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六年級拓展教案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六年級拓展教案篇1

教學內容:

課本第57——58頁“扇形統計圖“。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2、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體會統計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3、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教學難點:

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1、電腦課件呈現下表

種 類 攝入量/克 占總攝入量的百分比

油脂類 50

奶類和豆類 450

魚、禽、肉、蛋等類 600

蔬菜和水果類 900

谷類 1800

2、電腦課件呈現統計圖(或以學生的作品亦可)。

3、引入新知。

二、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1、什么樣的統計圖是扇形統計圖呢?

2、了解扇形統計圖特點

3、即時練習。

完成課后的“說一說”。

(1)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扇形統計圖,讀一湊統計圖中的各類信息。

(2)說一說,你有什么體會。

學生說信息,并計算各種成分的百分比

匯報計算結果,訂正

學生發言、交流

學生匯報: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種食物的攝入量。

觀察,說出獲得的信息

根據教師引導說出發現

從扇形統計圖中能夠清楚地看到各類食物的攝入量占總攝入量的百分之幾。

觀察數據,發現,說出不同,說出自己的看法

進行計算,訂正

三、小結本課學習內容

談話:這張表是小麗一家三口一天各類食物的攝入量,請你運用條形統計圖表示表中的數據。說一說,條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提問:從條形統計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能看出每一類食物的攝人量占總攝入量的百分之幾嗎?

揭題,板書課題:扇形統計圖。

出示課件一邊呈現扇形統計圖,一邊進行簡要講解,使學生了解扇形統計圖是用扇形面積的大小(占圓面積的百分之幾)來表示各類數量的多少。(占總攝人量的百分之幾)

四、鞏固升華

完成課后“試一試”。

1、比較各項活動時間,說一說有什么不同。提出數學問題

2、總時間是多少?各項活動時間可以怎么計算?

3、參照題目,畫一個扇形統計圖表示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并和同學進行交流。

五、全課小結:你今天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板書設計:

扇形統計圖

能清楚地反映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六年級拓展教案篇2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給課文分段,概括課文段落大意,說出主要內容。

重點難點:

1、把課文讀通讀順。

2、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激發興趣

1、激情導入:

在生與死的抉擇中,當你完全有權利選擇生存的時候,你會選擇什么?這十九世紀文學巨匠的筆下有一位偉大的領導者——船長,他卻依然選擇了保護別人而犧牲自己,今天我們就來學這一篇課文。板書:船長

2、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投影)

(2)指名朗讀,糾正讀音。

(3)了解詞語理解情況,提出質疑。

3、指名分段讀課文,相機指點重點句子的朗讀。

4、默讀課文,按提綱“遇險-自救-犧牲”給全文分段。

5、結合交流板書:

一(1-2):遇險

二(3-28):自救

三(29-30):犧牲

6、指名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三、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械巍

四、作業:

完成鋼筆習字冊。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在第一課時學生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重點組織學生與教材進行心靈的對話,自主地閱讀課文,感悟船長的偉大。

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精讀時,抓住重點把能夠展現船長風采的部分,反復朗讀,認真體會,感悟理解。

教學過程

一、整體回顧,激情導入。

歷史永遠都不會忘記英雄。有這樣一位英雄,他是一位船長,當他駕駛他的輪船遇險的時候,他鎮定自若地指揮著,領導著,控制著……船上的六十位乘客及船員全都得救,而他卻與他的“諾漫底”一起徐徐地沉入大海。他就是哈爾威船長,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深情地一起來喊一聲——哈爾威船長。

二、自主朗讀,走近船長。

同學們,請大家自由地讀課文,當你讀到感動的時候,請你停下來讀一讀,然后把你的感受寫下來,呆會兒我們來交流。

片段一:

哈爾威船長那卓越的領導才能讓人折服。看,在船上亂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他卻用威嚴的、簡短有力的話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

指導學生朗讀船長和船員的對話。提醒學生:

(1)、這是船長威嚴的聲音,是壓倒一切呼號和嘈雜的聲音,是簡短有力的聲音。

(2)、同學想更好地讀好這一段對話,可以嘗試著將提示語拿掉。

片段二:

哈爾威船長面對死亡毫不懼色,在他的指揮下船上井然有序。看課文中的這兩段議論:

1、大家沉默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的上空。

2、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沉著鎮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給人而是給災難下達命令,一切似乎都在聽從他的調遣。

同學們對課文中的“偉大的靈魂”你是怎樣理解的?(1、哈爾威船長面對死亡,他毫不懼色,沉著鎮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他想到了船上所有的人,卻沒有想到自己。

2、哈爾威船長隨著“諾漫底”號一起沉入大海,卻像一座雕像一樣,這難道不讓佩服嗎?)

片段三: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的最后二個自然段,請問你有什么疑問請你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

1)、哈爾威船長為什么不逃生呢?他完全有可能成為獲救的第61個人啊!

2)、作者為什么說“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三、總結: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位英雄,齊讀或背誦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

四、作業:

聯系課文理解詞語。

填生肖,再寫幾個含生肖的成語。

板書設計:

遇險千鈞一發忠于職守

自救巍然屹立英雄

犧牲以身殉職舍己救人

六年級拓展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方向。

①認識本課2個生字。

②有感情朗讀課文,在讀中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景色,在讀中體會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的情感。

(2)能力方面

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初步的鑒賞能力。

(3)思想品德方面

從閱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陶冶學生的性情。

教學重難點

(l)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

(2)從閱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那份情感。

一、大家看看窗外,地上濕漉漉的,昨晚一定是——生接。

那你們喜歡下雨嗎?(多個學生說)

看來大家對雨有著不同的看法,今天我們一起去欣賞一場奇妙的雨——山雨(板書)

學生寫課題。把自己寫的課題讀一讀。欣賞了這場雨,也許你對雨會多一份新的感受。

二、打開書,自己讀讀閱讀提示,(點課件)看看你能讀懂什么?

