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 認識一個生字。
2、 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3、 結合圖畫和注釋了解詩句的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體會牧童悠然自得的心。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談話導入
大家覺得大自然美嗎? 今天學習一首古詩《牧童》,詩中描寫了郊外的景色和牧童快活的生活。 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借助拼音自讀古詩,畫出本課的生字。同桌之間互相認讀。
2、自由讀。 同桌互讀,
三、詩人眼里的牧童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到詩里去找找吧!
詩意描述:
“草鋪橫野六七里”在廣闊的原野上,鋪滿了青青的野草。“六七里”在這個不是實指,而是虛指。下句 的“三四聲”也是虛指。
“笛弄晚風三四聲”牧童悠閑的放著牛,吹響了笛子,幾聲悠揚的笛聲和著徐徐的晚風傳來。
“歸來飽飯黃昏后”牧童回到家里已經到了黃昏,晚飯吃得飽飽的。
“不脫蓑衣臥月明”連蓑衣都沒脫,就躺下來,有滋有味地觀賞那漸漸升起的明月。
(這首詩形象,鮮明的表現了郊野遼闊的景色和牧童自在的快活的生活。詩句抒發了悠閑自得,怡然自樂的野趣。)
三、鞏固。
配樂背誦古詩。
試著默寫一下。
板書設計:
牧童
草 六七里
笛 三四聲
歸來 黃昏后
不脫 臥月明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2
教學目的:
1、認識5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在自學的基礎上,借助注釋,理解這首詩的內容。
3、背誦并用自己的話說出這首詩的意思。
教學重點:
1、理解詞句,明確內容。
2、體會作者表達的以舟泊暮宿為背景,觸景生情,充滿憂愁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和想象,感悟詩的內容和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欣賞古詩,揭示課題
同學們,喜歡古詩嗎?想必大家平時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誰背首古詩給大家聽聽?同學們的誦讀讓我們感受到古樸的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新詩《宿建德__》,讓我們通過學習再次感受詩的美好意境吧!(板書:宿建德__)我們一起讀一讀。(齊讀)。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誰留宿建德__?孟浩然留宿建德__。板書:(孟浩然)這首詩就是孟浩然仕途受挫后,南下經過建德__時寫下的一首詩。
二、自讀古詩、初步感知
1、自讀古詩現在請大家看課文,自由地把這首詩多讀幾遍,借助課后的拼音把生字讀準、讀好。自由讀《宿建德__》(學生自由讀古詩,按自己的節奏和速度讀)
2 、教學生字
課件出示古詩,指名讀詩,讀準生字,強調字音。
在古詩中大家都能讀好這些生字,我們去掉古詩的語境,你還能讀準這些生字嗎?
3 、再讀古詩:請同學們再自己讀一讀詩,這次請注意把詩讀流利,讀出詩里的節奏。(自讀)來,你來讀一讀,你再來讀一讀(指名讀)他讀得真不錯,那我們向他學習,大家齊讀《宿建德__》。
三、入境悟情體驗升華
1、同學們朗讀也激起了老師讀詩的欲望,下面我也給大家讀一遍這首詩。
教師范讀,同學閉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夜幕降臨,__中小舟,煙霧迷蒙,孤身夜宿,身處異鄉,曠野無邊,天比樹低,月與人親)
剛才同學們描述的畫面又給你留下的什么印象和感覺?(孤獨、滄桑、凄涼)(讓學生看板書)讓我們帶著這種感覺再來讀一讀,把這種感覺讀到詩的字里行間。(齊讀)
2、讀著讀著,詩中哪個字眼最觸動你的心?(愁)找得真準,看來你已經走進詩人心中了。(板書)來,一起把這行詩來讀一讀。
3、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思鄉之愁)你怎么知道他是思鄉之愁呢?從詩中哪一個字看出來的?(客)客是指誰?(詩人)詩人把自己說成是客,是因為此時他身處異鄉。同學們,你們還記得王維的那首詩嗎?“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思親我們都能夠理解,而此時是什么勾起了孟浩然的思鄉之情呢?(日暮)
4、日暮是日落黃昏夕陽西下時分,這個時候你在干什么呢?(背著書包回家去)還有人在干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圖片。你看到了什么?(溫馨的畫面讓我們感覺無比幸福)現在我們再回到詩人所處的建德__,你又看到了什么?(空曠的原野和__面上只有詩人一個人),如果這時候你是詩人,你會想到什么呢?(如果我能和家人在一起多好啊)思念親人了;(如果這時候有人陪我說說話多好啊)感到寂寞了;(如果這時候我在家鄉多好啊。)懷念家鄉了。
詩人孑然獨身途經建德__,面對四野茫茫、__水悠悠、明月孤舟,想到自己(“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自洛之越》)那一時間,詩人滿懷的愁緒涌上心頭。來,誰來讀一讀這滿懷的愁緒?(指名讀)讀出了思親之愁(寂寞之愁)(思鄉之愁)。
5 、滿懷的愁緒向誰訴說呢?(月亮)孤人對月是何等的蒼涼、孤寂,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受再讀課文,如果你是詩人,你會向月亮訴說什么呢?月亮又會怎樣的勸慰他呢?
