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科學教案 >

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時間: 啟權 科學教案

本單元包括“推和拉”、“常見的力”、“怎樣讓小球動起來”、“讓運動的物體停下來”4課,其中“推和拉”是為“常見的力”所做的鋪墊,重點是指導學生研究力與運動的關系。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篇1

【教材簡析】

《莖和葉》是《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的第4課。

這節課是在學生了解了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的基礎上,繼續研究莖和葉的作用。教科書從觀察一株完整的鳳仙花入手,聚焦到莖和葉的作用上。本課引導學生通過借助工具解剖,對莖的內部構造進行觀察,并通過實驗現象,推想植物體內水分運輸的過程,通過課前給葉片上套塑料袋和用黑色卡紙遮住葉片這兩個實驗,引發學生的科學思維,通過對比實驗的分析與推測,得出葉有吸收陽光和蒸騰水分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并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認識到科學研究要尊重證據。

【學生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對身邊的植物并不陌生,也積累了一些觀察經驗,已經初步領悟到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是會發生變化的,但存在對植物觀察、描述不夠具體的現象。因此老師在進行教學前,要讓學生聚焦觀察植物的莖、葉的變化,利用“把植物的莖泡在紅墨水里、用黑色卡紙遮住葉面、用干燥的塑料袋罩住大的葉子”等課前準備活動,引發學生對莖、葉是否會變化的.思考及持續觀察的動機,激發學生對植物莖、葉的研究興趣。通過學生對植物的莖和葉的對比觀察、解剖,知道莖和葉具有一定的特殊功能,從而更進一步認識植物的生命特征,增強學生熱愛植物、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莖和葉是植物體的營養器官。

不同環境中植物的莖、葉外部形態不同。

莖具有支撐植物以及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

葉能吸收陽光制造養料維持植物生存。

葉能蒸騰水分調節體溫維持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動。

科學探究目標

能基于觀察描述鳳仙花葉在莖上分布的樣子,發現其生長規律。

能夠基于觀察及已有認知推測莖與葉的功能。

能夠利用實驗收集證據驗證推測,得出結論。

科學態度目標

對莖與葉的作用表現出探究的興趣。

尊重事實,能依據事實調整自己的想法。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意識到環境影響植物生長,具有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植物的莖和葉的作用。

難點:1.引導學生用橫切和縱切的實驗方法探究莖有運輸水分的作用。

2.通過觀察探究,引發學生科學思維,推測葉的作用。

【教學準備】

1.選取一段浸泡過紅墨水的鳳仙花的莖,一把小刀。

2.課前一周,在鳳仙花植株上選一片葉子用黑卡紙遮住。

3.選一種葉片較大的植物,在其中一片葉子上套上干燥的塑料袋。

4.課前導學:學生觀察鳳仙花形態特征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種植的鳳仙花,莖越長越高,葉越來越多,你們想過莖為什么會長高,葉為什么會越來越多嗎?它們對植物生存分別有什么作用呢?

今天,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來探究植物的莖和葉。

1.學生匯報課前所觀察到的鳳仙花的形態特征。

2.教師引導學生推測莖和葉的作用。

學習新知

(一)探究莖的運輸作用

1.同學們,課前老師讓你們把植物的莖浸泡在紅墨水中。現在,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莖有什么變化?

2.學生回答:莖的內部變紅了。

3.提問:莖為什么會變紅?這個紅色是從哪里來的?

4.學生猜想。

5.我們怎樣才能觀察到莖的內部呢?

6.可以有幾種切莖的方法?

7.學生交流、徒手演示。

8.教師邊講解邊演示。

切莖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橫著切,這種方法叫“橫切”。你能猜出來第二種方法怎么切嗎?可以豎著切,這種切法叫什么?科學上這種切法不叫“豎切”,我們把它叫做“縱切”。

教師強調注意事項:

(1)先橫切,再縱切。

(2)在使用小刀時要注意安全,不要傷著手。

(3)切完后,認真觀察切面莖內紅色的部分,說說它是什么樣子的,并畫在實驗記錄表上。

(4)實驗完成后整理好實驗器材,保持桌面的整潔。

9.學生分組探究、觀察并交流。

10.小結:植物的莖有運輸水分的作用。

(二)研究葉的蒸騰作用

1.大家想一想,莖把根部吸收的水分運送到哪里去了?課前老師要求同學們選一種葉片較大的植物,在葉片上套一個干燥的塑料袋。你們在塑料袋內發現了什么?(塑料袋內壁有小水珠)

2.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小水珠是哪里來的?

3.小水珠是從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在科學中,我們稱葉子這種散發水分的本領叫蒸騰,葉的這種作用叫蒸騰作用。蒸騰作用可以降低葉面溫度,對植物起保護作用,同時還可以濕潤周圍的環境。

(三)研究葉的吸收陽光作用

1.7天前,老師安排同學們在鳳仙花上選一片葉子用黑色卡紙遮住,使它見不到陽光。現在,猜一猜這片葉子和其他葉子相比,會有什么變化?把你們的猜想記下來。

2.同學們的猜想到底對不對呢?現在,我們一起來揭開謎底吧!(取下黑卡紙,進行觀察)

3.學生匯報觀察到的現象。

4.小結:葉有吸收陽光的作用。

三、研討交流

1.不同植物的莖葉各不相同,你見過哪些?學生交流匯報。

2.(播放教學課件)觀察這些不同形態的莖,說說它們的特征,并給莖分類。

3.(播放教學課件)觀察不同形態的葉,說說這些植物的葉子為什么差別這么大?它們分別適合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舉例說明哪些植物適合生活在水中、沙漠等環境里。