三、初讀感知。

我們跟著作者一起走進這場山雨,用你喜歡的閱讀方式,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想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把這場山雨介紹給我們的,主要介紹了山雨的哪兩個方面?

四、自主學習。

1、(課件出示雨前景象)請看!你能用文中的語句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景象嗎?學生朗讀一段。

聽了他的朗讀,你感受到了什么?(抓住詞、讀體會)讓我們一起用讀書聲請出山雨,讓他悄然無聲地來到、讓大家都無法發覺。(學生讀)

2、(自學雨中)聽了你們的朗讀,我已經感受到了山雨飄然而至,孩子們讓我們一起走進雨中,你可以去聽聽山雨的聲音,也可以去欣賞雨中的顏色,通過朗讀把你聽到的聲音或者欣賞到的顏色美美地展現出來。

3、小組交流。(把你聽到的山雨的聲音或欣賞到的顏色在小組里讀一讀,再說說你的感受。)

4、集體匯報。說到哪句點哪句。

(1)沙啦啦,沙啦啦……

1)(談感受)當你聽到山雨的聲音,心情怎樣?

2)這么動聽的雨聲我們一起去聽聽吧!

3)和著山雨的聲音,我們一個大組,一個大組接力讀讀吧!

(2)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1)(幾個學生談感受)

2)聽,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點課件)我能感受到這山雨是無字的歌謠,那樣動聽,你能感受到那是怎樣的歌謠?(學生說)說到神奇,問,他會是怎樣神奇呢?

3)是的,的確是——的歌謠。把你們感受到的歌謠讀給同桌聽聽吧!誰來試著讀讀?(可以請同學老師一起讀)聽了他的朗讀,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好。再請,不好,示范讀)

4)喜歡這無字歌謠的孩子一起來讀一讀。

(3)雨聲里,山中的沒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有幻想的色彩。

1)(學生談感受)

2)真是動人的樂曲,(點課件)我也想和你們一起彈奏這首小曲,你們是琴鍵,我就是輕捷柔軟的手指。第一個逗號一組讀,第一個頓號二組加進來,第二個頓號三組加進來,后面的四組加進來一起讀。(配合讀。)你覺得咱們一起演奏的曲子怎么樣?

3)相信你們還能彈奏出更美的旋律。趕快和同桌一起演奏演奏,然后互相說說你又想到了什么?

(4)陽光下,山林的色彩層次多得幾乎難以辨認,有墨綠、翠綠,有淡青、金黃,也有火一般的紅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談感受)

1)(點課件)正像你們說的一樣,陽光下的山林色彩斑斕,雨中的山林一片嫩綠。(引讀)瞧,陽光下,山林的色彩層次多得——有——有——也有——,然而雨中的山林,所有的色彩都——綠得——,這清新的綠仿佛在——流進——流進——

2)聽出來了這清新的綠色已經流進了你們的眼里、流進了你們的心里,我多么希望你們用優美的朗讀聲讓綠色也流進我的眼里,流進我的心里,可以嗎!學生再讀。

3)此時,我和作者的感受一樣,(點課件)我們的記憶——宛若一張干燥的宣紙,這綠色隨著絲絲屢屢的微雨悄然在紙上化開,化開……你們的感受又是怎樣的呢?同桌互相說。請學生說。

4)我建議我們一起再讀讀吧,讓我們此時的記憶在腦子里化開,化開……

5、雨后。不知什么時候,雨悄悄地停了,山雨過后,又會是怎樣的畫面呢?趕快去讀讀吧!。(匯報)雨后是怎樣的畫面?

1)鳥。歌聲為什么那么動聽?它會唱些什么呢?誰能用輕松愉快的朗讀把小鳥的歌聲引出來?(讀后點課件)雨后的景色多美啊,喜歡的孩子,一起讀一讀吧!

2)雨滴。點課件,一起來演奏。

五、拓展

孩子們,如果你們能熱愛身邊的大自然,用心去看每一處景物都會似人間仙境。用心去聆聽每一個聲音都會是優雅的樂曲。作者趙麗宏把雨聲比作音樂,散文家朱自清眼里的雨又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看。

這是老師眼里的雨,(師讀)那么你眼中的雨又是怎樣的呢?用幾句話寫下來吧!可以用自己的話寫,也可以摘抄課文中和課外你收集的語句。

六年級拓展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儲蓄的意義,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義。

2.能力目標:注重學生觀察、對比、總結能力的培養,并讓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應用意識和實踐的能力。

3.情感目標:懂得存款利國利民,并從教育儲蓄中感悟國家對少年兒童的殷切希望,樹立努力學習的志向。

重點難點:

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義,會正確計算利息。理解稅后利息的含義,會根據實際情況使用公式。

教學流程:

一、知識擴充

(師出示中國五大銀行行標。生根據生活經驗,理解銀行的業務范圍及銀行的分類。)

師:(出示一組信息)20__年12月,中國銀行給工業發放貸款18636億元,給商業發放貸款8563億元,給建筑業發放貸款2099億元,給農業發放貸款5711億元。

(讓生思考,從信息中想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儲蓄的意義,感受存款不但利國而且利民。

效果預測:學生可以從信息中感悟到國家用集資上來的存款繁榮經濟、建設國家、援助農業,加強儲蓄的意識。

二、創設情境

師:老師積攢了1000元錢,把它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合理呢?

生:放在銀行里,不但安全還可以使自己的用錢更有計劃。

師:聽從大家的意見,現在老師就想去銀行存款,誰想和我一起去?

