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編寫教案有助于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辦事認真的習慣;可使備課充分,上起課來有條不紊。怎樣寫簡單教案小學語文?這里提供簡單教案小學語文分享,供大家參考。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1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蝴蝶谷奇異美麗的景色。

★認識本課9個生字,會寫“源、茂、季、叢、趕”5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積累描寫色彩詞語。

★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課件PPT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現在老師想和大家聊聊天,你們喜歡旅游嗎?能告訴大家,你都去過哪些地方嗎?

2、大家去過的地方可真不少!是的,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有許多風景優美的旅游勝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臺灣的蝴蝶谷去旅行。

(板書課題、跟老師讀一次課題、齊讀兩次課題。)

3、我們說走就走,出發!

請同學們輕輕地閉上眼睛,飛機起飛啦!飛呀飛呀,飛過田野,飛過海洋睜開眼睛,到了。

(課件播放:蝴蝶谷景象及課文錄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你們喜歡蝴蝶谷嗎?想不想自己去看看?可是蝴蝶谷的守關蝴蝶說啊,只有闖過了他們設得機關,你們才能進谷,你們怕嗎?

好,那我們現在開始闖關了哦!

第一關:出示生字詞

祖、源、茂、季、叢、趕、景、撒、批會讀,并且會寫。

講解生字詞,從部首,筆順,結構講。

第二關:出示生字詞語

祖國溫暖水源茂盛

景象照耀花瓣撒

五彩繽紛金光燦燦色彩斑斕

(1)自由讀。

(2)誰愿意把你讀得的一個詞讀給我們聽?

(3)字音讀得真準!下面給每個同學一個機會,老師指到哪個詞,

你們能準確地讀出來嗎?

3、小朋友們讀得很好。下面我們把這些生詞寶寶送回家,齊聲把渴望能讀一遍,我相信這次啊,你們會把課文讀得更好。讀得時候思考:為什么寶島臺灣是蝴蝶生長的好地方呢?

4、你們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指導讀第一自然段。這樣的地方美嗎?那你能讀出這樣的美嗎?指名學生讀課文,學習生詞“茂”和“源”。齊讀第一段。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昨天我們一起到祖國的寶島臺灣,游覽了神奇而美麗的蝴蝶谷。老師今天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由于來蝴蝶谷游玩的中外游客特別多,因此,蝴蝶谷旅行社急需招聘一批小導游,你們想做嗎?只要能闖過兩關,你們也能成為像老師一樣的特約導游啦!有信心嗎?好!闖關開始!

二、研讀課文

1、第一關:尋美蝴蝶谷

(1)谷中到底有哪些迷人的景象呢?

大家細細讀讀第三節,找出你認為寫得迷人的句子,多讀幾遍,待會兒向大家介紹。(生讀第三段)

(2)交流。

A、你覺得哪兒最迷人?(課件出示有關句子)

B、出示:

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種黃顏色的蝴蝶,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燦燦,十分壯觀。

自己讀讀,說說迷人在哪里?(這些蝴蝶金光燦燦的,十分壯觀。)

你還見過什么東西金光燦燦的?

師:這么美的黃蝶谷,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播放黃蝴蝶畫面)

你們看,這種蝴蝶叫金鳳蝶,是最美的蝴蝶之一,鱗片上有一種金色粉狀物,在陽光的照耀下,變得(金光燦燦。)

是啊,成千上萬只黃蝴蝶在我們的身邊上下飛舞,漫山遍野都是,簡直是蝴蝶的海洋,這種景象多壯觀呀!

誰能把這種壯觀的景象讀出來?自己先試試。指名讀。齊讀。

過渡:剛才游玩了黃蝶谷,還有更美的山谷呢,想看嗎?

C、行,我們一起去看看:生唱《郊游》第一段。(課件播放彩蝶谷畫面)

這叫什么山谷,小朋友能給它起個名字嗎?(彩蝶谷)為什么叫彩蝶谷?

課文中是怎么描寫彩蝶谷的呢?我們來看看。

小朋友自由讀讀,想想:哪些句子寫出了彩蝶谷迷人的景象?有的山谷里有幾種蝴蝶,上下翻飛,五彩繽紛,就像誰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顏六色的花瓣,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讀后交流。(上下翻飛,五彩繽紛,像花瓣飄來飄去。)

上下翻飛:指名讀。讀得這么好,能不能加上動作?

像花瓣飄來飄去:讀出蝴蝶的輕盈。指名讀,評議。齊讀。

(3)黃蝶谷和彩蝶谷多迷人呀!我們一起再來感受一下。(齊讀第三節。)

2、蝴蝶谷里的景象是這么的迷人。那蝴蝶是怎么來到山谷的呢?老師請你讀一讀。

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斕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里來聚會。

在哪呢?第二段。好,小朋友都找到這一句話。

課件出示

請你讀一讀。然后閉上眼睛想一想,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讀。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1)(我看到了蝴蝶非常多。)哪個詞告訴我們的?是啊,(點紅一群群)蝴蝶真多啊!

(2)(我看到了蝴蝶的顏色非常多。)對了,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顏色的蝴蝶呀?(紅、藍、白、五顏六色、五彩繽紛)

(3)大家看,也許你看到的是這種顏色的蝴蝶、也許你看到的

是這種黑白相間的蝴蝶課件隨機播放各種彩色的蝴蝶。多美呀!這就是句子里說的哪個詞的意思呀。(色彩斑斕)對,這就是色彩斑斕的意思。(課件點紅色彩斑斕。)也就是剛才小朋友說的五彩繽紛,五顏六色。

(4)對了,看過《西游記》嗎,《西游記》里的孫悟空有72變。

現在老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說變,小朋友就變成蝴

蝶。“一、二、三”變,變成蝴蝶了。請你一邊讀,一邊做動作。老師看,誰的動作美,誰的聲音聽。邊讀,邊做。終于到達了我們的山谷,坐下來休息一下,想一下你們經過了哪些地方啊?誰來說?從哪里知道的?

一群群色彩斑斕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里來聚會。

A、你們為什么是“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而不是“飛過樹林”呢?(有好多好多的樹,從樹的中間穿過去)好,這就是穿過。點紅穿過那為什么說“越過小溪”不說“飛過小溪”?哦,從比較高的地方飛過去叫越過。點紅越過看,作者把這幾個詞語寫的多好啊。

B、小蝴蝶們,我們原來還在哪里見過這一系列的動詞啊?

點紅“趕到”,哦,蝴蝶們還是趕到山谷里來聚會。從“趕到”,你覺得你們心情怎樣?(高興、著急)非常著急,要去哪啊?去干什么啊?(聚會)

哦,你們是到山谷里來聚會的(點紅聚會)那你們到山谷里聚會要做什么事情呀?(比美大賽、開展聯歡會、進行野餐活動)

孩子們,蝴蝶們,你們高興嗎?幸福嗎?因為你們現在已經到了蝴蝶谷。能不能把高興、幸福的心情讀出來。好,自己再試一試,讀一讀。

(5)蝴蝶聚會的山谷人們叫它什么啊?

3、第二關:小導游在行動

剛才,我們一起走進了臺灣的蝴蝶谷,欣賞了蝴蝶谷迷人的景象,并知道人們把山谷叫做蝴蝶谷的原因。

(1)游客來了,正等著導游領他們到蝴蝶谷游玩呢!未來的小

導游們,你們準備介紹什么呢?

(2)很好,重點介紹蝴蝶谷的迷人景象。

(3)趕快準備吧!可以用上課文中的好詞好句,也可以用自己

的話來說。看誰能吸引住游客。

(4)生準備導游詞。一生做小導游。

(5)師生評議:做個合格的導游,要怎么樣?

(當導游要昂著頭,挺著胸,微笑著面對游客講。)

(6)要不要再練練?可以和你的同桌互說,可以和你的朋友說,可以找聽課的老師說,也可以跟我說。

(7)生再練說。

(8)生做小導游。

闖關成功!老師祝賀你們,你們現在都是小導游啦!看,游客們來了,小導游們,趕快迎上去吧!

小朋友剛才導游做得都很認真,現在我們回到第三段,看一下,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在寫呢?

4、是啊,多么迷人的景象!聽了小導游們的介紹,我和大批的中外游客,都被吸引到這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四段,看看小蝴蝶們看到客人,是怎么做的呢?

(團團圍住、翩翩起舞)

(1)真是一群熱情的小蝴蝶。

你們看書上的圖,游客們被翩翩起舞的蝴蝶團團圍住,有的蝴蝶(落在游客的身上),有的蝴蝶(落在他們的胸前),看到蝴蝶們這么親近他們,他們的心情怎樣?——(高興)

(2)你能把游客的開心和小蝴蝶的機靈讀出來嗎?誰來試一試?

(3)同學們,如果此刻你就是這批游客中的一員,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5、有感情朗讀課文是呀,蝴蝶谷的美景看也看不夠,說也說不完,讓我們邊看圖邊讀課文,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再次去感受蝴蝶谷的美麗吧!

(你可以完整的把課文讀一遍。也可以選你最喜歡的一部分讀。)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

2、背誦兩首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情感: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學重難點:

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

三、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回憶你記憶中的春天是怎樣的,給大家說一說。

二、檢查預習

1、自讀生字,在文中為生字注音。

2、抽讀。

3、小老師教寫生字。

易錯音:妝、濱、裁

易混淆:詠泳、濱賓、載裁、紫緊

4、抽讀、齊聲讀

三、學習《詠柳》

1、簡介賀知章:唐朝詩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鄉偶書》《采蓮》

2、解題:春天里的柳樹是怎樣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樣的?能用語言或學過的詩句來形容嗎?看看古代的詩人是怎樣描述春天景色的。齊讀課題:

詠柳:詠即贊美

3、詩人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大家自讀古詩,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結合注釋讀),不懂的作上記號。

4、交流匯報1、2句

(1)、碧玉:綠色的玉

妝:打扮

一樹:滿樹

萬條:枝條多

絳:一種絲帶

前兩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上,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打扮的一樣。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這樣的比喻好嗎?(引導學生想象,春天萬物復蘇,柳樹也會發出新葉,新葉剛長出來的顏色,光澤接近碧玉)

(3)、朗讀

5、交流匯報3、4句:

(1)、細葉:細細的嫩葉

似:好像

裁:裁剪

這兩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呀!

(2)、思考:這兩句采用了什么樣的形式?(自問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從這個比喻中體會到什么?

