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
編寫優秀的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果,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這里提供優秀的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方便大家寫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參考。
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能讀懂例文《日記一則》,知道例文的主要內容和層次結構。
2、能借助“習作要點提示”,通過欣賞優秀日記,明確日記在選擇材料方面的要求。
3、能把握作業要求,寫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記。
教學重難點:
重點:選擇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難點:注意表達真情實感。
課前準備:
教師日記本。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日記本四本:猜猜這是什么?
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
3、學生傳看。
4、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第一行正中要寫清年、月、日、星期幾和天氣情況,第二行開頭空兩格寫正文。)
5、清楚日記的內容包括哪些。
(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事都可以寫。)
6、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應該記下來?
(不,應該選擇有意義的材料。)
7、小結所寫日記的格式、內容及選材要求。今天,我們就來學寫日記。
二、閱讀例文,感知寫法。
1、這次學寫日記,請同學們選擇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義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動情的。
2、怎樣寫好這則日記呢?讓我們先來讀懂例文吧。
3、學生閱讀思考。
(1)這則日記主要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呢?
4、檢查閱讀思考情況。
5、巧作點撥后,師生共同小結。
三、分組討論,明確寫法。
1、學生閱讀“習作要點提示”,思考它告訴了我們什么。
2、四人小組討論。
3、檢查學生討論情況。
4、明確寫好日記的方法。
(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記錄。
(2)真實細膩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5、學生再讀例文《日記一則》,體會寫好日記的方法,重點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
四、組織欣賞,引導選材。
1、引導學生閱讀習作要求,明確本次作為作文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內容:寫一篇日記。要求:
(1)選擇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動情的事。
(2)注意表達真情實感。
(3)注意日記格式。
2、展示教師的幾篇教學日記。
3、幻燈片出示其中的兩三篇日記,看看分別寫了哪些事,表達了怎樣的心情。
(這些日記選材的范圍很廣,有寫人的,記事的,也有寫景物的,狀物的,不但內容具體,而且較好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情。)
4、知道教師為什么能寫出這樣的日記嗎?
(1)能夠善于觀察。
(2)已經養成了勤寫日記的好習慣。
(3)多觀察、善思考、勤動筆,文章當然越寫越好啦!養成勤寫日記的好習慣,就一定能寫出優秀的日記來!
5、從這幾篇優秀日記中,你學到了什么?又準備選擇怎樣的材料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
6、學生選擇材料,同桌之間可相互交流,相互啟發。
7、教師抽查學生選材情況,并作點撥。
(1)寫什么事?
(2)表達怎樣的心情?
(3)按什么順序寫?
8、學生作文,教師巡回指導。
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篇2
教學要求:
1、認識“鑰、匙”等11個生字。會寫“盒、豐”等13個字。能讀寫“清涼、留意、扇子”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喜歡秋天,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對秋雨的喜愛。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
1、能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2、體會作者在遣詞造句方面的特點。
課前準備:
教師:搜集有關秋天景象的圖片,或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讓學生在父母的帶領下到戶外去感受秋天,還可查閱資料從文字圖片上去感受秋天。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秋色,育情導學。
1、教師引述:這兒有幾幅畫面,想讓同學們欣賞一下,并說說是什么季節的景色,好嗎?
2、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教師一一出示有關秋天景象的圖片或展示課件。
3、喚起情感:你覺得這樣的景色美嗎?你喜歡秋天嗎?為什么?
4、學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導學:
a、請發揮一下你們的想象力,說說是誰把美好的秋色帶到我們的眼前?
b、有位作家覺得是那清涼而又溫柔的雨把秋天帶給了我們。在他的眼里,那細細的雨猶如一位變幻神奇的魔術師,想聽聽他是怎么說的嗎?
二、聽讀課文,感知內容。
1、播放朗讀錄音或配樂范讀課文。要求:邊聽邊想象畫面。
2、聽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導學生初步體悟本文語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通句子,把自己認為美的語句和段落多讀幾遍。
4、把自己認為美的語句和段落讀給同桌聽聽。
5、快速閱讀課文,看看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秋天的雨的?
三、品讀課文,想象動情。
1、品讀第一自然段。
(1)營造氣氛,引導學生反復品讀,談談自己對本段的看法。
(2)在品讀時,注意讀好“清涼和溫柔”、“輕輕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詞需引導學生理解。
(3)想象畫面:秋天的大門被打開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讀第二自然段。
(1)引導學生朗讀:秋天的大門打開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指名學生朗讀后并回答。
(3)采取賽讀的方式讓學生欣賞性地朗讀課文,喜歡哪一句就讀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寫的景物簡單地畫一畫。
(4)品析文字:你覺得這一段中哪一句說得格外有趣?
(5)聯系生活,豐富想象:你能聯系家鄉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書上那樣用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來嗎?
四、變讀為述,積累語言。
1、師引:假如是在詩歌朗誦會上,你打算用怎樣的方式把這兩段內容朗誦給大家聽?
2、讓學生先在四人小組內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進行朗誦練習。
3、指名學生上臺進行表演性朗誦并點評。
五、識字寫字。
1、學習生字,交流學法。
注:注意區別“飄、漂、票”
2、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你有什么話要提醒大家?
3、練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有著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麗,引讀第二自然段。
3、引導學生背誦第二自然段。
二、交流感悟,豐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內容。
a、教師引導:誰能說說你從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還藏著什么?
b、學生交流后,再圍繞“好多好多香甜的氣味”讓學生想象:秋天的雨里還藏著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腳,常被那香味勾住”這句話,讀后讓學生說說小朋友的腳怎會被香味勾住?
d、轉換角色,讓學生進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當時在果樹下、花叢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e、讓學生帶著這種美好的情感再讀第3自然段,可讓學生評賞誰讀得好,以評促讀。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師轉換話題:秋天的雨不光帶來了色彩和香味,還挺會關心人的呢!誰來讀讀第4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學生讀后,可讓學生說說,秋天的雨舉起金色的小喇叭,他會對一些好朋友關心地說些什么?
c、引導學生具體、豐富地想象后,可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經驗積累,讓學生說說:你還知道其他動植物是怎樣過冬的?
