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創意活動教案
數學創意活動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掌握左右,能以自身為中心區別左右,并能用語言完整描述左邊和右邊籮筐的物品;
2.初步學習以物體為中心,區別物體的左右;
3.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籮筐三個、蔬菜圖片(土豆、蘿卜、白菜若干)、食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組織幼兒以故事的形式欣賞繪本片段,導入活動【看課件)
二、引導幼兒以自身為中心,區別左右,緊緊抓住“左手是拿碗的,右手是拿筷子的”這一點進行聯系
問:小朋友們,我們吃飯的時候是哪只手拿碗?哪只手哪筷子呢?
小結:我們都是左手拿碗的,右手拿筷子的。
三、練習以自身為中心區別左右
1.請幼兒伸出拿筷子的手或拿碗的手。
2.舉手,請幼兒聽老師的口令,舉起左手或右手。
3.拍肩,請幼兒根據老師的指令,用左手拍左肩或右手拍左肩。
四、學習以物體【籮筐、蔬菜)為中心區別左右
1.出示三種蔬菜圖片,每個幼兒聽老師的指令操作,將蘿卜放在中間,把土豆放在蘿卜的左邊,把白菜放在蘿卜的右邊。看看誰放得又對又快。
2.幼兒操作將蔬菜裝進籮筐。出示三個籮筐,讓幼兒觀察左、中、右擺放的籮筐。幼兒聽口令將土豆放進左邊的籮筐,白菜放進右邊的籮筐,蘿卜放進中間的籮筐。
3.幼兒說說左邊的籮筐裝了什么蔬菜?右邊的籮筐裝了什么蔬菜?教師檢驗對對錯。
數學創意活動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2.在數石頭游戲中,比較動物的輕重并嘗試記錄結果。
3.積極參與排序活動,體驗排序的樂趣及感受毛毛蟲的智慧。
重點難點
1.重點:按動物個子高矮、嘴巴大小、尾巴長短、體重的輕重進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2.難點:在數石頭游戲中,比出動物間的輕重關系,并嘗試記錄操作結果。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PPT課件;幼兒人手一份記錄輕重記錄卡、鉛筆、橡皮擦;動物排序圖片。
2.經驗準備:認識蹺蹺板,知道蹺蹺板是平的、翹高翹低表示的意思。
活動過程
一、借繪本故事,引入誰先吃桃子問題。
師:今天,我給大家請來了一些動物朋友,看,都有誰呢?一共有幾位?
師:咦,他們都在看什么呀?這個桃子長得怎么樣?
師:這樣一個愛心形狀的、又大又紅的桃子,看著就很好吃,饞得動物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可是6個動物1個桃子,讓誰先吃好了?
二、幼兒自由分組探討、操作動物朋友比什么及展示比試結果。
師:動物朋友們決定玩一個“比一比身體特征”游戲,誰排第一,誰就先吃這個桃子。小朋友們,你覺得他們會比什么,最后誰先吃桃子好了?
師:現在我們分三組,和你的伙伴們商量并操作他們比什么,怎么比,結果如何?
師:現在請每組展示探討、操作結果。
三、利用PPT,有感情講述繪本故事并學習按動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一)按動物高矮、嘴巴大小、尾巴長短排序。
(二)引導幼兒按動物的輕重進行記錄和排序。
1.討論比重方法。
師:這下大肚皮的犀牛使勁兒的跺著腳,直說:“不行”。它會要求比什么呢?(比比誰最重)你們真的說到它心理去了,它就是要按體重的順序來排。
師:那體重該怎么稱?有什么好辦法?動物朋友決定用蹺蹺板稱重,一頭坐小動物,一頭放石頭。
2.交流記錄方法,幼兒自由記錄動物輕重。
3.引導幼兒檢查記錄表進行動物體重的排序。
師:現在我們一起看看記錄表,給小動物們排排體重吧!看來桃子該給最重的犀牛先吃哇。
四、引導幼兒思考逆轉排序。
師:毛毛蟲不愿意了,為什么不管什么順序,都要從最大的開始!我們可以反過來嘛,論誰的個子最小,誰的嘴巴最小,誰的尾巴最短,誰的體重最輕,第一名都是我!說著,毛毛蟲高興地鉆進桃子里先吃了起來。
師:毛毛蟲大喊: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分享桃子吧。
五、拓展延伸。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比較方法,只要你認真觀察,你就會找到許許多多的排列方式。動物們依據自身的特點都找到了第一名的地方,其實在你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第一名,請你們回去想想自己在什么方面是最厲害的?
