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優秀征文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或作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優秀征文,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優秀征文篇1
“栽什么樹苗結什么果子,撒什么種子開什么花。”一個好的家風就如同一個人的氣質,一個家族的品性一樣。在舉手投足間,體現出這種習性。一個家庭,如果沒有正確的良好的風氣和規距,那么就談不上維持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做到和睦相處。
一個人的成長有沒有受到好的家風熏陶,結果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有時候有什么樣的家風和習慣,往往就會讓人有什么樣的感受。如果你是一個邋遢的人,那么很多人都會厭惡你,而且你給他的印象絕對是差評。當然,如果你是整潔漂亮的人,你會在他心中留下最好的印象。
在我們家,我父母從小就教導我做人要寬容,寬容在我心中了落下了根,當別人無意中踩到了你,應該說一聲“沒關系”。當別人不小心弄壞了你東西,這時你應該付之一笑。在這些小事上,你要學會寬容。每次對別人的寬容,都會使自己和別人感悟更多,感受更多!
古時候慈禧太后在與一大臣下棋時,對方無意中說了一句我殺老佛爺的馬。慈禧太后就勃然大怒,你殺了我的馬,我殺你全家,于是這位大臣被滿門抄斬,慘不忍睹。像這樣的狹隘心胸,這樣的暴行,怎會不遭人唾棄呢?
我覺得,只要仔細觀察和留心一下,我們就能發現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只要是能以寬容對待他人的人,一般都是受人們的歡迎的人。而且在人與人交往中,有時難免會有些小摩擦,但是只要是無惡意的,我們就應該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如果在日常的相處中,對別人的過錯能夠寬容對待,就等于給對方提供改過的機會。我們應該本著“和為貴”的精神,絕不斤斤計較別人的過失,又多為他人考慮,既能確立起友善的人際關系,又能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環境。
當然還有一些家族的子弟整天游手好閑,大肆花錢,然而大多數用的都是父母的錢。
有時候,一個家庭如此,一個國家更是如此。有人認為,一個人浪費一點不算什么?一個家庭,浪費一點也沒有什么,甚至一個工廠浪費一點也不會影響大局。如果世界上的人無時無刻都在浪費,那么也不算什么嗎?
現在的許多人常常哀嘆中國為什么富不起來。這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知節儉。
小時候,我們都會背誦這樣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時候,長輩們都用這首詩告訴我們。千萬不要浪費糧食,要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但是現在的我們都長大了,可是我們當中的許多人都忘記了節儉的意義。
然而在我們家里,看起來一些很小的事,像是水龍頭的水“嘩嘩嘩”的流著水,然而在一些人看來,這些水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他們卻不知淡水資源的缺少。但是一些山里的貧困孩子,他們能省就省,他們可能經常吃不飽飯,也有可能連學都上不了,所以現在的人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幾千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有一條就是“尚儉”。它的意思就是崇尚節儉,樂于節儉,甘于節儉,把節儉這件事當做是“甘之如飴”的樂事。我們崇尚節儉,反對奢侈,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對自己勞動成果的尊重也是對別人勞動成果的尊重。
然而好的家風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它需要長期的“潤物細無聲”。對于青少年來講,則是要經過長期的耳濡目染。
