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音樂課優秀教案
音樂是滋潤心靈的雨露,是哺育感情的乳汁,在培養人的高尚情感及審美趣味方面自然起著別的藝術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音樂課優秀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音樂課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能用自然流暢的聲音、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金鈴鐺》
教學重點:用自然流暢的聲音、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金鈴鐺》
教學難點:隨音樂模仿摘果子的動作,進行律動表演,體驗摘果子的快樂
教具學具:鋼琴、錄音機、掛圖
教學過程:
1、學唱歌曲《金鈴鐺》
(1)欣賞秋天:采用音像、掛圖等教學手段,讓學生觀察秋天的自然景色:變紅的楓葉,漫天飛舞的黃葉,碩果累累的果樹,一望無邊的金黃色稻田和麥田,創設一種秋天豐收的情景,以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說說秋天:從欣賞豐收的果園圖人手:果園里,樹上掛滿了蘋果、梨子,人們在快樂地采摘果實,汽車司機滿臉笑容地駕駛著載滿果實的汽車。讓學生說說果園里的自然景象,模仿風吹雪花梨像金鈴鐺一樣哐啷響,模仿司機駕駛裝滿果子的汽車的模樣。通過說秋天和模仿動作,使學生在生動、快樂的感受和想像過程中,形象地記住歌詞。
(3)聽歌曲:可播放錄音,也可由老師范唱。讓學生邊欣賞豐收圖景邊聽賞歌曲,從聽覺、視覺兩方面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激發學生學唱歌曲的興趣和沖動。
(4)唱歌曲:可讓學生先學唱歌詞,再學唱曲子。這首歌的旋律流暢,只要跟著音樂或琴聲模唱幾遍,學生就能很快地將歌詞唱出來,然后老師再教唱幾遍曲子,學生就能唱準曲子的音高了。
(5)跳秋天:老師應創設自由寬松的環境,以便學生能忘我地自編動作,邊唱歌邊表演,盡情表現秋天的快樂。
2、做律動《摘果子》
(1)出示果園掛圖:果園里的蘋果又紅又大,把果樹壓彎了腰,小朋友們在愉快地采摘果子,以激發學生模仿或摘果子律動的欲望。
(2)學生邊聽音樂,邊模仿摘果子的動作。
(3)教師指導學生創編一套動作。《摘果子》有四個樂句,可每一樂句安排一個摘果子的動作,其動作可以是學生一手挎籃,一手分別向上、向前、向左、向右四個方面做伸手摘果子的律動。這一套動作適合全體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表演。
(4)學生表演摘果子的律動。人數多的班級,學生可以坐在座位上,邊聽音樂,邊向不同方向做摘果子的律動。人數少的班級,可以離開座位,在教室的空地上,分成小組進行表演。教師要注意鼓勵學生自己創編動作,對學生能創造性地設計摘果子、倒果子、裝果子等動作,要及時表揚,并讓他們當眾表演,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3、聽賞(豐收之歌》
(1)初聽全曲。是用錄音,讓學生靜心聽賞歌曲,感受優美的旋律,想像秋天美好的豐收景象。
(2)復聽全曲。可結合秋天的畫面欣賞全曲,也可以隨著歌聲輕輕哼唱。
(3)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教材上呈現了打擊樂器鈴鼓、碰鈴、雙響筒的圖片和相應的節奏型,學生可以邊聽歌曲邊用這些固定節奏型伴奏,也可以自創節奏型為歌曲伴奏。
(4)自編舞蹈動作歡慶豐收。學生可扮演農村各種人物的模樣,邊聽歌曲邊表演,表現“人人都高興,到處歌舞歡”的豐收景象。
(5)畫秋天、寫秋天。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隨著歌聲,選用合適的顏色畫出秋天的景色,或用文字寫下對秋天的美好記憶和想像。
學生能隨音樂模仿摘果子的動作,進行律動表演,體驗摘果子的快樂。
小學二年級音樂課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會唱《云》這首歌,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能辨別歌曲的不同情緒,體驗不同的節拍感,并用輕柔的聲音表現優美、抒情的歌曲,用輕快、跳躍的聲音表現活潑、歡快的歌曲。
教學重點會唱《云》這首歌,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難點能辨別兩首歌的不同情緒,體驗不同的節拍感
教具學具鋼琴、錄音機、掛圖
教學過程
1、學唱《云》
創設以“藍天白云”為背景的情境,以云娃娃為主線,采用猜謎語的方式導人課題“云”。
發聲的同時可運用形象的語言啟發學生想像自己變成了云,使學生在充分發揮想像力的基礎上,饒有興趣地參與發聲練習
(1)月光下的云:用輕柔的“嗚”聲唱。