(生走入老師創設的情境,感受存款的樂趣。)

師:當我們來到銀行的時候,不但會受到存款員的熱情接待,而且會拿到一張存款單。存款單蘊含著怎樣的奧秘呢?我們在填寫的過程中一起總結好嗎?

(生獨立完成填存單的任務,遇到問題隨時提出,師生共同解決。)

設計意圖:給予學生一個想像的空間,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悟生活中的數學,把知識、能力、人格有機地融合,讓學生的各種因素碰撞后的靈感在實踐中得以體現。

效果預測:經過師生互動、生生互補,學生可以掌握存款單的填寫方法,并在老師的點撥中,掌握存款的種類、本金等數學概念。

三、合作學習

師:(出示信息)小麗學會存款后,把100元存入銀行,整存整取1年,年利率2.25%,到期時可取出人民幣102.5元。

(生找出本金、存款種類后,再談一談自己有什么新發現。)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利息”、“利率”的概念,并設疑“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關系呢?有怎樣的關系呢”?

出示表格

(生合作學習從表格中發現利息的多少與本金、利率、時間有關,并總結出公式:利息=本金×時間×利率。)

師: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總結出來的公式,幫老師預算一下,老師存入銀行的1000元,整存整取5年,年利率3.6%,到期時可獲利息多少元?

生:1000×3.6%×5=180元。

師:取款時的情況和我們預想的一樣嗎?和老師一起跳躍時間,來到20__年。(出示利息清單。)

利息清單

生總結:稅后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

設計意圖:為學生營造自我發現、自我總結的空間,讓學生從實踐中概括公式,在合作中分享自己與他人思考的成果,體會成功的快樂。

效果預測: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參與小組合作,在合作中積極思考,得出利息及稅后利息的公式,并因為經歷了概念的形成過程,為知識的應用做了良好的鋪墊。

四、深化練習

1.奉獻。

五年一班的張華同學在20__年1月1日把積攢的1200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二年,年利率2.7%。她準備把到期后的稅后利息捐給“希望工程”支援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到期時她可捐錢多少元?

2.理財。

你有壓歲錢嗎?以小組為單位核算一下,如果把這些錢存起來,你們想怎樣存?會得多少稅后利息?你們準備怎么使用?

3.幫助。

李大爺認識到了存款的益處,所以決定把自己的1萬元存入銀行5年,面對“國債3.6%”、“定期3.6%”、“活期0.72%”三種選擇,他該怎么辦呢?你能按獲得利潤的多少為李大爺提個合理化建議嗎?

4.介紹小知識。(教育儲蓄)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為學生設計的三組生活習題,其目的在于讓學生感悟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增強應用意識,同時培養了學生樂于助人、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

效果預測:學生喜歡智慧的挑戰,對學以致用有很強的能動性,所以他們一定會用智慧的眼光解決習題中的生活問題,同時在教育儲蓄的感召下,進一步感悟黨和人民的期望,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

六年級拓展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會寫4個生字,理解“焚燒、千錘萬鑿、粉骨碎身”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竹石》。

3.借助注釋和詩歌背景,了解詩的主要內容,理解重點詩句的意思。

4.了解詩人的崇高志向和節操,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以及堅韌不拔、不怕犧牲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了解詩的主要內容,理解重點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件出示馬圖)

馬,在中國古代具有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戰場上,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唐代有一位詩人生平寫了幾十首有關馬的詩歌作品,馬對他來說有著怎樣的特殊意義呢?今天我們就通過一首古詩,去探索李賀的精神世界。(板書課題:馬詩)

二、簡介作者

李賀(約公元790年—約817年),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并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詩鬼”。李賀因長期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在元和八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時英年早逝。

三、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通詩句。

2.誰來把這首詩讀給大家聽一聽?(教師隨機指導,出示詩的朗讀節奏)

3.指名再讀,評價。

4.教師范讀,學生跟讀,最后全班齊讀一遍。

5.通過剛才的朗讀,請大家思考:詩題中的“馬”是指哪種馬?(戰馬)

6.從哪里能看出這是一匹戰馬?(大漠、金絡腦)

7.理解字詞。

大漠:廣大的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國境內杭愛山。這里借指邊塞。

鉤:古代的一種兵器,形似月牙。

何當:何時將要。

金絡腦:用黃金裝飾的馬籠頭。

踏:跑。此處有“奔馳”之意。

師小結:通過了解字詞的意思,我們可以判斷這是一首邊塞詩。

四、品味古詩

(一)學習第一、二句。

1.朗讀第一、二句詩,小組討論:

(1)這兩句詩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2)這是什么描寫?寫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3)作者為什么特意描寫“大漠”“燕山”這些地方?這對表現馬有什么特別的意義?

2.小組派代表匯報。

3.結合注釋,思考這兩句詩寫了什么樣的場景。(引導學生想象)(空曠的大漠上,沙子如雪一般。連綿的燕山上,月亮像彎鉤一樣。)

4.“沙如雪”是從哪些角度來寫沙子的?(觸覺:冰涼的;顏色:白色。)

5.為什么沙會是如雪的白色?(因為月光的照耀,所以是潔白的。)

6.第一、二句所描寫的景色給你帶來什么感受?(空曠寂寥,清冷荒涼)

7.師補充:“鉤”在古詩中一般指吳鉤,是春秋時的一種兵器。“月似鉤”不僅寫出了月亮的形狀,同時也是一種勵志報國的精神象征。

(二)學習第三、四句詩。

1.為什么作者會期盼給馬戴上金絡腦?(給馬戴上金籠頭,說明這匹馬很貴重,很受重用,作者明寫馬受到重用,實際暗指自己渴望受到重用,上陣殺敵。)