四、拓展延伸

1.植物的莖和葉除了運輸水分、吸收陽光、蒸騰作用外,還有什么作用?(繁殖后代)。

2.課后,我們還可以進行小調查,看看哪些植物可以用莖或葉繁殖。

【板書設計】

莖和葉

支撐

莖的作用

運輸水分

吸收陽光

葉的作用

蒸騰水分

【活動手冊使用說明】

第一部分,用畫圖的方式記錄鳳仙花葉子在莖上的分布樣子。要求畫面呈現出葉子之間的位置關系,用簡單的線條記錄也可以。

第二部分,推測植物生活的環境并說明理由,教師指導學生用文字記錄下來。圖1植物是浮萍,生活在水中,推測的理由是它的根細小,在水中生活的植物不需要根吸收更多的水分。圖2是橡膠樹,生活在雨水豐富的熱帶環境,推測的理由是它的葉片很大,可以蒸騰更多的水分。圖3是仙人球,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推測的理由是葉子呈針狀,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圖4是胡楊樹,生活在缺水的戈壁灘,推測的理由是它的根很長、根系很發達,可以深入土壤吸收更多的水分。

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篇2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如果電能從一點流到另一點,這兩點之間一定構成一個電的通路。

2.知道可以用不同的連接方法組成電路。

科學探究目標

1.能用電路檢測器檢驗接線盒內電路的連接情況。

2.樂于思考,使用科學方法進行測試活動,運用比較、分析、推理解決問題。

科學態度目標

1.培養勇于挑戰、縝密推斷的態度。

2.樂于與他人交流自己的觀點。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發現電器內部多種的電路連接,感受科學技術應用的復雜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接線盒內部的電路。

難點:根據檢測的結果判斷接線盒內部的連接情況。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電路檢測器、4個接線柱的接線盒(有3組通路)、學生活動手冊。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聚焦

1.引入:按動教室里日光燈的開關,使燈先熄滅再亮起。

2.提問:我們一按墻上的開關,電燈就亮起或熄滅,你們知道電燈的電路是怎么連接的嗎?(預設:不知道。)

3.講解:(教學提示:出示教材P31集成電路板圖片。)在一個真正的電路中,各個部件都是以不同的方式連接的。家庭電路中常用到接線盒,它不僅可以保護和連接電線,還方便維修。

4.追問:該怎么判斷接線盒內部哪里連通,哪里斷開呢?(預設: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根據小燈泡能否亮起來判斷。)

5.揭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將在不打開接線盒的情況下,通過電路檢測器來研究里面看不到的電路是怎樣連接的。(板書:里面是怎樣連接的)

【設計意圖】通過教室里的日光燈引發學生對看不見的電路的思考,激發學生對探究接線盒里面的電路如何連接的興趣。

探索與研討

探索一:檢測打不開的接線盒

1.過渡:給每個小組發一個接線盒,引導學生觀察接線盒外面的4個接線柱及其對應的數字標號。

2.布置任務:這4個接線柱在接線盒內部有的相連,有的不一定相連。不打開盒子,直接用電路檢測器來檢測,你們能知道哪兩個接線柱之間是通路嗎?請各個小組討論一下,如何用電路檢測器進行檢測,以及按照怎樣的順序去檢測才能把4個接線柱之間所有可能的連接都檢測到?

3.活動:指導學生根據小組討論的方法和順序檢測接線柱之間是通路還是斷路,并將檢測結果補充到接線柱通斷檢測記錄表中。(教學提示:提醒學生檢測電路前,先將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接觸一下,以檢測它能否正常工作;并且,每兩個接線柱之間至少要檢測三次,以保證檢測的準確性。)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設計檢測方案并進行檢測,既檢驗了學生使用電路檢測器的情況,也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使學生學會科學的排列方法。

探索二:推測接線盒內部是怎樣連接的

1.過渡:說說你們的接線盒的檢測結果。(預設:電路檢測器的檢測頭接1號接線柱和其他接線柱時,小燈泡都不亮,說明1號接線柱和其他接線柱之間都是斷路;檢測頭接其他任意兩個接線柱時,小燈泡都亮,說明其他接線柱之間都是通路。)

2.布置任務:根據你們的檢測結果,請大家在組內討論各自小組的接線盒內部的電路可能是怎樣連接的,并將推測的連接方式用畫圖的方式記錄下來。接線盒內部可能的連接方式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檢測結果討論、推測接線盒內部的連接方式,訓練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證據的科學態度。

拓展與小結

1.小結:不管多么復雜的電路,都是由很多簡單的`電路通過不同的連接方式組合而成的。如果電能從一點流到另一點,這兩點之間一定構成一個電的通路。

2.提問:如果是5個或者6個接線柱的接線盒,怎樣才能毫無遺漏地檢測任意兩個接線柱之間的通斷情況?(預設:先給各個接線柱編號,再按照編號順序,逐一排列組合,如對于5個接線柱的接線盒,1號接線柱可依次和2、3、4、5號接線柱組合,

2號接線柱可依次和3、4、5號接線柱組合,以此類推。)

3.拓展:請大家課后嘗試測試5個接線柱的接線盒,并根據測試結果畫出可能的電路連接示意圖。

【設計意圖】增加接線盒的接線柱的數量,提高檢測難度,以此培養學生解決更加復雜問題的能力,在已有能力基礎上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課通過指導學生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接線盒內部的電路是怎樣連接的,使學生對電路的概念有了全面的理解,明白了電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連接。在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檢測方式,指導學生使用科學的排列方式進行不遺漏、不重復、高效率、準確的測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在測試結束之后,安排學生通過測試結果對接線盒中電路的連接方式進行推測,并畫出電路連接示意圖,一方面檢驗學生對電路的理解,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后作業