d、語言訓練:出示說話卡片:“它告訴大家,____________。小喜鵲____________,小松鼠____________,小青蛙____________,松柏____________,楊柳樹葉____________,大家都在準備過冬了。”先讓學生說說其它動植物是怎樣過冬的,然后討論交流這些話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適。
三、總結拓展。
1、出示課文第1—4自然段的開頭句,讓學生背誦課文,學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秋天的雨,是一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藏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吹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活動:美麗而又豐收的秋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學了這篇課文后,此時同學們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在課余組織指導學生開展觀察活動,為語文園地的教學活動作鋪墊。
板書設計:
秋天的雨
是一把鑰匙
是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
帶來冬天的消息豐收歡樂
教學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語言特別有韻味的寫景美文。我在教學之前便給它定位為重點讓學生欣賞文章的語言的韻味,感受秋天絢麗多彩的色彩美、美妙的聲音,讓學生以各種形式的讀來感受和想象。
教學中我首先以秋天的季節特點導入,然后配樂范讀課文。讓學生聽朗讀,說說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通過詞語分組讓學生感受新詞的層次,在這里我沒有在田字格里給學生范寫,這是一個關鍵的失誤,三年級的學生還不具備獨自認讀、寫字的能力,這一點以后我會多加注意。
重點講第二自然段:看到了什么?讓學生在讀中抓住兩個重點句子:“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紅紅的楓葉像像一枚枚郵票,飄呀飄呀,郵來了秋天的涼爽。”讀中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句子并同桌討論,再說說自己發現了什么?然后拓展訓練“_______像______”的句式。在讓學生欣賞優美句子的同時,讓學生發揮想象,能說能寫。學習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感受秋天的色彩美。說說秋天有那些顏色?理解“五彩繽紛”的意思。在重點字詞上,抓住“郵”這個字,用換詞的方法,例如換成“帶”可不可以,讓學生體會“郵”字的好處,并進行交流。
上完這節課,我感受很多,思考很多。有收獲也有遺憾,教學中,首先是師生都走進了文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同時能較好地落實知識點并拓展,收到較好的效果。但也有遺憾,安排計劃只能是預設的,而課堂是多變的。當學生不能按照我的預設回答問題時,我有一些手忙腳亂,安排欠妥,在某些環節放開了沒能即時收回來,造成時間不夠,沒有時間“回讀”感受也說明我的教學不嫻熟,沒有做到“教育機智”。而且這篇課文應以讀為主,但在指導學生朗讀上功夫不夠,沒有讓人感覺到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有層次的進步的朗讀,應該讓學生也嘗試配樂朗讀。
在安排課時上第一課時應該重點強調字詞基礎,把生字和生詞砸實,比如組詞,多音字,偏旁等,讓學生在預習的同時自己來交流反饋。并且把練習冊的練習當堂訂正反饋。而我在教學中省略了這些步驟,有失妥當。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還應該多多注重細節,靈活應變,爭取進步。
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篇3
《和時間賽跑》教案
教材分析:
《和時間賽跑》一課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帶憂傷情緒的散文。表現了醇厚、浪漫的情感,樸實中有著感人的力量。文中“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傷不已,爸爸媽媽為早日結束“我”的哀痛,告訴“我”外祖母永遠不會回來了。后來聽了爸爸的一席話,看到太陽落山、鳥兒飛行等自然現象,明白了為什么要珍惜時間;并在和時間賽跑的經歷中,體會到了應該怎樣珍惜時間。課文給我們以深深的啟示:雖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雖然“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本文采用的是敘議結合的方法,觀點鮮明,故事具體,值得我們學習、深思。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時間的意義,激發珍惜時間的意識,立志養成和時間賽跑、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2、聯系上下文和生活體驗,理解重點語句的意思。
教具準備:自制的關于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的小書簽;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同學們,你們喜歡名言嗎?誰給大家說一句有關時間的名言?程老師也喜歡收集名言,課下要送給大家每人一個小書簽。(出示課件:)
1、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宋)朱熹
2、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約時間。——(英國)培根
3、失去眼前的時間,就等于失去所有時間。——(德國)貝納姆
誰能大聲地給大家讀一讀?你能把自己的理解給大家說說嗎?老師相信你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今天的學習對“珍惜時間”會有更深入的感觸。
二、情境導入
(配樂出示古詩:)《長歌行》
師:這一老一少立于江邊,昭示著人生短暫,轉眼百年,時間就如同滔滔江水一樣,一去不復返。是呀!太陽落山了,有再升起的時候;小鳥飛走了,有再來的時候;小樹枯萎了,有再綠的時候;花兒凋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然而時間過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有人面對時間一片茫然,而有人卻要和時間賽跑!兩種態度,結果會一樣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和時間賽跑》。
三、領悟文章
1、帶著問題,快速的讀一遍課文,之后思考填空:出示思考題:
(1)通過外祖母去世這件事,“我”懂得了_________,長大后要告訴自己的孩子_________。
(2)文中的“我”是一個_________的孩子。
(3)你是怎么體會出來的?畫一畫,讀一讀,說一說。
2、小組討論之后匯報。
3、結合著學生的匯報問:爸爸看到“我”為失去外祖母哀痛的樣子,對“我”說了什么話?邊讀邊畫在書上。讀出自己的體會感受。
4、指名讀爸爸的話。爸爸想讓孩子明白什么?
爸爸的話樸實,深奧。“我”有什么反應呢?指名讀。
5、理解兩句關于時間的諺語。(體會時間的寶貴)
6、爸爸的話比這些諺語還讓人震動,還讓人心里不是滋味,爸爸的話是什么呢?再讀。
7、爸爸的話始終圍繞在耳際,爸爸的心愿從此埋在了“我”的心底。“我”發現時間果真過的是那么飛快,“我”是怎么明白爸爸的話的?
“我”不僅明白了,還非常著急、非常悲傷。想一想:“我急的是什么?”“悲傷的是什么?”“決定的是什么?”
8、文中從哪幾個方面寫“我”和時間賽跑的?他認為和時間賽跑就像在做游戲,多么緊張、多么快樂,贏過時間又是多么自豪。能體會著讀出你的感受嗎?指導讀。
9、因為他時常能夠賽過時間。這種游戲可能就是的珍惜時間的方法了。聽了爸爸的話,不僅不為外祖母的去世而傷心了,反而更加懂得了珍惜時間,與時間賽跑。他最想告訴我們的是什么呢?指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受益不淺”你是怎樣理解的?是什么使“我”懂得珍惜時間,與時間賽跑的?再讀爸爸的話。
“我”理解了爸爸的話,爸爸的話已不是一個謎語。而且還找到了謎底:假如你一直和時間比賽,你就可以成功!“我”要把這句話告訴自己的孩子,告訴所有的人。讓我們也牢牢地記住這句話吧:(出示課件)齊讀最后一句:假如你一直和時間比賽,你就可以成功!