2.詩人想借“快走”“清秋”表達什么?(“快走”是快跑的意思,寫出了馬馳騁的樣子;“清秋”是深秋的意思。表達出詩人渴望馳騁疆場,肅清敵人的志向。)

3.那詩人的愿望有沒有實現呢?(沒有)從哪里看出來?(“何當”說明沒有實現。)

五、理解情感,學習寫法

1.再讀本詩,作者通過寫這首詩抒發了怎樣的情感?(渴望建功立業,但是又不被賞識,無法實現夢想的無奈。)

2.這與“馬”又有什么關系呢?(詩人把自己想象成戰馬,將自己的感情寄托在馬身上。)

3.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表達他的感情的?(托物言志)

4.講解“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將個人之“志”依托在某個具體之“物”上,于是這個“物”便有了某種象征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李賀的《馬詩》,領略了古人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感受到古人報效國家的愛國熱情,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也能像李賀一樣,不忘初心。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的古詩《馬詩》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指名說)

2.指名背誦《馬詩》。

3.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古詩《石灰吟》和《竹石》。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一)初步感知大意。(以學生自學、匯報為主)

1.認識生字詞,借助注釋和工具書了解詩的意思。

2.教師相機指導。

3.學生交流匯報。

(二)學習《石灰吟》。

1.逐句理解詩意。

(1)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千錘萬鑿:指用鐵錘擊,用鋼釬鑿。這里形容開采礦石非常艱難。等閑:平常。這句詩的意思是:經受千錘萬鑿才出深山的石頭,把烈火焚燒看作是很平常的事。)

(2)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粉骨碎身:指石灰使用時,要碎散成粉末。渾不怕:一點也不怕。渾:全,全然。清白:指高尚的節操。這句詩的意思是:縱然粉骨碎身也全不懼怕,只要將高尚的節操留在人間。)

2.整體理解詩意。(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三)學習《竹石》。

1.逐句理解詩意。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這句詩的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決不放松,竹根扎入破裂的山巖之中。)

(2)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磨:折磨。堅勁:堅定強勁。任:任憑。爾:你。這句詩的意思是:遭受無數磨難打擊,它還是那樣堅韌挺拔;不管是東風西風,還是南風北風,都不能把它吹倒,讓它屈服。)

2.整體理解詩意。(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首詩的意思。)

三、品讀古詩,感悟感情

1.這兩首詩,分別描繪的是石灰與竹子,說一說石灰與竹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石灰:開采石灰時非常艱苦,石灰燒制時要面臨嚴峻的考驗。(學生朗讀,讀出石灰面對各種考驗時的泰然自若。)

竹子:長在高山巖石中,高大挺拔,經受各種磨難仍永不屈服。(看圖,感受竹子的堅強。學生朗讀,讀出長在巖石中的竹子那種在艱難、惡劣的環境中仍然堅韌不拔、頑強不屈的精神。)

2.再讀古詩,思考:詩人僅僅是在贊美石灰、竹子嗎?聯系作者寫詩時的時代背景及作者生平,小組討論,看看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匯報)

(1)《石灰吟》:抓住“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來感受,重點體會“清白”,“清白”到底指什么。(“清白”指的是石灰的顏色,隱指高尚的節操。表面上寫石灰,實際上是拿石灰自喻,說明自己不管遭受多大的挫折,即使是粉骨碎身,也要保持高尚的品格。表達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潔品格在人間的追求。)

教師小結:這種寄意于物的手法就叫作“托物言志”。

(2)朗讀,把詩中“物”的形象與所蘊含的精神融合起來,讀出作者的情感。

(3)《竹石》呢?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引導學生舉手說)

①《竹石》也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達了詩人的情感。作者借贊美巖竹的頑強,說明做人要有骨氣,不能隨風倒。(指導學生朗讀,讀出這做人的道理)

②再聯系詩人的時代背景,我們也能看到詩人對當時黑暗、污穢的社會不妥協的斗爭意志和高尚節操。(指導學生朗讀,讀出詩人所言的志向)

四、總結

1.同學們,我們這兩節課學的三首古詩,它們具有什么共同特點?(托物言志)

2.在學古詩時,我們不僅要從字面上理解古詩的表面意思,還要結合作者生平與時代背景來理解古詩隱含的意思。這種方法你學會了嗎?

六年級拓展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反比例關系的意義,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征,能依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成不成反比例關系。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和概括等能力,讓學生掌握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養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征。

教學過程

一、在情境中感受兩種相關聯的量之間的變化規律。

用x,y表示長方形相鄰兩邊的邊長,表1是面積24cm2的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的變化關系,表2是周長為24cm的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的變化關系。

1.根據兩個長方形的邊長變化情況把表格填寫完整。

2.填完表以后思考:

(1)說說從數據中發現了什么?

(2)表1和表2中,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之間的變化規律相同嗎?

3.小結:長方形的一條邊的長隨著鄰邊長的增長而減少,在變化過程中,面積24cm2的長方形的相鄰兩邊長的積都是24。周長為24cm的長方形相鄰兩邊長的積都不相等,但他們的和相等。

二、自主探究:

1.王叔叔要去游長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時間如下表,你從表中發現什么?

自行車大巴車小轎車速度/(千米/時)106080時間/時1221。先讓學生同桌之間交流,再指名學生口答討論的結果。

(1)需要的時間隨著交通工具的速度的變化而變化。交通工具的速度越慢,需要的時間反而擴大;交通工具的速度越快,需要的時間反而縮小。

(2)可以看出它們的變化規律是: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時間的積總是一定的。因為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時間的積都是120。提問:這里的120是什么數量?誰能說出這里的數量關系式?想一想,這個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路程一定時,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時間的乘積一定)

3、總結。

像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變化時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我們就說這兩種相關聯的量成反比例?

