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2025九年級歷史教案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教案中的教學目標應該清晰明確,具體可行,并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如何才能寫出優秀的2025九年級歷史教案?這里給大家分享2025九年級歷史教案供大家參考。

2025九年級歷史教案篇1

1.教學目標

1.掌握知識脈絡(秦的暴政→陳勝吳廣起義→起義失敗→劉邦項羽起義→秦朝滅亡→楚漢之爭→漢朝建立)

2.了解其中的成語典故,積累成語故事。

3.對歷史事件的認識

4.本節課通過優課數字化教學應用系統進行教學,旨在通過電子課本和豐富的視音頻資源,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這段歷史。

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秦滅亡的根本原因;楚漢之爭的性質

教學難點:陳勝吳廣起義

3.教學用具

多媒體工具

4.標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幻燈1:封面。

第11課伐無道,誅暴秦。

師:請看大屏幕。

幻燈2:FLASH影片。

《揭竿而起》

導入:公元前209年,九百多名貧苦農民在陳勝、吳廣的帶領下揭竿而起,點燃了秦末農民起義的熊熊烈火。“伐無道,誅暴秦”,推翻了秦朝的殘暴統治。讓我們共同走進這段風起云涌的歷史,學習第11課——“伐無道,誅暴秦”。

幻燈3:課題

“伐無道,誅暴秦”

師:暴,就是殘暴的意思。

二、新課講授:

(一)、秦朝的暴政:

本目注重對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設計的問題從簡單的入手,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閱讀和思考問題的時,教師進行適當的學法指導。

幻燈4:導學提示。

閱讀課文62-63頁,并思考:秦的暴政體現在哪些方面?

師:誰描述一下秦的暴政的表現。

生:從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賦稅、殘酷的刑法等方面回答。

師:秦始皇好大喜功,窮奢極欲,修建了大量的宮殿和陵墓。請看大屏幕――

幻燈5:宮殿陵墓圖片。

師: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請一位同學結合大屏幕的圖表,描述秦朝徭役情況。

幻燈6:暴政圖表。

生:當時秦朝總人口約2000萬,壯年男子約300—400萬左右,每年就有近300萬人服徭役。可以看出,當時的徭役十分繁重。

師:去掉病弱殘疾,壯年勞力所剩無幾,社會生產受到嚴重破壞。勞動人民卻還要把自己收獲的2/3上交給國家,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不僅如此,隨時都有可能受到嚴刑峻法的處治。

師: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更加殘暴。誰能具體說說當時黑暗的政治局面?

生:他和宦官趙高狼狽為奸,任意屠殺他的兄長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十分黑暗。在埋葬秦始皇時,二世令大量宮女殉葬,修墓室的工匠也被關在墓里悶死。

幻燈7:知識歸納。

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賦稅,殘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殘暴。

過渡: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賦稅、殘酷的刑法以及秦二世更為殘暴的統治,使秦朝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人們再也忍無可忍,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終于爆發了。

(二)、陳勝吳廣起義:

讓學生能夠成為學習歷史的主人。通過學法指導,使學生能夠積極學習,并且進行合作探究。通過分析課本“大澤鄉起義”插圖和“秦末農民戰爭形勢圖”,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

幻燈8:學法指導。

同學們學習農民起義,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原因?2.經過?3.結果4.意義。

師:這是我們第一次學習農民起義,同學們可以根據以上提示來學習相關內容。

幻燈9-1:起義原因。

師: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是什么

生:公元前209年,九百多名貧苦農民被征發到漁陽戍守長城。他們走到大澤鄉,遇上大雨沖毀了道路,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誤期者就要被處斬。

幻燈9-2.1:直接原因。

戍邊遇雨誤期,按照秦法當斬。(直接原因)

師:你說出了起義的直接原因。有人認為,如果沒有遇到大雨,農民起義就不會爆發。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生1:我認為是這樣。如果不下雨,這些農民就能順利地到達漁陽,盡管受苦,但是沒有殺頭的危險,所以不會起來造反。

生2:我不這么認為。因為秦始皇和秦二世的統治十分殘暴,人們的生活暗無天日。用陳勝的話說:“天下苦秦久矣!”

幻燈9-2.2: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根本原因)

師:這是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在這生死關頭,秦末農民起義爆發了。

幻燈9-3:圖片賞析。

公元前209年,大澤鄉。

師:欣賞課本“大澤鄉起義”插圖,同位之間描述起義發生時的場景。

生:相互交流。

師:大家談一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貧苦農民起義后綻放在臉上的笑容;我看到農民們斗志昂揚,高舉旗幟,用木棒做兵器的情形;我印象最深的是陳勝振臂高呼,號召起義的情形┉?

師:畫面中振臂高呼的就是陳勝,他提出了振聾發聵的口號。讓我們一起飽含激情地朗讀一下64頁豎體字――

生:大丈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師: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生:壯士不死就罷了,死就死的轟轟烈烈,難道做王侯將相的就是天生的貴種嗎?

師:“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陳勝的號召下,廣大貧苦農民積極響應。那么,起義的發展情況如何?請看大屏幕――

幻燈10:地圖演示

2025九年級歷史教案篇2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1)了解美國獨立戰爭中的重大事件,能說出《獨立宣言》的基本內容。(2)初步分析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影響。

(3)列舉華盛頓的主要活動,評價他在美國歷史上的作用過程與方法

(1)通過圖片、音樂和視頻,創設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美國人民為爭取獨立、自由而不怕犧牲的精神

(2)通過提供史料,讓學生歸納《獨立宣言》的基本內容,提高學生閱讀史料和提煉信息的能力。

(3)討論“華盛頓創造美國歷史”,培養學生正確、客觀、全面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美國獨立戰爭的重要意義。獨立戰爭不僅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且創造了一個新型的資本主義國家,體現了時代的進步。

(2)通過學習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認識落后地區、民族的人民,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持不懈,就能最后戰勝強大的敵人,贏得民族國家的新生。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美國獨立戰爭中的重大事件,《獨立宣言》的基本內容,列舉華盛頓的主要活動。

難點:分析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評價華盛頓在美國歷史上的作用。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方法:講述法、講解法;討論法、辯論法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在美國的紐約港矗立著一尊美麗的雕像——自由女神像,無論是風和日麗還是雷雨交加,她始終默默的注視著這個年輕而又富有朝氣的國家。大家知道這位自由女神她的左手和右手分別拿著什么嗎?(左手拿著《獨立宣言》,右手高擎火炬)意味著“自由照耀世界”。

我們為什么說美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獨立宣言》又是一部怎樣的文件呢?今天我們就跟隨畫面回到那段崢嶸的歲月。講授新課:

一、萊克星頓的槍聲

演示:哥倫布和“五月花號”的圖片。

學生: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此后大批歐洲的殖民者踏上了美洲大陸。教師:從1607年英國派出一支殖民隊在北美東海岸建立第一座城市詹姆斯敦,后來發展為弗杰尼亞殖民地。到1733年,最后一個殖民地佐治亞的建立,英國在北美東海岸建立了13個殖民地。這十三塊殖民地奠定了現代美國的基礎。

演示:美國國旗(星條旗有多少個星星和條幅,代表什么意思?)學生:美國國旗中十三個紅白相間的條幅代表的是美國最初的這13個州。

教師: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美利堅民族的民族意識日益覺醒,使他們渴望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發展本民族的經濟。然而,英國殖民者對北美經濟的發展抱什么態度?(壓制)那么英國是如何壓制其發展的呢?下面我給同學看兩則材料和幾幅漫畫,結合課本,咱們來想一想英國是如何壓制了北美經濟的發展?演示:征稅漫畫。

學生:英國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

教師:面對英國的殖民壓迫,北美人民發出了“不自由,毋寧死”的吼聲,掀起了激烈的反抗斗爭。1773年發生的波士頓傾茶事件就是北美人民反抗斗爭的一個突出事件,成為北美獨立戰爭的到導火線。面對北美人民的反抗,英國采取了高壓政策,他們調來更多的軍警進行鎮壓,并且下令封鎖波士頓港。一場爭取自由,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爆發了。

