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主題
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接下來給大家分享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主題,希望對大家寫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主題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主題篇1
教學目標:
1、鞏固顏色單詞red﹑yellow、blue、green﹑pink﹑purple﹑black、
2、初步感知﹑學習句型“Ilike……、”能表述出自己喜愛的顏色。
3、培養幼兒對英語的興趣。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設備一套、課件
2、圖片(布置成小花園)、畫紙、油畫棒若干
3、手偶一個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課件,通過歌曲“ColourColours!”引出活動內容。
(二)基本部分:
1、復現已學的顏色單詞。(課件展示)
T:Whatcolour?
C:Yellow/Black…
T:Red?
C:Yes、/No、Blue、
2、說唱顏色。(播放課件)
孩子們在歡快的音樂中,說一說,唱一唱,鞏固學過的顏色。
3、Game:Whichone?(課件展示)
幼兒通過仔細觀察,判斷教師所指定的顏色,并作出相應的指示動作。
4、利用“花園”圖片,引出新授內容。
(1)教師介紹花園,并從花叢中選出一朵顏色漂亮的花,進行示范:Red、Ilikered、
(2)利用手偶,復現新授內容。
5、摘花活動
幼兒根據意愿,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顏色,讓幼兒嘗試用“Ilikered/yellow…、”表達出自己喜愛的顏色。
6、種花游戲
教師把剪好的各種花朵發給孩子,讓他們在歡快的音樂聲中,選擇自己喜愛的顏色,進行涂色,教師進行個別指導。讓孩子們把自己親手畫的花,種到花園里。鼓勵孩子用英語表達自己喜愛的顏色“Ilikeblue/green…、”
(三)結束部分:
播放課件,聽歌曲,激發幼兒對下一次英語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主題篇2
教學形式:
團體或小組教學
教學方法:
游戲童謠情景表演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乘火車要遵守先檢票后上車,上車時不遲到和要在站臺處接送人等禮儀。
2、培養幼兒的公德意識和良好的公共場所禮儀行為。
核心要素:乘火車提前到候車室等檢票
不亂跑不吵鬧車進站票拿好
活動準備:
音樂《火車快飛》的CD(或其它關于火車的音樂)、放大的幼兒用書“看一看”、圖片、老師自制火車票。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猜謎語:長長一條鐵巨龍,走起路來轟隆隆。
遇到大河過鐵橋,遇到高山鉆遂洞。
腳下鋼輪走得快,日行千里力無窮。(打一交通工具)
(二)關鍵步驟:
1、引導幼兒回憶并講述自己坐火車時的經歷和見聞。
(1)提問:“小朋友,你們坐過火車嗎?上火車之前先要做些什么事情?”
(2)“在候車室里候車時,你都做些什么時候事?檢票的時候你是怎樣做的?”
(3)“在進入候車室的時候有一件事是乘客必須要做的,你知道這是一件什么事情嗎?”
2、出示放大的《幼兒用書》“看一看”引導幼兒有序地觀察圖片內容,并講述故事內容。
(1)請小朋友說一說“看一看”圖中的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
(2)故事中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呢?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3)請個別幼兒完整地講述故事。
(三)結束活動:
1、我們在乘坐火車時,要訂好買好火車票,提前到火車站,在進入候車室時要對行李進行安全檢查,然后排好隊檢票,持票上車,接送親友時要購買站臺票,并盡快離開。
2、帶領幼兒大聲地、有韻律地朗讀三字兒歌。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主題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手的作用及五個手指各自的名稱和用途。
2、愿意大膽參與嘗試手指印畫,能在單個手指印畫的基礎上,進行多個手印的組合印畫。
3、能發揮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點,添畫出各種不同生動有趣的形象。
活動重難點:
重點:愿意大膽參與嘗試手指印畫,能在單個手指印畫的基礎上,進行多個手印的組合印畫。
難點:能發揮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點,添畫出各種不同生動有趣的形象。
活動準備:
1、大手教具一個、教師范例畫(單個的手指印畫和手指組合印畫)
2、幼兒用紙、顏料、抹布、鉛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以猜謎游戲,導入活動。
教師: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謎語,想不想猜一猜?