10、你能用具體事例來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嗎?可以說自己,也可以說別人。
11、這么多人都懂得珍惜時間,那我們做得如何呢?我們算一算:每天有24小時,睡覺大概用去9小時,吃飯要用2小時,上學時間用6小時。那大概還剩7個小時,哪里去了?我們來做個實驗:我計時間,你們輪流來讀這篇課文,看一分鐘能讀多少個字。(結果出來了,同學們大都能讀三百字以上)我們算一算:一小時我們可以讀一萬八千字,7小時呢?(十多萬字!)帶著你們新的感受再來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四、課文拓展
像作者這樣的人、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就像我們課前說的那些名人名言一樣,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你們看:(出示圖片)
1、礦難救援與時間賽跑,一次次救援工作與時間爭分奪秒。
2、中國的宇宙飛船與時間賽跑,三峽工程和時間賽跑,中國的發展和時間賽跑。
未來的科學家、作家、藝術家、設計師們……你們一定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了新的啟發。請拿起你們的筆,盡情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吧。
(學生動筆寫后進行交流。)
五、總結
孩子們,時間無處不在,它正悄悄地從你身邊流逝,如果你聽到了時光奔走的聲音,請調整自己的心態,與時間賽跑吧!
六、布置作業
1、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好后貼在寫字臺前,時時提醒自己要珍惜時間!
2、發給每人一個小書簽,繼續收集關于時間的名言。
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地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
教學難點:
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師在歌曲小學語文課文《掌聲響起來》中導入:)
在我們的生活中,相信每個人都聽到過掌聲,這些掌聲有些是你給別人的,有些是別人給你的。當掌聲響起的時候,你的心情怎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此有關的課文小學語文課文《掌聲》。(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理解課文。
如:文中共寫了幾次掌聲?誰給誰掌聲?英子在掌聲前后有什么變化?(板書:憂郁——快樂,齊讀英子的來信)為什么會產生這些變化?
三、悟讀課文
(一)重點語句:
1、“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在掌聲里,我們看到,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
(師:英子在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后終于走向講臺,這掌聲包含了大家的鼓勵與信任。)
2、“故事講完了,教室里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師:英子在掌聲的激勵下,發揮了自己的才能,這掌聲除了鼓勵之外,還有贊揚。)
(二)重點體會:
1、這兩次掌聲有什么不同?指導朗讀。
2、從這兩次掌聲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愛)齊讀第3自然段。
3、說一說:在我們的生活中,愛還可以怎樣表達?
4、課件播放抗洪搶險畫面,說說你從中又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體會愛)
師:英勇的人民解放軍戰士,他們不顧自己的安危,去保護祖國人民的生命安全。這也是一種愛,一種更高尚的愛。我們只有先愛自己,才會懂得去愛別人;只有愛自己的小家,才會去愛我們的祖國這個大家庭。
四、情感升華
1、配樂朗讀一首小詩,升華情感。
2、在歌曲《愛的奉獻》中結束。
師:一個小小的鼓勵,一份微薄的愛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給人以陽光般的溫暖,給人以永生的快樂。同學們的掌聲,讓殘疾孩子英子走出心靈的憂郁,走向充滿希望和歡樂的生活,在愛的溫暖中快樂地成長。愛,是無私的;愛,更是一種力量,讓世間每一個人的生活變得美好。
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篇5
《小讀者》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小姑娘把雜志當作朋友,對朋友的錯誤“及時幫助他改正”的真誠態度。
2、學習課文的生字新詞。
3、根據段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4、摘錄描寫人物神態的句子。
教時安排:
2教時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板書課題。
2、小讀者是誰?課文寫了這位小讀者的意見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
1、運用已學的方法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讀課文,思考:“良師益友”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千千萬萬的小讀者“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在這兩段中“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
2、什么是“良師益友”?這段話中“他們”是指誰?“我們”又指誰?
3、小結:課文的開頭和結尾都描寫了作者的心情,但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是什么引起作者心情的變化呢?
四、學習課文第二段。
1、從哪些地方可看出小姑娘是“我”的良師益友?
2、小姑娘為什么敢于向編輯提意見?
3、感情朗讀第二段。
4、歸納第二段段意。
五、歸納主要內容。
1、回憶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
課題擴展法; 抓重點段的方法; 段意歸并法。
2、確定歸納方法,并說明理由。
3、歸納主要內容。
六、摘錄描寫人物神態的句子。
板書設計:
提意見
小讀者 編輯
良師益友
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會讀13個生字,正確比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3、初步了解課文的結構,大概意思,了解太陽“遠”、“大”“熱”的特點。
教學重點:了解太陽的幾個特點,體會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
教學準備: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謎語引入(齊讀謎面)
2、指名猜(師板書:太陽)齊讀課題
3、(幻燈出示圖片)師: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在晴天我們都能與太陽見面,從古到今人們對太陽都有不同的描述,你還知道哪些?(指名學生說)學生說不出時師簡介。
4、師:看來同學們知道的還挺多。那現在面對著太陽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指名學生質疑題目)
5、師小結:同學們真會提問,那剛才的問題有些^答~`案已經在這篇文章里,有些還得讓同學們課后從課外書中尋找^答~`案,有些問題可能到現在還沒有^答~`案,正等著你去解開其中的奧秘呢?
過渡:那現在就讓我們讀讀這一篇常識性的說明文吧!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打上小問號。
2、檢查字音
座位讀————指名讀————全班讀————開火車讀————指名讀(去掉拼音的生詞)————全班讀
3、指名說出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提示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理解,當真正理解后再擦去問號)
過渡:看來同學們都能把課文讀通了,下面請同學們用閱讀說明文的方法再讀課文。(師幻燈出示方法)邊讀邊畫出或寫出課文的每一段寫了太陽哪幾方面的特點?
4、座位討論寫了太陽哪幾方面的特點?
5、指名匯報
師板書:
太陽與動植物的關系
與天氣的關系
與人類的關系
6、根據課文敘述的內容,你能把課文分成幾大部分?主要講什么?
(指名回答)板書:特點、與人類關系密切
7、通過讀第四段開頭一句和最后一段,理清課文整個的脈絡。第二大部分采用的是“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過渡:那下面我們就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三、理解課文
1、請四人小組學習1—3自然段,想想課文運用了什么方法說明太陽“遠、大、熱”的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小組匯報:師板書:列數字、舉例、比較、比喻、引用
3、讀句子,再次體會這些方法的具體、通俗、明了、有較強的說服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過渡:既然這些方法有這樣的作用,那我們也學著把它運用到我們的寫作上吧!
