考。為了更好地提高復習效果,我們在以課本為主的前提下,為學生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案,包括知識結構和習題兩部分,知識結構使學生對本課內容有提綱挈領的認識,習題涉及所有題型,突出重點知識。使所復習的知識得到鞏固,以提高學生的能力。

二、抓住重點,加強訓練

六本書的內容很多,在復習時教師首先要全面系統地進行復習,同時又要有側重點,重點是什么呢?就是《考標》里的考查內容及要求,復習時這部分內容要強化。此外,我們認為七年級第二、三、五、十單元,八年級上冊第一、二、三單元,下冊第一、二、三單元,九年級上冊第四、六、七單元,下冊第一、二、三、四、七單元是整個初中階段歷史復習的重點內容。對于上述內容,教學時要強調,平時的訓練要強化,我們每兩周進行一次周練,每月進行一次考試,每次周練、月考的內容都是滾動式的,帶著學過的內容一起考察,對學生常犯的錯誤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

三、注重應試能力的提高

基礎知識掌握了,能力提高了,還要提高考試、答題的能力。特別是應試的技巧,通過近幾年的教學,我們認為學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審題,在平日練習和考試過程中一定要仔細審題,題目問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據題目要求回答,千萬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

(2)對課本內容一定要熟悉,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是,做選擇題盡量不看書,材料題和問答題一定要看書。

初三歷史教案模板篇3

教學目標:要求掌握的知識: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探索與曲折。掌握赫魯曉夫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蘇聯解體等。

要使學生認識:通過引導學生分析赫魯曉夫改革的成敗,分析戈爾巴喬夫改革激化蘇聯社會的各種矛盾,直接導致蘇聯的解體,使學生了解他們的改革對蘇聯發展產生的重大影響。使學生認識社會主義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是有曲折的。

要求培養學生的能力:結合政治學科和中國現代史的相關知識,比較蘇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進一步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意義,初步鍛煉學科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赫魯曉夫時期的改革。難點:蘇聯的解體。

講授新課:蘇聯為什么會解體?明確指出其解體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引出本課將學習蘇聯的改革和解體。引導學生回憶斯大林時期蘇聯確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有何弊端,并指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趨于僵化的管理體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來,逐漸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變,赫魯曉夫上臺后開始改革,引出本課學習內容。

一、赫魯曉夫改革

簡單介紹赫魯曉夫生平,出示一些有關赫魯曉夫的材料,增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這是歷一個有爭議的人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年代里,沒有一位世界領袖人物的成敗能像赫魯的成敗如此急劇地和決定性地改變歷史的進程。”──尼克松

“蘇聯領取特別養老金者尼?謝?赫魯曉夫逝世。”

──1971年赫魯曉夫逝世時的訃告

赫魯曉夫當政期間的改革,先指導學生閱讀關于蘇共“____”的小字內容,提出問題“赫魯曉夫改革對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指出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在揭露和批判個人崇拜上有重大意義,但全盤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亂,對蘇聯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產生了極大的消極影響。了解赫魯曉夫改革中的兩項重大措施(種植玉米和墾荒)。然后在補充有關資料的基礎上,讓學生歸納赫魯曉夫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討論“為什么說赫魯曉夫改革是失敗的?”

對赫魯曉夫之后勃列日涅夫時期進行的改革,依據教材小字內容介紹,使學生能較好地銜接前后歷史,不必補充。

二、蘇聯的解體戈爾巴喬夫改革與蘇聯解體的關系是一個難點,所以教師可以結合課本知識就戈爾巴喬夫上臺背景,改革措施(特別是政治改革中新思維及民主社會主義思潮等提出及泛濫,引起人們思想的混亂)等內容補充相關資料,以談話、討論方式使學生對戈爾巴喬夫改革能有自己的評價。

“八一九事件”及蘇聯最終解體結合動腦筋中的題目“如果沒有八一九事件,蘇聯是否還會存在下去?”,組織全體同學討論。總結時可以適當補充對蘇聯解體原因分析,指出“八一九事件”以維護蘇聯為初衷,卻成了蘇聯加速瓦解的催化劑,事變后葉利欽掌握控制了全局,但它不是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

“八一九事件”以維護蘇聯為初衷,卻直接導致蘇聯解體,但其只是成了蘇聯加速瓦解的催化劑。即使沒有“八一九事件”,蘇聯最終也會解體,因為蘇聯的最終解體是種.種復雜的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無法改變僵化的政治經濟體制;嚴重的經濟危機;社會動蕩不安;否定歷史、反馬克思主義的各種思潮泛濫;右翼勢力和民族分離主義思潮的乘機抬頭,社會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劇激化;西方勢力的影響;等等。

“獨聯體”的成立,標志著蘇聯的初步解體。1991年12月底,蘇聯正式解體。

赫魯曉夫時期,蘇聯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客觀和主觀的因素,改革歸于失敗,仍然沒有克服斯大林模式所存在的弊端。戈爾巴喬夫上臺后,先后進行了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改革激化了蘇聯社會的各種矛盾,引發了社會的動蕩和分裂,直接導致了蘇聯解體和蘇共的垮臺。1991年底蘇聯完全解體。社會主義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蘇聯解體說明社會主義遭遇挫折,但這只是蘇聯這種模式的失敗。我們要汲取蘇聯的經驗教訓,更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1991年12月25日晚,戈爾巴喬夫最后一次以蘇聯總統身份發表電視講話,宣布自己辭去蘇聯總統和武裝力量統帥職務,并把“核匣子”轉交給葉利欽。7時32分,克里姆林宮上空飄揚了69年的蘇聯國旗在寒風中降下;7時45分,俄羅斯聯邦的國旗升起,克里姆林宮換了主人,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

蘇聯解體是世界歷的重大事件,它結束了曾對20世紀的人類社會產生深刻影響的一種發展模式的實踐,也結束了曾在戰后45年間主導國際政治的兩極格局,其多方面的意義為走向新世紀的人們留下了一份內涵豐富的歷史遺產。

開展討論:“蘇聯的改革和解體給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哪些經驗教訓?”

初三歷史教案模板篇4

一、指導思想

以學生為中心,以大綱為導向,以訓練為主線,精心組織,夯實基礎,面向全體,重點突破。

二、時間安排

復習采取分階段、分課時進行,為了使新舊知識能相互溝通,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從而形成知識網絡,達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目的,我們采取分階段分步驟復習的方法,復習分三輪進行:

[第一輪復習](授完新課至第二次模擬考試約8周時間)以教材為主全面復習基礎知識,加強基本技能訓練。復習形式為系統復習,重點加強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復習,做到章節過關、單元過關、打實基礎、循序漸進、不留死角,并進行適當的模擬訓練,保證復習效果。

[第二輪復習](第二次模擬考試至五月底約5周時間)為專題復習,重點加強綜合知識的歸納、綜合能力的培養,滲透中招模擬練習。重點解決第一階段中沒有解決的疑難問題和綜合應用系統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總攬教材、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扎實的基礎上,相應地提高要求,進行系統整理消化,遵循精講多練的原則,抓住重點,加深理解,防止簡單的重復,反對面面俱到。

[第三輪復習](六月初至中考前約3周時間)以綜合練習為主,考前指導與適應性訓練相結合,查漏補缺,鞏固提高。本輪側重培養學生審題解題能力,同時要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綜合練習和模擬測試,知識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主要目的是適應中考要求,提高應試技巧。