演示:《萊克星頓的槍聲》

教師:北美人民在萊克星頓打響了抗英斗爭的第一槍,美國獨立戰爭開始了。

二、《獨立宣言》的旗幟演示:《獨立宣言》圖片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看書并在書上畫出要點(起草者、發表的時間等重要信息)演示:《獨立宣言》部分條款,將其中部分重要的信息圈出。

學生:《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宣告人人生而平等,人們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轉讓的權利;明確規定了建國后的國家制度。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獨立宣言》的內容分析其影響。學生活動:交流溝通,發表見解。學生1::宣告了美國的誕生

學生2:對美國建國以后的國家制度作了明確的規定學生3:成為歐洲大陸各國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面旗幟

教師:對學生發表的意見做簡要的評價,并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獨立宣言》發表的影響。《獨立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獨立宣言》對美國建國后的國家制度做了明確的規定,《宣言》所體現的“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則,也成為當時歐洲大陸各國反對封建專制、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面旗幟,被馬克思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后來,發表《獨立宣言》的7月4日被定為美國的國慶日。演示:美國人民慶祝國慶日的活動,播放美國國歌《星條旗》。創設情境。學生:感受美國人民的喜悅心情,從而聯想到我們國家的國慶日,培養愛國精神。

三、“開國元勛”華盛頓演示:華盛頓的戎裝形象教師:第二屆大陸會議還決定組織大陸軍,并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從此,美國人民開始了有組織的反英斗爭。演示:《美國獨立戰爭形勢圖》。

學生活動:學生在地圖上找出波士頓、薩拉托加、費城和約克鎮的位置,用彩筆描出大陸軍進攻的路線。演示:薩拉托加大捷圖片

教師:薩拉托加戰役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一次扭轉戰局的決定性戰役。美軍取得了開戰以來第一次巨大勝利,提高了美國人民反英斗爭的信心。薩拉托加大捷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從此美國獨立戰爭逐步走向勝利。1781年,英軍司令康華利率領七千名英軍在約克鎮向華盛頓投降。至此,美國獨立戰爭中的軍事對抗階段結束。1783年,美英簽署《巴黎和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演示:英美力量對比表格

學生活動:討論弱小的美國為什么能打敗強大的英國?學生1:美國人民進行的戰爭是正義的戰爭學生2:華盛頓正確領導,大陸軍英勇作戰學生3:人民的積極參加

學生4:荷蘭、法國等國的國際援助

教師:美國獨立戰爭勝利的意義:(1)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民族獨立戰爭,又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性質)

(2)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民族獨立,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3)對歐美革命起了推動作用。學生活動:課堂辯論

正方――華盛頓創造了美國歷史。

反方――不完全是華盛頓創造了美國歷史。

教師:教會學生學會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史論結合的方法;將人物放置在當時歷史環境下評價;抓住歷史人物活動的主要方面,對歷史產生的影響。

華盛頓是美國杰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軍事家。他領導了美國獨立戰爭,推翻了英國殖民統治取得了民族獨立;親自主持了美國1787年憲法,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組成了聯邦政府。華盛頓為美國的建立及其民主制度的形成作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被譽為“美國國父”。

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美國是怎樣誕生的,及它獨立的過程和意義。此外,我們要明確的是在美國獨立戰爭中華盛頓所起到的作用,他領導美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又開創民主政治的先河,是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歷史人物之一。板書設計:

第四課

為民族獨立而戰

根本原因:英國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開始標志:萊克星頓的槍聲建國:《獨立宣言》的發表建軍:華盛頓擔任大陸軍總司令轉折:薩拉托加大捷

正式獨立:英美簽署《巴黎和約》美國國父:華盛頓布置作業:

1、P24-25每課一得材料閱讀

自我測評

2、P25活動建議

2025九年級歷史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要求學生掌握秦朝暴政;大澤鄉起義的過程;張楚政權的建立;項羽的巨鹿之戰;劉邦進逼咸陽和秦的滅亡;楚漢之爭及其后果。

2.能力與過程:從眾多的史實中分析戰爭發生的原因以及分析戰爭勝敗的原因。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愛國、愛民的教育,體會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學重點】陳勝、吳廣起義和秦末農民戰爭推翻秦統治的經過。

【教學難點】秦亡前后項羽、劉邦所領導的戰爭性質的變化。

【預習設計】

認知前提:秦朝是在什么時候建立的,實行了怎樣的政策來加強期統治?

二新知認知:

整體感知:通過瀏覽課本62-65頁內容,初步了解本節課講述了哪些內容?并寫在下面。

(二)局部揣摩:

詳細閱讀教材,獨立完成下列知識填空,并努力記住下列知識,有疑問的地方作出標記并提出來,從整體上對本節課有所認識。

預習任務一:詳細閱讀課本62-63頁,了解秦朝的暴政。

暴政的表現:(1)繁重的;(2)沉重的;(3)殘酷的。(秦二世更加殘暴)

(記住:秦朝的暴政是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

預習任務二:詳細閱讀課本63-64頁,掌握秦朝末年的農民戰爭及西漢建立的相關知識。

1、第一階段:由陳勝、吳廣領導

(1)時間:(2)政權:在稱王,建立政權

(3)結果:起義失敗

(4)意義: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

2、第二階段:由項羽、劉邦領導

(1)戰役:時間,名稱,以少勝多,項羽大敗秦軍。

(2)戰役結果:秦朝滅亡

3、西漢建立:年,建立漢朝,定都,劉邦就是。

【課堂設計】

一、導入新課:

公元前209年7月的淮北平原,突然下了一場罕見的大暴雨,這場雨一連下了十幾天,淹沒了道路,雨剛停歇,就有許多人聚集在大澤鄉的山坡上,因為這場雨延誤了他們去漁陽守邊的行期,按秦法規定,誤期當斬,面對著死亡的威脅……(他們最終做出了怎樣的抉擇?結果如何?同學們想知道嗎?)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研究秦朝末期的那段歷史。

二、交流展示:

1、引導同學們自主閱讀導入框的文字和圖片。(媒體顯示圖片)

學生思考:這些都說明了什么?學生們自然會想起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在古代修建這樣龐大豪華的宮殿群,需要怎樣的艱辛勞動?

2、分組討論(四人為一組)

話題:秦的暴政表現在哪些方面?

各小組討論后派一名代表發言,(教師引導)收集歸納整理。(媒體顯示)

秦的暴政表現在:徭役和賦稅很重,刑法殘酷,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統治更加殘暴。(舉例說明)不僅如此,宦官趙高掌權,政治變得更加黑暗。秦朝暴政在人民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3、學生自主思索:

在這種情況下,你知道人民會怎么樣?最初點燃戰爭的“導火線”呢?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媒體顯示)

戰爭的直接原因:(遇雨誤期)

戰爭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4、分組學習:“陳勝、吳廣起義“

小組討論,按“時間、地點、領導人、經過、結果”可以自行擬訂一個表格,在書中找出這些內容。然后小組交流,理請線索。

5、學生自主思考:陳勝、吳廣直接領導的起義失敗了,秦末農民戰爭就此結束了嗎?

通過閱讀教材,學生知道,不僅沒有結束,大澤鄉起義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勢。那么在這之后,是誰又成為農民起義的領袖?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學習最后一框“農民起義推翻秦朝”。

6、合作探究:

學生首先自主學習,然后討論搜集那個時期的成語故事。

注:最熟悉的是“破釜沉舟”、“約法三章”、“霸王別姬”等,通過這些成語故事,把同學們帶入那個時期的歷史故事中去。

①同學們細說“破釜沉舟”。從而知道這個故事發生在以少勝多的“巨鹿之戰”中,是項羽大敗秦軍主力,項羽因此英名遠揚,成為各路起義軍中公認的領袖。

②同學們細讀P59小字“楚漢之爭”。細說“約法三章”成語故事。知道劉邦率兵直逼咸陽,秦朝滅亡。

③引導探究分析“楚漢之爭”的最終勝利者為什么是劉邦?并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新的朝代西漢,定都長安。

三、拓展提升:(教師寄語:通過討論增長自己的見識!相信自己!)