(3)、指導朗讀

6、朗讀全詩,感悟詩境

前兩句寫柳,后兩句由寫柳過渡到寫春,從整首詩的描寫中,你休會到詩人對柳,對春抱著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反復朗誦,體會詩人贊美柳樹,歌頌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讀

語速適中,情感飽滿,基調高昂,注意停頓。

五、背誦全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復習《詠柳》,并集體背誦,引入《春日》

二、解題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讀,初通詩意

1、自讀全詩,再抽讀。

2、分小組討論學習;讀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記號,勾出不理解的詞。

3、交流:提出不懂的詞,板書,查閱字典理解

勝日:即晴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尋芳:游覽、賞玩美好的風景

泗水:水名

濱:水邊

光景:風光景色

一時:形容時間很短

新:新鮮、奇麗

4、由詞意思考:詩人在什么樣的天氣,到什么地方去游覽,他的心情怎樣?你從哪兒讀出來的。

5、整理出前兩句的意思:在天氣睛朗的日子里,詩人到泗水邊上死對頭觀賞風景,那里風光無限,一時之間許多新鮮奇麗的景色映入眼簾。

6、說說你從一二句中體會到了什么?再指導朗讀。

7、運用同樣的方法學習3、4句。

自讀、勾出不懂的詞,討論,交流解詞,再解意。

等閑:平常、隨便

識得:認識

東風:春風

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爭艷的景色。

總是:都是

詩意:平常人們都知道有春風,可春風究竟是什么樣的呢?只有在見到了萬紫千紅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風帶來了這無邊的景色。

指導朗讀3、4句,說說體會,引導學生理解包含在詩歌中的哲理。

四、再讀,感悟詩境

聯系詩意,說說自已的理解,體會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五、指導朗讀、背誦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3

○教學目標

①速讀課文,能概述課文資料。

②掌握并學習抓住事物特征進行說明的寫法。

③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

④培養學生觀察熱愛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點

理解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的應用。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好授課資料及多媒體課件,學生做好預習,搜集有關天氣的諺語,注意觀察天空中的云,同時要積累課文中的佳詞妙句,為課堂交流做好充分準備。

○教學資料

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云和天氣的關系:不一樣形態的云和天氣的關系;不一樣光彩的云和天氣的關系。

本文思路清晰,緊扣題目進行說明,不但說明看云能夠識天氣,還進一步說明云和天氣變化的關系十分密切,由說云是天氣變化的“招牌”,再說怎樣看云識天氣。云的種類很多,但文章從現象人手,進而觸及到事物的本質。如:云的形態和光彩是現象,云和天氣變化的關系是本質。說明層次清晰,將“看云識天氣”事理說清楚,最終說明看云識天氣的目的。

○教學設計

精心導入

①可用大屏幕多媒體展示空中的云的各種景象,引出課題。

②也可經過諺語或詩歌來引出課題。

③還能夠請學生從課前準備中談談自我的積累和觀察。例如:

a.你觀察了天空中的云嗎有怎樣的感受用簡短的話說明。

b.你在預習中搜集積累了哪些有關云和天氣的成語、俗語、諺語請同學們相互交流下,好嗎

以上各種導人,只要精心設計,認真準備,都可到達導人課題的目的。

出示目標并板書課題

課題:看云識天氣

感知資料

①檢查預習中的字詞。

②請學生自讀課文或齊讀課文,教師正音正字。

③請仔細看問題,再讀課文并小組討論。

問題組:a.全文主要說了什么資料請簡要概括。b.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樣的可分為幾部分

學生討論后能夠明確:全文主要介紹云和天氣的關系,不一樣形態的云和天氣的關系;不一樣光彩的云和天氣的關系。基本思路是先總說云的作用,再說明云和天氣的關系(這其中有兩小層:云的形態變化和天氣的關系;云的光彩現象和天氣的關系)。最終是總說,說明看云識天氣的目的。

研讀賞析

①教師導學:科普說明文的學習,能夠遵循規律,即:抓特征、理順序、用方法、語言準。從以上四個方面去研讀一篇文章,會更加清晰。

②自主探究:出示表格圖,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填表,準確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種類、特征和它們分別表示的天氣情景。

可讓學生自行設計表格,在閱讀中思考:a.共有幾種類型的云b.表格如何設計得簡潔明了巳也能夠每個小組設計一種。設計后同學之間相互交流,也可經過實物投影儀在班上講述自我的設計和理解,教師進行總結,經過設計幫忙學生清楚地理解課文。

教師總結指導:將云分為兩大類,按云的形態可分為晴天云和雨雪天的云;再按云的光彩分四種。只要順序合理即可,設計的簡潔些、詳細些都能夠,給學生必須的空間。

學生討論填表后,教師進一步指導:經過表格的填寫能夠看出,作者抓住了說明事物的特征——云和天氣的關系,同時有必須的合理說明順序——總分。為了將事物事理說明得更加清楚,作者運用了不少說明方法。例如:分類別、打比方等等(當然也有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總括看來可稱為生動說明。異常值得一提的是語言的準確性,

請同學們研讀討論。

③合作探究

a.能舉例說明文章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嗎它們的作用分別是什么

b.能舉例說明文章語言的準確性嗎它們的作用如何

學生能夠討論并暢所欲言,也許所說的不必須完全準確,但只要敢于探索,大膽講述,教師都應表示贊賞,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確:按照不一樣的光彩,作者把云分為四種——暈、華、虹、霞。把它們之間的差別,進行了比較說明,這種作比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氣關系的特征。許多句子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不僅僅使文章生動,更重要的是讓云的特征更加鮮明。用詞準確,“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往往”去掉能夠嗎為什么——體現語言的準確性。

④反饋交流

學生再次速讀課文,看大屏幕展示的題目,交流思考,看看本節課有哪些收獲。

(出示投影)讀課文,理解概括交流對以下問題的解答。比一比,哪一組思維更敏捷,

問題組:

a.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第1自然段的資料。

b.“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c.第3自然段中總結四種薄云特點的一句話是什么

d.根據課文舉例說明云是天氣變化的標志(單一例即可)。

e.舉例說明看云識天氣對工農業生產的好處。

學生討論后,教師引導小結:a.第1自然段指出了云和天氣的密切關系,說明看云能夠識天氣;b.這句話的作用是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c.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都是很美麗的云;d.雨層云構成,連綿不斷的雨雪也就開始下降;e.論述有理即可。

總結:經過對文章的學習,不僅僅了解了看云能夠識天氣的資料,還學習了怎樣將事理說清楚,并把握住了一般說明文的說明方法,那就是:抓特征,理順序,用方法,語言準。

延伸作業

用本課學過的說明方法,寫一篇小小說明文,向同學們介紹一種自然現象。題目自擬。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東郭先生》這則寓言的初步了解,懂得不能把“兼愛”施于惡狼身上,要明辨是非善惡。

2、編排四幕劇臺詞,培養創編能力和表現力。

教學重、難點:

1、創編臺詞要有新意。

2、表演要傳神。

教材分析:

本故事選用的音樂,是由陳小奇作詞,朱德榮作曲的一首敘述歌曲。歌曲的內容選用了我國一個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東郭先生與狼。歌曲共由兩個主要的音樂旋律構成,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這兩段音樂旋律主要出現在第一幕的《敘述者的歌》和第二幕的《藏起老狼》。之后,又分別在第三幕和第四幕中以變換歌詞的方式出現。第二幕的《放出老狼》和第三幕的《狼起殺心》則是任曉音根據劇情需要結合原作者曲風特點創作而成的。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導入

播放《東郭先生》復習歌曲。

二、創編四幕劇的臺詞

分四個小組,編排臺詞。

人物:敘述者、老狼、東郭、農夫。

第一幕同學們,你們好,今天我們要為大家表演一部音樂劇《東郭先生》。敘述者:清晨,東郭先生帶著一袋子書離開了家樂器伴奏:用打擊樂器伴奏的同學開始伴奏。雙響筒模擬驢蹄聲由遠而近。

第二幕狼與東郭先生的對話。

狼說:“老先生,老先生,看您的樣子一定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做做好事,我是個善良的老狼,每天吃齋念佛,從不殺生,可是那獵人卻要追殺我。”東郭先生說:“你快跑吧!我也幫不了你啊!”這時候狼現出很溫順的樣子跪下來說:“您是個大善人,怎么能見死不救呢敘述者:東郭先生聽了狼的甜言蜜語,動了惻隱之心。于是他急忙把狼藏進了書袋里。”教師播放第二幕《藏起老狼》歌曲學生演唱。教師領唱,全體學生齊唱。

(東郭先生心腸軟,趕緊跳下地,說一句“別客氣”,把那老狼呀嘛忙扶起,藏進書袋里。)獵人急急忙忙地跑過來問:這位老先生,您看沒看見一只狼從這里跑過去?他可是一只十惡不赦的惡狼,偷雞、偷鴨、還偷鵝。真是餓極了,還吃人呢!東郭先生:我、我、我沒有看見,真的沒看見(邊說邊坐在口袋上。)獵人問:您的袋子里裝的是什么東西?東郭先生緊張地說:是書,都是書。敘述者:獵人看看遠方,向樹林深處走去。教師播放第二幕《放出老狼》歌曲,學生高興地齊唱。(做了善事心歡喜,東郭先生好得意。瞞過了老獵人,放出狼兄弟,狼兄弟。)東郭先生:得意洋洋地看著袋子,晃著頭。第二幕結束。

第三幕敘述者:獵人走后,東郭先生把狼放出了布袋,狼出來以后,看見東郭先生白白胖胖的,頓時起了殺心。教師播放第三幕《狼起殺心》歌曲,學生一起演唱。

(躲過劫難不容易,老狼舒了一口氣。看看東郭先生白又胖,那個口水往下滴。)

東郭先生說:獵人走了,你出來吧。狼摸了摸肚皮,看了看白白胖胖的東郭先生,狡黠地笑了!狼狡黠地說:先生啊!我剛才為了逃命跑了幾十里路,又在你的書袋里憋了這么半天,已經一點力氣都沒有了,我想吃東西啦!東郭先生慢慢地說:我哪有什么吃的啊狼露出猙獰的面容:那你就好人做到底,讓我把你吃了吧!表演小組演唱第三幕《倉惶逃命》。

東郭先生領唱,所有同學齊唱。拿打擊樂器的同學為歌曲伴奏。東郭先生嚇得抱頭鼠竄。(東郭先生四下亂跑,狼在后面不停地追。)三幕結束。

第四幕敘述者:東郭先生倉惶逃命,老狼在后面緊追不舍,這時來了一位農夫。所有同學一起演唱第四幕《敘述者的歌》

東郭先生大聲喊

快來救救我!農夫說:發生了什么事?東郭先生說:我把它藏在裝書的口袋里,救了它,它還要吃我!你快來給我們評評理!(東郭先生指著狼)農夫摸摸胡子說:原來是這樣啊。農夫對狼說:這么個小口袋怎么能裝進你這么大的東西呢?狼聽了著急地說:怎么進不去?(邊說邊鉆進口袋。)敘述者:這時東郭先生和農夫連忙把口袋扎緊。農夫說:你這個沒良心的東西。

東郭先生:我打死你!打死你!全體學生齊唱第四幕《敘述者的歌》

東郭先生慚愧地低下了頭。

敘述者:小小音樂劇《東郭先生》表演結束了,謝謝大家,再見!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的表演,同學們都表現的很棒,都創編出了角色的形象,希望同學們在課后多做練習。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字,注意多音字“給”的讀音。隨文學習本課的關鍵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兒童和平條約的內容,體會兒童熱愛和平的美好心愿,激發學生從小熱愛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勵同學們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了解兒童和平條約的內容,切身體會兒童熱愛和平的美好心愿。

2、通過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勵學生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趣,揭示課題。

1、(板書:條約)同學們,你們知道“條約”嗎?結合預習說說你對“條約”的了解。

2、解釋“條約”:國與國之間簽定的有關政治、軍事等方面的權利與義務的文書。

3、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一篇有趣的條約:兒童和平條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鼓勵學生讀題質疑,部分解疑。

(1)兒童和平條約和其它條約有什么不同?