活動總結
這是一個幽默生動、結尾出人意料的繪本故事。將這個故事轉化為數學活動時,我反復思量繪本與幼兒數學活動的結合點,大膽剪裁,調整著作品與幼兒經驗的契入面。總結過程,我有以下兩點感想:
1.活動過程生動有趣,自然流暢的蘊含著活動的目標。
2.提問設計恰到好處,推波助瀾的激活著幼兒的思維。
3.孩子們活動興趣高。
數學創意活動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字、符號記錄花生的數量。
2.嘗試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多次剝花生、做記錄的活動。
活動準備
1.花生果每人一盤(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數量為1—3不等)。
2.每組兩盒彩筆、兩只空盆、記錄紙數張。
活動過程
1.猜猜花生有幾顆。
——觀察盤中的花生,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可比較花生的大小、長度、外形等)
——你能猜對每顆花生里有幾顆花生仁嗎?
——選一顆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顆數,再剝開看看自己對了嗎?
2.討論記錄的方法。
——想一想怎樣才能記清楚第一顆花生果里有幾顆花生仁?第二顆,第三顆呢?
——怎樣記錄?是剝完了一起記錄,還是剝一次記錄一次?
3.記記花生的顆數。
——幼兒把花生果剝開,數數里面有幾顆花生仁并記錄在記錄紙上。
——注意觀察每個幼兒剝與記的方法與步驟,了解幼兒解決問題的策略。
——引導先完成的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單,找找花生果里花生仁數量相同的記錄有幾次。
4.交流分享。
——帶領幼兒互相觀察記錄的結果。
——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記錄的數字或符號表示什么意思。
——品嘗自己剝的花生。
活動結束
1.鼓勵幼兒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記錄,并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記錄結果。
2.可在區域活動中將花生外殼涂上七彩色,拼搭成好看的“七彩項鏈”、“七彩小路”等。
數學創意活動教案篇4
教案效果: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
2.能用標記和數字記錄活動室玩具的數量。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讓幼兒理解物體的位置、形狀發生變化后,物體的長度不變。
2.能夠用語言表述操作過程和結果。
感知長度守恒,對量的守恒感興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教師兩根不同顏色、長度相同的塑料管,兩條一樣長的鐵線.
2.幼兒操作材料:每人2根不同顏色長度相同的塑料管,兩條一樣長的鐵線。
正方形表格一張,小塑料管8根。
活動預設:
(一)嘗試發現比較兩根木棍,長短的方法。
1.出示平行放置的2根不同顏色的木棍,這兩根木棍一樣長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小結:小朋友,要想知道塑料管是不是一樣長,不管你是橫著放,還是豎著放,只要塑料管的一邊對齊,然后進行比較,那它們一樣長嗎?對,它們是一樣長的。
2.教師改變木棍擺放位置,讓幼兒說說、比較兩根木棍是不是一樣長?
教師小結:是的,一樣長的塑料管,不管你怎么改變它的位置,斜著放,橫著放,豎著放,交叉放,塑料管的長度都是不邊的。
3.教師出示兩根長度一樣的鐵線,改變鐵線的形狀,讓幼兒觀察比較兩根鐵線是不是一樣長?并說說為什么?
教師小結:一樣長的鐵線,不管你怎么改變它的形狀,它的長度是不會變的。
(四)游戲:走小路
提要求:
1.籃子里有紅色的塑料管,也有藍色的塑料管。請小朋友制定一條紅色的路線,一條藍色的路線。
2.這兩條路線要一樣長。
3.路線的塑料管的頭尾要連接在一起。
教師小結:“只要數量相同、長度相同的塑料管,它們連起來的長度是一樣長的。
老師知道小朋友還有很多的想法,想制定更多的路線,現在我們帶著我們的教具回班上距續制定不一樣的路線吧!
數學創意活動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說說、數數理解6以內數的實際意義;
2、激發對自我的認同及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記錄卡活動重難點:理解6以內數的實際意義
活動過程:
意圖:點五官游戲,了解自己的身體。
1、點五官游戲"眼睛眼睛在哪里?""眼睛眼睛在這里。"(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眉毛)
2、你最喜歡你五官的里的哪一個,為什么?
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五官,每個人的五官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眼睛大,有的眼睛小,有是招風耳,有的是小鼻子……我們都要喜歡自己的身體。
意圖:尋找自己和周圍人身上的數字,通過操作鞏固6以內的數數。
1、尋找身上的數字關鍵提問:
(1)我們身上的五官分別有幾個(二只眼睛,一張嘴巴,一只鼻子,兩個耳朵,兩條眉毛)
(2)除了五官,身上還有什么可以用數字表示?
