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一年級教案上冊數學教案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一年級教案上冊數學教案篇1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一冊教科書第64——65頁及練習九的第1——3題。

l 教學目標 :

1. 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數感。

2. 學會10的數數、認讀、寫數、大小比較和10的分與合,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3. 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及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4. 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l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直尺、學具圖片、掛圖、數字卡片、小貝殼圖片等。

l 教學設計:

(一) 創設情境

老師請大家猜一猜。

a. 有一個數,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還表示起點,它是誰?(貼圖片0 )

b.能與0做鄰居的又是誰?(貼圖片1 )

c.在我們所學過的數字中誰最大?(貼圖片9 )

d.故事:9知道它最大可驕傲了,它對0至8各數字說:“你們誰都沒我大,特別是你——0,表示一個物體都沒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聽了可傷心了。1走到0的身邊,和0想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對付9。這時,9沒話可說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學生可能猜出許多不同的辦法,教師引出1和0的想法:

1和0聯合起來,站在一起組成“10”,10是兩位數,當然比9大。設計意圖:

在這一環節中,我創設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情境,使學生既復習了9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又引起了新的教學思考:1和0用什么辦法使9沒話可說?引出新課題。這里可以使學生感悟到兩個數字可以組成一個新的數,數和數之間是有聯系的,是可以組合的。

(二) 探究學習

板書:10的認識

齊讀“10”。

1.學習10的含義及10以內數的順序。

(1) 聯系實際,舉與10有關的例子。

我們的身邊或我們生活中有許多與10有關的物體,你能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嗎?

師:同學們舉了很多例子,像這樣:人的手指、腳趾、一組的人數、氣球個數、花的盆數等等,都可以用10來表示。

(2)做排隊游戲。

請小朋友們站成一排(8人),問共有幾個人?

(老師站進去)現在有幾個人?(9人)

如果想讓第一排有10個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數一數現在有幾個人?誰是第10個人?你是從哪邊數的?還有誰也可以是第10個人?怎樣數?

設計意圖:

這個活動的設計,給每一個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活動平臺,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空間中舉出許許多多與10有關的例子,如:人有10個手指頭、10個腳指頭、10個同學組成一組等。通過讓學生舉例、動一動、說一說、數一數,知道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使學生經歷了由物抽象到數的過程,感悟到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

2. 10的位置與大小。

(1)尺子上的數字。

同學們經常用到尺子,請小朋友觀察,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為什么?

老師這里也有一把放大的尺子,誰知道空格里應該填幾?

投影儀出示:

全班齊讀0——10,再齊讀10——0。

(2) 比大小。

10和9中間用什么符號來連接?

10 9 反過來 < 10

設計意圖:

利用直尺教學10的位置,使學生一目了然,建立數感。同時,使學生再次認識到數字與生活密切相關。在比較10的大小時,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比較空間,這樣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也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3) 10的.寫法。

我們學習了10的這么多知識,那我們該怎樣去寫10呢?

在田字格里練習寫10。你是怎樣寫10的?

生答:左邊是1,右邊是0,要占用兩格。

(由于學生已學過1和0的寫法,所以書寫時并不困難。)

(4) 10的分與合

(1)情境引入

一個星期天,小明準備去看望奶奶,給奶奶帶點什么呢?對了,這里有10個蘋果,給奶奶帶去吧!但是一個袋子裝不下,就把10個蘋果分別裝到兩個袋子里,小明可能會怎樣裝這10個蘋果呢?

(2)五人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請你拿出10個蘋果學具圖片,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們分成兩堆。其中一人做好記錄,說出不同的分法。(學生活動,老師展示蘋果樹圖)

(3)匯報結果(學生把蘋果掛到蘋果樹上的合適位置)。

(4)學生觀察,鞏固新知。

剛才大家通過分蘋果,知道了10的組成,可是,要把這么多的組成都記下來,可真不容易。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可以減少哪些記憶內容?

