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二年級教案下載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教案的編寫可以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成績和自信心。如何撰寫優秀的二年級教案下載?這里分享一些二年級教案下載寫作案例,供大家參考。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一系列的情境串,讓學生經歷簡單推理的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2、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感受推理的趣味性,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活動中有“數學”,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濃厚興趣,逐步養成有序思考、善于類比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推理能力及有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將直觀思維生成到邏輯思維。使學生能清晰地、有條理的表達推理過程。

課前談話:

師:嗨!同學們我們又見面了,還記得我是誰嗎?

生:陳老師

師:大家的聲音真親切!能和我打個招呼嗎?

生:陳老師好!

師:個個都是這么有精神,真棒!大家,喜不喜歡玩游戲呢?

生:喜歡

師:好,我們就來玩一個摸耳朵的游戲,這個游戲需要我們認真聽,能不能做到?

生;能

師:摸一只耳朵

生摸

師:你摸的哪只耳朵?你呢?

生:我摸的左耳朵/我摸的右耳朵

師:有的摸左耳朵,有的摸右耳朵。好像都對!再來!

師: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生分別摸對

師:不錯,聽的很認真!要加快速度咯!

摸摸你的右耳,摸摸你的左耳,摸的不是右耳,停!你摸的哪只耳朵?

生:我摸的是左耳朵。

師:為什么不摸右耳朵?

生:因為你說摸的不是右耳朵,就只能摸左耳朵了。

師:哎?你怎么不摸左眼睛呀?

生:因為這是摸耳朵的游戲呀!

師:對了,這是摸耳朵的游戲。人的耳朵只有幾只?

生:兩只。

師:哦!人只有兩只耳朵,摸的不是右耳就是左耳。

師:這個游戲好玩嗎?

生:好玩!

師:好玩我們就不玩了,準備上課好嗎?(這個游戲和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有關,下面我們準備上課了,好嗎?)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1、猜兄弟關系

師:陳老師給大家帶來兩個新朋友,想認識嗎?

生:想!

師:這兩位小朋友是誰?

生:貝貝、樂樂。

師:貝貝和樂樂是兩兄弟,根據這個條件請大家猜猜誰是哥哥,誰是弟弟!

生1:貝貝是哥哥,樂樂是弟弟。

師:有可能

生2:貝貝是弟弟、樂樂是哥哥

師:也有可能

生3:樂樂是哥哥,貝貝是弟弟。哥哥比較高,弟弟比較矮。

師:哥哥一定就比弟弟高嗎?

生4:樂樂是弟弟,貝貝是哥哥。

師:有的說貝貝是哥哥、樂樂是弟弟,有的說樂樂是哥哥、貝貝是弟弟。現在能確定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嗎?

生:能/不能

師:你們這樣爭下去,樂樂可著急了!瞧!他說了什么?

生:樂樂說“我不是哥哥”。

師:現在還用猜嗎?

生:不用了,我知道了!

師:你接著說!

生:樂樂是弟弟,貝貝是哥哥。(師相機出示答案)

師:你是根據哪些條件確定的?

生:我是根據樂樂說“我不是哥哥”這個條件確定的!樂樂不是哥哥,就是弟弟。貝貝肯定是哥哥了!

師:這一個條件就能確定啦?誰來幫他補充!

生:我根據貝貝、樂樂是兩兄弟,樂樂說“我不是哥哥”這兩個條件來確定的。

師:你真是一個會細心觀察的學生!誰能根據這兩個條件再來說說理由?

生:因為貝貝和樂樂是兩兄弟,所以樂樂不是哥哥就是弟弟。貝貝肯定就是哥哥了。

師:你說的真完整,還有誰能像他一樣再說一次?

生:因為貝貝和樂樂是兩兄弟,所以樂樂不是哥哥就是弟弟,貝貝就肯定是哥哥了。

師:你也說的很好!請坐!陳老師現在有個問題了,為什么開始大家不能確定誰是哥哥誰是弟弟,現在又都能確定呢?(課件出示兩幅圖對比)

生:因為剛開始只有一個條件,所以不能確定,/因為剛開始只說貝貝和樂樂是兩兄弟,我們不知道誰是哥哥誰是弟弟,都是亂猜的。

師:說的很好!大家都能根據條件來判斷。板書:條件

師:剛開始只有一個條件,能確定嗎?

生:不能確定。(師板書不能確定)

師:說明條件還?(師搖搖頭)

生:條件還不夠!(師板書不夠)

師:對了!條件不夠,我們不能確定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微笑)

師:后來能確定嗎?

生:能確定。(師板書確定)

師:說明什么?

生:條件足夠了!

師:很好!開始條件不夠不能確定,后來條件足夠才能確定。

師:同學們真聰明!我們在觀察的時候一定要根據條件作出判斷這個過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簡單的推理。板書:簡單的推理

二、游戲鞏固

師:貝貝和樂樂在玩一個藏花的游戲,你們想參加嗎?

生:想

課件出示:貝貝、樂樂分別藏著紅花、藍花

貝貝說我藏的不是紅花

他們分別藏著什么顏色的花?

師:從這幅圖上你知道了哪些條件?

指名說出圖上的條件,有說錯的:誰愿意幫他?

師:小精靈問我們?

生:他們分別藏著什么顏色的花?

生:能!

師:請你在練習紙上第一題填一填。

生獨立填寫后匯報,師相機出示課件

師:你是怎樣確定的?

生:因為貝貝、樂樂分別藏著紅花、藍花,所以貝貝藏的不是紅花就是藍花,樂樂藏的就肯定是紅花。

或:因為貝貝、樂樂分別藏著紅花、藍花兩朵花,所以貝貝藏的不是紅花就是藍花,剩下的紅花肯定是樂樂藏著的。

師:真不錯!每個條件都考慮到了!

生:另外一種

師:做對的請舉手!

小結:我們剛才推理了哪幾朵花?

生:紅花、藍花

師:對了,我們判斷紅花、藍花兩種花,不是紅花就是藍花。(要引導學生一起說)。所以當我們推理兩種物體時,不是其中的一種就是?

生:另外一種

師:看來,推理兩種物體,不是……就是要牢記!(貼)

師:推理兩種物體的小妙招是什么?預備齊!(師指板書)

生紛紛舉手

三、三人藏花游戲

1、看圖讀文提取信息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學會了簡單的推理!現在他們的好朋友歡歡也想來參加,大家歡迎嗎?(出示課件)

生:歡迎!

師:認真看!從這幅圖上你知道了哪些條件?小精靈的問題又是什么呢?

指名匯報

(預)生1:我知道了,貝貝、樂樂、歡歡三人分別藏這紅花、藍花、黃花,貝貝說我藏的是紅花,歡歡說我藏的不是黃花。小精靈問“樂樂藏的什么花?”

師:你看圖真仔細,說的也很完整!下面請大家和自己組內的小伙伴說一說樂樂藏什么花。為什么呢?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回顧。

師: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學習了不進位加法的豎式計算方法,大家都掌握了沒?現在老師出幾道題讓同學做,看看你們到底有沒有學會。

教師點名讓幾個同學上講臺做題,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計算。強調要求:列豎式并且豎式要寫規范。

點評每位同學所寫的,并再次鞏固不進位加法的豎式計算方法,強調書寫格式和計算方法。

2、復習20以內的加法計算。

師:同學們,大家曾經學過20以內的加法,在這里老師帶著大家復習一遍。

教師口述20以內的加法如:“5+7”、“6+6”、“8+9”等,讓同學們快速地說出答案,問答過程大約持續5分鐘,為的是讓同學們在短時間內有效地鞏固這些知識,為這節課所學的進位加法計算打下基礎。

二、教授新知。

1、教學例3。

師:同學們,記得這個單元最開始的那幅圖么,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也是從那副圖里得出的,大家翻到課本的第14頁,看例3。

在同學讀題的同時板書:“例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

師:同學們都看完題了沒有?好,現在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教師引導同學審題中的條件和問題,找出需要的數據。

師:現在哪位同學能告訴我,這道題怎么列算式呢?