關于陳勝、吳廣起義,某同學這樣寫到:“公元前207年,九百多個貧苦農民,被征發到咸陽戍守長城。他們走到巨鹿,遇上連日大雨沖毀了道路,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朝法律,誤期者要被處斬。他們的小隊長陳勝、吳廣,設計殺死押送的軍官,號召大家起義。秦末農民戰爭爆發了。”

回答下列問題:

(1)這位同學寫的對嗎?如有錯誤,請在錯誤處劃線并改正。

(2)如果陳勝、吳廣在戍邊的途中,沒有遇到大雨,秦末農民戰爭還會爆發嗎?為什么?

處理:①學生依據所學知識自己獨立思考寫出答案;然后在小組內交流達成共識。

2025九年級歷史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掌握《南京條約》及其附件。

2、使學生認識到鴉片戰爭是中國遭受外國資本主義奴役的起點,它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重難點

1、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的主要內容是重點。

2、條約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對一些專有名詞的理解和把握是難點。

三、教學過程

導入:利用“洋火”等日常詞匯,引起學生的注意。分析中國社會如何打開國門引入西方科技。

鴉片戰爭的原因:

直接原因:林則徐虎門硝煙引起英國不滿

根本原因:英國企圖打開中國市場,傾銷產品,掠奪原料,把中國淪為其殖民地

鴉片戰爭過程:

1、1840、6-1841、1(定海、大沽、廣東戰事;所謂《穿鼻草約》;英軍強占香港島)

2、1841、1-1841、5(廣東戰事;《廣州和約》;三元里抗英)

3、1841、8-1842、8(廈門、浙東、長江戰事)

戰爭失敗原因:

1、清朝社會制度的腐朽和經濟、科技的落后。清王朝處于封建制度的衰敗時期,政治昏暗,各種矛盾加劇,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禁錮,使得社會生產力低下,科學技術落后,財政拮據,軍備廢弛,武器低劣,封建統治自身已陷入嚴重危機,連其本階級的有識士都感到面臨“末世”,在這種情況下,御外必然受到很大限制。

2、統治集團昏庸_。“時代呼喚巨人,上臺的卻是侏儒。”鴉片戰爭當中,清政府各級決策者錯誤頻出,上層指揮簡單低效,各級官員欺上瞞下,導致不知己不知彼,對戰局應變低效。兩年的戰爭過程中,同樣的決策錯誤在各地重復上演。這既是由于清政府的_所致,也是清政府_的具體表現。正是在清朝統治集團的這種狀況下,英國方面的優勢才得以顯示和發揮出來。

南京條約的內容:

1.宣布結束戰爭。兩國關系由戰爭狀態進入和平狀態。

2.清朝政府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史稱“五口通商”),準許英國派駐領事,準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3.賠款。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_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中國向英國共賠償二千一百萬西班牙銀元(一個賠款以“銀元”為單位的不平等條約)。

4.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英軍撤出南京、定海等處江面和島嶼。

5.廢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貿易制度,準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

南京條約影響:

社會性質的變化。條約簽訂前,中國是一個經濟上自主的國家,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著統治地位;條約簽訂后,中國領土、領海、司法等主權遭破壞。外國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社會革命任務(革命對象)的變化。條約簽訂后,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四、板書設計

第二節鴉片戰爭的影響

一、中英《南京條約》

1.中英《南京條約》

2.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二、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

三、鴉片戰爭的影響

1.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

2.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3.中國革命任務的變化

2025九年級歷史教案篇5

重點:北美獨立戰爭的起因

難點:種植園經濟的性質。美國獨立戰爭勝利的原因。

教法設計:講述法;講解法;歷史情境設計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導人新課】讓學生回憶前課《歐洲殖民擴張和殖民主義罪惡》情況。引出新課。

教師首先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的課前提示,啟發學生帶著問題學。同時教師應當指出,美國的獨立戰爭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而是一次必然的事件,這是為什么呢?(1).戰爭的起因

邊演示課件邊講述

1.英屬北美殖民地經濟的發展

美洲最早的居民印第安人,與從歐洲來的大批移民共同開發,經過一百多年的開拓、各地經濟往來與交流,北美十二個殖民地資本主義經濟開始發展,特別是北部資本主義工商業比較發達,造船工業成為主要的工業部門。南部種植園經濟,主要種植煙草、藍靛、甘蔗等以商品為主的經濟作物,主要供應歐洲市場。這里教師應當提出:種植園經濟性質是什么呢?教師接著指明,它進行的是商品生產,它又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種植園主既是地主、奴隸主,又是農業資本家。這就是它的性質。

2.美利堅民族的形成

從歐洲到北美殖民地移民主要是英國人,其次還有德、法、荷蘭、瑞典等國人。他們經過長期開拓和經濟的頻繁交流,初步形成了統一市場,英語作為統一的語言,這樣就由來自歐洲的移民融合的新民族--美利堅民族形成了。

3.英國殖民壓迫、掠奪

英國政府面對著北美人民的反抗采取了什么政策呢?疑問性的提出問題后,教師指出:是嚴厲地采取了掠奪、壓迫的高壓政策,對北美人民的反抗斗爭,派軍隊武力鎮壓。北美人民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組織起來準備武裝斗爭。

4.北美人民積極要求擺脫英國壓迫爭取民族獨立

北美殖民地人民,對英國竭力壓制北美經濟發展和永遠把北美十三個殖民地作為它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表示極大不滿,反抗斗爭日益高漲。讓學生看課本84頁《波士頓傾茶事件》插圖。教師指出:北美人民的反英怒火,到了一觸即發的時刻了。這樣,波士頓的傾條事件就成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導火線。

綜合上述因素,美國的獨立戰爭這一事件的爆發不是偶然的。1775年4月來克星頓的槍聲,是北美獨立戰爭的開始。

教師可以將美國獨立戰爭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原因進行比較。培養學生比較問題的能力。

(2)、獨立戰爭的經過

1.爆發-一來克星頓的槍聲

由于人民群眾的積極參戰,在來克星頓打敗了偷襲康科德的英軍,這一戰役就是獨立戰爭的爆發。讓學生記住"1775年4月"這個戰役的時間。它也是美國獨立戰爭開始的時間。教師結合自制的教學課件讓學生明確來克星頓的位置。

2.建軍-一大陸軍、華盛頓

教師講述,獨立戰爭爆發后,1775年5月在費城召開了第二屆大陸會議。會議決定建立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教師疑問性的提出:華盛頓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呢?設計讓學生講述,然后教師補充。

3.建國--《獨立宣言》發表

大陸會議于1776年7月4日發布了《獨立宣言》。利用課件講述。

4.轉折--薩拉托加大捷

這次戰役增強了美國人民爭取戰爭勝利的信心,也為美國抗英戰爭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成為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5.勝利--約克鎮戰役

6.和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3)、1787年憲法的制定和聯邦政府的成立

教師結合以文簡要講述這兩個問題,向學生交待清楚即可,不多的展開。教師只說明:美國獨立后。在1787年制定了一部憲法,歷稱"1787年憲法"。現在的美國憲法,就是1787年制定的。根據憲法的規定成立了聯邦政府.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讓學生閱讀課文小字,加以理解。

(4)、獨立戰爭勝利的原因、性質及其意義

1.勝利原因

教師講述勝利原因時,首先啟發學生分析戰爭初期美英雙方力量的對比,美方處于不利地位,教師利用教學課件中的柱狀示意圖分析英美雙方的力量對比,通過數字加深學生的印象。明?quot;孤證不利"的觀點。即分析戰爭勝負要從史實出發,從戰爭對立雙方的具體情況去尋找原因。對北美獨立戰爭勝利原因的探討可采取歷史情境設置的辦法。將全班分成兩大陣營分別代表美英雙方。站在本方立場上總結得失。為活躍氣氛可以選出兩方的統帥整理本方觀點。

2.意義

教師啟發性提問,大家分析思考獨立戰爭的意義影響是什幻回答課本上提出的間題。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如下;(1)_了英國的殖民統治,使美國贏得了獨立;(2)有利于美國的資本主義發展,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開辟了道路;(3)對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明確美國獨立戰爭具有雙重性質。這是美國獨立戰爭的突出特點。

【鞏固小結】

美國是世界上的重要國家,綜合國力強大。它為什么能夠在短短300多年的時間內有如此迅速的發展。要找到答案,就需要從美國的起點入手。而獨立戰爭正是美國的起點極大地促進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從當時大的歷史環境看攔懶⒄秸竊縉謐什準陡錈鬧匾槌剎糠鄭謔瀾緗飛險加兄匾匚弧?