請同學們拿出筆來把它寫下來吧!
6、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此時的詩人雖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緒卻早已隨月飛遠。他的心飛到(家鄉去了)他想到了往日與親人朋友相聚的情景,是一幅什么樣的情景呢?
(預設1)在一個寒冷的夜晚,詩人和朋友圍坐爐邊,把酒言歡
(預設2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詩人和朋友在桃花林中吟詩作對,流連忘返
(預設3)在一個秋風送爽的日子里,詩人和家人相聚樹下,其樂融融
回憶故鄉點點滴滴都是幸福,絲絲縷縷都是甜蜜,然而,這里卻只有——“野曠天低樹,__清月近人”
看不到熟悉的家鄉山水,聽不到親切的鄉里鄉音,這里只有——“野曠天低樹,__清月近人”
憶故鄉甜如蜜,思故鄉愁滿懷,此時此刻作者有的只是(愁)“是呀!這又是怎一個愁字了得”罷罷罷,還是看這里, 有的只是——“野曠天低樹,__清月近人”
7、正所謂明月千里寄相思,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來寄托情感是很常見的,月亮已成了古人抒發情感的憑借。
(大屏幕出示——生齊讀)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春風又綠__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五、全詩回讀、情感共和
不知不覺中,我們走近了一輪明月,這是孟浩然、李白、杜甫曾經守望過的月,也是我們的月,是古往今來不變的月。學習了本首古詩我們已然成為了孟浩然的知己,朋友,我們已然體會到了他在日暮時分“人在__中、心隨月去”的滿懷愁緒。讓我們這份愁情托付__中的月兒,通過我們的背誦,以解他愁腸百轉的孤獨與寂寞。(回讀或背誦全詩指名背小組背比賽背)
在月亮的光影里,我們看到詩人的背影如此美麗;在月亮的光影里,每一個詩人都曾經陶醉,每一次陶醉都是一幅美的畫面,它以如此的凄涼帶我們到那詩人的編織的清幽淡雅的詩的境界之中。只要我們用心體會,一定可以跨越時空,體會古詩的無限境界。(齊背古詩)
六、拓展:
讀孟浩然的詩:《過故人莊》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3
第一課時
一、揭題、解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出示課題,讀課題)
2、“術”是什么意思?(技藝、技術、方法、本領)
3、誰來解釋一下課題?(點金的技術)
4、齊讀課題
過渡a.這是一個關于古希臘國王麥得斯的神話故事。(出示“希臘”、“麥得斯”)把這個生字讀準
b.同學們,看了課題,聽了老師的介紹,你還想了解些什么?歡迎大家提出來。
c.(生邊提,師邊板書)(麥得斯為什么要點金術?他是怎么得到點金術的?他高興嗎?等)
二、邊聽錄音,邊看課文,邊思考,看看你能解決這些問題嗎?
