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優秀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小編帶來《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優秀教案5篇,希望大家喜歡。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優秀教案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理清說明順序,感悟說明文中運用文學語言和方法的妙處。
2、 通過查尋資料和做實驗讓學生理解課文知識。
教學重點
理清說明順序,感悟說明文中運用文學語言和方法的妙處。
教學難點
如何找準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教學課類型
講讀課 教學方法 主要教具 實驗材料
學法指導
探究合作式
板書設計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物理基礎 物理學原理 生理需要 進化觀點 自然選擇 人工選擇
課后反思
時間 階段目標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展示學生所知,引起對課文知識的興趣。
2、理清說明順序,感悟說明文中運用文學語言和方法的妙處。
3、進一步把握課文內容,讀懂課文,培養學生的概括力、表達力及動手實踐能力。
1、 導入:(1)自然界中美麗嬌艷的鮮花萬紫千紅,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不同色彩的花朵呢?(2)《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一文像一把鑰匙,為我們解開了這個奧秘。
2、朗讀課文,說說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明確:花紅的原因有很多,課文從六個方面進行說明。即"物理基礎""化學和物理學""植物生物學""進化理論""自然選擇"及"人工選擇"六個方面對"花紅"的成因作了科學、生動、有趣的說明。
3、 發現課文的結構有什么特點?作者在課文中七次用"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句子,都以設問的形式出現,并形成七個排比段,在修辭上叫間隔反復。第一段中"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第一次出現,起總提作用,后幾段起提示說明角度和內容的作用,使文章層次清楚,中心突出,富有較強的節奏感和語言的美感,增強了說明文的文學色彩。
4、現在我們只了解了花紅的因素,其中的真正奧妙誰能細致解釋呢?那就看我們各小組的本事了,現在六小組分別承包一個方面,用語言、板書或實驗等形式為大家解說花紅原因。(1) 試驗一:把一朵紅色的芍藥花或其他的紅色花泡在堿水或肥皂水中,觀察顏色的變化,當紅變藍之后,再把變藍的花朵泡在醋里,觀察其由藍變紅的過程,以此驗證花朵在酸堿反應中顏色的不同變化。(2) 解說各種成因:
5、總結: 1、提問2、聽讀課文,學生回答后加以概括。3、指導、提示、歸納4、提出要求,對各小組進行指導,參與小組討論。(1)指導(2)聽評 1、回答2、朗讀課文,思考回答。3、研究討論4、讀課文,討論研究表述語言,準備實驗。(1)做實驗(2)解說各種成因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理清邏輯順序。
2、 學習運用鞏固有關說明文的知識,進行語言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并注意詞語表達的準確與生動。
3、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
教學重點:
1、說明文語言的準確與生動性
2、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邏輯結構的分析
教學課類型
講讀課 教學方法 主要教具 電腦
學法指導
討論探究式
板書設計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說明順序: 花紅的內部條件和因素(物質基礎)——內、主 { ↓ 花紅的外在原因(自然選擇、人工選擇)——外、次 說明方法:舉例子、分類別、列數字、做比較說明預言:準確 如"只有、就、僅"
課后反思
時間 階段目標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
2、理解其嚴謹的邏輯順序。
3、鞏固說明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及寫作方法。
4、進行語言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并注意詞語表達的準確與生動。
5、理解題目的作用。
1、導入:回憶上節課的內容
2、提問:分別從六個方面說明了花紅的原因,它們能否顛倒順序?為什么?明確:作者按由主到次,由內到外的順序排列,可分為兩層。第一層(2—7段)說明花紅的內部條件和因素,重要因素是"物質基礎"。第二層(8—10段)說明花紅的外在原因。層層深入,準確嚴謹。
3、分析每段中的說明方法。
思考:文章中都運用哪些說明方法?