引導學生說出:看一個,記兩個,最后得出結論,只需記住5個即可。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用最快的方法記憶10的組成。

(5)游戲,組成10。

師生互動

教師說一個數,學生說一個數,兩個數組成10。

設計意圖:

在這一環節中,我采取了從創設情境入手,以小組合作展開學習、探究,讓學生自己去發現10的分與合。使學生人人都動口、動腦參與學習。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領悟到了好的學習方法,培養了自主學習的意識。

(三)課堂作業

1.看掛圖填數。

學生模仿指揮員發出命令,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情景。

2.猜數游戲。

正確猜出小貝殼下面的數字,獎勵小貝殼。

(四)課堂小結:

師帶領學生回顧本課內容,然后提問:

你這節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一年級教案上冊數學教案篇2

教學內容:  

西師版數學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66頁“整理和復習”第1~3題,練習十二的第1~4題、第6題,整理和復習11~20各數的認識。

教學提示:

這節課主要是復習整理“11~20各數”的分成、意義等,有關計算不是重點。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鞏固對11~20各數的認識;鞏固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并能比較大小。

2. 鞏固認識“個位”、“十位”的意義,能熟練地口算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算式。

3. 初步感知整理和復習的作用,進一步樹立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鞏固11~20各數的大小、順序,熟練掌握大于號小于號的用法,練習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感知“整理和復習”的作用。

教具準備:

多媒體 。學生每人準備 。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建議:可以預設幾個情景來進行導入。如回憶法、復習導入法、故事導入法等。

談話法:師:同學們,我們回憶下這幾天我們都學會了什么?指名說。

師生補充評議。

師:這節課,我們用兩節課的時間來復習一下這些內容,這樣能讓大家更熟練的掌握這些知識,這節課是第一課時。板書課題:整理和復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這是復習課,暗示他們體會復習課和新學課的不同處,體會復習整理課可以讓他們鞏固所學的知識,是一種“學習效益”很好、“非常重要的課型”。

復習導入法

師:請大家打開課本,看一看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學生可以小組討論交流。也可以學生看書,回憶本單元的內容。

學生匯報自己看到的內容。

師:這節課我們來復習第一部分內容:認識11~20各數。教師板書:整理與復習

故事導入法:教師可以選擇最近發生的一些數學小故事導入本課。比如

師:我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剛才---同學的說他一口氣吃了19顆糖,媽媽說她吹牛說大話。你們覺得這是真的嗎?

學生猜測。教師回答:他吃的是一種很小顆粒的糖,你看,(教師展示)一小袋有10顆,另一小袋是9顆,一共是多少顆?

師:---同學的回答又準確又完整,我可以送你1袋糖。請下課后到老師這里來領取。請其余同學向他學習。……

二、探求新知

1.教學課本66整理與復習第1題“想一想,說一說”。

教師出示第1題的圖,學生觀察,這些同學他們都會什么?你會嗎?你還會些什么?

和同桌說一說。教師巡視指導明了學情。

指名回答。

根據學生的回答的情況,師適當增加一些內容。

例如

師:誰會從20數到11? 11和20比誰大于誰?誰小于誰?小于號怎么用?1個十3個1組成什么數?1個十7個1組成什么數?16是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13+6怎么算?17-4怎么算?……

練一練:完成課本練習十二的第1題,第2題,第3題。

第1題的第(2)小題難度大一些。師提示,哪兩個數之間差2?再讓學生完成。

完成后讓師生一起訂正。

【設計意圖】教學中盡量提供學生思考時間,表達機會,讓學生的數學思維有良好發展空間。

2、教學課本“整理與復習”第2題:撥一撥,說一說。

師:剛才,……同學們做得很認真,很少出錯,你們真聰明。

現在我們來解決第2題。

師出示計數器:問這是什么?這個位置是什么位?這個位置是什么位?這個位置上撥一個珠子,表示多少?這個位置撥一個珠子表示多少?

誰來撥出12? 誰來說一說12在誰的前面,在誰的后面?

誰來撥出14?誰來說一說14在誰的前面,在誰的后面?

師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肯定、鼓勵。

完成課本67頁第4題。

師介紹題意后,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輔導了解學情。

【設計意圖】以教師問-學生答的方式來完成這樣類型的任務,速度快,效果好。而如果讓學生分角色合作來做的話,師不怎么好組織,耗費的時間更長,感覺沒有必要。

三、鞏固新知

師:通過剛才的復習,這些知識我們更熟悉了,是嗎?不過學會了,我們還要會使用他們解決一些題目。

完成課本67頁第6題。

第6題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師指導合作過程:學生甲說一個十幾的數,學生乙說4到算式。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復習了哪些內容?你有什么收獲呢?你覺得哪些同學值得你學習?