見“狀元成才路”系列叢書《創優作業100分》對應課時訓練P26第三題。

三、選擇題。

1.檢測如圖的接線盒內電路的連接情況時,以下檢測順序最合理的是。

A.1-2、2-4、1-4、1-3、1-4、3-4

B.1-2、1-3、1-4、2-3、2-4、3-4

C.1-2、2-3、1-4、3-4、1-3、2-4

2.在檢測電路之前,要將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接觸一下,這是為了。

A.檢查它能否正常工作

B.提高檢測器的靈敏度

C.消耗檢測器的電流

3.在檢測接線盒的連接情況時,以下操作最合理的是。

A.檢測不用按順序,不漏掉每個位置就好

B.組內分工明確,有操作員和記錄員

C.若不能檢測出結果,則可以打開接線盒記錄里面的電路連接情況

4.用一個電路檢測器檢測接線盒內部的連接情況,發現如下結果:

由圖可知,接線盒中的電路連接情況是。

參考答案

三、1.B2.A3.B4.B

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篇3

一、學情分析

四(1)和四(4)兩個班級共有學生102人,他們喜歡科學,愛動腦、愛動手,整體學習比較認真,對實驗感興趣,經過一年的科學學習, 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他們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強,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有四個單元“溶解”、“聲音”、“天氣”、“我們的身體”。與原教材相比縮減了一個單元,減少了“磁鐵”、“有生命的物體”兩個單元,增加了“我們的身體”單元。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具體為:生命科學(生命體的結構與功能)《我們的身體》;物質科學(物體與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質科學(光、熱、電、磁)《聲音》;地球與空間(地球和天空的變化)《天氣》。調整后的新教材,內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

每個單元都有七個教學內容,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根據教學建議,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的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應該加強單元后的總結性教學,幫助學生梳理概念、澄清觀點。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能夠自己想出辦法增進對研究對象的了解。

2、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要求使用測量的方法,并選擇適當的詞匯、數據和圖表來描述物體和有關現象。

3、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4、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

四、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教學措施

1、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讓學生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認真鉆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3. 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

4、充分運用教具、掛圖、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尤其要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

5、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篇4

授課時數:

一課時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學會養蠶。

2、能夠較長時間觀察、描述蠶的生長和變化。

3、能夠預測、比較和討論蠶的整個生長期的外觀變化。

4、能通過圖畫和文字表述,交流觀察結果。

5、能夠自主地探究關于蠶的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科學知識

1、知道幼蟲期需要食物、空氣、空間等生活和成長的必要條件。

2、知道幼蟲形成了蛹,蠶蛾是從蠶蛹里羽化出來的。

3、知道蠶的成蟲——蠶蛾從蛹里孵化出來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長大。

4、知道雌雄蠶蛾交尾后,雌蠶蛾產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進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偉大。

2、更加關注生命、親近生命、珍愛生命。

3、珍視在整個養蠶期搜集的科學信息。

4、體驗養蠶及研究蠶的樂趣。

5、養成把養蠶活動堅持到底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了解蠶在每一個階段的生長變化。

教學難點:

養成把養蠶活動堅持到底的'科學態度。

教學準備

蠶的生長過程的教學碟片

蠶的一生標本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你們的蠶寶寶怎么樣了?

我們在飼養蠶寶寶的同時還要為它們記好成長日記。(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提問:蠶寶寶吃什么?如果沒有桑葉,可以用什么代替桑葉?

2、告訴學生可以用萵筍葉代替桑葉,但要記住不可以兩種葉子混吃,如果用萵筍葉,一開始就用并不要改變。

3、布置學生做好記錄

4、談話:蠶生長一段時間后,會有幾天不吃不喝,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呢?

5、請了解的學生介紹:怎么蛻,從哪里開始蛻皮,一生蛻皮幾次。

6、提問:蠶為什么蛻皮?蛻皮后蠶寶寶有什么變化?

7、談話:經過四次蛻皮以后蠶開始吐絲了,你見過嗎?

8、布置:觀察蠶繭是什么樣的?稱一稱一只繭有多重?量一量蠶繭的長度和寬度。

剪開一個繭子觀察,再用手碰一碰。

9、討論:剪開的繭子能活嗎?(做好觀察記錄)

10、提問:蠶繭過幾天后又發生什么變化?

11、同學介紹蠶蛾及產卵。

12、強調為保證成功可以將幾家的蛹放一起。

13、歸納蠶的一生

(1)蠶的一生分為幾個階段?

(2)小結并板書

三、布置作業

記好觀察日記,過段時間進行交流。

板書設計:

2、 給蠶寶寶記日記

卵——蠶——蛹——蠶蛾

(幼蟲) (成蟲)

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篇5

教學設想

《水流有力量》是青島版《科學》教材四年級上冊的第17課。是讓學生根據提供的材料進行水流是否有力量的觀察、實驗、采集數據,并做簡單的記錄。知道影響水流力量大小的因素,理解水流力量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

教材內容的特點決定教學的特點,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力求貫穿以下教學理念:

1、始終貫徹“以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課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探究活動。”指導學生認識水流產生力量就是讓學生在已有生活經驗之上進行科學探究,所以教學時我以探究為核心,引導學生親歷“提出問題—作出猜測—制定計劃—實驗驗證—搜集整理信息—思考與結論—表達與交流”的探究過程。

2、“以人為本,注重方法和過程”的理念。

《科學課程標準》提出:“科學課要幫助學生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與方法。”《水流產生力量嗎》一課是通過探究影響水流力量的大小的因素,向學生滲透“對比”實驗的方法,讓學生知道除驗證的那項內容外,其它條件都要相同,才能比較。例如要想驗證水流力量大小與水流量多少的關系,必須讓水流量大小不同,水位高低相同,沖擊水輪部位相同才能比較。