三、復習方略

第一,解讀歷史學科考試說明,明確新課標和中考考試評價要求,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和復習指導思想。在復習教學中,我們按考試說明中規定的知識點和能力要求進行復習。復習課繼續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探究意識。"主動是學習之本,活躍是課堂之魂"。每堂課真正體現"讓學生動起來,讓歷史活起來,讓歷史人物站起來"這一教學理念。做到"教學設計問題化,設計問題生活化,解決問題民主化,學習過程情感化、構建知識網絡化。"通過不斷地磨合和訓練,引領學生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和創造性能力。

第二,回歸課本,夯實基礎,學會積累知識、運用知識和拓展知識學生必須掌握好課本的基礎知識,夯實基礎,以不變應萬變。我們要求,對基礎知識,"不能死記,但要記死"。對每一課、每一個歷史階段的歷史知識要做到隨手拈來,運用時得心應手。知識是能力的載體,沒有對歷史基本事實的掌握,能力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將無從評價歷史人物、無從聯系歷史事件,解答一切歷史問題都成了空談。所以要讓學生在復習的基礎上,形成對知識準確的記憶,做到知識點的要點化、線索化、條例化、網絡化。

第三、密切聯系時政,關注熱點和焦點問題 

復習時要重視歷史與現實的結合,注意歷史的時代性,重視歷史的史鑒作用。把握時代脈搏,關注國家及世界重大的紀念活動,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和時政問題,做到學以致用,能聯系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分析、比較,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不回避熱點是中考歷史命題的原則,目的是縮短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以訓練學生的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第四、進行適當的學習方法、解題方法指導和訓練 

1.師生要重視對《考試標準》上所提供的題例和樣卷、近幾年中考試題的研究。從中體會到中考"怎么考"(命題思路),研究試題是探索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此基礎上,精選試題,強化模擬訓練。

2.在復習中教師應積極創設一些新情境、新材料、新切入的好題,讓學生在全新視角中觀察歷史問題,以活化學生的歷史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注重培養學生的審題、解題能力,學會理清答題思路和方法。在審題過程中,指導學生要審題型和要求、審關鍵詞、審時空范圍,然后確定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

4.重視理解,融會貫通。只有理解了的記憶才能持久,只有融會貫通,才能在考試時明晰問題的內在邏輯聯系。注重知識的整合,知識間的遷移、聯系,培養綜合應用能力。

第五、加強考前心理素質的輔導,有利于輕松應考,提高考試成績。

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不僅取決于扎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基本技能和出色的解題能力,還取決于考前良好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況以及臨場的最佳發揮,因此我們在考前注意引導學生調整好心態,輕松應考:①考試時膽要大,心要靜。堅定必勝信念,這是至關重要的。乒壇名將鄧亞萍曾說過:"平時練技術,比賽看心理"。②仔細審題。審題是解題的前提,解題是正確答題的關鍵。要正確理解題意和要求,將試題有效信息反饋到課本中,然后正確選擇。③要善于給自己減輕壓力: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難我難我不心煩。

《九年級歷史復習備考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以上所述,有很多地方還不完善、不成熟,懇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初三歷史教案模板篇5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人本學期擔任九年級1-5班的歷史教學工作。根據上學期考試的情況來分析學生的成績尚可,但學習不太扎實。雖然大部分同學求知欲較強,但缺乏綜合歸納能力,且有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欠積極。因為是畢業班,老師要采取多種教學方法,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共有八個單元、23課,主要學習世界歷史古代史和近代史部分的歷史知識此部分內容,歷史事件多,社會變化快,知識點多而雜,且容易混淆,要記憶的圖形也多,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理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任務和目標要求

學習世界歷史古代史和近代史部分的歷史知識點包括基礎知識點的認知,分析和綜合運用知識并作出正確的歷史評價,并在學習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的教育,使學生認識社會的發展、科學文化的進步是人類社會前進的根本動力。

四、完成教學任務的措施

1、講究切合實際、因材施教。

2、精心備課,加強教學研究,力求深入簡出的完成基礎知識的教學目標。

3、力求知識趣味化,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4、擴大學生的歷史知識面,讓學生把課內外所知道的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加強合作探究和綜合分析運用能力。

5、及時檢測,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初三歷史教案模板篇6

一、復習內容

人教版新課程課本九年級化學上、下冊

二、復習目標

1、通過系統有計劃對基七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復習,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化學用語等基礎知識,并能運用它們解釋化學充化的現象。

2、通過“活動和探究”、“實驗和探究”的志題復習,學生獲得能夠通過自已的探究活動,然后根據活動的現象或事實得出結論的學習方法,更加明確科學探究的方法和步驟,應如何將科學探究法應用到學習中。

3、、通過復習幾種重要物質,如:o2、co、co2煤、鐵、石油等物質的探究,明確它們的性質和用途,指導學生將化學與生活、生產和實際聯系起來,加強應用化學知識去解決、解釋與生活、生產密切相關的簡單問題的能力。

三、復習重點

基本理論與概念的復習;身邊的化學物質的探究;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社會、化學實驗基本技能操作以及科學探究方法的掌握。

四、復習難點

實驗探究方法應用到化學學習中,并培養用化學知識去解釋化學與生活、生產與實際聯系的問題的能力。

五、復習方法

1、立足基礎,充分把握知識的綜合運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念、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是構成學科體系的基本骨架,因此復習時把這些基礎知識分類、歸納、綜合,并使之系統化,把學過的知識整理成知識點,把相互聯系的概念連接成知識線,最后交織成知識網,這樣把學科知識通過點、線、面連接成綜合網絡體系,可以避免知識零碎和死記硬背。

2、加強聯系,實現由知識向能力的長升華:知識是能力的基礎和能力的載體,復習中要在扎實的打好基礎的前提下,在能力培養上下功夫,必須注重聯系實際,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上作文章,通過新情景試題的訓練,鍛煉學生的求同、求升、縱向、橫向等思維能力,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深度和廣度,要以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科技、國防中的實用性的.問題為基點,編撰應用習題,以培養、訓練學生信息處理能力、知識遷移能力,應用比較能力及創造性思維能力。

3、加強化學實驗復習,培養知識遷移能力:加強實驗復習,體現化學學科的特點,為提高學以致用的支點,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并且通過實驗讓學生會使用簡單的化學實驗儀器,而且能夠根據實驗中出現的現象進分析并解決,不斷提高學生創造能力,主要體現在:

a:加強化學實驗基本技能主要使用儀器的技能和基本操作技能兩個方面,復習的要求是:

(1)、能叫出常見儀器的名稱,初步學會它們的使用范圍和操作要求。

(2)能熟練進行藥品的取用、加熱、玻璃儀器的洗滌、儀器裝置的氣密性的檢查、氣體的收集、過濾、蒸發、溶液的配制等基本操作,懂得操作的原理。

(3)、初步學會用實驗方法鑒別o2、co2、鹽酸、碳酸鹽

(4)、初步學會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分析得出初步結論,會填寫實驗報告。

b: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實驗問題在中考中的地位很重要,近年來,中考中化學試題對學生設計簡單實驗能賦予了較多的關注,此類試題一般地都具有較強的思考性、綜合性,且化學實驗情景新,裝置操作組合問題學生常感到陌生,不知如何思考,這要求在進行復習實驗時,應積極引導學生探索實驗中的規律,加強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和運用。使之不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這當中還要求學生明確各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以及其他可能出現的現象,并對實驗現象和注意事項進行表述和記憶,從而有效訓練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后期還要造適時創設化學情境,精選或設計合理的實驗綜合題,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開拓思維能力,開拓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掌握實驗設計的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增加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加強習題訓練,學會總結一些基本規律:在全面復習基礎知識、系統歸納的基礎上,要適當學會從習題中總結出一些基本的規律,這樣在以后的學習中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題能力的高低,不僅在于能否正確解答問題,更重要的還在于解題時間、效果、方法是否簡捷、思路是否清晰。因此,加強習題訓練,學會從解題過程中總結一些基本規律是至關重要的。