探究活動

北美獨立戰爭時開國元勛故事會

步驟:

1.教師選出有一定水平的同學幾名。

2.分配任務:查找華盛頓,富蘭克林,杰斐遜,漢密爾頓等開國元勛的資料。

3.在教師的指導下,加以整理,口語化形成故事稿件。

4.選擇時間和教室。

5.開展故事會。

北美獨立戰爭勝利原因

采取歷史情境設置的辦法對北美獨立戰爭勝利原因進行探討。將全班分成兩大陣營分別代表美英雙方。站在本方立場上總結得失。為活躍氣氛可以選出兩方的統帥整理本方觀點。

2025九年級歷史教案篇6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柯立芝繁榮”、沖擊資本主義的大危機、意義深遠的新政。

學習本課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學生對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以及羅斯福新政有比較全面而清晰的認識。1929—1933年經濟危機不僅僅是資本主義世界在經濟上的一次重大危機,也是整個資本主義制度的一場危機,對世界各國,特別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政治以及國際局勢產生了重大影響,推動了世界整體性發展進程。而羅斯福新政則避免了美國經濟的徹底崩潰,不僅保存鞏固了美國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而且開創了國家大規模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為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樹立了典范。所以本課在世界現代占有重要的地位。

學情分析:學生對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等世界史內容接觸較少,需借助更多的史料幫助學生理解分析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

教學方法:直觀教學法。針對本課中難度較大的問題,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多種形式的歷

史資料,幫助學生認識歷史現象,客觀地去評價歷史事件。

學習方法:自主研習、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歸納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特點和影響。

歸納羅斯福新政措施、效果,探究“新政”特點和影響、充分理解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對西方發展的影響。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通過閱讀課內外多種史料獲取歷史信息、認識歷史現象、

分析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羅斯福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和勇于面對危機克服困難的精神。

認識到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的不治之癥,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經濟危機就不可避免。

重點: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影響。羅斯福新政措施和影響

難點:全面客觀地認識羅斯福新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播放CCTV公益廣告《讀書-主持人篇》視頻,

【教師活動】閱讀可以提升我們的品味和文化素養。同樣閱讀豐富的史料也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歷史現象,解決歷史問題。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以閱讀課的方式來學習一下《羅斯福新政》。

大家跟老師一起迅速瀏覽課本,看一下共包括哪三個子目:

【師生共讀】1.“柯立芝繁榮”;2.沖擊資本主義的大危機3.意義深遠的新政。

【投影展示】學習目標和重難點(略)

二.【新課探究】

(一)自主研習

1.自讀課本33頁小字回答:柯立芝繁榮的背后隱藏著什么矛盾?

2.自讀課本33--34頁內容歸納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特點。

3.自讀課本35--36頁內容歸納羅斯福新政涉及的領域、措施、影響。

(二)自學檢測、合作探究、教師點撥強調

【教師引導】一戰后,國際環境相對穩定,資本主義經濟也出現了一度繁榮,歷稱為“柯立芝繁榮”,那么繁榮的背后隱藏著什么矛盾呢?

【投影展示】自學檢測一:柯立芝繁榮的背后隱藏著什么矛盾?

【學生回答】略

【教師引導】生產的相對過剩,造成產品大量積壓,最終引發了股票狂跌,企業倒閉、一些大股東瞬間變得一無所有【投影展示】資料和漫畫

【教師引導】這樣1929.10.24一場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就在美國爆發了,那么這場危機具有哪些特點呢?

【投影展示】自學檢測二:歸納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特點。

【學生回答】學生根據材料分析說明

【教師引導】這場爆發于美國的經濟危機迅速波及全球,對世界各國,特別是資本主義國家產生了重大影響,下面大家閱讀以下史料探究”經濟危機的影響”

【投影展示】反映經濟危機影響的歷史資料

【學生活動】學生根據材料從經濟、政治、國際關系角度說明“經濟危機的影響”

【教師引導】這次經濟危機對資本主義經濟、政治,乃至國際關系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次經濟危機中受害的是美國,災難中的美國此時迎來了第32屆總統大選。胡佛和羅斯福成為美國總統的候選人,下面大家共同讀他們的競選主題,

【投影展示】胡佛和羅斯福競選畫面和競選主題

【學生活動】學生讀競選主題

【教師引導】假如你是美國的民眾,你將把寶貴的一票投給誰呢?

【學生活動】投票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就加一個小插曲,【投影展示羅斯福的生平】據此闡述一下羅斯福最讓你敬佩的地方在哪?

【學生自由發言】(略)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通過材料來了解一下羅斯福執政時遇到了那些棘手的問題?

羅斯福總統又是怎么解決的呢?

【投影展示】危機中美國面臨的種.種問題和羅斯福新政的措施,

【教師引導】通過這些措施我們共同歸納一下羅斯福新政的特點。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

【教師強調】新政的特點就在”在它拋棄了美國信奉的傳統的“自由放任”政策,通過立法手段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全面干預,最后使美國成功渡過了危機。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通過材料來共同了解一下新政后的美國,歸納一下“新政的影響”

【投影展示】新政后美國社會發展的資料

【學生活動】合作探究根據材料從經濟、政治、資本主義發展角度歸納新政效果。

【教師引導】新政的效果大家有目共睹,新政不僅挽救了美國,而且使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得以保存,更重要他開創的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在二戰后被資本主義國家廣泛推廣,迎來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時期。就此能否新政“完美無缺”呢?我們又應該如何全面客觀地認識‘羅斯福新政’呢?

(三)師生交流園、拓展延伸

【投影展示】

從來在美國沒有另外一個人比我對于資本主義制度的私人企業、私有財產和私人利潤有更堅強的信仰……當這個私人利潤和自由企業制度面臨到毀滅邊緣的時候,是這個政府(即羅斯福政府)挽救了它。——羅斯福

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拒絕了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為了永遠地糾正我們經濟制度中的嚴重缺點,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羅斯福

【教師引導】問題1.新政有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

如何理解“新政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

2.新政能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3.羅斯福新政的實質是什么?

【投影展示】全面客觀評價羅斯福新政資料

【教師引導】目前我國改革不斷深化發展,改革任重而道遠,我們從成功的改革案例中用應該吸取哪些經驗呢?

三.以史為鑒:改革路上的探索

【投影展示】列寧新經濟策:——借鑒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探索社會主義道路

羅斯福新政:——借鑒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教師點撥】啟示:開拓國際視野,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不斷發展進步,走適合本國國情的道路。

【教師引導】本節課我們利用大量的可內外資料探究了“羅斯福新政”的重點知識,下面大家根據老師提供的知識結構梳理一下本課內容,以便幫助我們構建一個整體的知識結構。

四.知識梳理、課堂小結

【投影展示】學生根據板書自行梳理知識結構

2025九年級歷史教案篇7

一、本課教材地位分析:

三大改造作為新中國探索社會主義的重要歷程,做出了重大貢獻;因為后期所產生的消極影響,致使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出現了偏差,這是有著必然聯系的。

二、課程標準

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國年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三、教學目標:

1、了解農村土地改革后的情況和在農村走集體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對農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和意義。掌握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2、根據歷史圖片和材料,讓學生走進三大改造的歷史,通過整合明確答案,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在思想上知道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改變,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同時認識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并在過渡中,我黨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

四、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三大改造的形式

難點:三大改造的實質

五、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國家開始致力于發展經濟,我們知道現在的社會主義社會是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可是你們知道生產資料的公有制是什么時候在中國確立的?又是怎樣確立的呢?