3、“注重合作共享、注重成功體驗”的教學理念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要使學生樂于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為后繼的科學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身的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在探究水流力量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讓學生打破小組界限,合作對比,現象更明顯。學生在研討中學會合作交流、成果共享,讓學生分享成功的快樂,學生得到這種快樂后,便會為下一輪探究添加動力。

教學準備

教具:

多媒體課件一套。

實驗材料:

水槽、帶槽的小水輪、漏杯、水杯、毛巾、注射器等。

制作材料:

紅蘿卜、硬塑卡、小刀、鐵絲等。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為了滲透“對比”實驗的方法,設計了比較兩個風車哪個轉得快和在什么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比較才合理,兩個教學活動,過程略。)

一、證明水流有力量

師:(出示小水輪)同學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什么禮物?生:小水輪。

師:在你們的實驗桌上有一些水、一個水杯、一個安裝在水槽上的小水輪,一個漏杯(漏杯底部有兩個小孔,一個小孔漏水少,一個大孔漏水多)、注射器等。你能用這些器材讓小水輪轉起來嗎?生:能。

師:同學們對自己很有信心。那你們想過沒有,實驗時應注意點什么?生:不要碰壞器材。生:應合作完成這個實驗。

師:同學們想的很周全。馬上就要動手了,老師也給你們提點建議:當水槽內的水碰到小水輪的時候,把水倒出來再做。(生實驗,師巡視)

師:請同學們停下來,老師發現你們的小水輪都轉起來了。誰能說一說,你怎樣讓小水輪轉起來的?小水輪轉動時你有什么發現?生:用水沖擊小水輪的葉片,水輪就會轉動。生:用注射器吸滿水,沖擊小水輪,小水輪轉動起來。生:小水輪有時轉得快,有時轉得慢。

生:用水沖擊小水輪中間轉得慢,沖擊扇葉轉得快。師:用水沖擊小水輪就會轉動,這說明什么?生:水流能產生力量。生:水流有一種力量。(板書:水流產生力量)

師:生活中,你感受過水流產生的力量嗎?生:洗手時,水沖在手上有點兒疼。生:洗澡時,水能沖掉身上的泡泡。生:沖浪時,水能把人沖動。

生:潑水時,水能把地上的灰塵沖起來。……

二、猜測、驗證水流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力量大

1、根據經驗和觀察到的現象作出猜測

師:同學們的經驗非常豐富,生活中就應多觀察、多體驗。那你們想過沒有水流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力量大?生:水位高的時候產生的力量大。生:我認為水流量多的時候產生的力量大。生:我認為水流快的時候產生的力量大。……

板書:水量多

水位高產生力量大?

水流快……

師:同學們的猜想這么多!也很有研究價值。對于你們的猜想,老師也想知道是不是這樣。研究問題僅憑猜想是不行的,我們還應怎么辦?生:做實驗。

2、設計實驗,驗證水流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力量大。師:同學們的猜想很多,但由于咱們時間有限,不可能一一驗證,所以每個小組先選一個你們最感興趣的問題,然后再討論一下怎樣去研究。(生討論)

師:誰能介紹一下,你們打算驗證哪個問題,怎樣驗證?

生:先用漏杯在低處沖擊小水輪,再在高處沖擊小水輪,觀察小水輪轉動的情況,驗證水位高水流產生的力量大還是水位低產生的力量大。

師:對他們設計的實驗,你們還有沒有什么補充?

生:我認為應在漏杯中裝同樣多的水,沖擊水輪相同的部位這樣才合理。

師:你想的非常嚴密,研究這個問題還有其它方法嗎?

生:我們打算兩個組合作,一起研究。用兩個漏杯裝同樣多的水,一個放在低處,一個放在高處,同時沖擊兩個同樣的小水輪,觀察小水輪的轉動情況,驗證水位高水流產生的力量大還是水位低產生的力量大。

師:你們小組合作非常好,方法也很合理。為什么想兩個組一起做?生:這樣比較著做現象明顯。

師:這個方法很好。還有驗證其它問題的嗎?

生:我們打算把一個漏杯放在同一高度,一次用大漏口漏水沖擊小水輪,一次用小漏口漏水沖擊小水輪,觀察小水輪的轉動情況,驗證水量多產生力量大還是水量少產生力量大。生:我們的方法是:找兩個同樣的漏杯,放在同一高度,一個用大漏口,一個用小漏口,同時沖擊兩個同樣的小水輪,觀察小水輪的轉動情況,驗證水量多產生力量大還是水量少產生力量大。

師:你們也想到了兩種方法,能用不同的方法驗證同一個問題,這很好。

生:用兩個同樣的注射器吸同樣多的水,在同一位置,一個用大力氣壓活塞,水流快沖擊小水輪;一個用小力氣壓活塞,水流慢沖擊小水輪,觀察小水輪轉動的情況,驗證水流快產生力量大還是水流慢產生力量大。

生:用一個注射器吸同樣多的水,在同一高度,先后兩次用不同的力量壓活塞,使水流速度不一樣,沖擊小水輪,觀察小水輪的轉動情況,驗證水流快產生力量大還是水流慢產生力量大。

師:同學們思路非常清晰,想出這么多的辦法。不但想出了用不同的辦法來驗證同一問題,而且想到了用相同的辦法驗證不同的問題,老師很佩服你們。希望你們實驗時,如果有問題,小組內先想辦法解決,也可以借鑒一下其他組的辦法,實在有困難,就舉手示意老師,咱們再共同解決。(生實驗,師巡視)

3、匯報交流,體驗成功的快樂。

師:剛才同學們研究得非常投入,相信你們都有了不少的收獲。請先把你們的器材和實驗記錄整理一下。

師:因為用的方法不同,研究的問題不同,希望你們在別的同學匯報時,要注意傾聽。哪個小組先來說一說在實驗中你們有什么發現?生:水位高小水輪轉得快,水位低小水輪轉得慢。生:水流量多,小水輪轉得快;水流量少,小水輪轉得慢。生:水流快,小水輪轉得快;水流慢,小水輪轉得慢。……

師:同學們雖然做了不同的實驗,但都發現有時小水輪轉得快,有時小水輪轉得慢。小水輪轉動的快慢不同說明了什么?