追問: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關鍵是什么?(乘積是不是一定?)

4、想一想。

買蘋果的總錢數一定,蘋果的單價與數量成反比例嗎?你是怎么想的?與同桌說說。

三、鞏固練習

1.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說明理由。

(1)煤的總量一定,每天的燒煤量和能夠燒的天數。

(2)張伯伯騎自行車從家到縣城,騎自行車的速度和所需的時間。

(3)生產電視機的總臺數一定,每天生產的臺數和所用的天數。

(4)長方形的面積一定,它的長和寬。

(5)鋪地面積一定,方磚邊長與所需塊數。

2.奇思讀一本書,已讀的頁數與剩下的頁數的情況如下。

已讀的頁數1234……剩下的頁數797877……

提問:已讀頁數和剩下頁數能不能成反比例?為什么?

3.有600毫升果汁,可平均分成若干杯。請把下表填完整

分的杯數/杯65432……每杯的果汁量/ml100……

(1)表中有哪兩種量?

(2)分的杯數是怎樣隨著每杯的果汁量變化的?

(3)這兩個量成反比例嗎?

4.請舉一個成反比例的例子,同桌相互說說。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的是什么內容?反比例關系的意義是什么?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關鍵是什么?

教學目標

1、利用正比例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感受正比例關系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能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結合豐富的事例,認識正比例。

教學重難點

1、結合豐富的事例,認識正比例。

2、能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學過程

活動一:在情境中感受兩種相關聯的量之間的變化規律。

(一)情境一

1、觀察圖,分別把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面積與邊長的變化情況填入表格中。請根據你的觀察,把數據填在表中。

2、填完表以后思考: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面積與邊長的變化是否有關系?它們的變化分別有怎樣的規律?規律相同嗎?

說說從數據中發現了什么?

3、小結: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都隨邊長的增加而增加,在變化過程中,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的比值一定都是4。正方形的面積與邊長的比是是一個不確定的值。

(二)情境二

1、一種汽車行駛的速度為90千米/小時。汽車行駛的時間和路程如下:

2、請把下表填寫完整。

3、從表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說說你發現的規律:路程與時間的比值(速度)相同。

(三)小結

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并且它們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我們就說兩個量正比例。

(四)想一想

1.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成正比例嗎?面積與邊長呢?為什么?

師小結:

(1)正方形的周長隨邊長的變化而變化,并且周長與邊長的比值都是4,所以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成正比例。

請你也試著說一說。

(2)正方形的面積雖然也隨邊長的變化而變化,但面積與邊長的比值是一個變化的值,所以正方形的面積和邊長不成正比例。

請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2、樂樂和爸爸的年齡變化情況如下:

樂樂的年齡/歲67891011爸爸的年齡/歲3233

(1)把表填寫完整。

(2)父子的年齡成正比例嗎?為什么?

(3)爸爸的年齡=樂樂的年齡+26。雖然小明歲數增加,爸爸歲數也增加,但是小明歲數與爸爸歲數的比值隨著時間發生變化,不是一個確定的值,所以父子的年齡不成正比例。

活動二:練一練。

1、判斷下面各題中的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說明理由。

(1)輪船行駛的速度一定,行駛的路程和時間。

(2)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3)小麥每公頃的產量一定,小麥的公頃數和總產量。

(4)礦泉水瓶中喝掉的水和剩下的水。

2、根據下表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高相對應的數值,判斷當底是6厘米的時候,它們是是成正比例,并說明理由。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隨高的變化而變化,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高的比值不變,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高成正比例。(也可以用公式進行說明)

3、圓的面積與半徑成正比例嗎?你是怎么想的?與同伴交流。

4、分別舉一個成正比例和一個不成正比例的例子,同桌相互說說。

活動三:課堂小結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解比例的意義。

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會解比例。

3、強調解比例的書寫規范和計算中的靈活性,以提高同學們的審美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2、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下列各比例改寫成乘法等式。

3∶8=15∶40

二、探索嘗試,解釋交流。

1、師:同學們,進行“物物交換”活動,看圖你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寫出你的想法。

師:假設14個玩具汽車可以換x本小人書,你能寫出一個比例嗎?這個比例中x是多少呢?請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1)自己動腦寫出想法。

(2)小組交流。

2、師:哪個小組展示本小組的想法。

板書:4:10=14:x

解:4x=140

x=35

答:14個玩具汽車可以換35本小人書。

3、總結:

師:在比例里,如果已知任何三項你能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

對,先寫成乘法形式,再求出未知數的值。這種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三、課堂練習

1、解比例

2、根據下面的條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6和8的比等于36和x的比。

(2)比例的兩個內項是0。4和0。3,兩個外項是6和x。

(3)比例的第一項是4,第二項是8,第三項是x,第四項是10。

四、總結:

談談這節課的收獲?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數學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奧數試題、最全小學語文知識點

盡在“”微信公眾號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空間與圖形》數學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空間與圖形》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對稱、平移、旋轉、放大與縮小等圖形變換的特征;學會運用對稱、平移、旋轉、放大與縮小的特征進行圖形的變換。

2。在豐富的現實情境中,經歷觀察、操作、欣賞、分析、想象、創作等數學活動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欣賞圖形變換所創造出的美,進一步感受對稱、平移、旋轉、放大與縮小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的文化價值,感受數學的美。

4。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探討、交流、反思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對稱、平移、旋轉、放大與縮小的特征。

【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對稱、平移、旋轉、放大與縮小的特征進行圖形的變換,進一步發展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上節課我們一起整理復習了圖形的認識與測量,這節課繼續整理和復習圖形與變換的知識。(揭示課題)