教師:在這里我可以先告訴大家,國家是通過三大改造的方式來完成的。請問同學們,那你們知道國家是對哪三個行業進行改造的么?

學生: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

教師:同學們,既然你們知道我們國家是通過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來完成生產資料的公有制的,那么對于這些內容,你有什么想要知道的?請說出來,讓我們共同探討。

展示:第5課三大改造

2025九年級歷史教案篇8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堅持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努力探索實踐,徹底改變教育觀念,加強課堂教學及強化教學質量,以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精神和自主學習的實踐能力為目標。教學要面向全體與個體的發展,力求大面積提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二、教學目的、要求、任務:

初中歷史,要引導學生通過歷史學習,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及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認識人類不同歷史時期的主要特征及發展趨勢。

初中歷史,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按時間順序觀察歷史的發展和變化,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對有關的歷史問題進行簡要的評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

初中歷史,要向學生進行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使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使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樹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具有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而奮斗的歷史責任感,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教學主要內容:

本學期學習中國歷史九年級下冊,主要是世界史,共23課。八個單元,4節活動課。主要內容是人類文明的開端,亞洲和歐洲的封建社會,古代文明的傳播與發展,步入近代,殖民擴張與殖民地人民的抗爭,無產階級的斗爭與資產階級統治的加強,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世界,璀璨的近代文化。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冊主要重點是氏族社會的產生及其特點和作用,金字塔的建造和漢謨拉比法典,伯利克里統治時期雅典奴隸制的高度發展,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內容及作用,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特點與羅馬教廷的地位,亞歷山大大帝東征,阿拉伯數字的由來,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佛教的產生,《荷馬史詩》《天方夜譚》,文藝復興的本質和代表人物,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原因,美國獨立戰爭的起因和過程,《人權宣言》的頒,瓦特與蒸汽機,“三角貿易”,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林肯,俄國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對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社會的進步的理解,薩拉熱窩事件、凡爾登戰役和一戰影響。

難點有人類是怎樣由古猿進化而來的?古代文明為何產生在大河流域,認識伯利克里統治時期雅典奴隸主的民主政治,為什么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的意義,如何辯證認識羅馬帝國擴張的影響,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和平交往的歷史意義,_的產生和性質,世界古代東西方建筑的重要特點,首先在意大利興起的先決條件及實質,英國資產階級的曲折性和不徹底性,美利堅民族的形成,對雅各賓派和拿破侖,工業革命,奴隸“三角貿易”,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美國南北戰爭的原因,日本明治維新,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如何評價第一次世界大戰等。

五、學生現狀分析:

從上學期的學生學習狀況來看,九年級的學生,優生少,中等生和差生多,學生一遇到疑難問題解決不了。一班和二班的學生,優生、中等生、差生比例差不多。綜合來看,大多數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上課發言積極,基礎知識掌握比較好,就是個別學生手懶,不愿寫,針對上面情況,本學期采取提優補差措施,提高優秀率是當前最主要的,使學生的成績快速提高。

六、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先是要高質量的備好課,在備課中真正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平等受教育的權利,堅持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努力開發每個學生的特長和潛能,要堅持基礎性和科學性原則,準確傳授基礎知識,切實加強基本技能訓練。

2、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實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積的提高教學質量。課堂教學堅持以培養學生能力為重點,優化課堂教學,以提高課堂效率,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積極參與意識,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主動的探索中獲得知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3、課堂教學堅持整體性原則,教學過程中始終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的全面整合,使學生全面發展,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和實踐。尋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

4、教學語言規范,精神振奮,按時上下課,關心學生,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使學生學會學習,樂意學習。使學生逐步掌握歷史和認識歷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計算歷史年代,閱讀歷史教課書及有關的歷史讀物;識別和運用與教學有關的歷史地圖、圖片、圖表;搜集和整理與歷史學習相關的材料;敘述重要的.歷史事實;解釋重要的歷史概念,分析和評論重要的歷史問題等。

5、教學中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里特征,從學生的認識水平出發,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同時,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從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啟發學生對歷史的理解,避免死記硬背,減輕學生的負擔。

6、有效的作業,是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教師發現教學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做到及時批改和反饋。查缺補漏。

七、輔導:

輔導以學習上的優生和暫時的后進生為主,即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各能力,重視知識的查缺補漏和學法上的指導,又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及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習意志、習慣和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在輔導中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對那些學有余力的優秀學生,幫助他們發展特點,創造性地進行學習,培養其創新能力。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多方面關心愛護他們,幫助他們掌握歷史基礎知識的學習,使他們增強學習的信心,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八、教研課題及方案:

本學期以新課改為中心,提高課堂效率,改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學成績為目的。繼續用上學期的教研課題是: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工作實踐中要緊緊圍繞這一課題,潛心研究,大膽實踐,不斷的總結經驗教訓。在教學中以問題為載體,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通過自己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來實踐感受和體驗知識的生產過程,進而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并能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動手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健康個性的發展。

2025九年級歷史教案篇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大致了解人類形成的歷史,包括人類出現的概況、氏族社會形

成的原因及特點、原始社會的解體等。

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思考探究人類起源的問題,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

察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人文素養。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分析氏族社會的產生和原始社會解體等問題,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文化的進步是人類社會前進的根本動

力,也是人類文明水平的重要標尺。

二、教學重點氏族社會的產生及其特點和作用

三、教學難點人類是怎樣由古猿進化而來

四、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讓學生閱讀導言中的故事。問保守勢力為什么要謾罵、攻擊達爾文、赫胥黎?因為后者的觀點違背了他們一直信奉的上帝造人說。

在漫長的古代,人們一直堅信人是由神創造的,讓學生例舉東西方神創造人的傳說。亞當和夏娃的傳說女媧摶土造人的傳說達爾文、赫胥黎他們認為人類是怎樣產生的呢?由古猿進化而來

自學:1、人類是怎樣由古猿進化而來?

2、古猿是今天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它是怎樣進化成人的呢?

森林古猿

3、“完全形成的人”分為哪四個進化階段?

4、世界主要有哪三大人種?人種差異出現于何時?人種差異出現的原因?

5、最初的人類社會被稱為什么社會?能說說我們現在處于什么社會?人類至今已經歷了哪些社會?

(三)講解:第一階段:“樹猿”時代:2000萬年至500萬年前,化石產地:歐洲、亞洲、非洲大小:體長約60厘米體型像黑猩猩,它可以四足行走,也可以兩足行走,爬樹、吃果實

第二階段:“正在形成中的人”——非洲南方古猿

非洲南方古猿——“露西”

特征: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塊等天然工具,不能進行真正的勞動,屬于從猿到人的過渡階段,是“正在形成中的人”

第三階段:“完全形成的人”坦桑尼亞“能人”

特征:直立行走,能制造工具,進行真正的勞動,已從動物中完全脫離出來。是“完全形成的人”。

思考:1、在從古猿向人進化過程中決定意義的一步是什么?為什么這么說?

直立行走。(人類出現的標志是直立行走)因為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用于制造工具和進行勞動,而能夠制造工具和進行勞動,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直立行走促進了腦的發育。(南方古猿露西腦容量約400毫升,與古猿相近、早期猿人“能人”腦容量約800毫升、晚期猿人北京人腦容量約1043毫升、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腦容量與現代人接近,1500毫升左右)

2、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什么?為什么這么說?

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能夠制造工具和進行勞動。

人和動物分屬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人類社會是人類通過勞動改造自然的結果,而勞動離不開工具,不管是石器、還是現代機器,這些工具是人類制造并使用的。而動物是不會制造工具,最多會使用天然工具。如一種海貍用石塊敲碎貝殼,猩猩用樹枝釣白蟻吃等。

3、南方古猿是人嗎?人類什么時候形成?