四、拓展練習
1、(出示月亮圖)這是什么?那月亮的特點是什么?(遠、小)
2、(出示月亮的有關資料)請同學看著這些資料,選擇其中一個特點,運用剛才的方法把它寫具體,通俗好嗎?
3、生小練筆
4、師點評
五、總結
看到同學們這節課能學以致用,老師非常欣賞你們,希望我們以后能再有機會坐在一起探討大自然的奧秘!
太陽與動植物的關系
與天氣的關系與人類的關系密切
與人類的關系
小學三年級語文《太陽》知識點
字:熱、射、曬、聚、獸
詞:箭法、盤子、溫度、估計、煤炭、水滴、殺菌、黑暗、美麗
重點句子:
1、有這么一個傳說,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地面寸草不生。人們熱得受不了,就找一個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個,只留下一個,地面上才不那么熱了。
2、我們看太陽,覺得它并不大,實際上它大得很,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因為太陽離地球太遠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個盤子那么大。
3、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陽,地球上的莊稼和樹木才能發芽,長葉,開花,結果;鳥、獸、蟲、魚才能生存、繁殖。
4、地面上的水被太陽曬著的時候,吸收了熱,變成了無數水蒸氣。水蒸氣遇到冷,凝成了無數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變成云。云層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變成雨或雪落下來。
5、地球上的光明和溫暖,都是太陽送來的。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將到處是黑暗,到處是寒冷,沒有風、雪、雨、露,沒有草、木、鳥、獸,自然也不會有人。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篇7
《葡萄溝》:
一、教學內容: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葡萄溝是個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用“五光十色”、“熱情”、“有名”等詞語口頭說話。
4、能對課文優美的句子進行摘抄。
5、感受維吾爾族老鄉的熱情好客。
6、能說出葡萄干的制作過程。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葡萄溝美在哪里。
2、交際目標:利用對話和人熱情相處。
3、能力目標:自己動手感悟顏色的差異性,提高審美情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知道葡萄溝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理解葡萄的特點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讀好長句。
四、教、學具:
音響設備、紙做的葡萄、水彩筆、搭滿葡萄架的掛圖、各種顏色的真葡萄、新疆產的葡萄干、課件等
五、教法:
啟發式、討論式、表演式、游戲式、自學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音樂《咱們新疆好地方》
師:我知道同學們都十分喜愛音樂,現在讓我們放松一下,先聽聽音樂,想一想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隨音樂做動作。(播放音樂,學生自由地做動作。)
2、師: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剛才同學的回答真是雅克西。誰來說說這雅克西是什么意思?(好)能不能做做這個動作?(學生自己做動作)
3、師:讓我們隨著剛才輕盈、歡快的歌曲來學習今天的新課,雅不雅克西?(雅克西)
4、出示課題:《葡萄溝》
師:讓我們來齊讀一次吧!(生齊讀)
師:同學們讀得可真好,讓老師想起那又大又園的葡萄。(出示葡萄)忍不住想吃上一口。(做個夸張“吃”的動作)這三個字都是要求我們掌握的字,老師相信同學們能把這三個字寫得和葡萄一樣美,是不是?(是)那我們就開始寫吧!看誰寫得又快又好。(生寫,師巡視)
師:寫得真不錯,下面翻開書,課文里有一句話是夸葡萄溝的,我們邊聽錄音邊用“——”把它找出來。(播放錄音)
師:誰來說說這句話是什么?(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師板書)找得可真準,讓我們來讀一讀。(生讀)
二、新課。
(一)教學第一段。
1、師: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我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嗎?(想)下面我請一個同學來讀第一段。(抽生讀)
2、師:讀得真不錯!下面由老師領著小朋友讀:
葡萄溝在什么地方?葡萄溝出產什么?出產些什么水果?(如讀得不好,可再讀一遍)最喜愛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來讀出喜愛之情?(抽學生鞏固讀一、兩次)
3、師:讀了這段你從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溝是個好地方?(生自由地說,師相機板書)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再來讀一讀吧!(生齊讀本段)
4、師:讓我們來夸一夸葡萄溝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二)教學第二段。
1、師: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生讀)
2、師:讀得真認真!從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溝好在什么地方?請同桌互相說說。——根據說的內容邊讀邊講解。(抽小組共同來回答。)
如:生說: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允許同桌互相補充)師:說得可真好,能不能把這句讀給大家聽一聽?(生讀)“一個個”表示葡萄怎么樣?(多),那好大家就把“葡萄”多的意思讀出來好嗎?(生讀)
步驟:先把說的讀一讀,把“一個個”“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讀好。
3、師:葡萄有很多顏色,請在書上把描寫顏色的詞語用“——”勾出來。
師:現在用你神奇的畫筆把葡萄涂上你喜愛的顏色,涂好后自己把它掛在“涼棚”上,我們來比一比,看誰先涂好。(師巡視,生自己掛,先掛上的給予加油。)
4、師:哇!這么多顏色,真美!書上用了一個詞語來形容它,誰能把它找出來?(五光十色)我們來讀一讀這個詞語。葡萄這么美,我們再把這句話讀一讀。(生讀)
5、師:葡萄溝里的葡萄不但很多、很美,連老鄉也非常好客,大家把這句話找出來,我們請一個同學來讀。(抽學生讀)大家一起來讀,雅不雅克西?
6、師:讀得真不錯,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熱情的老鄉會對你怎么說?看看課文的插圖,閉上眼睛想一想。(想時播放輕音樂)生回答,師給予鼓勵。
7、師:維吾爾族老鄉這樣好客,讓我們再夸一夸葡萄溝吧!
(三)教學第三段。
1、師:葡萄溝真美,葡萄還有另外一種用途,可以制成……?(葡萄干)師出示葡萄干。大家來嘗嘗,這葡萄干是什么樣的味道?(甜)我們把它說完整,好嗎?(葡萄干的味道可真甜呀!)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樣制成的?
2、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生讀)
3、師:讀得真不錯,下面我請一位同學來讀,其余同學看電視,注意觀察葡萄干是怎樣制成的?
4、師:現在請同學們互相說說,請加上“先、接著、再、后”等表示順序的詞語。(先互相說,再抽同桌起來說)
5、師:說得真好,那么這里生產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樣呢?(鮮、甜)我們再把這句話讀一讀,怎樣才能讀出“甜”的感覺?(抽學生讀,再齊讀)
6、師:讀得很好,把鮮、甜的感覺都讀出來了,我們再齊讀本段好嗎?
