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教案
八年級生物教案篇1
一、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包括--和。
二、細菌
1.結構:單細胞的原核生物
(1)基本結構:控制著細菌主要遺傳性狀的DNA位于,控制著細菌的抗藥性、固氮、抗生素生成等性狀的基因位于。
(2)特殊結構:有些細菌具有.....
2.繁殖:細菌主要以方式進行繁殖。
3.菌落:
每種細菌在一定條件下所形成的,可以作為鑒定的重要依據。
三、放線菌
1.形態結構:單細胞的原核生物
2.繁殖:主要進行生殖。
四、病毒
1.結構:(1)基本結構:主要由和兩部分構成,兩者合稱為。決定病毒抗原特異性等功能的是,控制病毒的一切性狀的物質是。
(2)特殊結構:流感病毒的核衣殼外面,還有一層,止面生有。
2.增殖:過程包括①→②→③→④→⑤
題例領悟
圖為病毒的結構,請回答:
⑴組成3的基本單位是,其化學成分是。
⑵若此病毒為噬菌體,結構中不應有的是:[]和[];當它侵染細菌時,只有進入細菌體內。
⑶若此病毒為流感病毒,當它侵入人體后,就成為,人體的細胞將消滅它。
⑷病毒在基因工程中可用作,但這時的病毒的[]應該含有基因;在細胞工程中可用作,這時則利用了病毒的。
⑸當病毒的[]用32P標記時,在分子遺傳學上可用于證明。
答案:⑴衣殼粒蛋白質⑵2囊膜1刺突核酸⑶抗原免疫⑷運載體4核酸標記融合誘導劑侵染細菌的特性⑸4DNADNA是遺傳物質
自我評價
一、選擇題
1.下列不屬于微生物的是
A.藍藻和蘑菇B.葫蘆蘚和鐵線蕨
C.噬菌體和黃曲霉D.放線菌和變形蟲
2.谷氨酸棒狀桿菌異化作用方式是需氧型,它的有氧呼吸的酶主要存在于
A.線粒體B.核糖體C.細胞質基質D.內質網
3.下列不屬于細菌的基本結構是
A.鞭毛B.核糖體C.質粒D.細胞壁
4.有關放線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分枝狀菌絲構成,與霉菌完全相同
B.與細菌相同,是單細胞的.原核生物
C.通過有絲分裂產生孢子,形成新個體,因此屬于無性生殖
D.主要生活在動植物的細胞中可致病
5.病毒的主要結構是
A.核酸B.衣殼
C.囊膜D.核衣殼
6.病毒之所以是生物的根本原因是
A.能進行新陳代謝B.能進行繁殖
C.能感染細胞D.能產生可遺傳變異
7.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合成子代噬菌體蛋白質需要的模板和原料分別是
A.噬菌體的DNA,噬菌體的氨基酸B.細菌的DNA,細菌體內的氨基酸
C.噬菌體的DNA,細菌體內的氨基酸D.細菌的DNA,噬菌體內的氨基酸
二、非選擇題
8.圖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體淋巴細胞及其繁殖過程的示意圖。請據圖分析說明:(提示:HIV是一種球形病毒,外有蛋白質外殼,內有RNA)
⑴艾滋病毒的遺傳信息儲存在它的分子中
⑵圖中4至5的過程在遺傳學上稱為;為保證遺傳信息的準確傳遞,此過程必須嚴格遵循原則進行,并需在酶的參與下才能完成。
⑶若7的堿基比例為:A占20%,U占40%,C占30%,G占10%,則6的堿基比例為。
⑷請你根據病毒的特征,設計一種方法,以檢驗9(子代病毒)是否繼承了1(親代病毒)的主要性狀:
自我評價答案
1B2C3A4B5D6B7C
8⑴RNA;⑵逆轉錄、堿基互補配對、逆轉錄酶;⑶A30%:T30%:C20%:G20%;⑷子代病毒是否具有侵染性。
八年級生物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與遺傳有關的結構與物質的基本知識,即染色體、基因以及遺傳物質(核酸)與性狀遺傳的相互關系,幫助學生認識遺傳現象的物質基礎。
2.通過分析某一具體性狀的遺傳現象,幫助學生認識性狀遺傳的基本規律,并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習的知識分析其他遺傳現象。
3.在區別遺傳病與其他疾病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遺傳病的基本特點以及禁止近親婚配的生物學原因,對學生進行有關法律知識的教育。
重點、難點:
1.基因的概念以及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的概念是本節教學的重點,也是本節的難點,是課堂討論的中心。對基因這一名稱,學生從各種媒體和一些科普讀物已經有所了解,但不一定能認清基因的本質以及基因和性狀之間的關系。所以,在這一節的教學中,可以以性狀在上、下代傳遞為線索幫助學生認識有關基因的基本知識: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基因與生物性狀的關系,基因在生物上、下代的傳遞規律以及顯、隱性基因之間的相互關系,等等。
