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好的教案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篇1

教材分析:

本文是現代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讀7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8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文章主要內容,能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

4、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文章表達上的特點,并積累優美的語句。

學習重點: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

學習難點:

領悟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卻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

教學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一套。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讀7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8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正確地朗讀課文。

3、了解朱自清生平和創作特色。

4、嘗試著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畫出自己喜歡或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提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激趣:同學們,我們在課前搜集了有關時間“匆匆”和珍惜時間的詞語、句子或詩文,誰愿意來朗誦一下?

2、對比導入:是啊,時間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呀!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樣表達他這樣的感嘆的,愿意嗎?

3、了解作者:請你結合預習說說,朱自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4、揭題審題:揭題——匆匆。“匆匆”是什么意思?那么,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讀自悟:

1、自讀課文,完成自讀要求

①把課文讀正確。

②學會八個生字。

③思考問題: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④畫出自己喜歡的或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一下③、④的思考。

三、協作評價:

1、指名朗讀課文,讀不通、讀不順的重點練習,學生互助。

2、齊讀詞語:、伶伶俐俐、俳徊、涔涔、潸潸、罷了、蒸融、挪移、跨過。

3、討論問題: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4、交流感受:“我喜歡——,因為——。”“我的問題是——。”(能解決的當堂解決,不能解決的留待下一課時讀書研究。)

四、指引探究:

課后練習:

①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你說一說,嘗試著用朗讀表達你的理解。

②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1)掌握重點字詞“癡想、凝成、誘惑、喧騰、瞬間”等。

(2)訓練朗讀能力,品味詩歌語言,提高文學欣賞能力。

2、過程和方法

加強合作學習指導,引導和組織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 聯系生活實際,感悟生活哲理。

(2) 樹立理想,培養為理想而奮斗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掌握朗讀詩歌的主要方法,背誦詩歌。

2、理解重點語句的深層含義,領會全詩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難點:

對重點語句的理解。

學習方法:

朗讀、背誦;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時數:

一教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同學們,如果我們不是生活在四季如春的美麗富饒的江南魚米之鄉,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頭可見的只有高聳人云的大山,蒼蒼茫茫,連綿不斷,你會想到什么呢?為什么會這么想?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位從大山里走出來的詩人,根據自己成長的歷程寫的一首詩《在山的那邊》。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一課《在山的那邊》。(教師板書課題、作者)

二、初讀文章,感受內容

一讀,辨字音。重點字詞:癡想、凝成、誘惑、喧騰、瞬間

二讀,知大意。給詩歌另擬個小標題,例如:我心中的大海;山里娃的夢……

三讀,理內容。從不同角度概括詩歌兩部分的主要內容,例如;

第一節寫我渴望山那邊的海,第二節寫我追尋心中的海;

第一節寫我童年的向往和困惑,第二節寫我長大后的感悟和信念;

……

朗讀方法可多樣化。自由朗讀,齊讀,男女分節讀等,可視情況靈活運用。力求以形式豐富的朗讀,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對詩的內容有初步的理解和整體的印象。

三、細讀課文,質疑探究

詩歌的語言是非常凝練而又有豐富內涵的,請找出你喜歡的并認為含義深刻的詩句細細品味,你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也畫下來一起討論。

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細讀、討論、交流。教師巡視并參與部分小組的討論。

讓我們一起交流自己的發現,邊讀邊議邊品味,揣摩詩歌語言的魅力。看誰的眼睛最敏銳,能發現美,能發現問題。 例如;

“山那邊的山啊,為什么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這里的‘種子’是指什么?飄來的東西是很輕的,怎么會扎下深根?”

“‘山的那邊是海啊,用信念凝成的海’,為什么說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

妙詞佳句賞析,例如;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詩人將大山擬人化了,表面上是寫山的顏色,實際是寫自己的心情難過,這樣寫既形象又生動。

“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的枯干的心靈”詩人確信遠方有海,也就是理想,日日夜夜在鼓舞著“我”不懈地奮斗,因為要實現理想必須經歷失敗。“我”對理想非常渴望,有了理想“我”就更堅強了。

四、精讀課文,設計腳本

好詩不厭百回讀。全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正所謂“文貴自得”,“讀中有悟”。試模仿例子,從語氣、語調、重音、停頓、感情等方面,選擇你最喜歡的詩句進行朗讀設計,編寫朗讀腳本,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把對詩歌的深入理解淋漓盡致地演義出來。

例子;

哦,山那邊 / 是海嗎?(“是”字重讀,句子呈升調。要讀出充滿疑惑和向往的語氣。)

在 / 山的那邊,是海!是 / 用信念 / 凝成的海(“是”“信念凝成”應重讀,要讀出肯定的語氣,突出實現理想的必然性和信念的堅定。)

先由學生獨立設計,小組內交流、試讀,然后在班級展示。

明確:第一節情感變化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第二節情感變化為堅定──渴望──充滿信心、樂觀。

最后融合全班的設計成果,聲情并茂地朗讀全詩。

五、體驗與反思

經過這樣反復的朗讀,你們明白了詩中的“山”和“海”象征什么嗎?

詩人成長中的艱難探索一定早已打動了成長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學習中,一定也有無數座山,等著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說這首詩給你的啟示。

六、布置作業

1. 請你把自己的生活經歷用文字表達出來,以“我終于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

2. 背誦全詩。

板書設計:

在山的那邊

王家新

小時候――――爬山、看海――――失望(不懂媽媽的話)

長大后――――生活、信念――――自信(悟出媽媽話之含義)

現 在――――生活、哲理――――勇敢面對困難,追求新的生活。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篇3

一、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緊扣“奇妙”,了解田螺的外形,生活習性和生理物性。

3、體會說明的順序和生動活潑的語言。

4、培養觀察和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與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緊扣“奇妙”,了解田螺的外形,生活習性和生理特性。

2、體會說明的順序和生動活潑的語言。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田螺的生活環境,田螺的外形,田螺活動圖。

四、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 一課 時

一、整體感知,提取信息,看圖復述。

1、接力朗讀,感受文情文脈,明確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觀察的順序是怎樣的。

2、自由閱讀,圈點批注重點。

3、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以下信息:

(1)作者是在哪兒發現田螺的?田螺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

(2)田螺的外形有什么特點?

(3)田螺初到“新家”以后是如何表現的?第二天又是如何表現的?

(4)田螺是怎樣生殖后代的?

4、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內容。

(1)田螺的“奇妙”表現在哪些方面?

(2)這些奇妙的特點是如何發現的?

(3)“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小結:作者通過堅持不懈地觀察,發現田螺真的很奇妙。田螺的奇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外形奇妙:身體外有一個硬殼,硬殼口蓋著一層角質的硬片,保護著田螺內部的各種器官。(2)生活習性奇妙:田螺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強,它在沒有受到外來干擾時,會將身體從外殼里伸出來,并能沿著玻璃瓶爬到水面以上,身體緊緊地挨著水面。但是,一旦遇到干擾,它馬上將自己的身體縮進硬殼內,并將硬殼的洞口蓋得嚴嚴實實,落入水底,一動也不動。(3)生殖方式奇妙:不用產卵,可以直接生出小崽兒來。

5、看圖復述,鞏固知識。

(1)多媒體出示田螺外形、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產崽的動畫課件,要求學生對照課文熟悉內容。

(2)學生自由復述。

(3)指名學生復述課文。

6、總結交流。

(1)從這篇課文中,你學到了哪些科學知識?

(2)從“我”身上,你學到哪些科學精神?