在一個家中,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在社會中,家風是社會的新面孔;在國家里,家風是整個國家的尊嚴和傳承。所以我們要將好的家風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優秀征文篇2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會難以忘懷,并且時時縈繞于心。因為,你也許能從中不斷地得到啟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而只有家風、家訓,才能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那樣滋潤著我們的心田,為我們以后的思想品德做奠基。
家庭是溫暖的殼,孩子是溫室里的花朵,家庭如一個港灣,安撫我們每一個遠航歸來的孩子,花朵只有在溫暖港灣的庇護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卓絕群倫。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訓、家規,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如果說每個家庭都有自家的家規,那我家當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施惠勿念,受恩莫忘;人有喜慶,不可生妨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于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這些家訓,是祖上流傳下來的,雖然真正做到的幾率很小,但我還會盡量去做。不過要說起我與家風家訓的故事,那還得從我小時候談起。
小時候的我,總是鋪張浪費,一點兒也不珍惜糧食。一次吃晚飯的時候,我又弄得滿地是米飯。媽媽見狀,立刻滿臉黑線,我心想:糟了,又要挨罵了。卻沒想到媽媽出口成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吟完,媽媽又對我一番教誨。聽完,我恨不得把頭埋進地里,并對媽媽承諾,以后再也不會鋪張浪費了。從此,我的家訓中又多了一條:勤儉節約,低碳生活。
良好家風和家庭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的體裁,所以,我們要秉承家訓,志做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把祖國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優秀征文篇3
好家規創造好家風,好家訓創造好家庭。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規,它可以讓一個家積極向上,健康成長。
我們家的家規體現在孝順上。爸爸媽媽經常說:“百善孝為先。”孝順長輩,孝敬老人,就是每一件事都讓老人稱心如意。老人說話,我們小孩子一定要聽,老人說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吃飯時,長輩沒有動筷子,我們晚輩絕對不可以先吃,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到齊了,才可以吃。長輩生病了,我們小孩也一定要盡自己所能,照顧老人,雖然你們可能聽上去像一些死板而又老土的規定,但是只要你養成了這些好習慣,你就會發現,其實它們一點也不死板,反而覺得這是必須的。
我們的家訓體現在誠信上。誠信,也是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中的一個詞,奶奶因為誠信,在她們的廣場舞隊里,大家對她的印象都特別好。爺爺因為誠信,在他的工作單位上,交到了許多的好同事。爸爸因為誠信,在工作中,與他們公司合作的人日漸增多。媽媽因為誠信,在家里有急事的時候,她的同事和領導也都會幫它干活。現在,這個品質傳到了我的身上,所以在學校里,我找同學們借書,約定好了什么時候還,一定按時歸還,絕不失約,在日常生活中,我跟朋友們一起玩,和家人約好了幾點回家,也絕不會誤點。在我看來,誠信是從每一件小事中看出來的,是一個人必備的品質。
這些家風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雖然這個愿望不太大,但它也是我們一家八口人共同的愿望。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優秀征文篇4
自懂事起,身邊的長輩就常對我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制定一個好的家訓與家風那是極其重要的,那么什么是家風、家訓到底是什么呢?
小到家庭、大到國家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種風氣。家風正了,那么一個家庭的思想品德也就正了,家庭的風氣正了一個國家也將繁榮昌盛,可見家風有多么重要。家訓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個人的修身、齊家也有著著重要的作用。