7、師:讓我們再夸一夸葡萄溝吧!(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三、小結:
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熱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現在讓我們用自己的話夸一夸葡萄溝吧!最后帶著這樣的感覺再讀一讀全文,相信你們的感受又不相同!(生齊讀)
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篇8
《山里的孩子》
(一)教學目標
1、能讀懂2、3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山里孩子的特點寫具體的。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作者熱愛山鄉、熱愛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3、復習鞏固字詞,理解“向導”、“熱情好客”、“充滿”等詞意。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用總分方法寫的一段話。
難點:讀懂2、3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山里孩子的特點寫具體的
(三)課前準備:錄象、錄音
(四)教學過程
1、讀讀第1段,說說學習這一段的方法。
2、學習第2段。
(1)初讀感知,這段話用什么方法寫?
課文第2段是用( )方法寫的。總起句是( ),中心詞是( ),分述部分是第( )句,從( )、( )、( )三方面寫具體。
(2)自學這一段,完成填空題。
(3)反饋、校對。
(4)比較句子,進一步體會山里孩子的熱情。
① 他們迎接進山的客人。
他們笑瞇瞇地歡迎每一位客人,為客人當向導。
② 渴了,他們遞上一碗茶。
渴了,他們遞上一碗清涼的茶,像清泉。像露水,一直甜到心窩里。
比一比,說一說哪一句更能看出山里孩子的熱情好客;抓住帶點詞體會。然后指導讀好這句話。
(5)感情地朗讀這一段,說說這段寫什么。
3、學習第3段。
(1)按第2段的填空題,自學這一段。
(2)校對答案,輔導難點。
估計學生對這一段的第2句話的意思難以概括,可引導學生讀句子思考:“果樹結果、鮮花開放、小草翠綠、小溪歡跳”這是一個怎樣的環境?用這段話中的一個詞概括。(舒適)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他們想為家鄉人們創造一個永遠舒適、美好的環境,用滿懷激情的語調讀出山里孩子滿懷希望、蠻有信心的樣子來。
(3)有感情地朗讀分述部分。
(4)山里的孩子幻想真多啊!文中哪個詞說明了這一點?(充滿)想想,他們還會幻想什么?
(5)小結:要是山里孩子的這些幻想都實現的話,山村將變得更加美好。他們是多少熱愛自己的家鄉,多么有理想啊!
(6)齊讀。說說這一段寫什么。
4、學習第4段。
(1)結合板書,復述前三段內容。
(2)山里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性格呢?讀第4段,這句話把大山比作什么?從哪兒看出?
(3)小結:是大山養育了他們,他們呼吸大山里的新鮮的空氣,喝大山里的水長大,是大山培養了他們那樣的胸杯,那樣的氣魄。
(4)帶著山里的孩子對大山的熱愛之情讀這句話。
(5)以“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懷抱里成長”為總起句看板書復述全文。
5、學生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篇9
《媽媽,請別阻攔我》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認識8個生字,學寫8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選擇喜歡的段落背誦。
3.感悟課文,激發學生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情和探索精神,培養自主、自強的意識。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
教學難點:
交流學完課文后的感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朗讀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孩子們,你們最想干什么?當你們做自己最想干的事時,你希望爸爸媽媽阻攔嗎?
學生自由發言。
2.板書課題。識字:阻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放課文朗讀帶,學生認真聽。
2.出示自學提示:
①請自由讀課文,標出不認識的字。
②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
③小組內交流識字情況。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4.游戲:比一比誰認得多。
5.分段朗讀課文。互評。
三、學習寫字。
1.出示本課要寫的8個字。認讀會寫字。
2.仔細觀察,交流寫字建議。
3.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寫?
老師范寫“邀”字。
4.從這些中選擇3個字,每字寫兩遍。
5.學生互評。
四、小結。
五、作業設計:
1.回去后再正確流利地讀讀課文。
2.把田字格中其他的字寫一寫。
3.你有什么幻想或渴望?自己準備這方面的說話內容。
第二課時
一、回顧復習:
認讀下列漢字并口頭組詞。
阻 宙 叩 曾 掘 吻 芬 述
二、學習課文,朗讀感悟。
1.學生默讀課文,小組內說一說:
你讀懂了什么?哪兒不明白?
2.引導學生朗讀感課文內容。
作者要去干什么不希望媽媽阻攔他?你能體會他的心情嗎?
(老師及時板書,并啟發感情。)
請你根據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段。
3.組織朗讀比賽。
4.評價,小結朗讀情況。
三、拓展說話:
1.你有過什么幻想嗎?用“我希望”或“我渴望”說幾句話吧!
2.互評。
3.鼓勵:我們雖然是獨生子女,但是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渴望,我們對世界、對自己充滿了好奇,我們渴望自強自立。
四、積累詞語:
1、讀我的詞語庫。
2、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補充詞語庫。
五、小結。
六、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
板書設計:
飛向藍天,探索寶藏
2、媽媽,請別阻攔我 親吻鮮花,歌唱勞動
渴望風雨,遨游大海
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篇10
教學目標:
1、多種形式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品味課文生動、形象、準確的語言。
2、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學交流閱讀感受。
3、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勵學生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
教學重點:
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激發學生閱讀童話的興趣。
教學難點:
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都很喜歡童話故事,那么我們看圖片猜童話,好不好?請你認真看這圖片,這是來自哪篇童話?(課件出示:圖片)
你們讀的童話真多!是呀,童話伴隨著我們成長,我們快樂著!
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張開想象的翅膀再一次飛進王爾德筆下的《巨人的花園》。(板書課題、生齊讀。)打開書本P41
二、感悟神奇第二次逛巨人的花園
1、當我們第一次逛巨人的花園,就知道巨人回來前,回來后,花園都會有神奇的變化。
2、巨人回來前,花園是什么情景?回來后,又是什么情景?
默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請你想像仿佛看一個怎樣的花園?
出示
巨人回來前,花園是什么情景?回來后,又是什么情景?
默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請你想像仿佛看一個怎樣的花園?
3、誰說說你找到了哪個句子,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花園?
出示描寫花園的句子,你們覺得巨人回來前花園是怎樣的,回來后呢?(板書:漂亮荒涼)
三、尋因悟理走近巨人,
這可真是一個神奇的花園啊!為什么巨人的花園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學生匯報:由于巨人在花園里)正如巨人自己所說
1、出示句子:“換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2、引導體會:句子中的“我”是誰?(巨人)你從哪些句子能感受到巨人的任性、冷酷?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
3、匯報交流
出示巨人說的三句話
▲巨人見到孩子們在花園里玩耍,很生氣:“誰允許你們到這兒來玩的!都滾出去!”