小結: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田螺是一種軟體動物。體外有一個硬殼,硬殼口蓋著一層角質的硬片,保護著田螺內部的各種器官。當遇到不測時,田螺便把身體收縮在硬殼里,并用硬片將殼口嚴嚴實實地蓋住。田螺通常生活在池塘、水田、小溪或河溝里。田螺的這些特點都是“我”觀察到的。由此可知,只要我們能學習“我”善于質疑,勤于觀察,勇于探究的科學精神,一定能學到很多新的知識。

第 二課 時

一、研讀賞析,品味語言,填表比較

1、含英咀華,品味語言。

引導學生體會科學小品的語言,找出自己認為最生動有趣的語句、段落,同桌共同品讀精彩語段。

(1)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些語句、段落?讀給你的同桌聽,并說明喜歡的理由。

學生在討論研讀中互相補充,共享品味賞析的樂趣。

(2)賞析重點語段。

重點可放在“田螺外形”、“田螺默躺不動”、“田螺活了”、“田螺下崽”等語段。體會科學小品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教師可點撥指導:

①描寫田螺不同狀態的語句。重點體會動詞的準確與生動。

②表達“我”情感的語句。重點體會心理活動的描寫和動作描寫。

③哪些語句體現出說明的準確性?哪些語句體現出描寫的生動形象性?哪些語句體現出情感的真實性?

2、感情朗讀,培養語感。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的過程中培養語感。

3、求同此異,填寫表格。

(1)再讀課文,從語言表達的角度將本文與《河邊的卵石說些什么話》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小組交流,填寫下表。

  課文題目

  表達形式

  說明方法

  語言風格

  結論

  《河邊的卵石說些什么話》

  《奇妙的田螺》

(3)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小結:兩篇課文都是科學小品文,語言都具有準確性與生動性相結合的特點。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蠶桑、了”等字詞。

2.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體會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景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和對古詩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

2.學生熟讀《鄉村四月》,讀讀注釋,想想每句話大概意思。

3.學生用三句話整理資料介紹詩人。

4.學生復習學過的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

一、舊詩導入,弄懂詩題,知作者(課件1)

1.師:(滿含深情地說)同學們,我國是詩的王國,我們的先人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優秀的詩篇,他們如同午夜的星河一樣燦爛奪目,足以使每個中國人為之驕傲。現在就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咱們學過的古詩當中有哪些是描寫田園風光的?(誰能大膽讀)

今天讓我們再來感受田園風光,感受古詩的魅力,來學一首新詩。(板書:鄉村四月)

師:齊讀。再讀,讀準字音。讀了這四個字,你讀到了什么?

師:這是一首描寫江南初夏田園生活的古詩,它的作者是:(板書)翁卷 宋朝人

師:有誰了解翁卷給大家介紹一下。

-----學生介紹(2名左右)

教師補充:翁卷,字靈舒,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很有才華,與趙師秀、徐照、徐璣合稱“永嘉四靈”。一生沒有做官,喜歡田園生活,擅長作田園詩。(課件2)

二、聽錄音感悟,集中評價,整體感知

師:現在就讓我們隨著詩人一起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去感受鄉村初夏的氣息吧。(播放課文朗讀)

師:1.你覺得這位老師讀得怎么樣啊?

2.其實,你們說的這些就是讀古詩的基本要求。相信你們平時也一定也是這樣讀的。現在就請你們翻開書本108頁,自己這樣讀一讀吧。

3.剛才老師聽到同學們瑯瑯的讀詩聲,都快被陶醉了,現在就請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聽聽他讀得怎么樣?

4.咱們同學善于傾聽別人朗讀,你聽出了什么?(好?哪里好? 不好?那你來讀讀)

5.詩中有一處“兩個平舌音”在一起,特別難讀,是哪個?(蠶桑)(課件4)

6.詩中有幾處多音字,在哪?

是了。在這兒是什么意思?(結束)。當它做結束的時候。它就讀(liao)。(課件5)

7.請1、2組的同學熟練地把最后一句讀一讀。(老師聽出你讀得好,請你讀吧。全班齊讀整首詩吧)

8.讀了整首古詩,你的眼前有怎樣的情景,畫面呢?

鄉村四月的景色被大家讀著讀著就勾出大概的輪廓,這就是多讀的魅力。它使字里行間的畫面立體起來了。

三、小組交流感悟

1.小組內輪流讀古詩,推選出讀得的同學。討論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用線畫下來,并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些景物是什么樣的?

2.古詩一向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說法,如果能把文字讀成畫面,那就了不起了。哪一小組愿意這樣讀。還有哪組愿意這樣讀。

3.他們讀得好嗎?為什么?

4.大家一起讀吧!相信投入地讀你們一定能把文字變成畫面。

5.親愛的同學們,此刻,老師已經被陶醉了,就讓我們在翁卷的指引下,走入前兩句詩吧!

四、品詩

(一)1.(誰來讀?)你們聽聽前兩句的描寫,讓你們看到了哪些景物?

2.指名答相機板書。這些景物你們看到了嗎?它們是什么樣子的?想說哪個就說哪個吧?

3.相機解:綠遍山原

白滿川 用“川”組個成語,說說“川流不息”中的“川”是什么意思?這邊的川是什么意思?“白滿川”具體是描寫哪里的景物?

翁卷還被哪些美景吸引了呢?再讀前兩句詩吧!

解:子規 雨如煙

這樣的景色,給你們的感受是?(用一個詞說)

把你們的感受送進去讀。

4.感謝同學們是你們把老師帶入這樣的美景,請你們用語言把眼前的美景說說吧!

5.把你們的理解送進去,再讀前句詩吧!

過渡:此時,連子規也不閑著,聽(播放叫聲)它在聲聲地啼叫,它在說些什么呢?

(二)說得好呀!它在催我們干農活了。到底該干哪些農活呢?自己讀后兩句吧!

1.你讀到了什么?

2.后兩句中哪兩個字最能體現村民忙碌?(相機板書: 才 又 )

3.怪不得詩人寫道:鄉村四月?(板書:閑人少)

4.這樣的忙,該怎樣讀出來呢?請你讀。相信你一定能讀出村民的忙碌。

5.全班齊讀

想像:忙碌的村民一邊忙一邊會想些什么呢?(指名答)

雖然忙但忙中有樂啊!把你們的感悟再加進去,讀。

五、回歸整體 感情升華

1.同學們,讓我們回過頭來看整首詩吧!前兩句和后兩句描寫的內容有什么不同?(板書:景 人)勤勞也是一種美啊

2.如此的美景,如此的村民,此刻翁卷都看見,他會說些什么?會做些什么呢?

3.同學們啊,此情此景,你們也都看到了。你們又想說些什么呢!

4.是啊!咱們的心和翁卷的心是相通的,現在就把自己當成翁卷,讀出來吧!

5.初夏,我來到了鄉村,舉目望去,(綠遍山原……)

6.誰愿意自己誦讀。

7.配上音樂:一起誦讀吧!

8.親愛的同學們,此刻我學得語言已經無法表達我們的贊美之情,“言之不足,故詠歌之”讓我們用歌聲來贊美鄉村四月吧!(音樂課件)

六、小練筆

古有翁卷寫詩,今有四年級的同學寫文,請你們拿出筆以“鄉村四月”為題,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像到的寫下來,寫一篇短文。(作業布置)

附:板書設計

鄉村四月

山原 白滿川 景美

子規 雨如煙

閑人少

才…… 又 …… 人勤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正確讀寫“琥珀、颯颯”等詞語。

2、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

3、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4、繼續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5、通過本課學習,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

教學重點

啟發學生展開合理想象,領會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1、琥珀形成過程課件。

2、搜集有關琥珀的資料。

一、揭示課題,質疑

1、揭題,板書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樣形成的?誰發現的?)

2、認識琥珀。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琥珀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習生字新詞。

1、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1)學生自學生字。

(2)匯報自學情況。

你可以介紹自己記生字的方法,也可以提醒同學們注意某個生字的讀音或字形。

(3)同桌互相讀,并互相糾正。

(4)全班齊讀。

2、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詞讀準,把句子讀通順,然后思考課文講了有關琥珀的哪些內容?