是直立行走。人類在距今約三四百萬年前形成。正是南方古猿出現的時期。

4、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決定因素是什么?

(啟發思維:什么促使其直立行走,要生存,就要勞動來獲取食物)

生產勞動。可以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勞動要用手,促使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勞動要使用工具,由使用天然工具到制造工具。

小結:人類由非洲南方古猿發展而來,生產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起了決定作用,因為勞動促使手腳分工,開始直立行走,進而促進腦的發育;勞動的需要,開始制造工具并進行生產勞動,人類形成了(指完全形成的人),因為能夠制造工具和生產勞動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運用:探究動腦筋——火的使用體現人類形成后改造自然的能力。如鉆木取火,體現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生產勞動。所以火的使用在人類進化具有重要意義,如火可以作為武器,也可提供熟食,增強人的體質,但不具有決定意義。

(結合書本兩幅頭像感受人類的進化)我們現代人屬于哪個階段?

今天的人類依然在進化,但及其緩慢,根據用進廢退的原則,想象未來人類進化的形象?(外星人)

晚期智人出現的同時,現代人種差異顯現出來。

(現代人屬于晚期智人。熱帶的黑人、溫帶的黃種人、寒帶的白人。)

人種的差異,是不同自然地理環境等眾多因素長期影響的結果。

辨析現代社會有人宣言“種族優越論”,“白種人是秀的種族”觀點。能舉例。

第二大問題:氏族社會的產生?

1、人是社會的動物,有了人類,就有了人類社會。(區別于大自然)

2、原始人類為什么過著群居生活?結合書本介紹他們的社會組織和生活方式。

3、人類第一個正式的社會組織形式是什么?(聯系現代基本社會組織即社會細胞是家庭。氏族出現于晚期智人階段,氏族是按血緣關系結合在一起的穩定的社會集團,如一對父母生下的子女及孫輩等就構成有血緣關系的穩定的社會集團,聯系中國古代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盟戰勝蚩尤部落的傳說)

氏族先后經歷了哪兩個發展階段?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什么不同點和共同點?4、探究氏族是怎樣產生的?或如何理解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導致氏族的出現?

生產力發展:舊石器時代——采集狩獵經濟——婦女占主導地位;新石器時代——農業、畜牧業經濟——男子占主導地位;

社會的進步:主要指婚姻關系的變化。族內群婚——族外群婚

氏族產生的過程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什么規律?社會的進步:主要指婚姻關系的變化。族內群婚——族外群婚

氏族產生的過程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什么規律?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5、氏族社會的產生有什么作用?

實行族外群婚,能避免近親結婚對人體質的危害;

氏族以血緣為紐帶,能增強凝聚力,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促進社會的發展。

6、說說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小結:圍繞氏族社會的產生,我們主要了解了什么是氏族?氏族的發展階段及其特點?氏族產生的原因及其作用?明白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第三大問題:原始社會的解體?

1、討論原始社會是怎樣解體的?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出現剩余產品——出現私有制和奴隸制——出現了統治階級和統治機構等——原始社會瓦解、國家產生。

2、與氏族組織相比,國家有哪些不同特征?

3、你認為與奴隸社會相比,原始社會有哪些優點?公有制,天下為公;沒有剝削,沒有壓迫,共同勞動,共同消費。

4、你認為殘暴的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人類的進步還是倒退?從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課堂練習:根據所學內容和課程標準,設計相關問題,檢測學生掌握知識情況。

(五)堂清;題略

2025九年級歷史教案篇10

科學和思想的力量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以伏爾泰為代表的法國啟蒙思想主張及其影響,英國科學家牛頓和達爾文的成就;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偉大貢獻。

過程與方法目標:分析認識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使學生養成善于思考、觀察等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讓學生樹立不畏權貴、敢于捍衛真理和為了科學事業甘于奉獻的敬業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科學的革命。

難點:“思想啟蒙的火種”。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18世紀中期,法國有個名叫卡拉的新教徒,他的兒子因欠債而自殺了。天主教會向法院誣告卡拉,說他兒子因為想改信天主教,被信仰新教的父親殺死了。法院不問青紅皂白,逮捕了他的全家,還將卡拉判處死刑。伏爾泰聽說后,非常憤怒,譴責法國天主教會。四年后,教會不得不宣布卡拉無罪,恢復了他和家人的自由。你想了解伏爾泰和他的同齡人更多的故事嗎?讓我們走進歷史,共同學習和了解伏爾泰等人的思想。

(設計意圖:利用真實的故事,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教師引領,合作探究

一、理性的追求——思想啟蒙運動

展示:

啟蒙:啟發智慧,擺脫蒙昧。

思想啟蒙運動是使人類獲得智慧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1、啟蒙思想出現的原因

展示:

14世紀,意大利一些城市出現了手工工場,這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一股資產階級文化的新潮流在意大利興起,這次資產階級文化運動在歷稱為文藝復興。15世紀后半期,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18世紀,法國舊制度的弊端日益顯露,社會矛盾激化,出現了一批啟蒙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等。

教師:啟蒙思想出現的原因是什么?時間?

學生:一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出現和發展;二是法國社會矛盾的激化。

(設計意圖:利用文藝復興和法國大革命的背景來把握啟蒙思想的原因。)

2、啟蒙思想家的不同主張及其作用

展示:學生完成表格

(設計意圖:采用表格方式直觀展示,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本課的基礎知識。)

教師:各位啟蒙思想家反對君主專制和對自由平等思想的宣傳,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促進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到來。

展示:

材料一美國《獨立宣言》:痛斥了英國國王對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們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轉讓的權利。

材料二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權。

材料三法國《人權宣言》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

材料四戊戌變法時期的啟蒙思想家嚴復,在英國留學期間,開始研究西方政治學說,考察資本主義社會的實際情況。他認為要救國,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維新改革。

教師:結合上述四則材料歸納啟蒙思想的影響。

學生: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進了歐洲的社會進步。同時也促進了亞洲社會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思想啟蒙運動對中國產生了哪些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問題。

展示:

戊戌變法為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打下了基礎,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為中國革命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

(設計意圖:聯系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注重知識的拓展與延伸。)

教師:啟蒙思想就像一盞明燈指引了社會發展的方向,沖破了封建專制和天主教會的束縛,也推動科技成就有了重大突破。

二、科學的革命——近代科學成就

1、近代科學家的主要貢獻

問題:近代歐洲的科技發明有哪些成就?(指導學生看書139—140頁,標記。)

(設計意圖: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通過練習,強化記憶。)

教師:以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為代表的科學家的杰出成就奠定了近代科學發展的基礎,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2、近代科技發明碩果累累的原因

展示:

材料一隨著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自然科學從宗教神學的束縛中逐漸解放出來,獲得了極大的發展。

材料二牛頓在少年時代就喜歡制作機械玩具。相傳,他做過一架磨坊的模型,用小老鼠拉磨。有一次他放風箏時,把小燈掛在繩子上,晚上,同村人抬頭望去疑是彗星出現。他還做了一個日晷放在村子中央,被人稱為“牛頓鐘”。牛頓一生能取得巨大的成就,與他的勤奮精神不開。他經常通宵達旦地做實驗,有時一連幾個星期都在實驗室工作。

教師:通過上述材料,你認為科技革命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是大前提,也是根本原因;思想自由是重要因素。掙脫封建神學的束縛,促使人們去積極思考,對科技進步的促進作用不可低估;科學家的個人因素:勤奮、實踐、創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語言的魅力是勢不可擋的。

展示:名言警句

如果說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牛頓

聰明人之所以不會成功,是由于他們缺乏堅韌的毅力。——牛頓

不要努力成為一個成功者,要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愛因斯坦

(三)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三、進步的階梯——科學和思想的力量

教師:在人類近代文明的歷,理論常常是行動的先導。近代歷史的發展正是建筑在先進的思想理論基礎之上的。在科學技術上取得巨大成就,巨匠之多、成果之豐碩、影響之深遠都是空前的。

課后小結

教師:在人類近代文明的歷,理論常常是行動的先導。近代歷史的發展正是建筑在先進的思想理論基礎之上的。在科學技術上取得巨大成就,巨匠之多、成果之豐碩、影響之深遠都是空前的。

課后習題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在法國為即將到來的革命啟發過人們頭腦的那些偉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們不承認任何外界的,不管這種是什么樣的。……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

——恩格斯

材料二難道農民的兒子生來頸上帶著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在腿上帶著踢馬刺嗎?……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是平等的……除了法維之外,不依賴任何別的東西,這就是自由人。

----伏爾泰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

⑵材料一中受到最無情批判的“”指的是什么?