岳母在岳飛的背上刻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四個大字的家訓也就時時驅使著岳飛上進,最終岳飛也沒有辜負岳母的期望,成為了保家衛國的大將軍。我們家的家訓用簡練的話語來總結就是樸素、堅強、自力更生。樸素是不奢華、節儉的意思,奶奶一家很簡樸,一直是勤勤懇懇的勞作著,從沒有享受過奢華,在他們眼里只要勤懇簡樸就夠了。正是這樣一種樸質而不造作的美造就了他們的美好品德。
堅強是很重要的,在遇到困難時往往能帶你打破困難黑暗的往往是堅強,他將帶你迎接希望的藍天。有一次,我掉到了坑里,不講義氣的朋友們早就跑遠去看好戲了,我雖然焦急不已但是我想到了爸爸媽媽一直告訴我的要堅強,于是我堅持不懈的攀爬著,最后終于爬了上來,讓伙伴們大吃一驚。正是堅強,給了我別樣的生活。還有一點是極其重要的,那就是——自立,自立是一種良好的品質,一種可貴的精神,自立自強可以在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如:自己洗衣服,自己穿衣物,自己疊被子,自己整理房間等等,在媽媽和爸爸的耳濡目染我也學會了自立,媽媽可是因此夸了我好幾次。我也很感謝我的父母,正是這三條家訓,讓我變得越來越好,所以我把我們家的三條家訓分享給同學們,希望同學們都能學到這些優良的品質。
讓我們學會自強自立吧,學會堅強,努力奮斗,相信有一天成功的花是為我們綻開的!良好的家風可以使我們可以更好的在社會上立足,良好的家訓也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為成功的道路墊下基礎,所以我們應該學習這些良好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訓,改正不良的習慣,在長輩的帶領下一同堅守這些好習慣,讓它刻在每個人的心中。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優秀征文篇5
我家的家訓是——誠。“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父母時常這樣告誡我:家訓似乎就是一條必須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以至于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訓,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小時候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我的童年便只能與爺爺奶奶一起度過。他們一直把我當“小皇帝”供奉著。從小就豐衣足食的我在爺爺奶奶的寵愛下經常胡作非為,經常惹出一些麻煩事。可是好景并不長,家里來了一位不速之客——表弟。我的表弟比我小了6歲。表弟讓我“享”盡了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滋味。因此我對他更是懷恨在心。
直到那一天,我終于報仇雪恨了。那天,只有我和表弟兩個人在家,勤勞的我在周末閑暇之余,總是要幫著收拾收拾家里那混亂的局面。我先從電視柜開始打掃,“嘭”的一聲,花瓶伴隨著清脆的響聲落在我身旁,更關鍵的是那是奶奶的嫁妝,大家對它可是珍愛有加。可誰知,就被我這么一個不小心打碎了。“這事如果讓奶奶知道,肯定會大罵我一頓,甚至于挨上幾棍子,這可如何是好?”我正思索著,好奇心極強的表弟,走過來見狀便數落了我一頓,然后便轉身離開了。在這一剎那間,我的心里浮現了一個萬全之策。可是這樣的做法與家訓的沖突未免太大了吧,一旦被穿幫,那后果可想而知……
“叮咚,叮咚”門鈴響了,我應聲而去,開門后,我便迅速溜回房間。過了一會兒,奶奶走過來把我叫到客廳,指著那破碎的花瓶正準備說什么。我卻占了先機“咦,這、花瓶怎么壞、了?”我吞吞吐吐的說道,以此掩飾自己的過錯。奶奶似乎明白了什么。直奔表弟房間,并且把他叫到客廳,指著那破碎的花瓶開始質問他,他始終不承認是自己干的,因此我有些擔心了,這時爺爺走過來給他上了堂政治課,他依舊不承認是自己所為,看著表弟那一臉無辜的樣子,我的臉情不自禁的紅了。表弟最終沒能阻擋住爺爺的質問,更擋不住誠信這股急流。道出了真兇,一時間,爺爺奶奶的目光聚集在我身上。“哎,大難臨頭……”可是爺爺奶奶的做法與我意料中的截然不同。“欺騙乃小人之為,難道你把家訓也忘了嗎?”聽到這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平日里還自稱“君子”。但是現實總就是那么殘酷,他讓我在這一刻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我瞥見那朵以前在花瓶中生長的花兒仿佛也在齜牙咧嘴的嘲笑我。第二天,爺爺又買了一個一模一樣的花瓶,補上了那個空缺。