2.染色體在生物的上、下代傳遞規律與基因的傳遞的關系也是本節的一個重點和難點,講清染色體在體細胞和生殖細胞中的變化以及在生物上、下代中的變化有助于理解基因的活動。教學中可以利用圖表甚至制作相應的教具幫助學生了解染色體的活動規律。
3.國家婚姻法規定,禁止近親結婚。國家為什么要通過立法來禁止近親結婚?生物課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幫助學生認識近親結婚所造成危害的遺傳學原因上——遺傳病產生的細胞學基礎和發生遺傳病概率較高的原因,可以以具體的例子認識近親結婚的危害。
授課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課前準備
在上一節課結束時,向學生發放一調查表,對自己家庭成員的某些性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為學生在上課時的討論分析材料。
調查前教師應注意:
1.要求學生如實填寫表格中的內容,不能為完成作業而隨便填寫。通過這項活動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
2.向學生說明如何識別這些性狀特征,特別對上眼瞼這一特征中的雙眼皮、單眼皮,應說明不是美容后的特征。
教學過程:
引言在了解生物界的豐富多彩之后,有些同學會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各種生物在生存發展過程中,是否會有共同的規律?比如說,每種生物是怎樣將自己的特征傳給后代的?最初的生物是怎樣發生又是怎樣演變的?)生物能否孤立的生存,生物與環境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等等。我們將在以后的生物課的學習中探討這些問題,共同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1.遺傳的現象:
對于“遺傳”這一詞,我們并不陌生。同學們可以在日常的觀察中發現許多遺傳的現象,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兒子的長相像爸爸,等等。我們知道,不同種類的生物有不同的形態特征、生理特性,就是同一種生物的不同個體在這些方面也會有所不同。這些特征,也就是生物體的形態特征或生理特性稱為性狀。在課下,同學們對人的一些性狀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我們看到了這些性狀在上下代的連續性。這種連續性是否也是遺傳現象?這些性狀在上下代的傳遞過程中有沒有規津?我們先來分析這些性狀。
學生活動:
(1)小組討論。每小組選擇一項特征,分析該特征在上下代傳遞中有幾種方式,比如某同學的上眼瞼是雙眼皮,他的爸爸、媽媽也是雙眼皮,這是一種傳遞方式。會不會還有其他的方式,大家可以根據本小組的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
(2)全班討論。各小組介紹小組討論的結果,所分析的性狀有幾種傳遞的方式;各種性狀在上下代的傳遞中是否有共同點;將討論的結果以列表的方式做出小結。
__性狀與父母相同,或者與父母之一相同,這種現象就是遺傳。用生物學的術語敘述遺傳這一概念,遺傳是指生物的性狀傳給后代的現象。
__若性狀與父母不同,叫做什么?子女為什么會出現不同于父母的性狀?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下一節討論。
遺傳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同學們在自己身邊到處可以遇到。但是我們應該如何解釋這些現象?如為什么“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生物是怎樣把自己的性狀傳給下一代的?或者生物通過什么途徑把自己的性狀傳給下一代?
提出問題,討論:父母能否直接將具體的性狀傳給孩子?父母傳給孩子的是什么?
我們在了解人的生殖和發育過程時已經知道,每個人都是由受精卵發育形成的,而每個受精卵又是由卵細胞和精子融合而成的。
從生殖發育的過程看,聯系父母與子女的結構是生殖細胞。所以,我們可以說父母的性狀是通過生殖細胞——卵細胞和精子傳給后代的。同樣,各種生物也是通過生殖細胞把性狀傳給后代的。
提出問題:一個小小的生殖細胞為什么可以決定后代具有什么性狀?