二、回憶整理,再現舊知。

1。欣賞圖案:(出示課件)小精靈:“同學們好,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漂亮的圖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顯示五個圖案,分別為人教版“課標”教材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科書第3頁的京劇臉譜、第6頁的紫荊花圖案、第7頁的花邊圖案,天安門圖案、第五個圖案是三個模樣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奧運福娃,依次從小到大排成一排。)

討論交流:你們能用數學的眼光來分析一下,在這些漂亮的圖案中,發現了哪些數學概念?(同桌同學互相交流,教師巡視,適當參與學生活動)

反饋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演示動態課件)

生1:花邊圖案是其中一個圖案連續向右平移得到的。

生2:京劇臉譜是經過軸對稱變換得到的。

生3:天安門城樓的圖案是一個軸對稱圖形。

生4:紫荊花的圖案是其中一個花瓣繞中心點向逆時針方向旋轉得到的。

生5:三個大小不同,模樣相同的奧運福娃是按比例放大縮小后得到的。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平移、軸對稱、旋轉、放大與縮小

提問:誰能說說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設計意圖:通過六年的學習,學生已在不同學段學習了圖形變換的知識,所存在腦子中的也是一些零散的記憶,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案素材,分別出示5幅觀賞性強,并藏著不同的變換特征的圖案,引導學生觀察,讓學生在欣賞圖案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再現,避免學生空想,不僅給學生以美的熏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體會圖形的變換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對小學階段所學的平移、軸對稱、旋轉、放大與縮小的特征系統地進行整理。在此過程中,感受我國的民族文化。)

三、綜合運用,復習舊知

欣賞課本第104頁板報花邊圖案。

師:剛才我們欣賞的這些圖案大多是設計師們設計的,瞧,這是一位同學利用圖形的變換設計的板報花邊,仔細觀察,你們知道他利用了哪些變換的知識嗎?(出示課件)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教師巡視,適當參與學生活動。

反饋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演示動態課件)

生1:他利用了平移的知識,把第一個圖形連續向右平移5次就得到了這一排花邊。

生2:他利用了旋轉的知識,首先在豎直方向,從上至下依次畫好三個不同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將這一組三角形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旋轉45度7次就得到了這個圖案。

生3:旋轉的每一組三角形是依次按比例縮小排列的。

生4:旋轉的每一組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生5:其中的每幅圖案是大小不同的三個正方形繞中心點旋轉得到的。

小結:這個板報的花邊是綜合運用了圖形變換知識進行設計的。其實人們在生活中利用圖形的變換可以設計出許許多多漂亮的圖案,讓我們至身于這繽紛多彩的世界之中。

(設計意圖:在上個環節中將所學圖形變換的知識一一再現,回顧特征,這個環節中充分利用書上提供的板報花邊圖案,呈現的是圖形與變換內容綜合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獨立觀察思考,小組合作交流圖形變換的過程,并借助多媒體進行驗證,發現這個圖案綜合運用了平移、軸對稱、旋轉、放大與縮小的知識,從整體上進一步掌握對稱、平移、旋轉、放大與縮小等圖形變換的特征,再次感受到這些變換的魅力所在。)

四、鞏固提高,拓展思維

1。做一做。

要求:仔細觀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互相交流想法。

2。練習二十第1題。

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全班交流匯報。

小結:有的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只有一條,有的不只一條。

3。練習二十第3題。

要求:先獨立想一想,如果還不能解決,在小組內可以利用學具轉一轉。(教師巡視、指導。)

反饋: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反饋

(設計意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空間感較弱的學生通過學具的操作和多媒體課件的演示,知道旋轉可使一個平面圖形變成立體圖形,切身體會到變換的趣味性和數學的好玩,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悟。)

4。練習二十第6題。

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全班交流匯報時請學生演示是怎樣畫的。

五、小小設計家。

師:今天要請你們當一回小小設計家,利用圖形的變換來設計一些你喜歡的圖案,請同學們分小組選用學具開始設計,完成之后將你的設計方法說給小組的伙伴聽聽。學生在小組內活動,教師巡視參與學生活動,并及時交流。學生作圖后展示作品,并張帖在黑板上全班欣賞交流。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是現代素質教育的追求,也是成功學習的內在規律。本堂課最后,設計一個小小設計家的環節,把本課所復習的知識融入到生動有趣、樂此不疲的設計圖案當中,不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在活動中一方面加深了對圖形變換知識的認識,另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圖形的變換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領會數學的神奇與玄妙。)

六、評價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呢?如果有,把你的收獲寫下來和這節課的作品一起存進成長記錄袋中。

七、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第2題。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求實際距離》數學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求實際距離》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利用比例尺的知識求實際距離。

2、使學生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里的應用,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從實際生活入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認識比例尺。

教學難點:

設未知數時對長度單位的正確使用。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復備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談話

上一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比例尺?誰還記得什么是比例尺?

2、教師提問

在生活中你在那些地方看到過“比例尺”?讓學生舉例,并說一說比例尺前項、后項的倍數關系和比例尺的實際含義。

【從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導入新課,能發現比在生活中的應用,從中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

二、體驗合作,自主探究

1、出示信息窗2,學生觀看大屏幕。

提問:從屏幕中你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回答)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板書:雛鷹少年足球隊需要幾小時到達青島?

2.師:怎樣解決雛鷹少年足球隊從濟南到達青島時所用的時間?

生可能會答道:

(1)要用路程除以速度。

(2)需要先求從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

(3)要求出實際距離,得先量出圖上距離。

師:同學們的想法很正確,下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小組合作解答,教師巡視)

3、匯報交流。

師:哪個小組先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解答的?