【設計意圖】回憶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同時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同學的學習過程在腦海里重放,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也能幫助學習注意到本節課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布置作業

回家和家長說一說今天復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請你的家長出幾道題給你完成。

一年級教案上冊數學教案篇3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新朋友(出示咖啡貓圖片,語音播放: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咖啡貓,如果你能完成下面的題目,我就帶你們去參觀星星幼兒園)

出示:2分成( )和1,3分成( )和1,~~~~~~

那9加幾等于10呢? ( 生答:1)

引導:9加1等于10,我們可以說成9和1湊成10。--------一個字一個字地說。

出示:9+1+2=``````` 請你們直接說出這幾個算式的得數。(抽其中的兩題讓學生說說,你是怎么算的。指著9+1+5,9+1+2你怎么算的?)

二、新授

(一)創設情景:教師出示“學生打掃”的全景圖。

1、咖啡貓就帶著進入了星星幼兒園,那兒的小朋友打掃得可真起勁,學校就給他們送來了一些水。你知道一共送來了多少杯水嗎?(12杯)

提問: 12杯水你是怎么知道的?

(設想學生的答案:``````` 請兩個學生回答)

提問:我們想知道一共送來了幾杯水怎樣列式? (生答:9+3=12)[ 師板書:9+3=12]

過渡:9+3等于12是怎樣計算呢?我們來聽聽電腦老師是怎么想的?(語音:盒子外有3杯水,盒子里有9杯水,看到9想到1,把3杯分成1杯和2杯,9杯加1杯等于10杯) [聽完后,再請學生說一遍]

2、小棒演示:我們用小棒來試一試,9+3是怎么算的?

師述:左邊擺9根代表盒子里的9杯水,右邊擺3根代表盒子里的3杯水,接下來

怎么移動呢?每個小朋友自己試一試,并悄悄告訴你同桌你是怎么移的。(看到9

根想到1根,3根分成1根和2根,9根加1根得10根,10再加2得12)。[請好的小朋友說,再請一般的'小朋友說,3 個小朋友說好,就一起說。]

(二)、揭示“湊十法”

1、 如果沒有杯子和小棒的幫助, 9+3=12怎么想呢?同桌討論一下。

師生共同歸納算理:

(9+1) 問:為什么要加1,(9+1=10),我們就可以說,看到9想到1,1是哪里來的呢? (3可以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 [完成板書: ]

師完整地說一遍:看到9想到1,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

誰能像老師一樣說一遍,他就是我們班聰明的孩子。

[ 請 四 個小朋友說,同桌說,一起]

2、揭題:像這樣的計算方法叫“湊十法”,這節課,我們就用“湊十法”來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 板書:9加幾的進位加法 ]

3、學校一共送來了多少杯水,你還能怎樣列式? (3+9=12)

提問:你是怎樣想的呢?

( 因為 9+3=12 所以3+9=12 ) ------請兩到三個學生說一說

4、[ 媒體演示:咖啡貓說你們真聰明!]

咖啡貓送給你們一些三角形,左邊有9個,右邊有7個,要算9+7等于幾可以怎樣移動三角形呢?(從右邊移一個到左邊),也就是看到9個想到1個,把7個分成1個和6個,9個加1個得10個,10個加6個得16個。(配合媒體演示)

請學生完整地說一遍。

方塊和括號里的填寫完。打開書本第76頁,找到像屏幕上的題目例2,方塊和括號里的填寫完。

要求一共有幾個三角形,還可以怎樣列式呢?(7+9=16)

三、鞏固練習

1、咖啡貓又帶我們去看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他們正在擺圓片,我們用小棒試著擺。第一題男同學擺左邊擺9根,右邊擺2根,9+2怎樣算?2+9呢?第二題女同學擺左邊擺2根,右邊擺9根。

2、(卡片出示) 下面我們進行卡片口算搶答,看誰回答的既對又快!

[抽兩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9+6=9+8=9+4=9+3=9+2=

2+9=8+9=4+9=3+9=2+9=

3、找朋友。

咖啡貓又帶我們到操場上去玩找朋友的游戲,先仔細觀察每個式子,再找朋友。

師小結:我們發現,9加幾的算式中,較小的數拆成1和幾,9先和1相加得10,10再和幾相加得十幾。

9+7 9+1+3

9+4 9+1+5

9+3 9+1+7

9+2 9+1+2

9+8 9+1+1

9+6 9+1+6

4、小結:你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5、搶小紅旗,看誰寫的多?