5、模擬練習,考前沖刺:在迎接中考復習的最后階段,適當的進行綜合復習和模擬沖刺是非常必要的,但要精練,不求數量,要起到“以一當十”的作用,而且,對每次綜合練習或模擬測試要認真講評,講評時,要幫助學生歸納糾正得失,要禹學生解釋命題意圖,介紹典型解法,揭示解題規律、分析錯誤原因,還要適當的補充糾正練習,這樣有助于學生在考前做正沖刺有力。

初三歷史教案模板篇7

學習目標:

1、了解“歐共體”和“歐洲聯盟”的建立。

2、理解西歐、日本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

3、通過學習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學習重點:

西歐、日本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

學習難點:

“歐共體”與“歐盟”的建立和意義。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1、閱讀教材52頁,簡述西歐經濟發展的主要史實。

2、閱讀教材52——53頁,分析歐共體建立的原因、歐盟建立的大致經過。

3、閱讀教材53頁,列舉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基本概況。

(二)設問導讀

1.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為了對付,給予資本主義國家大量援助。50-70年代,經濟持續繁榮。

2.20世紀年代,“組織,對成員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

3.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礎上成立了稱。歐盟各國將逐步使用單一貨幣—,歐盟成為世界上的經濟體。

4.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20世紀

5.20世紀年代中期以后的近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6.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實行年,日本成功地舉辦了奧運會。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日本謀求大國的欲望也開始了膨脹,支出不斷增加,引起了亞洲鄰國的關注和不安。

(三)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

⑴、20世紀50~70年代西歐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原因是什么?

⑵、戰后日本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⑶、歐盟的建立有什么意義?

(四)拓展延伸:

列舉二戰后西歐和日本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它對我國今天的經濟建設有哪些借鑒意義?

(五)系統總結:

戰后西歐經困難,依靠美援得發展。

歐盟成立于93年,資源共享利發展。

五十年代日崛起,發展速度數第一。

科技立國政策好,人民生活提高了。

欲做政治大國夢,亞洲鄰國不答應。

(六)鞏固訓練:

1、二戰后對西歐經濟恢復幫助最大的是()

A.英國

B.日本

C.美國

D.蘇聯

2、關于歐洲聯盟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成立于1993年

B、是歐洲國家政治軍事集團

C、有統一的軍隊

D、使用單一的貨幣——歐元

3、目前,不少歐洲人的觀念從“我是英國人”或“我是德國人”轉變為“我是歐洲人”。這一變化與下列哪一組織的建立緊密相關()

A、歐洲共同體

B、聯合國

C、不結盟運動

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4、二戰后,西歐經濟恢復和額發展的原因是()

①美國的援助

②西歐國家發揮高素質的勞動力優勢

③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

④制定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20世紀50-7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下列哪一項不是日本經濟發展的原因()

A、美國的扶持

B、引進國外大量的先進的技術

C、實行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D、頭巨資發展教育和科技

6⑴、20世紀50-70年代,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是哪國?其次是哪國?

⑵、這兩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⑶、這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什么啟示?

(七)當堂反思:

課改提了好多年,我也進行了不少的摸索、嘗試,但沒能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原因是對學生“不放心”,怕學生聽不懂,怕漏了知識點,怕學生提不出問題,怕這怕那,杞人憂天的思想,扼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了學生“依賴”的不良學習習慣。在教改春風的鼓舞下,我試著摸索實踐以導學案為載體,“先學后教、當堂達標”的教學模式。現借《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展》一課談一談粗淺的&39;認識。

設計導學案,首先使學生明確本課的目標及重難點,學生在預習時就避免盲目性,有章可循;預習部分,學生以鞏固基礎知識為主,找出重要時間、事件等基本要素并牢固記憶。課堂上主要讓學生展示預習成果,表現自己;解決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即進行小組合作、交流,發揮集體的優勢、智慧。教師給予適當的點撥,如:在本節課我設計了問題:“請你找出二戰后西歐國家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共同原因,我們從中可以得到那些啟示?作為青少年應該怎么做?”使學生通過歸納總結西歐國家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共同原因,運用共性和個性的原理分析問題和歸納問題的能力。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社會生產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提高學生崇尚科學的意識,確立求實創新的科學態度。“作為青少年應該怎么做?”這一問題的設計目的是:激發學生形成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振興中華的熱情。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這節課的容量很大,在講授本課內容不應只停留在歷史知識的表面上,不能為了講知識而講知識,在講解史實時要注意方法的多樣性和科學性。知識只是一個載體,傳授知識也只是一個過程。要在講解知識中,通過一定方法去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這樣這節課才更有深度和力度。我覺得有幾處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一是“歐共體”的背景未講清。應向學生指明二戰后美國的全球戰略是控制西歐和日本,遏制蘇聯勢力向西發展,充當世界霸主。援助西歐是其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西歐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美蘇兩國對西歐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安全系數,提高西歐國家的國際地位,加快經濟步伐,必須密切聯系加強合作,于60年代建立“歐共體。”二是在講述西歐、日本經濟發展的原因時,應重點分析西歐和日本經濟發展的異同點,應向學生指明戰后西歐和日本都樂于和善于引進和吸收外國先進科學技術,注重發展教育,培養人才。這一點是促進兩國經濟騰飛的關鍵,也是我們今天必須至始不移地堅持和貫穿的一項基本國策——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在改革中必須堅持求實與創新。

初三歷史教案模板篇8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初中《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川教版世界近代史部分的一節復習課,說課的題目是:英法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

“英法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這一復習主題,包括世界近代史(上)第一學習主題的三課內容:英國的新生、美國的獨立、法國大革命。

2、課程標準的要求

①簡述《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的基本內容,初步了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影響。

②講述華盛頓、拿破侖的主要活動,評價資產階級政治家的歷史作用。

3、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從世界近代史的整體來看: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資本主義發生、發展和確立的歷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導致了歐美國家資產階級革命,實現了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跨越,這是人類歷史的一次巨大變革。

這一復習主題主要在講述“資本主義的確立”部分,屬于資本主義確立的“開局之篇”,是世界近代史部分的重點內容之一。

從教材的第一學習主題來看:

該主題是講述“歐美國家的巨變與殖民擴張”。共5課,由三部分構成。一是“文藝復興與新航路的開辟”,講述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輿論準備和資本主義發展條件環境的開拓;二是“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講述歐美主要國家反對封建統治和殖民統治的資產階級革命斗爭及資產階級政權的建立;三是“歐洲的殖民擴張”,講述西歐殖民者在亞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區的野蠻掠奪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這一復習主題屬于第一學習主題的第二部分內容,屬于第一學習主題的“核心內容”,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通過本主題的復習,一方面能使學生建立“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知識框架,區分易混點;另一方面能使學生正確認識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

4、教學目標

今年的這屆學生,是我縣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的第一屆。我省從今年已開始實行開卷考試,新形勢下,“教”重在教方法、能力、思路、規律。“學”重在學方法、能力、思路、規律。在接受素質教育的同時,九年級學生還面臨升學的壓力,“教”與“學”還要適應“開卷”考試的要求。復習課作為新授課的后繼教學,要鞏固基礎知識,建立知識網絡,提高運用能力。

綜合上述情況及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內容,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識記與理解

①比較英法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基本內容

②比較英法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中頒布的三個文件

③客觀評價華盛頓、拿破侖

(2)能力與方法

通過復習,培養學生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綜合歷史問題的能力和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復習,認識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資本主義社會取代封建社會是歷史的進步;認識一個民族不畏強權、敢于反抗的斗爭精神和以弱勝強的堅強意志。