我們必須研究細胞內部的結構和細胞所含有的物質。
2.染色體和基因:
(1)染色體:
科學家在研究細胞時發現細胞核中有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很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就將這種物質稱為染色體。科學家還發現各種生物的細胞中染色體的形態結構和數目是不同的。每種生物的染色體有自己獨特的特點。
多媒體展示人的染色體和果蠅(雌)染色體圖:不同生物染色體形態不同。
多媒體展示幾種生物染色體的數目:不同生物染色體數目不同。
提問:從以上四種生物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我們可以看到什么?
——各種不同物種生物的細胞中染色體的形態結構和數目是不同的。同一物種又是相對穩定的。
——體細胞染色體數是生殖細胞染色體數2倍,或者說生殖細胞染色體數是體細胞染色體數的1/2。
進一步研究細胞中的染色體,發現體細胞中總有每兩條形態大小相同,可以配成對,所以人的體細胞中有染色體46條,配成23對,玉米體細胞中有染色體10對。
提出問題,討論:在生殖發育過程中,體細胞與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是怎樣變化的?
這樣,孩子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就與父母的相同了。就我們體細胞中的每一對染色體來說,其中一條來自父親,另一條來自母親。
提出問題:人們為什么這樣重視染色體的變比?
——這是由于染色體數目規律的變化與生物的遺傳有密切的關系。
我們知道,生物體的遺傳物質存在于細胞核中,在細胞核中遺傳物質又主要存在于染色體上。受精卵中的每一對染色體,一條來自父親,另一條來自母親,由受精卵經過發育形成的孩子的細胞中就具有了父母雙親的染色體或者說父母雙親的遺傳物質了。父母的遺傳物質就是這樣傳給了子女。染色體中的遺傳物質叫做核酸。同學們在廣播、電視和報刊上聽到看到的DNA就是核酸的一種。
提出問題:每種生物都有許多性狀,染色體上的遺傳物質怎樣控制這些不同的性狀?
(2)基因:
“基因”這一名詞,同學們也不陌生。但是它到底是什么?它與生物性狀有什么關系?
科學研究發現,生物的不同性狀是由不同的基因決定。我們常說的基因是指位于染色體上的分成若干小單位的遺傳物質,這些決定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小單位叫做基因。如:豌豆的花有紅色、白色,莖有高、矮,人的上眼瞼有雙眼皮、單眼皮,等等,是由不同基因決定的。
基因是染色體上遺傳物質的小片段,所以基因也與染色體相同,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在生殖細胞中只有其中的一個。它們的關系可以這樣表示: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在我們體細胞中的每一對基因中的兩個基因,一個來自父親,一個來自母親。
八年級生物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舉例說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其原因。
2、 關注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3、 說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參與一種珍稀動物或植物保護的辯論和協商活動,提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公民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其原因。
教學難點:樹立參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并能夠落實在行動上
教學工具
教 具:1、收集關于生物種類減少和瀕臨滅絕的宣傳片,以及珍稀動植物的圖片。2、制作CAI課件。
教學過程
回顧導入:
師: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其實,在二十多年前我國的有識之士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并創作了大量的文藝作品來宣傳保護意識,現在你們聽到的就是當年感動無數中國人的《熊貓咪咪》,畫面是我們的劉宏運同學制作的FLASH動畫(我國的瀕危動物和已滅絕的動物)。
生:(觀看,思考,回憶上節課內容)
師:上節課我們提到的,造成生物滅絕速度猛然增快的原因,有哪四點呢?
生1:有人類的活動、生物的入侵。
師:那么活動具體指的是什么呢?
生1:像偷獵等等的。
師:就是亂捕亂殺的行為,也就是說當人類的利益與生物發生沖突時,往往是傾向于人類的利益。很好,那么,還有沒有其他的方面呢?
生2:還有人類亂砍亂伐樹木,破壞生態系統。
師:對,這是第三方面。還有嗎?