兒童和平條約不用強制別人執行,它表達的是全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兒童和平條約簽定的原因和時間?

1986年為聯合國“國際和平年”。這一年,全世界圍繞“和平”這一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其中之一就是簽定一項公約——“兒童和平條約”。同年9月全世界兒童聚集在美國,分別代表本國兒童在條約上簽字。代表中國在條約上簽字的是11歲的小學生劉玲。

(3)兒童和平條約里都寫了什么內容?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過渡:兒童和平條約里都寫了什么內容?帶著我們的好奇心走進課文。

2、根據自學提示,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把自己認為難懂的詞句做上記號,聯系實際想一想。

3、小組內互幫互學,交流自學情況。

4、分段指名讀課文,集體正音。注意:多音字“給”在本課的讀音。

5、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默讀。要求:邊讀邊想,條約有些什么內容?

(2) 組內交流。要求:試著關上書說一說。

(3) 指導學生概括條約內容:向往和平——珍愛和平、維護和平 ——創造和平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快速瀏覽課文,梳理課文條理。

2、交流:兒童和平條約字里行間都表達了兒童共同的心聲,這心聲是什么?(相機板書:和平)

3、過渡:我們初讀課文便讀出了全世界兒童的共同心聲。如果再走進條約,細細品味,我們還能夠體會出條約蘊涵的那份執著以及兒童維護和平的決心。下節課我們再進一步學習條約。

四、指導書寫

1、 小組內自由識記、書寫生字。

2、 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導語: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四課,知道了全世界兒童的共同心聲:希望世界和平!這節課,我們再次走進《兒童和平條約》,去體會條約背后蘊涵的那份執著與真情。

二、 入情入境,細讀感悟

1、學習1——4自然段:向往和平

(1) 過渡:和平,世界人民永恒的主題;和平,世界人民向往的生活;和平,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作為“我們世界的兒童,宣告未來的和平。”

(2)自由讀1—4自然段,說說你從中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 相機出示句子:“我們要消滅一切!”鼓勵學生質疑:“這一切”指的什么?

(4) 默讀1——4自然段,勾畫相應詞語,小組交流:聯系實際說說你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5) 拓展想象:除了“戰爭”、“破壞”、“憎恨”等詞語,“這一切”還可能指的是什么?(一切與和平相悖的事物)

(6)集體交流,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用朗讀表達出來。(指導朗讀)

(7)播放音像畫面,教師激情渲染戰亂場面:戰火硝煙,肆意彌漫,無數轟炸機從人們的家園上空飛過,轉眼間,城市變為廢墟,到處是哭泣和呼喊,人與人之間充斥著冷漠、恐懼和憎恨。多少人在戰爭中失去家園,多少親人不得不面對生死離別!看到這樣一個動亂的年代,你在想什么?想說點什么?(消滅“這一切”,世界渴望和平、向往和平)

(8)情感朗讀。可以引讀。

2、 學習5——9自然段:珍愛和平、維護和平

(1)過渡:消滅一切與和平對立的事物,這個世界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讓我們切換畫面,用心發現和平的世界給予我們的恩惠吧。

(2)點讀5——9自然段,其他學生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樣的景象?我們是怎么做的?

(3)指導讀句子,感受和平帶給我們的幸福生活。

(4) 我們將共享富饒的大地、保衛美麗的天空以及保持河水的潔凈,這既是和平世界給予我們的恩惠,更是賦予我們的義務和責任。帶上我們的這份責任心齊讀5——9自然段。

(5)拓展聯想:除了人類這些賴以生存的美好環境,和平的世界里,我們還可以擁有什么?又會有什么責任和義務呢?仿說句子:(誰)給予我們(什么)———我們將(怎樣做)

3、學習第10自然段:創造和平

(1)承上啟下:沒有戰爭,處處鳥語花香、歡聲笑語,那是一個多么美好、和諧的世界啊!人們的生活幸福而舒適,心情開朗而豁達。讓我們為了和平、為了現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大家的和平而努力吧!

(2)自由讀第10自然段。思考:我們不僅有享有和平的權利,同時也有維護、創造和平的義務和責任,為了世界和平,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3)只有我們共同攜手,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才能創造一個和平的世界!讓我們加入和平志愿者的行列,叫響我們的和平口號吧!齊讀第10段。

三、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1、過渡:遠離戰爭,珍愛和平、創造和平,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請同學來說說學習本課的收獲。

2、小組合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著背下來。

3、介紹一篇詩歌《放飛和平》,讀一讀。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搜集一些有關呼吁世界和平的文學作品,讀一讀,或者辦成小報。

板書設計:

4、兒童和平條約

向往

珍愛 和平

創造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范圍一剎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這篇課文結構很清晰,第1自然段開門見山點出為看日出,我常常早起,第2至第5自然段寫海上日出過程及景象的不同。第6自然段寫作者對海上日出的贊嘆,表達熱愛祖國之情。

課文的第2自然段詳細描寫了日出前天空的顏色一片淺藍,很淺很淺的。轉眼間,天水相接地方出現一道紅霞,紅霞的范圍慢慢擴大就與前面描寫天空顏色形成對比,讓人很快想像到景色,這是太陽升起的序曲。

第3自然段可以說是重點段,也是難點段。重點是作者很具體很細致地描繪了日出的全過程。難點也是這個過程。從最初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

到最終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簡單的幾行文字,卻使日出的過程呈一種動態的效果。抓住重點句太陽像負著什么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理解其中負著什么重擔慢慢兒一縱一縱使勁沖破跳出這幾個詞,讓學生體會過程是艱辛的。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明白最初日出費力到后來的跳出海面這個過程,抓住重點句、段理解過程。第4、5自然段分別描述了太陽躲進云里和天邊有黑云時日出的景象,觀察仔細具體,其中蘊含了科學道理。第6自然段以一個反問句結尾,加強語氣,表現這就是偉大的奇觀,總結全文。

教法建議:

抓住重點詞、句講解、讀評、討論相結合。特別是第3自然段中幾個重點描寫日出過程的動詞,在講解時配合指導朗讀慢慢兒一縱一縱讀得語速慢,顯得吃力而到沖破完全跳出就要讀得有力,節奏快體現沖破的力量。

第4、5自然段結合科學道理講解,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插圖理解。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寫范圍一剎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理解課文,感受海上日出壯觀景象。

二、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理解課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

三、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解題釋意,范讀課文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電影,電視里我們都看過紅日東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達;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暢;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會給人怎樣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爺爺寫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這個問題。

2.板書課題,提問:《海上日出》是什么類型的課文?看到題目,你能想到什么?(寫景的課文,日出:是太陽升起來;海上:點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從題目可以看到課文是寫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3.范讀課文

(二)按預習題預習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學生生字掌握情況,聽寫生字。

2.輕聲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一剎那:形容時間極短

重圍:層層包圍

奇觀:指少見的雄偉美麗的景象。觀,景象

3.想想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海上日出的?引導學生討論各自然段內容并歸納。

第一部分(1)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

第二部分(2-5)敘述了幾次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色,具體描寫了日出過程中景色的變化。

第三部分(6)觀看日出的感受。

(四)默讀課文,從課文文中找出贊美海上日出的句子。

1.提問: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這是什么句?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這真是偉大的

奇觀!

2.讓學生思考:尾句中這和奇觀是指什么,與題目有什么聯系?(這和奇觀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題目點明了奇觀指的是什么?尾句贊美了海上日出)。

3.誰能把題目與尾句合成一句話?(海上日出真是偉大的奇觀!)

4.奇觀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

時間:天還沒有亮

人物:我

地點:海上

事情:看日出

環境:周圍很靜

(2)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說明什么?與下文有什么聯系。(說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下文是多次看日出看到的景象。)

(3)小結:海上看日出的偉大奇觀是怎樣的?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5.聽寫詞語:

淺藍

紅霞

范圍

擴大

奪目

光彩

分辨

燦爛

紫色

奇觀

目不轉睛

一剎那

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日出的全過程

2.難點:理解全過程的詞句,體會日出過程變化。

三、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課文

(二)指名朗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1.選取你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哪些地方,畫出不懂的句子。

2.想想,平時讀書時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樣做的?(可以:1.先理解重點詞語再理解難句。2.查閱資料理解難句。)

3.結合時代背景理解難句。

4.通過多讀展開想像理解難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的方法來理解句子。指名讀課后練習2

(默讀課文,說說作者具體描寫了海上日出的哪種景象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小組先討論學習,拿出自學中不懂的地方大家共同研究。

3.重點理解:

(1)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為什么覺得太陽像負著重擔?為什么是一縱一縱地?請你聯系生活中見到的日出情景再聯系上下文想一想,(這句話是寫太陽由露頭兒至跳出海面的上升過程。是動態的。此時作者是在船上,船、人、海都在動,所以使作者產生了這樣的感覺。)

(2)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先指名說奇觀的意思,再說句子意思。(海上日出是偉大、雄偉美麗而又奇特的景象)先改成陳述句讀一讀,再想想反問句在這里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4.說說你是怎樣理解課文中難句的。(1.在難句的上下文,有對這個句子進行解釋說明或提示的文字,讀了這些文字,也就理解了這個句子;也可以根據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推斷出難句的意思。2.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難句,就是聯系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情形,通過聯想、想象理解句子。)

(四)指導朗讀

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壯美與綺麗,想像一下作者看到太陽躍出海面時該是怎樣的心情呢?(欣喜)我們該怎樣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五)指導背誦

1.說說你經常用什么方法背誦文章?(1.讀背交叉。2.抓重點詞語,把要背的內容串連起來;3.先部分,后整體,一段一段背誦)

2.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在熟讀課文基礎上進行背誦。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7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背誦積累、傳承古文化。

2、 借助注釋,工具書理解詩詞的內容。

3、 在誦讀基礎上體會講壇的意境,體驗作者的感情。

4、 運用課本插圖引導學生根據詩意展開聯想與想象作畫。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程設計

一、 古詩引路,揭示課題

1、 引導背誦宋代詩人林升的《題臨安邸》,并指名說說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 教師吟唱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并介紹詩的大意。

3、 出示王昌齡又一詩篇《出塞》,并簡要交代詩的歷史背景。(秦→漢→唐)

二、 誦讀詩句,了解內容

1、 教師范讀(放錄音),學生標出節奏。

2、 指導學生按節奏自由讀詩。

3、 師生齊讀,男生女生輪流讀,指名讀,指名式背誦。

4、 同桌合作,詩句、注釋,插圖三合一體會詩意。

5、 請學生說說讀書收獲,交流詩之大意。

三、 品讀詩句,體驗感情

1、 教師領導填補式讀詩句。

2、 學生有感情地邊齊誦詩篇,邊思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3、 引導學生品味“未還”、“在”與“度”的用詞之精妙。

4、 引導學生總結詩人抒發的感情。

四、 賞讀想象,依詩作畫

1、 學生邊讀詩句,邊畫出詩中描寫的景物;

2、 交流所畫景物詞:明月、關塞、飛將、胡馬、阻山

3、 激發想象,指名依文、物作畫,或用圖文說明。

明月

胡馬

陰山

三唐 關塞 飛將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8

【教學目標】

1、感受火燒云的景色美,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顏色和形狀的變化進行觀察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詞句。

4、初步學會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展開想象來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態的變化。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讀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火燒云上來了,滿天霞光,多新奇,多有趣啊!現在讓我們再一次體會這神奇的霞光吧,請同學們有感情地齊讀第一段。

二、讀中感悟,積累運用

1、看課件,總體感知:

火燒云上來時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更神奇,更美麗呢!想看一看嗎?