明確:(1)舉例子、分類別:例如牡丹,又自然選擇費了億萬年造成的野生原種,花是單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紅的一種。經過人工栽培,僅就北宋中葉那一個時期來說吧,幾十年工夫,就由單瓣創造出多葉、千葉、樓子、并蒂等各種不同的姿態;由粉紅創造出深紅、肉紅、紫色、墨紫、黃色、白色等各種不同的美麗色彩。舉例子的句子還有很多……(2)列數字、舉例子:再如大麗花,原產墨西哥,只有八個紅色花瓣。人工栽培的歷史僅二三百年,卻已有上千種形狀、顏色不同的品種。分析:運用三種說明方法,說明了人工選擇大大加快了花紅的進程,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顯著成果。(3)作比較、分類別:在光譜里面,與綠色鄰接的,長波一端是黃、橙、紅,短波一端是青、藍、紫。我們可以說,花色以綠色為起點,向長波一段發展,由黃而橙,由橙而紅;向短波一端發展,是藍色和紫色。紅色的花最鮮艷,最耀眼,可以說在進化過程中是最成功的。分析:說明紅花是進化過程中的佼佼者。
4、請體會一下其中加點詞的表達準確性。
明確:"只有"強調了僅限于粉紅這個品種,"就"字,強調人工栽培在很短的時間內創造出了多姿多彩、爭奇斗艷的不同花朵。三個程度副詞"最"字強調了紅花顏色鮮艷、耀眼和成功的程度。"僅"字極言時間之短,說明人工選擇加快了花紅的進程。
5、課文標題借用了《冰山上的來客》中一首插曲的名字,你認為這樣擬題好嗎?為什么?
明確:一是提示課文要說明的內容;二是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和求知欲。
6、介紹有關花的知識或《十萬個為什么》,請選擇其中一個講講,讓同學們分享你的快樂。
7、作業:
1、回憶
2、思考討論后回答
3、默讀課文,圈點勾畫,商量討論。分析回答。
4、思考回答
5、思考討論
6、介紹花的或《十萬為什么》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優秀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本文所介紹的科學知識;
2、學習本文靈活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解說事理的方法。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2、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
(三)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本文,引導學生關注自然,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本文精巧的構思和靈活的說明方法的運用。
三、教學難點
說明方法的運用和說明的順序。
四、教學方法
討論探究式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
六、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1分鐘)
展示圖片,導語:大自然的花,萬紫千紅,爭奇斗妍。同學們,當你盡情享受著春之蘭,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賜給你的絢麗、芬芳時,你可曾想過:這些花為什么這樣紅?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一篇事理說明文——《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共同來探求這個奧秘。(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知識回顧(1分鐘)
提問:學習說明文應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明確:對象、特征、順序、結構、說明方法及語言。
三、自主學習(20分鐘)
1、在自主學習開始之前,先檢查同學的預習情況:
讀準字音(見大屏),方式:指名朗讀
2、問題引入:“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本是一句歌詞,在這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呢?(明確:設問)那么,“紅”是什么意思呢?(明確:指花兒萬紫千紅的色彩)
3、自主學習: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地閱讀課文,思考:
(1)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說明的?依據是什么?(花兒呈現各種色彩的原因)
(2)本文是采用什么結構來進行說明的?
4、分組學習,討論并整理。
5、小組匯報交流。
6、教師總結歸納(見大屏)
四、探究學習(10分鐘)
1、本文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從課文中找出例子并分析。
明確: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和分類說明(見大屏)
2、本文語言的運用上有何特點?試舉例說明。
明確:生動、準確、嚴密(見大屏)
五、小結(2分鐘)
本文按照“總——分——總”的結構,運用邏輯順序,通過生動而準確的語言,對花兒呈現各種色彩的原因作了生動形象的說明。對說明文的閱讀,我們一定要注意把握它的對象、特征、順序、結構、說明方法及語言。
六、課堂練習(見大屏:有關“花”的古詩詞名句積累)
(3分鐘)(如果時間不夠,則作為課外訓練)
七、拓展訓練(見大屏)(3分鐘)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優秀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理清文章結構,了解寫作手法。2、學會按恰當的順序來寫說明文。
能力目標:1、學習運用鞏固有關說明文的知識,進行語言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并注意詞語表達的準確與生動。2、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
德育目標:通過學習課文,引導學生關注自然,保護環境,在跨學科的整合學習中開闊視野,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結構,了解寫作手法。學會按恰當的順序來寫說明文
教學難點:邏輯結構的分析
教學方法:討論探究式
教具準備:投影,多媒體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1、展示學生所知,引起對課文知識的興趣。2、3、理清說明順序,感悟說明文中運用文學語言和方法的妙處。4進一步把握課文內容,讀懂課文,培養學生的概括力、表達力及動手實踐能力。
一、導入:
(1)大自然的花,萬紫千紅,爭奇斗妍。同學們,當你漫步花園,盡情享受著春之蘭,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賜給你的絢麗、芬芳時,你可曾想過:這些花為什么這樣紅?