生3:還有就是人類亂排放污水,污染環境。
師:那么綜合以上這么多位同學的答案的,歸結起來的4個方面就是:1、外來物種的入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生物入侵者;2、人們為了利益對生態系統掠奪式的開發利用;3、生物生存環境的改變和破壞;4、環境的污染。(屏幕顯示)
新課學習:
一、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師:請同學們看著背投上的這個問題(思考: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四人小組討論一下,看看到底我們可以采取什么樣的保護措施,去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呢?
生:(積極地討論)
師:剛才看到許多小組都討論得相當積極,應該有很多不錯的想法,現在就請同學們來說說,你們認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生4:我們小組的討論意見是,我們的政府對那些惡意破壞環境,捕殺動物的人們要加大管治和懲罰力度,進行保護野生生物的宣傳,在人們的觀念中形成一個保護動物的思想,從而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師:很好,也就是說,一方面是要政府加大力度去保護野生動物,另一方面就是要向人們做好宣傳工作。那么還有呢?還有什么好的建議或辦法呢?
生5:我覺得除了加大宣傳力度以外,還可以建立自然保護區,還應該從法律上做一個強制性的保護,就是制定一些法律條理去管理,這樣顯得更有法可依和更方便管理。
師:這里說了兩點,一是保護生物所在的生態系統,也就是就地保護。二是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和政策。考慮周詳,還有沒有補充?
生6:我覺得對那些已經受到破壞的地方的物種,應該轉移到一個更好的地方去,不要一錯再錯,應該另找一個更適合它們的環境,讓他們更好地繁衍下去。
師:這里提到一個遷地保護問題,也就是必要時我們應該把一些瀕危動物遷移到另外一個對它們來說更好的區域。還有沒有呢?
(沒人繼續發言了)
師:剛剛同學們說了許多,現在就總結一下:(屏幕顯示)
1、 1、 就地保護;(珍稀物種)
2、遷地保護;(瀕危物種)
3、制定法律和政策。
4、開展生物宣傳和教育。
5、開展相關的科學研究。(種質庫)
(針對里面的每一種措施展開學習)
1、2略
3、制定法律和政策。
師:下面大家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個執法人員,要去餐廳檢查是否有食用野生動物,你應該具備什么知識?
同學齊聲:法律知識和生物常識。
師:非常聰明,我們有什么法律武器?看看課本,一起回答。
同學齊聲:《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中國自然保護綱要》
教師:有了法律武器,當你去餐廳檢查時,找不到活的動物,只有一些吃剩的骨頭,就是屏幕上顯示的這三種足的骨頭,你能不能通過自己的思考判斷這個餐廳到底有沒有違法銷售野生動物呢?
同學:(思考,積極舉手)
同學7:我認為是第一個。因為第一個的爪子十分鋒利,看起來是在野外生活的,需靠捕食別的動物而生存的動物,因此需要強而有力的爪子,因此我判斷第一個爪子是野生動物的爪子。
師:說得有道理,可以看到這些爪子是很鋒利的,是野生的。那還有沒別的意見呢?
同學8:我覺得其實三個都是,而第一個像剛剛的同學所說的,是比較兇悍的野生動物。而第二個呢,它上下的爪子都是倒勾的,應該是一些長期在樹木上生活,需要抓緊樹木的鳥類,像啄木鳥一類的。而第三個呢,這個爪子很長,就是那些入水抓魚的鳥類的。
師:說得很好。留意第三個,大家看看這里,除了很長以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它上面有什么?
同學齊聲:蹼
師:那么歸結起來呢,第一個,是猛禽類的足,第二個是攀禽類的足,第三個是涉禽類的足。大家都答對了,看來大家還是懂得不少生物常識的,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都會用得到。
4、開展生物宣傳和教育
師:接下來,我們講講有關開展環保宣傳活動的問題。其實在這方面,中國還是做得比較好的。剛剛我們聽到的《熊貓咪咪》,在當時可是響遍中國的大江南北。而在90年代,也有一首歌謠,叫“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的黃越同學做了一個有關這首歌謠的環保宣傳動畫,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中)
師:看完這個動畫,我相信大家也會受到感染,并為之感到有點傷感和惋惜吧。其實人類和動物是能夠和諧共處的,學完這一課,以后保護生物界中物種的重任,就交到在座各位同學的手上了。在這里我希望大家都能形成一個保護自然,與別的生物和諧共處的思想。這些歌曲,不僅教育了我們這一代人,今天的你們也受到了感染,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宣傳的重要性。
5、開展相關的科學研究。(種質庫)
師:好,那么現在說的是第五方面,也就是剛剛同學們都沒有想到的,開展相關的科學研究。這個大家沒有想到,也不怪大家。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科學研究與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方面有什么聯系呢?首先我們回憶一下,上節課所說的,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實質是保護什么?