(課件展示火燒云的畫面。)

2、談體會,自由發言:

欣賞完了,談談你有什么體會呢?

3、自由選擇,精讀精品:

現在請同學們細細地讀課文第二段,用心去感受火燒云的顏色、形狀的變化。然后選擇你最喜歡的部分,好好地讀,通過有感情地讀把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

4、匯報火燒云上來時天空顏色的變化:

⑴讀第二自然段:

誰愿意來讀讀這句話?

(出示第一句,一生讀,生評。)

同法出示第二句。

⑵學生評,再讀:

他讀得好嗎?為什么?你能再讀讀嗎?

⑶老師點評,再讀,如:

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變化好快啊,是啊,幾乎看也看不過來了。

再如:

紅彤彤、金燦燦、半紫半紅、半灰半百合色,顏色真多啊,讓人眼花繚亂呢。誰還想讀?

再如:

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讀得很有韻味,還有啊?

⑷發揮想象:

那就請你們再想一想還有哪些顏色呢?照著書上描寫顏色的詞的樣子來說,想好的同學自告奮勇地上來寫在黑板上。

(學生寫顏色的詞。)

⑸學會概括:

天空中這么多的顏色交織在一起,那是多美啊,能用恰當的詞語來概括嗎?

(如: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等。)

⑹有感情的讀:

多么美麗的景象,多么優美的文字啊,再讀讀這段話,比比誰能讀出對火燒云的贊美之情。

5、火燒云上來時形狀的變化:

⑴個別學生讀:

火燒云的顏色絢麗多彩,并且變化極快,更為神奇的是形狀也在變啊,怎樣變的呢?請三位同學來讀讀后面三段,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讀得好嗎?為什么?

⑵生評讀。

(我聽出形狀變化快,多。)

⑶師評,練讀:

是的,一會兒、眨眼間、跑著跑著,形狀的變化真快啊,能讀出來嗎?誰再來讀讀?我看出來了,你邊讀,還在邊想象呢!真好。

⑷欣賞句子,總結寫法:

你們知道嗎?作者在描寫馬的樣子時,描繪得真是精彩,一起來欣賞。

課件出示句子:

馬是跪著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

馬是站著的…

再讀一讀這兩句話,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同?書上為什么用第一句呢?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呢?

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寫,不僅使文章生動具體,還突出了火燒云的變化美。

⑸提問讀:

我們再來讀讀四到六段,邊讀邊體會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寫的寫法。我來提問題,你們用書上的話來回答,我們一起讀書,好嗎?

師:一會兒,天空出現了什么?

(出現)

生:一會兒,天空出現了一匹馬。

師:它是什么樣子的呢?

(樣子)

生:馬頭向南……它才站起來似的。

師:它是怎樣變化的?

(變化)

生:過了兩三秒鐘,……尾巴可不見了。

師:消失了嗎?

(消失)

生:看的人……變模糊了。

⑹學生同法學習其他兩個自然段:

請同學們按照剛才的方法,同桌合作著讀讀后面兩段,一個同學問,一個同學用書上的.話回答。

⑺匯報:

一個同學來提問,全班同學用書上的句子回答。

⑻總結寫作順序:

同學們讀得很好,再請你們默讀這三個自然段,想想在表達順序上有什么特點?

(出現──樣子──變化──消失)

說得對,是按這個順序敘述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燒云形狀變化的特點,這種方法值得大家學習。

三、看畫面想象,寫一段話

1、老師捕捉了一組火燒云變化的圖片,我請同學們一起欣賞。

(課件展示圖片)

想象一下,它們像什么呢?然后挑選一副圖寫一段話,可以按照它的“出現,樣子,變化,消失的順序寫,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寫。

2、反饋。

3、小組交流。

四、總結

同學們剛才都寫得很好。火燒云不但絢麗多彩,而且千姿百態,真是太美麗了!作者將這瞬間的美化作永恒,讓我們品味,讓我們欣賞,讓我們流連忘返。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9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來之不易,懂得父母養育自己不容易,培養學生熱愛父母,珍愛生命的情感。

2、幫助學生了解淺顯的生命科學的知識和收集資料,獲取信息技能。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勤于思考,樂于探究,善于學習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向父母了解自己的出生情況,準備出生證,滿意的照片。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讓四名學生扮演康康熊、樂樂猴,愛愛鴿,創創鼠,另選一學生演盼盼,上臺玩“點兵點將”的游戲。

盼盼:他們講德對不對啊?大家來評判!

二、交流信息,討論問題

1、學生分組交流,向爸媽了解的四個問題

2、選派代表發言

三、看圖,進行淺顯的生命科學常識教育

1、出示幻燈片(父母結婚照)

照片上是誰?

2、出生照片(嬰兒)

四、聽配樂朗誦《我從哪里來》

五、動手填填貼貼,并進行交流

六、故事會-成長樂園

七、教師作小結

1、生命來之不易,每人珍惜自己。

2、父母養育辛苦,應感激。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10

活動目標:

1、認真聆聽雨的聲音,比較不同雨聲的特點,用‘_____的’的表達方式描述不同季節雨的特點。

2、主動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秋天到來”的各種變化,描繪秋天的故事。

3、傾聽散文的配樂朗誦,跟隨音樂感受散文中秋天的美。

4、知道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5、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重點難點

1、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語言美、內容美以及情境美。

2、為散文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1、不同大小、不同季節的雨聲錄音。

2、有內在邏輯聯系的秋天圖景。

3、秋天的葉子、果實等的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實際生活經驗,并抓住幼兒愛玩的天性,以闖關游戲的方式完成此次活動。

動物王國最近要招募一批英勇能干的小動物來保衛他們的森林,報名的小動物要經歷聽、說、仿、編、演等五關層層選拔,最后挑選最勇敢、最能吃苦、最愛動腦筋的小動物來保護他們共同的家,小朋友們想不想參加啊?

1、第一關:聽雨辨不同(感受雨聲)聽放音樂,先放不同大小的下雨聲,再不同季節的雨聲,引導小朋友去感受雨聲的變化與不同之處,使用‘_____的’的形式描述雨的特點。

小結:教師要幫助小朋友豐富和補充語言以及糾正不正確用詞,啟發他們去感受音樂中雨聲的細微變化,為他們打開一個新的觀察視角。

第二關:說說‘我與秋天’的故事說

2.1請小朋友舉手發言,說一說‘我’看到的、聞到的、聽到的秋天。

教師小結,引導幼兒用“______的”的表達方式敘述。

2.2秋天和其他的季節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知道的或是發現的?

天氣、穿的衣服厚薄、樹葉的顏色、開的花兒、成熟的果實、糧食等等,春夏秋冬各舉一到二個例子。

2.3秋天的樹木和花草有什么變化?

2.4秋天成熟的果實和豐收的糧食都有哪些?舉例說明。

2.5秋天的小動物在干什么?

小結:本階段既是對已有經驗的再感知,又是為學習散文作鋪墊,教師在本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小朋友用散文中的話將自己的故事,初步接觸散文的語言。

第三關:學我說話(走近散文)仿

3.1放配樂散文,跟隨音樂一同走進秋天,感受來自散文的美。

師:散文聽完了,小朋友感覺秋天的雨美不美?美在哪里?我們共同來學習一下。

3.2結合畫面,分段理解散文。

1)欣賞下雨前后的畫面,形成鮮明的對比,引導幼兒把雨比作一把鑰匙。可對幼兒進行反問,進而幫助他們理解雨的清涼和溫柔。

師:為什么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打開了秋天的門?

師:秋天的雨下過后,自然界就有了很多的變化,就好象一把鑰匙輕輕地把門打開,讓我們看到了秋天的一切。

2)下雨后的畫面:在畫面中感受色彩的美。引導幼兒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問題。重點指導幼兒說出各種植物、花卉的色彩變化。

師:秋天到了,各種植物都有了變化。銀杏樹的葉子變黃了,水稻成熟變得金黃,各種顏色的菊花都開了,有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所以美麗的秋天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3)呈現果實畫面,引導幼兒從氣味上說出秋天的雨給小朋友帶來了什么。

師:小朋友從圖上看到了什么?這些水果有什么味道?把準備好的水果籃拿到幼兒面前,讓他們聞一聞,并用“_____的”說出自己聞到的味道。

師,秋天的雨有非常好聞的氣味,這氣味是從哪里來的?

師:秋天來了,水果成熟了,都發出很多好聞的香味。而且在秋天遠遠都能聞到糖炒栗子、烤山芋的香味。

4)喇叭畫面:引導幼兒感受動、植物的過冬方法。

師:畫面上的是什么?是誰的喇叭?怎么聽聽他要告訴小朋友什么?教師朗讀喇叭的話。

師: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落葉樹的樹葉紛紛飄下來,工人叔叔也開始為小樹過冬作好準備,冬眠的小動物忙著造房子、儲藏食物、挖洞,大家都在準備過冬了。顯示小動物過冬的畫面。

5)水果和糧食成熟的畫面,引導幼兒感受秋天的豐收景象。

教師小結,秋天的雨給大地、小朋友帶來的是豐收、快樂的歌。

3.3有目的的再次欣賞一遍,并學習運用散文詩中的句子來講述。

師:這次請小朋友一邊聽,一邊把你最喜歡的、寫秋天最美的句子記在心里,等會兒告訴大家。

第四關:視頻觀賞(進一步傾聽、感知散文的語言美、內容美、情境美。)

4.1在欣賞過程中,教師再次利用圖片幫助幼兒說出散文中的句子。

4.2認真看視頻

4.3邊聽邊做跟著音樂自由創編動作

給幼兒充分的自由,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散文內容進行動作創編,教師適時介入并給予指導和幫助。

本部分創編動作對于大班幼兒來說屬于最近發展區,但要對接觸較少的散文進行動作創編就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此在活動中可采取合作創編與自由創編兩種方式。以合作創編為主,鼓勵獨自創編。一方面可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為幼兒在獨立創編時積累一定的創編經驗。創編動作的過程中,是一個發揮幼兒想象力和創造性的一個極好的機會,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次機會,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創造性。

4.4分組表演與展示創編成果,引導小朋友互相學習

階段小結:教師對本階段小朋友的表現要更進一步的進行指導和肯定,在跳一跳就夠得著的學習階段,幼兒通過不斷的嘗試與試誤,自身內部的評價系統會給以反饋,小朋友相互之間的評價也會給以反饋,在幼兒的評價系統還未發展完善的時候,對自己的評價往往不太客觀,最容易受挫,所以教師要通過不斷地觀察,適時介入孩子們的活動中,引導和激勵他們克服困難,并通過總結幫助小朋友更加客觀的評價自己和其他小朋友。

第五關:表現散文演

5.1本階段是一個融合階段,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兒童運用普通話有感情的跟讀散文,體驗散文的內容,感受散文的語言美,內容美,情境美,從而喜歡散文,喜歡閱讀活動,培養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5.2播放音樂視頻,有感情的朗誦散文并結合本組小朋友創編的動作進行表演,在愉快的情境中慢慢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延伸:

1、聯想詩歌的內容自由畫畫,設置展示欄,讓小朋友相互交流與學習。

2、家園合作,家長在平時要注重幫助孩子收集與豐富該季節的知識。

活動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語言特別有韻味的寫景美文。我在教學之前便給它定位為重點讓學生欣賞文章的語言的韻味,感受秋天絢麗多彩的色彩美、美妙的聲音,讓學生以各種形式的讀來感受和想象。

教學中我首先以秋天的季節特點導入,然后配樂范讀課文。讓學生聽朗讀,說說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通過詞語分組讓學生感受新詞的層次,在這里我沒有在田字格里給學生范寫,這是一個關鍵的失誤,三年級的學生還不具備獨自認讀、寫字的能力,這一點以后我會多加注意。

重點講第二自然段:看到了什么?讓學生在讀中抓住兩個重點句子:“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熱。”;“紅紅的楓葉像像一枚枚郵票,飄呀飄呀,郵來了秋天的涼爽。”讀中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句子并同桌討論,再說說自己發現了什么?然后拓展訓練“_______像______”的句式。在讓學生欣賞優美句子的同時,讓學生發揮想象,能說能寫。學習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感受秋天的色彩美。說說秋天有那些顏色?理解“五彩繽紛”的意思。在重點字詞上,抓住“郵”這個字,用換詞的方法,例如換成“帶”可不可以,讓學生體會“郵”字的好處,并進行交流。

上完這節課,我感受很多,思考很多。有收獲也有遺憾,教學中,首先是師生都走進了文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同時能較好地落實知識點并拓展,收到較好的效果。但也有遺憾,安排計劃只能是預設的,而課堂是多變的。當學生不能按照我的預設回答問題時,我有一些手忙腳亂,安排欠妥,在某些環節放開了沒能即時收回來,造成時間不夠,沒有時間“回讀”感受也說明我的教學不嫻熟,沒有做到“教育機智”。而且這篇課文應以讀為主,但在指導學生朗讀上功夫不夠,沒有讓人感覺到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有層次的進步的朗讀,應該讓學生也嘗試配樂朗讀。

在安排課時上第一課時應該重點強調字詞基礎,把生字和生詞砸實,比如組詞,多音字,偏旁等,讓學生在預習的同時自己來交流反饋。并且把練習冊的練習當堂訂正反饋。而我在教學中省略了這些步驟,有失妥當。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還應該多多注重細節,靈活應變,爭取進步。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11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自然界有許多瑰麗的景象,有無數作家描繪過它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蕭紅寫的一篇散文《火燒云》。

2、啟發質疑:什么叫“火燒云”?火燒云有什么變化?什么時候出現火燒云?

3、學生介紹收集的有關火燒云的資料。

日出或日落時,云被太陽光照得像火一樣紅,就叫“火燒云”。透過云層的光則叫“霞光”。火燒云又稱“紅云”“紅霞”等。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按時間順序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2、從文中找出一句句子來說明什么叫“火燒云”。

3、用一個詞語說說對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的印象

三、學習課文重點內容。

1、朗讀課文,思考:什么叫“火燒云”?用文中的一句句子來回答

出示:“天空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1)質疑:燒?紅?

燒——避免與紅彤彤重復;與課題相呼應;呈現向東蔓延的狀態;與著了火相呼應,突出火燒云的顏色和動態

(2)指導朗讀句子

(3)引讀課文第一節

小結:紅彤彤的火燒云,把白的變成紅的,紅的變成金的,黑的變成紫檀色的,真是神奇而美麗的景色啊!

2、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一個詞語說說。

板書:

變化顏色

形狀多而快

(1)顏色變化多而快。

①默讀課文第3節,找出寫火燒云顏色的詞語。

紅彤彤、金燦燦

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黃、茄子紫

齊讀這些詞語,體會這些詞語可以根據疊詞、顏色互糅、以實物比擬分成三類。

②想象“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照樣子寫幾個,注意火燒云的基本色彩為紅色。

③引讀句子: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一會兒——。

這幾個“一會兒”表示幾種顏色交替出現,火燒云瞬息萬變。

(2)形狀變化多而快。

①默讀課文第4-6節,找出寫火燒云形狀變化多而快的詞語。

一會兒馬

過了兩三秒鐘大狗

忽然大獅子

接著

一轉眼

②讀第4節,思考:天空出現了什么?馬的樣子是如何變化的?是怎么消失的?同桌用這樣的方法學習第5、6節。

小結:作者在寫火燒云的形狀變化時,把火燒云的形狀想象成三種動物,寫得栩栩如生,仿佛讓人感到這三種動物接二連三地在我們面前出現——変化——消失。

③用一個詞語來概括火燒云形狀變化的多而快。瞬息萬變、變化多端、變化無窮、變幻莫測、千變萬化…

④齊讀第4-6節。

四、總結全文。

1、朗讀課文第7節。

2、學生質疑。

(1)“恍恍傯愡”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恍恍愡傯”?

“恍恍惚傯”是指不真切,不清楚。因為火燒云的形狀變化多而快,讓人眼花繚亂,實在無法看清楚。

(2)“沉靜”與“沉浸”的意思一樣嗎?區別在哪兒?

不一樣。“沉靜”是指寂靜或(性格、心情、神色)安靜,平靜;“沉浸”是指浸入水中,多比喻處于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

3、總結:作者在寫火燒云時,從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多而快兩方面著手,把瞬息萬變的火燒云寫得如此美妙、壯觀,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瑰麗多姿。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像火燒云這樣迷人的景象,呎要我們仔細觀察,用心體驗,一定能發現!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么認為懷特森先生是的老師。

3.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4.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難點】

探究懷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師的原因。

【課前準備】

搜集關于不迷信權威的科學事例;課件

一、交流談話,導入新課

1、板書:的老師,同學們你們心中有的老師嗎?那說一說你心目中的老師應該是怎樣的?

2、每個人心目中的好老師標準都不同,這節課,讓我們跟隨作者去認識一位他心目中的老師。把板書補完整,齊讀課題。

二、指導自讀,初讀感知。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那我們應從哪些問題入手去讀懂這篇課文呢?請同學們看自學提示。

(1)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我的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2﹑圍繞提示,自讀自悟。

3﹑全班交流,讀中點撥。

(1)檢查生字詞。

(2)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懷特森先生是一位什么樣的老師?文中有一句話是作者評價懷特森先生的句子,請找出來。

出示句子: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全班齊讀這個句子

三、再讀課文,走近“的老師”

1、懷特森先生有哪些出人意料的舉動呢?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的1至5自然段,邊讀邊用“____”畫出有關的句子。板書:舉動

2、學生邊讀邊思考

3、反饋交流

(1)懷特森先生編造上課內容,有關貓猬獸的一切都是他編造出來的。

板書:編造“貓猬獸”

(2)我們認真聽課,認真做筆記,并按照課堂筆記答卷,卻得都得了零分。

板書:測試得零分

(3)我們這次測試的零分都將寫進每個人的成績報告單里。

板書:記入成績單

4﹑懷特森先生是怎樣編造“貓猬獸”的?從文中找出句子。

5﹑交流。

懷特森先生不僅編造了這種動物的名稱,還說出它的生活習性及滅絕的原因,并且還把頭蓋骨給同學們看。

(這種動物從來沒有存在過,可他講授的時候卻是“侃侃而談”。結合插圖理解這個詞)

6、面對老師這樣出人意料的舉動,他的學生們有什么樣的反應呢?

出示句子:不用說,我們全都氣炸了。這算什么測試?懷特森算哪門子哪門子老師?指導朗讀。

四、細讀課文,走進“的老師”

1、可就是這樣一位讓人可氣又可恨的老師卻成了我的老師。懷特森先生這樣做有何目的呢?默讀課文第5--8自然段,找出作者認為懷特森是他“的老師”的依據,用“﹏”畫出來。

2、集體匯報交流。

根據學生的匯報交流,板書:具有……具有……

吸取教訓

逐漸……逐漸……

不要……不要……

3、引讀

(1)雖然懷特森先生故意編造“貓猬獸”的一切來忽悠學生,欺騙學生,但是作者認為他是的老師。那是因為——出示句子:他讓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

(2)雖然作者和他的同學們在測試中都得了零分,但是作者仍然認為他是的老師。那是因為——出示句子: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不要讓自己的腦子睡大覺,一旦發現問題,就應該立刻指出來。

(3)懷特森先生雖然把班上所有同學的成績都記入成績報告單。但是作者仍然認為他是的老師。那是因為——出示句子:他讓我們在一個個饒有趣味又充滿刺激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增長了見識,也逐漸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4)懷特森先生就是用這種獨特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受到深刻的教育,讓學生明白一個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出示句子: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

(5)懷特森先生對學生的影響不是一時的,而是——終身受益。

4、懷特森先生不愧是一位——(齊讀課題)。

五、實話實說,理解課題

1、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你認為他是不是你的老師?

2、其實這篇文章的題目是:《一個這樣的老師》,而《我的老師》是編者改動的,那么編者為什么要改這個題目呢?談談你的想法。

3﹑出示收集的有關科學精神的故事。

六、總結課文,體會寫法

1、科學課是探索真理的一門課程。在科學研究上特別需要這樣一種方法讓學生懂得什么呢?(結合板書,引導學生總結課文。)

2、這樣一位教學有方的老師,培養出了這樣一位學生,這就是本文的作者——美國的作家大衛·歐文。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用了什么樣的方法來介紹他的老師呢?

2、寫一個用一典型的事例來說明一個道理的片段。

七﹑課外練習。

(1)選取一個典型的事例,來介紹一位你最喜歡的長輩,注意寫清你為什么喜歡他(她)。

(2)課后繼續查閱,收集關于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的故事。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13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吩咐、茅亭、榨油、價錢、石榴、愛慕”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4、初步掌握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學習作者主次分明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如何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系起來進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具:.課件、表格、頭飾

課前準備:

1、讓學生了解有關花生的常識和生長特點。

2、查找有關作者的資料。

3、思考預習中的三個問題。

4、學生訓練準備表演。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指名三位同學上臺介紹自己的名字并說說名字的含義。

2、有位作家許地山給自己取了個筆名叫落華生(板書:落華生)你們猜猜這個名字有什么含義?

3、板書課題,了解花生之所以叫"落花生"的原因。

二、自由讀文,了解內容。

1、輕聲讀文,了解內容。

2、把各部分內容所在段落找出來后,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抓住重點,自學課文,

過渡:現在我們就來學習文章的主要部分。也就是3-15自然段。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想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知道?

1、學生讀文,自學課文。

2、指名匯報,了解結果。

四、師生交流,學習重點內容,

1、學習第十段。

(1)小組討論,完成表格。

(2)看表演,你喜歡誰,為什么?

桃子:我是桃子,你們看我皮膚多好,白里透紅,百里挑一,你要是嘗一口呀,準會甜到心里頭,老人小孩都喜歡我。

石榴:這次選美,你們可要選我當冠軍,因為我長得極新鮮,紅通通地,人們見了我都喜歡我,都想接近我,而且我有助于人體健康。

蘋果:在說比美,應該是我第一,先別說我有營養價值有多高,光是我那一身鮮艷的紅衣裳,不管往哪兒一站,都是焦點。

落花生:其實這次選美我要本不想來,因為我只想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只想對別人有好處,可不想跟別人比美。

(3)學生發表意見。

(4)學生齊讀第10段。

2、學習第12段。

過渡:讓我們看看父親是怎么說的?