(2)《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一文像一把鑰匙,為我們解開了這個奧秘。
二、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說說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明確:花紅的原因有很多,課文從六個方面進行說明。即“物理基礎”“化學和物理學”“植物生物學”“進化理論”“自然選擇”及“人工選擇”六個方面對“花紅”的成因作了科學、生動、有趣的說明。
2、發現課文的結構有什么特點?
明確:作者在課文中七次用“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句子,都以設問的形式出現,并形成七個排比段,在修辭上叫間隔反復。第一段中“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第一次出現,起總提作用,后幾段起提示說明角度和內容的作用,使文章層次清楚,中心突出,富有較強的節奏感和語言的美感,增強了說明文的文學色彩。
3、小組活動:
師布置活動要求:
現在我們只了解了花紅的因素,其中的真正奧妙誰能細致解釋呢?那就看我們各小組的本事了,現在六小組分別承包一個方面,用語言、板書或實驗等形式為大家解說花紅原因。
(1)實驗一:把一朵紅色的芍藥花或其他的紅色花泡在堿水或肥皂水中,觀察顏色的變化,當紅變藍之后,再把變藍的花朵泡在醋里,觀察其由藍變紅的過程,以此驗證花朵在酸堿反應中顏色的不同變化。
(2)解說各種成因:
學生:讀課文,參與小組討論課文;討論研究表述語言,準備實驗。
教師:對各小組進行指導。
三、作業:
了解生活中人工選擇的事例,以備交流。
四、板書設計:
物質
基礎
人工選擇物理學原理
進化的結果生理需要
五、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理清順序,鞏固積累,拓展閱讀。
一、導入:回憶上節課的內容
二、理清順序
提問:分別從六個方面說明了花紅的原因,它們能否顛倒順序?為什么?
學生思考,教師明確:作者按由主到次,由內到外的順序排列,可分為兩層。
第一層(2—7段)說明花紅的內部條件和因素,重要因素是“物質基礎”。第二層(8—10段)說明花紅的外在原因。
層層深入,準確嚴謹。
三、分析每段中的說明方法。
思考:文章中都運用哪些說明方法?
學生歸納。
明確:(1)舉例子、分類別:例如牡丹,又自然選擇費了億萬年造成的野生原種,花是單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紅的一種。經過人工栽培,僅就北宋中葉那一個時期來說吧,幾十年工夫,就由單瓣創造出多葉、千葉、樓子、并蒂等各種不同的姿態;由粉紅創造出深紅、肉紅、紫色、墨紫、黃色、白色等各種不同的美麗色彩。舉例子的句子還有很多……
(2)列數字、舉例子:再如大麗花,原產墨西哥,只有八個紅色花瓣。人工栽培的歷史僅二三百年,卻已有上千種形狀、顏色不同的品種。分析:運用三種說明方法,說明了人工選擇大大加快了花紅的進程,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顯著成果。
(3)作比較、分類別:在光譜里面,與綠色鄰接的,長波一端是黃、橙
紅,短波一端是青、藍、紫。我們可以說,花色以綠色為起點,向長波一段發展,由黃而橙,由橙而紅;向短波一端發展,是藍色和紫色。紅色的花最鮮艷,最耀眼,可以說在進化過程中是最成功的。分析:說明紅花是進化過程中的佼佼者。
四、探究:
課文標題借用了《冰山上的來客》中一首插曲的名字,你認為這樣擬題好嗎?為什么?