3、小組內討論交流。

4、集體交流。(推測琥珀的形成過程→敘述琥珀的發現→描寫了琥珀的形態)

三、學習琥珀樣子部分。

1、圖文對照,認識琥珀的樣子。

(1)出示琥珀圖,學生仔細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塊琥珀。

(2)瀏覽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圖畫內容的語句。

(3)請大家自由讀這個自然段,這個自然段除了寫琥珀的樣子,還寫了什么?(琥珀的形成過程是根據這塊琥珀的樣子推測出來的;這塊琥珀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2、感情齊讀。

3、課文中所寫的內容哪些是實實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部分?

明確:課文寫這塊琥珀的樣子,“在那塊透明的琥珀里,有兩個小東西仍舊好好地躺著,我們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這些內容是呈現在科學家眼前實實在在的事物,課文中的其他內容都是作者推測、想象的部分。

四、作業。

1、熟讀課文。

2、聽寫生字。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篇6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寫的四件稀奇事,了解閏土是一個勇敢機智、聰明、能干、見多識廣的農家少年,感受作者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4、學習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等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二、教學重點

學習四件稀奇事,了解閏土是怎樣的人,體會文章中的感情。

三、教學難點

理解“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等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我們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在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時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兒時的伙伴,當母親和他提起這位朋友時,他的腦海里就忽然閃出一幅神奇的畫面。

2、出示課文插圖(生看插圖)

3、課文哪一自然段是寫這幅圖的?(第一自然段)

齊讀這一自然段。

4、你覺得寫得怎么樣?(很美)你從哪里體會到很美呢?

(深藍……)顏色,是啊,作者把這些色彩寫得濃重,你能美美地讀一讀這一段,讓老師也感受到這美景嗎?

5、他就是少年閏土(板書:少年閏土)讓我們親切地呼喚一下吧。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大家想認識這位少年嗎?好,那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一讀課文,讓我們來認識認識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遇到有什么問題或不懂的地方請作上記號。

2、出示句式:( )的少年閏土

讀了課文,你想填什么詞語? 知識豐富(板書)

3、課文中哪一句話總的寫出了閏土的“知識豐富”,請用“——”劃出來,指名說,出示句子:啊!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這是我以往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4、閏土的心里都有哪些稀奇事呢?請同學們默讀后概括。

交流、板書:瓜地刺楂

雪地捕鳥

海灘拾貝

沙地看跳魚

5、這四件事中你最喜歡哪件事呢?請選擇一件你最感興趣的事好好讀一讀,想一想從這段話中你了解到閏土的特點,并閉上眼睛好好想象一下場景,當然也可以跟你同桌交流感受。

品讀,感悟

三、學習課文(一)講讀“雪地捕鳥”

1、指名說,你從這件事中看出閏土的什么特點?

(聰明能干)板書

作者是通過哪方面把閏土的聰明能干寫出來的呢?(動作)請大家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語,指名說。

2、看閏土捕鳥這么有本事,你會對他產生一種怎樣的感情呢?(敬佩)

誰愿意來讀一讀這句話呢,注意讀出敬佩之情。

3、你讀得真不錯,喜歡讀的同學一起來讀這句話吧,讀的時候該強調些什么呢(動詞)

4、這一部分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二)講讀“瓜地刺楂”

1、指名說,你從“瓜地刺楂”這件事中感覺到什么?板書(機智勇敢)

2、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他的機智勇敢呢?

提示:我們寫作文常常通過人物的——生接:語言、動作、神態等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

3、你能把他的勇敢讀出來嗎?指名讀。

4、這樣吧,每位同學在旁邊找一位同伴把這一部分好好讀一讀吧。指導兩名同學分角色讀。

5、這一部分內容與哪一部分相呼應?

(三)學習海灘拾貝,沙地看跳魚

1、指名讀,說說這兩件事看出閏土什么特點?(見多識廣)板書

2、齊讀

四、理解閏土的外貌

(1)找出描寫閏土外貌的詞句,想一想,外貌與生活環境有什么聯系?

(2)討論交流,作者在課文中為什么沒有寫“我”的外貌呢?是不是作者魯迅忘了寫了嗎?請你根據剛才我們討論的結果和課文中“我”的身份,補寫“我”的外貌。

五、結果、拓展

板書:

少年閏土

稀 瓜地刺楂 機智勇敢

奇 雪地捕鳥 聰明能干

事 海灘拾貝 見多識廣

沙地看跳魚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篇7

《窮人》這篇課文列夫·托爾斯泰從“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內心獨白,環境烘托等不同表達方式,把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寫活了。這個經典的片段,語言很簡潔,層次很清晰,具有學習和借鑒的價值。所以,學習本文,重點是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語言行動思想活動中體會窮人的美好品質。

作者在描寫桑娜時,采用了多種形式的心理描寫:讓人物直接流露自己的心理活動,如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些什么呢……”或者從旁邊介紹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她的心跳得很歷害,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此外還用了幻覺描寫“仿佛有人進來,桑娜一驚!”景物襯托“古老的鐘嘶啞地敲……”等方法來表現人物內心活動,表現了桑娜善良美好的品德。

從文中找出寫桑娜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桑娜的美好品質對學生并不困難,難的是如何讓學生從這些描寫中體會出這樣寫作的妙處。我以為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進行藝術再創造應該是可行的。在引導學生比較自己的補白和原文的留空后,就能很快發現作者描寫這些心理活動時的精妙之處。

在讓學生理解了心理活動描寫對表現人物品質的作用后。我學以致用,舉一反三,聯系主題叢書中的文章《虛職實愛》,運用同樣的方法,畫出心理活動的句子,理解人物的特點。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篇8

教學要求:

1、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夜景色和由琴聲聯想《二泉映月》樂曲豐富內涵的語句。

2、感受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艱辛,學習他敢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第5節。

教學重點:

體會阿炳創作的艱辛和這首名曲豐富內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激趣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有這樣一首樂曲,一首中國民間二胡曲,世界指揮家聽完后感動得熱淚盈眶,他說:“這種音樂只應跪下來聽!”法國總統密特朗一生獨愛此曲。1985年,此曲在美國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國樂曲中名列榜首,你們知道是哪首音樂曲嗎?(《二泉映月》)而它的創作者竟是一位盲人音樂家,他的名字叫(阿炳,師板書)。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這節課,我們學習第13課《二泉映月》,一起走進阿炳的生活,去感受《二泉映月》的蒼傷與偉大,一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阿炳是一位盲人,他為什么能創作出全世界偉人都為之感動的音樂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去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這篇課文有許多生字詞(出示詞語),指名讀。

月光如銀 雙目失明 委婉連綿

月光似水 賣藝度日 升騰躍宕

靜影沉璧 經歷坎坷 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 熱愛音樂 舒緩起伏

水波映月 向往光明 恬靜激蕩

3、通過讀,我們發現了什么?

生:第一列寫出了月色美,第二列寫出了阿炳坎坷的經歷,第三列寫出了樂曲的旋律,這讓我知道了《二泉映月》的背景和阿炳的艱辛創作。

三、自主讀文,披文入境

師:阿炳是盲人,是孤兒。他的生活該是多么艱辛,他來到泉邊,他聽到什么?

1、生自由讀第4節。

2、聽到:嘆息 哭泣 傾訴 吶喊

3、一齊讀最后一句話。

師:在阿炳小的時候,師傅曾帶他到泉邊賞月聽泉,那時候阿炳聽到什么?從課文中找出帶有“聽”的句子。

四、自讀自語,明理悟情

1、默讀第2節,劃出帶“聽”的句子,讀一讀。

2、讀得好,在和師傅賞月時,師傅問阿炳:“你聽到了什么聲音?”一起讀。

小阿炳聽到什么聲音沒有?(一起回答:沒有)

3、過渡:小阿炳什么也沒聽到,師傅說:“你年紀還小,等你長大了,就會從二泉的流水中聽到許多奇妙的聲音。”(板書:奇妙)什么意思?后來,阿炳長大了,他聽到了奇妙的聲音嗎?