同學舉手回答,教師根據同學的回答,板書算式:35+37=。

師:好,我們現在把算式列出來了,怎么計算呢?既然我們已經學習了列豎式的方法,為什么不用這個辦法來試一下呢?同學們看黑板,跟著老師一起列豎式。

35

+37

教師邊強調豎式的書寫規范邊列出豎式。

師: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算,應該先從個位開始算,5+7是多少?(同學答:12)我們發現,個位上加起來的和大于10了,我們之前學的不進位加法中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現在怎么辦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怎樣用豎式計算進位加法。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同學們先看書上,看怎樣通過數小棒計算這個題。

同學看完后,教師加以指引和解說。

師:我們看到,5個小棒和7個小棒放在一起,一共是12個小棒。我們把其中的10個捆成一捆,剩下了兩個小棒。再回過頭看看豎式,我們不妨將數小棒的辦法挪過來,也用“捆起來”的方法解決我們剛才的問題。就是將5+7得出的12中的10“捆成一捆”,向十位進1,然后剩下的2寫在結果的個位上,這樣,我們的`個位就算好了。現在再算十位,十位上3+3得6,但6不是最后的結果,還應該加上之前進上來的那個1,也就是在數捆數的時候還應算上后來加上的那一捆。這樣,我們就把十位也算出來了,結果就是72。

板書:

35

+317

72

教師解釋清楚計算原理后,繼而強調進位加法豎式的規范書寫,只要有這幾點:依然是各位對齊;加號橫線缺一不可;進的“1”是小小的1而不是點;“1”的位置應在下面那個加數的十位與個位之間。

2、隨堂練習。

師:好的,現在我們已經學習了進位加法豎式的計算方法。大家都學會了沒有啊?為了檢驗大家到底有沒有真正掌握今天的新知識,同學們拿出練習本動手計算課本14頁做一做的三道題。

56+37=46+24=29+5=

教師請三名同學上講臺計算,并在教室來回巡視,觀察同學做題的情況,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

師:好,同學們應該都已經做好了,我來看看這三位同學做得怎么樣。

教師點評,并及時糾正錯誤,再次強調進位加法豎式的書寫規范和計算方法。

三、課堂作業。

師:我們今天所學的是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同學們都掌握了沒有?通過老師的講解和練習,相信同學們已經基本掌握了10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作業本,開始做作業,完成教材練習二的4、7、10、11題。希望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大家都能夠仔細、認真地寫,寫整齊、寫規范、寫正確,注意豎式的書寫規范和計算方法。不要粗心大意算錯了。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3

“角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教學的。角在生活的應用非常廣泛,但是二年級的孩子對角的認識大多還停留在“尖尖的一點”這一個層面上,很難抽象出數學中角的形象。因此本節課的側重點就放在幫助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確表象,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

為此,我將整節課分為四個環節:

一是通過指一指活動,初步感知角的形狀。

二是通過找一找活動,引導學生從“生活角”中抽象出“數學角”,認識角的形狀和各部分名稱。

三是通過開放性的操作活動,使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進一步鞏固角的特征以及感悟角的大小和變化特點。

四是角在生活中的應用,鞏固角的知識。在整堂課中,我創設了直觀、生動且富有挑戰性的數學活動,通過“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進學生將豐富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刻,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

本節課的優點:

1、角來源于生活,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在認識角時,我借助學生熟悉的三角尺導入,先讓學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這里學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時指的是角的頂點處。充分利用學生認知過程中的這一知識“盲點”,通過三次指角,使學生逐步建立了正確的“角”的表象;而且這三次指角逐漸滲透了“角是從一點引發的兩條射線組成的”這一知識,為學生以后學習角的有關知識做好了鋪墊。然后讓學生從剪刀、紅領巾、鐘表上找一找角,給了學生一個抽象知識的過程,準確過渡出角的幾何形象。再用一組判斷題進一步鞏固角的特征,這樣的設計既體現了角來源于生活用充滿了數學味。

2、動手操作,進一步鞏固角的特征且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創造角的環節首先是對“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進一步鞏固,而且讓學生在拉動活動角的過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變化的。但是關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仍然是無法確定的,因此我設計了比角的環節。當課件出示兩個大小一樣但是角的邊長不一樣的角,大多數學生傾向于邊長的角大,這時老師通過重疊法把兩個角重疊在一起,引導學生發現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無關。這巧妙的一比,不單幫助學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邊的長短無關,還讓學生學會了怎么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隨后的畫角也是對知識的不斷鞏固——畫一個和第一個角大小不一樣的角。

本節課有待改進之處:

1、在每個環節結束之后,我的小結語不多,沒有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使得環節與環節之間過于零碎。

2、沒有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比如在鐘表上找角時,有學生比劃出了一個圓形,我預設時沒有想到,因此我只是問了一句:“這是角嗎?”然后讓其他學生來找角。其實我可以在學生認識了角的特征后再回過頭來看看,說說為什么圓形不是角,可以幫助進一步鞏固角的特征。再比如在反饋用毛線創造角時,預設是同桌合作拉出一個角,讓他們說說角的頂點和邊分別在哪里,然后松開其中一條邊,讓學生判斷這還是角嗎,體會角的邊必須是直直的。但實際反饋時,上來展示的第一組用毛線拉成了一個三角形,第二組用毛線和吸管拉成了一個“T”型,實在是出乎意料之外,我只是匆匆就走了個過場。后來在其他老師的指導下,我發現其實這是很好的生成資源,可以和練習中的數角聯系起來。我沒有好好利用,實在是可惜。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4

一、看誰最聰明。

1、 括號里能填幾。

4×(    )<30          (   ) ×9< 62     

3×(   )<17     (     ) ×  7  <   61

2、 找規律后填數。

408、409、 (     ) 、 (     )  、 (     )

(     ) 、 (     )、450、500、550

3、 在○里填上“>”、“<”或“=”。 

498○500       四千八百零六○4806     2080○

100mm○9cm     900m  ○ 1km           50dm ○ 400cm

4、 10個(    )是一萬;2438是由(    )個千、(   )個百、(    )個十和(   )個一組成;一個數是由5個千和3個十組成,這個數是(    )。(6分)

5、從76里面連續減8,減了(   )次還剩4。  

6、 在算式63-7÷7中,應先算(    )法,再算(   )法。的三位數是(    ),最小四位數是(    )。(5分)

7、 在(      )里填上適當的單位。

一棵大樹高約9(      )        

蘭蘭的身高是134(   )。

一塊玻璃的厚度是3 (    )   

一輛汽車每小時行60(   )。 

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 我能直接寫出得數。

25-9=       37+8=        42÷6=         9×9=

13﹢56=       7×8=         96-40=        21÷3=

70﹢26=      100-20=      32 ﹢3=        42﹢50=

2、 豎式計算。

24÷8 =     42 ÷9 =     14÷3 =       50÷ 6 =

3、混合計算。

4 × 9 - 20       15 + 5 ×5         35 ÷ 7 + 10               

80  - 42÷6      ( 6 + 3 )×9      24÷ (17 – 9 )

三、當好小管家。       

卡通娃娃:9元一個     

彩筆:2元一支    

剪刀:5元一把  

花:28元一盆

鞋:12元一雙

1、淘氣有50元錢,買了一把剪刀,剩下的錢還可以買幾個卡通娃娃? 

2、 一支彩筆的價錢比一把剪刀便宜多少元錢?

3、買2雙鞋和一盆花共花多少錢?

4、 買一支彩筆和一把剪刀,一共需要多少錢?付給售貨員20元,應找回多少錢?

四、排排隊,分一分。

1、23人站隊平均每排站8人,可以站幾排?剩下幾個人?

2、如果每排站7人,可以站幾排?還剩下幾個人?

3、如果每4人站一排,至少要站幾排?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5

教學內容:

教材P8頁例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根據線路圖說出走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在生活中學習知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簡單的線路。

教學難點:

用語言描述行走的方向。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你們坐過公交車嗎?有沒有獨自乘公交車去到動物園玩過?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再次到動物園游玩,那么,我們現在就出發,好嗎?

2、揭示課題:認識路線。

二、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1、引入:師出示1路車路線圖。

師:有了這張路線圖,你們一定能很快知道各個站點在動物園的哪個方向,誰來說一說?

師:小朋友觀察真仔細,你能在小組內說一說1路車的行車路線嗎?

從火車站出發向 行駛 先引導學生在組內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師:誰還能說一說你想從哪個站點出發到哪個站點的路線?

2、出示動物園的導游圖。

3、師:我們乘坐1路車來到動物園,這里的動物可真不少,誰來說一說有哪些動物?

4、你最喜歡哪種動物,它在動物園的什么位置?請你在小組內說一說。

師:猴子在熊貓的什么方向?獅子在大門的什么方向?學生指名回答。接下來由學生提問,學生指名回答。

5、小朋友真聰明,我這兒還有一個要求:我想從大門出發去看完所有的動物,再從大門出來,我應該先去哪兒,再去哪,請幫我安排一條路線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線圖。b)指名介紹路線圖。c)集體評價。

三、達標訓練

1、我來當導游:通過下面的路線圖說說從甲地到乙地是如何行進的?途中經過哪些地方?

2、從動物園向( )走到電影院,然后,又向( )走到少年宮。

3、從火車站向( )走到站前街,又向( )走到商店。

4、從游泳館向( )走到圖書館。又向( )走到醫院。

四、作業布置

教材P10 5-7題。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6

一、導入:

(一)復習生字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15課小柳樹和小棗樹(生齊讀課題)

2.我們認識了許多詞語寶寶,如果記得它就大聲地叫出它們的名字。(生領讀詞語)

3.老師摘哪個,小朋友們讀哪個。

4.觀察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么?師范寫,生書空。

5.請小朋友把書翻到69頁,在書上描一個寫一個,看誰寫得又漂亮又工整。

(二)回顧課文內容。

上節課我們剛剛結識的小柳樹和小棗樹,它們長什么樣呢?

二、理解課文:

(一)體會小柳樹的驕傲。

1.漂亮的小柳樹和難看的小棗樹,你更喜歡誰呢?為什么?請小朋友們帶著這個問題默讀課文的2—8自然段,邊讀邊用漂亮的波浪線畫出相關的語句,并且用笑臉和苦臉來表示你對他們的喜好。如果讀好了,就到小組中和同學交流交流。開始吧!

2.誰來說一說小柳樹和小棗樹你更喜歡誰呢?為什么呀?

3.你從哪看出小柳樹驕傲?

4.你是抓住了小柳樹的話體會出它的驕傲,像這樣的話還有嗎?