生:我們組先量出圖上距離是4厘米,再用列方程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實際距離,然后用“路程÷速度”求出時間。解法如下:

解:設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為x厘米。

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列方程為:

4/x=1/8000000

x=8000000×4

x=32000000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時)

師:還有不同解法嗎?

可能會有學生這樣解答

4×8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時)

師: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想的?

教師對學生的精彩發言進行鼓勵性評價。結合學生的發言,師生再共同完整的分析這一思考過程。

教師在巡視時,注意挑選出完成較好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其余學生在教師對同學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找差距、修改、看齊。

4、師:想想上面的幾種解法,說說你喜歡哪種解法。為什么?

【通過學生自主探索,探究多種方法,使學生在解題時放開思路,加深對數量關系的理解,靈活解答。】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完成“自主練習”第1題

2、完成“自主練習”第2題

【利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組織練習,使學生所學知識不僅得以鞏固,而且得以運用。】

四、全課總結

請同學們說一說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讓學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見解,同時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體會學習的樂趣。】

板書設計:

求實際距離

雛鷹少年足球隊大約需要幾小時到達青島?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列方程為:解:設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為x厘米。

1/8000000=4/x

x=4×8000000

x=32000000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時)

答:大約需要3。2小時到達青島。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解比例》數學教案》

六年級拓展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積累“興致勃勃”等四字詞語。

3、借助插圖了解一些農業知識,進一步增強熱愛科學的情感。

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積累“興致勃勃”等四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出示圖片、你們知道這令人驚嘆的成就是怎樣得來的嗎?我們一起到《農業的變化真大》中找尋答案。(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感知課文。

2、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通順。

三、識記生字。

1、語境認讀,在文中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

2、發揮想像,自主或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3、用水果形字卡做“摘水果”游戲,摘到水果的同學帶領大家識記。

4、叫音出示字卡。(老師讀生字,學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誰找得又對又快。)

四、對照插圖,再讀課文。

(a)學生再讀課文。標出共有幾個小節。

(b)分段指名讀。

(c)出示掛圖。學生觀察。說說圖上所畫的內容是什么?分別對應了課文的哪些小節?再讀一讀課文,比較一下課文中哪些詞比自己用得好。

(圖文對照,便于理解課文內容。)

“興致勃勃”是個成語,可以這樣指導理解

(1)情境理解。讓全體學生興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們做的時候告訴他們,這就叫“興致勃勃”。

(2)仿照文中例句說句子。如,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體育場,觀看足球比賽。

其它詞語,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進行教學。

五、自由朗讀,理解課文。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全文,邊讀邊思考:從哪看出農業的變化真大!

(a)討論、互助,解決難讀的句子。

(小組合作,培養學生交流合作能力。突破教學重點。)

(b)指名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并說一說通過讀課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不僅理解內容,而且感受到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六、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老師依次出示后掛圖,清學生給它們配上相應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選為“講解員”。

(循序漸進,設計有坡度,便于學生感悟。)

七、總結全文,激發情感。

你覺得農業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呢?我們該怎么做呢?

六年級拓展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2、會使用工具畫圓。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圓的認識,通過動手操作,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認識圓的特征。

教學難點:

畫圓的方法,認識圓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行有哪些?這些圖形都是用什么線圍成的?簡單說說這些圖形的特征?

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2、示圓片圖形:圓是用什么線圍成的?(圓是一種曲線圖形)

舉例:生活中有哪些圓形的物體?

二、認識圓的特征。

1、學生自己在準備好的紙上畫一個圓,并動手剪下。

2、動手折一折。

(1)折過2次后,你發現了什么?(兩折痕的交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兩條折痕,看看圓心是否相同。

3、認識直徑和半徑。

(1)將折痕用鉛筆畫出來,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觀察這些線段的特征。(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3)板書: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

4、討論:

(1)什么叫半徑?圓上是什么意思?畫一畫兩條半徑,量一量它們的長短,發現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徑?過圓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圓的直徑的長短,你發現了什么?

(3)小結: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直徑,且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且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5、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1)學生獨立量出自己手中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長度,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然后討論測量結果,找出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得出結論:在同一個圓里,

6、鞏固練習:課本58“做一做”的第1-4題。

三、學習畫圓。

1、介紹圓規的各部分名稱及使用方法。

2、引導學生自學用圓規畫圓,并小結出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四、鞏固練習。

1、畫一個半徑是2厘米的圓。再畫一個直徑是5厘米的圓。

2、判斷,并說為什么。

(1)半徑的長短決定圓的大小。()

(2)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3)直徑是半徑的2倍。()

(4)圓的半徑都相等。()

3、思考題:在操場如何畫半徑是5米的大圓?

五、布置作業。

教學反思:

在教授《圓的認識》后,有如下反思,希望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能揚長短,促進教學。

一、聯系生活,體現生活數學。

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物體哪些是圓形的。課后引導學生探討車輪為什么是圓形的,不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生對圓的認識,而且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身邊有數學,伸出手就能觸摸到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二、自主探索,培養創新精神。

1、在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本節課中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實驗、討論、交流、合作學習中,理解新知識,使所有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樹立自信心。如教學圓心、直徑、半徑,不急于傳授,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折圓,發現圓中心的一點,比一比、量一量、畫一畫,發現圓的一些特征;通過觀察、比較,自主看書,發現同圓中,所有半徑都相等,所有直徑也相等,半徑是直徑的一半,直徑是半徑的2倍,教師適時引導,使學生懂得歸納知識的一般方法,同時學會了觀察、實驗、操作、發現等學習方法,并伴隨新知識的獲得,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增強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

