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
設計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篇1
區域游戲中,幼兒是游戲的主人,自己決定活動內容、選擇材料與伙伴,認真去做該做的事。如:為區域游戲的開展,他們積極參與環境的創設,活動中自己解決問題,在充分的活動實踐中,幼兒的生活經驗得到了豐富,激發了探索外界各種事物的興趣欲望,從而積極用于外界環境的同時,認識了自身的力量,培養了自信,增長了才干,同是創造的潛力也不斷得到激發。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區域游戲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自由活動、自由游戲:活動類型是幼兒感興趣的,具有多樣化的形式和豐富的內容。在區域游戲中,幼兒的交往能力、興趣愛好等都會集中反映出來,這些方面也只有通過幼兒自身活動才能得以提高,老師不能代替。因此,在指導幼兒游戲時,我們應正確處理好關系,讓幼兒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
我們不僅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而且還要注重將適度的自由與控制約束有機地統一起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例如:我們呢班的陽陽最喜歡玩益智區的下棋游戲,平時也經常玩飛行棋,這天陽陽小朋友又想玩下棋的`游戲,而這個區域的幼兒已滿,這時,他便來求助于我們,我們沒有給他安排,只是鼓勵她說:“益智區已經夠人了,你自己能不能想個辦法和益智區的小朋友一起玩?”其余的話也沒說,只是注意觀察她。過了一會兒,只見他又到益智區,對正在玩下棋的幼兒說:你們下棋我來做裁判好嗎?其他孩子商量了一下欣然答應了。于是陽陽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很快進入了角色。
在區域游戲中,只有多為幼兒提供實踐機會,并正確地引導,才能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展。
設計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走、跑、鉆和平衡的動作,培養幼兒動作的靈敏和協調的能力。
2、讓幼兒在游戲中發揮自我,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3、培養幼兒團結協作、活潑勇敢的品質。
4、樂于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道具:樹若干棵,小矮人裙子12條,老巫婆扮演者一名,籃子12個;器材:矮凳若干,長梯一個,拱形門5個,泡沫墊若干,錄音機,錄音帶。
游戲玩法
1、聽音樂,小矮人出場。教師:"小矮人、白雪公主病了,不過我們大家都不用傷心,我知道有一棵神奇的蘋果樹,只要找到它,白雪公主的病就能治好,但是,神奇的蘋果樹在很遠的地方,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可能還會遇到老巫婆呢,你們怕不怕?對,我們都是勇敢的小矮人,一定要找到蘋果樹!
2、小矮人先走過窄窄的石頭路,然后一起來到樹林,尋找蘋果樹,在沒有找到的情況下,繼續鉆過山洞向前尋找。
3、突然下起了暴雨,小矮人們四處尋找避雨的地方,雨停了,雨水把小路淹了,小矮人要想辦法走過去,利用石頭搭成小橋,然后走過小橋,終于找到了蘋果樹。
4、小矮人摘到蘋果后,高高興興地往回走,當走到樹林時,遇到了老巫婆,最后小矮人們想方法,互相團結協作,把老巫婆趕走了,然后把蘋果送給白雪公主吃,治好了她的病。
游戲規則
1、幼兒能有秩序的參與游戲,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走。
2、在奔跑過程中注意不與同伴碰撞。
設計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初步了解醫生和護士的工作,并認識幾種常用的醫療器械:聽診器、體溫表、輸液器、注射器。
2、教育小朋友要講衛生,預防疾病。
【活動準備】
幾種常用的醫療器械:聽診器、體溫表、輸液器、注射器。醫院標志,白大褂。
【活動過程】
1、課前談話,引起幼兒對醫院的興趣,并提出游戲的要求。
(1)人生病了怎樣辦?到哪兒去看病治病?
(2)誰看病?誰護理病人?
(3)認識醫院標志,認清大夫聽診器、體溫表,并看清使用方法。
2、請3~5名幼兒游戲,按自我的意愿協商分配主角(醫生、護士、病人)。
3、醫生、護士戴上帽子,等待病人進來,請幾名幼兒去看病,鼓勵小朋友勇敢地與醫生密切配合。
4、游戲指導。
教師重點指導醫生按必須的程序給病人"看病"。
(1)先給病人掛號、排隊。
(2)醫生熱情地詢問病人哪里不舒服。,仔細地用聽診器等為病人診治。
(3)護士護理病人,教育幼兒不把打針看成可怕的事,了解護士的辛苦。
5、換主角,游戲繼續進行,其他幼兒進行觀摩,并輪流進醫院游戲。
6、游戲結束時,教師對服務好的醫生、護士給予表揚。
活動反饋
經過這次活動,幼兒初步了解醫生和護士的工作情景,認識了一些醫療器械,個別小朋友對醫院的恐懼感逐漸消除。在活動中,個別幼兒會一向忘記自我手中的儀器是干什么的,教師適當的給予提醒。還有部分幼兒說到打針就怕即使是假的,經過這次活動,部分幼兒覺得打針也不是很恐怖。幼兒經過這次活動也加深了預防疾病的意識,目標基本完成。
設計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仔細觀察,能從不同角度說出圖片間的多種相反關系,發展逆向思維。
2、能夠盡可能多地找出生活中常見的相反關系。
活動準備
教師操作材料:《找關系》游戲圖一張;關系卡片24張。
幼兒操作材料:《找關系》游戲圖一張;關系卡片24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百寶袋,了解反義詞。
1、分別請幼兒從袋里拿出一大一小的藍球,幼兒比較觀察,了解大與小的相反關系。(1—2名幼兒)
2、分別請2名幼兒摸出大石頭和小積木,并讓幼兒抱起,說說抱起的感覺有什么不同。引導說幼兒找到重和輕的相反關系。
3、再分別請2名幼兒分別摸出兩袋果,引導幼兒說出反義詞“多和少”
4、教師示范找教室里“大和小”“多和少”相反關系后,讓幼兒也找一找,教室里什么東西和什么東西會有“大和小”“多和少”的關系?