5、教學重點、難點

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內容及學生的情況,我確定本節復習的重點和難點如下:

(1)重點:三個文件

(2)難點:評價人物

初三歷史教案模板篇9

1、時間:14—17世紀

最早興起的國家:意大利

2、核心:人文主義

3、主要代表人物:

⑴但丁:①地位:文藝復興先驅

②代表作:《神曲》(歐洲開始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過渡的標志)

⑵達?芬奇:①地位:意大利最畫家.多才多藝的文化巨人

②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

⑶莎士比亞:①地位:英國最的文學家

②代表作:《奧賽羅》、《李爾王》、《哈姆雷特》、《麥克白》“四大悲劇”

4、性質:是資產階級叩近代社會大門的思想解放運動

5、意義或作用: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第二課新航路開辟

1、時間:15-17世紀

2、條件:⑴歐洲造船航海技術的進步

⑵歐洲人對地球的了解(相信地圓說)

⑶羅盤針、航海知識與地理知識在歐洲傳播

3、哥倫布主要活動:

⑴堅信地球是圓的,認為從歐洲出發,一直向西航行能到達東方。

⑵目的:尋找通往印度和中國的航路

(3)活動:1492年從西班牙出發,橫渡大西洋,光后到達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等地.所到的中、南美洲(除巴西)廣大地區、都成為西班牙殖民地.(他稱美洲土著故為“印第安人”.加勒比海上的島嶼為“西印度群島”).

4、影響:P11

第三課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時間:1640-1688

2、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統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3、斗爭兩大陣營:以國王為主的封建勢力和以國會代表的新貴族

4、斗爭焦點:圍繞限制王權和保證國會權力

5、經過:⑴1640年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⑵1649年1月,處死查理一世,封建統治被,英國進入“共和時代”

⑶1653年,克倫威爾實行獨裁統治

(4)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5)1688年,光榮革命,詹姆士二世流亡法國

(6)1689年,國會制定并批準《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政治制度

6、《權利法案》內容:P17

7、歷史意義:P17最后一段

第四課美國獨立戰爭

1、時間:1755年4月19日---------1783年

2、開始標志:來克星頓槍聲

3、根本原因: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

4、領導人:華盛頓

5、軍隊:1776年第二屆大陸會議組建大陸軍,華盛頓為總司令

6、重要文件:《獨立宣言》

⑴頒布時間:1776年7月4日

⑵頒布機構:第二屆大陸會議

⑶起草人:杰斐遜

⑷主要內容:P21

⑸意義:①宣告了美國獨立,美利堅合眾國誕生(7月4日為國慶日)

②確立了“自由、平等”原則③馬克思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

7、戰爭轉折點:1777年10月薩拉托加戰役

8、戰爭結果:⑴1781年10月英軍康華利在約克鎮向華盛頓投降

⑵1783年美英簽署《巴黎和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9、性質:美國獨立戰爭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又是資產階級革命。

第五課法國大革命

1、時間:1789年7月14日(7月14日為法國國慶日)

2、開始標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3、導火線:三級會議的召開

4、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統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

5、頒布文件:《人權宣言》頒布機構:制憲會議

(1)主要內容:①人們生而自由平等、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不可剝奪人權②主權源于國民,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論、出版自由③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評價:

進步性:倡導自由平等天賦權利,反對封建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是法國大革命中理論旗幟綱領性文件.

局限性:財產權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說明是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

6、結束:1794年7月27日“熱月政變”,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結束

7、法國大革命影響:P29

初三歷史教案模板篇10

1、課前導學

[課程標準]了解商鞅變法的具體措施和內容,認識其特點。

一、秦國政壇唱主角的新人

1.早年立志:商鞅出生于衛國貴族家庭,熱衷于____________,有強烈的從政愿望。

2.初投魏國:不受__________重用。

3.棄魏投秦:__________求賢若渴,商鞅提出了____________的主張,得到重用。

二、以農求富的經濟改革

1.“為田開阡陌封疆”,廢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認____________,允許____________。

2.重農抑商,獎勵______。

3.統一________。

三、獎勵軍功、加強集權

1.目的:實現富國強兵,爭取____________的主動,取得優勢。

2.措施

(1)獎勵軍功,實行____________制。

(2)廢除“______________”,鼓勵貴族建立軍功。

(3)建立嚴密的戶籍制度,制定________。

(4)普遍推行______。由______直接委派縣令進行管理,加強中央集權。

(5)“燔詩書而明法令”。根據李悝的《______》,制訂了秦律。

(6)在__________________等領域進行改革,推行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

2、課堂識真

知識點一秦國政壇唱主角的新人

1.商鞅熱衷于法家學說,有強烈的從政愿望,他建功立業的首先目標是戰國初年最先崛起的()

A.齊國B.魏國C.秦國D.趙國

2.商鞅之所以能在秦國實現理想,其原因不包括()

A.出身貴族家庭B.在魏國不受重用C.秦孝公求賢若渴D.商鞅本人才能突出

知識點二以農求富的經濟改革

3.商鞅變法中“廢井田,開阡陌”的措施主要適應了哪些階級或階層的要求()

①新興地主階級②自耕農階級③奴隸主階級④商人階層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4.下圖為秦國在商鞅變法中統一的商鞅銅方升,這與變法中哪一措施有關()

A.“為田開阡陌封疆”B.重農抑商C.統一度量衡D.改革社會風俗

5.公元前343年,秦國商人呂相從趙國經商回到家鄉,他沒有把帶回的錢財用于經商,反而購買了大量土地經營農業。他這樣做主要是因為當時的秦國()

A.度量衡不統一,市場經營混亂B.重農抑商,獎勵耕織C.禁止從事商業,商人階層消失D.無法經商

知識點三獎勵軍功、加強集權

6.商鞅變法推行“軍功爵制”所產生的影響有()

①使統治集團內部構成發生重大變化②削弱了宗室貴族的勢力③形成了新的經濟基礎④提高了秦國軍隊的戰斗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世人對秦國人有著“薄恩禮,好生分”的印象,這與商鞅變法哪一措施有關()

A.獎勵軍功B.獎勵耕織C.焚燒詩書D.什伍連坐和告奸制度

8.九歲的男孩金陽出版的《時光魔琴》一書中寫道:通過時光魔琴回到了秦朝,他看到彪形大漢鄭興的鄰居剛成年的兒子在搬家,搬到了鄭興的對面。商鞅變法中的哪一項規定造成了上述現象()

A.經濟改革B.文化改革C.政治改革D.社會習俗改革

3、課后見功

9.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楚悼王素聞(吳)起賢,(吳起)至則相楚。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斗之士。……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陳蔡,卻三晉,西伐秦……故楚之貴戚盡欲害吳起。

材料二(商鞅)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

請回答:

(1)兩則材料的措施有何相同之處?原因何在?

(2)材料二的目的是什么?通過哪些措施來實現?

(3)概括兩則材料所述改革的結果,并談談你對改革的認識。

4、拾遺補缺(學習交流展示即效果展示)

5、拓展空間

10.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史記李斯列傳》

材料二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干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卬,……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

——《史記商君列傳》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壞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遂滅,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有國強者兼州城,而弱者喪社稷。——《漢書食貨志》

請回答:

(1)三則材料中哪一則對商鞅變法完全持肯定態度?

(2)材料二中作者對商鞅變法的評價錯在哪里?

(3)材料三中“務本”是指什么?