填寫 9+( )=( ) ( )+ 9 =( )

四、布置作業

數學教案-9的加法

一年級教案上冊數學教案篇4

一.說教材:  

《認識鐘表》是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本節課要求學生對整時的認識,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教材在編寫上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生動具體的學習數學。按照認識鐘面結構整時的讀寫法時間觀念建立的順序編寫。

一般來說,一名6歲的兒童每天起床、吃飯、上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節課的目標定為:

1.認知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結合生活經驗總結出認識整時的方法;知道表示時間的兩種形式。

2、情感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3、思維拓展目標:

(1)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重點: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掌握認讀整時的方法;

難點: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的整時。

二、說教法學法:

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設計了色彩鮮艷的.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習。同時我還采用了動像發現教學法,讓孩子們通過合作交流發現鐘面的結構,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想,激發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想一想、數一數、說一說、比一比、寫一寫、撥一撥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三、總體設計:

本節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1)創設情境,誘發興趣。(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3)應用新知,解決問題。(4)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第一層: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用課件出示鬧鐘聲和錄音讓大家猜謎,當同學們猜出鬧鐘,再說說它的作用。這樣引出課題。目的在于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景。

第二層: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在這一環節,我分了兩大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驟是初步認識鐘面

在這一部分內容里,我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觀察課件上的鐘面和自己的學具鐘表看發現了什么?充分的讓學生說一說,數一數,主動探索性觀察解決問題,把自己發現的與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學習,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凌亂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將知識轉為內化,如:有的學生發現有長針也有短針等,在教學設計中我充分地考慮到這一點,采用了電腦輔助教學,讓時針和分針作自我介紹,用充滿童真的語言來吸引孩子。接著再跟著電腦數,得出鐘面的基本結構,也強調了時針走的慢,分針走的快的特點,這樣的組織讓學生的思維有序了,同時以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這比教師直接給予答案,更能使學生記憶深刻,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

第二步驟是學習整時的認、讀、寫。

學生在生活中雖然有的能認識整時,但概念是模糊的,為了更好的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我將3個鐘面板在黑板上,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討論交流,最后達成共識:這三個鐘面的分針都指12,引導總結出當分針指12時,時針指幾就是幾時。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對時針和分針的區分,做一個時針和分針交朋友的小游戲。最后讓學生動手操作,撥一撥,在這里教師作示范按順時針撥動鐘面,再讓全班同學參照老師的方法,一人說時刻,一人撥鐘面。這為今后的教學作鋪墊。

在教學整時的兩種寫法時,我先介紹漢字時表示的方法,在教學電子表形式時,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桌子上放著什么?你在哪兒見過這樣的鐘?自然巧妙地把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打開學生的記憶大門,使學生從生活中找出答案,通過對8時的兩種書寫形式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時兩種寫法,再通過練習,讓學生板演黑板另外兩個鐘面的寫法。使學生學以致用,促使知識內化。

第三層: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在這一環節中寓教于樂,溶練習于游戲中,讓學生玩樂中鞏固知識,在這里我主要設計了三大板塊,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2:找朋友。3:生活情境體驗。

1.我用課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讓學生邊看錄像邊互相說小朋友什么時間在做什么然后讓學生評一評他的安排合理嗎?這樣將數學課堂教學變為學生認識生活,認識數學的活動課,體現數學源于生活,賦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為后面的作業打下鋪墊。;

2.在找朋友中,讓學生全員參與,給每個小朋友都帶上頭飾(鐘面、整時的兩種寫法),讓時間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個好朋友。這樣設計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鐘面和兩種記時方法的聯系,同時以調動了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又將課堂氣氛推向了一個高潮。

3.通過去買東西的生活情景體驗,啟發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第四層: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我先讓學生說說在這40分鐘里學會了什么樣?你是通過什么方法知道的?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鞏固。并布置作業擴展訓練,回家在爸爸媽媽幫助下為自己設計一份作息時間表。

以上是我對認識整時這部分內容的分析和教學設想。

一年級教案上冊數學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學從多種顏色的物體中找出同一種顏色的物體,并進行歸類。

2、促進幼兒比較,綜合能力的發展。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創設春天花園的情景,花園里有紅、黃、白、三種顏色的花若干朵。

2、物質準備:花籃若干個,紅、黃、白蝴蝶頭飾各幼兒人數的三分之一,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幼兒伴隨著輕柔的音樂,自由地到春天的花園里參觀。

提問:花園里有幾種顏色的'花?都有哪幾種顏色?