生:水輪轉得快,說明水流力量大;水輪轉得慢,說明水流力量小。師:也就是說,水位高、水流快、水量多時水流力量大。

師:現在通過實驗驗證了你們的猜想是正確的之后,你們心情怎樣?通過這次實驗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非常高興,我用實驗驗證了自己的猜想。

生:我知道研究問題僅憑猜想是不夠的,必須用實驗來驗證。生:做一做,才能知道想得對不對。生:兩個小組比較做實驗,現象比較明顯。

師:同學們對科學有這么濃厚的興趣,老師真為你們高興。我們的科學家也是這樣搞實驗的。

三、了解水流力量與人們的關系

師:通過以上研究我們知道水流力量大小與什么有關。同學們再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水流產生的力量?生:水流力量可以發電。生:可以利用水流力量沖浪。生:可以運用水流力量搬運木材。……

師:生活中人們用水流力量做很多事情,那么水流力量能給我們帶來危害嗎?

生:洪水能沖毀農田,毀壞房屋。生:暴雨能形成泥石流。生:海嘯能沖毀家園,淹死牲畜。……

師:同學們舉了這么多例子,看來水流的力量確實和我們有密切的關系。下面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水流的力量。(課件展示:有關水流力量與生活關系的畫面)

①瀑布飛流直下的場面

師:看到這幅畫面你想到李白的哪句詩?

②人們利用水流力量沖浪的畫面。

師:你看這些人的心情怎么樣?可見水流的力量有時能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樂趣。

③水流沖擊卵石的畫面。

師:我們見到的卵石那么光滑,主要靠水流力量沖擊而成。

④大堤決口的畫面。

師:這是洪水沖毀房屋,淹死人畜……師:看完這段資料,你知道了什么?

生:水流力量能給我們帶來好處,也能帶來危害。生:我們應利用水流力量給人們做貢獻。生:我們應多植樹造林,避免洪水發生。……

四、拓展活動

師:水流力量對我們的影響這么大,可見我們今天的研究非常重要。在實驗桌上的材料袋內,老師還給你們準備了胡蘿卜、硬塑卡、小刀、剪刀、鐵絲等,課下請同學們制作一個小水輪,利用它繼續研究水流的.力量,看有沒有新的發現。

教學反思

經歷《水流產生力量嗎》一課的教學,有得有失,回顧教學過程,留下許多思考:

1.關于教學目標定位的思考

受傳統教學的影響,第一次試教時,仍把知識作為教學目標的重點,其次是能力目標,最后是情感目標。而新課程標準強調要把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有機地和科學知識目標融為一體。所以我們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排在首位,其次是過程與方法目標,最后是知識目標,主次分明,以實現以人為本、立足教材、突破教材進行教學的目的。

2.由過程和方法引發的思考。

最初教《水流產生力量嗎》一課時,在實驗前,我先介紹什么是對比試驗,以及對比試驗的注意事項,反復強調對比試驗的特點是除要驗證的那項內容外,其它條件要相同。如要驗證水流力量的大小與水位高低有關,必須水位高低不同,水流量及沖擊水輪部位相同。結果只少數學生按要求去做,多數學生仍我行我素,不理解什么是對比試驗。總結課堂得失后,再上課時我沒有介紹什么是對比,而是讓學生討論實驗中哪個條件不變,哪些條件可以改變,怎樣比較才合理。這次學生興趣很高,在相互評價中體驗到什么是對比的方法。學生后來設計其他實驗都是對比的方法。

試教成功后,我想在教學探究中,教師要創設一定的情境,鼓勵學生多動腦動手,使學生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3.由高估學生能力引發的思考

不同年齡的孩子對周圍的事物有不同的認知能力,所以每一課教材的編排都是在此基礎上給孩子進行能力目標定位的,而且每一課都有側重點。《水流產生力量嗎》一課是通過探究活動初步向學生進行對比方法的滲透。最初教學時高估了學生的比較能力,讓學生“放任自流”,在不知道怎樣比較的情況下,盲目去操作,結果是方法不嚴密,比較不合理,結論不成立。

人們常說,低估孩子的能力比高估孩子的能力更可怕。我想高估孩子的能力同樣可怕,我們在教學時,應正確評估孩子的能力,明確一課應側重培養孩子哪方面的能力,按由簡到繁,由扶到放,由模仿到半獨立再到獨立的過程逐步進行。給孩子一個由生疏到熟悉的過程,不要一步到位,操之過急。所以本課教學中,應先引導學生設想,然后讓學生交流一下自己的方法,再讓學生去做,孩子的目的會明確一些,操作時才不會盲目,因為本課是培養學生對比實驗能力的起始課。