教師: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來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勞動人人夸。(手)
2、師幼共同討論:“我的小手真能干”
(教師出示一只大手的圖片)
教師:這是手媽媽,看一看她有幾個手指寶寶?
教師:你知道這幾個手指寶寶的名字嗎?(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
教師:你最喜歡那個手指寶寶?你能用它做什么?
3、討論“手指王國”
(教師出示“手指印畫”的范例)
教師:今天一群生活在手指王國的人要舉行盛大的聚會了,看看都有誰來參加了?(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說說畫面上的內容。)
教師:你想參加嗎?那你會代表誰來參加?(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為下一步的創作打下基礎。)
4、示范與講解:
教師向幼兒示范手指印畫的步驟、方法及注意事項。
步驟:
(1)用任意一指蘸顏料,在合適的位置用力按。
(注意手指蘸的顏料要覆蓋整個指肚。若顏料太稀,注意在顏料盒旁邊刮一下;若顏料太干,注意盡量讓顏料覆蓋整個指肚;可以嘗試分別用五個手指進行印畫,注意一個手指盡量蘸一種顏色的顏料。)
(2)待顏料干后,用鉛筆在按出的形狀上進行添畫、創意。
(鼓勵幼兒嘗試用多個手印進行組合創意。)
二、基本部分: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嘗試將手印添畫出印各種各樣的形象,提醒幼兒將手印進行大膽組合。教師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個別指導,對能力強的幼兒還可以進一步引導他們對作品進行大膽創意。)
三、結束部分:
幼兒作品展示,讓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的作品,啟發幼兒相互評價作品。、
四、延伸活動:
1、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將手印畫設計地更有情節,然后投放到閱讀區講給同伴聽。
2、在手指印畫的基礎上,合理加入手掌印畫和手的其他部位的印畫方式,讓畫面更豐富。
3、制作賀卡,將手印畫和其他繪畫形式加入其中。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主題篇4
【教材分析】
中班的幼兒已有一定的美術表現技能和欲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正處于良好的發展期。在美術活動中他們愿意嘗試探索更高級的表現形式。
【活動目標】
1.在蜘蛛織網的情境中,嘗試將多種線條進行創造性地組合,變化出豐富多樣的圖案。(重點)
2.能運用兩種線條和多種組合表現漂亮的蜘蛛網。(難點)
3.體驗線條組合變化的樂趣和創作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好忙的蜘蛛》PPT、蜘蛛織網的視頻資料。
2.長方形紙人手一張,蜘蛛圖片一張,線條圖片(螺旋線、折線、粗直線等)。
3.刮畫紙人手一張(上面畫有蜘蛛),竹筆。
【活動過程】
一、教師運用情景“好忙的小蜘蛛”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出示PPT,幼兒觀察并回答:誰來了?小蜘蛛在干什么?它是怎么織網的?
2.教師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并提問:蜘蛛吐的絲是什么樣的?如果你是小蜘蛛,會利用絲吐出什么樣的花紋?
二、教師示范刮畫紙的作畫方法。通過情景和視頻了解小蜘蛛織的網的形狀特點。
1.出示刮畫材料,了解刮畫紙的特點,教師示范竹簽在刮畫紙上作畫的方法,
2.利用蜘蛛吐絲的情境將蜘蛛“吐的絲”畫下來,請多位幼兒每人畫一條絲,然后貼在小蜘蛛旁邊。
小結:這么多漂亮的絲,有彎彎的,有曲折的,有一圈圈的,還有粗細不同的,這下小蜘蛛就可以用來織一張漂亮的網了。
3.播放小蜘蛛織網的視頻,了解蜘蛛織網的順序。
(1)請幼兒仔細觀察,剛剛蜘蛛吐的絲藏在哪里了。
(2)提問:你還發現了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追問:這兩條絲是怎么樣織在一起的呢?