(沒有),那他聽到什么?(齊讀第4節最后一句)

“聽到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

總結:阿炳并沒有聽到美妙的聲音,聽到的只是嘆息、哭泣、傾訴、吶喊,難道是師傅說錯了,(在第3節中找關鍵句:雙目失明),你是怎么理解的。

4、雙目失明,阿炳看不到一切,所以聽著聽著,漸漸的……

生:讀第4節最后一句。

師:你見過阿炳街頭賣藝的情景嗎?

(播放有關資料,走近阿炳)

5、你看到什么?

師:阿炳坐在街頭賣藝,他沒有聽到奇妙的音樂,他聽到的只是“漸漸……“(最后一句)

師:老天為什么這么不公平呀,他雙目失明

他只能聽到“漸漸……” (最后一句)

師:他飽受著饑餓、病痛的折磨,他只能聽到“漸漸……”(最后一句)

6、老天對阿炳是不公平的,但阿炳被困難嚇倒了嗎?

你從哪看出來的?

(讀:但是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泯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向往)

五、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1、師:他多么希望他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阿炳不僅聽到了嘆息、哭泣、傾訴和吶喊,大家拿起書“聽著,聽著,阿炳的心顫抖起來,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過琴聲把積淀已久的情懷傾訴給這茫茫月夜”,他為什么要通過琴聲來傾訴呢?

2、配樂讀第5節。

3、起初,琴聲委婉連綿,你仿佛聽到什么?看到什么?隨著樂曲升騰跌宕,步步高昂,你仿佛聽到什么?看到什么?

4、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樂曲久久在二泉池邊回蕩,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蕩,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首動人的樂曲(播放音樂《二泉映月》)。

5、多么動人的音樂,多么偉大的音樂,一個雙目失明的藝人,一個充滿苦難的民間藝人,一個對未來充滿渴望的民間藝人,他靠什么創造出了偉大的作品?

6、當阿炳沉浸在夜色中,忘我地拉起二胡時,他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

7、是音樂安慰他孤寂的心,你想對他說什么?

六、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1、這首不朽的曲子深受我國人們喜愛,在國際樂壇也享有盛譽,齊讀最后一段。

2、總結:苦難帶給人們的是什么?悲痛、哭泣……,但是,對于勇敢的人、堅強的人和敢于同命運抗爭的人來說,苦難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讓我們勇敢面對苦難吧!

板書設計:

13、二泉映月

聽:嘆息、哭泣、傾訴、吶喊

炳 傾訴:委婉連綿、升騰跌宕、步步高昂

(同命運抗爭,追求美好理想)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篇9

知識與技能:

1、學會10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5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誕生經過。

4、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二泉映月》樂曲的豐富內涵。

過程與方法:

朗讀課文,感悟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阿炳創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學習阿炳熱愛生活、熱愛音樂,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運抗爭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認真朗讀、感悟并背誦課文,從而體驗盲人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艱辛和這首名曲的豐富內涵,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阿炳身世和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用心靈聆聽名曲。

1、同學們,你們平時都喜歡聽什么樣的音樂?(指名說)

2、這節課,老師先播放一段感人的典子。世界的指揮家小澤征爾第一次聽到這首典子時,曾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說:“聽這首曲子,應該跪下來聽。”究竟是什么樣的曲子,能如此地打動小澤征爾的心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用心聆聽吧!

3、播放《二泉映月》,生用心聽,看自己聽出了什么。聽后談感受,并說出曲子的創作者。

4、一首名曲,我們用心去聽時,會聽出豐富的意蘊,阿炳為什么能創作出這樣動人的音樂?這篇課文又講了些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二泉映月》

(板書課題)生齊讀。

二、用心靈感受阿炳。

1、《二泉映月》這首二胡曲是阿炳用纖細的琴弦,苦難的人生坎坷的經歷,用長期積淀的種.種情懷創作的。他一生的悲、一生的根、一生的愛全部融進了這首深情的旋律中,欣賞完這首感人的旋律,讓我們走近阿炳,了解阿炳。同學們,你們看,這就是阿炳。

(出示阿炳像)

2、他是一位雙眼失明的盲人,這個世界再怎么五彩繽紛,對他來說都只有漆黑一片,他從小就沒有爹娘,濃濃的父愛,偉大的母愛,對他來說卻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他流落街頭,形同乞丐,他生活貧困,疾病纏身。為了生活,他只得以賣藝為生,他飽受了人間的艱辛和苦難,更雪上加霜的是,他的親人――對他恩重如山的師父也離開了人世。

(出示詞語:雙目失明 沒爹沒娘 流落街頭 形同乞丐 生活貧困 疾病纏身 賣藝為生 飽受艱辛)

3、請同學們用心去讀一讀這些濃縮了阿炳悲慘一生的詞語,讓我們用心去感受這位盲人的不幸命運。

4、讀完了這些詞語,你想說些什么?(指名說)

三、用心靈誦讀課文。

1、這位嘗盡人間辛酸的盲人為什么能創作出如此不朽的樂曲呢?打開課文,聽聽老師給大家帶來的配樂朗讀。

(教師范讀課文)

2、聽完了朗讀,你們覺得老師讀得好嗎?好在哪里?

(指名學生說)

3、聽著音樂,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課文第五自然段集中體現了《二泉映月》這首名曲所體現的內容和意境,自由練讀課文。

(學生練讀)

5、指名誦讀第5自然段。

6、評一評,說一說。

四、用心靈感悟內涵。

1、請同學們再好好地讀一讀這一自然段,你從中讀出了阿炳的什么樣的內心世界?

(生自讀自悟、師巡視,個別交流點撥)

2、誰來說一說,讀了這一自然段,你從中讀出了阿炳的什么樣的內心世界?為什么?

(指名說,說完后,讓學生將這些詞語寫在黑板上。如:悲傷、痛苦、愛、信心……)

3、同學們、阿炳用他那纖弱的琴弦,苦難的人生譜寫了如此不朽的作品中,此時此刻,你能用一兩句話來表達我們對阿炳由衷的敬佩嗎?

(指名讀)

4、阿炳的一生是苦難的一生,他用音樂訴說了他坎坷的人生經歷,同學們,如果這個時候我再問你,《二泉映月》寫什么,你還會簡單地告訴我《二泉映月》僅僅是一首曲子嗎?你會怎樣回答?

(師生共同總結)

5、總結升華。

五、回顧全文,課外拓展。

1、琴弦即心弦,琴聲即心聲。讓我們用我們整個心靈再一次感受那動人心弦《二泉映月》。

(播放《二泉映月》再讀課文)

2、上網查閱資料,聽阿炳的音樂開展“走近阿炳”的活動,感受民間音樂家坎坷的一生。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篇10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學會9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會在具體的語境中熟練運用“春意盎然”、“心急如焚”、“跋山涉水”等詞語。

2、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通過感受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詞句,體會兒童團員們有志氣、有毅力、勇于面對困難的精神,并能做到感情朗讀。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敘事的順序,并找到富有感情的詞句,體會其中的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能反映兒童團員有志氣、有毅力、勇于面對困難的語句,體會詞句蘊含著的感情色彩。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鋪墊

1、師簡介:在中國的革命,曾有一個這樣的事件——1934年到1936年,中國百萬工農紅軍主力為了躲避敵人的圍捕,過草地、爬雪山,歷經千辛萬苦,行走兩萬五千里,這就是長征。今天,我們要來認識的是在長征的過程中,一群兒童團員們的故事。

2、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

1、初讀課文,要求:(1)自由大聲讀,讀通、讀準(2)想一想,課文主要描寫了誰?

2、初讀感知

(1)課文主要描寫了誰干什么?把課題也說進去

課文描寫了一群紅小鬼們(兒童團員)沿著紅軍走過的路趕大部隊。

解決:紅小鬼

(2)可以把課文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分一下段嗎?