明確:一是提示課文要說明的內容;二是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和求知欲。體會加點詞的表達準確性。
五、練習:說說文中幾個詞的表達作用。
(“只有”強調了僅限于粉紅這個品種,“就”字,強調人工栽培在很短的時間內創造出了多姿多彩、爭奇斗艷的不同花朵。三個程度副詞“最”字強調了紅花顏色鮮艷、耀眼和成功的程度。“僅”字極言時間之短,說明人工選擇加快了花紅的進程。)
六、拓展:
介紹有關花的知識或《十萬個為什么》,請選擇其中一個講講,讓同學們分享你的快樂。
七、作業:
1、運用本文的寫作方法解釋生活中你感興趣的某種現象。(基礎題)
2、記者專訪:假如你是一位記者,你準備采訪作者什么?(提高題)
八、板書設計:
說明順序:花紅的內部條件和因素(物質基礎)——內(主)
花紅的外在原因(自然選擇、人工選擇)——外(次)
說明方法:舉例子、分類別、列數字、做比較
說明語言:準確,如“只有、就、僅”
九、后記: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優秀教案篇4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2、快速瀏覽全文,整體把握文章結構。
3、初步把握花紅的原因及相關的說明常識
教學重點:花紅的原因
教學程序:
一、課前熱身運動——《萬花筒》,拉近師生距離
1、音樂欣賞《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2、《萬花簡》娛樂3分鐘——選選看
(1)今天,我想送一束代表友誼的花朵,給我的新朋友。
猜猜看,我會送______
A、紅玫瑰 B、滿天星 C、康乃馨
(2)世界上,花的顏色,大約有______多種
A、20_ B、20000 C、200000
(3)世界上花朵的顏色很多,那么最多的三種顏色依次是___
A、白色、黃色、紅色 B、紅色、藍色、紫色
C、黃色、綠色、黑色
二、新課導入
剛才,大家欣賞了經典歌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又在《萬花筒》中,收獲了一些花的常識。那么,這節課一起來進一步探究有關花的奧秘。
板書:《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三、下面,讓同學們帶著好心情,走近教材P150
17課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一起認真預習課文,掃清文章障礙,了解作者及文體知識。
四、預習檢測,然后集體訂正
1、辯眼力,字音、字形診斷
灼傷zhuó 花卉fèi 三棱鏡líng 粉蕊ruǐ
萎謝 密汁 精神振奮 活力充沛
2、理解力,說說句子中加點字的含義
(1)萬紫千紅,紅藍交輝,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堿反應中所顯示出來的
(2)昆蟲采蜜傳粉,有一種特殊的習性,就是經常只采訪同一種植物花朵。
(3)考聽力(將你聽到的有關內容中,提煉出三點信息來)賈祖璋,是我國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1901年生于淅江海寧。早在30年代,他就發表了《中國植物圖鑒》等專著他還創作了我國最早的一部現代鳥類學著作《鳥類概論》1979年他發表了《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榮獲新長征全國優秀科普創作一等獎。
五、快速瀏覽全文,理清文章結構,整體感悟課文,師生友情互動。
1、質疑
(1)這篇文章的體裁是什么?
(2)這篇文章說明的對象是什么?
(3)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這句話在文章中共出現幾次?你能從修辭角度,分析其作用嗎?
(4) 仔細想想:花紅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因素有哪些?
(5)大膽找一找,文中運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呢?
(6)分析一下這篇說明文的說明順序,你能把握嗎?
2、自由研討5分鐘,然后集體釋疑
3、明白:
(1)文章的體裁,事理性說明文
(2)說明對象:花紅的原因
(3)文中共出現七次,從設問的角度分析,能引起讀者思考,從間接反復的角度分析能強調探究花紅的原因。
(4)花紅的原因 內因:物質基礎,物理原理
生理需要,進化觀點
外因:自然選擇
人工選擇
(5)說明方法:舉例子 如(略)
作比較 如(略)
列數字 如(略)
(6)說明順序:由主到次,由內到外的邏輯順序
六、總結全文,然后布置作業
附:板書設計
體 裁:事理性說明文
說明對象:花紅的原因
說明方法:作比較、舉例子、列數字
說明順序:由主到次,由內到外的邏輯順序。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優秀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花紅的原因,掌握本課的基礎知識。
2、理清文章結構,了解多角度說明事理的方法。
3、了解課文所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品味文章準確、嚴密的說明語言。
4、培養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精神,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
本文是一篇說明事理的科普說明文,教學本文以學生自學為主,通過巧妙的設計題目引導學生自學。重點啟發學生理解花兒紅的原因,明確事理說明文的順序,學習說明事理所用的說明方法,品味語言的的準確、嚴密,用描繪心中最美的花來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知識的熱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自然的無窮魅力,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情趣,培養對科學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明確本文由主到次,由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
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以及其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歌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播放歌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看圖片)
同學們,又是一年三月三,走在校園,我們能感受能柳葉青青,小草萌萌,走出校園,我們更會驚奇地發現,各種花兒競相開放,爭妍斗艷,美景怡情之余,我們是否思考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這個問題?