(2)陽光下的云:用明亮、流暢的“啦”聲唱。
(3)帶著小雨點的云:用短促、有彈力的“噠”聲唱。
2、用以下步驟來學唱歌曲
(1)聆聽并辨別《云》是什么情緒的歌曲。聆聽歌曲時學生可邊觀看畫面,邊隨著三拍子歌曲的韻律感做云在天空漂浮的律動,聽完后師生共同討論得出結論:用輕柔、連貫的聲音來表現優美、抒情的歌曲。
(2)啟發學生創編三拍子聲勢節奏,并隨著歌聲用自己創編的聲勢伴唱。
(3)啟發學生編好歌詞后,聽錄音范唱。
(4)跟音樂唱詞。可以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學生唱詞,另一組學生用哼鳴伴唱,也剛以每組各唱一句,還可以師生接唱。
課題:云和小雨點第11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金鈴鐺》。
教學目標能主動積極地參與音樂活動,能正確選擇或自編聲勢動作為三拍子歌曲《云》和二拍子歌曲《小雨點》伴唱
教學重點會唱《云》和《小雨點》這兩首歌,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難點能辨別兩首歌的不同情緒,體驗不同的節拍感
教具學具鋼琴、錄音機、掛圖
教學過程
1、學唱歌曲《小小雨點》
(1)先聆聽錄音范唱并觀看畫面。隨著二拍子歌曲的音樂節奏,做小雨點從天空中落下的律動。
(2)啟發學生說出〈小雨點》是什么情緒的歌曲,用什么聲音來演唱。
(3)啟發學生創編二拍子聲勢節奏,并隨著歌聲用自己創編的聲勢伴唱。
(4)跟音樂唱詞
2、參與表現
《云》和〈小雨點》兩首歌在情緒上的對比。
(1)用不同的聲音表現這兩首歌不同的情緒。
(2)用不同的動作表現這兩首歌不同的情緒。
如學生每人持一塊白紗巾表現云,隨音樂左右、上下擺動,每兩小節擺動一次,同時提醒學生注意表現歌曲優美抒情的情緒,用手指動作表現小雨點從天空上落下來,或在天空中跳舞,同樣要注意表現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3)由學生自己動手畫一幅表現兩首歌曲內容的圖畫,單組畫云,雙組畫小小雨點。
小學二年級音樂課優秀教案3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雪花》。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了解“雪”的形成。
2、能正確表達歌曲情緒。
3、了解頓音的唱法,并能按照頓音記號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1、復習欣賞樂曲《雪花飛舞》。
2、請幾位學生按自己設計的動作隨音樂表演。
3、導入新課。教師提問:“雪”是怎樣形成的?
4、播放錄音帶或CD,聽歌曲《雪花》的錄音(也可由教師范唱)。
5、教師分句教唱。
6、在學生基本學會歌曲后,啟發學生(教師示范):
①注意頓音的唱法。注意第一、三樂句第一、二小節中頓音的唱法,應唱得有跳躍感。
②注意歌曲情緒的變化。
雖然歌曲是多樂句組成的一段體結構,但是,歌曲仍然在情緒上有一定變化:從大的方面看,前4個樂句可以為一部分,為一種情緒,后4個樂句為一部分,是另一種情緒。從小的方面看,第一、三樂句應唱得跳躍,而第二、四樂句則應抒情等。
③注意力度的變化。
在演唱這首歌曲時,應注意歌曲強弱力度的走勢及頓音記號的作用。第一樂句中第一、二小節,應唱得富有彈性,第三、四小節唱得連貫一些,力度也應由弱漸強;后四小節再由強漸弱;第二樂句與第一樂句相仿;第四樂句,力度從強到漸弱;第七樂句力度漸強,表達一種迫切的心情;第八樂句可唱得稍強。
7、最后,全班同學按照以上要求,完整地演唱歌曲《雪花》。
教學評價
1、學生設計歌表演動作的廣泛性。
2、學生參與歌表演的投入程度和和諧程度。
3、學生聽賞音樂時的專注程度。
4、學生聽賞音樂的聯想能力及表達能力。
5、隨音樂做動作的和諧程度。
小學二年級音樂課優秀教案4
教學內容:《阿細跳月》
教學目的:
1、欣賞《阿細跳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感受音樂,提高學生的表現力和想象力。
2、通過教學,啟發學生用身體地動作感受彝族民歌地特有韻味。
教學重難點:
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教具準備:
錄音機。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入教室,師生歌唱問好。
二、節奏練習:
1、#二年級# 導語: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條節奏,誰愿意為大家讀一讀?
2、找學生讀。
3、讓學生邊拍節奏邊讀。
4、根據節奏創編動作。
三、新課導入
1、(出示圖畫,學生描述并理解,教師引導。)
師:晚上的景色美嗎?老師這兒有二個對形圖分別像什么?生:月亮、花等等。
師:“月亮婆婆露出笑臉放射出光”,聽賞《月亮月光光》請你們用動作和表情來告訴老師。
2、了解彝族的特點
(1)#二年級# 導語:小朋友們歡快地舞蹈把一些小客人引來了,這些小客人穿著漂亮地民族服裝,你知道他們從哪里來的?是哪個民族的小朋友嗎?