▲可是巨人又發脾氣了:“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
▲“喂!你趕快滾出去!”巨人大聲叱責。
4、四人小組討論:讀一讀這三句話,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說這些話的時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說話的時候可能是什么樣子的?
出示:小組討論
巨人說每一句話的時候樣子可能是怎樣的,心里可能怎么想的?
聯系上下文展開想象
(1)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跟同學們分享你們的學習情況?
(2)誰來評評這個小組的同學的回答。
(3)同學們想得不錯,誰來試著表演讀一讀這三句話。先自己的座位上挑選一句來的讀,要把巨人的動作、表情都做出來。
(4)(下面請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讀)讀了這三句話,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這個巨人太霸道了!
生:這個巨人好自私、好無情!
生:這個巨人真厲害啊!
(5)是啊,正是巨人的自私、任性、冷酷、粗暴,才一次次地趕走了孩子,也一次次趕走了美麗的春天。
6、過渡:可是最后是誰讓巨人醒悟過來的呢?(是因為小男孩提醒的巨人)
(1)小男孩怎樣提醒巨人的呢?請畫出描寫小男孩的句子。
出示:小男孩沒有拔腿逃跑,卻用他那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
這個小男孩在樹下一伸手,桃樹上馬上綻出綠芽,開出許多美麗的花朵。
(2)猜想小男孩那雙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會說什么?巨人從小男孩的動作中知道了什么?
(3)巨人最后明白了什么?
出示:巨人終于明白了,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
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4)師指導朗讀:是的,小男孩用無聲的語言和滿樹的桃花讓巨人明白了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他是多么感激小男孩啊,讓我們一起來表演讀巨人醒悟過來后說的話!
7、醒悟后的巨人變得怎么樣呢?我們男女生賽讀最后兩段。
醒悟后的巨人變得怎么樣呢?醒悟前呢?
8、巨人用寬容善良的心融化了堅冰。從此,他的花園里又春意盎然,充滿了歡聲笑語,它又成了孩子們的樂園。瞧,他們玩得多開心啊,此時的巨人和孩子們在一起他會有什么感受呢?
我要采訪一下巨人。(現在你和孩子們在一起有什么感受?)
9、揭示寓意:(出示畫面)學完這篇童話你懂得了什么?(先在小組里面說一說)
(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別人、寬容的人才會有快樂、快樂要大家分享。.....)板書:自私無私與人共享快樂
四、拓展創新第三次逛花園
1、寫話訓練
巨人和孩子們在一起,多么快樂,多么幸福。為讓更多的人分享到他的幸福,欣賞到花園的美麗,巨人特意想請大家幫忙,寫一塊告示牌插在花園門口。你們愿意幫助他嗎?
2、合作探討: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先在小組里面說一說)
對比
巨人砌墻與拆墻后花園情景的對比
巨人砌墻與拆墻后態度的對比、感覺的對比
3、名言大放送。課件出示:(齊讀)
寬容產生的道德上的震動比責罰產生的要強烈得多。---蘇霍姆林斯基
世界上沒有比快樂更能使人美麗的化妝品。---布雷頓
想得到幸福、快樂,就不要計較太多。---鄭艷華
3、請把你的收獲和體會創編成一條名言!
五、作業超市,我想做!
1、收集有關幸福的名人名言。
2、把《巨人的花園》編成童話劇,和伙伴演一演。
3、積累文中好詞佳句。
4、閱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王爾德童話》等童話故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與大家交流。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
《巨人的花園》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里玩耍,很生氣,便趕走孩子,在花園周圍筑起了圍墻,不讓孩子進入花園。但是,從此花園里都是寒冷的冬天。一天孩子們從墻洞爬進去,園里立刻有了春意。但巨人再次將孩子們趕出了花園,之后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后來,在一位小男孩的啟示下,巨人醒悟了,他立刻拆除了圍墻,花園又成了孩子們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教學中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本文的顯著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提示道理。結合課文內容上對比的特點,在教學時,我以“對比”為主線,采用一系列的對比來進行教學:花園里墻里墻外的景象對比,巨人前后的態度對比,拆墻前后的對比,循序漸進,步步進入,最后理解重點句,提示道理,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2、緊緊抓住巨人指責孩子的那三句話,讓孩子反復地讀來體會巨人當時的心情,讓孩子通過讀,自己領悟到巨人的自私、冷酷,給自己帶來的后果,同時感受到巨人開始時的態度。
3、重點段落的教學,我本著讓學生多接觸文本的原則,在具體的語境中,以情導讀,以讀促悟。如在教學墻里墻外的變化時,讓學生通過讀,感受到花園的變化,同時對“對比”的寫作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為后面以“對比”為主線展開教學打下良好的鋪墊。
4、文中多處讓學生展開想象,如想象巨人的花園、春、夏、秋、冬分別會是什么樣的?巨人趕走孩子時,可能會怎樣想,小男孩兒凝視著巨人可能會對巨人說些什么等。既培養了學生想象能力,又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5、本冊教材的教學建議提出要讓學生“積累語言,向課外延伸”。因此,在本課教學我設計了“讓學生背誦描寫花園變化的句子”這一環節,讓學生多積累語言。課外拓展練習,我又讓學生想象,后來巨人的花園會是什么樣子的,讓學生小組互說,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課下又布置了寫話練筆,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達到了積累語言來應用的目標。
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篇11
教學目標
1.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向課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學學習,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課余生活,且認真執行計劃。
2.習作介紹自己的課余生活,寫好后讀給父母聽,讓他們分享。
3.發現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讀音,準確區別。
4.讀“認”,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
5.熟讀背誦古詩《小兒垂釣》。
6.積極參與展示活動,精心準備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課余生活。
教學重點
學習多音字,讀讀認認和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口語交際和習作。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安排:
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完成口語交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口語交際 我們的課余生活
1.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民族小學孩子的課間活動,與蘇聯小朋友一起發現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鄉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樹割槐花掙學費的情形;我們安排了自己的課余活動,認真執行計劃,這一階段的課余生活充實而又有樂趣,許多同學都想把這樂趣與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在組內展示各自的課余生活記錄本,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自己在課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獲和感受?
a.可以講講課間課后同學間開展的游戲、娛樂活動;
b.可以講講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的小制作、小發明、調查考察活動;
c.可以講講自己讀了什么好書,完成了多少萬字的讀書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長的見識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講講自己在興趣愛好、個人特長項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長進;
e.可以講講自己隨同學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覽、休閑獲得的新發現、增長的新見識;
3.全班交流。
每組推選一位優秀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4.共同評議。
a.就剛才幾位同學們交流的來看,他們的課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們評比誰的課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誰的課余生活計劃安排得滿,誰的課余生活項目記錄得多?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后達成共識:看誰的課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誰的計劃安排得滿,誰的記錄本上記錄得多,而是要看誰的計劃安排得切實可行,課余生活計劃中的各項安排得到真正落實。
b.評選出活動新穎、有趣,開展得認真深入,收獲豐富、感受深刻、對大家啟發大的同學,教師頒發“課余生活之星”獎章。
c.談談了解了他人的課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課后記:
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篇12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感受“我”童年時趕海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品讀語氣詞,初步體會其在句中所表達的情感。
3、初步感知首尾呼應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放《大海啊故鄉》
(齊讀課題)。
師:還記得課文主要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嗎?