⑶根據材料二概括伏爾泰的主要思想。

板書

第22課科學和思想的力量

一、理性的追求——思想啟蒙運動

二、科學的革命——近代科學成就

三、進步的階梯——科學和思想的力量

2025九年級歷史教案篇11

一、歐洲的聯合

西歐:是指二戰后,在國際政治概念上,指除蘇聯和東歐國家之外的24個歐洲資本主義國家。

面積360萬平方千米,人口3.5億。是資本主義的發祥地。課本采用的是后一概念。

二戰后初期西歐各國面臨經濟恢復的艱巨任務:1.英國戰爭奪去41萬人口,全國1/4財富毀于戰火之中,戰爭期間出口貿易大減,工業技術裝備更加陳舊。2.法國在法西斯占領摧殘下,工業體系殘缺不全,生產處于癱瘓狀態。3.德國戰爭奪去700萬人口。

西歐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引導學生從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兩個方面來分析。主觀條件是西歐國家積極引進先進科技并制定了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客觀條件則是美國對西歐的援助。當然,美國對西歐的援助是為了控制西歐,西歐接受援助則是有效地利用了這一外部條件。

歐共體的產生:

“歐共體”的背景,二戰后美國的全球戰略是控制西歐和日本,遏制蘇聯勢力向西發展,充當世界霸主。援助西歐是其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西歐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西歐國家感到:美蘇兩國對西歐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數,提高西歐國家的國際地位,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必須密切聯系加強合作,于是60年代建立“歐共體”。所以說“歐共體”是西歐國家為了維護自身安全和利益而建立的一個經濟聯合組織,為戰后西歐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礎上建立了歐洲聯盟,簡稱歐盟。使用統一貨幣——歐元。歐盟成員國內部人員、資本和貨物可自由流通,不同國家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任何一個成員國工作、學習或居住;同時,歐盟還力求在外交和國家安全方面步調一致。歐盟成為世界上的經濟體。

二、日本的崛起

二戰后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

1、日本經濟現代化的實現,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既有外部條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2、戰后初期日本實行的民主改革,推動其社會經濟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也對社會生產關系作了局部調整,建立起適應當代經濟發展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和有利于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的企業組織形式和管理體制,從而將國民中蘊藏的勞動智慧和創造力激發釋放出來,成為推動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基礎動力。

3、戰后國際形勢的演變給日本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美國私人資本也大規模涌入日本。美國的扶植,使日本獲得了經濟發展所必需的資金和技術。

4、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后就一直非常重視教育。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經費支出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在人才結構方面,政府根據不同時期經濟結構的發展變化,調整教育重點。由于日本長期堅持“教育先行”的戰略,為經濟發展保證了人才資源。

5、日本政府利用國內外各種條件,確定了具有本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在這方面,日本的國家干預方式和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特點,都對經濟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除此之外,政府根據日本的特點,一方面采取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方針,另一方面確立“貿易立國”的戰略,積極有效地開拓國際市場,擴大進出口貿易,加強資本輸出。日本企業不惜花費巨額資金,吸引優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礎上博采眾長,改革創新。

經濟高速發展使日本發生了巨大變化,達到了歐美原發性現代化國家的發達水平,完成了自明治維新開始的在世界體系中從邊緣國家向中心國家的轉變。

日本在經濟上的國際地位迅速提高。1968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419億美元,超過了聯邦德國,僅次于美國,躍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二位。1970年,日本在世界國民生產總值和世界貿易中的比重均為6%左右,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大國。

產業結構和社會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轉折。產業結構的變化引起就業人口轉移,城市人口激增,其中新中間階層比例不斷增大。國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耐用消費品普及率提高,形成了“大眾消費社會”。城市和鄉村的差別縮小,農民的收入與工人相當。

社會結構的變遷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思想觀念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自己屬于“中間階層”。

戰后西歐與日本都樂于也善于引進和吸收外國先進科學技術,注重發展教育,培養人才。這一點是促使兩國經濟騰飛的關鍵,也是我們今天必須至始不移地堅持和貫徹的一項基本國策──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在改革中必須堅持求實與創新。

2025九年級歷史教案篇12

一、俄國農奴制改革(又稱俄國1861年改革)——避免革命的改革。

1.背景(1)根本原因:農奴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2)直接原因:克里木戰爭失敗激化了國內矛盾。2.時間:1861年;領導人物: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3.目的:鞏固統治,避免革命。方式:自上而下。性質: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4.內容:農民在獲得解放(人身自由)的同時,以“贖買”的方式得到一塊“份地”(只有使用權),仍歸“村社管理”。

5.實質: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結起來對農民進行的雙重敲詐與掠奪。(說明改革限度地維護了地主階級利益。)

6.影響(作用)(1)積極:廢除了農奴制,使俄國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2)局限性:沒有改變沙俄的專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

7.對俄國農奴制改革的認識:俄國改革抓住了歷史機遇,順應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潮流,是本國重要轉折點。啟示:順應歷史潮流的改革推動社會進步;只有不斷變革、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發展。二、美國內戰(又稱美國南北戰爭)——決定美利堅命運的內戰。

1.根本原因:南北不同經濟制度的矛盾,矛盾的焦點是奴隸制存廢問題。

2.直接原因(導火線):1860年林肯當選美國總統。3.時間:1861—1865年;領導人物:林肯。4.內戰爆發標志:1861年南方發生叛亂挑起內戰。

5.經過:內戰初期北方失利,為扭轉戰局,林肯政府頒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兩個法令。重要文獻:《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內容:從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南部叛亂各州的黑人奴隸一律獲得人身自由。作用:提高林肯威信;調動人民積極性;扭轉了戰局。6.結果:北方勝利。性質:美國歷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7.影響:(1)廢除了黑人奴隸制;(2)維護了國家統一;(3)為美國后來成為世界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強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8.林肯:(1)主要貢獻:贏得內戰的勝利;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國家統一。

(2)評價:是美國歷杰出的政治家,領導北方人民贏得內戰的勝利。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國家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道路,為美國歷史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成為美國歷總統之一。(3)學習品質:①個人奮斗,堅忍不拔的精神;②為國家利益社會發展進步而獻身的精神。

9.有人認為廢除黑人奴隸制后美國黑人從此得到徹底解放,你怎么看?答:這個觀點不正確,因為黑人奴隸只獲得人身自由并沒有民主權利,仍受到不公正待遇,種族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

10.北方勝利的原因:(1)北方實力遠勝于南方;(2)人心向背:北方為維護國家統一和廢除黑人奴隸制而戰,具有正義性。(3)采取有效措施: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得到民眾支持。(4)而南方叛亂,分裂國家,不得人心,失道寡助。

11.“一幢裂開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望房子崩潰,但我的確希望它停止分裂。”——林肯(1)材料中所說的“裂開的房子”是指:美國南北不同經濟制度矛盾。(2)林肯當選總統后,首要完成

的任務是:維護國家統一。是通過美國內戰解決的。方法:武力(軍事力量)。三、日本明治維新(1868年)——武士領導的社會變革

1.背景:內憂: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日本封建專制閉關鎖國(封建專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發展);外患:美國打開日本國門,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

