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八年級物理教案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八年級物理教案篇1

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區域劃分的原因及相應的地理區域類型;

2.在簡單地圖上進行區域劃分;

3.在地圖上指出四大區域的地理位置、范圍及劃分原因;

4.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并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意義。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讀圖、析圖能力,觀察判斷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

2.使學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劃分方法。

德育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教學重點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范圍及劃分原因。

教學難點

結合地圖,使學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間概念。

教學方法

讀圖觀察、啟發式講述、學生活動、探究。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投影片、教學掛圖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分別把課前掛好的x疆高山牧區景觀圖、西雙版納熱帶風光傣家竹樓景觀圖、東南沿海經濟特區的工業生產流水線景觀圖和長江三角洲農業及工業景觀圖與四位扮演者(學生)口述臺詞(課文中的敘述)配套,依次打開。

[講授新課]

這項活動完畢后,再叫一、兩名同學試著描述自己家鄉的特點。

教師帶領同學們一起總結:以上同學的描述,說出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大屏幕依次顯示)

至此,同學們已經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國的地理差異。

(板書)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想一想:(大屏幕顯示)為什么會出現不同的地理區域呢?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可做點撥,最后總結:它們是根據不同的需要劃分的。

同學們請看屏幕。(課本圖5.1)

按學生座位分成四組,每個組負責在其中一個地理區域中找出有關區域的術語,最后每組選一名代表,陳述結果,教師匯總:(大屏幕顯示)x疆維吾爾自治區——牧區

東南沿海——經濟特區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熱帶——旅游區

長江三角洲——農業區——工業區

想一想:一個地區只能屬于一個地理區域嗎,可以同時兼有多重“身份”嗎?

學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動1:(課文第3頁活動第1題)做完后,讓同桌的同學相互交換劃分結果。

提問:你們是不是發現劃分結果不完全一致呢?(是的)

引導學生認識到劃分區域要有明確的指標。

同學們,假如美國有一位朋友想給你寄信,你能告訴他你的詳細地址嗎?(提問一到兩名同學)

(大屏幕顯示)

-省(自治區)-縣(自治縣、市)-鄉(鎮)

幾位同學都是首先說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區)然后是縣(自治縣、市),再者是-鄉(鎮)等,大家想一想,這個順序有什么意義呢?不這樣可以嗎?請同學說明,若學生有疑問,教師舉例說明。

(大屏幕顯示)

-省(自治區)——一級行政區

-縣(自治縣、市)——二級行政區

-鄉(鎮)——三級行政區

總結:(大屏幕顯示)

同一類型的區域,還可以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域。(板書)

舉例:(大屏幕顯示)

活動2:(讓學生自己調查、了解郵政編碼與不同級別的行政區域之間的聯系)檢查學生調查結果:

第一、二位編碼 表示一級行政區

第三、四位編碼 表示下一級行政區

第五、六位編碼 表示投遞局的代碼

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區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呢?

如:長途電話號碼:區號+電話號碼

承轉: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根據不同的理由(或滿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劃分出不同的地理區域。(利用多媒體大屏幕顯示中國地形圖)同學們請看大屏幕:我國疆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大。下面我們將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進行區域劃分。(這時,在中國地形圖上出現閃動的區域界線,并附有區域名稱)教師用光標指到哪個區域,即請同學們集體讀出這個區域的名稱。

總結:這就是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板書):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下面我們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原因及區域位置和范圍。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活動,探究)——做第5頁活動題,同學們可互相討論,交流活動結果,最后教師總結,把區域界線、位置與范圍都落實到圖上,并做板書。

活動題目參考答案:

1.有相似性。

界線A的確定,主導因素是夏季風的影響,大致與400 mm等降水量線一致——西北地區深居內陸,很難受到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較少、干燥。東部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較多,降水較多,屬于濕潤、半濕潤區。

2.①界線B大致與1月0℃等溫線的分布最接近。

②界線B大致與800 mm等降水量線的分布最接近。

③界線B的確定,主導因素是氣溫和降水——綜合的氣候方面影響。

④秦嶺—淮河。

3.第一、二級階梯的界線基本吻合。

界線C的確定,主導因素是地形因素。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了解了人們可根據不同的需要劃分地理區域,一個地區可同時兼有多重“身份”。同一類型的區域,還可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域。在此基礎上,我們重點學習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位置和范圍。正是由于區域間存在的差異性較大,而同一區域內相同或相似性較多,我們才有必要對它們進行區域劃分,有利于人們因地制宜安排生產、生活。

知識要點與檢測

[反饋練習]