(1)指名讀

3、學習第13段

過渡:也就是說,人要做一個怎樣的人,請你用一句話回答。

(1)指名讀

(2)理解“體面”的意思。

(3)生活中有沒有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4)生活中有沒有不講體面而對別人很有好處和人?

(5)生活上有沒有既講體面又對別人很有好處有人?

(6)你喜歡哪一種人,你準備怎么做?

4、理解“落花生”的含義(板書)

5、小結課文。

五、指導朗讀

1、小組串讀

2、小組分角色讀

3、全班分角色讀。

六、拓展練習

人們常常從某種事物的特點上,體會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種常見的事物為例,說說你體會到的道理嗎?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14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緊扣“奇妙”,了解田螺的外形、生活習性和生理特征。

3、體會說明的順序和生動活潑的語言。

4、培養觀察和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與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看看這是什么?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介紹田螺的課文——奇妙的田螺。

我們讀完課題,就會不由在腦海中浮現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是奇妙的?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快速默讀課文,說說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田螺的?

2、交流:按照時間順序來介紹田螺

撿回田螺的那一天

第二天早晨

又一天早晨

3、在這三個部分里分別介紹了田螺的哪些奇妙之處?

外形

生活習性

下崽

三、感受觀察和表達:

1、那田螺的這三個方面到底怎么個奇妙呢?請同學們勾畫出描寫這三個特點的相關語句,邊讀邊體會。

2、重點指導:

(一)外形

說實在的,田螺很好看。整個身子,圓乎乎的,被包裹在那個深綠色的硬殼里面。硬殼上,有一道向右旋轉的溝紋,從頭轉到尾,越來越密。頭部,有個圓錐形的硬殼口,上面覆蓋著一層角質的硬片,像道結實而又嚴密的門戶,時刻保護著田螺內部的各種器官。

(1)從整體到部分有順序地進行觀察的。朗讀

(2)運用比喻的方法。將硬片比作門戶,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硬片的作用。

(3)從顏色、樣子這兩個方面進行描寫,用詞準確。

(二)生活習性:

(1)過渡:在我將它撿回來的那一天,它一直不動彈,直到晚上我要上炕睡覺了,看看它,它仍默默地躺在那里。我懷疑——接讀

(2)不知啥時候,它已爬到玻璃缸子的上面,像個球似的,牢牢地粘在壁上——緊緊挨著水面。看樣子,即使缸子再高,水再多它也會爬到頂的。

呀,田螺不但活著,而且還是那樣地有意思哩:

(奇妙之處在于:從"已、牢牢、即使、再、也會" 感受到這么小的動物生命力還挺強的,從中可以知道它膽小、自我保護意識很強。)

(3)讀一讀,田螺是怎么爬上來的呢?

(4)它正在進行它的幸福之旅呢!可是一旦遇到什么風吹草動呢?(注意指導“一收、一縮、早、嚴嚴實實”)

(5)通過作者的描述,誰能說一說,這田螺的生活習性的奇妙之處?

這是這樣可愛這樣奇妙的田螺。

(三)下崽方式的奇妙:

(1)那球球個子很小,只有綠豆粒那樣大。吐出來的小球球,慢悠悠地降到水底,就像飛機投下的小炮彈。

運用比喻手法:將小球球比作飛機投下的炮彈。讓我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下崽的奇妙。

(2)這部分的第17自然段里的第二句話可不可以去掉呢?

照應。前文這一句話照應了第一段的內容,使文章開頭部分設置的懸念得到了解釋,這樣寫才使文章結構完整。

3、小結:

剛才我們通過深入讀書感受了田螺外形、生活習性、下崽的奇妙之處。這些奇妙的特點是如何發現的呢?

(是我仔細地觀察、堅持不懈地觀察)

四、小結全文:

只要我們能學習作者善于觀察、勤于思考,也一定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也能寫出更多富有生活情趣的好文章。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1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寫......等字,會讀并理解......等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通過......方式,提高......能力,體會......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產生......共鳴;培養......精神;陶冶......情操。

例:《竊讀記》

知識與技能:會寫“竊、腋”等7個生字,會讀并理解“竊、傾盆大雨”等14個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討論,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遣詞造句的精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是教材中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而著重指導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的內容。

教學難點:本課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就是學生對教材中不易理解掌握的地方。

(重難點的確立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

三、教學過程

1、導入環節:依舊拓新、承上啟下、開門見山、設置疑問、引起懸念、直觀演示等。

2、講授新課——初讀

自主探究:默讀、輕讀

字詞:讀正確、通順,弄清詞義

內容: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情感:畫出感動的句子,記錄你的感受。

字詞關:

范讀朗讀:教師/名家

交流匯報:記憶方法,解決途徑

個別糾正:重點識記

指名朗讀:共同評價

內容關:思考文中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說明理由。

3、講授新課——析讀

要求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包括如何提問、如何啟發、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詳細步驟安排、需用時間等。

例:《觸摸春天》

A.安靜是怎樣觸摸春天的?找出文中相應的句子加以說明。

(1)作者用哪些人物描寫方法刻畫安靜觸摸春天?(動作描寫)

(2)哪些動詞體現出安靜觸摸春天的過程?(流暢、磕磕絆絆、慢慢、伸出、伸向)

“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換做是你,你做的到嗎?為什么安靜可以?

(3)一個盲女孩不是呆在家中,而是整天在花香中流連,穿梭,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女孩?

(4)文中哪個詞語體現出安靜觸摸春天帶給主人公“我”的震撼。(極其準確)

(5)試著讀一讀,體會應該用什么語氣。

B.安靜是怎么處理這只蝴蝶的呢?

(1)安靜為什么放飛這只蝴蝶?(讓蝴蝶回歸自由,善良)

(2)那安靜能看見這只飛走的蝴蝶嗎?(看不見)

(3)那她為什么還要“仰起頭來張望”。(用心感受)

(4)想象安靜此時的內心世界是什么樣的?(向往、好奇、期待......)

(5)這說明安靜是一個怎樣的.女孩?(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C.面對此情此景,身為主人公的我都做些什么?

(1)為什么說安靜的心上,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她想象蝴蝶飛走的樣子)

(2)我在看到安靜抓蝴蝶和放蝴蝶時是什么樣的心情?(由驚訝到感動)

(3)從中你能感受到主人公“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4、講授新課——品讀

文章寫的感人至深,你覺得是哪里寫的好呢?

品手法:比喻、對比、排比、首位照應、說明方法、感官等等

品情感:感人、啟發(聯系生活實際)

這首詩通俗易懂,卻耐人尋味,你認為哪里寫的好呢?為什么?

四、鞏固練習

要求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梯度、有密度,要考慮到進行的方式和所需時間。

討論主旨,聯系現實——改寫劇本,小組表演——分享經歷,代表匯報——拓展閱讀,對比感悟。

要考慮怎樣進行,是教師還是學生歸納,以及所需時間。

五、課堂小結

可以采用教師總結的方式,也可以用學生總結的方式。具體可以根據教學需要來進行選擇。

六、作業安排

要考慮布置哪些內容,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釋等。

學科內:

識字寫字——閱讀培養——口語交際——寫作練習

學科間:

語言——音樂美術——數學

行動類:

學科內:

(1)識字寫字:摘抄喜歡的美詞美句

(2)閱讀培養:搜集......風俗習慣

(3)口語交際:將這篇文章復述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4)寫作練習: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隨作者一同進入......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當時會有怎樣的心情呢?

學科間:

(1)語言:搜集詞匯

(2)音樂美術:分享描繪......風光的歌曲和畫作

行動類:

搜集各民族風俗習慣,小組合作辦一份”......“為主題的板報。

七、板書設計

上課時準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板書要求科學性、整體性、條理性。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16

一、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積累字詞,理解課文內容,概括段落大意。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難點:

1、肖像、語言、動作對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景物描寫的作用。

二、跟老師一起學

1、注意這些字的讀音:

瓦礫lì、耷拉dā、木屑xiè、鷓鴣zhè、gū

蠢東西chǔn、輕蔑miè、胳膊bo、云杉shān

2、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

耷拉:下垂。

婉轉:悅耳、動聽、形容聲音特別好聽。

輕蔑:輕視,不放在眼里。

阻擊:以防御手段阻擊敵人增援,逃跑或進攻。

模模糊糊:不分明,不清楚。

生機勃勃:生命力特別旺盛。

垂頭喪氣:低著頭、沒有精神、沮喪的樣子。

3、文章的主要內容:

本文記敘了在前蘇聯衛國戰爭中,一個被稱作“夜鶯”的孩子,把一支德國部隊引進游擊圈,使游擊隊全殲德寇的故事,表現了夜鶯的機智、勇敢和熱愛祖國的思想品質。注意:文章的主要內容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部分是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另一個部分是課文要表達什么樣的感情,也就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目的是什么。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更容易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一篇篇幅較長的文章,要從整體上去理解和感知課文,再把重點概括出來。

4、文章為什么要以“夜鶯之歌”為題?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想到:這個問題是圍繞著主要內容展開的。從內容上講:

⑴夜鶯之歌在文章中出現過5次。

從表達意義(即中心)上講每一次的作用是不同的。

第一次的作用:有意吸引敵人的注意。

第二次的作用:說明小男孩麻痹了敵人,取得了敵人的信任,為下文作鋪墊。

第三、四次的作用:借歌聲暗送情報,體現了小男孩的機智、勇敢。

第五次的作用:說明小男孩仍在幫助游擊隊,體現了他的愛祖國的思想品質。

從他的反復的穿插出現,并且作用不同,我們可以看出:夜鶯之歌聲是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圍繞夜鶯的歌聲記敘了小夜鶯給敵人帶路、巧送情報、全殲敵人取得勝利的故事。是夜鶯之歌把內容巧妙的串聯起來的,同時由于每次出現時的不同作用,歌頌了小夜鶯的機智、勇敢、熱愛祖國的思想品質。以“夜鶯之歌”為題具有明確線索,贊頌人物的作用。

⑵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寫人的文章可以通過外貌、動作、神態、語言、心理等方面展開描寫進而刻畫人物,這篇課文著重運用了外貌、語言、動作三種描寫方法。

外貌--有個孩子坐在河溝邊,耷拉著兩條腿。他光著頭,穿一件跟樹葉差不多的綠上衣(將一個機靈、略帶頑皮的小夜鶯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心生愛意。同時為下文誘敵成功做鋪墊;綠色衣服也為引敵人入包圍圈后順利擺脫敵人埋下伏筆)

語言--我自己學的,我還會學杜鵑叫呢?(既避開了敵人的盤問,又為下問用鳥叫報信而不引起德寇的懷疑埋下了伏筆,顯示出機智和勇敢來)

動作--孩子有時候學夜鶯唱,有時候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樹枝,或者彎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腳把球果踢起來(一甩一甩、拾、踢三個動詞傳神地寫出了孩子活潑、機智、靈巧的特點,正是因為這樣的特點,文章的最后夜鶯靈巧地擺脫敵人的跟隨,也就變得有說服力了。)

⑶在這篇文章中,除了有很多對人物的刻畫,同時也有大量的景物描寫。

文章中景物描寫語句:這些景物描寫,不是隨意的書寫,而是經過作者精心設計的,每一處描寫都有重要的作用。

第(1)段景物描寫--交代背景、渲染氣氛。揭示了夜鶯誘敵的原因,承前啟后,幫助情節發展。

這一處景物描寫具有極高的學習價值:街道兩旁盡是黑色的瓦礫,燒焦的樹木垂頭喪氣地彎著腰。這是一處擬人描寫:把物當作人來描寫時,我們稱之為擬人描寫,垂頭喪氣本來是對人的描寫,這里用來描寫樹,既形象又生動。在我們寫作時特別值得學習。

第(21)段景物描寫--山高樹密,是適合伏擊敵人的好戰場,幫助了情節的發展。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17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2、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積累好詞佳句。

學習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秋雨的特點,感受秋雨的美。

學習流程:

一、激情導入,提示課題。

大地經過春雨的滋潤,夏天炎熱的洗禮,秋雨姑娘像把鑰匙,悄悄地打開了秋天的門……秋天的雨給我們送來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好聞的氣味,還有奇妙的聲音。這節課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分享《秋天的雨》。(板書課題)

二、整體把握,細讀品味

(一)齊讀課文第五段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

(二)找生逐段讀思考課后練習題: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秋天的雨的?然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三)賞讀第二自然段。

1、過渡: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看秋雨的顏色吧!