同學齊聲:基因的多樣性!
師:很好。那么基因的多樣性,跟科學研究的關系就不言而喻了。每一個生物的種類,實際上就是一個獨特的生物基因庫。有這樣一個基因庫,就可以讓它們更好地生存下去。
師:翻開課本96頁,這里科學研究的例子,就是建立種質庫。種質庫對于動物來說,就是精子庫,而對于植物來說呢,就是種子庫。還記得俄國那四名科學家嗎?
同學聲:記得!
師:他們情愿餓死,也不愿去吃種子庫里的種子,這種精神是十分令人感動的,可見他們對這個種子庫,是多么地重視。因此,保護動物的最好辦法就是保存物種的基因庫,也就是建立——
同學齊聲:自然保護區。
八年級生物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驟。
2.學會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的具體操作方法。
3.分清外出血的三種情況,學會對出血進行初步的止血處理。
教學重難點
1、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驟。
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的操作方法。
3、根據外出血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止血處理的方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2. 創設問題情景導入
板書:二、急救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有時會發生一些危急情況或意外傷害。例如,當你夏天游泳時,發現有人溺水;當你踢足球或打籃球時不小心摔倒,發生了骨折或外傷出血;或是你發現有人因煤氣中毒而昏迷不醒,這時你首先想到的措施是什么呢?
學生: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推進新課]
學習目標一
板書:1.“120”緊急呼救
活動一:
假設,現在有一同學在教室里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暈倒,昏迷不醒,讓你去打“120”急救電話,你會怎樣撥打?
(請3個同學即興表演)
學習目標二
板書: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
活動二: 如果在野外一時找不到電話,而情況又十分危急的話,那就只能先行采取救治措施,等病人暫無生命危險時再去找人幫忙。
(教師講授)
腦對缺氧十分敏感!對腦的搶救要以秒來計算!
在常溫下,人心跳停止3秒以上大腦就會因缺氧而頭暈,10-20秒可昏厥,30-40秒可抽搐,60秒后呼吸中樞衰竭,4分鐘后腦神經可發生不可逆轉的損害,10分鐘后腦細胞死亡。所以急救成功的關鍵在于搶時間:即前4分鐘,甚至前60秒。所以如果病人的呼吸或心跳停止后再去打電話等急救車過來后再開始搶救,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這就是急救的意義所在!當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當心臟停止跳動時人工胸外心臟擠壓。
(播放教學課件)
教師:急救措施往往可以在危急情況下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所以學會這些方法是非常有用的。教師應給予適當的指導,提示其操作要領。
學生示范:人工呼吸操作方法
學生示范: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操作
[聯系舊知識,引出新知識]
學習目標三
板書:3.出血和止血
教師:很多同學有過跌傷外出血的經歷,那么你們當時是如何處理的呢?
學生回答
教師:同學們所說的情況都屬于外出血,實際上出血可以分為外出血和內出血二種情況。下面我們分別來介紹這兩種出血的處理。
板書:(1)內出血
教師:內出血是指體內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診斷,所以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救治。
板書:(2)外出血
教師: 外出血是指體表的出血,我們可見到血液的流出。這種情況應該首先做必要的止血處理。實際上外出血又可以根據血管類型的不同而分為不同的幾種。那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在學習血液、血管和人體循環系統時將血管分為哪些類型呢?根據動脈及靜脈的血液和血管壁的特點來歸納出動脈和靜脈出血的情況。
師生共同完成學案內容
教師:同學們分析得非常好。對于外出血的處理,也正是根據這三種情況而采取不同的措施,我們來看下面的內容。
活動三:
(播放多媒體課件“外出血的處理”)
學生練習
教師:這節課我們學會了很多日常用藥和急救的常識,了解這些生活中的常識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同學們不但要學好課堂知識,同時還要多向醫生、醫務工作者等知識經驗豐富的人詢問和請教,多從生活中學習和積累知識,讓我們更有把握應對各種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
[拓展深化]
[課堂小結,結束新課]
[鞏固練習]
[布置作業]書86頁第2題,練習冊
●板書設計
二、急救
1.“120”緊急呼救
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
3.出血和止血
(1)內出血
(2)外出血
八年級生物教案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
能力目標:能夠說出貓和馬等一些生物所處分類等級的位置
情感目標:了解生物分類的依據和意義,了解雙名命名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
生物分類的依據和意義。
【教學難點】
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
生物分類的依據和意 義
教學工具
多媒體電子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課上的一些內容
師:上堂課我們練習了如何對生物進行分類。那么,我們對生物進行分類的依據是什么呢?