5.(出示小黑板)自己在下面讀一讀這兩句話。

6.你從哪體會到了這是棵驕傲的小柳樹?能讀出小柳樹這種驕傲的語氣嗎?

7.誰還能讀得再驕傲些?

8.從你的朗讀中,讓大家感受到了這是一顆驕傲的小柳樹。

9.還能體會到這是一棵怎樣的小柳樹?沒禮貌。如果改成有禮貌可以換成什么?你好。請問。

10.這句“喂,小棗樹,你怎么不長葉子呀?”這是個什么句啊?小柳樹是真的在問小棗樹不長葉子嗎?翻開書67頁,你能不能聯系上文說說此時小柳樹怎么想的?

11.從小柳樹說的話中我們體會到了它的驕傲,還從什么地方體會到了它的驕傲?

(二)體會小棗樹的謙虛。

過渡語:驕傲自大會讓我們失去很多朋友,所以,大家都不太喜歡驕傲的小柳樹,相反會更喜歡小棗樹,能說說為什么嗎?(學生進哪段就講哪段)

1.你通過哪段知道的?你來讀讀。(第6段)

小結: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小棗樹不愛斤斤計較,寬宏大量。

2.還有什么地方讓你非常喜歡它?(第7段)溫和的說是怎樣的說?就用你體會到的感受跟同桌讀一讀。誰來做小棗樹溫和的說一說?

小結:小棗樹能看到別人的優點,夸獎別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就是謙虛。

3.誰還能說說喜歡小棗樹的原因?(第5段)能讀一讀嗎?你的棗子很大,但是不夠紅,誰的棗子又大又紅?(指生讀)吃著又大又紅、營養豐富的棗子大家都高興極了,一起來讀一讀。

4.小棗樹的寬容和謙虛深深地感動了我們,同時也在感染著小柳樹。小柳樹有什么變化嗎?又一個春天來到了,小柳樹會對小棗樹說些什么呢?

小結:小柳樹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知錯就改同樣能受到我們的.喜歡。

三、擴展:

小朋友們,我們應該像小棗樹那樣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并真誠的夸獎他、贊美他、這樣你會得到更多的朋友。在我們身邊的小伙伴身上有什么優點,你能用幾句話夸夸他嗎?

四、結束語:

聽了同學們的發言,老師真的很感動,希望你們今后能多多發現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進步,正像我們前面所學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板書設計:

15小柳樹和小棗樹

漂亮小柳樹圖驕傲

難看小棗樹圖謙虛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通過復習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法、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3、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筆算的方法;實際運用能力。

教學過程:

一、基礎知識

1、問:筆算加法和減法時我們應注意什么?

2、學生小組內交流。

3、全班反饋,歸納小結。

4、鞏固練習,第105頁第1題。(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筆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

二、發展練習

1、完成105頁第2題。并抽幾題指名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2、完成第4題:先估算再筆算。

先估算并說說估算的方法;再筆算。教師多面向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多給予他們輔導和機會,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3、□里能填幾。(補充練習題)

5□75754□

+□6-3□-3□+25

7□4□3□6□

先讓學生獨立做一做,學生能填出幾種就幾種,都應予以肯定。

[設計意圖]: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發展練習,讓學生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在體驗學習成功的同時發展思維的靈敏性,培養學習的自信心。

三、實際應用

1、完成107頁第10題。

學生先獨立做再全班交流。

2、小朋友跳繩:

小明

小紅

小東

小丁

45下

36下

53下

60下

(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幾下?

(2)、小明和小紅一共跳了幾下?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并列式計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實際應用的能力。

四、課堂總結。

五、隨堂練習。

教學反思: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8

教學目標:

⑴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⑵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隨文認識12個生字。

重點難點: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隨文認識12個生字。

教學用具:多媒體生字卡片

一、導入:

出示一桿秤。問:同學們,這是什么?(板書:秤)它是做什么的?(稱東西的)噢,它是用來稱東西重量的。秤是由秤盤、秤砣和秤桿組成的。怎么稱才行呢?咱們來試一試稱一稱蘋果。現在我知道了蘋果的重量了,怎么樣?秤桿平了。提起秤,指著秤桿問:這叫什么來著?板書桿仔細看看老師手中的秤,在認真觀察一下桿字,你發現了什么?讀秤桿。

它能稱大象嗎?(貼象的圖片)古時候,就有人提出來要稱大象的重量,到底是怎么稱的呢?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一篇文章稱象(板書:稱)

二、初讀課文,注意生字。

1、自由讀課文。

(同學們讀一讀課文,注意帶拼音的字,讀準字音,看準字形。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可以問一問同學和老師。)

2、用最快的速度數一數文章有幾個自然段。

3、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講讀課文,隨文識字。

1、剛才同學們說不能稱大象,為什么?

象很大,看看書,這頭象有多大?它是什么樣子的?指名讀。

過渡:這么大的象,你說有多重呀?(指著一名同學問。)你問一問;另一位官員。官員們在做什么?(議論)

2、出示:議論。什么叫議論?(討論)剛才我們就是在議論。議論離不開語言,所以這兩個字都有言字旁。

3、齊讀議論

官員們又接著議論了。

4、指名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官員們在議論什么?

5、官員們首先想出了什么方法?(指名說)

拿著板書指名讀:砍一棵樹造一桿秤

老師在這里提醒一下,很早以前,人們用來砍樹的斧頭是用石頭做的,所以砍字是石字旁。

這種方法行嗎?

6、官員們又想出了什么辦法?出示:宰割

啊?他們竟然要把人家辛辛苦苦,不遠萬里送來的大象宰了?還要用這么鋒利的刀個割了。讀

讀完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覺呀?

這種方法行嗎?

7、誰想出辦法來了?(曹沖)板書:曹沖

8、誰愿意把曹沖的方法讀一下?(指名讀)

9、看課件(咱們把曹沖稱象的過程來看一看好不好?注意在看時,一定要用心去聽,一會兒,老師讓你來說)邊看教師邊敘述。(注意用:首先然后接著直到為止最后)

10、指名到前面敘述曹沖稱象的過程。(教師適當給予指點)

11、曹沖真聰明,造不出大秤,可以用一艘大船來代替,船舷就相當于秤桿;不能宰大象,就用石頭代替,他們想出了連大人都想不出來的方法,真了不起。我想咱們班的同學更聰明,觀察一下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么?

12、你們觀察得真仔細,看一看,咱們黑板上還有哪兩個字長得象?

注意秤和稱這兩個字的讀音不同。讀。

13、記住這個聰明的孩子,(曹沖)他想出了稱象的好辦法。咱們班有姓曹的嗎?((預設:如果有就說:你一定也和曹沖一樣聰明,同學們一定早認識這個曹字了是不是?如果沒有就說,那今天咱們就來學一學這個曹字。跟老師讀)

14、說到曹沖,希望你也要記住另一個名字曹操,以后咱們會學到關于他的許多故事。操字,咱們經常用,就是我們每天伸伸手,彎彎腰做的早操的操。

四、鞏固識字,借助板書講故事。

今天我們收獲真不少,認識了愛動腦筋,善于觀察的曹沖。下面,誰能借助老師的板書,把《稱象》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指名復述課文。

五、文章升華、拓展。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小禮物了,想不想要?咦,怎么鎖上了?怎么辦?哎呀,還有攔路虎呢!我們開火車大聲喊一喊它們。

出示兒歌。自由讀。一齊拍手讀。

兒歌內容:

曹操一日好心情,眾人觀象真高興。

一個問題提出來,大象到底有多重?

砍樹造桿大秤用,秤大沒人提得動。

先宰再割分成塊,活活大象要送命。

曹操有子叫曹沖,小小年紀很聰明。

議論聲中站出來,我有注意大家聽。

一艘大船停水中,大向穩穩站船中。

船舷上面刻記號,再換石頭容易稱。

石頭多重象多重,智慧解題傳美名。

我們立志學文化,中華少年出英雄。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9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0頁例1及91頁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經歷簡單的統計過程,初步學習收集、整理數據的方法。

2.在統計過程中能積極思考,選擇適宜的方法整理數據,發展統計觀念。

3.在整理數據的過程中,增強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經歷簡單的統計過程。

【教學難點】

選擇簡便科學的統計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魚、小鳥、小兔卡片若干張。為學生準備學具盒6個,每個盒子里放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卡片共15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回顧舊知

教師出示雜亂地貼在黑板上的學具卡片。

談話:今天有一些小動物想和小朋友們一起來學習,大家高興嗎?看一看都有誰呀?

學生看圖把小動物分成小魚、小鳥、小兔。

教師:誰來告訴我們大家,小魚的卡片有幾張?

學生1:看不清楚,太亂了。

學生2:數不準。

教師:你有什么好辦法能很清楚地看出小魚、小鳥、小兔的卡片各有多少張嗎?

(指名學生說一說。)

教師:哪位小朋友愿意上來分一分,排一排?

(找一個學生上來分一分,排一排。)

教師:現在你能說出它們各有多少張了嗎?學生紛紛舉手,爭先恐后地回答。

教師:像這樣分一分、再數一數的方法是我們學習過的統計。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統計。(出示課題)

二、統計圖形,探索統計方法

1.設置問題,激發興趣

(1)教師:每個小組的桌子上有一個盒子,里面有什么呢?教師引導學生從盒子里摸出一個來看一看,并告訴大家盒子里有許多這樣的圖形卡片。(有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教師:咱們每個小組的小朋友都來看一看盒子里的這些卡片,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1:太亂了,我沒看到圓形卡片。

學生2:我想知道三角形的卡片有幾張,就是數不準。

學生3:我想知道正方形的卡片有幾張,但看不出來。

教師:我也想知道你們小組里圓形卡片有幾張,我們該怎么辦呢?