(有5只手指,頭上有3個發夾,褲子上有2個口袋,衣服上有3顆紐扣……)
(3)找找同伴和老師身上的物品用數字表示。
小結: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充滿了數字,數數的時候可以從左往右數,也可以從右往左數,還可以從上往下數,也可以從下往上數。數數的時候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規律數,這樣就不會數錯啦。
2、每人一張記錄卡,記錄圖片中的數字,可以用點來表示。
"這是剛進幼兒園的一位小妹妹,請哥哥姐姐們幫她數數身上的東西,并用點填寫在表格里"
3、作品展示,共同驗證。
意圖:通過數字對應游戲,感受數字游戲的快樂游戲規則:每個人身上都貼有一個6以內的數字,當ppt中展示出來的是3個橘子,那么貼有數字3的小朋友馬上站到最前面,成功的可以獲得一顆五角星。
結束語:我們把這個游戲一會兒交給班級里其他的小朋友吧。
活動反思:
1、這是一節主題活動“我們的身體”中派生出的數活動,活動內容的選擇既來自于孩子的自身,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符合幼兒的“最近發展區”。
2、通過記錄的方式,讓幼兒嘗試用自己理解的符號和方式進行大膽的記錄,并給予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發揮孩子的自主性
3、在幼兒交流記錄內容時,老師有意識將不變和可變的數字分別記錄在兩張卡上來暗示幼兒,對進入下個環節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數學創意活動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4以內的數量,能手口一致地點數數量4的實物。
2、能認真觀察、尋找事物中有關4的數量3、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小熊的生日宴會》
操作材料:每人一個禮物盒圖片,蘋果、花、氣球大圖片。每人一件參加生日會服裝,配飾(紐扣,口袋,小花若干)活動過程:
一、導入:
講述故事,引出主題數量--4師:教師出示課件,你看到了什么?蛋糕,原來今天有人過生日呀,是誰呢,一起來看看。小熊幾歲生日呢,你怎么知道的。
2、數蠟燭,(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手舉起來)1、2、3、4,4支蠟燭
二、一起幫助小動物尋找數量為4個的物品,進一步感知數量4師:(小兔子、小老鼠、小牛、小豬)好多小動物們都想參加小熊的生日宴會,小熊對大家提出了個要求,我們來聽一聽小熊是怎么說的。
1、尋找小牛身上的數量4師:發現小牛手上有4個氣球
2、尋找小老鼠身上的數量4師:發現小老鼠手上有4朵鮮花
3、尋找隱含在小兔子的數量4,蝴蝶結上有4個藍色的小圓點小結:這些小動物身上都有數量4。瞧,小牛手上有4個氣球,小老鼠手上有4朵鮮花,小兔子身上有4個藍圓點。所以他們都能去參加小熊的生日宴會。
三、幫助小豬準備數量為4的禮物
1、為小豬解決困難師:你們看小豬它也很想去,可是它身上沒有數量4,怎么辦呢?
2、師:豬媽媽幫小豬想了一個好辦法,可以給小熊送禮物,豬媽媽幫小豬準備了3個禮物,蘋果,香蕉,西紅柿自己來數一數找禮物,按小熊的要求,挑選數量為4的禮物,將手中的禮物盒貼在數量為4的禮物下(蘋果2個,花3朵,氣球4個)
3、與幼兒一起手口一致的數,蘋果,花,氣球的個數、檢查幼兒有沒有將禮物盒貼對,并糾正。
師:小豬很高興的帶著禮物去參加生日會,謝謝小朋友們的幫忙四、參加小熊的生日聚會,進行裝扮師:小熊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們都來了,非常高興,你們想不想參加小熊的生日宴會?老師為你們準備了漂亮的服裝,可這些衣服上都是空空的,我為女孩子準備了貼在裙子上的小花圖案,為男孩準備了貼在馬甲上的紐扣或者口袋,你們還記得小熊的要求嗎?要貼幾個才能參加生日宴會呀?我們一起來裝飾衣服吧!
五、結束:參加小熊的生日宴會
1、讓我來看看你們打扮的漂不漂亮,我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你給自己裝扮了什么,請你數一數有幾個。起立,轉身給后面的爸爸媽媽看看,我們能不能去參加小熊生日聚會呢?