初三歷史教案模板篇11

在拉丁美洲革命一目講述完成后,提出問題拉丁美洲人民在斗爭中面對的侵略者是哪幾個?在等到學生的回答后。連續提問,面對三個對手,拉丁美洲人民仍然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其原因何在?建議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從戰爭的性質,領袖的作用,正確的決策,各國人民的相互配合協同作戰幾個方面思考。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玻利瓦爾和圣馬丁領導的南美獨立戰爭。

難點: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勝利的原因。

教法設計:講述法;講解法;歷史情境設計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講授新課】

一、殖民統治下的拉丁美洲

1.歐洲殖民者掠奪金銀和開辟種植園

2.美國和法國革命的影響,拉美國家民族意識與西班牙,葡萄牙矛盾尖銳.歐洲殖民者的殖民活動這些給拉關人民造成深重災難與痛苦。長達3的殖民剝削和壓迫,激化了宗主國與殖民地的矛盾這正是拉美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

下面我們主要來看看拉丁美洲人民如何相繼擺脫西葡殖民統治而贏得獨立的&39;。拉美各國獨立戰爭的序幕是海地人民拉開的

二、拉丁美洲獨立革命

1.海地的獨立--揭開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序幕

早期海地被西班牙侵占。17世紀末,海地被法國占領,成為法國海上最富庶的殖民地。法國殖民者占領這兒;原來的印第安居民幾乎全被屠殺始。大批運來的黑人奴隸占海地居民90%。1789年法國大革命,海地人民在“自由、平掉、博愛”這個革命口號的激勵下,在自己領袖黑人民族英雄杜桑領導下,建立軍隊,英勇戰斗。起義軍熱愛自己的領袖,稱他為“盧維杜爾”(即:替大家開道路的人),在杜桑領導下,海地人民先后打敗西班牙、英國、法國侵略軍,統一全島,宣布獨立。法軍被迫投降。181月1日,海地正式成為獨立國家。地球上第一個黑人共和國終于在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誕生了。海地革命拉開了拉美獨立戰爭的序幕,樹立了以弱勝強、小國能夠打敗大國的先例,推動了拉美殖民地的獨立運動。

拉美獨立運動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中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是伊達爾哥發動的墨西哥獨立戰爭。

2.“多洛雷斯呼聲”

在墨西哥,殖民統治力量較強,階級矛盾尖銳。長期被奴役的印第安人和混血種人對西班牙統治者懷有無比的仇恨。19世紀初,拿破侖率軍侵入西班牙,西屬美洲殖民地人民趁機起義。189月16日,墨西哥民族獨立運動的領導人,多洛雷斯鎮的神父伊達爾哥敲響了當地教堂的鐘聲,集合當地人民,提出符合人民利益的進步綱領,大大激發了墨西哥人民的革命熱情,喚起人民的斗志。以“多洛雷斯呼聲!,為標志的墨西哥獨立戰爭開始了。起義軍與西班牙殖民軍展開了戰斗。18伊達爾哥被敵人俘虜、英勇就義,但他得到了人民對他的尊敬。人民把他發出”多洛雷斯呼聲“的日子一9月16日定為墨西哥獨立尊他為”墨西哥獨立之父“,永遠懷念他的偉大功勛。1822年成立墨西哥聯邦共和國。

18西屬拉美獨立戰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南美成為斗爭的重心。(利用掛圖,介紹主

3.南美的獨立運動

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南美獨立運動》示意圖邊演示邊講述。

北部主要是愛國者玻利瓦爾領導的獨立戰爭。玻利瓦爾出生在委內瑞拉-個土生白人貴族的家庭,從小熱愛祖國,在求學時就下定決心要打碎殖民者加在人民身上的鎖鏈。在打擊西班牙殖民軍的戰斗中,他宣布要廢除奴隸制,解放黑人奴隸。答應在革命后給一切參軍的戰士分配土地。貧苦大眾踴躍參軍,革命力量迅速發展。他由海地進人委內瑞拉,跋涉千里、越過冰凍的安第斯山.取得波耶加戰役的勝利,解放波哥大城,結束了西班牙在哥倫比亞的殖民統治。回師解放委內瑞拉,再向西進,到厄瓜多爾,最后成立&39;&39;大哥倫比亞共和國”。

南部,圣馬丁在阿根廷訓練軍隊,率軍越過白雪皚皚的安第斯山,突然出現在智利平原,18智利獨立。接著圣馬丁又從海上進軍,同秘魯人民配合、解放利馬。18。秘魯宣布獨立,但當時那一帶還有2萬殖民軍待消滅。

中部的戰斗是玻利瓦爾和圣馬丁協同共戰的。在打擊西班牙殖民軍的過程中,他們相互支援,共同對敵,玻利瓦爾尤其強調拉美各國之間的團結,他說:“在一起,我們是不可戰勝的。”這正說明聯合起來,反對外敵是戰勝敵人的重要因素。戰斗中,他們艱苦頑強、百折不撓,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人民這樣歌頌玻利瓦爾“解放者啊,整個世界,和平的世界,曾產生在你的手中。是啊,由你的血產生了和平,生出了莊稼,長出了谷穗”,尊敬地稱他為“南美的解放者”;圣馬丁也獲得“祖國之父”的尊稱。

1822年圣馬丁和玻利瓦爾在厄瓜多爾的瓜亞基爾會晤,商討清除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的最后據點。關于這次會晤,圣馬丁曾向玻利瓦爾說:“美洲將不會忘記我們兩人相互擁抱的這一天”。

4.葡屬巴西的獨立

三、拉丁美洲新興國家

拉丁美洲革命沉重打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統治,建立了一批新興國家。到1826年,拉丁美洲國家基本獨立。

【鞏固小結】

拉丁美洲這一政治格局的出現,源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統治。拉丁美洲人民經過自己的努力,打碎了殖民枷鎖,贏得了獨立。成為這一時期民族解放運動的突出事件。如果把他和北美獨立戰爭放到一起看的話,那么整個美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課后作業】對照美洲地圖找出拉丁美洲新興國家的相應的位置。

板書設計:

初三歷史教案模板篇12

學生基礎相對較弱,初三歷史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同學雖然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兩級分化較嚴重。因此,在上課時經常會顧此失彼。今后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記得一位優秀的老師曾說過:“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聽課也是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一個好方法,只有多聽課才能夠逐漸積累經驗。所以對每一次聽課的機會我都十分珍惜。聽課的主要對象是我們組的優秀老師的課,同時也聽其他老師的課。本學期,我聽完課之后,把教師們上課時講到的&39;記在聽課記錄上,然后對我自己的備課教案進行修改,將他們很多優點和長處應用到我的課堂教學當中去。

因為歷史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優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

初三歷史教案模板篇13

一、指導思想

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和《說明與檢測》進行組織復習備考,精心組織,合理安排,有效復習。著重于“雙基”,立足課本,提高學生能力,為中考服務。

二、基本情況

我校九年級共有3個教學班,計153人,學生行為習慣差,絕大多數學生無明確的學習目標,對自己要求不高,學習成績低劣,對歷史學科的學習更是糟糕,思想認識不足,惰性特強,解題方法欠缺,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能力不具備,語言組織能力弱。

如何引導學生復習,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績呢?根據我校的教學實際情況,我特制定如下復習計劃:

(一)、系統復習,夯實基礎

根據考試內容和時間,擬訂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內容包括復習進度、教學案的編寫、檢測的安排,整個復習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梳理教材”,進行全面復習,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識,同時對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教材的整體線索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階段是系統復習,目的是將第一階段古今中外的歷史知識進綜合、形成能力。

第三階段是查漏補缺,模擬測試。進一步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歷史復習內容較多,一共考六本書,雖然《考綱》規定了考試內容,但歷史知識是相互聯系的,因此我們必須合理地利用時間,全面地有重點地復習,這樣才能為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從容面對中考。為了更好地提高復習效果,我們在以課本為主的前提下,為學生設計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案,包括知識結構和習題兩部分,知識結構使學生對本課內容有提綱挈領的認識,習題涉及所有題型,突出重點知識。使所復習的知識得到鞏固,以提高學生的能力。