小結:原來不同的絲都可以做朋友,這樣就能編出不一樣的網。
三、幼兒創作:小蜘蛛織網。嘗試用竹簽在刮畫紙上用不同的形狀的線條進行線描畫。
1.出示PPT范例,引導幼兒觀察:這張網有什么不一樣?
2.創設小蜘蛛織網情境:小蜘蛛們,請你也來織出一張漂亮的網。
3.進行線描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品評價:漂亮的蜘蛛網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喜歡的作品并說一說原因。
提問:你最喜歡哪張蜘蛛網?為什么?它是用哪些花紋或者圖案織成的?
【延伸活動】
在美工區中繼續投放相關材料,幼兒進行刮畫線描畫的創作活動。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主題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擦鼻涕方法。
2、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3、初步理解“抹”、“擦”、“臟乎乎”的意思。
活動準備:
請配班老師扮演豬媽媽。豬胸飾一個。小塑料筐5只,內放正方形餐巾紙若干。塑料桶5只。
活動過程:
(一)豬媽媽以敲門的形式出現,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1、“咚咚咚”,老師邊去開門邊問:“誰在敲門呀?”“哎,小朋友,誰到我們班來做客了?”
2、小朋友與豬媽媽相互問好(學說禮貌用語)。
3、師問:“豬媽媽,今天你來我班有事嗎?”
4、豬媽媽說:“嗨,我的寶寶不見了,不知去哪兒了,所以,我到你們班上來找找,看看我的寶寶是不是在你們這里”。
5、師問:“豬媽媽,豬媽媽,你的寶寶長的怎么樣?”
6、豬媽媽說:“我的寶寶臉上臟乎乎的,流著鼻涕,還用手抹,抹的臉的兩邊像長著長長的胡須?!薄昂⒆觽?,幫我找找好嗎?”
7、師說:“小朋友,你們仔細找找,看誰像她的寶寶,長著長長的胡須?!保ㄒ笥變夯ハ鄼z查)
8、他們為什么會長胡須呢?
(二)教幼兒學習正確的擦鼻涕方法:
1、師問:小朋友,你們什么時候會流鼻涕呢?(讓幼兒自由回答)。那鼻涕流出來了怎么辦?(請全體幼兒拿餐巾紙擦,請幼兒注意,擦完后紙仍到塑料筐里)師注意觀察。
2、請擦得正確的和不正確的約3—4個小朋友上來擦給大家看。(請幼兒注意看)
3、擦完后問:這些小朋友擦的好嗎?為什么?(請幼兒自己觀察、比較,說出正確的擦鼻涕方法。)
4、師:好,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學某某小朋友擦的方法。
5、師分布示范:a、雙手打開餐巾紙,b、把餐巾紙捂在鼻子上向中間捏攏。
6、全體幼兒練習,師個別指導,最后互相檢查。
總結:
我們的小朋友真棒,個個都學會了,以后呀,鼻涕流出來了千萬不要像小豬一樣去抹,記住要用餐巾紙或手帕擦,向中間捏攏,擦得干干凈凈的,做個愛清潔的好寶寶。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主題篇6
教學目標:
感受散文的美,體驗母子親情交流的愉快。
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落葉》。
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落葉》
了解春天、夏天、秋天時樹葉不同特征。
幼兒呈半圓形坐好。
教學流程:
一、幼兒交流,導入新課。(幼兒通過觀察春、夏、秋樹葉的不同變化,了解到樹葉的季節性變化特點,自然引出秋天的落葉。)
出示春、夏、秋天的樹木圖,師:小朋友,請仔細觀察,圖中的樹葉有什么不同?
二、完整欣賞散文,運用動畫引導幼兒理解散文內容。
1.出示動畫,有感情地配樂朗誦散文。(通過音樂、動畫、散文的有機整合,深深地感染幼兒,使幼兒了解到散文的意境,使整篇散文的學習起到“未有曲調先有情”的作用。)
2.第二遍出示動畫,幼兒再次熟悉散文內容。(在此環節中幼兒看著圖示試著將散文內容基本表達出來,真正的體現“幼兒自主學習在前,教師引導在后”。)
3.教師帶著幼兒朗讀散文的最后一段“小樹葉在秋風中飄呀飄呀,飄向四面八方,一個個都安下了家,它們心里還惦記著大樹媽媽,盼著大樹媽媽明年春天生出許多許多小娃娃。”引導幼兒讀出小樹葉愛媽媽的情感。
三、引導幼兒用抱一抱、親一親、看一看等動作體驗母子相親相愛的情感。
四、圍繞愛媽媽的話題進行自由交談,體驗母子親情。
師:小樹葉是怎么愛媽媽的?你喜歡自己的媽媽嗎?說說你是怎樣關心媽媽的?