生:生物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師:分類的基本單位是什么呢?
生:種。
師:上節課講的動物可以分為哪兩大類,其中又可以分為哪些小類?
生:可以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可以分為體溫恒定和體溫不恒定;無脊椎動物可以分為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
師:很好,這堂課我們來學習新的內容:第二節從種到界
二、講授新課
1、分類的依據
師:幻燈片放映一則湯姆尋親記漫畫
要求:
1)在外部形態、內部結構和生理功能與我湯姆貓相似多的保留下來,相似少的排除。
2)我每次最多只能排除三種生物。
生:根據教師幻燈片的播放進行一一排除,找到狗和貓的相似度是很近的。
師:要求學生回答排除的依據是什么?
生:依據是他們的相似度(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
2、分類的等級
師:湯姆最終通過分類找到了狗和貓的相似度很近的,那你能給湯姆找到那些親戚類別以準確的命名嗎?
生:學生根據老師的幻燈片播放分別予以準確的命名
師:你通過這些命名,能否知道分類學上最大的分類單位是什么?最小的單位是什么?從大到小依次是什么?
生:最大的分類單位是界,最小的是種,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師:
1)進行一些擴展(如界、門的擴展)
2)接下來通過一個寄信的題目引導學生回答湯姆貓分類中的地位
生:湯姆貓分類中的地位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貓科貓屬貓種
師:為了進一步說明動物的分類等級,以馬來進行再次講解。
生:通過老師播放幻燈片進一步加強了動物的分類等級
師:要求學生說出馬在分類等級中的地位
生: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馬屬馬種
3、分類的意義
師:通過前面所學的進行引導學生回答分類的意義
生:分類的意義是了解生物的多樣性,知道他們的親緣關系和他們的分類等級
4、雙名命名法
師:通過幻燈片的播放讓學生了解雙名命名法的相關知識
生:對雙名命名法有一些認識
5、總結:
師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八年級生物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嘗試綜合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注健關康。
2、在學習和生活中能保持愉快的心情。
3、認同酗酒和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選擇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1、全面理解健康的概念。
2、學會調節情緒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3、能說出健康的概念;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健康生活方式的內容與作用。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合作探究。
1.完成P89-90項目測試,看看你能得多少分?健康狀態如何?
測試題中哪些題目是評價身體健康的?哪些題目是評價心理健康的?哪些題目是評價社會適應方面的?
2.按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和方面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
3.健康的生活不僅需要加強__________,搞好_________,還要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態,同時還應當學會與人相處,維持良好的___________。
4.保持愉快的心情
(1)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2)兒童青少年積極健康的心態是
(3)調節自己情緒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創新
運用本節所學知識和方法,對家人或親友的健康狀況作出評價,并提出改進建議。
————————————————————————————
(二)、非選擇題
1.按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和方面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
2.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良好的和適度的,表示兒童青少年的身心處于積極的健康狀態。
3.老師和同學都認為小南是一個品學兼優、真正健康的人,因為他:①情緒經常保持穩定;②和任何人都相處得很好;③體育成績都已達標;④能成功地調整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合理地適應環境;⑤有良好的身體素質;⑥能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爭取班級的榮譽。
在這些表現中屬于身體健康的是;屬于心理健康的是;屬于社會適應能力的是。
二、課前預習
1、自我檢測:
世界衛生組織根據健康的含義,制定了健康的10條標準:
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不感到過分緊張與疲勞。
②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于承擔責任,事無大小,不挑剔。
③善于休息,睡眠好。
④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中的各種變化。
⑤能夠抵御一般感冒和傳染病。
⑥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位置協調。
⑦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發炎。
⑧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⑨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⑩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
以上10條,體現了健康所包含的身體、心理的良好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這三方面的內容。要想擁有健康,就必須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2、質疑:什么是生活方式?