2、在畫圓這個教學片段中我沒有像以前一樣一邊示范,一邊講解圓的畫法,我發現很多學生都有畫圓的經驗了,就借助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構。在學生介紹畫圓的經驗時,我利用動態生成的資源教學,借助學生的實踐操作,我很自然地解決了“畫圓時,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圓規兩腳張開的大小是圓的半徑,圓的半徑決定圓的大小”的問題,學生在民主的氛圍中學會了圓的畫法。

3.應用知識,體驗價值。提問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的,車軸裝在哪里?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后,教師機演示自制教具車輪,讓學生再好奇,愉悅的氛圍中明白了車輪做成圓的車就跑的既快又穩道理。這些生活化的問題,對學生既有挑戰性又體現了學習的樂趣。正真體現了數學來源生活又服務生活。

不足之處:

1、在本節課畫圓的部分,沒有在黑板上示范圓的畫法,因此并沒有規范學生對圓的畫法的認識,學生并沒有一個直觀的感覺,沒有創設出一個理解的空間。、

2、本節課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沒有完全充分地發揮出來。

3、在尊重學生方面還應注意不能打消學生的積極性

4、圓與點、直線、圓的位置關系還不是很清楚、證明題中還不會找條件。

5、扇形的面積計算還不太熟練,有待于進一步鞏固。

5367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气动球阀_衬氟蝶阀_调节阀_电动截止阀_上海沃托阀门有限公司 | 真空搅拌机-行星搅拌机-双行星动力混合机-广州市番禺区源创化工设备厂 | 陕西高职单招-陕西高职分类考试网| 芝麻黑-芝麻黑石材厂家-永峰石业 | 礼堂椅厂家|佛山市艺典家具有限公司 | atcc网站,sigma试剂价格,肿瘤细胞现货,人结肠癌细胞株购买-南京科佰生物 | 智慧物联网行业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北京东成基业 | 散热器-电子散热器-型材散热器-电源散热片-镇江新区宏图电子散热片厂家 | 佛山市钱丰金属不锈钢蜂窝板定制厂家|不锈钢装饰线条|不锈钢屏风| 电梯装饰板|不锈钢蜂窝板不锈钢工艺板材厂家佛山市钱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广东恩亿梯电源有限公司【官网】_UPS不间断电源|EPS应急电源|模块化机房|电动汽车充电桩_UPS电源厂家(恩亿梯UPS电源,UPS不间断电源,不间断电源UPS) | 郑州墨香品牌设计公司|品牌全案VI设计公司 | 南京泽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液体饮料代加工_果汁饮料代加工_固体饮料代加工 | 干法制粒机_智能干法制粒机_张家港市开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高柔性拖链电缆_卷筒电缆_耐磨耐折聚氨酯电缆-玖泰特种电缆 | 涿州网站建设_网站设计_网站制作_做网站_固安良言多米网络公司 | 购买舔盐、舔砖、矿物质盐压块机,鱼饵、鱼饲料压块机--请到杜甫机械 | 翰墨AI智能写作助手官网_人工智能问答在线AI写作免费一键生成 | 步入式高低温测试箱|海向仪器| 防火门-专业生产甲级不锈钢钢质防火门厂家资质齐全-广东恒磊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 圆形振动筛_圆筛_旋振筛_三次元振动筛-河南新乡德诚生产厂家 | 河南砖机首页-全自动液压免烧砖机,小型砌块水泥砖机厂家[十年老厂] | 全自动过滤器_反冲洗过滤器_自清洗过滤器_量子除垢环_量子环除垢_量子除垢 - 安士睿(北京)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 定硫仪,量热仪,工业分析仪,马弗炉,煤炭化验设备厂家,煤质化验仪器,焦炭化验设备鹤壁大德煤质工业分析仪,氟氯测定仪 | 镀锌角钢_槽钢_扁钢_圆钢_方矩管厂家_镀锌花纹板-海邦钢铁(天津)有限公司 | Trimos测长机_测高仪_TESA_mahr,WYLER水平仪,PWB对刀仪-德瑞华测量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上海办公室装修,写字楼装修—启鸣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昆明网络公司|云南网络公司|昆明网站建设公司|昆明网页设计|云南网站制作|新媒体运营公司|APP开发|小程序研发|尽在昆明奥远科技有限公司 | 基业箱_环网柜_配电柜厂家_开关柜厂家_开关断路器-东莞基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车充外壳,车载充电器外壳,车载点烟器外壳,点烟器连接头,旅行充充电器外壳,手机充电器外壳,深圳市华科达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 塑料托盘厂家直销-吹塑托盘生产厂家-力库塑业【官网】 | 起好名字_取个好名字_好名网免费取好名在线打分 | 整车VOC采样环境舱-甲醛VOC预处理舱-多舱法VOC检测环境仓-上海科绿特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 工业废水处理|污水处理厂|废水治理设备工程技术公司-苏州瑞美迪 今日娱乐圈——影视剧集_八卦娱乐_明星八卦_最新娱乐八卦新闻 | C形臂_动态平板DR_动态平板胃肠机生产厂家制造商-普爱医疗 | 变压器配件,变压器吸湿器,武强县吉口变压器配件有限公司 | 锂电混合机-新能源混合机-正极材料混料机-高镍,三元材料混料机-负极,包覆混合机-贝尔专业混合混料搅拌机械系统设备厂家 | 会议会展活动拍摄_年会庆典演出跟拍_摄影摄像直播-艾木传媒 | 探鸣起名网-品牌起名-英文商标起名-公司命名-企业取名包满意 | 诸城网站建设-网络推广-网站优化-阿里巴巴托管-诸城恒泰互联 | 蒸汽热收缩机_蒸汽发生器_塑封机_包膜机_封切收缩机_热收缩包装机_真空机_全自动打包机_捆扎机_封箱机-东莞市中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卧涛科技有限公司科技项目申报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专利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