2.倒幕運動:主力:中下級武士(倒幕派,改革派);結果:幕府統治被。3.明治維新(1868年)(1)目的:“變法圖強”、“富國強兵”。(2)人物:明治天皇。性質: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3)內容:①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廢藩置縣,取消武士特權;②經濟上:殖產興業,發展近代工業;

允許土地買賣;③軍事上:實行征兵制,建立常備軍(皇軍);④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開化”,實行強制性義務教育,發展近代教育。——是最有遠見(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其中向西方學習的措施有: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設備;派遣留學生;實行征兵制,建立常備軍;派出使團出訪歐美,學習經驗和治國方略。

(4)1889年日本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開始有限的憲政統治。

(5)影響:①使日本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②擺脫民族危機成為亞洲第一強國;③但也走上對外殖民

擴張道路,成為亞洲和平的新威脅。

4.日本明治維新的啟示:①要善于學習與借鑒先進文明,根據國情有選擇取舍;②要重視人才科教興國。6.日本明治維新前后日本對外政策的變化:之前是閉關鎖國,之后是對外開放并侵略擴張。四、第二次工業革命:1.時間:19世紀70年代。2.標志:電的發明和使用。3.特點:以電為核心的革命,電力得到廣泛應用。4.時代:“電氣時代”。

5.表現(內容):①新能源的發現和應用(電力、石油);②新機器、新產品的創制(內燃機、柴油機);③新交通工具的出現(汽車、飛機);④新通訊工具出現(電話、電報)。6.主要發明及成果:①愛迪生(美):電燈、留聲機等,被稱為“發明大王”。②卡爾?本茨(德):第一輛使用汽油內燃機的汽車(“汽車之父”)。③福特(美):首先在汽車生產中使用流水線裝配工藝。

④萊特兄弟(美):發明飛機(被譽為“航空飛行器的先驅”)。⑤奧托(德):第一臺煤氣內燃機。7.汽車的普及,人類在交通運輸領域進入“汽車時代”。影響(作用):縮短了人們之間的距離;改變了人類社會面貌和生產方式。方便人們出行、擴大人們視野、密切了人們之間的聯系,促進經濟的發展。8.西方國家率先進入電氣化時代。電力的使用,使人類在材料領域告別“棉花時代”,進入“鋼鐵時代”。現代工業崛起的標志是:“電氣時代”和“鋼鐵時代”的到來。

9.劃分兩個不同時代的革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由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時代”跨進“電氣時代”。10、影響:①經濟上:社會物質財富迅速增加,生產領域出現壟斷組織;②政治上:先進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統治基礎擴大,社會相對穩定;③文化上:西方國家開始走上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文化水平上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但第二次工業革命并沒有根除資本主義社會原有的弊端,仍是人剝削人的社會,貧富差距懸殊。

11.工業革命的啟示(結論):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推動社會的進步。對國家而言: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重視人才。對個人而言: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五、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7月——1918年11月)

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2.具體原因:兩大軍事侵略集團的形成,瘋狂擴軍備戰。①兩大軍事集團是:同盟國(德、奧、意)和協約國(英、法、俄)(性質:軍事侵略性集團)。②兩大事集團形成后的后果(影響):瘋狂地擴軍備戰,使世界局勢日益緊張,世界大戰一觸即發。③巴爾干半島成為歐洲的“火藥桶”,是列爭強奪的焦點。

3.直接原因(導火線):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刺殺奧匈帝國的斐迪南夫婦)。4.開始標志:1914年7月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

5.交戰雙方:同盟國與協約國;主要戰場:歐洲;主要戰線:西線。

6.一戰的轉折點:凡爾登戰役(一戰中最殘酷的戰役,傷亡人數最多,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說明戰爭的殘酷性)。結果:德軍的進攻被遏止,法軍開始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

7.結束標志:以同盟國戰敗而告結束。8.性質:帝國主義間的掠奪戰爭。(爭奪殖民地和勢力范圍)。9.一戰的啟示(影響、災難):給世界帶來巨大災難,是人類文明的一場浩劫。所以全人類應熱愛和平,反對戰爭。樹立熱愛和平遠離戰爭的意識。世界要和平、和諧發展。

10384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原装修公司_山西整装家装设计_太原室内装潢软装_肖邦家居 | 石栏杆_青石栏杆_汉白玉栏杆_花岗岩栏杆 - 【石雕之乡】点石石雕石材厂 | 活动策划,舞台搭建,活动策划公司-首选美湖上海活动策划公司 | 飞扬动力官网-广告公司管理软件,广告公司管理系统,喷绘写真条幅制作管理软件,广告公司ERP系统 | 申江储气罐厂家,储气罐批发价格,储气罐规格-上海申江压力容器有限公司(厂) | 蓝牙音频分析仪-多功能-四通道-八通道音频分析仪-东莞市奥普新音频技术有限公司 | 汽车润滑油厂家-机油/润滑油代理-高性能机油-领驰慧润滑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 二次元影像仪|二次元测量仪|拉力机|全自动影像测量仪厂家_苏州牧象仪器 | 巨野月嫂-家政公司-巨野县红墙安康母婴护理中心 | 宽带办理,电信宽带,移动宽带,联通宽带,电信宽带办理,移动宽带办理,联通宽带办理 | 利浦顿蒸汽发生器厂家-电蒸汽发生器/燃气蒸汽发生器_湖北利浦顿热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气象监测系统_气象传感器_微型气象仪_气象环境监测仪-山东风途物联网 | 咖啡加盟,咖啡店加盟连锁品牌-卡小逗 | 数字展示在线_数字展示行业门户网站 | 定制/定做衬衫厂家/公司-衬衫订做/订制价格/费用-北京圣达信 | 电机保护器-电动机综合保护器-上海硕吉电器有限公司 | 智慧养老_居家养老_社区养老_杰佳通 | 【北京写字楼出租_写字楼租赁_办公室出租网/出售】-远行地产官网 | KBX-220倾斜开关|KBW-220P/L跑偏开关|拉绳开关|DHJY-I隔爆打滑开关|溜槽堵塞开关|欠速开关|声光报警器-山东卓信有限公司 | 体视显微镜_荧光生物显微镜_显微镜报价-微仪光电生命科学显微镜有限公司 | 【法利莱住人集装箱厂家】—活动集装箱房,集装箱租赁_大品牌,更放心 | 代理记账_免费注册公司_营业执照代办_资质代办-【乐财汇】 | 膜结构_ETFE膜结构_膜结构厂家_膜结构设计-深圳市烨兴智能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 陶瓷砂磨机,盘式砂磨机,棒销式砂磨机-无锡市少宏粉体科技有限公司 | 煤棒机_增碳剂颗粒机_活性炭颗粒机_木炭粉成型机-巩义市老城振华机械厂 | 假肢-假肢价格-假肢厂家-河南假肢-郑州市力康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 | 喷涂流水线,涂装流水线,喷漆流水线-山东天意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塑料瓶罐_食品塑料瓶_保健品塑料瓶_调味品塑料瓶–东莞市富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游动电流仪-流通式浊度分析仪-杰普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 垃圾清运公司_环卫保洁公司_市政道路保洁公司-华富环境 | 留学生辅导网-在线课程论文辅导-留学生挂科申诉机构 | 高通量组织研磨仪-多样品组织研磨仪-全自动组织研磨仪-研磨者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利浦顿蒸汽发生器厂家-电蒸汽发生器/燃气蒸汽发生器_湖北利浦顿热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重庆监控_电子围栏设备安装公司_门禁停车场管理系统-劲浪科技公司 | 西安中国国际旅行社(西安国旅) | 筛分机|振动筛分机|气流筛分机|筛分机厂家-新乡市大汉振动机械有限公司 | 挤出机_橡胶挤出机_塑料挤出机_胶片冷却机-河北伟源橡塑设备有限公司 | 执业药师报名时间,报考条件,考试时间-首页入口| 非小号行情 - 专业的区块链、数字藏品行情APP、金色财经官网 | 上海APP开发-APP制作-APP定制开发-上海APP开发制作公司-咏熠科技 | 金库门,金库房,金库门厂家,金库门价格-河北特旺柜业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