(二)、抓住重點,加強訓練

六本書的內容很多,在復習時教師首先要全面系統地進行復習,同時又要有側重點,重點是什么呢?就是《歷史考綱》里的考查內容及要求,復習時這部分內容要強化。

(三)、關注課改和課標,做好新舊教材的銜接與過渡

在目前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中考試題出現了一個突出的變化,那就是課程觀取代教材觀。以前強調的是教材觀,即依綱靠本;新課改強調的是課程觀,教材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資源,因而會利用各種課程資源來命題。主要表現在:第一,試題注重呈現新材料、新情境,考查的不是教材知識,而是課程知識。這就要求我們首先應結合新課程標準與課標教材來指導第一輪復習。其次,以課標要求的主干知識為主線,將現行教材的知識體系進行重組,以新的視角和新的理念構建新的知識模塊。

(四)、關注時事熱點,注意各學科之間的聯系

近幾年的歷史中考都與時政、時事熱點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在歷

史復習的過程中,必須要關注時事熱點,特別是這些時事熱點后面的歷史元素以及歷史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五)、注重應試能力的提高

基礎知識掌握了,能力提高了,還要提高考試、答題的能力。特別是應試的技巧,通過近幾年的教學,我們認為學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審題,在平日練習和考試過程中一定要仔細審題,題目問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據題目要求回答,千萬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

(2)對課本內容一定要熟悉,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是,做選擇題盡量不看書,材料題和問答題一定要看書。

(3)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試時間。

(六)、歷史復習中的困難與解決方法

(1)、中考復習在日常教學中我們面臨不少具體困難:①時間太少,一般每周4節課,工作量太大(六本書);

②信息不通,材料有限;

③學生基礎薄弱;

④學生對歷史學習的不夠重視,這給復習帶來一定的困難。

(2)、解決的辦法:

①加強復習的力度和廣度,使學生更加熟悉課本,保證基礎的方面少丟分。第一輪,全面復習,細化知識點,打好基礎.即講課時要注意課程標準的要求,要線索清楚,重點突出,邏輯嚴密,時間空間概念明確,語言精煉,并輔以條理化的板書.通過看、讀、寫、記等方式

強化訓練,一單元一節的基礎知識,做到人人過關。第二輪,比較對照,縱橫串連,辨異求同.經過系統復習,學生掌握的知識是更牢固了,但知識是零碎的、混亂的、孤立的,這一段復習要求師生雙邊互動,進一步使知識系統化,重新組合教材,進行知識歸類,觸類旁通.把已掌握的知識前后左右貫通起來,形成網絡,把同一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對外關系等方面進行聯系,總結尋求歷史事件的異同點,強化學生的對知識的掌握。

②九年級下學期加大學生的練習量(盡量尋找一些較好的材料,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多創設一些與生活情境相關的試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知識點,促使知識轉化為能力,以史為鑒,評論古今,提高能力。

③增加考試次數,把握好時間和解題速度,練練學生的應試能力。河南省歷史中考雖為開卷考,但開放性的試題有一定的份量,考試時間又固定,致使考卷大部分內容要用閉卷形式完成,而很多學生對開卷考寄予不切實際的奢望,不早采取措施會對他們的中考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我們要指導學生緊扣課程標準,扎實基礎,以課本為本,全面系統地做到"五看三抓",即看提示、看正文、看插圖、看資料、看大事年表;抓線索、抓網絡、抓重點。

(3)、教學與計劃

1、第一輪總復習,時間緊,任務重,緊扣教材,精選練習,以課為單位,力求詳細。

2、提高效率,向課堂要質量

3、研究試題,提高作答技巧,培養學生學會愉悅讀題,沉著思考,從容作答。作答時力求語言文字簡潔,中肯、生動,而不是拖泥帶水,更不能答非所問。同時,養成學生規范作答的習慣。

4、強化中考前模擬訓練,明確開卷考≠抄書,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復習過程中,應幫助學生理清歷史線索,掌握基本的史實和史料,牢記知識點,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應用、表達等綜合能力。

6、復習思路:復習準備經歷三個階段,各時期具有不同特點

第一階段:全面復習,3月1日—4月20日,找準考點,夯實基礎,構建知識體系,認真研究歷史課標,知識與能力要點,《考試說明與檢測》,最短時期內在教材中找出考點,依據教材將考點編成復習資料的形式,幫助學生理清基礎知識點。

第二階段:專題復習,4月21日—5月18日,經過全面復習,再進行專題歸類。結合現今熱點,前后相聯,從結合點歸納部分專題。將每一專題的內容分好類,利用選擇題和填充題的形式在課前一天發給學生,由學生自主完成,課堂上再與學生分析完成。課后再布置相應的材料題、問答題,加以鞏固、理解。

第三階段:綜合復習,考前演練,5月19日—6月20日,查漏補缺,突出重點知識,強化訓練,注重落實。強化訓練,對復習內容進行消化和鞏固。考試說明是中考重要指導用書,把握考試范圍、內容、形式、題型,結合九年級每次考試的主觀題,進行研究性復習。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問題,立即解決。做到早發現早解決,讓學

生以最佳狀態參加到復習迎考中來。對于歷史知識掌握好的同學應加以鼓勵,以取得更好的成績。對于歷史知識掌握一般或較差的同學,課后多輔導,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的誤區,以取得理想的成績。特別是臨界生給予關注。

20_年10月

初三歷史教案模板篇14

(一)教學目的:

1.基礎知識目標:

什么是?首先發生在英國;英國從棉紡織業開始;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瓦特改良蒸汽機;富爾敦發明汽船;史蒂芬孫發明火車機車;的影響

2.思想教育目標:

①首先發生于英國,是英國政治經濟發明的必然結果。

②科技是生產力,要努力掌握科技。

3.能力培養目標:

①結合英國的前提、條件及后果進行思考、加以認識,從而提高辯證看問題和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②掌握英國的進程,從而培養綜合和概括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英國的前提、條件和影響,瓦特改良蒸汽機。

2.難點:引起階級關系的變化。

(三)教學時數:1課時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講述數,讀書指導法,投影

(五)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資本主義最初萌芽出現的時間和地點

[導入新課]手工工場階段從14世紀就在歐洲開始了,持續了大約400多年,當歷史發展到18C60年代時,促使工場手工業發展到大機器生產的革命發生了。這次革命被恩格斯稱為,它是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今天……

[講授新課]

這場開始于18C60年代的英國,到19C上半期英國完成了。隨英國之后,法國、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也先后進行了。

一、英國(板)

為什么開始于英國,而不是英國以外的什么別的國家呢?這是因為英國最先具備了的前提和條件。那么,英國具備了的哪些前提和條件呢?(P131)

(提問)前提?

1.前提:資階統治在英國的確立(板)

資階統治在英國的確立。一方面,掃除了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就是資本主義生產力迅速發展的產物。另一方面,資階統治在英國確立以后,也必須發展資本主義的生產力才能鞏固自己的統治基礎。所以在英國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所需要的一切條件都因為有了資階的政權而得到了保證。因此,資階統治在英國的確立,即是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前提,也是英國的前提。

那么,的必要條件有哪些呢?