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訓練概括能力,指名答。

(3)二讀課文,自由讀。讀準、讀好。

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重點突破,學習第二段。

1、“春意盎然”與“心急如焚”的對比,進行體會。

(1)師引:孩子們離開大部隊已經半個多月,于是他們決心沿著紅軍走過的路前進。雖然四月的川北,春意盎然,但是孩子們——(生)心急如焚,只顧趕路。

板書:心急如焚

(2)你從哪讀出了他們的“心急如焚”?

從“春意盎然”的環境與孩子們的行為進行對比,理解對比的寫作方法。板書:春意盎然

(3)朗讀指導:注意對比的部分朗讀上的變化。

2、出示問題:他們在沿著紅軍走過的路前進時,遇見了哪些困難呢?(自學:默讀為主,劃一劃,標一標)

3、交流:(板書)

累——壯膽睡大廟

怕——緊挨靠著坐

餓——吃供品饅頭

四、小結、作業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說說紅小鬼們在前進時遇到了什么困難?

二、研讀第二段,體會詞句的感情色彩

1、最使你感動的哪一點?請再讀一讀課文第二段

2、交流,說明理由,感情朗讀:

(1)夜宿神廟:著重體會環境的烘托作用

①說神廟可怕,理解“愈發”、“聳立”、“齜牙咧嘴”、“兇神惡煞”

②用自己的話說說神廟可怕

③談談自己的感受,或質疑,結合自己的生活體會

④感情朗讀

(2)朝食供品:體會以苦為樂的樂觀精神

用換詞法領會“嚼”字的妙用

分角色朗讀

(3)點拔:進行困難描述時,都是先描寫遇見了什么困難,再寫紅小鬼們是如何克服的,詞句間透露出紅小鬼們可貴的精神品質。

(4)感情朗讀:指名任選3~6的一節進行朗讀

三、交流升華,完善人物品質

引語:他們的困難就這些嗎?還會有哪些?他們又是怎樣克服的?

指名答,引出第七自然段第一句

板書:跋山涉水 風餐露宿 機警 頑強

1、他們可能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呢?(自由交流、討論)

2、指名說一說,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先說遇到了什么困難,再說紅小鬼們是如何解決的。說的過程中注意語句通順、用詞準確、有層次。

3、寫一寫:把剛才的段落寫下來。

4、學到這里,你有什么話想對這些兒童團員們說的?

聯系婦女部長的話:有志氣、有毅力……

聯系“歷時3個月,行程1000千米”

四、解讀課題

師引:認識了這樣一群兒童團員,讓我們再來讀一下這個課題:沿著紅軍走的路

你能說說孩子們是沿著紅軍走的是什么路呢?

(現實中的路——紅軍的精神)

五、朗讀訓練、作業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篇1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 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概內容,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重點難點:

了解課文的大概內容,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一、 揭題

同學們,在我們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中有這么一句歌詞:沿著革命先輩的光榮路程,愛祖國……那么這“光榮的路程”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沿著紅軍走過的路》。

二、 檢查預習情況

1、 讀讀寫寫

春意盎然豌豆跋山涉水神龕齜牙咧嘴心急如焚兇神惡煞

2、 組詞

婉()陷()潑()冽()

豌()掐()跋()咧()

3、 多音字填空

干()饅頭調()皮供()應

干()活調()查供()品

4、 思考填空

四要素包括()、()、()和(),其中事情又有()、()、()、

三、 默讀課文,給文章分段,理清文章脈絡。

1、 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要求:快速地默讀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2、 交流分段結果。

3、 按段意歸并法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四、 質疑問難

五、 課堂練習

1、 完成作業本2.3兩題

2、 自由朗讀課文。

課后小結:有幾個生字容易寫錯,如:跋豌涉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圍繞課后練習第一題細讀課文第二、三段,理解兒童團員們沿著紅軍的路前進中克服了哪些困難,為什么說他們是黨教育出來的英雄少年。

重點難點:

感受兒童團員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檢查

1、 聽寫詞語。

2、 指名說課文主要內容。

二、 緊抓重點詞“是黨教育出來的英雄少年“進行教學。

1、 指名朗讀第一段。

2、 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3、 齊讀第三自然斷。思考:本段有幾句話?

4、 交流明確。

(1) 這是一個長句。先寫看到的景象,接著寫行動,再轉折到今日的行動。

(2) 用“雖然……但是……所以……”說話。

(3) 防句練習

(4) 指導朗讀

5、 默讀4-6自然段,思考:

(1) 兒童團員沿著紅軍走過的路前進遇到了哪些困難?他們是怎樣克服的?

(2) 交流明確。

兒童團員(又餓又累又怕),餓了,就();累了,就(),怕了就()。

(3) 指導朗讀,體會紅小鬼的心情。

6、 齊讀最后一段。

(1) 理解長句子的含義。

一是概括了兒童團員沿著紅軍走過的路前進中,路途的勞累,生活的艱苦,時間之久,路途之遠;二是反映了兒童團員的頑強精神,終于趕上了紅軍大部隊。

(2) 討論“你們真是黨教育出來的英雄少年”

三、 學習“單元提示”

四、 課堂練習

完成作業本1、4。

課后小結:第三自然段這個復句能理解,但自己寫就困難很大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理解本單元的“提示”,學習用給課題添加內容的方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重點難點:

根據課堂概括主要內容

一、 復習檢查。

指名說“為什么說兒童團員是黨教育出來的好少年?”

二、 小學“提示”明確單元訓練重點。

我們已經學過按段意歸并法和回答幾個問題,再把答案連起來的方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上堂課我們已經用段意歸納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現在請一位同學說說。

1、 指名說主要內容。

2、 學習“提示”,明確方法,意義和步驟。

3、 操作。

(什么時間)(什么地方)(誰)

(為什么沿著紅軍走過的路)(怎么做)

(結果)

4、 交流。

指名說——相互說——集體說——填寫

三、 朗讀課文

四、 課堂練習

課后小結:按要求填寫主要內容行,不過組織成一句通順的話就有點困難。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篇12

學習目標及要求:

知 識 和 技 能:1、學會本課9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感情讀文。 (重點)

3、了解課文講述有關閏土的事情,從中體會人物特點。 (重點)

4、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難點)

過 程 與 方 法:1、有速度地默讀全文。

2、概括課文主要講了幾件事。

3、根據畫面展開想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在舊中國的黑暗下,閏土身上所展現的品質。

課 前 準 備:1、查找并收集有關魯迅先生的資料。

2、本課的生、字、詞卡片和魯迅形象圖。

學習 指導 時間:2課時

活 動 設 計:

第一課時

一、 激趣導入

1、介紹朋友,并與學生試著去和他打招呼。

師:今天教師給你們位新朋友,大家想知道他是誰嗎?

生:齊答:想!

師:他叫閏土(出示課文插圖)板書:閏土,誰能主動與閏土打個招呼?

創設情境:讓學生對著閏土的插圖交流。

2、魯迅先生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時,想起了他三十年前的伙伴(聽老師講閏土刺猹的故事,學生談感受。)引入課題——少年閏土。

二、 整體感知課文

1、仔細讀文,找出文中陌生的字詞,用熟悉的方法去理解。

2、讀課文后,你覺得閏土是個怎樣的少年?并說說理由。

3、學生相互交流。

4、出示生字、詞卡片,讓學生辨認理解并正確運用。

三、 質疑

讓學生找出文中自己已讀懂或沒弄懂的地方,分別做上記號,并分小組合作交流,共同解決。

四、 了解閏土的形象

1、指名在文中找出。

2、讓學生邊讀邊體會其形象特點。歸納(純樸、活潑)

3、通過氈帽及紫色,體會閏土的健康。

4、自由讀這部分,學習作者描寫閏土外貌的方法,試寫幾句。

五、 教學文中第一段畫面

1、用喜歡的方式讀這部分,看看什么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反饋交流,相互體味。

3、指導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感情朗讀。

第二課時

一、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1、出示文中閏土刺猹的畫面,讓學生看圖,說說從圖中可以看出閏土是個怎樣的少年?(機智勇敢)

2、閏土除了這時所表現的特點外,其實還有很多呢!讓我們一起去學習課文吧。

二、品讀并體會

1、概括課文講了閏土的幾件事?并說說自己對哪件印象最深。

2、指多名學生談,并讓其概括閏土其他的特點。

(1)閏土會捕鳥,是個高手。

(2)閏土很勇敢。

(3)閏土自由自在,很快活。

3、小結:閏土是個 的少年。(結合學生的概括)

4、讓學生交流難理解的部分。

5、展開想象,情景表演。

閏土和作者最終還是分開了,在他們分別之際,會發生怎樣的感人情景呢?讓 學生說一說,并演一演。(仔細體會文末兩個“哭”字)

6、拓展延伸。

讓有興趣的同學,去找魯迅的小說《故鄉》來讀讀。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篇13

【教學目標】

1、會寫5個生字,正確讀寫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舍等詞語。

2、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摘抄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說明一個觀點。

3、理解三個關于科學發現的故事,能從具體事例中正確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1、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從具體事例中正確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

【教學準備】

搜集科學家發明創造的小故事。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興趣

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你們認識他是誰嗎?