1.填空

(1)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 (山脈)、 (河流)一致。

(2)西北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是影響的界線,大致與mm等降水量線一致。

(3)青藏地區與西北地區及北方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級階梯分界線一致。

2.判斷

(1)一個地區只能屬于一個地理區域。(×)

(2)同一類型的區域沒有級別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區別。(×)

(3)我國的地理區域只有四個。(×)

(4)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3.下列省、自治區、直轄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個地理區域。

x疆維吾爾自治區 北方地區

x藏自治區 南方地區

北京 西北地區

上海 青藏地區

4.填圖(圖見課本)

在中國政區空白圖上填繪下列地理事物:

秦嶺、淮河、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脈

八年級物理教案篇2

一、指導思想

在教學中,端正教學態度,明確教學目的,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深入貫徹素質教育理論和新課程理念,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改革,面向全體,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堅持以本為本,以綱為綱,深入鉆研教材和課程標準,認真批改作業,搞好單元過關,將教學的每項工作落到實處。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加強與其他任課教師的聯系,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積極參加進修學習和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為更好地進行教學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共四單元,是在上學期所學電學知識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力學的有關知識。如,家庭用電、電能、材料等。這些知識是上學期電學知識的延續。再通過本學期知識的學習學生才會對力學有一個較完整的認識。這些知識既是基礎,又是橋梁,作用非常重要。另外,本學期教材中滲透的某些研究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很有指導意義。

物理學習動機和興趣的激發要利用一定的誘因,使已形成的物理學習需要的潛在狀態轉化為活動狀態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和意向,成為實際學習活動的動力。這就需要創造問題情境,特別是要注意每個課開始的課題引入。教師要善于利用演示實驗或簡煉的具有強烈啟發性的&39;語言,在上課的開頭把學生的思維活動吸引住,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學情分析

本學期擔任九年級兩個班的物理課教學。絕大部分同學對物理有一定興趣,但不夠濃厚,對上學年知識的理解、掌握由于放假等原因已降到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但一些基本物理學習習慣已初步養成。本學期準備采取抓兩頭,促中間的措施,注意加強優等生的培養和差生的轉化,促進中等生的整體進步。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習比較全面的物理學基礎知識及其實際應用,了解物理學與其他學科以及物理學與技術進步、社會發展的關系。

(2)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志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樹立創新意識,結合物理教學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4)要特別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好物理的自信心,面向全體學生,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學習的機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揮究過程,獲得科學的方法。

(5)激活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要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優化創新能力,讓物理教學充滿新的活力;營選創新環境,培養創新品質;精心設計教學,激發創新靈感。

(6)充分發揮實驗教學作用。物理實驗具有生動、直觀、新異有趣等特點,要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興趣,搞好實驗教學,提高實踐的技能技巧。

(7)提高自身素質。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達準確,板書簡潔,操作規范,教法創新,使自己的備課、教課、說課、操作、寫作等水平不斷提高,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

五、方法措施

1、搞好模式教學,實施素質教育。

2、悉心鉆研教材,以深入了解學生為一手資料,認真備好每一堂課。

3、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向45分鐘要質量,減輕學生課余負擔。

4、搞好實驗探究,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5、認真設計、精心批改作業,把作業落在實處,抓在手上。搞好單元過關,把單元過關當做提高質量的重點措施來做。

6、抓好尖子學生,為各種競賽和升學打好基礎。

7、抓好后進生,提高及格率。

8、做好課外輔導,堵好教學中的漏洞,提高教學質量。

9、搞好物理興趣小組,提高學生興趣。

10、建立激勵和競爭機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進取心。

八年級物理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

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通過實驗探究活動,找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的關系

學習以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性(物質的本質特性)來定義密度概念的科學思維方法。

情感目標:密度反映的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有新的拓展。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

難點: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

中考擷要

密度是中考試題中重要的考試內容,考查的重點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單位及計算,并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最近幾年中考中,有關探究質量與體積關系的實驗題也經常出現。

教學工具

天平、各種金屬塊、酒精等常見物體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啟動課堂

一、課前感悟

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具有______________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用公式寫出來就是________,其中符號表示密度的是________,表示質量的是________,表示體積的是________。

二、引入新課

日常生活中我們鑒別物質,有很多時候,僅靠氣味、顏色、軟硬、形狀等特性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們發現物質還有其它的特性,可以用來鑒別物質。

討論:前面我們學過物體的質量用來鑒別物質行嗎?

密度的單位是:

自學導航

一、實驗探究:物體體積與質量的關系

1、學生實驗:調節好天平,用天平稱量體積相同的木塊、鋁塊、鐵塊。看看它們的質量相同是否相同?