2、聽,宴會就要開始了,我們一起跟著音樂跳起來,去參加宴會吧
數學活動:《我會收玩具》
設計意圖:
遵循幼兒教育"玩中學,學中玩"的教育理念,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興趣需要我選擇以玩具來貫穿本次活動。玩具是幼兒非常喜歡、熟悉的物品,直觀形象,幼兒又樂于操作。將數學抽象的分類概念通過玩具變得形象、具體。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各種玩具,感受玩具帶來的樂趣。
2.根據圖標將相同名稱的玩具擺放在一起,初步感知物體的共同屬性,嘗試將玩具進行分類。
3.培養幼兒學習收拾整理的習慣。
活動準備:
布娃娃、積木、汽車玩具若干(幼兒人手一份),三個大小不一的禮盒,小兔頭飾1個,布娃娃、積木、汽車標記卡各一張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集中幼兒注意力,讓幼兒感受活動氛圍。
二、情景表演:小兔送禮物,認識各種玩具。
1.好朋友來電話了,教師接電話:"喂,你好,什么?你要給我們小二班能干的寶寶送禮物啊?······好,謝謝,再見!"手機鈴聲、打電話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及好奇心,也給幼兒帶來一種真實感。
2.小兔出場,送禮物-玩具。
這個環節主要是激發幼兒的興趣,體驗收到禮物的快樂心情及培養幼兒學會友好、懂禮貌的習慣,滲透了語言領域及常規教學。遵循幼兒教育"玩中學,學中玩"的教育理念,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興趣需要我選擇以玩具來貫穿本次活動。玩具是幼兒非常喜歡、熟悉的物品,直觀形象,幼兒又樂于操作。將數學抽象的分類概念通過玩具變得形象、具體。
3.揭示禮盒秘密,認識各種玩具。
師:"小兔送來了幾盒禮物啊?""這三個漂亮的盒子里面放的是什么禮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我將三個大小不一的禮盒裝飾的非常美觀、漂亮。既要發展感知覺又要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考探索能力,所以我特意設計第一個盒子里放布娃娃,通過觸摸覺讓幼兒具體感受并說出"軟軟的",同時也讓幼兒產生探究事物的興趣及想像力。而第二個盒子我是請幼兒直燥,注意力很集中,興趣濃厚。
4.小結:三種玩具,三個盒子,同一種玩具都是放在同一個盒子里。為后面的玩具分類作鋪墊。
三、游戲:玩具好朋友。請幼兒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做好朋友,玩耍。這個環節充分尊重幼兒的自主性,滿足了幼兒的興趣需要,貫穿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玩耍"的理念。、四、送玩具寶寶回家1.教師邊伸懶腰邊說:"啊!好累啊!我們的玩具寶寶有點累了想回家休息了,請你們根據標記卡找到玩具朋友的家并送回去,好嗎?"整個活動過程循序漸進,水到渠成。將生硬的直接教變為幼兒自主的發現式學習,知道玩具玩過之后要收拾整理,讓幼兒了解拿過的東西用過之后要放回原處。
2.檢查并小結:"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將玩具寶寶都送回了他們的家。玩具寶寶希望你們以后不管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里也要學會自己收拾,好嗎?你看爸爸媽媽每天早上送我們來園,到下午,也要把我們接回家里,是不是?"抓住新生幼兒對家的依戀,體驗自身感受,從而激發提升幼兒學會收拾,整理物品的良好習慣。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的設計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興趣需要為出發點,以幼兒為主體。教師教態自然親切、語言精練、主題突出、目標明確、流程清晰連貫、過渡自然。整個活動過程不管是幼兒還是教師都沉浸在快樂中是活動的成功之處。
數學創意活動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實踐操作,嘗試按一定的規律對物體進行分類。
2、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胸飾人手一份(貓、狗)分顏色與大小。
學具:(1)鮮花鋪(分顏色、分大小)
(2)服裝鋪(分顏色、分大小、分款式)
(3)日用品架(餐具)(分大小、分顏色、分種類)
(4)食品架(薯片)(分顏色、分高矮)
(5)課件
(6)圖書架(分大小、分顏色)
活動過程:
1、實踐感知:(聽音樂進場)
T:小朋友,快來看,這是誰呀?(汪汪),他們呢?(咪咪),今天我們一起來做咪咪和汪汪排隊進大商場好嗎?想一想,商量一下,怎么排?
咪咪,我們一起來看看汪汪是怎么排隊的?再來看看咪咪是怎么排的?(幼兒集體說,教師總結)
T:隊伍都排整齊啦,接下來我們要進大商場啦,大商場里的貨物可真多,有鮮花、有食品、有餐具、有圖書、有服裝,還有一個好玩的電子游戲室,請汪汪和咪咪一樣一樣地去玩一玩,如果你發現那些商品沒有排列整齊呀,就來做理貨員,把它們理一理,排一排。
2、幼兒分組操作:
3、集體參觀百貨商店,討論:
T:咪咪,快來食品柜看看,這里的薯片可真多,顏色不一樣,高矮也不一樣,看看剛才的理貨員是怎么排的呀?(討論,如有錯誤,集體修改)總結:哦,原來它們是按照高矮(顏色)不同來排隊。
食品柜看完了,我們再來圖書室看看吧……
4、運用遷移
T:馬上要過新年啦,百貨商場里呀想掛一些漂亮的氣球來布置新年的氣氛,請我們的小汪汪,小咪咪一起來幫忙想一想該怎么掛呢?看看誰想出的方法多?(先討論)然后個別幼兒回答說一種,顯示一種。
T:原來掛氣球可以想到那么多不一樣的方法呀,你們的本領可真大!
活動反思:
根據教材在設計這個活動的時候我在想大小對于小班幼兒應該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設計了幾個環節讓幼兒通過不同的游戲來反復認識商品,并分類。通過實際操作我發現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