之后的幾天里,我靜靜地回想這件事,羞愧萬分。不僅違反了平時牢記的家訓,還栽贓于表弟。連做人最起碼的誠信都做不到,又談何做一名合格的哥哥呢?當然,作為“君子”的我在這以后的生活中,處處講求誠信,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君子。
當年那個破碎的花瓶,如今雖已破碎,但他永存于我心中,時至今日,當我想用謊言敷衍了事時,便想起了當年那個對我影響深遠的花瓶。更回憶起了爺爺奶奶對我的關愛和對我的教導。曾經牢牢記住的家訓,在這件事以后更加深了我對他的理解和記憶。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優秀征文篇6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我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著傳統美德的熏陶與影響。它像陣陣春風悄無聲息地吹拂著整個華夏大地,無形之中滲透入了我們的國風,乃至家風之中。
我生活在一個美滿的五口之家中,每個成員都相親相愛,和睦相處。這一切的幸福都來源于我的家風—百善孝為先。
每當盛夏時節,我的記憶總會被帶回家到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那天姥姥吃過晚飯后去鍛煉,在她出門后沒多久突然刮起了大風,狂風把大樹吹打的動搖西擺,還不時的發出一陣陣呼呼的響聲,伴著天空中銀龍般的.閃電,豆大的雨點也不甘寂寞的敲打起了窗戶,眼前的場景讓我們心里頓時焦急了起來,顧不得多想,抓起一把雨傘就向門外跑去,剛到樓下就碰到了滿身雨水的媽媽,當她明白姥姥還未回家后,二話不說拿過我手中的傘就奔入了雨中,看著媽媽在雨中漸漸消失的身影,我心底閃過一絲擔憂,我站在原地冷風席卷著雨絲時不時的飄到身上,吹的瑟瑟發抖,但我仍踮起腳尖不停的向遠處張望,此刻的時間對我來說是那么漫長,最后我看到了兩個熟悉地身影相攜著朝我這邊走來,懸在我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我跑上前緊緊抓住了她們的手,此時雨聲似乎不再那么大了,因為它已經被我們三人的笑語聲所掩蓋,空氣也不再那么冷了,因為親情的氣息已經溫暖了每個角落。
這只是我家的家風故事中的一個小小的片段,更多的時候,它往往出此刻一次次餐桌上的夾菜中,一次次生病時的守候中,甚至是一次次出門時關心的叮囑中。我從家風中領悟出了善的真諦,它更像是一顆火種,只要我們用善心為它助燃,它必須會,慢慢變得更加強大,那炙熱的烈焰會照亮更多的人,溫暖更多人的心田。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優秀征文篇7
大概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吧。作為一名高級工程師,我父親會把“先學“作為一個口頭禪,作為一名老師,我媽媽經常會說“應該溫柔“。這兩句話讓我耳朵起了繭“圣旨“也可以說是我的家風。
在我的記憶中,每個來訪者+都會看到父母微笑著,大方地接待客人。因此,它要么是一頓又甜又好吃的飯,要么是一頓“誰也是“上課講話。我和哥哥不問,不說話,回答問題,大人說話不打岔,飯桌上也不吃東西,所以贏得了客人的贊譽:“你的`孩子真懂事。““你是知識分子,但你不一樣。“但通常情況下,我和調皮的哥哥會偶爾“犯罪。的。舉個例子,我給睡著的爸爸夾了一個發卡,梳了兩條漂亮的辮子,于是媽媽就拿著掃帚把我們都沖到廁所或者陽臺上,我能聽到爸爸的憤怒:“敢在皇帝頭上破土。“
雖然是90年代,但是由于封建意識的影響,父親總是用一些封建的教育方式來控制我們。但正是這些教育方式,讓我和哥哥在學習上一直名列前茅。每天晚上;在家里,沒有打麻將的聲音,也沒有震動大地的聲音,只有我和哥哥做作業的沙沙聲,還有父母翻書翻報紙的聲音。有時候,全家人都會因為一道數學題而面紅耳赤。但是畢竟是封建教育,所以出現了一切封閉政策!我們不聽收音機,假期也不出去玩。好像是想讓我和我哥變成書呆子。不會,連課外書都只能在廁所或者床上偷看。我很想對父親說:“90年代了,是時候改變舊的教育方式了。“但怕父親威嚴,話總是咽回嘴里。
這是我的家庭作風,有利有弊。但我堅信,隨著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家風會在我的家里沉淀下來。我的家庭會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優秀征文篇8
吃晚飯的時候,爸爸突然神秘地對我說:“小子,我給你找了一個家教,全能的以后你就不用整天纏著我問東問西了。”我一聽完了都怪自己,平時老問爸爸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這下好了給我找家教了,萬一家教很兇的話那可怎么辦啊!