學生1:我們把卡片拿出來在課桌上擺一擺,再數一數就行了。

<<<12>>>

學生2:我認為不行,如果課桌太小了,放不下怎么辦?

2.參與活動,探索方法

(1)教師:我有一個辦法,你們愿意聽一聽嗎?

(2)老師對學生提出要求:以小組為單位,一個同學說圖形名稱,其他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哪個小組完成得好,黑板上的小動物卡片就送給那個小組做獎品。

(3)學生活動,整理卡片。

(4)小組匯報,教師按照學生回答的順序分別將記錄的結果編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①△□○○△

②△△△△△△△△□□△□□□□○△○□○○○○○○

③△丨丨丨丨丨丨

④△□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⑤△正一□○正

(5)比較擇優,掌握方法。

讓學生面對整理的結思,說一說感受。

學生1:現在比原來清楚多了。

學生2:我感覺比原來好數了。

學生3:我很快就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學生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剛才每個小組都匯報了自己統計的方法和想法。我們想很快知道每種圖形卡片有幾張,哪種方法比較好?

學生1:我認為第4種方法比較好,簡便好數。

學生2:我認為第5種方法比較好。我發現這種方法每1畫代表1張卡片,一個“正”字正好有5畫,只要數出有幾個“正”字,乘5就可以了。

教師:如果我們需要統計的物品有很多很多,哪種方法會更方便呢?

學生一致認為用畫“正”字的方法,更簡便,更科學。

(6)教師小結。

把黑板上的小動物卡片獎給學生,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組織練習,鞏固方法

1.課堂活動第1題

多媒體課件出示四種體育活動。

讓每個學生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并讓學生用畫“?”或畫“正”字的方法記錄下來。組織全班交流。

讓學生想一想,根據統計的結果,你知道了什么?

2.課堂活動第2題

讓學生獨立整理,并根據整理的結果說一說每種動物各有多少只。

四、課堂小結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統計的內容有很多,有興趣的小朋友課后還可以選擇一些內容進行統計。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10

教學內容:

綜合練習課(P59練習十8~11T及思考題)

教學目的:

1、練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

2、創設生活情景,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3、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整十數加減。

教學準備:

小黑板,掛圖,口算卡,磁性教具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1、40+3090—50100—80

95—580—8060+6

40+20+880—50+4

40+50—3090—60—10

(1)記時,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師:說一說,40+30=?你是怎樣想的?用小棒擺一擺,在小組里說出計算方法。

(3)指名說出計算方法,還有誰的方法不同的?

2、算一算,練一練(第8題)

師出示口算卡片,開火車進行口算練習。

40+3090—50100—80

95—580—8060+6

40+20+880—50+4

40+50—3090—60—10

3、聽算

師報算式,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檢查聽算能力。

10+40+3040+20+30

70—40—3060—20—30

二、讀一讀,算一算

1、(課件出示P609T)

要求:1、讀一讀,讀懂題意。

2、指明讀題加深理解。

3、列式計算,并說一說,你是怎么計算的?

2、磁性教具擺出10T

要求:1、仔細看圖,數一數桃和梨的個數。

2、比一比,誰的個數多?

3、指出同樣多的部分和多余的部分,

4、想一想,從桃里去掉桃和梨同樣多的部分,剩下的是什么?

5、在小組里說一說誰比誰多,誰比誰少,多幾個?少幾個?再填空。

3、課件出示11T

先出示美麗的校園,在逐步出示三個同學的對話,

師:從剛才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學校里有什么樹?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1)在小組里提出問題,并自己解答。

(2)全班反饋,說出你的問題和算式。

(3)說一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二、思維訓練

P60的思考題

下面每個括號里能填什么數?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11

三角形是常見的一種圖形,在平面圖形中,三角形是最簡單的多邊形,也是最基本的多邊形,一個多邊形都可以分成若干個三角形。三角形的穩定性在實際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把握好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可以從形的方面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而且可以在動手操作、探索實驗和聯系生活應用數學方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學生在平常的生活學習中已經對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認識,這些知識與經驗是他們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創設豐富多彩的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情景和動手實驗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構建數學知識。

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時,我首先出示一些圖形,讓學生判斷哪些是三角形,在判斷中學生自然運用已有的經驗(有3條邊,3個角)判斷出哪個是,并對不是三角形的分別說出理由,如有的不是封閉圖形等。在這樣判斷的基礎上對什么是三角形這一數學概念就能充分地理解和記憶。

2、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積極探索的活動過程中掌握知識

三角形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教學時我要求學生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三角形,他們找到了許多,如變速自行車的車架、籃球架等等。為什么這些地方用了三角形呢?可不可以換成四邊形?很多學生想到了四邊形具有容易變形的特點,想到三角形應該是很穩定的。為了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這個特性,我讓學生帶著這樣的疑問去動手實驗,沒人準備三支鉛筆,同桌間想和拉一拉看三角形是不是很穩定,通過實驗來證明。在這樣的動手實踐中,學生不僅是知道了結果,同時還感受到為什么三角形是穩定的。所學就要有所用,接著我讓學生幫助老師解決問題,門閂壞了,門老是被風吹開怎么辦?有了剛才的知識經驗學生很容易想到要建立一個三角形,還有些學生要自己當做木棒抵住門。學生們在這樣的動手實踐中,輕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識。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12

教學目標:

1、懂得借別人的東西要愛護,并能按時歸還。

2、能看圖連貫地說一段話,并能使用借書和還書時的禮貌用語。

重點和難點:

連貫地說一段話,注意句與句之間的連接,把借書、還書的過程說清楚。

教學準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小朋友,我們有時要向別人借東西。這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說、怎么做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些知識。出示課題,齊讀。要求大家仔細看圖,并且把話說正確、有順序。]

明明買了一本故事書,丁丁想借來看。怎樣學會借書呢?這節課就來學學這方面的內容。

二、逐幅看圖說話。

⑴、看圖1。

問:這是哪一天?(3月5日)圖上畫了什么?明明有本新的故事書,丁丁向明明借書時是怎么說的?(明明,這本新書借給我看看好嗎?)

⑵、看圖2。

問:丁丁來到什么地方?(家里)他在干什么?他在干什么?(把借來的書包上封面。)為什么要包上封面呢?明明是怎么想的?

⑶、看圖3。

問:丁丁看書時怎么樣?(丁丁看得很認真,也很小心,不把書弄臟。)

⑷、看圖4。

問:丁丁什么時候把書還給了明明?

丁丁還書時會說些什么?(明明,這本書我看完了,現在還給你。謝謝!)

明明怎樣說?(不用謝。)

三、把4幅圖連起來說。

1、提示:丁丁的言行要說具體,明明的話要說得簡明。

2、讓學生自由準備,再指名說,老師作點播,注意用好過渡語。

3、指定幾個人說,評議,說出優缺點。

四、情境表演。

1、自由組合,表演“借書”。

2、指定一組表演,評議。

3、遷徙說話訓練,可表演借鉛筆、借橡皮等,練習借和還時的言行。

五、總結。

1、你喜歡丁丁的哪些地方?

借了東西要愛護,要及時歸還。借和還的時候要使用禮貌用語。

2、針對班級實際,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

板書:

借書(請謝謝)

包書(愛護)

看書(認真)

還書(謝謝)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課1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露西在給爸爸的信里都寫了什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露西懂得尋找生活中快樂美好的事物的樂觀態度。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2.比較露西前后兩封信的差別,體會露西心情的變化。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我手上有許多小朋友給爸爸媽媽寫的信,你們想不想聽一聽?(教師讀信)

2.你們覺得哪封信寫得好?為什么?(學生自由舉手回答)

3.接下來我們看看另一位小朋友露西是怎么給她的爸爸寫信的。(板書課題:一封信)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語做個記號。

2.同桌輪讀,互相糾正錯誤。

三、再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2.齊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

(1)露西在給誰寫信?

(2)露西寫了幾次信?露西在信上分別寫了什么?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露西的爸爸,要過才能回來,所以露西想給爸爸。

四、指導書寫會寫字1.觀察這幾個字的字形結構和筆畫、筆順。(出示生字課件)

2.重點指導易錯字。

今:偏旁“人”一撇一捺要寫得舒展。

圓:全包圍結構,先外后里再封口。

燈:“火”先寫兩點,再寫撇、捺。

第二課時

一、導入課文

如果你有半年見不到爸爸,你的心情怎樣?(學生答:非常想念)那么你會怎么做?(學生自由回答)你們還記得露西嗎,她給爸爸寫了一封信。我們來看看露西的信中都寫了什么吧!

二、理解課文,品讀感悟

1.出示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有誰來說說:露西為什么想要給爸爸寫信?

(3)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你從這段話中知道了什么?

①這段話一共有幾個句子?

②露西回到家后做了什么?

