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師優秀教案
與論文相比,有自己固定的表達方式和思維方式:從表述方式上來看,論文是以說理為目的,以議論為主的;而案例則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英語教師優秀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英語教師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
1. 能夠理解對話大意,并回答對話下問題。能按照正確的語音、語調及意群朗讀對話,并能進行角色表演。
2. 能夠聽、說、讀、寫,并在情景中運用句型 How was your weekend? It was good. Did you do anything else? 提問并回答有關周末活動的安排。
3. 能夠在語境中理解生詞drank的意思,并能正確發音。
教學重難點
1. 重點:運用句型 How was your weekend? It was good. Did you do anything else? 提問并回答有關周末活動的安排。
2. 難點:一般過去時動詞詞尾的規則變化。
教學過程
一、課前展示
1. 師生相互問候。
2. 教師利用頭腦風暴活動激發學生的背景知識,復習相關的動詞及動詞詞組。教師請學生說出周末一般做什么,復習有關周末活動的詞匯。如果學生不能夠說出很多單詞或詞組,教師可在課件上出示詞組,引導學生描述自己周末一般做什么。
二、情境導入
1. 呈現重點句型
(1) 教師展示日歷,請學生回憶上周末做了什么。教師引導學生說出上周末的活動安排,并用一般過去時的句子轉述,請學生感受使用一般過去時的語境。師生對話示例如下:
T: How was your weekend? Busy? Happy? What did you do?
Ss: I do my homework.
T: Oh, you did your homework last weekend.
T: What else did you do?
…
(2) 教師說出自己上周末所做的事,并將句子呈現在課件上。課件內容示例如下:
I was very busy last weekend.
I cleaned my room last Saturday morning.
I washed my clothes last Saturday afternoon.
I cooked a meal last Sunday evening.
I watched TV last Sunday evening.
三、自主合作
教師在課件上呈現兩組句子,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并嘗試找出規律。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 What did you dolast weekend?
I clean my room. I cleaned my room last Saturday.
I wash my clothes. Iwashed my clothes last Sunday.
I cook a meal. I cooked a meal last Sunday.
I watch TV. I watched TV last Saturday.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一般過去式動詞的規則變化,即一般情況下,在詞尾加-ed,大多搭配表示過去的時間短語,如:lastweekend, last Sunday。教師在課件上用紅色標注-ed及last。
師生進行即席問答,對話示例如下:
T: Who cleaned your room?
Ss: …
T: Who washed your clothes?
Ss: …
T: Who cooked a meal?
Ss: …
T: Who watched TV?
Ss: …
2. Let’s try.
(1) 教師在課件上出示主情景圖,引入Mike的周末活動。詢問學生:Whatdo you think of Mike’s weekend? Was it interesting? 教師在課件上呈現日歷,使學生初步了解本課要學習的內容涉及過去的時間。
(2) 教師要求學生讀題并猜測答案。
(3) 學生讀題并猜測答案。
(4) 教師播放本部分錄音,學生聽后選擇正確答案。
(5) 教師校對第一題答案時,請學生說出原因,引導學生推導時間,引出lastweekend。
3. Let’s talk.
(1) 教師播放本部分錄音兩遍,學生帶著問題聽錄音,聽后回答問題:
What did Mike do last weekend?
What did Grandpa do?
How was their weekend?
(2) 游戲:聽對話,做動作
教師請學生聽對話的錄音,當聽到描述Mike與Grandpa周末活動及感受的語句時,教師暫停錄音,請學生起立,重復讀一次,如下所示:
It was good.(起立并復讀)
I stayed at home with your grandma.(起立并復讀)
We drank tea in the afternoon and watched TV.(起立并復讀)
I watched TV, too.(起立并復讀)
I watched some children’s shows on TV.(起立并復讀)
I cleaned my room and washed my clothes.(起立并復讀)
(3) 教師播放課文動畫,請學生看完后完成以下連線活動。
(4) 師生核對連線題的答案。
(5) 教師放錄音,學生跟讀。教師解釋單詞drank的意義。
(6) 教師播放課文錄音,學生逐句仿讀。(提醒學生在跟讀的過程中注意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
四、檢測提升
1. Role Play
師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同桌分角色朗讀對話;教師可挑學生上臺表演對話。
2. 活動1: 教師在課件上呈現Mike’s grandma周末活動的圖片,提問學生:How was Grandma’s weekend? What did she do? Did she do anything else? 組織學生創編新的對話并進行表演。
3. 活動2: 教師與學生對話,提問該生上周末做了什么以及下周末打算做什么。對話后教師示范如何轉述該生的話,然后請學生依照示范與同學對話,并嘗試轉述同學的活動安排。 師生對話示例如下:
T: Hi, Lily. How are you? How was your weekend?