5、教師:剛才小朋友能從百寶袋里摸到的寶貝里找到了許多秘密,大和小的秘密、重和輕的秘密、多和少的秘密,這些秘密就是反義詞。反義詞意思就是說明這兩個東西存在著相反的關系。其實相反關系有很多很多,小朋友的椅子下的卡片里,就有許多反義詞(用教師的卡片)。
二、幼兒自由觀察卡片,了解卡片上的內容。
幼兒自由觀察手上的卡片,相互說說卡片上有什么?
請幼兒逐個說:我的卡片上有**。請幼兒說完后將卡片貼在黑板上。(可用開火車的形式進行)
三、幼兒尋找卡片上的相反關系
1、教師出示其中一張卡片(如大象),提問幼兒:“這張卡片上的大象和哪張卡片會有相反關系呢?”
2、請幼兒找出“大”的反義詞“小”(小老鼠),并說出它們為什么會是相反關系。(請個別幼兒)
他們還存在什么相反關系呢?再請幼兒找出同組張卡片中含有其他的相反關系,如:“輕”(老鼠)和“重”(大象)。
3、請幼兒找出兩張卡片放在一起,然后說一說它們有多少個相反關系。(請個別幼兒回答)
4、教師:小朋友今天學會把有相反關系的圖片放在一起,并很快地說出圖片內容中的反義詞。下面我們玩一個小游戲。
四、親子游戲:找相反關系。
1、請一名幼兒和教師一起站在前面。其他幼兒說相反關系。
2、請兩名家長上前。請幼兒說出相反關系。
3、請幼兒兩兩結伴,找出教室中存在的相反關系的物品。
五、親子操作:
請家長拿出其中一張卡片,幼兒找出相反關系的卡片,并大聲說出一組反義詞。
設計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一些簡單的跳牛皮筋的基本動作。
2.通過幼兒自主活動,相互學習,培養合作精神,體驗自主活動的快樂。
3.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4.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牛皮筋、會念兒歌《小辮子》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自己探索玩牛皮筋的跳法
2、教師演示跳牛皮筋的方法小朋友分兩組,一個跟著一個,一只腳伸進去,拿出來,在伸進去,踩線
3、游戲規則
1)用黑白配的`方法,確定拉繩人(2人或3人)
2)在跳繩時,要一邊念兒歌一邊做相應的動作
3)跳錯的小朋友就要去拉繩
4、游戲開始
活動延伸
游戲結束后組織小朋友做放松活動,以免小朋友感到疲勞。
反思:
“跳皮筋”是民間游戲之一,但是由于現在孩子們對民間游戲不太了解,沒有真正的玩起來,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我們想通過開展民間游戲,讓孩子了解民間游戲,在幼兒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發現多種方式進行跳皮筋,通過“跳”既發展了孩子們的平衡協調能力,體驗集體游戲中的樂趣,使幼兒在游戲中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所以我們設計了這個游戲用于孩子們的戶外活動。
設計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能用身體各個部位大膽探索彩球多種玩法,且動作協調、靈活。
2.能嘗試運用輔助材料玩彩球。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內裝小鈴的彩色氣球若干(數量多于幼兒人數),預先放在活動室中間。
2、舊報紙、絲巾、紙棒、繩、等輔助材料分籃放在四周。
3、大鼓一只,《幸福拍手歌》伴奏帶,一段輕松、活潑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唱拍手歌,導入活動。
二、自選彩球,激發情趣。
師:今天。我們要和一群特殊的新朋友做游戲,是誰呢?讓我一起進去看看吧!
師:你們發現了什么?(氣球會響,里面有小鈴)
師:真的會響!我們一起來搖一搖,上邊遙遙,下邊搖搖,左邊搖搖,右邊搖搖,前邊搖搖,后邊搖搖…………..。
三、節奏游戲,體驗樂趣。
1、彩球與大鼓“節奏對話”
師:你能不能讓你的彩球發出有節奏的聲音嗎?老師請大鼓來和你們的彩球
玩一個“節奏對話”的游戲,彩球的節奏要和大鼓的節奏一樣。
2、用彩球給《幸福拍手歌》配伴奏
師:我們一起來試著給《幸福拍手歌》配上好聽的節奏吧!請在拍手的地方用彩球和我的大鼓一起來打節奏(師生共同隨音樂演唱并表演)。
四、自由玩球,探索玩法
師:剛才我們用彩球玩了節奏游戲,小朋友想一想,彩球還可以怎么玩呢?