(播放課件: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蘋果的偶然落地引發了牛頓的思索,經過反復研究,他終于總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古今中外有很多這樣的科學家,你覺得他們是靠什么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呢?

(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刻苦鉆研。)

二、直奔重難點,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認真讀這段話,你能讀懂這段話的意思嗎?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2、學生質疑,相機解決疑問:

司空見慣是什么意思?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這段話中的?指什么?!指什么?這段話是什么意思?

3、科學家們把?拉直變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難怪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板書這句話,齊讀。)

三、學習三個具體事例

1、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真理,著名科普作家葉永烈為了證明這個觀點,舉了三個真實的事例,指名3~5自然段,思考者具體寫了哪三件事。指名回答。

2、默讀3~5自然段,自學批畫:每個事例中司空見慣的現象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每個科學家是這樣把?拉直變成!的?

⑴自學批畫。

⑵小組交流討論。

⑶全班匯報,教師相機指導朗讀關鍵語句。

3、這三位科學家把?拉直變成!的過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教師小結:只有善于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題,追根求源,反復研究才能解決問題,發現真理。所以說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四、學習第六自然段

洗澡水的漩渦,紫羅蘭的變色,睡覺是的眼珠轉動,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為什么這幾位科學家能夠從中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呢?

1、出示:善于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人,卻能從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成就。

2、你讀懂這句話的意思了嗎?指名談體會。

3、句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成就能夠調換順序嗎?為什么?

4、齊讀這句話,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

五、總結,導入下節課內容

科學發展史上,像這樣的事豈止三個,還有哪些事例能夠證明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呢?課后搜集有關故事。這些真實的事例能夠給我們哪些啟示呢?下節課接著學習。

第二課時

一、交流課外搜集的有關科學故事

二、導入新課,學習最后兩個自然段

1、在科學史上,這么多這樣的真實事例說明了什么?能夠給我們哪些啟示呢?自由讀7、8自然段,畫出對自己有啟發的語句,可以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

2、自由發表自己的感受,重點理解下面的句子:

⑴只要你見微知著,善于發問并不斷探索,那么,當你解答了若干個問號之后,就能發現真理。

(見微知著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和課文開頭有什么聯系?)

⑵如果說,科學領域的發現有什么偶然的機遇的話,那么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給那些善于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精神的人。

(有準備的人指的是什么樣的人?具有鍥而不舍精神的人是什么樣的人?)

3、總結: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就是要敏銳地發現問題,堅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決問題。

三、總結寫法,知識遷移

1、學了這篇課文,你發現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嗎?課文先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

(先提出觀點,然后用具體的事實說明道理,最后寫得到的啟示。)

2、以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為例,如果讓你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來證明這個觀點,你打算怎樣寫?口頭表述,評價。

3、你覺得還有哪些觀點可以用我們熟知的事例來證明?拓寬學生思路。

4、自己確定一個正確的觀點,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的事例證明這個觀點。獨立練筆,形成文字。

5、學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小練筆,注意正確評價。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篇14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緊扣“奇妙”,了解田螺的外形、生活習性和生理特征。

3、體會說明的順序和生動活潑的語言。

4、培養觀察和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與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看看這是什么?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介紹田螺的課文——奇妙的田螺。

我們讀完課題,就會不由在腦海中浮現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是奇妙的?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快速默讀課文,說說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田螺的?

2、交流:按照時間順序來介紹田螺

撿回田螺的那一天

第二天早晨

又一天早晨

3、在這三個部分里分別介紹了田螺的哪些奇妙之處?

外形

生活習性

下崽

三、感受觀察和表達:

1、那田螺的這三個方面到底怎么個奇妙呢?請同學們勾畫出描寫這三個特點的相關語句,邊讀邊體會。

2、重點指導:

(一)外形

說實在的,田螺很好看。整個身子,圓乎乎的,被包裹在那個深綠色的硬殼里面。硬殼上,有一道向右旋轉的溝紋,從頭轉到尾,越來越密。頭部,有個圓錐形的硬殼口,上面覆蓋著一層角質的硬片,像道結實而又嚴密的門戶,時刻保護著田螺內部的各種器官。

(1)從整體到部分有順序地進行觀察的。朗讀

(2)運用比喻的方法。將硬片比作門戶,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硬片的作用。

(3)從顏色、樣子這兩個方面進行描寫,用詞準確。

(二)生活習性:

(1)過渡:在我將它撿回來的那一天,它一直不動彈,直到晚上我要上炕睡覺了,看看它,它仍默默地躺在那里。我懷疑——接讀

(2)不知啥時候,它已爬到玻璃缸子的上面,像個球似的,牢牢地粘在壁上——緊緊挨著水面。看樣子,即使缸子再高,水再多它也會爬到頂的。

呀,田螺不但活著,而且還是那樣地有意思哩:

(奇妙之處在于:從"已、牢牢、即使、再、也會" 感受到這么小的動物生命力還挺強的,從中可以知道它膽小、自我保護意識很強。)

(3)讀一讀,田螺是怎么爬上來的呢?

(4)它正在進行它的幸福之旅呢!可是一旦遇到什么風吹草動呢?(注意指導“一收、一縮、早、嚴嚴實實”)

(5)通過作者的描述,誰能說一說,這田螺的生活習性的奇妙之處?

這是這樣可愛這樣奇妙的田螺。

(三)下崽方式的奇妙:

(1)那球球個子很小,只有綠豆粒那樣大。吐出來的小球球,慢悠悠地降到水底,就像飛機投下的小炮彈。

運用比喻手法:將小球球比作飛機投下的炮彈。讓我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下崽的奇妙。

(2)這部分的第17自然段里的第二句話可不可以去掉呢?

照應。前文這一句話照應了第一段的內容,使文章開頭部分設置的懸念得到了解釋,這樣寫才使文章結構完整。

3、小結:

剛才我們通過深入讀書感受了田螺外形、生活習性、下崽的奇妙之處。這些奇妙的特點是如何發現的呢?

(是我仔細地觀察、堅持不懈地觀察)

四、小結全文:

只要我們能學習作者善于觀察、勤于思考,也一定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也能寫出更多富有生活情趣的好文章。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篇15

一、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句子里的關鍵詞語,能用自己的說吃每個句子的意思,了解這首詞所描寫的情景。

2、 能借助圖畫,想像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詞中所表現的自然美,培養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我們以前學過一首《清平樂村居》,是誰的作品,還記得嗎?

2.齊背辛棄疾詞《清平樂村居》。

3.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首新詞,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板書課題)

4. 討論題意。

(1) 你從課題上讀懂了什么?(夜,點明時間;行,點明事情;黃沙,點明地點。)

(2) 用自己的話說出題意。(夜間行進在黃沙嶺的道路上。)

二、詩文了解

1.先翻開書本自由誦讀《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這首詞連課題在內共有59字,我相信你們一定能讀正確、流暢。愿意試一試嗎?