Lily: I’m fine,thank you. It was good.
T: What did you do?
Lily: I went to the park with my father and mother.
T: That’s nice. Didyou do anything else?
Lily: Yes, I cooked a meal and washed the dishes. Iplayed chess with my dad.
T: Wow! You are a good girl.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next weekend?
Lily: I’m going tovisit my grandparents.
T: That’s good.
教師轉述示例如下:
Lily was happy last weekend. She went to the park withher family. She cooked a meal washed the dishes. She played chess with her dad.She is going to visit her grandparents next weekend.
五、改編對話
和自己的伙伴討論上周做了什么,可參照課文內容進行改編
英語教師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聽懂會說認讀本單元關于形容詞比較級的單詞。
2、能聽、說、讀、寫Let’s learn中黑體部分的內容和Read and write中要求的內容。
3、能用目標語言完成本單元的任務型活動。
4、能學說Chant一首和Song一首。
教學重難點
1、能聽、說、讀、寫單詞及短語: heaiver thinner longer bigger smaller句型: How heavy are you ?I’m 48 kg. I’m thinner than you , and shorter .
2、能夠聽、說、讀Let’s learn、 Let’s talk中的單詞和句子。
3、了解Story time 、Good to know等部分的內容。
教學過程
1、熱身(Warm-up)
(1)師生共唱Let’s sing部分的歌曲。
(2)教師請學生唱自己改編的歌曲,大家一起欣賞。
(3)請快速讀出卡片中閃現的單詞的比較級,并拼寫。
(4)反義詞連一連。
2、復習(Preview)
Let’s check
教師放錄音,讓學生聽后圈出正確的練習。
(1)I’m shorter but stronger. I often do sports on weekends.Who is the man? (2)I’m younger, so I eat smaller apples.Who is the girl?
(3)A: How tall are you?
B: I’m 182 cm.
A:Oh! You are 16cm taller than me!Who os the taller man? (4)A: How heavy is your brother?
B:He’s 60 kg.you are thinner than him!Who is the thinner boy?
3、新課呈現(Presentation )
Warm up
Read and write
Let’s read
(1)教師呈現本課時掛圖,向學生提出問題說,這是兩個不同的季節,那么他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The weather is ...,然后請學生嘗試解答這一問題。 getting warmer。The day is ...The night is ...
(2)聽錄音,讓學生找出新的單詞和句子師生一起討論解決。
(3)教師問:
Who is in this story do you know?
Little Duck and Old Tree are in the story.
?引導學生回答:
underline (劃出) new words.
.并領讀。
It is getting lower and lower.
(變得越來越低)
(4)教師再問:What does a sperm whale eat? What does a killer whale eat? What can they do?讓學生根據課文回答問題。
Match and say
讓學生兩人一組自習看圖連線,然后用舉行進行表述。
4、鞏固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學生兩人一組模仿Let’s read的內容。
(2)聽錄音后跟讀課文。
5、作業(Homework)
寫一段題為“My favouriter…”的文章。要求內容包括動物的體重、身高、長度 失誤或其他特別的技能。
英語教師優秀教案3
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的三條鐵律:
1、鐵律之一:“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當學生處于相對獨立和基本獨立的學習階段,具有一定的獨立學習能力,必須先學后教,這是教學的一條規則、規律,而不是一種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昌樂二中及即墨28中都是以“先學后教”為教學理念和教學特征的著名教改實驗。2、鐵律之二:“先教后學”——以教導學。當學生不具備獨立閱讀教材和思考問題的時候(處于依賴教師的階段),教師要把教學的著眼點放在教學生學會閱讀和學生思考方面,這同樣是教學的一條規則、規律,而不是一種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以學法指導和培養自學能力為重點的著名教改實驗有:魏書生“六步教學法”;東廬中學“講學稿”等。3、鐵律之三:“溫故知新”——學會了才有興趣。一切教學都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原有知識狀況進行教學),這也是教學的一條規則、規律,而不是教學的一種方式、方法。“根據學生的原有知識狀況進行學習”,這是教育心理學對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最偉大的貢獻。它是對建構主義學習觀的通俗易懂的詮釋,因為,惟有如此,才能實現學生的有意義學習。溫故知新的本質是化難為易,由于變容易了,學生就能學會,而學會了,學生便容易激發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這樣學習就能進入良性循環的機制;學會——興趣——愿學——學會……。相反,如果學生讀不懂,學不會,就會越來越沒有興趣,這樣學習就進入了惡性循環:學不會——沒興趣——不愿學——學不會……。美國布盧姆的“掌握學習”和上海閘北第八中學的成功教育(學)是這條鐵律在教學實踐中的創舉。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啟示:
(一)啟示之一:未來的課堂教學,無論是在教育觀念上,還是教學結構上,都將朝著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這一核心內容發生轉型,也就是“以學定教”。
(二)啟示之二:回顧以往的課堂教學改革,改來改去,說到底都
離不開下面兩條。要么是鼓勵學生自覺學習,要么是探索班級體制下不同類型學生如何區別對待。凡是在這兩點上取得一些經驗的課堂改革,往往都是比較成功的。
(三)啟示之三:現在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一是課堂教學開始于學生的獨立學習和預學準備,開始于老師了解學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二是評價始終與教學過程平行。
(四)啟示之四:一切的改變始于課堂,在于課堂,成于課堂。變“教”的課堂為“學”的課堂,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效果好起來。“我(學生)的課堂我做主”;“我(學生)的班級我做主”。把學習的主動權,創造權還給學生。立足三個改變:一是“師長”變“學長”;二是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三是“教室”變“學室”。真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五)啟示之五:課堂轉型最為核心的一句話就是“以學生的學習行為為中心來組織教學”。這不僅是我們將來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所在,也是國際上課堂教學發展的潮流方向。
(六)啟示之六:課堂教學改革,一般而言,強調有效教學實踐,凸顯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無論是杜朗口中學的“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還是昌樂二中的“271”高效課堂模式,無不體現提高課堂效能,尤其是提高學生學的效能這一基本理念。
(七)啟示之七:課程改革、課堂改革、教學改革,都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自覺學習、學會學習、高效學習”;使學生“主動參與、互動互助、積極展示、大膽質疑”;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開放課堂,解放學生。
(八)啟示之八:課堂教學改革不僅在實踐操作層面上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在觀念轉變層面上對教師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的教師要有信心有能力去迎接挑戰,經受考驗。我們必須摒棄過時的、陳舊的、低效的、機械的、一成不變的主張和經驗,堅持“兩個增加、一個減少”的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充分相信學生,開發學生的潛能。教育家李希貴說的好:“學生的潛能就像空氣一樣,可以壓縮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廣廈,就看我們給他們提供什么空間”。
(九)啟示之九:美國有一位功勛教師叫德·鮑拉,他說過一句話“教重要的在于聽,學重要的在于說”。教重要的在于聽,因為教師首先要傾聽學生哪些需要教師講,哪些不需要教師講。教師要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學會放手;學重要的在于說,因為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除了考試,要讓學生能夠在課堂過程中間說說,如果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自己對于所學內容的理解,自己對哪些內容還沒有學懂,說明他是真的學習了。不僅如此,課堂上學生的展示、表達、互動、互助、合作、交流、點評、質疑等,都是促進學生掌握知識,思考問題和培養能力的重要過程和手段。昌樂二中的課堂這這一點上體現得尤為突出。
(十)啟示之十:課堂教學改革,有三點需要我們關注。一是要堅持“不惟模式唯高效”,不搞“一刀切”和“大一統”。因為:“學科不同則模式不同;課型不同則模式不同;內容不同則模式不同;教師不同則模式不同;學生不同則模式不同”。二是模式不能追求高深,簡單才是事物的本質,刪繁就簡,返璞歸真,課堂就成了知識的超市,就成了生命的獨歡。本來簡單的問題簡單化,過程簡單,易于接受,操作方便的模式才是我們要追求的。相信能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就是真正的智者和教育者。三是不要刻意去追求模式,循規蹈矩地去遵守某種模式,因為事物是千差萬別的',事物是永遠在變化中的,因為永遠不變的就是“變化”。你可以去構建適合你的課堂模式,但最高境界是無模式,因為百花齊放、萬紫千紅才是春。
(十一)啟示之十一:打造高效課堂,僅有理念與模式、教師的傾心投入、校長的強力推進,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整套與之相適應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度和機制來支撐和保障。比如,制訂高效學習計劃,建立高效課堂研究小組,規劃詳盡的,可操作的具體流程,構建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等等,這樣才能保證高效課堂的高水平實現。
(十二)啟示之十二:課堂轉型,已經箭在弦上,開弓沒有回頭箭。當下,減輕中小學過重的課業負擔不僅是社會的呼聲,