2、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3、喜愛秋雨顏色的同學們,看到秋雨的色彩了嗎?給大家講講。

(把描寫顏色的詞語畫下來,課后抄到積累本上。)

4、說一說,填一填描寫顏色的詞語。(課件展示)

()的銀杏樹()的楓樹()的田野

()的果樹()的菊花

5、睢,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禮物:秋天的雨景。你們想欣賞嗎?

(學生欣賞美麗的多媒體畫面)

6、秋天的雨景美嗎?你們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老師適時鼓勵、點評。)

7、你知道秋雨還有哪些顏色嗎?想一想,仿照例句說一說。

例:秋天的雨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

秋天的雨把()給了(),()像()。

8、小結:秋雨顏色真多!有黃色、紅色……,秋雨的顏色真是……,你能用課文里的一個詞語嗎?(領悟“五彩繽紛”)

9、把你喜歡的那種顏色的相關句子讀一讀。

(四)、賞讀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一讀。

2、秋天的雨滴里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你知道講了哪些水果的氣味嗎?

3、四人小組一個水果,讓學生感覺水果的氣味。

4、除了課文里說的水果,你還想到有哪些水果的氣味嗎?(說中擴展)

(五)、賞讀第五、六自然段。

1、四人小組自由學習,解決下面的思考題。

A、有哪幾種動物聽到秋雨吹起了小喇叭知道冬天要來了?

B、你還知道有哪些動物要冬眠的?

2、檢查學生學習的情況。

3、同學們喜歡秋天的雨嗎?

4、激情朗讀最后一段。

三、小小展示臺:

1、是啊,秋天給咱們又帶來些什么呢?

學生展示收集的好詞佳句、自己畫的秋天的畫,豐收的莊稼和水果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18

一、教材簡析:

《匆匆》是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四單元講讀課文。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是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匆匆》是現代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課文語言豐富,含義深刻,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寫得生動形象,是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從課文內容想開去的首篇課文。

二、教學理念:

根據課標精神,本課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重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力求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課文,在朗讀中感悟真情,在積累中提高素養。

設計特色感悟品析積累運用

三、教學準備:

VCD、

四、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四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品讀來賞析語言文字的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流程:

(一)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談話激情,導入課文

2、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讓學生自己讀,讀單元提示,明確本文在單元中的位置,再通讀課文,了解課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這篇文章作者要告訴我們什么”,要求學生認真、全面地讀課文,讓學生先進行充分的讀書活動,讀后開始發言。

(“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引導學生進行初讀感悟,并進行教學信息的反饋,以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讀書情況,既達到了整體感知的目的,又有的放矢地激發了學生深層次賞讀課文的興趣。)

(二)品讀、賞析、讀中悟情

1、教師:《匆匆》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形象生動地描述下來,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文章中有很多語句值得我們品析和深思。

2、請同學們認真研讀課文,找出含義深刻的或自己喜歡的句子,向同學說說你的理解和感受。

3、學生讀課文,進行圈、點、勾、畫并準備發言。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話題,話題輻射全文,通過以說代講、以讀促講來學習課文,既突破重點和難點,又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但這一話題有一定難度,教師應加以引導點撥。)

教師從以下幾方面引導:

(1)品讀疊詞和短句的妙用。如疊詞的應用,“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____”、“輕輕悄悄”、“伶伶俐俐”,這些詞用得巧妙,細致入微地刻畫時間的蹤跡,表達作者的無奈之情。“去的盡管去了,來著盡管來著;去來的時間又是怎樣的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這些句子都是短句,簡樸、輕靈,讀起來令人感到格外的輕巧、婉轉,越讀越愛讀。

(2)品讀各種修辭手法寄寓的含義。排比:“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寫出了時間的流逝;擬人:“時間能‘跨’能‘飛’”,讀起來倍感親切。說過去的日子“如輕煙”、“如薄霧”、“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這是用了比喻的手法,借此寫出時光匆匆,表達作者無奈惋惜以及要珍惜時間的心態。

(3)品讀文中精彩句段。“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這個排比句具體寫出了日子是怎樣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模仿排比句式,說出你的日子在生活中是怎樣流逝的,以此來進行聽、讀、說、寫的訓練。“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引導學生注意這個前后照應的設問句,體會它的好處,引導學生去思考:作者回答這個問題了嗎?從哪里看出來的?

(4)引導學生重視文章的表達方法與內容的關系。文章第一段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理解時僅僅讓學生知道運用對比手法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到對比手法的運用恰當地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飛逝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留戀之情。燕子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有再青的時候,桃花有再開的時候,惟有時光不再,去了,就一去無回。作者通過鮮明的對比把這種情感表達得自然、貼切、耐人尋味,喚起了讀者的共鳴,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5)注重引導學生在品析過程中誦讀文章,力求達到“讀讀品品,品品讀讀”的教學氛圍。

(“以讀促講,以說代講”,促進了學生感悟,培養了語感。既避免了“滿堂問”的現象,又使教學產生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2、3)

(三)誦讀、積累優美句子

1、這篇文章精妙的詞語、精美的句子比比皆是,值得我們學習。

2、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的品析以及自己的認識,找出文中你認為寫的好的語句,把自己的感情融于朗讀之中,然后記憶,看誰記得多記得快。

3、交流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2)背一背你喜歡的句子。

4、配樂輕聲齊讀

教師隨著文章的情感掌握音樂的音量大小。

(這一板塊的設計,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積累語句,通過“找出文章中你認為寫得好的語句”的學習活動,提供學生選擇的機會,以發揮個性,較好地達成教學目的1、3。)

(四)延讀,從課文內容想開去

這一環節可安排在課堂內外兩部分。

課內:學生學完課文后,可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對時間的體驗來談談感受,可以從一首詩談起,或從名人名言談起,或從一件事談起,各抒己見。

課外:(1)引導學生走近朱自清,去讀朱自清的散文,如:《荷塘月色》、《春》、《背影》等,讓學生感受作家語言文字的優美,提高寫作能力。

(2)閱讀有關時間寶貴的詩詞、文章、名人名言。

(3)召開讀書報告會。

(教材是學生學習語言的資源,但在信息社會中,教材顯然已經不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資源,教師必須積極拓展新的領域,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想開去,從教材向外延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19

一、導入課題。

我們一進入教室,就置身于大海之中,誰能就這幅圖畫面(黑板上的海底世界圖)說說。

二、借助重點句,指導分段。

1、聽課文錄音,思:海底世界怎樣?劃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一句話。

2、幻燈出示:海底不但景色奇異,而且特產豐富。

3、課文是從幾方面來寫海底世界的?

4、結合“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分段”的方法嘗試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劃出這段中你認為最能反映海底世界景色特點的兩個詞。

(2)創設情境。

學生當潛水員。

(3)在深海里發現什么?

出示句子朗讀:“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思:圍繞哪一句話寫?(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竊竊私語”是什么意思?

(2)幻燈出示: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還好像在()。

(3)這些句子中用上許多疊詞,好好地讀一讀。

(4)創設情境。

聽海底動物的聲音(錄音)

(5)延伸說話(盡量用上疊詞)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6)引讀

它們吃東西的時候……,行進的時候……遇到危險……。

師:海底靜中有(聲音)有(動)。

(7)指導背誦(出示重點詞)

四、學習第二段。

1、快速閱讀4、5、6自然段,想想寫什么?

海底特產豐富。不但有(),有(),而且還有()。

2、再讀課文,準備說話。(抓住特點)

海底特產豐富。不但有()的動物,有()的植物,而且還有()的礦藏。

3、讀好第4自然段。

(1)扶:“海參靠肌肉收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4米。”

師:寫海參什么特點?人哪幾個詞看出來?這幾個詞,我們可以讀得突出一點。

(2)放:“有一種魚身體像梭子,每小時能游幾十公里,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火車還快。”(學生自己練讀)

(3)練習讀寫“烏賊和章魚”的句子。

4、訓練:

(1)這一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2)練習:

校園里的花朵真多,有(),有(),也有()。(花朵的色彩多種多樣),有(),有(),還有()。最()的(),最()的()。

五、總結課文。

簡單教案小學語文篇20

[教學目標]

1、會認“鵝、卵”等8個生字,會寫“淘、牽”等15個生字,會寫“柔和、鵝卵石”等14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3、能邊讀邊想象課文中描寫的畫面,和同學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畫面。積累優美生動的句子。

4.能仿照課文第6自然段,寫自己經歷過的月下的某個情景。

[教學重難點]

能邊讀邊想象課文中描寫的畫面,和同學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畫面,積累優美生動的句子。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會寫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把握課文內容。

一、激趣導入,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圖片)請同學們描述一下這幅畫。從這幅畫中,你看到了什么?

預設:明亮的月光下,周圍是那樣靜謐、美麗。在小路上,小姑娘牽著媽媽的手,走在月光下。她們看起來是那樣幸福而美好。

2、題解:走月亮是我國南方的一種風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板書:走月亮)

二、交流預習,初步把握文章內容

(一)學生自讀課文,圈出生字,認讀生字。

教師指導學生識字,重點指導辨析易混字和易讀錯的字。

(課件出示我會寫的字)重點指導:“卵”讀“luǎn”,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里面的兩個點;“填”是左右結構,右邊是“真”,里面有三橫,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葡”和“萄”這兩個字都是上下結構,下半部分的筆畫較多,書寫時要注意。

(二)指導學生讀生詞,注意糾正字音。

(課件出示詞語)教師重點指導下列讀音和字形。讀音:鵝卵石(luǎn);字形:辨析“招待”的“待”與“侍候”的“侍”。

(三)課件出示自讀提示,學生自主朗讀課文。

課件出示自讀提示:

1、“我”和阿媽走月亮時,看到了哪些景象?

2、課文是用哪一句話將這些內容串起來的?用橫線畫出來。

3、根據以上兩個問題,試著將課文分成四個部分,并試著概括每部分大意。

(1)學生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學生默讀課文,在文中畫出相關內容,解決課件出示的問題。教師巡視并適當引導:文中表示地點的詞語有哪些?在文中反復出現的句子是哪一句?