找一個空地方試一試吧。
1、用身體各部位獨自或合作玩球。
2、用輔助材料玩球。
3、部分幼兒展示自己的玩法。
4、幼兒再次分散玩。
五、追逐踩球,推向高潮。
師:請將你的彩球系在腳裸上,既要保護好自己的球不被踩,還要試著去踩破別人的球,最后,算一算你一共踩了幾只球。
六、模仿動作,放松身心
師:彩球爆炸時是什么樣的?誰能學一學?
師:我來給氣球打氣,彩球越來越大,彩球飛起來了,彩球落下來了,彩球飛走了!最后幼兒飛出活動室,自然結束游戲。
活動評議:
1、選材新穎,體現了新綱要的精神,孩子的參與性較強,孩子感興趣,能體現幼兒的合作精神。
2、在讓幼兒自由玩球的時候,應多啟發幼兒,讓幼兒想出好的、多的辦法來玩球,活動組織者應熱情飽滿來帶動幼兒,感染幼兒,我自己缺少玩球的積極性,所以未能引導幼兒發揮想象怎樣玩球。
設計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篇7
準備材料:
1、有殼的花生、糖果、紅棗若干粒(分別放在三個盤子里)。
2、形式排列卡三張:紙制卡片,繪有按一定規律排列的花生、糖果、紅棗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頭。
3、牙簽若干
直接目的:嘗試用三種不同種類的食物按一定數量進行有規律地排列。
間接目的:
1、觀察能力的培養
2、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3、遷移能力的培養
活動提示:
1、將教具端放到卷毯上,請幼兒說出食物名稱。
2、出示形式卡第一張,請幼兒回答:“箭頭表示什么?”(從箭尾到箭頭表示一個方向。)
3、形式卡上按“糖、花生、棗”的順序連續重復排列三組,教師用牙簽將形式圖劃分為三小節(牙簽放在棗與糖之間)。
4、請幼兒觀察并引導幼兒討論:
他們被分成了幾組?
每組有哪三種食物?
每組中誰在前?誰在后?誰在中間?
三組排列完全相同嗎?
5、請幼兒跟著老師將形式排列卡的內容點讀兩遍,注意每讀完一小節后要稍作停頓。鼓勵幼兒記住圖形排列規律。
6、請幼兒將實物與圖形從左往右對應,并按原有規律繼續排列。
7、排列完畢,老師與幼兒一起點讀并確認排列結果,如發現錯誤要及時調整。
8、分別出示第二張、第三張形式排列卡,引導幼兒獨立完成操作。
9、教具歸位時要注意從左往右有秩序地整理,可一組一組地收。
錯誤訂正:
1、形式排列卡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頭。
2、教師的引導及幫助。
延伸變化:
1、學習將物體按組內數量遞增的規律重復排列。
2、學習將物體按組內數量遞減的規律重復排列。
3、學習將一個物體按數量遞增、另一個物體按數量遞減的規律同時排列。
中班數學活動:藏起來的花瓣(找規律
活動目標:
1、體驗在數學活動中找規律快樂。
2、能認真觀察物體的顏色排列規律,并按規律進行排列。
3、學習用多種方式探索和尋找物體的排列規律。
活動準備:
1、按紅、黃、黃規律穿成的花瓣項鏈,盒子,記錄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1、出示ABAB直線型花瓣項鏈,引導幼兒觀察項鏈的顏色排列規律。
(1)請幼兒討論花瓣顏色的排列順序。
(2)教師將幼兒的講述內容用顏色標記做記錄。
2、出示ABB環形花瓣項鏈,感知環形項鏈的顏色排列規律。
(1)出示ABB環形花瓣項鏈,引導幼兒觀察其顏色排列規律。
(2)教師根據幼兒講述內容用顏色標記做記錄。
(3)教師引導幼兒沿相反方向觀察項鏈顏色排列順序,并記錄排列規律。
(4)讓幼兒觀察、比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順序。
3、游戲:“猜一猜”。
(1)將項鏈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里,請幼兒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顏色的花瓣。
(2)教師記錄幼兒的猜測,再打開盒子,進行驗證。
(3)根據幼兒掌握情況,隱藏不同數量的花瓣再次進行游戲。
4、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簡單介紹操作內容、操作方法。
(2)幼兒操作。
第一、二組:畫一畫。
方法:請幼兒從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張,根據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紙上畫出一串項鏈。
第三、四組:猜一猜。
請幼兒猜一猜山洞和大樹后面藏著什么樣的動物和娃娃?
5、活動評價。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觀察、感知生活中一些物體上的花紋排列規律,如地墊、餐桌布、床單、衣服等,豐富幼兒有關排序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