結論: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不同。

2、出示:100g水和100g酒精體積,看看它們的體積是否相同?

結論: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體積相等。

3、提問:以上兩個實驗用不同的物質進行比較,根據實驗結果,受到了什么啟示?關于物體質量與體積的關系你們能提出什么問題來進行研究?

讓學生討論后提出這樣的問題: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會什么關系?

4、驗證同學們的推測是否正確?請同學們(類比研究同一金屬導體兩端和電流關系實驗)設計一個實驗方案,用實驗來驗證推測的正確性。

5、根據實驗方案不同實驗小組分別用體積大小不同的若干鋁塊(或鐵塊、松木塊)作實驗。學生還可以把操作中出現的問題記在筆記本上。

由此可以得到結論:

(1)同種物質質量增加,其體積也增大;質量減少,體積也會減少。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一定。

(2)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

二、建立概念

從中可看出不同種類的物質,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就等于單位體積的質量,可見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就是表示這種特性的物理量。

A.密度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符號ρ

B.密度公式:ρ=m/V;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C.密度單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

3三、密度物理意義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

思考與討論

(1)對同種類物質,密度ρ與質量m和V的關系。

(2)不同種類物質,密度是否相同?這說明什么?

(3)公式ρ=m/v的物理意義。

知識梳理

1.密度的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用符號:“ρ”表示

2.密度公式:ρ=m/v

3.密度單位:千克/米3(kg/m3)

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

34.密度物理意義:ρ水=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它的質量和體積無關,(因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定)。

技能遷移

1、一個燒杯質量是50g,裝了體積為100mL的液體,總質量為130g,求該液體的密度。

2、一個空瓶質量是200g,如果裝滿水總質量是700g,今先向瓶內裝一些金屬顆粒,使瓶和金屬顆粒總質量為1kg,然后再向瓶內裝滿水,則三者質量

八年級物理教案篇4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學生認識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對物理研究及物理應用有初步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步了解學好物理應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標:1.過觀察和實驗,學習初步的探究問題的方法。

2.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標:1.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發現科學實驗帶來的樂趣。

2.共同完成的觀察及實驗中,學會和同伴的協作和配合。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討論、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難點:能從看到的現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方法:討論法、實驗法、觀察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師自我介紹

二、引入

[師]從這個學期開始我們學習一門新課——物理。請同學們觀看漂亮的章首圖,然后聽一位同學帶感情地朗讀配文。

三、進行新課

[師]科學之旅的第一站,先請同學們觀看幾個有趣的實驗。

[演示]課本圖0.1-1實驗[演示]課本圖0.1-2實驗。

教師邊演示,邊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

教師再演示書本的幾個[想想做做]

1.放大鏡看自己的手指紋: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鏡看窗外的物體:是縮小的。

2.乓球會落下嗎?

[師]以上的這些實驗有趣嗎?

[板書]物理是有趣的

[板書]物理學的研究范圍:聲、光、熱、電、力等現象

[師]這些現象不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學道理,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逐漸弄清楚其中的奧秘。

物理學不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書]怎樣學習物理。

[板書](1)勤于觀察、勤于動手

[板書](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書](3)聯系實際,聯系社會

四、小結

物理學是有趣的,有用的。學習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細觀察周圍的生活,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大膽猜想、善于動手、勇于實踐,才能最終發現事物的發展規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業(略)

六、板書設計

八年級物理教案篇5

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的現象。

了解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時的偏折規律。

了解光在發生折射時,光路的可逆性。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觀察,認識折射現象。

體驗由折射引起的錯覺。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初步領略折射現象的美妙,獲得對自然現象的熱愛、親近的情感。

重、難點:掌握光的折射規律的內容。利用試驗、現象探究光的折射規律。

教學器材:激光源、透鏡、水、紙、角度測量器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象,說明光是沿傳播的。

2、光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種介質,就會在介質表

面發生,其反射角入射角。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現象:筷子折了、圖像通過玻璃后變形了?是什么原因?

②光的直線傳播……均勻介質,如果介質不均勻,光的傳播不是直線嗎?同學們猜一猜

進行新課:

1、試驗: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光線向哪個方向偏折?

(先讓學生猜想:光線會往哪邊折?)