4.由使用教材引發的思考

《科學課程標準》提出:“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材給我們提供了足夠的探究空間和探究的指向。因此我本著立足教材、突破教材的觀點改變了活動內容的順序,把活動一的內容放在了活動三之后。讓學生探究水流力量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之后,再了解水流力量與人們生產生活的關系。學生通過觀察一幅幅畫面,真正感受到水流力量給人們帶來的利害,體會到研究水流力量的重要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受此啟發,課后我對活動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發現在教學設計時還是習慣依賴于教材,被教材的指向所捆綁。如探究水流力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時,我僅根據教材的指向用一種材料(漏杯)讓學生設計沖擊水輪的實驗。因材料單一,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方案不多。如再提供一些有結構的材料讓學生去探究,我想學生的思維會更加開闊,設計的方案會更多、更完美。

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巖石,知道巖石組成地球的外殼,一些巖石露在地表,更多的巖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蓋著。

2、觀察常見巖石的標本,了解巖石的外形和特點。

3、選擇一種常見的巖石,仿照花崗巖的示例,使用科學的語言對巖石進行準確、全面的描述。

4、學會采集并制作巖石標本。

【教學重點】

1、認識巖石,通過觀察,了解巖石的基本特點。

2、學會用科學的語言準確、全面地描述巖石。

【教學難點】

了解巖石的基本特點,學會用科學的語言,準確、全面地描述巖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本插圖、巖石標本、學生自己搜集的巖石、活動手冊上的記錄表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本47頁上的一首小詩。

你住在哪里?

山峰、溶洞、海底……

到處都有我的存在。

你有什么用嗎?

造房、鋪路、裝飾……

我的用途可多啦!

你的年紀?

嗯——

讓我想想。

2、學生自由讀一讀這首小詩,想一想這首小詩描述的是什么物質?

巖石。

3、這首小詩寫出了巖石的哪些知識?

這首小詩寫了巖石來自于山峰、溶洞、海底,巖石可以造房、鋪路、裝飾,巖石的年齡很大很大。

4、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探究第五單元《巖石與礦物》,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了解常見的巖石。

5、板書課題:

16、常見的巖石。

二、學習新課

活動一:初識巖石

1、同學們,你們見過巖石嗎?你在哪里見過巖石?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2、學生說一說自己在哪里見過巖石?自己見過的巖石是什么樣子的?

3、教師出示課本48頁有關巖石的圖片,學生仔細看一看,初步了解這些巖石的樣子。

4、出示課本48頁下面的一段文字。

巖石組成地球的外殼,一些巖石裸露在地表,更多的巖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蓋著。

5、學生自由讀一讀這段文字,進一步了解巖石的有關知識。

活動二:觀察巖石標本,了解巖石特點

1、教師引導:巖石究竟有哪些特點?下面我們通過觀察一些巖石的標本,來了解一些常見巖石的特點。

2、出示花崗巖、砂巖、大理巖、石灰巖4種巖石的標本,引導學生看一看,初步了解我們本次需要觀察的常見巖石的標本。

3、我們從哪些方面來觀察這些常見巖石的標本呢?又通過什么方法來觀察呢?

全班交流,預設:

使用放大鏡觀察巖石斷口上有幾種顏色,顆粒是大還是小。

通過使用巖石在紙上畫線等方法,來觀察巖石是什么顏色的。

通過敲一敲、聽一聽的方法,來觀察巖石相互碰撞的聲音是清脆的還是沉悶的。

使用滴管在巖石上滴水的方法,來看一看巖石的吸水性如何。

仔細觀察巖石,看一看巖石上有沒有氣孔、條紋或者其他花紋。

觀察巖石上是否有動物或植物的痕跡。

4、學生分小組進行觀察,一邊觀察,一邊完成活動手冊上的記錄表。

5、全班交流,學生說一說本小組觀測的結果以及得出的結論。

活動三:使用科學的語言描述常見巖石

1、剛剛我們觀測了幾種常見巖石的標本,初步了解了這些巖石的一些特點,那么我們該怎樣對這些巖石進行準確又全面的描述呢?

2、出示課本50頁上面花崗巖的.描述范例。

3、學生自由讀一讀這段文字,看一看這段文字是如何科學全面地介紹花崗巖的?

預設:

介紹巖石一般的從分布、組成、質地、聲音、吸水性強弱、是否有氣孔等幾方面進行。

4、下面我們選擇一種巖石,仿造花崗巖的例子對這種巖石進行科學、全面、準確地介紹。

活動四:采集并制作巖石標本

1、展示各種各樣的巖石標本,激發學生制作巖石標本的興趣和意念。

2、教師引導:看到如此美麗的巖石標本,大家想不想動手制作巖石標本呢?下面我們就來動手做一做巖石標本吧。

3、課前,老師讓大家搜集了一些自己喜歡的巖石,下面請同學們把自己收集的巖石給老師看一看。

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搜集的各種巖石。

下面,我們就把大家收集的這些巖石制作成標本。

4、出示課本50頁的下面制作巖石標本的步驟圖,學生認真地看一看,了解制作巖石標本的步驟。

預設:搜集→清理→判斷→裝盒→貼標簽。

5、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按照制作巖石標本的步驟,對自己搜集的巖石進行清理、判斷、裝盒、貼標簽,然后形成巖石標本。

6、全班交流,展示本小組制作完成的巖石標本。

三、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解了巖石的一些基本的特點,學會使用科學的語言準確、全面地描述一些常見巖石。最后我們還按照步驟制作了一些巖石標本。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通過查閱資料、觀察巖石等方法,進一步探究巖石。

【板書設計】

16、常見的巖石

巖石的分布

觀察、認識巖石

描述巖石

采集并制作巖石標本

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能說出推和拉的動作要領與方法。

二、技能目標:能做好單人、雙人以及多人的推拉游戲活動,了解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情感目標:能認真參與,吃苦耐勞,發揮小組合作精神,鍛煉身體并注意安全。