③從第1、2句話中可以看出露西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勤勞,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

2.出示第3自然段。

(1)露西在給爸爸的信中寫了什么?(不開心、冷清)

(2)為什么露西說“家里總是很冷清”?理解“冷清”一詞。(家里只有媽媽和露西,沒有人逗露西玩,露西覺得很孤單,很不開心)

(3)你有過和露西一樣的感受嗎?說一說吧。

3.出示第4~6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

(2)思考:“可是我寫得不好。”為什么露西會這么說?你覺得露西寫得好不好?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寫?

4.出示第7~14自然段。

(1)指名學生開火車讀,一人讀一個自然段。

(2)思考:露西在重寫的信里寫了什么?

(小狗希比希,螺絲刀,看電影……)

(3)品讀媽媽說的話。(課件出示)

①“我們過得挺好。”(“我們”過得好嗎?為什么媽媽要這么說?)

“請爸爸告訴我們,螺絲刀放在哪兒了。”(要知道螺絲刀放在哪兒有什么作用?)

②從媽媽的話里,你想到了什么?(要學會自己解決生活中碰到的困難)

(4)這封信和上一封信有什么不同?(露西寫了比較開心的事情)兩封信中你比較喜歡哪一封信,為什么?(學生自由討論)

5.教師總結。

生活中總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也有許多快樂的事情。我們應該多和我們的親人、朋友分享快樂。

三、拓展課文,實踐體悟

你在生活中有碰到哪些快樂的事情?你最想和誰分享?那么我們也來寫一封信吧。可以寫給爸爸媽媽,也可以寫給同學和朋友,還可以寫給老師哦。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1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并學習朗誦,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活動讓幼兒感受兒歌中描述的事物與顏色的關系。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1、磁力板、掛歷紙、藍綠顏料各一份。

2.刷子、魔盒、小手絹兩塊。

3.卡紙做的小草、白云和花朵、幾個不同顏色的卡紙小動物。

4.PPT。

活動過程

1.引出三個愛做夢的好朋友

師:小朋友們,你們晚上做夢嗎?都夢到過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師:今天有三個愛做夢的好朋友讓你們猜猜它們的夢是什么顏色的,(出示紅黃藍三色卡紙)它們就藏在這里。

師:如果猜對了他們就把魔法傳給我,我給你們變魔術。我們一起看看好不好?

2.觀看PPT課件,學習兒歌

師:第一個是誰?(課件:一棵小草),小草的夢是什么顏色的?

幼:綠色。(出示課件:草地)

師:小草的好朋友也是綠色,好朋友會跑到它們的夢里,所以它們的夢是綠色的。(引出第一句兒歌)小草愛做夢,夢是綠綠的,小草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用肢體表達),小草愛做夢,夢是綠綠的。(連說兩遍)

師:第二個是誰?它就藏在剩下的紅色和藍色里。我們把它叫出來吧,一、二、三!(出示課件:花朵)

師:花兒的夢是什么顏色的?

幼:紅色。

師:花兒叫來了它的朋友,(出示課件:花束)它們的夢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來看一看。

師:(出示課件:花叢)花兒愛做夢,夢是紅紅的(引導幼兒用肢體表達),花兒愛做夢,夢是紅紅的。(連說兩遍)

師:還剩最后一個藍顏色了,它會是誰的夢呢?我們來看一下。(出示課件:白云)

師:為什么白云的夢是藍色的呢?(幼兒自由回答)白云的家是藍天,白云喜歡在藍天里做夢,所以,白云愛做夢,夢是藍藍的(引導幼兒用肢體表達),白云愛做夢,夢是藍藍的。(連說兩遍)

3.用魔術變出小草、花、白云、小動物等,現場作畫。

師:這三個好朋友是誰?

幼:小草、花兒、白云。

師(說兒歌):小草愛做夢,夢是綠綠的,花兒愛做夢,夢是紅紅的,白云愛做夢,夢是藍藍的`。這就是我們的咒語,我們一起再說一遍看看能變出什么來?(再說一遍,引起幼兒興趣及神秘感)

師(出示魔盒):小朋友們,檢查一下這塊小手絹有沒有問題。(幼兒進行觸摸檢查,一起說:“哦!土豆!”教師把手絹蓋在魔盒上,在里面變出小草,分發給每個幼兒)

師:小草是長在哪里的?

幼:地上。

師:小草應該長在屬于它的草地上(教師拿綠顏料涂在磁力板上的掛歷紙上),這是草地,請讓小草長在屬于它的地方。(幼兒將小草貼到草地上)

師:草地上少了什么?

幼:花。

師:看看魔盒能給我們變出什么來。(變出花朵后,分發給每個幼兒)

師:花兒應該長在哪里?花兒在草地上面開放,你們自己把花兒送到屬于它的地方吧。(幼兒將花朵貼在掛歷紙上)

師:看看還少了什么?哦,是藍天(教師拿藍顏料涂在磁力板上的掛歷紙上),這個時候白云來了(把白云貼上),它還帶來了它的好朋友。(幾個不同顏色的小動物)

師:小朋友們,小草、花兒、白云,它們一起做的夢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回答)其實,就在這里,(請幼兒看掛歷紙)漂亮嗎?

師:小朋友剛才說了自己做的夢有各種各樣的顏色,這么多的顏色是什么?

幼:是彩色的。

師:小朋友愛做夢,夢是彩色的。

(復習剛才說過的三句兒歌,再加上最后一句,邊說邊做動作,復習多遍)

4.到老師的夢里看彩色的夢

師:看,這是小朋友睡覺的樣子,(課件:小朋友午睡照片)夢是甜甜美美的彩色的。

師:老師昨晚也做夢了,(課件:彩色的夢)想不想到老師的夢里面看看?看看是什么顏色的?

幼:彩色的。

師:我請小朋友到我的夢里看看好嗎?

幼:好。(教師從魔盒里變出彩色小紙片,向空中撒一把后分發給每個幼兒一把,請幼兒一起撒向空中)

5、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到戶外找找比夢更漂亮的顏色好嗎?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15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認識自然數。

2. 認識自然數的6種含義。

3. 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來認識自然數,及自然數的一些含義。

教學重難點:

認識自然數的6種含義。

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看圖編題。

出示圖片、學生編題

小結:自然數0、1、2、3、4、5 等,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

二、揭示課題

認識自然

三、新課探索

(一)探究一:自然數

1.數蘋果,看個數。

(1)出示:1個蘋果。

提問:現在你看到了什么?

回答:1個蘋果。

(板書:1)

(2)逐步的一個一個添加蘋果。

提問:現在有多少只蘋果?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成:1、2、3、4、5

提問:這里的1、2、3、4、5表示什么?

回答:蘋果的個數。

(板書:表示個數)

2. 找名次,看序數。

(1)出示:劉翔110米欄比賽后的領獎的情景

提問:誰得了冠軍?冠軍還可以怎么表示呢?

回答:第1名。

(板書:1)

提問:那亞軍和季軍又可以怎樣表示?

(板書:2、3)

(2)提問:這里的1、2、3表示什么?

回答:表示比賽的名次。

小結:比賽的名次是一種有序的排列。1、2、3也可以表示這樣的序數

板書:表示序數

3.小結:像1、2、3這些用來表示計數編序的數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它們被稱為自然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深入地了解自然數。

(出示課題:自然數)

4.認識自然數。

(1)提問:誰能說說看你在平時生活中的哪些情況下可以用自然數表示?

(2)學生舉例回答

(3)小結:所以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數叫做自然數。

(二)探究二:自然數所表示的6種含義

1.自學。

2.交流反饋。

學生逐步歸納自然數的6種含義。

3.小結。

①表示序數——如第3個。

②表示個數——如3個。

③表示代碼——如:郵政編碼中的3,3號運動員等。

④表示量數——如:“多長?多大?多重?”。

⑤表示計算結果——如:2+1=3。

⑥表示重復計算的次數——如:2重復加3次:2+2+2=3×2=6 2重復乘3次:2×2×2=23=8 ㈢

探究三:“0”的認識

1.提問:“0”是自然數嗎?說說你的理由。

(1)學生介紹說理。

(2)小結:從歷看,國內外數學界對于0是不是自然數歷來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0是自然數,另一種認為0不是自然數。建國以來,我國的中小學教材一直規定自然數不包括0。目前,國外的數學界大部分都規定0是自然數。為了方便于國際交流,1993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3100-3102-93)《量和單位》(11-2.9)第311頁,規定自然數包括0。所以在近幾年進行的中小學數學教材修訂中,教材研究編寫人員根據上述國家標準進行了修改。即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

(3)自然數:表示物體個數的數0、1、2、3、4、5、6、叫自然數,簡單說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數。

(4)板書:0是自然數。

2.提問:有比“0”更小的自然數嗎?

(1)回答:“0”是最小的自然數。

(2)提問:的自然數會是幾?

(3)回答:沒有的自然數。

(4)板書: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的自然數。

3.小結。

0是自然數中最小的一個。0加1得1,1加1得2 ,2加1得3,這樣繼續下去可以得到任意一個自然數。而從自然數的排列順序可知,后面一個自然數比前面一個自然數多1。因此,任何一個自然數都是由若干個1合并而成,所以1是自然數的單位。0可以看成是由0個1組成的自然數。自然數由0開始,一個接一個,組成一個無窮集合。如果把任意一個自然數用字母n表示,那接在這個自然數后面的一個自然數可以表示成“n+1”。

板書:每個自然數都只有一個自然數接在它的后面。自然數n的后一個自然數是“n+1”。

四、課內練習

1. 找出下面哪些是自然數。

18 100.01 0 10000000 -9

2.判斷。

(1)從1開始的表示物體個數的數叫自然數。( )

(2)大于或等于0的整數都是自然數。( )

(3)沒有的自然數,也沒有最小的自然數。( )

(4)接在自然數18后面的自然數只有1 個。( )

(5)在4.2和8.5之間有4個數。( )

3. 有三個連續的自然數,中間的一個數可以表示為(a —1),那么另外兩個自然數可以表示為( )和( )。

五、本課小結

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自然數有哪些深入地了解呢?