(生讀課文2分鐘 ,然后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讀----聽課件范讀--全班跟讀。)

2.通過讀,也許同學們又有了新的感悟。別急,現在我們再細細品味品味,你將會有更多的收獲。

三、詩文賞析,再次在讀中感悟課文。

再讀課文,看看你是否又有了新的發現?或從中又感悟到了什么?

(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詳見課堂實錄。)

四、詩文拓展 ,布置作業:

1、在這之前我們還曾學過和這首詩有相似意境的詩嗎?課后對山水田園詩做一點研究,開個山水田園詩鑒賞會,看誰知道得多。

2、你可以課后去研究一下,看看辛棄疾的詞《破陣子》這首詞與我們今天學的風格有什么不同之處。

詞文: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實錄(片段):

生:我知道了這首次的詞義,大概是這樣的:

月光明亮,驚醒的鵲兒飛繞在樹枝上。清風吹來,半夜里蟬兒鳴唱。稻花飄香,老農在談論豐收的年景。蛙聲如歌,引得行人入神聆聽。遙望遠天,尚七八個星兒閃爍。來到山前,已有兩三點雨兒飄落。拐個彎兒,溪橋一過。就在土地廟旁,出現了曾住過的旅店茅屋。

師:對這位同學的解說有不同理解嗎?

生:我不認為是明月驚醒了鵲兒,從題目“夜行黃沙道中”可以推想可能是作者的腳步聲驚飛鵲兒。

師:有道理,詩詞留給我們想象的空間是很大的,還有不同見解嗎?

生:前面那位同學說農民在談論豐收的年景,夜已深,人們早就休息了。我認為是是青蛙在訴說豐收,因為稻花飄香預示著豐收在望,蛙聲如歌說明害蟲少,因此可理解為是青蛙在訴說豐收,是作者運用的擬人手法。……

師:老師為你們有這樣獨特的見解而感到自豪。你們都個性獨特。同學們,你也可以細究詞中的每個字,每句詞。認為這首詞中哪些字用得好的?你最喜歡哪句詞?是因為什么?

生:“一片”這個字用得好,這個詞說明蛙聲多,害蟲則少,預示豐收在望,也表現了作者因為農民豐收而高興的心情。

生:“驚”用得好,說明月亮太亮了,使鳥鵲產生錯覺,誤以為天亮了。

生:我認為整個上片都很好,通過明月、鵲兒、清風、鳴蟬、稻花香、蛙聲幾個景物刻畫了一幅美妙的農村夏夜圖,表現了作者喜悅、陶醉的心情。(出示上闋課件)

師:大家能把欣喜的陶醉的情感讀出來嗎?

生:讀。

師:要注意句間節奏,心情要高興一點。

生:再次齊讀。

生:我覺得作者能抓住夏夜農村有特點的事物,進行描述,而且各有特點。因為夜里的能見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來攝取,有時還要靠嗅覺和聽覺這些器官來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就是從嗅覺和聽覺這兩方面來加以描寫的。

生:還有上片雖然寫的是夜晴,但卻已經埋伏著雨意了。有豐富農村生活經驗的人,似乎可以從“稻花香”里,從“蛙聲一片”之中嗅到和聽到驟雨將臨的信息。

師:你的邏輯推理能力相當強,觀察敏銳善于思考。老師不如你。表揚!

還有誰想說一說?

生:我最喜歡“路轉溪橋怱見”,這一句寫出了作者遇雨時,尋找躲雨的地方,先焦急后驚喜的心理變化,很生動。(如果學生不問,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此時的心情)

師:你為什么認為他的情緒是先焦急后驚喜?同學們能用兩句詩表現出這種心理嗎?

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師:請一個同學試一下,注意讀出作者焦急、驚喜的感情變化。

生:讀下闋。

師:請同學們點評一下。

生:感情變化把握住了,但“怱見”應重讀,他沒有重讀。

師:同學們聽老師朗讀一下這首詞,認真比較老師在上下片的讀法上有何不同。

師:讀這首詞。

生:上片舒緩、喜悅,下片的節奏急促焦急。

師:同學們聽得很認真,領會得很準確,就再模仿老師將這首詞讀一遍。

生:齊讀。(投影詞文)

師:你還想通過什么方式說明你讀懂整首詞了?請你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你對這首詞的理解和欣賞

生:我想有感情地朗讀。

師:好啊!

生:你能給我配上音樂嗎?

生:我覺得這首樂曲應該把我們帶到一個令人向往的地方。

師:那是個世外桃源,對嗎?(生答:是!)

生:我覺得應該用琵琶曲。

師:好老師給你找段音樂。放音樂。

(這位學生讀得很投入,讀出了作者對村居生活的向往、喜愛和贊美。其他同學也紛紛要求讀。)

師:除了讀,還能通過什么方式說明你讀懂了?

生:老師,我們同桌兩個能表演嗎?

師:(高興地)這種學習方式好!演好了,就說明你讀懂了

(兩對學生分別興致勃勃地演起來。其他同學也都躍躍欲試,老師干脆讓他們自由結合演起來。同位的、座位靠近的、座位離得遠的同學也紛紛扮演角色演了起來。課堂上頓時“亂”了起來。走動的、找“對子”的,以及演戲聲、說話聲、陣陣笑聲“亂”成一團)

生:我想把這首詞描繪的情景寫下來。

生:我想把這首詞描繪的情景畫下來。

生:老師,這首詞應該有歌譜吧?我想把它唱出來。(老師讓自由編曲、“古詞今唱”)生:用《虞美人》的曲調唱《西江月》。

師:唱得很抒情。特具有古代詩詞的味道!掌聲!

生:古人填詞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唱的,我想將《西江月》的詞填入別的歌曲中來給大家唱一唱,好嗎?

生:老師,我們一組想合作創作畫下這首詞。

生:三個學生到黑板上畫,(一個畫人,一個畫茅店、社林、山,一個畫稻田等)

師:下面的同學你可以單獨用你的方式展示你對這首詞的詮釋,也可以小組合作作畫, 4分鐘。 (來得及就展示一下)

展示不同的表現風格。(寫的書法/畫的畫,改寫的記敘文……)

師:通過同學們的唱和畫和寫,我發現你們身上閃爍著智慧的火花,洋溢著學習的激情,我相信每個同學都是未來的辛棄疾,未來的唐伯虎。

師:好現在還沒完成的,利用課余時間把它做完,作品我們將把它貼在后面的朝花夕拾上。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篇16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

2、體會詞語的感情,能用“心急如火”、“跋山涉水”寫句子。

3、默讀課文,體會紅小鬼在追趕大部隊的路途中表現的堅定的志向,頑強的毅力以及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課時:1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指名讀生字。

2、文中重點生字詞的朗讀:

廣昭戰役 陜南戰役 強渡嘉陵江戰役 勝利捷報

暖風煦煦 春意盎然

瘆人 齜牙咧嘴 陰森可怕 神龕

跋山涉水 餐風宿露

二、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些什么?

A、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第一自然段進行概括。

B、引導學生分別找出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2、你讀了之后有怎樣的感受?

三、品讀體會:

1、感受文章的詳略:

歷時三個月,行程1000多千米。文章是否將他們追趕紅軍大部隊的每一天都寫了呢?

2、第一天的經歷又只選取了三個場面來寫的,是哪三個場面?

趕路、夜宿神廟、吃供品。

3、這三個場面作者又分別是怎么來表現這群紅小鬼的精神的呢?

A、第一個場面運用反襯的手法:

可不可以去掉中間寫景的這部分呢?