1、生做交流,師邊出示生字卡片 a.賜(平舌音,意思給,與給有什么區別)b懲罰(什么意思?找近義詞)
2、師邊板書:喜歡金子 得到點金術 記住教訓
(貪得無厭) (受到懲罰)
3、快速默讀課文,按板書提示分段(交流鼓勵)
三、 自學課文,理清條理。
1、“貪得無厭”是什么意思?(查字典應查哪個字呢?)查“厭”---滿意
2、麥得斯喜歡金子,到了貪得無厭的程度,所以他向神靈——
a. 示“祈禱” 什么叫祈禱——禱告(向神靈說出心中的愿望,希望實現)
b.想象一下,麥得斯是怎樣祈禱的?他會向神靈說些什么?
3、同學們評一評,誰演的好?
4、當神靈答應了他的要求后,麥得斯的心情怎樣?(板書“心花怒放”是什么意思?)
他是怎么想的?(板書“富有、幸福”)
5、那么這個句子該怎么讀?自由練——個別示范——評議——齊讀
6、你還知道那些形容心情的詞語嗎?(學著積累)
(歡天喜地、興奮不已、笑得合不攏嘴、高興的一蹦三尺高)
四、總結學法,由扶到放
過渡:同學們,我們用讀瀆課文,找找關鍵詞語重點理解,想象人物心理活動的方法,了解了麥得斯得到點金術時的表現,并及時積累了一些好詞,練習了說話,那么,麥得斯得到點金術后,真的成了最富有最幸福的人嗎?(在富有幸福邊打問號)讓我們用這種方法繼續學習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學習課文,體會思想感情。
一自學回顧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瀆課文,用各種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
(2)、找到麥得斯心情變化的詞語,用----劃下來。
(3)、想想麥得斯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他是怎么想的?用“麥得斯_______,因為他想_________”的句式練習說話
(4)、及時積累好次,并歸類。
2、每組一小節,分頭準備:
3、大組交流
步驟:a.派一名代表個別讀課文
b.理解詞語:觸(碰) 賞花(擴詞:欣賞、觀賞、賞賜)
明媚(燦爛、鮮明可愛) 玫瑰花(輕音)
芬芳艷麗(香) 色彩繽紛(多而凌亂)
饑腸轆轆(像聲詞) 親吻(指導寫法)
愚蠢(反義詞?)
c.交流心情變化的詞語(板書)
d.想象心理活動,并用句式(麥得斯_____,因為他想_____)的句式練習說話
e.小組齊讀
f.積累詞語(其他小組也來參加,好嗎?)
二、學習課文。
1、麥得斯原以為得到點金術,就會成為最富有、最幸福的人,可事實上呢?(板書“痛苦”)
2、如果,麥得斯還不醒悟,他還會有哪些遭遇?哪些下場?
3、那么,麥得斯是怎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
4、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麥得斯的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自由讀讀課文余下的內容,用“---”劃出有關詞語或句子
(1)、板書“愚蠢”
(2)、這句話該怎么讀? (男女生對讀)
(3)、板書“疾步如飛” “疾”查字典:飛快、快速
5、女兒又回來了,但麥得斯永遠也_________。“教訓”什么意思?
(1)、這個教訓是指______(指板書)
(2)、還有那些故事也能說明這個道理?(神筆馬良、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三、總結:
同學們,麥得斯的故事告訴我們_______,擁有了巨大的財富也不一定幸福,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老師這里有幾位名人對幸福的理解,請大家讀讀。
1、 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對我們的公共利益有所貢獻,我就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果戈里(俄國作家)
2、有人說: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覺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勞,發奮圖強,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為人類解放事業——共產主義貢獻自己的一切,這才是最幸福的。 ——雷鋒
四、作業:
同學們,今天這堂課,我們積累了許多優美的詞語,展開了想象,使故事更生動精彩,最后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后希望同學們繼續注意積累詞語,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象老師這樣收集有關幸福的富有哲理的話,也可以把這個故事加上你豐富的想象講給別人聽,好嗎?
板書設計
19、點金術
有點金術 心花怒放
鮮花變金 有點掃興
食物變金 悶悶不樂
女兒變金 十分痛苦
幸福不是金錢
貪心必受懲罰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4
學習目標:
1、學會8個字,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
4、初步學習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在生活中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
教學難點: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過程,培養在生活中思考的習慣。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質疑解疑。
⒈(課前布置學生帶自己的成長記錄冊或小時候的照片)
師:有沒有同學帶來自己的成長記錄冊?