結果:

2、光的折射規律:

(1)、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

(2)、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

(3)、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

結果: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從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

光垂直界面射入時,傳播方向不改變。

4、有關現象:

(1)、池底變淺:做圖說明

(2)、筷子彎折:做圖說明

(3)、海市唇樓:做圖說明

(4)、漁民刺魚:做圖說明:

(5)、通過透明物質看物體,都是折射現象,成的都是虛像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完成課本練習。

光的折射現象在生活中的實例(200字以上)

教學后記:

折射的三種情況要清晰,能做圖。

折射現象的解釋:教師應先示范

八年級物理教案篇6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彈力以及彈力產生的條件。

2、知道推力、壓力、支持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能在力的圖示(力的示意圖)中正確畫出他們的方向。

3、知道形變越大,彈力越大,知道彈簧的彈力跟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成正比。

教學重難點

知道形變越大,彈力越大,知道彈簧的彈力跟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成正比。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出示[學習目標]

1、理解彈力的概念,知道彈力產生的原因和條件.

2、知道壓力、支持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會分析彈力的方向,能正確畫出彈力的示意圖.

3、理解形變概念,了解放_顯示微小形變。

(一)觀察實驗

1、觀察用彈簧拉靜止的小車

小車:由靜止→運動

彈簧:被拉長

2、水平支起竹片,竹片上放置砝碼,觀察砝碼和竹片

竹片:發生彎曲

砝碼:處于靜止狀態

3、觀察用彈性鋼片推放置在桌面上的物體

鋼片:發生彎曲

物體:被推開

(二)形變和彈力的概念:

物體的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形變.

發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彈力的概念:

(三)彈力產生的條件

(1)物體間是否直接接觸(必要條件);

(2)接觸處是否有相互擠壓或拉伸的作用(充分條件)

_彈力是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產生的力,作用在跟它接觸的物體上.用手向右拉彈簧,彈簧因形變(伸長)而產生彈力f,它作用在手上,方向向左.因此,彈力的施力者是發生形變的物體,受力者是使它發生形變的其他物體.

圖1-11(a)中,小球放在斜面和豎直擋板之間,在重力作用下小球與斜面及擋板間都有擠壓趨勢,因此小球與斜面接觸處,小球與擋板接觸處都會產生彈力.而圖1-11(b)中,小球放在水平面和豎直擋板間,雖然小球與豎直擋板相接觸,但在接觸處沒有相互擠壓趨勢,因此小球與豎直擋板間不會產生彈力.

(四)顯示微小形變的兩個實驗

有一些物體眼睛根本觀察不到它的形變,比如一些比較堅硬的物體,但是這些物體都有形變,只不過形變很微小。所以,一切物體都在力的作用下會發生形成。

(五)彈力的方向

彈力的方向總是與作用在物體上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

(1)彈力方向的判定步驟:

明確產生形變的物體--找出使該物體發生形變的外力方向--確定該物體產生彈力的方向.

(2)常見支持物的彈力方向:

平板的彈力垂直于板面指向被支持的物體;

曲面的彈力垂直于曲面該處的切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體;

支承點的彈力垂直于跟它接觸的平面(或曲面的切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體;

繩索的彈力沿著繩子指向收縮的方向.

(六)形變的種類

看形變的種類有哪些,舉例說明。

總結:產生彈力的大小與形變程度有關,形變程度越大,產生的彈力就越大。

(七)例題分析

例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書

書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壓迫桌面,使書和桌面同時發生微小形變,要恢復原狀,對桌面產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彈力F1,這就是書對桌面的壓力;桌面由于發生微小的形變,對書產生垂直于書面向上的彈力F2,這就是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練習1

分析:靜止地放在傾斜木板上的書,書對木板的壓力和木板對書的支持力。并畫出力的示意圖。

例題2按下列要求畫出彈力的方向

(1)擱在光滑豎直墻與粗糙水平地面間的棒在A,B兩處受到的彈力(圖1-13)

分析(1)棒在重力作用下對A,B兩處都有擠壓作用,因A,B兩處的支持物都為平面,所以其彈力垂直平面分別向上和向右.

(2)擱在光滑半球形槽內的棒在C,D兩處受到的彈力(圖1-14);

分析:棒對C,D兩處有擠壓作用,因C處為曲面,D處為支承點,所以C處彈力垂直其切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體--沿球半徑指向球心;D處彈力垂直跟它接觸的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體--垂直棒斜向上.

(3)用細繩懸掛、靠在光滑豎直墻上的小球受到的彈力(圖1-15)

球在重力作用下擠壓墻壁,拉引繩子,所以墻產生的彈力垂直墻面指向球;繩子產生的彈力沿著繩子向上.

(八)課內練習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書,對桌面的壓力等于書受的重力.能不能說書對桌面的壓力就是書受的重力?為什么?

(2)停放在操場上的籃球,受到哪幾個力的作用?施力物體各是什么?各個力的方向如何?