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探究,教師組織,以實踐活動得出結論。

教學準備:

一、場地:學校操場(草地)。

二、設備器材:墻、大樹、籃球架、游戲器材(紙幣、圓圈等)

教學時間:

一、本課1課時完成。

二、教學內容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推拉伸展。

第二部分:雙人、多人推拉游戲,小組套圈比賽游戲。

活動過程:

一、預備運動

為頭、頸、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運動,為后面劇烈運動做好準備,以便拉傷。

二、推拉伸展

1、雙手互拉:雙手互扣,可向左、右、上、下、兩側等方向用力拉。

2、比手劃腳:運用手來做猜拳的游戲活動。

跪撐手猜拳、俯撐手猜拳。

3、雙腳屈伸:雙腳左右側拉及前后分腿等。

運用腳來做猜拳的游戲活動。

站立腳猜拳、坐姿腳猜拳、躺撐腳猜拳、仰撐腳猜拳、俯撐腳猜拳。

4、用力推墻:運用單手、雙手或腳用力推(墻、大樹、籃球架等均可)。

三、雙人推拉游戲:推拉動作以定式用力的方式進行,避免用力碰撞。

1、用背互推:兩人一組(體型相近為宜)用背互推,可用站立或蹲式、坐式等不同方式進行。

2、用手互推:兩人一組(體型相近為宜),用單手或雙手互推,可用弓箭式、騎馬式等配合手部的互推動作。

3、雙手拔河:兩人一組,雙手彼此互扣做拔河狀,用力后拉,松手或被拉距離愈長者為負,對方為勝,可增加不同組別勝者與負者彼此挑戰的機會,以增加課堂氣氛的有趣性。

4、搬運:背扛、背負走、同心協力。

5、手推車:

6、鼓勵學生自創其他雙人的推拉游戲:教師從旁協助或指導,并適時讓學生發表或表演、示范等。

四、多人推拉游戲

1、用力拉動。(本游戲可一人拉二個人也可反過來變成二個人拉一個人)。

2、團體拔河:本游戲為雙人拔河的延伸,人數約四、五人,雙方應注意安全,避免松手后跌倒,教師指導時應特別強調合作精神及安全原則的重要性。

3、投圈得分:在遠近距離不同的地方分別放有不同分值的紙幣,每人五個圈,看誰套的分數多。

指導要點:

注意事項:

一、教學時宜有充分的活動空間,才能充分伸展肢體。

二、推拉游戲時,應特別注意課前的場地安全檢查。教學活動應兼顧安全為原則。

三、團體拔河,以雙方人數各3——5人能引起學生高昂興趣又較安全。

四、投圈游戲時教師可提醒學生體會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學評量:

一、指導學生自我評量。

二、具體評量標準參考:

1、推拉游戲中,盡全力而有明顯用力且流汗者為3分,其次為2分,再其次為1分。

2、學會互推和互拉的方法,10種以上者為3分,6~9種為2分,5種以下者為1分。

3、投圈游戲中,以圈投中的紙幣的分值之和計算。

4、在游戲中能盡全力,肯合作者為3分,其次為2分,再其次為1分。

三、評出優秀活動小組

把個人得分與小組集體得分總和作為活動小組總分,評出優秀小組并給予獎勵。

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篇8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搜集事例,說明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2、能夠通過彈棋子游戲發現力的三個要素。

科學知識: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2、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喜歡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并從中體驗和感受到樂趣。

教學準備:

吸鐵石、模板、回形針、棋子等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力在哪里?請用動作表示出來。

力在手上、腿上……力在身體里。

2、演示:雙手同時壓粉筆盒,粉筆盒(物體)怎樣了?

要求:用簡單的圖形來描述現象。

(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二、觀察

1、拓展描述:離開我們的身體,往別處想,哪里還有力?

2、給力起名稱。

人的力稱為人力、機器的力稱為機械力、風的力稱為風力……

過渡:力在哪里?——到處都有力。

(讓學生立足現實感受,以利于進一步認識、發現有關力的科學規律。)

三、發現、認識

1、小實驗:會“跳舞”的回形針。

用吸鐵石、模板、回形針演示實驗。

區別:與我們前面說的力有什么區別?——借助外力。

2、關于力你想知道什么問題?(到底什么是力?)

3、引導學生對力的概念的描述。

一種物體對另一種物體產生了作用,就叫力。

(讓學生在觀察現象中分析與發現科學規律,并引導他們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形成對力的概念認識。)

4、如果讓你將這些力分類,你可以怎么分?請說出你分類的理由。

四、探究

1、活動:移動一個大箱子可以用什么力?(推、拉……)

過渡:想一想,是否我們自然界中的力都可以有推和拉這兩種力呢?

2、游戲:彈棋子

要求:彈棋子的方法。(教師演示)

記分方法。(板書說明)

分組,每人彈三次。

思考:當你彈棋子的時候,你還發現什么關于力的知識?

學生進行游戲。

發現:力有什么特點?(打棋子的不同點,棋子彈的方向不同。力可以在物體間傳遞。力有大有小。力有方向……)

五、反饋

1、關于力你知道了什么知識?

2、你還有什么想知道的關于力的問題?