板書:童年趣事
師:這在文章第一小節就告訴我們了,來打開語文書齊讀課文的第一節
二、整體把握,感悟文本
過渡:看——碧藍的海水,松軟的沙灘。聽——海浪的聲音!想去趕海吧,那就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去。
1、自由讀課文2—3段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后面的段落,想一想文中的“我”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哪幾件事情?
學生自讀課文。
反饋:板書: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蝦(指導寫捏)
師:這些事情在課文的哪幾節中向我們介紹的!
指名讀2、3小節
2、小組活動
3、學生交流,相機指導
過渡:哪一件事最吸引你,最有趣?
1)追浪花
出示句子:來到海邊,剛巧開始退潮,海水嘩嘩往下退,只有浪花還不時回過頭來,好像不忍離開似的。我興奮極了,飛跑著追趕遠去的浪花。
a師:說說看有趣在哪?
指名讀
師:這是浪花嗎?這就像誰?你看我興奮的樣,在那——
b指名讀
師:你看,浪花看到你們小朋友都不舍得走了!
c想追浪花的同學就一起來讀一讀
過渡:還有哪件事最吸引你?
2)抓海星
出示句子: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指名讀
出示海星圖
師:這是一只怎樣的海星?
來齊讀這句。
過渡:有趣的還不止摸海星呢!還有什么?
3)捉螃蟹
出示句子:哎,那邊一個小伙伴,正低著頭尋找著什么。我走過去想看個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兒,不作聲,原來是一只螃蟹不趕束手就擒,正東逃西竄哩。突然,小伙伴“哎喲”一聲叫起來,原來是螃蟹用大螯夾住了他的手。
a(能讀一讀這段話嗎?)能說一說你的感受嗎?
師:你們捉過螃蟹嗎?
束手就擒(出示詞卡)讀
東逃西竄(出示詞卡)
男生聲音響亮全體男生讀
過渡:還有有趣的事嗎?
4)擒大蝦
出示句子:咦,怎么我的腳也癢癢的?低頭一看,哦,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我呢!它搖擺著兩條長須,活象戲臺上的一員武將。我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這武將就成了我的俘虜,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a指名讀
師:先讀讀
師:他有兩個詞讀的特別好,咦哦你為什么這樣讀讀的好說的更好!
b齊讀
師:看這有只大蝦,與你想象中一樣嗎?
師:你看它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夠神氣的。還搖擺著兩條長須,活象戲臺上的一員武將。夠威風的。
師:我輕輕伸過手去,——
c指名讀
捏
齊讀
師:我們來一起捏這只大蝦。(引讀)
4、出示課文插圖講省略號
5、伴著寧靜的音樂引讀第4段
6、介紹首尾呼應
三、作業
課文學完了,我們得做點作業吧,如果讓你自己來設計,你們想做些什么作業呢?你喜歡的就是最好的。
為了給同學們更多選擇的空間我這也開了一間作業超市,你也可以到這里來選擇。
板書:
追浪花
童年趕海趣事摸海星
捉螃蟹
捏大蝦
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篇13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掌聲、文靜、愿意、姿勢、輪流、情況”等詞語。抄寫最讓人感動的句子。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2、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讀能力;
3、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的關心、幫助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幫助。教學難點、重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通過英子的語言、動作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今天有為我們錄像的老師,請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對來錄像的老師表示最熱烈的歡迎。謝謝你們歡迎的掌聲!同學們,你們現在緊張嗎?老師也很緊張,我想,你們能給我一些掌聲的話,我就會不那么緊張了,謝謝你們鼓勵的掌聲。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掌聲不但能傳遞出歡迎、鼓勵,更能傳遞出欣賞、贊揚和愛。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9課《掌聲》。(出示課件),教師板書《掌聲》。老師的字寫得漂亮嗎?希望再次能得到你們的掌聲。謝謝孩子們!
2、復習:在我們學習全文之前,先來掃清字詞的障礙好嗎?(課件)同學們,太棒了!老師也把掌聲送給你們。同時,你們也把掌聲送給自己,好嗎?誰還能來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課文
(一)感知英子的形象
1、課文中的主人公是誰?現在我們就走進課文,體會一下英子是個什么樣的人?(板書:英子)
2、請同學們讀課文第
一、四自然段,找一找英子表現的句子,和同桌交流一下,英子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課件)
3、學生匯報(板書:憂郁自卑)(課件)以前的英子憂郁自卑,讓我們帶著體會一起讀讀吧!
4、可后來,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后來的英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課件)(板書:快樂自信)
5、看到英子的變化同學們高不高興?那咱們就讀出高興的心情,請把你們的情緒醞釀到臉上,笑起來才會漂亮。(學生讀)
6、現在的英子和原來判若兩人,是什么讓英子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呢?老師這里有一封英子的來信,同學們想看嗎?(課件)誰來為我們深情地讀一讀?其他同學用你們的心去感受一下是什么讓英子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的。
8、請同學們大聲地告訴老師是什么讓英子變化這么大的?(板書:掌聲)原來是掌聲使英子鼓起勇氣微笑面對生活,課文一共出現幾次掌聲?第一次掌聲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從課文的哪些段落中可以看出?
(二)感悟兩次掌聲
1、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讀第
二、三自然段,畫出描寫英子動作、神態的句子,體會英子的感受吧!(課件)
2、學生讀第
二、三自然段,匯報:
(1)“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是呀,從英子低頭的這個動作我們體會到了她的緊張和憂郁,男生能把英子的緊張、憂郁的心情讀出來嗎?