1.0是自然數。

2.每個自然數都只有一個自然數接在它的后面。自然數n的后一個自然數是“n+1”。

3.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的自然數。

六、課后作業

找找身邊的自然數,說一說它所表示的含義。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16

《拾貝殼》

學習目標:

1、能認讀本課8個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五個漢字,尤其是“揀”的筆順,并能掌握“提手旁”組成的漢字的書寫規律——左窄右寬。

2、能積累文中的描寫貝殼的有關語句,并能背誦課文的4、5小節。

能感受海邊拾貝殼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識記8個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5個漢字。

2、積累文中的描寫貝殼的有關語句,在朗讀中感受海邊拾貝殼的樂趣。

教學準備:

各種貝殼、生字卡片、小黑板、投影、錄音機或多媒體。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看,這是什么?(實物出示形狀各異的貝殼。)

(1)出示詞語:“貝殼”

(2)讀準詞語的音。

2、你在哪里見過貝殼?

學生介紹貝殼,師適時補充,并出示用貝殼做成的工藝品。

3、補完整課題。

1、學“拾”

(1)做做“拾”的動作。

(2)換個詞。(板書:撿)

(3)你還知道哪些帶有“提手旁”的字。(即時板書)

仔細觀察,凡是帶有“提手旁”的漢字書寫時的訣竅是什么?(左窄右寬;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提手旁”。)

2、朗讀課題。《1拾貝殼》

說明:

低年級孩子的注意力易為直觀的實物所吸引,用各種貝殼及其工藝品來激發孩子一讀課文的興趣。另外,本課的寫字任務為5個漢字,其中4個字同屬一個部首“提手旁”,這對于二年級的學生而言,并不是一個新的知識點,這里讓他們集中觀察的目的,一,是滾動復習,二,是觀察如何寫好這些字(它們書寫時的特點均為“左窄右寬”),后者是主要目的。因此在課題教學中,以學習生字“拾”為突破口,將復習舊知、鞏固積累、指導書寫等有機的整合為一體,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在海邊拾貝殼是怎樣的一個快樂場景啊!趕快打開書本去讀一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根據標點,正確停頓。

2、你們讀得真認真,想親自去看看嗎?就讓咱們跟隨這一群孩子去金山衛海邊!

(聽課文錄音,看投影或看多媒體)

3、你覺得這些孩子心情怎樣?從哪兒感受到的?(動作、表情)

(出示1、2節)這兩句怎么讀呢?

從一連串的動作:“喊著、笑著、跑著、跳著”引導體會孩子的快樂心情。訓練朗讀。(自由讀、指名挑戰讀、師生引讀。)

說明:

在學生剛激發興趣時,讓學生先去讀讀,要求讀正確。初步了解課文內容之時,再讓學生邊看畫面,邊聽課文錄音深入感受課文內容,孩子們歡樂之情。體會豐富的情感語言,幫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深入學習課文,引導積累有關語段。

(一)學習3—5節。

1、師:我們高興地看到了什么?趕快去讀讀2-5節,喜歡的小節多讀幾遍。

學生自由朗讀。

2、全班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隨機進行教學,以四、五小節為交流重點。)

(1)第三節:通過句式訓練:“海灘上,光滑的卵石、五彩的貝殼,擠在在一起曬太陽,有的說……,有的說……,還有的說……。”積累詞語“銀光閃閃、光滑的卵石、五彩的貝殼。”(學習生字“擠”)

(2)第四、五小節。

①學習生字“逗”。(“逗人喜愛”換詞。)

②重點理解貝殼形狀的多種多樣,及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③出示相對應的貝殼的樣子,實物出示“打開的折扇”。

④比較這兩節,句式相近,用詞豐富。如:“看、瞧”用詞很準確;想象是根據貝殼的外形展開的。

⑤進行朗讀比賽,再背一背。

(二)學習6、7節。

1、看到這么多美麗的貝殼,我們……,口袋……,手帕……,還是……。我回到家,把……,大家摸著……,聽我講……。(師生共同讀第六、七節。)

2、快速記憶“揀、帕、摸”。

(1)通過查字典,做動作理解“揀”在句中的意思是挑選。

(2)提醒“揀”的筆順,在田字格中書寫。

說明:

給予學生選擇的權利,有利于他們認真地體會喜歡的內容。再根據學生的回答來組織課堂教學。由于這幾節語言生動形象,富有兒童化,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設計了形式各異的學習活動,促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學習課文。如: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選擇“揀”的義項,再做動作理解確切涵義,再寫一寫,加深記憶;通過句式訓練積累詞語;通過朗讀比賽,激發興趣,感受拾貝殼的樂趣等在多種形式的讀的過程中漫漫把生字記住,把課文的語言積累在心。

四、拓展想象,模仿說話。

1、海邊的貝殼千姿百態,孩子們的口袋裝滿了,手帕里也盛滿了,還是舍不得離開,如果當時你也在海邊,你會拾一個怎樣的貝殼呢?

引導學生模仿課文的4、5節,說一說。(可出示各種貝殼或圖畫,便于學生展開想象。)

2、總結全文:聽了你們的介紹,我也真想到海邊去拾貝殼呀。拾起一個扇貝的殼,讓它為我扇風;拾起一個細長的螺絲殼,聽聽它的號角聲……

說明:

朗讀、背誦的目的是會運用,因此在課堂中要積極創設語言實踐活動的機會,促使學生練習運用。當學生對課文的4、5小節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時,利用形象可感的實物貝殼或課文插圖,讓學生模仿著說一說,對促進學生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言語是很重要的。也許學生不能一下達到要求,作為老師就要去積極引導、鼓勵,最終達到語言的內化。

五、復習鞏固。

1、讀詞語。

2、讀短文。

退潮了,孩子們來到沙灘上拾貝殼。瞧,這只像小喇叭,那只像小蝸牛,真是形態各異,惹人喜愛!

孩子們捧著許許多多逗人喜愛的貝殼,對著大海,高聲喊道:“海媽媽!您的禮物我們收到了,收到了!”

說明:

最后通過朗讀生字組成的詞,并放入一定的語境中進行復習這一環節,幫助學生記憶字音、字形、字義。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17

教學內容:

課本P23頁例1,練習五第1~3題。

教學目標:

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過比較分析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體驗到可以用多種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訣求商的簡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學會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用多種方法求商。

教學準備:

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圖,講述猴媽媽給小猴分桃的故事。

【設計意圖】:故事引入,激發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看圖,思考問題:小猴摘了幾個桃子?猴媽媽準備分給幾只小猴?

動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組動手分一分,并說說分的過程。

(2)、小組合作,交流方法。

我們通過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給4只小猴。如果我們不動手分,那該怎樣想呢?

學生交流想法。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12÷3的商是幾?你是怎樣算的&39;?

學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小結。

【設計意圖】:通過操作為下面的抽象思維作準備,使學生由直觀向抽象過渡。通過相互交流、啟發達到共同發展的效果。讓學生在感受用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中逐漸加深對計算方法的理解。

三、拓展應用,加深理解

引導學生完成第24頁的“做一做”第1題。

(1)、要求學生利用口訣獨立解決,并想想這些題目有什么特點。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匯報。

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五第1題。

學生認真觀察圖,說說圖意。然后獨立完成。

3、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五第2、3題。

【設計意圖】:寓學習于游戲中,并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讓學生體會被除數和除數一樣時商是1。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18

尊敬的各位領導: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克和千克”。

一、教材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量的計量應用越來越廣泛。本節課學習的就是質量單位克和千克。這節課的內容是學習"噸的認識"的前提和基礎。雖然學生在生活中接觸過質量問題,但質量單位還是第一次接觸,還缺乏認識,所以教學的關鍵是通過各種實際操作活動,增加學生對克和千克的感性認識。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結合教材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4、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估測意識(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實際觀念)

二、教法和學法:

教法:這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雖然他們已養成一定的學習習慣,但因年齡小,還是好動、好玩、好奇心強,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教師在教學中以情境教學法為主,創設學生喜歡、熟悉的游戲情境、活動情境,讓學生充分去感受、發現,獲取新知,同時還采用啟發式教學、直觀教學等教學方法,為學生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創造了良好基礎。

學法:為了更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并優化多樣化學習方式,在學法上采用了讓學生掂一掂、說一說、估一估、稱一稱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動手、動口、動耳、動腦,在這種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學過程:

本課時的教學指導思想確定為:創設情境,主體參與,合作互動。教學過程分為三個層次: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我們都知道,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新課引入,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強烈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一種具有積極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因此,在課的開始我就為學生創設了游戲情境、問題情境、生活情境。