今天我們隨著名的生物學家賈祖璋先生去認知,去感受。
(二)檢查預習展示成果
1、積累字詞
2、了解介紹作者
3、理清文章結構
4、畫出使花變紅原因的句子。
5、了解課文說明順序。
(三)質疑解疑深入學習
1、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帶著問題在學習中尋找答案
預設問題:
(1)文中介紹的是各種色彩的花,為什么標題中只提到紅色?
(2)文章的說明順序究竟是怎樣的?
(3)為什么2、5、6、7、8、10段的開頭一句都用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開頭?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2、朗讀2——4段,思考:
⑴.說說這三個段中分別提到了哪幾種顏色的花,你喜歡什么顏色的花,用文中的話說說花呈現各種顏色的原因。
⑵.本文能夠把抽象的知識說明得具體而明晰,與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是分不開的,你能找出這幾段文字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嗎?這些說明方法起什么作用呢?
⑶.我們都知道說明文語言的特點,請看大屏幕,分析用下劃線所標記詞語的準確、嚴密性。
A.一般的花,大都初開時濃艷,后來漸漸褪色。
B.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首先……。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還需要……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還要……
3、默讀8-10段,思考:
(1).第10段舉了哪幾種花?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其作用分別是什么?
(2).以前我們只有在夏季才能吃到西瓜,而現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同學們說說這歸功與誰?人工選擇的最大優點是什么?(學科學愛科學的情感教育)
(3).你們認為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哪個更重要?這個原因和前四個有什么不同(從說明順序角度思考)?
(四)深入探究突破難點
深入探究問題:
(1)以歌曲名作標題有哪些好處?
(2)文章末段“花兒這樣紅,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更是人工選擇的結果”后兩個原因的句序能否調整,為什么?
(五)課堂小結
學生用“通過學習課文,我明白了——————”的句式來談這節課的收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1)文章如何說明花紅的原因的?
(2)文章結構
(3)說明順序
(4)文章的語言
(5)情感
板書設計
設疑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解疑
總結是大自然的杰作
更是人工智慧的成果
教學反思:
這節公開課,容量較大,我在教學時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展示已知,提出疑難,然后以重點段落為例,引導學生學習探究,在學習探究中找到答案。
下面我就略談一下這節課的成功和不足之處。
比較頎慰之處在于:
1、課前有點緊張,但在音樂圖片的播放中,似乎重新走進了大自然,我抓住自己對春天的真切感受,抒發了走出校園看到百花時的喜悅情感,感染學生,從而巧妙地引出了課題。同時也使師生緊張的情緒得到了減緩。
2、課中對于學生質疑的問題,還是能夠及時整理,機智地引入到對課文的深入學習中去,在學習中解決。省卻了許多問答,避免了學生對課文內容不熟而無法理解的尷尬。
3、對于此文的學習,初次感覺容易,答案皆在文章中,細讀才知理解不易,沒有物理化學生物知識作底子,對于六個方面成因的理解,只能是雞對鴨說,教學中我抓住魔術變幻來給他們打了個比方,讓他們想辦法爭做成功的魔法師,不僅激發了興趣,還幫助他們化難為易地了解了知識。
當然一節課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的不足:
1、課件的準備不夠充分,對于音樂的播放時間的長短、音量的大小沒設置到位,調試合理。
2、問題設計仍不夠合理,比如對8--10段的學習,對于以前訓練過的知識點進行了不必要的重復。
3、學生對于課文的讀學思,老師沒有設置一個靜心、用心的環境氛圍。
上好一節課不易,需潛心的研究教材,用心的設計教學,預測課堂可能生成的各種情況等等,總之,要活到老學到老,在改革中地摸索,在嘗試中進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