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也是我們老師應該努力做到的。國家、省、市一直在規范中小學的辦學行為,規定學生每天的在校時間,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不準補課。因此,課堂轉型、課堂變革、強化有效教學,提高教學效能,打造高效課堂,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和一線廣大教師的職責所在,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讓我們緊急行動起來吧。(十三)啟示之十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借鑒各地名校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這是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和實踐的。當下,全國的基礎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烽煙四起,已成燎原之勢。改變正在進行,改變勢不可擋,改變勢在必行。因此,我們必須正視和面對,緊緊跟上改革的步伐,那種固步自封,老守田園的日子已經過不下去了!早改早受益,早改大發展,不改就是退步,不改終將被淘汰。我們必須奮起,必須堅定改革的決心和信心。在向先進學校學習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照搬照抄,糾結在一時一事上,我們需要在領悟先進學校成功經驗的內涵和實質的基礎上,結合我校各方面的實際情況,有地放矢的、有選擇的、有整合的、有針對性地學習與借鑒,決不可以東施效顰、亦步亦趨。我們要創造性地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實現課堂轉型。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建立我們自己的課改理念,構建我們自己的課堂模式,這就是打造“五要六力”高效課堂。
英語教師優秀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夠聽說讀寫五個情緒單詞:tired, angry, excited, happy, sad ,bored.
2.能夠聽說讀句型:How does Amy feel? She’s tired.并進行關鍵詞的替換操練。
3.能夠完成Task time的任務。
教學重點:使學生熟練掌握五個四會單詞,并能替換句型“How does she/he feel? She’s/he tired.進行回答。
教學難點:使學生熟練掌握五個四會單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熟練掌握五個四會單詞,并能替換句型“How does she/he feel? She’s/he tired.進行回答。
教學過程
一、 Warm-up:
(1)Free talk: How tall are you?
How heavy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How many pencils do you have?
How much is your…?
How are you? Your parents come to our classroom today.
二、Presentation:
Step 1: Learn the new words.
Guiding1:
請同學們朗讀并翻譯課本19頁Let’s Learn 中的6個單詞,畫出不會讀或不會翻譯的單詞,2分鐘后指名交流。
(1)Happy
T: You had the English test this week, many students did a good job in this test. X, you got 100 pionts, how do you feel?
(以談話的形式導入單詞happy的教學,多媒體出示笑臉圖和單詞happy,引導學生拼讀單詞,教師提問a字母和y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領讀單詞。)
(2)Sad
T: If you failed the English test, you are ________.(sad)
教師出示哭臉的圖片和單詞sad,告訴學生a字母和happy中的a字母發音是相同的,讓學生試著拼讀單詞。(學生容易把a字母發成e,所以看似簡單的單詞,教師也要加以耐心地指導朗讀和糾正發音)
(3)Angry
T: If you failed the test, your parents are _________.(angry)
(多媒體出示angry的圖片,教學單詞,講明字母a和y的發音,讓學生自己拼讀單詞,然后教師領讀單詞)
出示John踢球輸了的圖片,出示句子John is very angry, because he lost the football match. 讓學生看情景圖說句子,達到操練的新單詞的目的。
(4)Excited
承接上面的情景,John is very angry, because he lost the football match, how about Zhang Peng? (情景圖)導入單詞excited.
出示句子:Zhang Peng is excited, because he won the football match.
讓學生模仿說句子,操練單詞。
(5)tired/bored
Guiding2:請同學們朗讀并翻譯19頁Let’s Learn 中的兩個句子,畫出不會讀或不會翻譯的單詞,兩分鐘后指名交流。
以同樣的方式教學單詞tired和bored,同時教學句型How does Amy feel? She’s tired.在指導拼讀單詞時,讓學生觀察兩個單詞的相同之處:結尾三個字母都是red,這樣的話學生對這兩個單詞的記憶就會更加深刻。
Guiding2:請同學們朗讀并翻譯19頁Let’s Learn 中的兩個句子,畫出不會讀或不會翻譯的單詞,兩分鐘后指名交流。
三、Drill
1.句型操練:How does …feel? He/She’s ….安排同桌兩個人問答練習。
2.Pair work.記憶大比拼。(給學生30秒中,記住六個孩子的心情,然后教師問學生答。)
3.總結以How 開頭的疑問句,并對比How do you feel? How does Amy feel?兩個句子的不同之處:人稱和助動詞的變化。
四、Consolidation:
Read and finish:
1.My dad is going on a trip without me.