活動延伸:
請每個寶寶對媽媽說一句關心的話或做一件事愛媽媽的事。
教學反思:
散文《落葉》選材來自我們身邊的自然事物,自然界的`神奇變化總是吸引幼兒關注、好奇的目光,激發起幼兒探究的欲望。教材中童話般的意境將落葉這一平常之物賦予了極強的生命力,生動、形象地向幼兒展現了一幅美麗的自然景象,并在童趣中將散文優美的意境、擬人化與夸張的修辭手法等語言美的魅力充分體現出來。
一、找準時機,開展活動。
孩子思維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如果沒有直觀形象的參照物,讓他們憑空想象事物,是有很大難度的。因此,我特意選擇這金色的秋天,來進行本活動。孩子們最近聽的是秋天的故事,唱的是秋天的歌,看的是秋天的景物,吃的是秋天的水果和蔬菜??傊⒆邮菨M眼皆秋色。落葉當然也是眼中之物了,這就有了活動之源。所以,孩子們在活動中興趣盎然,興致勃勃。
二、多媒體創設意境,激發興趣,突破難點。
散文的內容是對幼兒零散的“秋天的感受”的最好概括,但抽象的文字內容幼兒不易理解。幼兒對事物的感知往往是直觀形象性的。生動形象的動畫課件將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配樂朗誦中,幼兒將會再次身臨其境。通過欣賞,幼兒對散文內容有了一定的整體感受,初步感受到散文的美,體驗了母子親情交流的愉快。
三、適度延伸,深入感受。
為了讓幼兒進一步理解與體驗散文帶來的優美意境,體驗母子親情交流的愉快,所以設計了活動延伸:“請每個寶寶對媽媽說一句關心的話或做一件事愛媽媽的事?!币驗橄抡n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進一步拓展的開始。所以創設發展語言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充分的表達機會,活動延伸滿足了幼兒表達的愿望,將課堂延伸到家庭。
當然,本次活動也有好多地方值得探討。例如對于散文中難理解的詞“惦記、焐焐、盼望”,教師雖然引導解釋,但孩子還是不能真正理解;再如課中孩子盡管在我的引導下學得興致勃勃,但沒有主動提問的現象,就連他們不能理解的地方也沒有提出來,這說明我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我一定努力進取,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打造自己的教學品牌。
3.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小百科:落葉是一種自然現象,一般秋天,大部分落葉植物、樹木開始落葉,葉子枯黃、卷曲,從樹上落下,隨風飄舞,也代表深秋后,冬天即將到來。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主題篇7
【活動目標】
1、仔細傾聽故事,知道要愛護花草樹木。
2、知道老人勞動很辛苦,學習主動關心和幫助老人。
【活動準備】
1、創設一個美麗的小花園場景,分別放些真假月季花、茉莉花等。
2、木偶(熊貓奶奶與小象)
3、幼兒用書和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談話引起幼兒興趣?!茇埬棠淘诹肿永镄麻_辟了一塊地,種了許多許多的花,是個很美麗的小花園,她每天辛苦得照顧著這些花,但終于發生了一件事。聽故事的前半段,從開始……她著急地在想:我不在花怎么辦?它們該渴死了。
2、提問幫助幼兒回憶故事內容?!茇埬棠痰男』▓@里有些什么花?——熊貓奶奶每天一早干什么?她怎樣照看這些美麗的花?——熊貓奶奶突然生病了,為什么?