(3)有四位同學把斜面對重物的支持力3N,分別畫成圖1-10中的四種樣子,其中哪個圖畫得對?

(4)如圖1-11所示,用兩根繩子把一個物體掛在天花板上,這個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指出施力物體,并把力的方向表示出來.

(5)在水平桌面上的兩個球,靠在一起但并不互相擠壓,它們之間有相互作用的彈力嗎?為什么?

學生思考后集體交流。

(九)課堂總結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訓練與應用”第1、2、3、4題。

八年級物理教案篇7

一、教材分析

本節與以往教材不同之處有兩點,一是從學生的親身體驗入手感知物理知識,二是增加了一些更直觀的有關摩擦力的彩色插圖,更多的從生活中理解摩擦力。這是本節的知識體系,包括認識摩擦力、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生活中的摩擦力三部分。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摩擦力是學習了彈力、重力后的又一種重要而常見的力,是力學的基礎。(2)這不僅是二力平衡的應用,而且為后面的功和簡單機械的學習,甚至高中學習做好鋪墊,在力學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3)不但使學生學習到摩擦力的有關知識,而且是學生對探究、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升華,同時也逐漸培養學生養成科學探究和重視知識應用的好習慣。

二、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雖具備了初步的歸納能力,但探究能力有差異,知識應用能力有待提高,在探索過程中樂學、會學,提高能力是關鍵。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

(2)知道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增大和減小摩擦的具體問題。

2、過程與方法:

感受體驗實驗探究、歸納總結定義結論、鞏固應用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加強團隊合作、培養創新精神。

重點:(1)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解釋生活中摩擦現象。

難點: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難點突破的措施:激趣誘導,以多種方式指導教學,把時間教給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教學方法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通過游戲引入、激發興趣;創設情境,形成新知;設疑啟發,引導探究;辯論比賽,鞏固新知,對學生進行適時正確的引導。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利用對教材的預習,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最終形成物理知識、技能和方法。

五、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分六個環節,分別是游戲引入、感受體驗、科學探究、知識應用、回顧反思、作業布置。

1、游戲引入:

初二學生活潑好動,對知識的渴求欲強,在新課開始我采用游戲引入,男生用一個涂油的碗,女生用一個干凈的碗,在學生都不知情的情況下,比賽抓碗游戲,而力氣小的女生卻出乎意料的贏了。創設情境教學,引人入勝,引出新課,為這節課順利的進行打下基礎。

2、感受新知:

問題是知識的產生點,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體驗,教師用擬人的口吻,類比拔河,提出問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便于學生接受,使師生間的距離拉近。

生生合作,說出摩擦力的定義,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然后采用搶答的方式說出作用點和方向,不僅鞏固新知,還活躍了課堂氣氛。

摩擦力的方向是理解摩擦力的一個難點,學生對運動方向和相對運動方向混為一談,而且生活中的一些經驗使學生總認為摩擦力就是阻力,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人走路,同時解決了上面兩個問題。而采用舉手指的形式增加學生的參與度。

我設計了摩擦力大搜索這一環節,把學生分成兩大組進行舉例比賽,在這種交流中學生的表現欲被調動,使兩個知識點順利銜接,為突破難點做好鋪墊。

3、科學探究:

根據學習金字塔的理論,只有讓學生動手操作,甚至是教別人或馬上應用才是效的學習方法。在本環節學生說出自己想探究的問題,從生活經驗進行多方位的猜想,拓展學習思路,小組自行合作設計實驗方案,特別是如何探究影響摩擦力的因素,通過生生交流學會,通過我設計的火眼金睛環節等多種方式,真正學會控制變量法這一科學的探究問題的方法,學生在嘗試成功的喜悅之后,信心更足了,而教師此時及時肯定他們的猜想,,鼓勵他們合理分工后動手去驗證,引導他們進行數據分析,而對于學生的其他猜想,也廣泛討論實驗,本實驗根據學生的猜想變量太多,小組合作分兩個階段有秩序的進行實驗,使課堂活而不亂,得出規范的結論,最后交流與評估。教師不僅僅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而且還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即使是失敗了,反思后再實踐驗證,這也是一種收獲。本環節,我采用小組實驗比賽的方式,選出幾個優勝小組來。

目的一是學會科學的探究問題的方法,增強學習信心;二是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三是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

為了讓學生多角度、多方法解決問題,開拓學生的思維,我設計了通過手和桌子探究摩擦力的方法,簡單且可操作性強,有利于學生對影響摩擦力的這兩個因素的進一步理解。

4、知識應用:

根據學生學習注意力不持久的現象,在此掀起課堂的高潮,我設計了辯論賽這一環節,主要有四個目的,一是在課堂中引用競爭機制,以新穎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二是增強學生的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三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四是順利的進行知識點間的過渡。

再薄的一張紙也有它的兩面性,通過上面的辯論我們知道了生活中的摩擦力的兩面性,所以要增大有益摩擦,減小有害摩擦,通過實例說出了具體的方法,從系鞋帶到磁懸浮列車,加上老師展示的一些圖片,使學生大開眼界。這樣不僅教會學生辯證的看問題,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激發了對知識的渴求和對科學的熱情。通過聰明屋的這一環節,,等到知識的升華。

5、回顧反思

達標測試環節,檢驗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效果。

小結部分,先讓學生主動總結,學生交流,看誰的收獲多,查漏補缺,讓學生學會知識的梳理,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六、作業布置:

作業題設計注重知識的應用和創新,簡單而新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這時我的板書設計,一目了然。

七、設計思路

我們學校一直推行“1525高效生命課堂”教學模式,目的是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在這節課中,教師激趣誘導,情景教學;學生探索發現,合作探究,同時加強合作交流,打造高效而有生命力的課堂。

以上是我對這一節課的看法,非常希望得到各位專家、同仁們的指點、幫助,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八年級物理教案篇8

一、教學環境

物理作為他們的一門新學科,有挑戰也有機遇!由于學生剛處于發育階段,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強,這給接受物理提供了個很好的前提;但又由于學生思維維能力還不成熟、認識水平還有限、學習基礎還不夠扎實,還有各個學生的身心發展不一樣,這就給教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我作為本班的物理老師,既看到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在今后的教書生涯中一定揚長避短,發揮各個學生的優勢,不僅讓學生成才更讓學生成人!

二、教學目標

(一)讓學生懂得物理學的初步知識及會在實際生活中做到簡單的應用。

(二)清楚物理學在科學技術上的重要性和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三)讓每個學生都能熟練操作教材中的實驗,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生活和做實驗的能力,能夠進行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處理能力。

(四)讓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散思維,對一些新型開拓的題目能夠舉一反三地進行解答。

(五)爭取班級不出現不及格現象,平均分數不低于75分,出現一到兩個尖子為以后的奧物打下基礎。

(六)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態度,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辯證唯物主義思維。

三、教學措施

(一)認真學習教學大綱,領會物理教學的精神實質。由于新課程目標的出現,大大的改變了以前難度高靈活性實用性差的現象,我將嚴格按照大綱要求不提高難度同時也不降低難度,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的能力。

(二)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將學生‘要我學’的想法變成‘我要學’,學生是學習主人時積極性就會大大的提高,會認真觀察思考和實踐。教學中,鼓勵和支持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適當指導并引導他們學會各種學習方法。

(三)追求課堂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努力培養學生各種思維能力。教學手段和形式不能一成不變,應當時常更新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讓更多知識進入課堂教學,用新的理念武裝學生頭腦,讓他們學而不厭!

(四)加強教材中的演示及學生實驗。初中的物理教學主要以觀察、實驗為基礎,因此加強實驗,會讓教學事半功倍,更可培養學生注重實驗現象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五)開展各種課外活動。課外活動是除課堂教學外的另一種重要的教育形式,打算在課堂教學的同時,也利用業余時間,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意義的課外教學活動從而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及培養學生的學以致用的能力。

(六)加強自己的業務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將在教學之余,學習各種有關物理知識,重讀大學有關初中物理教學的知識,擴大自己的學習面,學習有關教學理論,時常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及下載學習一些名師的教學錄象,吸取他人優點再運用到自己的教學過程當中。

八年級物理教案篇9

(一)教學要求:

1.知道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的目的、方法和結論。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

3.會運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計算有關浮力的簡單問題。

(二)教具:

學生分組實驗器材:溢水杯、燒杯、水、小桶、彈簧秤、細線、石塊。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浮力是怎樣產生的?浮力的方向是怎樣的?

2.如何用彈簧秤測出浸沒在水中的鐵塊所受浮力的大小。要求學生說出方法,并進行實驗,說出結果。

3.物體的浮沉條件是什么?物體浮在液面的條件是什么?