(2)教師出示投影片,讓學生辨認。
(3)教師向學生介紹彝族。
3、感受音樂階段:
(1)#二年級# 導語:聽彝族小朋友為我們帶來了一段音樂,它表現了怎樣地情緒?
(2)再聽:讓學生用動作感受出節奏。
(3)再聽:讓學生邊聽邊哼唱音樂。
(4)教師啟發:你們聽彝族小朋友跳得多高興啊,你們愿意和他們一起跳起來嗎?
(5)邊聽音樂邊看插圖,學幾個彝族舞蹈的動作隨音樂表演(用動作來感受音樂,培養學生大方、自信、樂觀的性格。)
課堂小結:這節課同學們做得真好!繼續努力吧!
教后反思:
學生喜歡學跳彝族舞蹈的動作,并能隨著進行音樂表演,用動作來感受音樂,培養學生大方、自信、樂觀的性格。并能根據音樂用舞蹈動作及表情把這迷人的景色表現出來。
小學二年級音樂課優秀教案5
一、引導學生用活潑、富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歌曲《兩只小象》,表達對象的愛護之情,使同學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二、創設良好的音樂課堂氣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創編活動,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小象的神態。
三、感受節奏時值,并能正確拍擊。
教學重點:
能用活潑、富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歌曲《兩只小象》,并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小象的神態。
教學難點:
一、掌握休止符的正確用法。
二、鼓勵學生參與創編活動。
教學方法:
聽音法、小組合作、比較法、錄音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聽歌曲邊律動進教室。
〔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地走進教師創設的音樂情境中。〕
二、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十分有趣的地方,我想啊你們一定會很喜歡的。你們看,這是哪里啊?”(動物園)
〔設計意圖:形象地營造學習音樂的快樂氣氛,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去。〕
三、發聲練習
1、#二年級# 導語:“讓我們一起這次的快樂之旅吧!第一站首先我們到了家禽區。”
2、解決難點:休止符。
師:“我們在馬路上看見紅燈,行人和汽車要停一停。在歌曲、節奏中看見休止符也要停一停。”
3、課件展示小雞、小鴨圖。
4、學生邊拍手邊學叫,并用雙手打開表示休止符,停一拍。
〔設計意圖: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演唱,為學習新歌曲打基礎,并愉快的接受休止符。〕
四、節奏練習
(一)節奏第一條練習
1、師:“小貓是這樣叫的呢?它的叫聲也有節奏的,我們來聽一聽。”
2、學生說說是什么樣的節奏,并模仿。
(二)節奏第二條練習
1、師:“還有一種小動物,你們看是什么?(小狗)。它是怎么叫的呢?你們想一想小狗的叫聲是什么樣的節奏。”
2、學生個別回答后,集體模仿。再讓學生把節奏給寫出來。
(三)節奏第三條練習
1、師:“你們聽。小鴨子也情不自禁的叫起來了,它的叫聲又是什么樣的節奏呢?”
2、讓學生獨立完成。
〔設計意圖:步步深入,鞏固認知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
五、新課教學
1、#二年級# 導語:“參觀完了家禽區,讓我們繼續前進吧!你們看,我們的第二站是什么地方呢?”
2、熟悉歌詞。
師:“這里走來了幾只小象,它們是怎么走路的?鼻子有什么特點?它們在干什么呢?”
3、學生回答問題。
4、思想教育。
引導學生懂得,和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5、朗讀歌詞,并解決難點休止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6、學唱歌曲。
①聽錄音范唱2遍,感受歌曲的情緒,并讓學生說說歌曲中唱了什么。②、聽老師范唱。
③跟琴輕唱。強調休止符。及時糾正學生有錯誤的地方。
④有感情地唱。
⑤跟伴奏唱。
〔設計意圖:采用聽唱法,通過反復聆聽,使學生獲得音樂的美感,獲得對音樂的理解與感受。
7、指導學生用活潑、富有感情的唱歌曲。
8、錄音反饋。
把學生的聲音現場錄下來,讓學生進行自評。指出錯誤或不足之處。
〔設計意圖:采用錄音法,使學生能及時的糾正自己的不足和錯誤的地方,并且能在現場聽到自己的聲音,讓學生獲得滿足感。〕
9、鞏固歌曲。
有感情的演唱,并要求學生能背唱歌曲,能用身體的動作來表現歌曲里小象的神態。
10、創編歌詞。
①師:“你們唱的可真好,很多小動物啊都想讓你們來唱唱她們的歌,行嗎?”
②引導創編。
△師:“小雞是屬于什么動物?它們在哪里走路?它們又在干什么呢?”
△學生集體討論,創編歌詞,隨音樂唱一唱。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對小鴨子的歌詞創編,并唱唱。
〔設計意圖:結合歌曲的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即興表演,使學生感到創造活動是一種輕松、愉快、力所能及的事情。學生的自編自唱,將整節課的氣氛推向高潮。〕
六、小結
學生聽音樂走出教室。
〔設計意圖:讓學生能有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教室,讓學生真正喜歡音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