(翻開印有出生石灰私自小腳丫、小手印的一頁)大家看,這是某某同學出生時手和腳的樣子。現在請大家比一比。同學們發現了什么?
⒉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說出:我們在慢慢地長大,我們的身體在不斷變化。
⒊你們在一天天長大,很多事物在時時刻刻變化著。今天我們要學習《科利亞的木匣》就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的。
⒋師:大家已經預習了這一課。通過預習,同學們一定產生了許多疑問,
今天,老師把科利亞帶來了,你們來問問他吧?CAI(出示一個小男孩的圖象)生質疑。
5、教師過渡:同學們可真會提問,而且還很有禮貌,克里亞可愿意回答了。請大家打開課文,答案都在課文里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科利亞都對你說些什么?
6、生自讀課文,自主質疑。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基本內容。
⒈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圍繞木匣,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
⒉同桌互議。
⒊全班交流,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三、學習課文1-3自然段,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的。
⒈找出課文哪些段落是寫“埋木匣”的。
⒉自由朗讀,邊讀邊思考,科利亞和媽媽是怎樣埋木匣的?可在關鍵句子下面做上記號。
⒊小組交流。
⒋全班交流,引導學生了解科利亞和媽媽都使用“量步子”的方法埋木匣的。
⒌指導朗讀。
四、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說說科利亞和媽媽是怎樣埋木匣的。
二、中心切入,研讀品味。
⒈找出課文哪些段落是寫“挖木匣”的。輕聲朗讀邊讀邊思考邊批注,要求學生在疑難的地方畫上問號,把喜歡的句子畫出來,多讀幾遍。
⒉引導學生質疑,教師小結并板書中心議題。
⒊教師指導學生讀“挖木匣”的部分。
⑴媽媽為什么能很快挖出箱子?科利亞為什么第一次沒有挖到自己的木匣,而第二次就挖到了呢?他是怎樣想出來的呢?
⑵在讀中品味,感受科利亞的感情與情緒“焦慮——被嘲笑——冷靜思考——興奮”的變化過程。
⒋借助動畫,直觀呈現“挖木匣”部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進一步了解科利亞的思考過程及人物特點。
三、拓展內化,揭示主題。
⒈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你能給最后一個問句換種肯定的說法嗎?
⒉導讀、品悟、揭示并板書中心: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在起變化。想一想:你的周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引導學生用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或自己經歷過的事例,說說對“周圍的一切都在起變化”的體會。
⒊結語:親愛的同學們,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周圍事物在一天天的變化,你們也在一天天的長高長大,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還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號,但是只要我們像科利亞那樣勤于動腦、善于發現,面對變化著的事物,采取不同的策略。那,還有什么困難能難倒我們呢?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5
教學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閱讀,使學生認識到貪得無厭是愚蠢的,是不會得到幸福的。感受國王的感情變化,體會作者有層次地反映人物感情變化的寫法。
<知識與技能>:
1.用已會的方法自主學習生字,會讀會認會寫。并能通過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查字典等方法理解“心花怒放”、“貪得無厭”、“悶悶不樂”等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過程與方法>:
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體會人物的感情,領悟文章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國王的兩次說話,找出國王感情變化的詞語。
教學難點:
聯系課文討論“什么是幸福”。
教學準備:
多媒體 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質疑課題,激發興趣:
1.教師板書課題,引導學生讀課題,問: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2.解答什么是點金術,激發學生去探究誰擁有點金術,擁有了點金術后會有什么事發生呢?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容。
2.用已掌握的方法學習生字。強調讀準字音,并會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給生字組詞。
3.教師用聽寫生字,分析字音、字形的方法幫助學生鞏固學到的生字。
4.回答課前提問:誰擁有了點金術?擁有了點金術后發生了什么事情?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三、感情朗讀,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第1、2段,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國王?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從學生的回答中提出“貪得無厭”這個詞語,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來理解詞語。)
2.為什么說麥得斯是一個貪得無厭的國王?