二、進行新課

1.引言:我們已經學習了浮力產生的原因。下面來研究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系?下面我們用實驗來研究這一問題。

2.阿基米德原理。

學生實驗:實驗1。

②按本節課文實驗1的說明,參照圖12-6進行實驗。用溢水杯替代“作溢水杯用的燒杯”。教師簡介實驗步驟。說明注意事項:用細線把石塊拴牢。石塊浸沒在溢水杯中,不要使石塊觸及杯底或杯壁。接水的小桶要干凈,不要有水。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⑤總結:

由幾個實驗小組匯報實驗記錄和結果。

總結得出:浸沒在水中的石塊受到的浮力跟它排開的水重相等。

3.學生實驗本節課文中的實驗2。

①明確實驗目的:浮在水上的木塊受到的浮力跟它排開的水重有什么關系?

②實驗步驟按課本圖12-7進行

③將實驗數據填在下表中,并寫出結論。(出示課前寫好的小黑板)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⑤總結:

幾個實驗小組分別匯報實驗記錄和結果。

教師總結得出:漂浮在水上的木塊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的水受到的重力。

說明:實驗表明,木塊漂浮在其他液體表面上時,它受到的浮力也等于木塊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4.教師總結以上實驗結論,并指出這是由2000多年前希臘學者阿基米德發現的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板書:“

二、阿基米德原理

1.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教師說明: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計算浮力大小的數學表達式,即:F浮=G排液=ρ液·g·V排。

介紹各物理量及單位:并板書:“F浮=G排液=ρ液·g·V排”

指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強調物體全浸(浸沒)在液體中時V排等于物體的體積,部分浸入液體時,V排小于物體的體積。

例1:如圖12-3所示(教師板圖),A、B兩個金屬塊的體積相等,哪個受到的浮力大?

教師啟發學生回答:

由于,F浮=G排液=ρ液·g·V排,A、B浸入同一容器中的液體,ρ液相同,但,VB排>VA排,所以FB浮>FA浮,B受到的浮力大。

例2:本節課本中的例題。

提醒學生注意:

(1)認真審題、弄清已知條件和所求的物理量。

(2)確定使用的物理公式,理解公式中每個符號所代表的物理量。在相同的物理量符號右下角寫清角標,以示區分:

(3)解題過程要規范。

5.教師講述: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于氣體。體積是1米3的氫氣球,在空氣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這個氣球排開的空氣受到的重力。

板書:“2.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于氣體。

浸在氣體里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的氣體受到的重力。”

三、小結本節重點知識: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計算浮力大小的公式。

四、布置作業:本節課文后的練習1~5各題

八年級物理教案篇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

2.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

3.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

2.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問題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教師、學生雙邊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2.注意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善于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

3.學會用物理知識來描述生活中聲現象。

【教學重點】

1.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觀察、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以及解釋生活中的聲傳播現象。

【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探究法、討論法

【教師準備】

音叉、小錘、鐵架臺、帶有細線的乒乓球、水槽、水。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我們生活在聲音的海洋里,請舉例你聽到過哪些聲音?

引導提問: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呢?為什么會有各種各樣、千差萬別的聲音呢?

二、進行新課

(一)聲音的產生

1.讓學生感知比較說話與不說話時喉嚨部位的情況。

2.觀察比較按緊的直尺不發聲與撥動發聲時的情況。

3.讓觀察比較拉緊的橡皮筋發聲與不發聲時的情況。

4.教師演示:發聲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彈開──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物理研究方法指導:轉化法)。

師生總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5、引導解決:

a.指導學生看教材12頁圖1.1-1、13頁1.1-2,是什么物體在發聲?為什么會發聲?

b.我們能把聲音記錄下來嗎?學生自學P13課本,教師指導。

(二)聲音的傳播

1、演示:(沒有器材,教師講述)

a.把正在響的鬧鐘放進玻璃罩中,聽聲音的情況。

b.用抽氣機往外抽氣,聽聲音的變化情況。

結論:真空不能傳聲。

2、哪些事實或實驗說明固體、液體、氣體能夠傳播聲音?(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方案一:把正在響的鬧鐘用塑料袋包住,放進水中,聽聲音的情況。

方案二:在水中,敲擊兩塊石頭,旁邊的人能聽到聲音。

方案三:一同學輕敲課桌一端(或把鬧鐘放在課桌一端),另一同學把耳朵貼近課桌的另一端,聽聲音的情況。

得出結論: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

3、聲音在空氣中是怎樣傳播的。

學生自學P15第一自然段。

在黑板上畫水波。(物理研究方法指導:類比法)

指導學生看圖1.1—6說明聲音在空氣中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4、聲速

提出問題:平時我們說話時,一張口,馬上就聽到聲音了。那么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嗎?你怎么知道的?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點撥)

教師預備:1.百米比賽時,計時員是怎樣計時的呢?為什么?

2.對著高墻或山崖喊話,能馬上聽到回聲嗎?