(讓學生形成概括性的思維,通過對新問題的提出以發現學生思維發展的脈絡,以便于拓展性的學習。)

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篇9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設想出多種使物體運動起來的方案及改變物體運動方向的方法。

2、能夠用實驗驗證自己的設想。

3、能夠正確描述實驗中產生的現象,通過分析,得出結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愿意動腦筋想出使物體運動起來的多種方法。

2、能夠與其他小組交流假設和實驗方法,并找出好的辦法。

科學知識目標:

1、能說出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靜止轉為運動。

2、能辨別出物體的運動主要是由哪種力(如風力、水力、重力、彈力等)作用的結果。

科學、技術、社會、環境(STSE)目標:

能聯系生活實際,舉出更多的力使物體運動發生改變的例子。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各種小球、氣筒、扇子、細線、擋板、磁鐵、大頭針、圖片等

重點:

引導學生設計更多種使小球動起來的方案。

難點:

找出物體的運動是由哪種力作用的結果。

教學過程:

一、活動1

讓小球動起來

1、小組智慧,想讓小球動起來的方法,比一比哪個組方法多且獨特

2、提出觀察要求,小組按照設計的方案動手試。

3、小組活動、匯報交流。

4、在以上基礎上,提出問題:再試一試,怎樣使小球的運動方向發生改變?通過交流,體驗力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變化,做法中用到的力有彈力、風力、沖擊力、浮力等。

二、活動2

是什么力使物體開始運動的?

1、結合圖,觀察思考:是什么物體?分別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開始運動的?物體的運動需要的力與什么有關?

2、交流,認識到:帆船是在風力的作用下運動的;箭是在彈力的作用下運動的,彈弓也是,靠彈力把子彈射出去的;碾子是在牲畜力的作用下轉動的;水輪是在水的沖擊力作用下轉起來的;......

三閱讀科學在線

1、外力可以使物體運動起來,想物體運動起來是什么樣的?(示范:平著把書推出、轉動小水輪、拉二胡。)

2、閱讀:物體運動的基本方式有三種:即平動、轉動、振動。理解機械運動的三種方式。

8123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工业用品一站式采购平台|南创工品汇-官网|广州南创 | 比亚迪叉车-比亚迪电动叉车堆垛车托盘车仓储叉车价格多少钱报价 磁力去毛刺机_去毛刺磁力抛光机_磁力光饰机_磁力滚抛机_精密金属零件去毛刺机厂家-冠古科技 | 基本型顶空进样器-全自动热脱附解吸仪价格-AutoHS全模式-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 打孔器,打孔钳厂家【温州新星德牌五金工具】 | 工业铝型材-铝合金电机壳-铝排-气动执行器-山东永恒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防水套管厂家_刚性防水套管_柔性防水套管_不锈钢防水套管-郑州中泰管道 | 耐高温风管_耐高温软管_食品级软管_吸尘管_钢丝软管_卫生级软管_塑料波纹管-东莞市鑫翔宇软管有限公司 | 车牌识别道闸_停车场收费系统_人脸识别考勤机_速通门闸机_充电桩厂家_中全清茂官网 | 佛山商标注册_商标注册代理|专利注册申请_商标注册公司_鸿邦知识产权 | 乐泰胶水_loctite_乐泰胶_汉高乐泰授权(中国)总代理-鑫华良供应链 | 沥青灌缝机_路面灌缝机_道路灌缝机_沥青灌缝机厂家_济宁萨奥机械有限公司 | 隐形纱窗|防护纱窗|金刚网防盗纱窗|韦柏纱窗|上海青木装潢制品有限公司|纱窗国标起草单位 | 智能终端_RTU_dcm_北斗星空自动化科技 | 轴承振动测量仪电箱-轴承测振动仪器-测试仪厂家-杭州居易电气 | 硅胶布|电磁炉垫片|特氟龙胶带-江苏浩天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模具ERP_模具管理系统_模具mes_模具进度管理_东莞市精纬软件有限公司 | 实木家具_实木家具定制_全屋定制_美式家具_圣蒂斯堡官网 | 合肥活动房_安徽活动板房_集成打包箱房厂家-安徽玉强钢结构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 烟台金蝶财务软件,烟台网站建设,烟台网络推广 | 防爆型气象站_农业气象站_校园气象站_农业四情监测系统「山东万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展览制作工厂—[优简]直营展台制作工厂_展会搭建资质齐全 | 工控机-工业平板电脑-研华工控机-研越无风扇嵌入式box工控机 | 成都珞石机械 - 模温机、油温机、油加热器生产厂家 | 成都茶楼装修公司 - 会所设计/KTV装修 - 成都朗煜装饰公司 | 注浆压力变送器-高温熔体传感器-矿用压力传感器|ZHYQ朝辉 | 煤机配件厂家_刮板机配件_链轮轴组_河南双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儋州在线-儋州招聘找工作、找房子、找对象,儋州综合生活信息门户! | EPK超声波测厚仪,德国EPK测厚仪维修-上海树信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密集架-密集柜厂家-智能档案密集架-自动选层柜订做-河北风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安全阀_弹簧式安全阀_美标安全阀_工业冷冻安全阀厂家-中国·阿司米阀门有限公司 | 皮带输送机-大倾角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厂家-河南坤威机械 | 北京公寓出租网-北京酒店式公寓出租平台 | 全自动不干胶贴标机_套标机-上海今昂贴标机生产厂家 | 保定市泰宏机械制造厂-河北铸件厂-铸造厂-铸件加工-河北大件加工 | 不锈钢拉手厂家|浴室门拉手厂家|江门市蓬江区金志翔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回转炉,外热式回转窑,回转窑炉-淄博圣元窑炉工程有限公司 | 宝元数控系统|对刀仪厂家|东莞机器人控制系统|东莞安川伺服-【鑫天驰智能科技】 | 水性绝缘漆_凡立水_绝缘漆树脂_环保绝缘漆-深圳维特利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电子厂招聘_工厂招聘_普工招聘_小时工招聘信息平台-众立方招工网 | 阀门智能定位器_电液动执行器_气动执行机构-赫尔法流体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