3、講述故事的后半段。——那到底花怎么樣了呢?它們有沒有渴死呢?教師講述故事的`后半段,并設問:——花園里的花長得很好,并沒有渴死,那是因為小象在幫助熊貓奶奶,假如小象不去會怎么樣呢?
4、教師和幼兒共同表演,激發幼兒尊重老人的情感。教師和幼兒共同布置場景,并一起表演木偶,再現故事中美的場景。
【活動延伸】
1、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怎樣關心幫助老人,并回家后做一件關心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事情。
2、開展韻律活動:《小雨和花》幼兒自由創編下雨、澆花、和花喝水的動作。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主題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胡蘿卜、白菜以及彩椒這幾種蔬菜的名稱及特點。
2、初步了解蔬菜的營養價值,知道多吃蔬菜對身體好。
3、愿意參與集體談論,嘗試用語言或肢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胡蘿卜、白菜以及彩椒這幾種蔬菜的名稱以及特點。在活動中鼓勵幼兒積極大膽的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難點:初步了解蔬菜不同的營養價值,知道多吃蔬菜身體好,愿意吃蔬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對常見蔬菜有一定的認識。
物質準備:胡蘿卜、彩椒、白菜以及它們的圖片、摸箱、PPT課件、音樂《找朋友》。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導入:出示摸箱,吸引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有幾位客人來到了我們的班級,但是他們很害羞,我們一個一個的請他們出來吧。
基本部分
一、認識蔬菜精靈
1、白菜精靈
請一位幼兒在摸箱摸出白菜,教師引導幼兒集體觀察。
教師:“哇,我們請出了第一位客人,白菜。小朋友們看一看,白菜長什么樣?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
教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白菜有什么營養嗎?”幼兒舉手發言。
教師:“小朋友們說了這么多,那到底它有什么營養呢?別著急,今天呀,我們的白菜精靈來到了小三班,要和我們介紹白菜的營養,我們一起請它出來好不好?”
幼兒、教師:白菜精靈快出來!
白菜精靈: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白菜精靈。我呀,吃起來甜甜的,而且我身體里有很多的維生素,多吃我呀,不僅可以使我們的皮膚水水的,白白的,而且還可以清熱去火哦。你們記住我的本領了嗎?
教師:謝謝白菜精靈為我們介紹了多吃白菜的營養。我們的第二位客人已經迫不及待啦,看看它是誰?
2、胡蘿卜精靈
請一位幼兒從摸箱中摸出胡蘿卜,幼兒集體觀察。教師:這是誰?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呢?
教師:“我們的胡蘿卜精靈也做客啦,我們一起請它出來吧。”幼兒、老師:胡蘿卜精靈快來呀!
胡蘿卜精靈:大家好,我是胡蘿卜,我吃起來脆脆的,而且我身體里有很多的蛋白質,胡蘿卜素,多吃我可以讓你的眼睛變得更大更亮。你們喜歡吃我嗎?多吃我會讓我們的眼睛有什么變化?
教師:哇,謝謝胡蘿卜精靈,它的本領可真大,小朋友們記住它的本領了嗎?
3、彩椒精靈
請一位幼兒從摸箱中摸出彩椒,幼兒集體觀察,討論。教師:還有一位客人等了好久啦,我們請它出來吧。
教師:“它是誰?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它吃起來是什么味道呢?”
教師:好,接下來,我們一起請出彩椒精靈,看看它要和我們說些什么?幼兒、教師:“彩椒精靈快出來吧。”
彩椒精靈:小朋友們好,我是彩椒精靈,雖然我的名字叫做彩椒,但是我吃起來一點都不辣,味道還有些甜甜的。而且,我身體里住著很多的維生素,多吃我還可以預防感冒,讓你的身體保持健康哦。你們喜歡吃我嗎?記住我是什么味道了嗎?
二、了解常見蔬菜的營養(PPT講解)
教師:我們一起看看圖片上的人怎么了?后來他們怎么樣了?教師播放圖片,幼兒仔細觀察,討論這是哪位蔬菜精靈的功勞?教師:哇,小朋友們真厲害,記住了每個蔬菜精靈的本領。
教師:今天有幾位蔬菜精靈來到了我們的班級?蔬菜精靈最喜歡愛吃它們的小朋友了,你們愛吃嗎?