I’m very _ _ _ _ _.
2. Chen Jie failed(不及格) the math test,
She’s very _ _ _.
3. Lucy clean the bedroom in the morning,
She’s_ _ _ _ _.
4.Mike is going to take a trip next week,
He’s very _ _ _ _ _ _ _.
5. Sarah is _ _ _ _ _, because her mother
is going to buy a new dress for her.
Learning aims:
1.能聽說讀寫6個重點單詞:tired, angry, excited, happy; sad, bored;
2.能正確運用重點句子:How does Amy feel? She’s tired.
英語教師優秀教案5
__系
_X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要說的課程是《大學英語》,我將從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組織與實施、課程特色五個方面向大家展開介紹。
一、課程設置
(一)課程性質、地位
《大學英語》是我省高職高專院校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 (二)課程定位
根據省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課程遵循“應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在專業課體系中凸顯其基礎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
(三)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目標有三項:
一是知識目標,要求學生掌握語音、全部語法、常用詞匯、基本句型結構和行文結構;
二是能力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聽、說、讀、寫、譯五項能力,有基本的交流能力;
三是素質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學習方法,自主學習能力。 (四)課程設計
本課程依據生活情景、學習情景、工作情景展開內容,遵循情景、遵循認知規律,將各種情景重構、有序的整合成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最終達到能運用知識目的。 二、教學內容
(一)內容選取
課程內容選取與學生的生活學習等密切相關,基本以大學生活不同階段的相關話題展開課文內容,設計相關情景。學生學習過后使用頻率較高,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運用能力。
(二)內容序化
根據學生認知規律以及時間發展順序,內容從新生的入學開始講起,提出怎
么適應大學生活的建議,之后插入大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如交友、興趣愛好、假期、家庭、購物、環境等,一致到學生即將畢業、求職等連貫性的話題展開課文內容。全部內容伴隨著學生的成長而深入,不離學生左右。
(三)資源利用
1.紙質材料:我們選用的教材是《新時代大學英語》讀寫及聽說教程1,2,3冊以及《新時代大學英語同步測試》1,2,3冊。建議學生可參考的書籍《山東省高職高專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備考指南》,本分簡單的課外讀物。
2.網絡:主要是詞典查詢、適合口語學習的歐美電影、電視劇、在線英語廣播等
3.媒體:通過電視頻道觀看對外新聞。
4.教學應用多媒體,可以講以上幾種資源搬入課堂。 三、教學設計
(一)教學模式
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課堂中以教學單元的話題為主線,讓學生參與講解,教師點評和補充并給與講解成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聽力練習中設計一系列與話題相關的各種類型的任務,讓學生用于張口,教師給與點評。
(二)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中視不同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采用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可使用下列教學方法:
1.問題引導法 2.話題討論法 3.角色扮演法 (三)教學條件 多媒體教室及網絡資源。 四、教學組織與實施
(一)組織實施
組織實施分為兩個方面:課前準備與課堂教學
1.課前準備
根據話題內容,自行準備詞匯、熟悉課文內容。根據詞匯量,自行歸屬A、B、C三級。給出相關問題。
如第一單元中,給出問題“提出大學生活成功的幾條建議”。
學生根據自己的級別準備不同的內容,A級的同學要求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答案,并給出1-2條成功的建議,B級的同學要求背誦或復述答案,C級的同學要求在課文中找到答案,能流利朗誦。
2.課堂教學
首先教師進行內容引領,點出本課的重點單詞、詞組、句子、語法、結構。 之后在學生中進行“攻防游戲”,分兩個大組,相互提問問題,如單詞的掌握、課文的理解。
最后進行學生的評價得分,成績=組成績和個人成績的和 (二)教學效果
1.教學過程注重師生共同參與、積極互動。
2.有計劃地組織好教與學,強調課堂總結f
,使教學過程中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也掌握多種學習方法能力。
3.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注重學生交流溝通、語言表達的能力的鍛煉,并使其樹立團結、協作、共同進步的團隊合作理念。
以娛樂、競爭、升級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師生互動、學生互動,更扎實的掌握英語知識。 六、特色與創新
1.教學模式上體現了行動導向和分層教學的方法。
2.組織實施中,采用了分陣營競爭法,升級法等,調動的學生積極性 我的介紹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