(二)教師講訴故事《三只蝴蝶》(經過改編)

提問:1、故事里有幾只蝴蝶?她們是什么顏色的?

2、她們喜歡什么顏色的花?

(三)引導幼兒進行按顏色分類。

1、以“送花”的游戲,引導幼兒進行顏色的分類,并請幼兒自行檢查是否送對了花。

(1)請幼兒給紅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2)請幼兒給黃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3)請幼兒給白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2、以“避雨”的游戲,引導幼兒進行把顏色分類。

(1)教師講解游戲玩法,

玩法: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蝴蝶的頭飾,扮演蝴蝶,在花園里自由飛翔玩耍。當聽到打雷的聲音后,趕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顏色的花朵避雨。當太陽出來后,蝴蝶高高興興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戲。

(2)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是否找到對顏色。

(四)幼兒在游戲中自然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活動通過幼兒自己親自操作、游戲等的一系列串聯的活動,讓幼兒掌握了如何按顏色分類,幾個活動的目的雖都是讓幼兒按顏色分類,但幼兒并不感到枯燥,而且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將本來單一的活動變得豐富起來,目標完成的很好。

一年級教案上冊數學教案篇6

加 法  教學內容:

教科書23頁例題及做一做,27頁練習三第2題

教學要求:

1.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加 法。

2.通過學生操作、表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知道加法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實物投影、磁力板 、5個圓片、5根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引導學生從1數到5,再從5數到1。

2.出示數字,讀數。

3.按順序填數:

( ) 3 ( ) 5。

[設計說明:通過復習數數、認識數字、數的順序,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二、探究新知

1.引導觀察,感知加法的含義

(1)過電腦反復演示,讓學生感知到:1名同學與2名同學走到一起,把1只紅紙鶴與2只藍紙鶴放到一塊兒。

(2)學生之間交流感受與體會。

教師引導學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師說明:1名同學與2名同學走到一起,把1只紅紙鶴和2只藍紙鶴放到一塊兒就是合起來的意思。(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

[設計說明:通過演示,加上手勢,初步滲透加法的含義。引導學生交流,培養交流的意識。]

2.學習加法算式

(1)由人或紙鶴的數量抽象出數字1和2。

(2)教師說明:把1和2合起來,在數學上我們用符號“+”來表示,教師板書“+”。

(3)引導學生數一數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數字幾表示?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板書“=”,并在等號后面寫上3,小學數學教案《加 法》。

(4)教師進一步說明:把1和2合起來,用加法計算。(板書:加法)

(5)讀加法算式。

教師范讀,同桌互讀,學生自己讀。

[設計說明:由直觀圖抽象出數的計算,使學生感知加法的含義,并知道認識加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3.發散聯想

(1)教師引導、啟發,使學生說出生活中其它能用1+2=3來表示的加法事例。

(2)(再指紙鶴圖)問:這幅圖還以用怎樣的加法算式表示?

教師啟發學生說出:

①有2只藍紙鶴,有1只紅紙鶴,合起來是3只紙鶴,2+1=3。

②有2個小朋友,又來了1個小朋友,合起來是3個小朋友,2+1=3。

③有2個男同學,1個女同學,一共有3個同學,2+1=3。

④有1個女同學,2個男同學 ,一共有3個同學,1+2=3。

[設計說明:通過觀察,得出1+2=3,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發散聯想,進一步感知加法的含義,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同時,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三、鞏固發展,學會學習

1. 動手操作,體驗加法含義。

(1)做一做的左圖

①教師示范,邊操作邊說明含義。

②學生操作,表述含義。

(2)做一做的右圖

學生獨立看圖操作,表述含義。

(3)獨立操作,邊擺邊說

①教師說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個圓片擺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②學生操作。

③匯報交流

4+1、1+4、3+2、2+3、1+3、3+1......

[設計說明: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語言表述,邊擺邊說,學生獨立操作,從中體驗加法的含義,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體驗成功的快樂。]

2.看圖,體驗加法含義。

打開教科書23頁,認真觀察氣球圖,啟發學生說明圖意,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3.看算式擺一擺。

投影出示練習三的第2題,學生邊擺邊口述。進一步加強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通過看算式,擺小棒,進一步理解加法含義。]

4.聯系生活,豐富聯想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設計說明:讓學生借助于熟知的生活事例學習數學,使學生初步會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釋周圍的事物,從而充分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四、全課小結(略)

一年級教案上冊數學教案篇7

教學內容:

上下(位置)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3、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準備:

動物分房圖若干;四只動物頭像若干;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經驗出發,初步體會上下的含義,培養想象能力

1、看看我們的教室,你發現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頂,穿透這棟樓房,你的上面還會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繼續往下想,你的下面還會有什么呢?