3、討論小結:生活方式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種習慣,如飲食習慣、起居習慣、日常生活安排、娛樂方式和參與社會活動等。
三、合作探究
學習任務一:認識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
1、大家在課余時間收集哪些有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其危害的資料?
2、把自己收集的資料向小組同學交流。
3、你們知道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哪些生活方式對人們健康的威脅,原因是什么?請同學們帶著問題看教材P94的“資料分析”,并結合下面的兩個討論題進行分組討論。
資料分析:1957年和1999年中國城市前七位主要疾病死亡率
討論:(1)40多年來,導致我國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種類發生了哪些變化?
(2)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題?
4、結合數據資料,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再與同學一起閱讀教材P95的第一、二自然段的內容。
5、小結:在現代社會中,影響人們健康的疾病已經發生了變化,生活方式已經成為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
6、探究活動:探究酒精或煙草浸出液對水蚤心率的影響
以小組為單位制定探究實驗計劃
實驗指導:這個實驗看起來比較簡單,但是在制定實驗步驟和具體操作時有很多細節值得注意和重視。如選擇什么樣的酒精濃度、水蚤心臟的位置、心率的計數、實驗組和對照組的選擇等等。在實驗中,每一組的學生選擇3個以上對照實驗完成,即清水中水蚤的心率、兩組以上有一定梯度的酒精溶液中水蚤的心率,每一組必須有一定的實驗次數以求取平均值,然后從這幾種組的平均數據中分析現象和得出結論。如果是選擇煙草浸出液對水蚤心率的影響,則應注意在實驗前用不同體積的清水浸泡一種品牌的香煙煙絲。
表達交流:探究活動的過程及方法,統計表格的設計。
7、匯報探究活動的過程、方法和結果并討論教材P96的兩個題目。
學習任務二: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1、根據自己的探究活動結果,說明酗酒和吸煙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嚴重危害。
2、投影展示材料:
當人喝了含有酒精的飲料后,酒精在胃和消化道上部直接吸收入血液,吸收的速度與酒精的體積分數(濃度)成正相關。酒精在被最終分解前,能對多種器官組織起作用,尤其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最為明顯,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皮膚血管擴張。飲酒過量便是酗酒,會導致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又稱“醉酒”,嚴重者可導致死亡。慢性酒精中毒主要表現在對胃腸道、肝臟和神經系統的損害。酒精還可使脂肪在肝臟積累,持續飲酒過量會導致脂肪肝。因此,飲酒過量的人,肝硬化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
吸煙是影響呼吸系統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煙草燃燒后生成的煙霧成分有幾百種,其中明顯有害的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煙焦油等。近幾十年來,我國的肺癌發病率急劇上升,其中約有80%的肺癌病人是因長期吸煙引起的。吸煙時,煙草的煙霧中只有約10%被吸煙者吸入,而其余的90%卻散布于空氣中。這些煙霧不但污染環境,而且使不吸煙者被動吸煙,間接受到傷害。吸煙的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聯合國已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
吸毒對人體的危害就更嚴重了。吸毒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損,呼吸麻痹,嚴重的會導致死亡。吸毒者為支付吸毒巨資而不惜詐騙、偷盜等,嚴重危害社會。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吸毒對身體造成的危害更大。
3、以上的材料說明,不良的生活方式給人體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我們要想擁有健康,怎么辦呢?
4、分組討論:生活中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哪些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
5、討論結束后,各組派一名學生代表將本組的討論情況向全班匯報,不完善的地方同組的同學可進行補充。
6、師生共同總結應該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營養配餐好,堅持體育鍛煉,按時作息,不吸煙、不喝酒,拒絕毒品,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等)
7、補充:學生生活方式不科學會影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