(提問:P131圖表)

2.的必要條件:(板)

①雄厚的資本?(板)

英國資本的原始積累有哪兩個主要來源呢?(問:殖民掠奪,黑奴圈地運動剝削本國人民)

一是通過圈地運動剝削本國勞動人民,(P131注解)一是殖民掠奪和販賣黑奴。哪位同學能舉例說明?(英入侵印度,從1757到1815年,48年間,就從那里總共榨取了十億英鎊的財富,利物浦一地的奴隸販子在1783—1793年的十年間,就販賣奴隸33300多人,賺取1500多萬鎊)這些大量的錢財都能轉化為資本,使有了雄厚的資本。

②充足的勞動力(板)

這就要從圈地運動談起,圈地運動在英國早就開始了。不過,在英國資階革命前夕,圈地運動零星地、非法地在進行。革命后則公開地、大規模地進行。被剝奪土地的農民四處流浪,涌入城市,隨時準備接受資本家的雇傭。這就為的進行提供了充足的廉價勞動力。

③豐富的資源和原料(板)

英國本土煤、鐵資源十分豐富,更多的原料則是從廣大的海外殖民地掠奪的。

④海外貿易的迫切需求(板)

英國在18C中期,經過多年戰爭打敗了自己的競爭對手——法國,變成了一個的資本主義殖民國家。市場不斷擴大,工場手工業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這就日益要求在生產技術上得到改進,以增加商品的生產。

所有這些情況表明,已經提到了日程上來。

3.的進程(板)

是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從工場手工業發展到大機器生產的一個飛躍。它在生產領域里和社會關系上都引起了根本性的變化。是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的。機器的發明和使用,最早產生于棉紡織工業部門。

(1)棉紡織機械的發明和改進(板)

(P132圖表)

①珍妮紡紗機(板)

它的發明是從飛梭的發明引發的。1733年,機械師凱伊發明了飛梭,飛梭使織布速度大大加快。棉紗頓時供不應求,這就引起了紡織工業各部門各環節的連鎖反應。到了1765年,經過幾年的心血研究,紡織工人哈格里夫斯終于發明了手搖紡紗機。(P132圖)他用女兒的名字命名這臺機器為“珍妮紡紗機”。珍妮紡紗機紡紗功效一下子提高了16—18倍,它被認為是的第一臺機械,以此為起點開始了。

珍妮紡織機雖然提高了紡紗速度,但紡出的紗并不理想,為什么呢?(細而易斷),為了克服這一弱點,有一個學徒出身的鐘表匠阿克萊特克服了重重困難,刻苦鉆研,于1869年發明了水力紡紗機。

②水力紡紗機(板)

紡出的紗很結實,但是紡出的紗較粗。后來工人克隆普頓將珍妮機的一部分和水力紡紗機結合起來,發明了“騾機”。

③騾機(板)

英語mule,比喻結合兩種機器的優點。它能同時轉動幾百個紗綻,紡出的紗既細又結實。(P132圖)

棉紡織業包括紡和織兩個相關部門,紡紗環節的重大突破,把織布環節又拋到了后面,這就促使人們在這方面進行研究突破。有一個叫卡特菜特的鐘表匠想,既然機器能用于紡紗,就一定也可以推廣到織布。經過研究,他終于發明了水力織布機。

④水力織布機(板)

提高織布效率40倍,隨即大規模的織布廠也出現了。

機器的發動需要既便宜又有效的動力。剛才我們所講的4部機器中,除了珍妮機是以人力為動力的以外,其余三部機器是以什么為動力的呢?(水力)沒水的地方和冬季結冰的地方能使用嗎?(不能)因此,以水力為動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這就需要一種更方便而又更有效的動力來帶動機器,解決這一問題的是徒工出身的機械師瓦特。他經過20多年的研究,同時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終于在1785年制成了改良蒸汽機,并用作紡織機器的動力。蒸汽機成為帶動機器的動力之源,就把人類帶入到“蒸汽時代”。

紡織工業的技術革新,對冶金、采礦等一系列工業部門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這些部門迅速采用新技術,大量使用機器和蒸汽動力。到19C上半期,英國完成了,大機器生產基本上取代了工場手工業。法國、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里也先后進行了。

二、交通運輸的革新(板)

以后,大機器生產需要運進大批原料并及時地把堆積如山的產品運到各地。人力、牲畜和簡陋的運輸工具就無法勝任了。于是交通運輸上的革新又被提上了日程,這方面的突破首先發生在美國。

1807年,美國人富爾敦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造成了第一艘汽船“克萊苧特號”。

1.富爾敦發明汽船(板)

(P184圖)他親自駕汽船在美國的哈得孫河上試航,只用了32小時就走完了從紐約到奧爾巴尼長248km的航路。1819年,汽船橫渡大西洋成功。從此,汽船開始在遠洋航線上發揮了重大作用。

1814年,英國工人出身的工程師史蒂芬孫又發明了火車機車。

2.史蒂芬孫發明火車機車(板)

(P135圖,小字)1830年,英國正式使用了火車,鐵路交通飛速發展。到1870年,全世界鐵路總長度已超過20萬km。

是人類歷范圍極廣的一次革命,它對人類歷史的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呢?

三、的影響(權)

1.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經濟迅速發展(板)

(P135表)我們以英國棉加工和生鐵產量為例,珍妮機發明的前一年,即1764年,英國棉花加工量為380萬鎊,到1789年就增長到3240萬鎊;1740年英國生鐵產量僅有1.7萬噸,1800年增到25萬噸。正如馬、恩在《共產黨宣言》中所說的“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使社會生產力迅速提高,說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2.社會日益分裂成兩大直接對立階級(板)

是從技術革新開始的,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技術革命,那就是它不僅給生產領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使資階社會日益分裂成兩個對立的階級:資、無,這是的重要后果。資階用種.種手段,如設法延長工人的工作時間,壓低工人的工資,大量使用廉價的女工和童工。使工人們用自己的勞動和發明所創造的巨額財富,落到了資階的手中,無階卻日益貧困。(P136《礦井中的童工》),這就使兩大階級的對立和斗爭逐漸明顯和尖銳化了。

3.造成亞、非、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落后(板)

完成后,一些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工業強國。強國的掠奪和傾銷造成了亞、非、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落后。

[鞏固小結]

結合板書,指出重點。

(六)板書設計

第19課

一、英國

1.前提:資階統治確立

2.必要條件①②③④

3.的進程

②瓦特改良蒸汽機

二、交通工具的革新

1.富爾敦發明汽船

2.史蒂芬孫發明火車

三、的影響

1.創造……促進……

2.社會日益分裂……

3.造成亞、非、拉落后

(七)作業:

①P136,1~2

②產生了哪些影響?

初三歷史教案模板篇15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了解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并由此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掌握林則徐維護中華民族利益,進行虎門銷煙的壯舉。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能力訓練

過程方法探索分析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條約》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影響

運用史料指導學生閱讀插圖、資料、自由閱讀卡,從中獲取與本課相關的史實

邏輯思維訓練學生從鴉片戰爭的原因、經過、結果、影響的時空坐標中,掌握系統有序的歷史知識網絡,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

情感、

態度

價值觀思想意識通過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史實,認識資本主義發家史的骯臟和血腥,揭露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和唯利是圖的本質

愛國情感學習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中華民族利益和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汲取鴉片戰爭“落后挨打”的歷史教訓,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和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感

教學重點

中國從主權獨立、領土完整、自給自足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虎門銷煙和南京條約)。

教學難點

分析鴉片戰爭前后中國社會政治和經濟的重大變化,理解中國近代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組織學生回顧初一學習情況,聯系新學期課改趨勢,修訂課堂評價辦法,并落實到位。

2.指導學生閱讀第1頁“導入框”。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一、林則徐虎門銷煙

指導學生閱讀本目以及第6頁“自由閱讀卡?從__到毒品”,討論回答問題:

1.英國為什么要向中國走私鴉片?