景色越美麗,紅小鬼越不觀賞,越是心急如火,就越能感受到他們追趕大部隊的急切,他們志向的堅定。

對比朗讀。

B、第二場面運用環境描寫和神態描寫:

神廟,平日就很瘆人,這時候愈發顯得陰森可怕。黑影里,聳立著一尊尊齜牙咧嘴的神像,什么四大天王,八大金剛,觀音菩薩……把幾個膽小的伙伴嚇得夠嗆,不敢環顧四周,他們靠著墻根,整整坐了一夜。

感情朗讀。整整、坐(表現堅定的意志,心里怕得不得了,可就是沒跑回去。)

C、語言描寫:

“看來,菩薩也支持我們的行動,給我們安排下這么寬綽的客店,還送干糧,好讓我們吃飽睡足以后,加油趕上部隊呢。”

菩薩支持我們的行動、安排下這么寬綽的客店、送干糧等語句感受到他們樂觀的革命精神。

分角色朗讀。

4、他們還經歷了哪些困難呢?齊讀課文第10自然段。

5、一齊贊揚這群小紅軍,讀婦女部長何連芝把12個小鬼摟在懷里說的話。“你們從小就這么有志氣,有毅力,不愧是革命的好后代,是黨教育出來的英雄少年!”

四、拓展延伸:

1、在四川省川北地區,至今還流傳著12個紅小鬼沿著紅軍長征路線追趕隊伍的故事。回家后向你們的父母講一講這個故事。

2、練筆:從10自然段中選擇一個困難進行描寫。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篇17

《窮人》,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改編雨果敘事詩《可憐的人們》,成就的一篇短篇小說。

全文沒有一個“窮”字,我們卻在字里行間感受著“窮人真窮”。盡管如此,他們又是富有的,幸福的。她們關愛鄰居,在西蒙死后,本能的抱回西蒙的兩個孤兒,漁夫寧可自己“熬”,也要撫養兩個孤兒。她們愛家,家雖窮,卻“溫暖而舒適”。她們愛親人,桑娜在家補破帆,心里擔憂的卻是丈夫的安危,西蒙的死活。漁夫回到家更是關心妻子在家干什么。西蒙臨死,用舊衣服蓋住孩子,舊頭巾包住孩子的小腳,憐子之心,蒼天可鑒。正是這樣的藝術構思,為作品增添了豐富的內涵和精神的力量。窮人,并不窮!這些可敬的窮人,雖然是最底層的小人物,但他們在苦難面前的所作所為,給了我們多么美好的感動,他們的心靈深處,永遠閃爍著鉆石般的光芒。反觀《窮人》,耐人尋味。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借助環境描寫、情節描寫,塑造人物品質。

結合語文要素和《窮人》文本的特點,我的設計思路以情感為主線,以環境描寫、情節中的心理描寫、對話描寫為支架,讓學生在體會文章情感的基礎上,學會表達,也就是小說文體如何借助環境描寫、情節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為了達成目標,主要設計兩大議題:一是體會“窮人真窮”,此環節放手讓學生在文本中的環境描寫中、情節描寫的細節描寫中找窮人很窮的句子。在此基礎上做一交流。最后我總結,窮可能隱藏在一處環境描寫中、一處細節中、一處標點中……;二是重點理解“窮人不窮”。窮人不窮的理解是本節課的重點。主要引導學生聚焦環境描寫、心理描寫、對話描寫來學習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同時挖掘桑娜、漁夫身上的人性光輝。以達到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的雙線合一。能力遷移部分設計第一道題是通過學習桑娜家里的環境描寫遷移理解西蒙家的環境描寫,對塑造人物起到的作用。第二道題是利用文本留白,抓住桑娜兩次沉默,來讓學生寫出桑娜此時矛盾、糾結心理中隱含的善良之心。抓住漁夫的語言描寫“熬”,寫出漁夫此時雖然日子過的艱苦,卻顯示出一個男人的責任與擔當的心理活動。通過體會、寫話學生再一次認識了西蒙身上母性的光輝,桑娜、漁夫身上善良、仁愛的人性光輝。最后讓學生說出窮人窮的是什么,不窮的是什么。升華主題,水到渠成。

1016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实软件_软件定制开发_OA_OA办公系统_OA系统_办公自动化软件 | 二手电脑回收_二手打印机回收_二手复印机回_硒鼓墨盒回收-广州益美二手电脑回收公司 | AGV无人叉车_激光叉车AGV_仓储AGV小车_AGV无人搬运车-南昌IKV机器人有限公司[官网] | KBX-220倾斜开关|KBW-220P/L跑偏开关|拉绳开关|DHJY-I隔爆打滑开关|溜槽堵塞开关|欠速开关|声光报警器-山东卓信有限公司 | HDPE储罐_厂家-山东九州阿丽贝防腐设备| 灌木树苗-绿化苗木-常绿乔木-价格/批发/基地 - 四川成都途美园林 | 重庆小面培训_重庆小面技术培训学习班哪家好【终身免费复学】 | 睿婕轻钢别墅_钢结构别墅_厂家设计施工报价 | 小程序开发公司_APP开发多少钱_软件开发定制_微信小程序制作_客户销售管理软件-济南小溪畅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冻干机(冷冻干燥机)_小型|实验型|食品真空冷冻干燥机-松源 | 气体检测仪-氢气检测仪-可燃气体传感器-恶臭电子鼻-深国安电子 | 螺钉式热电偶_便携式温度传感器_压簧式热电偶|无锡联泰仪表有限公司|首页 | 木材烘干机,木炭烘干机,纸管/佛香烘干设备-河南蓝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磁力轮,磁力联轴器,磁齿轮,钕铁硼磁铁-北京磁运达厂家 | 泵阀展|阀门展|水泵展|流体机械展 -2025上海国际泵管阀展览会flowtech china | 瓶盖扭矩测试仪-瓶盖扭力仪-全自动扭矩仪-济南三泉中石单品站 | 二手Sciex液质联用仪-岛津气质联用仪-二手安捷伦气质联用仪-上海隐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伺服电机_直流伺服_交流伺服_DD马达_拓达官方网站 | 硅胶制品-硅橡胶制品-东莞硅胶制品厂家-广东帝博科技有限公司 | 英国公司注册-新加坡公司注册-香港公司开户-离岸公司账户-杭州商标注册-杭州优创企业 | 赛尔特智能移动阳光房-阳光房厂家-赛尔特建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精准猎取科技资讯,高效阅读科技新闻_科技猎 | 齿轮减速机电机一体机_齿轮减速箱加电机一体化-德国BOSERL蜗轮蜗杆减速机电机生产厂家 | 立刷【微电签pos机】-嘉联支付立刷运营中心 | 齿轮减速马达一体式_蜗轮蜗杆减速机配电机-德国BOSERL齿轮减速电动机生产厂家 | 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多功能机床-小型车床-山东临沂金星机床有限公司 | 北京成考网-北京成人高考网 | 稳尚教育加盟-打造高考志愿填报平台_新高考志愿填报加盟_学业生涯规划加盟 | 数控走心机-走心机价格-双主轴走心机-宝宇百科 | 波纹补偿器_不锈钢波纹补偿器_巩义市润达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德州网站开发定制-小程序开发制作-APP软件开发-「两山开发」 | 购买舔盐、舔砖、矿物质盐压块机,鱼饵、鱼饲料压块机--请到杜甫机械 | SPC工作站-连杆综合检具-表盘气动量仪-内孔缺陷检测仪-杭州朗多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 粉末包装机-给袋式包装机-全自动包装机-颗粒-液体-食品-酱腌菜包装机生产线【润立机械】 | 不锈钢水箱厂家,不锈钢保温水箱-山东桑特供水设备 | 鹤壁创新仪器公司-全自动量热仪,定硫仪,煤炭测硫仪,灰熔点测定仪,快速自动测氢仪,工业分析仪,煤质化验仪器 | 办公室家具_板式办公家具定制厂家-FMARTS福玛仕办公家具 | 考勤系统_人事考勤管理系统_本地部署BS考勤系统_考勤软件_天时考勤管理专家 | 重庆小面培训_重庆小面技术培训学习班哪家好【终身免费复学】 | 管家婆-管家婆软件-管家婆辉煌-管家婆进销存-管家婆工贸ERP | 北京开源多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