首先,我設計了一個“背一背”的游戲:找三位學生,其中兩位體重對比明顯。這三名學生互相背一背后說出自己的感受,初步感知輕重。其次,我利用課件演示,請學生觀察兩幅圖片,說一說哪邊輕,哪邊重?再次,我讓學生聯系生活,在自己的桌上找出兩樣物品,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它們的輕重,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這樣為學生提供人人參與的機會,力求激發每個學生學習的欲望。)最后設疑,導入新課。看來物體有輕有重,那么怎樣來表示物體的輕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表示物體質量的單位:克和千克。(用設疑來激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

(二)操作探究,感悟新知。

1、構建克的概念。

學生從生活經驗中得出:物體的質量需要秤來稱。在認識克之前,首先讓學生認識秤。先說說在生活中看到過哪些秤,相機課件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幾種秤。(磅秤、電子秤、彈簧秤、臺秤、盤秤、桿秤、天平、人體秤、)接下來讓學生認識這些工具,練習讀取秤上的數值,教師要做必要的指導。其中重點認識天平、盤秤、人體秤,以為下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克”是一個很輕的質量單位,要結合實際讓學生充分感受。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通過“稱、掂、找、說”四個層次,來認知克是用來稱比較輕的物體的質量單位,通過用天平稱出1克的2分幣,再用手掂一掂,讓學生充分地體驗1克到底有多重,接著讓學生找一找、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質量大約是1克,以克為單位的物品的質量來加深對克的感受,明確克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這樣,使學生在多項操作活動中建立克的質量觀念,并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我們學習數學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生活。

2、構建千克的概念。

在生活中,以“千克”為質量單位的物品很多,為了深入地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我設計如下教學步驟:稱一稱,掂一掂,估一估,找一找,猜一猜,說一說。

通過稱一稱,掂一掂,把抽象的質量單位與熟悉的實物結合在一起,初步感知l千克的質量觀念。為了讓學生感知1千克到底有多重,我讓學生用手掂一掂兩袋鹽的質量,然后稱一稱,再掂一掂。學生在感知1千克的質量之后,

通過小組合作秤出質量為1千克的物品,如大約幾個蘋果的質量是1千克等等,放在手中再掂一掂,從而深化概念,突破重點,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為了進一步感受幾千克的質量,我為每組都準備了1號包,猜一猜有幾千克?再稱一稱,拎一拎。也可以稱稱體重:先猜一猜老師的體重,找同學幫忙稱一稱,再稱稱其他同學的體重。最后可以聯系生活說一說以千克為單位的物品的質量。這樣通過稱體重的游戲和聯系生活實際,不僅使學生感受到了幾千克的質量,同時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溝通克與千克的內在聯系。

如果學生在認識克和千克時打好了基礎,那么在填寫單位名稱,進行質量單位的辨析時就會輕而易舉了。學生在理解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時,我們可以利用前面的教學直接揭示,即從兩袋鹽的質量中巧妙地揭示出克與千克的內在聯系。接下來就可以設計一些習題,解決克與千克之間的簡單換算。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這個層次以練習為主,通過精心設計,力求達到“有的”、“有序”、“多樣”、“有度”。為此,安排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1、基本練習:

例如:在()里填上合適的單位。一個乒乓球重1()。一袋洗衣粉重1()。一管牙膏重100()。一只雞重2()。一位小朋友重23()。一個西瓜重3()。

(學生通過填寫單位,可以進一步明確質量單位的聯系和區別,使認識更加準確。)

2、深化練習:

改錯題:爺爺收到了明明寫來的一封信,信的內容為:

爺爺:

您好!我已經9歲了,身體長得特別健壯,體重已達50克,每天早上吃一個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個100千克的饅頭,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媽媽一起能把1克的米飯吃光。

爺爺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為什么呢?接下來請同學們以小組的形式來找出文中的錯誤。看哪個小組找的又快又準!這里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要準確使用。

3、課外練習。(運用所學知識回家與媽媽上街買一次萊或去超市購物)。這樣將數學知識延伸到課外,使學生感到數學離我們并不遠,而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得以發展。

另外,在練習結束后,教師讓學生總結,要讓學生談一談本節課有什么收獲和感想,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又提出新的要求。既讓學生有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同時又引發學生繼續探索的欲望。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19

《湖》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正確工整地書寫課后練習中的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展開想象,感受湖光山色的美麗。

3、能背誦課文,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4、拓展知識,多了解一些湖的名字。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認識并書寫課后生字,難點是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意境之美,并理解課文中的詞。

教學準備

1、學生回家收集有關湖的資料。

2、老師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哪些湖?(生列舉)老師今天帶來一些美麗的湖的圖片,你們想看嗎?(課件展示湖的圖片。)

你們發現這些湖美在哪里?(學生講,諸如水、花木、倒影、動物等。)

今天,老師要向你們介紹一池美麗的湖水。它哪點美呢?學了課文的第一課你就知道了。今天我們就共同來欣賞這首詩歌——湖。(板書課文題目并齊讀。)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師:現在請你們讀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分別勾畫出生字和生詞,并多讀幾遍。(師板書:1、讀文;2、用不同的符號分別勾畫出生字和生詞;3、讀字詞。)

(2)(卡片)抽一組開小火車檢查讀生字。

(3)(卡片)再抽一組開小火車,前一個學生讀字,后一個說出生詞。(生詞讀準了,師翻過背面的生詞來,全班跟讀兩遍。并把生字卡片用磁石貼到黑板上。)讀到“翡翠”時讓生看實物來理解詞,并教會再解詞的方法。“紋”和“假”要求學生擴詞。

(4)讓學生說說用什么方法記生字,師相機指導學生上臺在黑板上把生字分類。(“蟋、蟀”是蟲字旁;“嘟、啄、咯”是口字旁;剩的字用特殊方法記,如編兒歌,加一加,減一減等。)

三、理解大意——想象情境說話——美讀課文

(1)讓學生再讀課文,整體感知,邊讀邊想:你喜歡這個地方嗎?為什么?(生說到景色美,或是動物唱歌,或是好玩,師相機問問是從第幾節知道的,并板書。)

(2)選自己喜歡的一節讀讀。

(3)抽生來讀自己喜歡的一節。師相機就引導全班同學讀那一節。

第一節:

(1)生自己讀第一節,師提要求:勾畫出喜歡的句子,并把句子讀一讀,想想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2)抽生說說自己勾畫的句子,師引導朗讀。

(3)在“亮得像面鏡子,綠得像塊翡翠”一句中,為什么說“湖”像鏡子和翡翠?引導學生觀看大屏幕“美麗的湖水”,理解打比方的句子,引導學生說說想到的畫面。

(4)抽一個學生來讀整節詩,其他同學評一評,再讀。(相機引導理解“大唱片”。)

(5)完整地美美地讀讀整節詩。

第二節:

(1)抽生讀。師提要求:其他學生邊聽邊想小動物們奏樂時的樣子。

(2)演一演:這四種小動物是怎么奏樂的?(師相機播放動物聲音,讓生邊學動作邊發聲。)

(3)請一位學生有感情地讀讀,其他學生做動作,學動物的聲音。

(4)自己邊美讀邊做動作。(試著背背這一節。)

(5)全班邊做動作邊美美地背背這一節。

(6)讓生想象還有哪些動物會來表演什么節目,并布置課后作業:將自己的想象畫下來。

第三節:

動物們的音樂很美,風景很美,我們的小朋友也玩得很高興。

(1)抽喜歡第三節的孩子站起來讀讀。

(2)師問:想一想,假如你來到湖邊,你最想做什么?

(3)引導生用“一面……一面”造句,說說自己想做的事。

(4)引導學生感受在湖邊游玩的感覺,抽生美美地讀本節詩。

通讀全詩:喜歡哪一節的就站起來讀。其他學生邊聽邊想象詩歌描繪的圖景。

四、寫字

1、學生看要求寫的字,讓學生自己讀讀。

2、師引導:寫字三步驟——先要觀察結構,并描紅。然后再照著寫。讓生同桌討論:有哪幾種結構的字。

3、師抽問,引導學生分析字的結構特點,怎么寫。

4、師問:你認為有什么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5、師相機提出難字:“旋”和“假”注意右邊的筆畫筆順,指導寫。可自評、互評寫字要領。

6、剩下的字,學生當堂自己寫。

五、作業,選做一題(課件)

1、背一背:美美地背詩歌。

2、畫一畫:根據詩的第二節,加上自己的想象,畫一幅畫。

3、寫一寫:把你想寫的詞語或句子寫一寫,并完成課后填空題。

二年級教案下載篇20

教學目標:

1. 能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會認本課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做到書寫端正、整潔。

2. 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句子。

3. 了解課文內容,學會保護環境,懂得給別人快樂,自己才會得到快樂的道理。

教學重點:

讀準生字字音并組詞。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

隨文識字法

遵循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的原則,引導學生在讀文、讀句、讀詞中識字,在不斷閱讀和反復復現中識字。

情景教學法

以歌曲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抓住重點部分指導練習對話,讓孩子們把自己當作“小松鼠”、“小草”、“玫瑰花”練習對話,融進故事情景中,感受對話中小松鼠的高興,感受小草和玫瑰花的緊張、著急。

教具準備:

《小星星》的音樂。

教學過程:

一、歌曲激情,導入課題

1. 課件演示:歌曲《小星星》,學生跟著唱,創設情景,為進入新課做好鋪墊。

2.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小星星嗎?(生答)瞧,星星已來到咱們的課堂上了(師貼兩顆小星星在課題的“星星”右上方。)請小朋友齊讀課題——《耳朵上的綠星星》,把綠星星讀得再可愛一點,讀得真好!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1. 師:這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你們想讀讀課文嗎?不過,謝老師要告訴你們讀好課文的小竅門,大家可要聽清楚了:讀課文時,如果遇上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讀一讀,如果遇上難讀的句子就要多讀幾遍。聽明白了嗎?把書捧起來,自由地讀課文,爭取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 師:剛才你們讀得可認真了。現在謝老師要看看你們是不是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了。

(逐句抽讀,處理生字,引導學生自主認字、記字。)

①小松鼠說:“摘一朵紅玫瑰別在胸前,一定很好看。”

師提醒 “瑰”字的讀音。單獨念時讀一聲,連成詞語時讀輕聲。

②晚上,朋友們都來祝賀小松鼠的生日。

注意“祝”的聲母是翹舌音,練習給“祝”找詞語朋友。

③朋友們走了,小松鼠耳朵上的綠星星飛了下來,原來他們是兩只可愛的螢火蟲。

注意“螢”字的讀音,提醒不要加字,不要減字。

④小松鼠聽了,心里甜滋滋的。

注意“滋”字是平舌音。

3. 開小火車讀、齊讀詞語卡片。

4. 抽讀、搶讀去掉拼音小帽的生字卡片。

5. 再自由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得更通順更流暢。

三、精讀課文,感知內容

1. 師:小松鼠過生日了,他打算怎么來打扮自己呀?

抽讀第1段。

師:引導讀句:想想看,戴上一頂用小草做的綠綠的草帽,小松鼠該是多美呀!誰來讀。

師:小草帽把小松鼠打扮得很漂亮,小松鼠心里多高興呀!誰來把她的高興勁兒讀出來。

2. 師:引導讀小草的話:“正當小松鼠伸手要摘小草的時候,突然,聽見一個聲音。這棵小草,你在說什么呢?”(投影課件)讀句子:“別摘我,別摘我,我會疼的呀!”這顆小草不愿意被摘,那這棵小草呢?小草們,讓我們一起對小松鼠說:“別摘我,別摘我,我會疼的呀!”(師點評:老師聽出了你很害怕。這棵小草啊!非常著急,他還借助動作表達自己的心情。)

3. 師生分角色讀對話。

4. 師:小松鼠還想怎樣打扮自己呢?請同桌的小朋友分角色讀小松鼠和玫瑰的對話。

請一同桌來讀,其他的孩子當小評委,來點評。

師:我們也來學學他們倆的樣子再讀一讀,剛才讀小松鼠的現在還讀小松鼠的話,剛才讀玫瑰花的現在還讀玫瑰花的話。

5. 師:孩子們,聽了小草和玫瑰的話,小松鼠是怎么想的啊?

小松鼠沒摘小草,也沒摘玫瑰花,空著手回家了。她想:沒有草帽,沒有胸花,我一定不漂亮。可是生日晚會上,小松鼠卻非常美麗。

6. 師:小松鼠想到自己會變得這樣美麗嗎?(抽答)小動物們想到小松鼠會這么美嗎?(沒有)是啊,大家都沒有想到,所以小松鼠感到特別驚訝。小朋友在生活中有沒有感到驚訝的時候?(有)驚訝時,是什么樣的表情?誰來做一做?(睜大眼睛,張大嘴)誰來驚訝地讀讀這句話?誰能讀得更驚訝?

7. 師:綠星星真是美呀!課文第8段描寫綠星星的美,現在把書捧起來,讓我們再美美地讀一讀。

8. 師:咦!小松鼠覺得奇怪,為什么兩顆綠星星會跑到我的耳朵上來呢?

(生答:那兩個綠星星是小草和玫瑰花請來的螢火蟲,是來打扮小松鼠的。)

哪只螢火蟲來讀一讀?請這只可愛的螢火蟲來讀,請這只閃閃發光的螢火蟲來讀。(小結板書:畫線條)

9. 師:剛才你們都讀出了對小松鼠的喜愛,你們喜歡小松鼠嗎?那你能用上“因為……所以……”來說說為什么喜歡她嗎?是啊,因為小松鼠心地善良,所以我們都喜歡她!我們再一齊來夸夸小松鼠(齊讀句子)。

10. 師:引出生詞“善良”。哪個孩子能夠用“善良”來說一句話?從而達到了解“善良”的意思。

四、指導觀察,學習寫字

1.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善”字,如何才能寫得美觀漂亮,找出最關鍵的筆畫給大家提醒。

2. 學生觀看課件演示,了解“善”字的筆順筆畫。

3. 老師范寫,學生書空。

4. 學生自己練習寫字,先描一個,再寫兩個,提醒注意正確的寫字姿勢。

5. 寫好的孩子同桌評價,互相學習,在別人寫得好的字下畫朵花。

6. 利用展示平臺展示學生寫的字,共同欣賞評價,把自己認為寫得不好的再在旁邊寫寫。

五、回顧全文,完成板書

師:孩子們,正是因為小松鼠的善良,所以才得到了小草和玫瑰花的回報感恩,自己也獲得了更多的快樂。

(板書:感恩)

小朋友們,讓我們也做像小松鼠一樣心地善良的人。

8687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京签证代办_签证办理_商务签证_旅游签证_寰球签证网 | MOOG伺服阀维修,ATOS比例流量阀维修,伺服阀维修-上海纽顿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 耳模扫描仪-定制耳机设计软件-DLP打印机-asiga打印机-fitshape「飞特西普」 | 广州中央空调回收,二手中央空调回收,旧空调回收,制冷设备回收,冷气机组回收公司-广州益夫制冷设备回收公司 | 西门子气候补偿器,锅炉气候补偿器-陕西沃信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承插管件_不锈钢承插管件_锻钢高压管件-温州科正阀门管件有限公司 | 防伪溯源|防窜货|微信二维码营销|兆信_行业内领先的防伪防窜货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 | 超声波清洗机_超声波清洗机设备_超声波清洗机厂家_鼎泰恒胜 | 代理记账_公司起名核名_公司注册_工商注册-睿婕实业有限公司 | 中控室大屏幕-上海亿基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电磁铁_小型推拉电磁铁_电磁阀厂家-深圳市宗泰电机有限公司 | 档案密集架_电动密集架_移动密集架_辽宁档案密集架-盛隆柜业厂家现货批发销售价格公道 | 温控器生产厂家-提供温度开关/热保护器定制与批发-惠州市华恺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法利莱住人集装箱厂家】—活动集装箱房,集装箱租赁_大品牌,更放心 | 余姚生活网_余姚论坛_余姚市综合门户网站 | 哈尔滨发电机,黑龙江柴油发电机组-北方星光 | 并离网逆变器_高频UPS电源定制_户用储能光伏逆变器厂家-深圳市索克新能源 | 热风机_工业热风机生产厂家上海冠顶公司提供专业热风机图片价格实惠 | 雷达液位计_超声波风速风向仪_雨量传感器_辐射传感器-山东风途物联网 | 庭院灯_太阳能景观灯_草坪灯厂家_仿古壁灯-重庆恒投科技 |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 登录入口 | 电子元器件呆滞料_元器件临期库存清仓尾料_尾料优选现货采购处理交易商城 | 全屋整木定制-橱柜,家具定制-四川峨眉山龙马木业有限公司 | 胶辊硫化罐_胶鞋硫化罐_硫化罐厂家-山东鑫泰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意大利Frascold/富士豪压缩机_富士豪半封闭压缩机_富士豪活塞压缩机_富士豪螺杆压缩机 | 滚塑PE壳体-PE塑料浮球-警示PE浮筒-宁波君益塑业有限公司 | 土壤有机碳消解器-石油|表层油类分析采水器-青岛溯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蔡司三坐标-影像测量机-3D扫描仪-蔡司显微镜-扫描电镜-工业CT-ZEISS授权代理商三本工业测量 | 联系我们-腾龙公司上分客服微信19116098882 | 西子馋火锅鸡加盟-太原市龙城酉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小型UV打印机-UV平板打印机-大型uv打印机-UV打印机源头厂家 |松普集团 | 东莞市海宝机械有限公司-不锈钢分选机-硅胶橡胶-生活垃圾-涡电流-静电-金属-矿石分选机 | 过跨车_过跨电瓶车_过跨转运车_横移电动平车_厂区转运车_无轨转运车 | 儋州在线-儋州招聘找工作、找房子、找对象,儋州综合生活信息门户! | 磁力链接搜索神器_BT磁力狗_CILIMAO磁力猫_高效磁力搜索引擎2024 | 政府园区专业委托招商平台_助力企业选址项目快速落地_东方龙商务集团 | 成都竞价托管_抖音代运营_网站建设_成都SEM外包-成都智网创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颗粒机,颗粒机组,木屑颗粒机-济南劲能机械有限公司 | 贴片电容代理-三星电容-村田电容-风华电容-国巨电容-深圳市昂洋科技有限公司 | 气体热式流量计-定量控制流量计(空气流量计厂家)-湖北南控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ICP备案查询_APP备案查询_小程序备案查询 - 备案巴巴 | 滑板场地施工_极限运动场地设计_滑板公园建造_盐城天人极限运动场地建设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