3.當這個特別喜歡金子的國王聽到神靈的話時,心情怎樣?(心花怒放。教師板書)
4.師:什么樣的心情可以用這個詞語來形容?理解“心花怒放”的意思。
5.師:麥得斯是因為什么而心花怒放呢?(出示課件:是因為。)引導學生說完后讀一讀這種句式。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我將成為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
7.師:從這句話里,你體會到麥得斯認為幸福是什么。
四、總結,課堂練習。
第二課時
一、板書課題,引入:
1.什么是幸福? 你認為“最富有”的人是否就是“最幸福”的人?為什么?
2.希臘國王麥得斯是怎樣認為的呢?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八課《點金術》。
二、深入理解:
1.默讀并思考:麥得斯是否認為“最富有”的人就是“最幸福”的人?為什么?
2.學習重點語句
(1)出示句子:“我將成為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我這么喜歡金子是很愚蠢的。”
(2)男、女生讀句子。
(3)為什么麥得斯說“我將成為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理解“貪得無厭”的意思。
(4)理解“愚蠢”的意思。
(5)把兩句話合并成一句話,可加詞、換詞,但意思保持不變。
3.小結過渡:
為什么麥得斯的想法會有這么大的變化?為什么他會認識到最富有并不一定最幸福呢?我們繼續來學課文。
三、深入閱讀,理解內容。
1.默讀并思考:哪些地方看出麥得斯覺得富有是幸福的?哪些地方看出麥得斯雖然富有但并不幸福?
2.討論交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有層次地寫出了國王從“心花怒放——高興——掃興——悶悶不樂——痛苦”的感情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理解為什么麥得斯很富有但一點也不幸福的原因。)板書:心花怒放——高興——掃興——悶悶不樂——痛苦
3.你能用這些詞語中的兩三個說幾句話嗎?
4.句型練習:麥得斯是因為 。
5.指導朗讀,體會感情。
6.最后麥得斯是怎樣獲得幸福的?
四、整體閱讀,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到底什么是幸福?
板書設計:
點金術
心花怒放——高興——掃興——悶悶不樂——痛苦
富有 幸福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移”、“渚”等5個二類生字,背誦古詩,了解古詩主要內容。
2、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朗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景,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 而領悟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詩人內心的孤寂與淡淡的哀愁。
教學重點:通過品詞賞句,了解詩歌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析感悟,了解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哀愁。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 同學們,你們了解孟浩然嗎?(生介紹自己了解到的資料)
2、 今天,我們又將學習孟浩然的一首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 釋題:從詩題中,你知道了什么?
4、 師小結:對,這首詩就是描寫的作者在建德__邊看到的景色。究竟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請同學們聽老師吟誦這首古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新詞。
1、 閉眼,師配樂吟誦全詩。
2、 整體感知:你們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情景? (生談,師相機在黑板上板畫)
3、 自己讀讀嗎?來,打開書,自己試著讀一讀,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生自讀)
4、 生字都讀準了嗎?(開火車讀帶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男女生賽讀)
5、 誰有勇氣把整首詩讀給咱們聽聽?(指名)
三、明詩意,悟詩情
1、整首詩中,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呢?(生質疑)
2、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疑惑,現在小組里討論討論,看看你能解決哪個問題?(四人小組交流)
3、反饋: 第一句: (1)、生讀句子,說詩意 重點理解:移舟:移動的小船 泊:停船靠岸 煙渚:__中霧氣籠罩的小沙州。 日幕:黃昏時分客愁新:又增添了新的哀愁。 (2)、指導朗讀(指名讀,引導學生讀出詩人淡淡的哀愁。) 第二句: (1)、生讀句子,談感受。 (2)、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 (3)、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讀)
4、指導吟誦全詩(吟誦比賽)-——-相機指導背誦
四、總結
1、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詩中描寫的情景。
2、師小結
五、布置練習
1、搜集有關孟浩然的其他詩歌
2、 為《宿建德__》配畫。
板書設計:
宿建德__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__清月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