小結:蔬菜精靈們身體里都有很多的營養,多吃蔬菜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
結束部分:
三、游戲:我的蔬菜朋友
教師:這幾樣蔬菜中你最愛吃什么?
教師:現在請你找到你最愛吃的蔬菜精靈,我們一起跳舞吧。(播放音樂《找朋友》)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設計意圖貼近本班幼兒需要;在本次活動中,師幼互動融洽和諧;但是,考慮到小班幼兒是直觀形象思維,學習方式應以親身體驗為主,認識蔬菜應給每個幼兒每人一個蔬菜,讓幼兒進行直觀操作;同時,在介紹蔬菜的功能時,除了突出介紹每種蔬菜的主要功能外,還應該概括的介紹蔬菜的共同功能。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主題篇9
活動設計意圖:
上一階段,幼兒已用蠟筆進行過涂色與畫線條的練習,對美術活動已產生了較濃的興趣?,F在,幼兒又對鄰班的滾珠畫感到新奇,因此而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對美工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初步學會圓珠滾畫的方法,學會用滾畫裝飾衣服,并從中感受色彩美。
活動準備:
1、課前引導幼兒欣賞洋娃娃鮮艷的衣服,感受其豐富的顏色。
2、每組一套水粉顏料(紅、黃、欄、綠、紫),玻璃彈球,棉簽,托盤,剪好的紙衣服、裙子或褲子足量。
活動過程:
1、出示紙衣服,激發幼兒作畫的興趣。
師:“小朋友看老師手里拿著什么?”
“這是娃娃的衣服,它漂亮嗎?”
“如果我在這件衣服上添點小花會不會更漂亮呢?”
“老師今天請來了小彈珠幫忙,請小朋友看看老師是怎樣讓衣服變得漂亮的。”
2、教師示范講解滾畫的方法與要求。
(1)引導幼兒觀察作畫材料,向他們介紹其名稱。
(2)教師請幼兒把玻璃彈球放在托盤里。左右傾斜托盤,觀察玻璃彈球會怎樣。
(3)教師用棉簽給彈球涂上顏色,問:“現在涂上顏色的小彈球在托盤里滾來滾去會怎樣?”
教師任意上下左右傾斜托盤,讓幼兒欣賞彈球滾動時在紙衣服上形成的.圖案。
(4)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先把紙衣服放在托盤里,玻璃彈球放在托盤的邊角上,然后用棉簽蘸點自己想要的顏色點在玻璃彈球上,再讓這個彈球在托盤里滾動,把顏色都滾在衣服上。玻璃彈球如果滾不出顏色了,可以拿起來再蘸一種顏色繼續滾。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要求幼兒用手搖晃托盤時不要過猛,以免把彈球晃到托盤外面。
(2)提醒幼兒要將彈球上的顏色用完才能涂上另一種顏色。
(3)要求幼兒用完彈球后要放回原處。
(4)鼓勵幼兒盡量嘗試多種顏色,從中感受各種色彩的美。
(5)幫助操作能力較弱的幼兒一起制作。
4、展示幼兒作品,欣賞評價。
(1)教師出示用不同色彩滾出的衣服,讓幼兒欣賞、感受色彩搭配、深淺變化給人帶來的視覺美。
(2)表揚積極作畫,態度認真的小朋友。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主題篇10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內容,學習小紙人的勇敢精神。
2.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小紙人一次次上飛上天空而又失敗的心情。
3.感受“小紙人”為實現扆望而不解追求的態度及行為。
【活動準備】
故事磁帶、可站立的小紙人一個
【活動準備】
1.出示小紙人,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講故事,講到“我就是想飛、想飛、想飛”處停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榮,體會小紙人的飛行愿望。
(1)小紙人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2)他的朋友陶瓷小天使、小蠟鳥和不倒翁覺得小紙人的想法怎么樣?他們是怎么對小紙人說的?