晚上我做了個夢,一個兇神惡煞長著一臉大胡子的家伙,正在惡狠很地給我講課。我一開小差被他發現了,正當那金箍棒似的桿子打過來時我被下醒了。
一天晚飯媽媽燒了一桌子好菜,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見爸爸回來,正當我擔心那盤豬頭肉涼了就不好吃的時候,突然傳來了一陣敲門聲, 我連忙去開門是爸爸和一個不認識的叔叔抱著一個大箱子,爸爸笑呵呵的對我說:“小子家教給你請來了,快把書桌收拾收拾去。”看見那箱子上大大的“聯想”兩個字,我高興極了也顧不上那香噴噴的`豬頭肉,飛快的把書桌整理的干干凈凈。
電腦很快被那個叔叔裝好了,黑白相間的機箱,黑色的19寸液晶顯示器,安靜地坐在書桌上我正要沖上前去,爸爸一把拉住我:“小子 電腦是用來幫助你學習的,絕對不能用來打游戲要是不然家法從事。”雖然網線要過兩天才能裝上,電腦里面什么都沒有,可我還是忍不住輕輕拂摸著顯示器,直到媽媽動怒我才極不情愿地去吃飯。
飯桌上,老爸給我“約法三章”回家后必須先寫作業電腦只能用來查資料,周末的時候才可以打會游戲,但是一定要掌握分寸。從此,電腦就成了我的新家教,雖然它不會說話可它懂的可比爸爸多極了。不懂的問題基本上都可以在它那找到答案,而且在學習累的時候,可以在網上聽聽音樂,看看新聞,我們一起學習,一起相處。
它就是我的良師益友。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優秀征文篇9
家風是指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與作風。
我們家是教育世家,到我阿姨這一輩已經是第六代教師了。長輩經常告訴我們:“上要尊老,下要愛幼,用感恩的心去感受一切,讓家庭上下和睦。言必誠信,行必中正。”等等等等。其中“誠信”是我們家風之一。長輩們經常跟我們講起當年關于誠信的故事來……
我們也很喜歡聽祖輩父輩們當年的故事了。因為父母的`故事里包括了他們的喜怒哀樂,有時覺得有趣,有時又覺得傷感。“誠信”二字隨之也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心中。我又聯想起了一件自己關于誠信的事情:
有一天我向何如借了一支筆,那是一支筆蓋上鑲著鉆石的水晶筆。我十分的喜歡,慢慢地心里就有了占為己有的念頭。可這是何如的,我不可以那么做呀。怎么辦?怎么辦?突然一個主意冒了出來,我就說我把筆弄丟了,找不回來了!這真是一個好辦法,我心里暗暗竊喜。于是我馬上與何如說了這支筆被我弄丟的事情。何如十分傷心地說:“這是我最喜歡的筆!”我看著十分心疼卻又十分開心,因為何如相信了!我就一直將這支筆藏在兜里。
一天,我與媽媽聊天中無意說起這件事情,媽媽嚴肅地批評了我,問我水晶筆還在不在,我輕聲回答:“在”。于是媽媽讓我馬上把筆還給何如,并向何如道歉,希望能得到她的原諒!第二天一早我就將水晶筆還給了何如,并向她道了歉。何如原諒了我,還將水晶筆當禮物送給了我,我太高興了!回家我告訴了媽媽,媽媽也替我開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誠信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品格!缺了誠信,就缺了信任,缺了信任,人與人之間就疏遠了!我以后一定得做一個誠信的人。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優秀征文篇10
好家庭都有好家風。比如尊老愛幼、努力學習等等很多。我家的家風就是勤儉、節儉。這些都是爺爺告訴我的。
記得有一回我們回老家,走進干凈、整潔的土房子。卻不見爺爺的蹤影。等啊等,天也漸漸暗了。模糊的視線中出現了一個人影。年邁的步伐,身上背著一大捆木柴。走近一看,這位年邁的老人正是爺爺!我們跑過去,全家人相擁在一起。手上的冰霜也漸漸地被暖化了。晚上我跑去爺爺的房間里,不解地問:“爺爺,你為什么要千辛萬苦的去上山撿木柴呢?再說了,集市上的竹炭買點回來不就行了嗎?”爺爺笑了,對我說:“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之一。節儉。再說,木柴比竹炭耐燒啊。”
一回,爸爸媽媽連夜去辦事。爺爺天還沒亮便把我搖醒,把衣服遞給了我,示意我起床。待我收拾好后,爺爺拉著我的手,朝山上的山頂奔去,剛到山頂,一個巨個的太陽進入我眼簾,溫暖的太陽光籠罩整個世界。當太陽完全升了起束。像一粒金色的大球,又像一朵金色的菊花。簡直太美了!但我又問爺爺:“爺爺,為什么不去手機上一搜照片不就行了嗎?”爺爺說:“這個嗎,親身經歷然是最好的'不過了。再說了,這些照片都是別人的成果,就算再美,也是別人的成果。”我聽了恍然大悟。
一次,爺爺很早去山上收集種子。然后背上背蔞,拿起鋤頭。干了起來,不知不覺,到了下午,爺爺早就汗流浹背了,但依然持到底。我心想:爺爺好笨呀!集市到處都有得賣的小樹苗,非得自已種!回家的路上,我疑惑的問爺爺:“爺爺,你為什么不去市場上去買幾個小杓苗回來不就行了嗎?非得自已種。”爺爺說:“勞動最快樂!”說出來雖然隨意,但還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