(3)指名學生分享結論,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師生總結:“我”和阿媽走過了“村莊”“溪邊”“村道”“田埂上”。

師:文章通過“我和阿媽走月亮”這句話將這些內容串起來。課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每一部分的內容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看大家分得是否正確。

課件出示:

第一部分(1~3):寫“我”和阿媽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分(4~5):寫“我”和阿媽在溪邊走月亮。

第三部分(6~7):寫“我”和阿媽在村道、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8~9):寫走月亮時“我”的感受。

第二課時

1、能邊讀邊想象課文中描寫的畫面,和同學交流印象最深的畫面。積累優美生動的句子。(重點)

2、能仿照課文第6自然段,寫自己經歷過的月下的某個情景。(難點)

一、談話導入,整體感知

1、同學們,你在月光下散過步嗎?有沒有什么有趣的發現?這節課,我們跟作者吳然一起走月亮。靜靜地走,走得再慢一些。

2、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文章幾次寫到了走月亮,動筆把相關句子畫下來。

3、生交流,師出示:啊,我和阿媽走月亮!啊,我和阿媽走月亮……啊,我和阿媽走月亮……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媽走月亮!

(1)了解“反復”的表達方法。

(2)讀讀這4句話,你有什么發現?(內容相同,標點不同。)依據以往的學習經驗,結合每一句在課文中所處的位置,你能試著猜一猜作者會寫些什么嗎?(第一處是對和阿媽走月亮的期待;二、三處省略號是省略了和阿媽走過的地方;第四處是和阿媽走月亮的幸福與快樂。)

(3)交流。引導學生發現:中間兩句省略了“我”和阿媽走過的其他地方(相機板書:溪岸、石拱橋、果園、莊稼地、菜地);結尾是對全文的總結;開頭是作者對走月亮的期待。

二、期待“走月亮”

1、自讀課文第1~3自然段,你從哪里感受到這份期待?

2、交流: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來了,從洱海那邊升起來了。

(1)兩個“升起來了”,從中感受到期待、興奮之情。練讀。

(2)配圖簡介:洱海附近是作者吳然的家鄉,它在美麗的云南,不遠處即是巍峨的點蒼山。瞧,它的形狀像耳朵,因此當地人給它取名叫“洱海”。

3、交流:月盤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

(1)“那樣明亮,那樣柔和”,作者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2)課文是怎么具體寫“明亮”“柔和”的?

①照亮了點蒼山、大青樹、大道和小路。

②能不能這樣寫?出示“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間的&39;大道和小路,也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生討論交流)

預設:不能。作者是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介紹的;這句話與課文第3自然段緊密銜接;課文“也照亮了,照亮了……”更能感受到作者的欣喜。(師相機指導朗讀)

③生活中你覺得什么能照亮東西?(手電筒、太陽、燈塔……)那月光和這些光有什么區別?(更柔和,更浪漫。)

4、就在這樣的靜謐美好之中,“我”和阿媽走月亮——多么開心,多么令人期待!(生配樂朗讀)

三、體驗“走月亮”

(一)學習第4、5自然段

1、師范讀,生閉上眼睛靜靜聽,邊聽邊想:你頭腦中浮現出了怎樣的畫面?帶給你什么感受?

2、交流: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

(1)說說想象的畫面。

(2)明明是“聞到香味”“映著月光”,怎么是“流著”“流著”?

花瓣落到了水里,水就有香味了。細細的溪水潺潺地流淌,山草、野花的清香也就隨著溪水流動,空氣中飄散著芬芳。波光粼粼,月影閃閃,這景象真是美麗又奇妙。

3、這條細細的小溪里有花香,有月光,還有什么?(交流:灰白色的鵝卵石……都抱著一個月亮!)

(1)有幾個小水塘就有幾個月亮,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多么神奇!

(2)“抱著”還能換成什么?讀一讀,比一比。(“映著”“捧著”“藏著”……“抱著”有溫暖、溫馨的感覺,讓人想到了媽媽的懷抱。)

4、是啊,作者也想到了自己的阿媽——引讀“哦,阿媽……”,你有和媽媽在一起特別快樂的事嗎?

5、師生進行模擬情境對話。

6、小溪留下了“我”和阿媽多少快樂的回憶。(生配樂讀第4自然段,試背誦)

(二)學習第6、7自然段

1、過渡: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我”和阿媽又來到了村道。細讀第6自然段,你想到了怎樣的景,又從中品味出怎樣的情?選擇印象最深刻的和同桌交流。

2、想象畫面,談“所見”。引導學生關注新鮮的詞句,如“潑剌”“很滿意地響著”“鍍亮的銀毯”“一塘新谷”。調動各種感官(看、聽、聞)來感受秋夜蟲鳴魚躍、果園甜香四溢、莊稼大豐收的景象。

3、體會情感,說“所想”。

(1)“我”在地里做些什么?(出示:春天,我們看油菜開花。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飛啊飛……)

(2)想象:“我”還會在地里做些什么?又有哪些有趣的經歷?練習說話。(出示)秋天,我們……;冬天,我們……

(3)作者的回憶里除了阿媽,還有什么?阿爸經常不在家,陪伴“我”長大的是阿媽,“我”和阿媽走月亮,走出了月光下的美景。還走出了月光下“我”和阿媽之間濃濃的愛。

4、配樂讀第6、7自然段。齊讀第6、7自然段,說說省略號省略掉的是什么。(“我”和阿媽走過的其他地方,“我”和阿媽相伴的美好經歷……)

四、回味“走月亮”

1、齊讀第8自然段,交流體會。補充:這篇課文是作者長大以后回憶他的阿媽時寫的,當時他已經十幾年沒有回過家鄉,十幾年沒有見過他的阿媽。當他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2、是的,充滿了對家鄉、對阿媽的思念、懷念,所以文中反復出現了“我和阿媽走月亮”。(再次出示4句話,生深情朗讀。)

[教學板書]

“我”和阿媽

月盤明亮月光柔和

想到:洗衣裳做小船看水塘

聞到:果子的甜香

看到:山樹草花星星閃爍

美好景色濃濃親情

景美——情濃

(調動感官走月亮)四次“我”和阿媽走月亮

[教學反思]

每一首詩都是一幅美麗的畫,而這篇《走月亮》怎么讀都像是一首詩,我講詩的時候通常都是以一個大問題貫穿課堂:“從語言描繪的情境中,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這一問題的提出,不僅將學生的思維拉進了課文,也拉進了他們的生活。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到了課文描寫的“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如畫美景,而此時學生透過文字看到的就是一幅動態的,有聲音,有香氣的畫面,學生帶著頭腦中的畫面,將自己的情感不知不覺地潛入到作品所描繪的情景中,這時的讀才是用心讀書,用真情實感讀書,這才是真正的“美文美讀”。因為學生的生活是各種各樣的,學生的回答也是繽紛多彩,表明學生的內心世界也是五彩繽紛的。

94777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州防水公司_厂房屋面外墙防水_地下室卫生间防水堵漏-苏州伊诺尔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六维力传感器_三维力传感器_二维力传感器-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东莞喷砂机-喷砂机-喷砂机配件-喷砂器材-喷砂加工-东莞市协帆喷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山东石英砂过滤器,除氟过滤器「价格低」-淄博胜达水处理 | 带式压滤机_污泥压滤机_污泥脱水机_带式过滤机_带式压滤机厂家-河南恒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信阳网站建设专家-信阳时代网联-【信阳网站建设百度推广优质服务提供商】信阳网站建设|信阳网络公司|信阳网络营销推广 | 捆扎机_气动捆扎机_钢带捆扎机-沈阳海鹞气动钢带捆扎机公司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_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不卡_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AV_精品一区美女视频_日韩黄色性爱一级视频_日本五十路人妻斩_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4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四区_国产小萍萍挤奶喷奶水_亚洲另类精品无码在线一区 | 技德应用| 帽子厂家_帽子工厂_帽子定做_义乌帽厂_帽厂_制帽厂 | CPSE安博会 | 武汉刮刮奖_刮刮卡印刷厂_为企业提供门票印刷_武汉合格证印刷_现金劵代金券印刷制作 - 武汉泽雅印刷有限公司 | 检验科改造施工_DSA手术室净化_导管室装修_成都特殊科室建设厂家_医疗净化工程公司_四川华锐 | 威廉希尔WilliamHill·足球(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 浙江寺庙设计-杭州寺院设计-宁波寺庙规划_汉匠 | 小区健身器材_户外健身器材_室外健身器材_公园健身路径-沧州浩然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 GAST/BRIWATEC/CINCINNATI/KARL-KLEIN/ZIEHL-ABEGG风机|亚喜科技 | 电缆故障测试仪_电缆故障定位仪_探测仪_检测仪器_陕西意联电气厂家 | 全自动包装秤_全自动上袋机_全自动套袋机_高位码垛机_全自动包装码垛系统生产线-三维汉界机器(山东)股份有限公司 | 气动隔膜泵厂家-温州永嘉定远泵阀有限公司 | 作文导航网_作文之家_满分作文_优秀作文_作文大全_作文素材_最新作文分享发布平台 | 消电检公司,消电检价格,北京消电检报告-北京设施检测公司-亿杰(北京)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自然绿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洗车机_加油站洗车机-全自动洗车机】 | 海峰资讯 - 专注装饰公司营销型网站建设和网络营销培训 | 江苏齐宝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废气处理设备-工业除尘器-RTO-RCO-蓄热式焚烧炉厂家-江苏天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石家庄网站建设|石家庄网站制作|石家庄小程序开发|石家庄微信开发|网站建设公司|网站制作公司|微信小程序开发|手机APP开发|软件开发 | 预制围墙_工程预制围墙_天津市瑞通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泰国试管婴儿_泰国第三代试管婴儿费用|成功率|医院—新生代海外医疗 | 立式壁挂广告机厂家-红外电容触摸一体机价格-华邦瀛 | 杭州标识标牌|文化墙|展厅|导视|户内外广告|发光字|灯箱|铭阳制作公司 - 杭州标识标牌|文化墙|展厅|导视|户内外广告|发光字|灯箱|铭阳制作公司 | 刑事律师_深圳著名刑事辩护律师_王平聚【清华博士|刑法教授】 | 全自动过滤器_反冲洗过滤器_自清洗过滤器_量子除垢环_量子环除垢_量子除垢 - 安士睿(北京)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 陕西华春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干粉砂浆设备_干混砂浆生产线_腻子粉加工设备_石膏抹灰砂浆生产成套设备厂家_干粉混合设备_砂子烘干机--郑州铭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电动葫芦|手拉葫芦|环链电动葫芦|微型电动葫芦-北京市凌鹰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超细|超微气流粉碎机|气流磨|气流分级机|粉体改性机|磨粉机|粉碎设备-山东埃尔派粉体科技 | sus630/303cu不锈钢棒,440C/430F/17-4ph不锈钢研磨棒-江苏德镍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成都租车_成都租车公司_成都租车网_众行宝 | 集装箱箱号识别_自重载重图像识别_铁路车号自动识别_OCR图像识别 | Q361F全焊接球阀,200X减压稳压阀,ZJHP气动单座调节阀-上海戎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