(為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原料而侵華,為牟取暴利而走私鴉片。)

2.英國走私鴉片對中國造成哪些危害?

(a.白銀外流,造成清政府財政危機;b.銀價上漲,造成“銀貴錢賤”,加重農民負擔;c.腐蝕統治機構,清政府更加__;d.毒害中國人民身心健康,削弱軍隊戰斗力。)

3.面對著鴉片的危害,林則徐采取了怎樣的措施?收到什么效果?

(嚴厲禁煙)(將繳獲的230多萬斤鴉片銷毀在虎門,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表現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4.林則徐處理鴉片是燒毀它們嗎?為什么?

(不是)(因為燒鴉片會產生大量毒煙,造成人們“被動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與海水化合反應產生的高溫來熔化鴉片,避免污染。)

小結、過渡:林則徐虎門銷煙打擊了鴉片販子的囂張氣焰,挫敗了英國用鴉片打開中國大門的美夢。他們就悍然發動侵略戰爭,用大炮轟開中國的大門。

二、中英《南京條約》

學生閱讀本目,思考回答:

1.這場戰爭是否因林則徐禁煙而引起?

(不是。因為打開中國市場是英國政府的既定政策,他們要保護骯臟的煙片貿易,推行殖民擴張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來。即使沒有林則徐的禁煙,他們也要用大炮說話的。德國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說過:“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馬克思也說過:“英國用大炮__中國接受一種名叫鴉片的麻醉劑”,因此,這場戰爭被稱作“鴉片戰爭”。)

2.這場戰爭的結局如何?

(中國戰敗,清政府__簽定《南京條約》。)

3.根據課本第5頁“練一練”:結合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請你分析一下,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什么危害?

(割讓香港島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巨額賠款,增加了人民負擔;開放五口通商和協定關稅,有利于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商品輸出。結果,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教師講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涵義:

“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經濟已被破壞,有了一定成分的資本主義經濟形式,但仍保持著封建剝削制度。“半殖民地”指當時形式上獨立,但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受帝國主義壓迫和控制的國家。

4.根據課本第5頁“活動與探究1”:中國為什么會在鴉片戰爭中失敗?

中國和歐洲的資本主義萌芽幾乎是同時產生的,但是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受到封建__主義的嚴重阻礙,始終處于萌芽狀態。而歐洲的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后,歐洲社會的一系列活動和運動都在促進它的成長。經過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工業革命的成功,資本主義的生產力迅猛發展起來,歐洲的資本主義長成了參天大樹。而英國這時已成為號稱“世界工場”和“日不落帝國”的資本主義“老大”。它與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擁有明顯的優勢。“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歷史教訓。

5.小表演活動: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儀式上雙方代表的對話(可自由發揮)。

本課小結

1.指導學生根據“知識網絡”,進行“接龍復習”。

2.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5頁“練一練”。

3.提醒學生預習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924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全,主动,被动,柔性,山体滑坡,sns,钢丝绳,边坡,防护网,护栏网,围栏,栏杆,栅栏,厂家 - 护栏网防护网生产厂家 | 福尔卡(北京)新型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影视模板素材_原创专业影视实拍视频素材-8k像素素材网 | 诺冠气动元件,诺冠电磁阀,海隆防爆阀,norgren气缸-山东锦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天平-华志电子天平厂家| 连续密炼机_双转子连续密炼机_连续式密炼机-南京永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CE认证_FCC认证_CCC认证_MFI认证_UN38.3认证-微测检测 CNAS实验室 | 电动垃圾车,垃圾清运车-江苏速利达机车有限公司 | 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吊装实验室设备,顶装实验室设备,实验室成套设备厂家,校园功能室设备,智慧书法教室方案 - 东莞市惠森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 时代北利离心机,实验室离心机,医用离心机,低速离心机DT5-2,美国SKC采样泵-上海京工实业有限公司 工业电炉,台车式电炉_厂家-淄博申华工业电炉有限公司 | 微量水分测定仪_厂家_卡尔费休微量水分测定仪-淄博库仑 | 食药成分检测_调料配方还原_洗涤剂化学成分分析_饲料_百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激光内雕_led玻璃_发光玻璃_内雕玻璃_导光玻璃-石家庄明晨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内雕-内雕玻璃-发光玻璃 | 定量包装机,颗粒定量包装机,粉剂定量包装机,背封颗粒包装机,定量灌装机-上海铸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宁波普瑞思邻苯二甲酸盐检测仪,ROHS2.0检测设备,ROHS2.0测试仪厂家 | 液压油缸-液压缸厂家价格,液压站系统-山东国立液压制造有限公司 液压油缸生产厂家-山东液压站-济南捷兴液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_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不卡_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AV_精品一区美女视频_日韩黄色性爱一级视频_日本五十路人妻斩_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4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四区_国产小萍萍挤奶喷奶水_亚洲另类精品无码在线一区 | 电脑刺绣_绣花厂家_绣花章仔_织唛厂家-[源欣刺绣]潮牌刺绣打版定制绣花加工厂家 | 顶空进样器-吹扫捕集仪-热脱附仪-二次热解吸仪-北京华盛谱信仪器 | 东莞精密模具加工,精密连接器模具零件,自動機零件,冶工具加工-益久精密 | KBX-220倾斜开关|KBW-220P/L跑偏开关|拉绳开关|DHJY-I隔爆打滑开关|溜槽堵塞开关|欠速开关|声光报警器-山东卓信有限公司 | 亿立分板机_曲线_锯片式_走刀_在线式全自动_铣刀_在线V槽分板机-杭州亿协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裹包机|裹膜机|缠膜机|绕膜机-上海晏陵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棉柔巾代加工_洗脸巾oem_一次性毛巾_浴巾生产厂家-杭州禾壹卫品科技有限公司 | 云南标线|昆明划线|道路标线|交通标线-就选云南云路施工公司-云南云路科技有限公司 | 炉门刀边腹板,焦化设备配件,焦化焦炉设备_沧州瑞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工业胀紧套_万向节联轴器_链条-规格齐全-型号选购-非标订做-厂家批发价格-上海乙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在线钠离子分析仪-硅酸根离子浓度测定仪-油液水分测定仪价格-北京时代新维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 二手光谱仪维修-德国OBLF光谱仪|进口斯派克光谱仪-热电ARL光谱仪-意大利GNR光谱仪-永晖检测 | 上海办公室装修,写字楼装修—启鸣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石家庄律师_石家庄刑事辩护律师_石家庄取保候审-河北万垚律师事务所 | 广州二手电缆线回收,旧电缆回收,广州铜线回收-广东益福电缆线回收公司 | 专注氟塑料泵_衬氟泵_磁力泵_卧龙泵阀_化工泵专业品牌 - 梭川泵阀 | 物联网卡_物联网卡购买平台_移动物联网卡办理_移动联通电信流量卡通信模组采购平台? | 吲哚菁绿衍生物-酶底物法大肠菌群检测试剂-北京和信同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三价铬_环保铬_环保电镀_东莞共盈新材料贸易有限公司 | 3A别墅漆/3A环保漆_广东美涂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 比士亚-专业恒温恒湿酒窖,酒柜,雪茄柜的设计定制 | 净化车间_洁净厂房_净化公司_净化厂房_无尘室工程_洁净工程装修|改造|施工-深圳净化公司 | 浙江筋膜枪-按摩仪厂家-制造商-肩颈按摩仪哪家好-温州市合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佛山市钱丰金属不锈钢蜂窝板定制厂家|不锈钢装饰线条|不锈钢屏风| 电梯装饰板|不锈钢蜂窝板不锈钢工艺板材厂家佛山市钱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