(2)“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課件)現在我們請大家都來當一回英子,老師是你們最知心的朋友,你們愿意把心里話告訴我嗎?英子,你為什么猶豫了?(害怕、膽怯、痛苦、無奈)
3、最了解英子的就是你們,你們能用朗讀體現英子的痛苦和無奈嗎?(學生讀讀這句話)
4、同學們抓住了人物的動作和神態,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內心和情感。
5、假如英子就在我們班級,此時此刻,你想對她說什么?謝謝同學們的鼓勵和支持,英子經過內心的掙扎后終于下定決心,你們瞧,在班級同學的注視下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課件)你們知道“驟然間”是什么意思嗎?這驟然間的掌聲是想告訴英子什么?(板書:鼓勵)如果你就是那位站在臺上的腿有殘疾的英子,聽到了這充滿鼓勵的掌聲,你心里會怎么想?
6、同學們的掌聲給了英子勇氣,此時她感動得流下了眼淚,請女生把英子的感動讀出來吧!
7、掌聲漸漸地平息,英子也鎮定了情緒,開始講述自己的小故事,故事講完了,教室里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課件)這一次同學們又想通過掌聲對英子說些什么呢?(板書:贊賞)
8、你看,(課件)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此時的“一搖一晃”跟上臺前的“一搖一晃”一樣嗎?
9、同樣的路程,同樣的走路姿勢,可英子卻在掌聲前、后走出了不一樣的心情,不一樣的人生,那都是源于同學們那充滿鼓勵,充滿贊賞的掌聲,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兩句話,再一次感受掌聲的力量。(學生齊讀)同學們,我們來想一想,大家送給英子的僅僅是掌聲嗎?
四、升華主題
如果這些話化作一個字,那就是“愛”,就是這份愛醫治了英子內心的病,使她從憂郁走向開朗,從自卑走向自信,所以她才能微笑地面對生活。愛其實就是這么簡單,讓我們記住“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得到他人的關愛是一種幸福,關愛他人更是一種幸福(板書:珍惜別人的愛、獻出自己的愛)。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用掌聲為其喝彩(課件)看,他們雖身患殘疾,但是他們身殘志不殘,用自己的頑強意志描繪了自己美麗的人生。老師看完這個故事也非常感動,所以作了一首小詩,大家想聽聽嗎?(課件)
五、作業設計
1、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2、閱讀《愛的教育》;板書設計:
29、掌聲
英子憂郁自卑珍惜別人的愛鼓勵贊賞
掌聲快樂自信獻出自己的愛
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篇14
1、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的景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3、學會本科生字、新詞,運用圖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段,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的景色。教學難點: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教具學具:教學掛圖、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默讀“導讀”部分,了解本組教材的內容和要求。
二、指導學生看圖
1、出示“燕子”圖讓學生說說燕子的形狀。
2、出示插圖,看圖并引導敘述圖意。
①按由近到遠的順序觀察春天的景色。
②觀察近處空中的燕子。
③觀察遠處落在電線上的燕子。
四、檢查預習:
1、默讀課文,說說燕子是什么樣子的,燕子飛行時有什么特點。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五、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默讀思考:用不同符號分別劃出描寫燕子的外形特點和燕子的性情特點的句子。
(2)、討論解答。
(3)、練習背誦。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看圖說說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樹有什么特點
理解“聚攏”、“像趕集似的”,體會寫法。
想想“光彩奪目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2)理解“生機”和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感情朗讀,想象畫面。
練習背誦
3、圖文對照理解3-4自然段
出示畫面
①、理解第3自然段
觀察飛行中的燕子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
看圖說說燕子飛行時的特點。
②、理解第4自然段
觀察落在電線上的燕子,讀讀第自然段。
抓住重點詞語深入理解課文“五線譜”、“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指名讀比喻句,體會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③、練習背誦
六、作業: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后記:
1、學生對燕子外形描寫接受較快。
2、對課文學習感情濃厚,掌握了描寫燕子外形的詞語。
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篇15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激發人們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認讀生字10個,會寫9個。
3、了解詩的結構,了解本詩運用擬人、比喻的寫法把詩句寫的更加生動形象。
4、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詩的結構,了解本詩運用擬人、比喻的寫法把詩句寫的更加生動形象。
教學準備:
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在美麗的大森林中,有一塊美麗的草坪,他是小動物們的樂園,小動物們都說他非常美麗,你們想去看看嗎?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板書課題:草葉上的歌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把自己不認識的字畫出來,問一問身邊的同學或字典小老師,解決生字問題.
2、檢查閱讀情況,進行分小結指讀。
3、聽錄音朗讀,邊聽邊想:這是一塊怎樣的草坪?
4、綠茸茸、亮晶晶、笑盈盈通過這三個詞,你覺得這塊草坪怎樣?
這一小結應該怎樣讀。請同學們先自己讀一讀試一試,然后再讀給同桌聽一聽。
5、教師指讀,學生評價。
6、分小結學習課文。
1)你認為什么樣的草坪最美?你從哪感受到的?
讓學生通過自己閱讀,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內容。
a、沉思了一冬的大森林,掙開明亮的眼睛。讀了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么?
溢出說明什么?
這一小節寫的這樣美,仿佛寫出了森林老爺爺經過沉睡忽然醒來,我們應該怎樣讀這一小結。
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朗讀,教師配上音樂。
如果我們把冬天的森林比作老爺爺,那春天我們可以把它比作什么?
b、酣睡的露珠、快樂的探身相迎,這里把露珠當作了什么來描寫。映照春色的一面明鏡讀到這里,你又感受到什么?
這樣充滿生機的草坪,你們喜歡嗎?我們應該怎樣讀著一小節。讓學生帶著動作的自由朗讀。
c、騰空、發出笑聲、醉入花叢、舞步輕盈,通過這些快樂的詞語,我能夠感受到生活在這里的小動物們是多么開心,讓我們一起來讀這一小節吧!
d、溫柔的和平、搏動的生命、綠色的云影讀到這里,你想說些什么嗎?
讓學生談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三、美讀課文
為學生提供條件,進行配樂朗誦。
你喜歡朗讀哪一小節,就來朗讀哪一小節。
第二課時
一、朗讀復習
1、朗讀課文。
2、想一想,詩歌的第一小節和后面幾個小節之間是什么關系?
讓學生聯系上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自主的分析。
3、找一找,你認為課文中的那些句子寫的最好,你最喜歡?為什么?
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擬人、比喻在文章書寫過程中的重要性。
二、學習生字
1、復習認讀的字
采用重點檢查學困生的方式,對生字進行鞏固。
曈的讀音要進行重點糾正。
2、教寫生字
進行認真的觀察,說一說,哪個字你認為最難寫。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學生之間先進行交流。
重點指導學生學習淅字,注意他是左中右結構。
酣指導學生進行重點書寫。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檢查。進行適時指導。
三、總結
在這么美麗的草坪上,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讓學生產生強烈的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