5、揭示課題: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感受“上、下“

二、創設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養空間觀念。

1、創設情境(1),初步體會上下位置關系

A:深秋,大地豐收了,小兔子忙著收蘿卜,準備回家過冬呢!(CAI)顯示:可愛的小鳥正忙著摘果子呢!(CAI)顯示

B:看它們的位置,你發現了什么?誰能完整的說一說,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2、創設情境(2),初步體會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A:大家說得好,小松鼠也想來聽一聽(CAI)顯示

B:觀察:你還能用“上”或者“下”來說說它們現在的位置嗎?先跟你的同伴說說看

C:再觀察小松鼠的位置:說“小松鼠在上面”對嗎?

“小松鼠在下面“對嗎?,那怎樣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來說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結:看來,比的參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創設情境(3),進一步體會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A:大家都說對了,小松鼠和小鳥高興得在樹枝了蹦上蹦下(CAI)顯示,松鼠和小鳥交換了位置

B:現在,你又發現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比一比,誰問得好,誰答得好。

小結:看來,位置變,上下關系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三、創設活動,加深理解,促進情感體驗

1、擺一擺。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1)聽口令擺一擺

先擺數學書,再把數學本放在數學書的下面,最后把筆盒放的數學書的上面,并說說,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擺一擺,說一說

2、找一找。在生活中體會上下的位置關系

四、分層活動,鞏固理解、增強應用意識

確定位置,培養簡單的推理能力

小紅住在小英樓上,

小英住在小蘭的樓上。

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

一年級教案上冊數學教案篇8

復習內容:20以內的數

復習日期: 年 月 日

復習要求:

通過復習20以內的讀寫、數序大小、組成和序數的含義,使學生加深對數的理解。

復習重點:

20以內數的組成。

復習過程設計:

一、復習讀數、寫數、數數、數序

1、教師出示數字卡片,指名學生讀20以內的數。

2、教師報數,學生寫數,如十九(學生寫19)等。

3、學生一個一個地數,從7數到15。

4、兩個兩個地數,從2數到20。

5、填數,練習二十三的第1題。

學生在書上填,并指名學生口答,后集體口答,檢查學生熟練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的情況。

二、復習20以內數的組成

1、問: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計數器,教師在計數器上表示11讓學生讀出這個數,并問這兩個1表示的意思相同嗎?為什么?

指2名學生回答。

3、問:誰會在計數器上表示“13這個數?

指一名學生演示,然后問學生13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子。

4、學生做教材第118頁的第2題。

5、師生對口令 (11一20各數的組成)

如1個十和5個一組成幾?十二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等。

三、復習序數的含義 ’

1、出示教材第116頁的.第3題,先讓學生口答,再在書上填寫。

(1)從左邊起,紅珠子是第幾個?

(2)把第14個珠子涂上顏色。

2、數學游戲,猜猜我是幾。

(1)我是10前面的一個數,我是幾?

(2)我比9少1,我是幾?

(3)我是12和14中間的一個數,我是幾?

(4)我是19后面的一個數,我是幾?

(5)我比18少1,我是幾?

(6)我是由1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我是幾?

(7)我是由2個十組成的,我是幾?

四、復習加減法的含義

1、讓學生根據這幅圖列出兩個加法算式。

○○○○ ○○○

(1)指名學生說算式,教師板書 3+4=7 4+3=7

(2)這兩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2、學生看這幅圖,列出兩個減法算式,并計算得數。