3.小紙人還是堅持實現自己的飛行愿望嗎?他是怎么去嘗試飛行的?心愿終能實現嗎?引起幼兒繼續聽故事的愿望。
4.教師繼續講述故事下半部分,隨著情節的發展,為小紙人粘上翅膀。
(1)小紙人的心愿最終實現了嗎?是誰幫他實現的?實現心愿后,小紙人心里感覺怎么樣?
(2)結合課件,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5.引導幼兒圍繞“小紙人的勇敢精神”展開討論。
(1)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小紙人一次一次地摔跤卻還要天天練習飛?
(2)幼兒思考并討論:你最大的原望是什么?為了實現愿望你會怎么做?
【活動延伸】
我們做什么事都要有堅持到底、不怕困難的精神,我們也要向小紙人學習,所以在我們平時生活、學習中有了小紙人的這種精神,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今天我們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一聽,讓他們也來感受一下小紙人的這種精神。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主題篇11
活動目標
1、了解亂吐口香糖帶來的煩惱,感知口香糖污染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2、理解口香糖外包裝上的環保標志的含義,討論消除口香糖污染的.辦法。
3、萌發初步的環保意識,樂意為保護環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認識環保環保圖標,懂得正確處理口香糖的方法。
教學難點:組織情景操作,集體討論分組辯論,幼兒對口香糖黏處理的過程。
活動準備
1、幼兒進行口香糖的調查《大一班口香糖調查表》
2、課件《1》口香糖污染公共環境的照片《2》清理口香糖殘渣的照片《3》口香糖外包裝的環保標志
3、各種口香糖外包裝若干。
活動過程
1、交流調查情況《1》自由結伴交流調查情況《2》集體交流老師幼兒共同記錄調查結果。
2、觀看口香糖污染的課件,了解口香糖污染對人們的影響。
3、討論清除口香糖煩惱的辦法。
4、提問:為創建全國衛生城市我們可以為保護環境美化我們的家鄉做些什么?讓幼兒思考并回答。
5、清理園內的口香糖殘渣和垃圾。
口香糖是一種很常見的零食,因為嚼起來很有趣味性,也甜甜的,還能吹泡泡,在幼兒中很受歡迎,但是口香糖的渣比較麻煩,粘在什么地方后比較難弄下來,我們要教育幼兒吃完口香糖后怎么處理口香糖。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主題篇12
活動目標:
1、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字,體驗發現的樂趣。(情感)
2、了解急救電話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數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作用。(認知)
3、感知數字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認知)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數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作用。
難點:感知數字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活動準備:
1、實物:鐘表、溫度計、圖書、尺子、電話、日歷、水彩筆、藥盒、食品盒等。
2、PPT:警車、消防車、救護車。
3、數卡:1-10。
活動過程:
一、游戲:聽一聽、做一做,鞏固10以內的數。
1、教師學小動物叫聲,幼兒聽聲音說出數量。
2、教師出示數卡,幼兒看數卡拍手。
(除拍手還可以點頭、跺腳做其他動作,可以進行分組比賽)
二、參觀數字王國,發現生活中的數字。
(認知,通過情境導入)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各種物品上的數字。
教師:這些物品上藏著許多數字,請你們仔細找找,告訴大家你在什么物品上發現了數字?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數字?
小結: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字。
三、理解數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作用。
(理解數字的含義,解決重點目標)
教師: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字,那么數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什么意思?他們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小結:鐘表上的數字表示時間,日歷上的數字表示日期,尺子上的數字表示長度,溫度計上的數字表示溫度。數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意義。
四、觀看PPT,了解急救電話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點介紹了生活中常用的電話號碼,使幼兒知道數字的重要作用,解決難點)
出示警車、消防車、救護車。
教師:這是什么車,車上的數字有什么作用?
小結:生活中會發生一些緊急情況,我們應該記住這些急救電話。
五、討論: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通過討論內化為幼兒的經驗,從而對數字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認識,解決難點)
教師:數字的作用這么大,如果沒有數字我們的生活會怎么樣?
小結:數字對我們的生活很重要,小朋友們要和數字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