3.看煙花時,一看見煙花爆炸,就能聽到聲音嗎?

(雷電時,為什么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呢?)

共同歸納: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也就是聲音是以一定的速度傳播的。

介紹資料、指導讀表:《一些介質中的聲速》

學生討論:在讀表的過程中,發現了什么特點?(教師指導)

1.150C時,V聲=340米/秒250C時,V聲=346米/秒;

2.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3.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

三、課堂小結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

3.聲音在介質(空氣)中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4.聲速:150C時,340米/秒(空氣)

四、作業布置:

6216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洗瓶机厂家-酒瓶玻璃瓶冲瓶机-瓶子烘干机-封口旋盖压盖打塞机_青州惠联灌装机械 | 掺铥光纤放大器-C/L波段光纤放大器-小信号光纤放大器-合肥脉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卡诺亚轻高定官网_卧室系统_整家定制_定制家居_高端定制_全屋定制加盟_定制家具加盟_定制衣柜加盟 | 无菌实验室规划装修设计-一体化实验室承包-北京洁净净化工程建设施工-北京航天科恩实验室装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工业胀紧套_万向节联轴器_链条-规格齐全-型号选购-非标订做-厂家批发价格-上海乙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自动化改造_智虎机器人_灌装机_贴标机-上海圣起包装机械 | 防爆电机_防爆电机型号_河南省南洋防爆电机有限公司 | 荣事达手推洗地机_洗地机厂家_驾驶式扫地机_工业清洁设备 | 螺旋绞龙叶片,螺旋输送机厂家,山东螺旋输送机-淄博长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北京西风东韵品牌与包装设计公司,创造视觉销售力! | 铸钢件厂家-铸钢齿轮-减速机厂家-淄博凯振机械有限公司 | 天品互联-北京APP开发公司-小程序开发制作-软件开发 | 蜘蛛车-高空作业平台-升降机-高空作业车租赁-臂式伸缩臂叉装车-登高车出租厂家 - 普雷斯特机械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 净化车间装修_合肥厂房无尘室设计_合肥工厂洁净工程装修公司-安徽盛世和居装饰 | bng防爆挠性连接管-定做金属防爆挠性管-依客思防爆科技 | 在线浊度仪_悬浮物污泥浓度计_超声波泥位计_污泥界面仪_泥水界面仪-无锡蓝拓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滑板场地施工_极限运动场地设计_滑板公园建造_盐城天人极限运动场地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首页|专注深圳注册公司,代理记账报税,注册商标代理,工商变更,企业400电话等企业一站式服务-慧用心 | 神马影院-实时更新秒播| 自动气象站_农业气象站_超声波气象站_防爆气象站-山东万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合肥汽车充电桩_安徽充电桩_电动交流充电桩厂家_安徽科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选宝石船-陆地水上开采「精选」色选机械设备-青州冠诚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交通气象站_能见度检测仪_路面状况监测站- 天合环境科技 | 磁力抛光机_磁力研磨机_磁力去毛刺机-冠古设备厂家|维修|租赁【官网】 | 一体化隔油提升设备-餐饮油水分离器-餐厨垃圾处理设备-隔油池-盐城金球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山东氧化铁红,山东铁红-淄博科瑞化工有限公司 | 球磨机,节能球磨机价格,水泥球磨机厂家,粉煤灰球磨机-吉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防爆电机_ybx3系列电机_河南省南洋防爆电机有限公司 | 气动球阀_衬氟蝶阀_调节阀_电动截止阀_上海沃托阀门有限公司 | 铝合金风口-玻璃钢轴流风机-玻璃钢屋顶风机-德州东润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挤奶设备过滤纸,牛奶过滤纸,挤奶机过滤袋-济南蓝贝尔工贸有限公司 | 大行程影像测量仪-探针型影像测量仪-增强型影像测量仪|首丰百科 大通天成企业资质代办_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_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_无人机运营合格证_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 骨密度仪-骨密度测定仪-超声骨密度仪-骨龄测定仪-天津开发区圣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湖南教师资格网-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 微型实验室真空泵-无油干式真空泵-微型涡旋耐腐蚀压缩机-思科涡旋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槽钢冲孔机,槽钢三面冲,带钢冲孔机-山东兴田阳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皮带式输送机械|链板式输送机|不锈钢输送机|网带输送机械设备——青岛鸿儒机械有限公司 | 纯化水设备-EDI-制药-实验室-二级反渗透-高纯水|超纯水设备 | 缠绕机|缠绕膜包装机|缠绕包装机-上海晏陵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直齿驱动-新型回转驱动和回转支承解决方案提供商-不二传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