指名學生說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

五、課堂練習

總復習的第1、2題。

1、先讓學生在書上獨立填寫,教師巡視并針對情況講解。

2、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

六、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三的第1、2題。

5636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不锈钢,淄博不锈钢管,淄博不锈钢板-山东振远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 医疗仪器模块 健康一体机 多参数监护仪 智慧医疗仪器方案定制 血氧监护 心电监护 -朗锐慧康 |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crm系统,在线crm,移动crm系统 - 爱客crm | 领袖户外_深度旅游、摄影旅游、小团慢旅行、驴友网 | 运动木地板价格,篮球馆体育运动木地板生产厂家_欧氏地板 | 福州甲醛检测-福建室内空气检测_环境检测_水质检测-福建中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铁艺,仿竹,竹节,护栏,围栏,篱笆,栅栏,栏杆,护栏网,网围栏,厂家 - 河北稳重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太阳能路灯厂家-庭院灯生产厂家-济南晟启灯饰有限公司 | 无锡网站建设_小程序制作_网站设计公司_无锡网络公司_网站制作 | 西安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_微信朋友圈推广_西安度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干粉砂浆设备_干混砂浆生产线_腻子粉加工设备_石膏抹灰砂浆生产成套设备厂家_干粉混合设备_砂子烘干机--郑州铭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PCB厂|线路板厂|深圳线路板厂|软硬结合板厂|电路板生产厂家|线路板|深圳电路板厂家|铝基板厂家|深联电路-专业生产PCB研发制造 | 变频器维修公司_plc维修_伺服驱动器维修_工控机维修 - 夫唯科技 变位机,焊接变位机,焊接变位器,小型变位机,小型焊接变位机-济南上弘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退火炉,燃气退火炉,燃气热处理炉生产厂家-丹阳市丰泰工业炉有限公司 | 薄壁轴承-等截面薄壁轴承生产厂家-洛阳薄壁精密轴承有限公司 | led太阳能路灯厂家价格_风光互补庭院灯_农村市政工程路灯-中山华可路灯品牌 | 三氯异氰尿酸-二氯-三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强氯精-消毒片-济南中北_优氯净厂家 | 二手注塑机回收_旧注塑机回收_二手注塑机买卖 - 大鑫二手注塑机 二手光谱仪维修-德国OBLF光谱仪|进口斯派克光谱仪-热电ARL光谱仪-意大利GNR光谱仪-永晖检测 | 恒温水槽与水浴锅-上海熙浩实业有限公司 | 温控器生产厂家-提供温度开关/热保护器定制与批发-惠州市华恺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PVC地板|PVC塑胶地板|PVC地板厂家|地板胶|防静电地板-无锡腾方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咨询热线:4008-798-128 | IP检测-检测您的IP质量| VOC检测仪-甲醛检测仪-气体报警器-气体检测仪厂家-深恒安科技有限公司 | 【MBA备考网】-2024年工商管理硕士MBA院校/报考条件/培训/考试科目/提前面试/考试/学费-MBA备考网 | 成都离婚律师|成都结婚律师|成都离婚财产分割律师|成都律师-成都离婚律师网 | 杭州顺源过滤机械有限公司官网-压滤机_板框压滤机_厢式隔膜压滤机厂家 | 【法利莱住人集装箱厂家】—活动集装箱房,集装箱租赁_大品牌,更放心 | 便携式高压氧舱-微压氧舱-核生化洗消系统-公众洗消站-洗消帐篷-北京利盟救援 | 聚氨酯保温钢管_聚氨酯直埋保温管道_聚氨酯发泡保温管厂家-沧州万荣防腐保温管道有限公司 | 语料库-提供经典范文,文案句子,常用文书,您的写作得力助手 | 贵州水玻璃_-贵阳花溪闽兴水玻璃厂 | 3d可视化建模_三维展示_产品3d互动数字营销_三维动画制作_3D虚拟商城 【商迪3D】三维展示服务商 广东健伦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体育工程配套及销售运动器材的体育用品服务商 | 金联宇电缆总代理-金联宇集团-广东金联宇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 钢托盘,钢制托盘,立库钢托盘,金属托盘制造商_南京飞天金属制品实业有限公司 | 泰安塞纳春天装饰公司【网站】| 超声骨密度仪-骨密度检测仪-经颅多普勒-tcd仪_南京科进实业有限公司 | 展厅设计-展馆设计-专业企业展厅展馆设计公司-昆明华文创意 | 德国EA可编程直流电源_电子负载,中国台湾固纬直流电源_交流电源-苏州展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防腐木批发价格_深圳_惠州_东莞防腐木厂家_森源(深圳)防腐木有限公司 | 幂简集成 - 品种超全的API接口平台, 一站搜索、试用、集成国内外API接口 | 水性绝缘漆_凡立水_绝缘漆树脂_环保绝缘漆-深圳维特利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中空玻璃生产线,玻璃加工设备,全自动封胶线,铝条折弯机,双组份打胶机,丁基胶/卧式/立式全自动涂布机,玻璃设备-山东昌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