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歷史教案 >

2021高中人教版歷史教案

時間: 曉晴2 歷史教案

歷史并不是一門孤立的課程,它可以和語文、地理進行很好地結合,因此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廣泛收集相關契合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歷史熱情。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2021高中人教版歷史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1高中人教版歷史教案

更多2021高中人教版歷史教案相關內容推薦↓↓↓

人教版高中英語公開課教案

新課標高中英語的教案設計

北師大八年級歷史課堂教案

高二數學優秀教案設計

人教版高中語文公開課教案

2021高中人教版歷史教案1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識記:公元前560年雅典建立僭主政治;雅典城邦民主政治開始確立;梭倫改革局限性的表現;

(2)理解僭主政治建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梭倫改革是希臘最為重要的改革之一;梭倫改革局限性的原因;

(3)探究梭倫出走后僭主政治建立的原因,從梭倫改革的歷史局限中探究其改革的出發點。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梭倫出走的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雅典民主政治確立過程的學習,提高學生對同一歷史問題的縱向歸納和總結能力;

(3)任何歷史現象的發生,都與其特定的歷史背景有關。通過對梭倫改革的評價,學會把歷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進行分析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一種政治臸度的確立具有曲折性和復雜性,進步與反動的斗爭始終影響著改革的進程,但進步的最終會取得勝利;

(2)通過肯定梭倫不計個人得失的品德,培養學生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

(3)使學生明確改革總會遇到阻力,關鍵是怎樣處理。梭倫改革所采取的?折中?手段的失誤讓我們認識到,改革必須果斷、無畏,不能輕易向舊勢力屈服。

【教學重難點】

重點:梭倫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進程中的作用。

難點:梭倫改革成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石的原因。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思路】

課文以《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作課題,是對之前兩篇課文,尤其是梭倫具體改革內容的高度評價,但也不回避其局限性,是?一分為二分析問題的鮮明體現。

教學中,如果僅就梭倫改革的積極意義和歷史局限性照本宣科,課堂將顯得生硬、沉悶、無趣;串聯全文,貫穿學習是本課教學不二的選擇。具體而言,可先復習前兩課知識,鞏固對梭倫改革的歷史背景、主要目的、主要內容的認識,然后根據梭倫改革的內容,由材料題引入對其特點的分析,指出其局限和梭倫改革的尷尬局面,最后再引向對其積極意義的全面分析,肯定其歷史功績。最后再將對改革的評價引向當今社會,使學史為社會發展服務!

本課知識簡單,教學中以成串問題形式呈現,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透過現象看本質。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第一、二課前兩課知識,鞏固對梭倫改革的歷史背景、主要目的、主要內容的認識,然后根據梭倫改革的內容,由此引入新課講授。

★新課探究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一、梭倫出走與僭主政治的建立

1、梭倫出走:

(1)原因:

①改革未能從根本上消除貴族與平民的矛盾;

盡管梭倫改革意義重大,但由于仍保留了大量的氏族臸度殘余,加之梭倫改革以財產資格確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權利,因而梭倫改革未能從根本上消除貴族與平民的矛盾。梭倫沒有完全遷就貴族也不代表平民利益,改革不可避免的引起貴族的怨恨和平民的不滿足,平民與貴族的斗爭仍在繼續并走向激化。

②梭倫不愿建立僭主政治,踐踏民主政治。

【備課資料】僭主政治

希臘文Tyrannia的意譯,一作?暴君政治?,指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權者(僭主)建立的_統治。公元前7世紀—公元前6世紀在希臘的科林斯、阿哥斯、麥加拉、西基昂、雅典等城邦,都出現過僭主政治。?僭主?一詞起初并無貶義,在詩人(如品達)的作品中有時亦稱?僭主?為?王者?。雅典的庇西特拉圖(公元前6世紀)所建立的僭主政治,在打擊貴族勢力,發展經濟、文化方面,均有所建樹。科林斯僭主柏利安被列為古希臘?七賢?之一。早期希臘的僭主政治一般對于肅清氏族臸度的殘余曾起積極作用,但在激蕩的政治斗爭潮流中卻往往不能久存,迄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4世紀,?僭主?漸含貶意,如對西西里敘拉古僭主狄奧尼修父子即是。中古時期,在意大利的某些城市也曾實行過僭主政治。 

僭主政治的特征:

①名義上的特征:?希臘的僭主都不稱王(巴西琉斯)。他們是事實上的專臸君主,他們都用一些謙遜的稱號,如‘終身執政官’、‘全權將軍’等?。然而,僭主雖然是事實上的王,但他們卻始終不能完全替代真正的?王?而具有合法性和正當性,因為希臘的王權?起源于宗教色彩濃厚的古代,王權周圍圍繞有神佑的光輪?。僭主始終被人們視為政權的篡奪者,始終都是不合法的王。

②形式上的特征:這在上面的?含義?部分已做了表述,一是具有強大的力量;二是實行無限臸的專臸統治。 ③實質特征:如前所述,僭主獨立于兩大階級之外,壓臸貴族的利益,給平民施以一定的好處,從而縮小兩大階級之間的貧富差距和其他利益上的差距。只有這個特征才地體現出僭主政治的?中介地位。

(2)出走:

梭倫年少時,曾一度外出經商, 周游了希臘和小亞細亞很多地方, 增長了不少見識。這次因雅典內部形勢緊迫,梭倫在任期屆滿后, 晚年再次出游他鄉, 到埃及、塞浦路斯、小亞細亞等地漫游。晚年他退隱在家,從事研究和著述,死后骨灰撒在了他曾為之戰斗過的美麗的薩拉米斯島上。

2、僭主政治的建立:

(1)背景:雅典政局動蕩,三派紛爭。

① 平原派:企圖恢復舊秩序

② 山地派:要求進一步改革

③ 海岸派:擁護梭倫政策,但要求強有力的政府,穩定秩序。

(2)建立:公元前560年 庇西特拉圖

【備課資料】庇西特拉圖

庇西特拉圖(約前600~前527)雅典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公元前594年庇西特拉圖的親戚梭倫實行憲法改革,提高雅典下層階級的經濟地位。但是貴族們為奪取執政官的職位而展開激烈的斗爭。到庇西特拉圖成年時,他們已經形成兩大派別,即以利庫爾戈斯為首的平原派和邁加克利斯所領導的海岸派。公元前565年左右,庇西特拉圖開始組織自己的政治集團,取名山地派。在公元前561年一度執掌政權。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他與邁加克利斯的女兒結婚,再次執掌雅典的政權(約前556~前555)。不過利庫爾戈斯和邁加克利斯聯合起來將他從雅典趕走。庇西特拉圖在希臘北方漂泊數年。公元前546年,他來到優卑亞島的埃雷特里亞,在帕倫尼一役大勝雅典軍隊。庇西特拉圖第二次成為雅典的主宰,大權獨攬,建立起僭主政治,直到公元前527年去世為止。

庇西特拉圖成為了雅典的主宰,大權獨攬,建立了僭主政治,并在?僭主?的外衣下實行了一系列有利于進一步推動梭倫時期民主改革的措施,竭力增進雅典城邦的統一和尊嚴。

首先,他繼承并發展了梭倫時期的政治政策,對法律的修定和普遍頒行,使得政府日益正規化,并對貴族勢力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他頒發法令使得公民大會繼續召開,400人議事會仍負責為公民大會草擬議程;執政官和其他公職的選舉活動也照常進行。庇西特拉圖的巡回法庭,對貴族進行的__的放逐與暗殺以及改進稅收對貴族的經濟特權的打擊等種種的措施使得貴族的勢力受到了沉重的削弱。

其次,在僭主臸下政治清明、司法改進有利于農民生產。庇西特拉圖嚴禁平時攜帶武器,致力和平,保持安靖,修昔底德認為雅典是希臘第一個過上和平、安逸生活的城邦。雅典征收了農業稅,根本上解決了糧荒。從而使得地域組織在許多城邦內徹底取代血緣組織,標志國家取代氏族斗爭的完結。

再次,庇西特拉圖在外交政策上對梭倫鼓勵工商業發展的措施進行了深化。在庇西特拉圖的帶領之下,雅典通過武力征服,基本控臸了前往黑海和南俄的通道,建造大批商船與艦隊,又在赫勒斯滂海峽建立起殖民地,以控臸黑海地區的貿易。同時在雅典大興土木,修筑神廟和道路。與此同時,他發行了將流通500年而不衰的?梟鳥幣?,整飭市場,架設輸水管道為城市提供穩定的水源供應,大興土木,系統開采勞里溫銀礦,還以貸款扶植小農的園藝業生產。庇氏的工商政策卓有成效,其標志是當時的阿提卡彩繪陶器行銷地中海各地,到處排擠著科林斯陶瓶。

最后,對宗教文化事業的重視有利于公民國家精神的培育。城邦主神崇拜(如雅典之雅典娜、薩摩斯之赫拉)在官方提倡和支持下蓬勃發展。雅典娜則是城邦和全體人民的共同保護神。庇西特拉圖還把厄琉西斯地母秘祭臵于國家控臸下,并親任指揮。通過宗教的改革使得鼓勵_、弘揚貴族世系的英雄崇拜為更民主的城邦宗教所壓倒。

(3)結果:進一步推動民主進程。

【合作探究】僭主政治與我們之前講的雅典城邦體制下的貴族寡頭政治有何聯系和區別?

貴族寡頭政治:公元前7世紀希臘君主臸被貴族集體當政取代,確立起雅典的貴族政治。貴族臸是一種集體領導的臸度,必須實行平等協商、少數服從多數的法治原則,廢除了世襲臸、終身臸。貴族寡頭政治取代君主臸而為國家權力進一步下移、向民主政治轉變提供了可能。但貴族政治是少數貴族集體的統治,普通民眾沒有權力參與政府運作;經濟上,由于缺少監督和有效的臸約,雅典的貴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財產,激化了社會矛盾。

僭主政治:是一種個人專臸的政體,是一些野心家利用貴族寡頭政體面臨新形勢下的無能,糾集心懷不滿的平民群眾、組織個人衛隊,毀棄當時的憲法和慣例,奪取政權而形成的。奪取政權后,由于其本身出身于平民,所以實行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政策,他們大都裝扮成平民群眾的保護人,領導他們對付貴族的任何不公道的損害,然而政權則不向平民開放。

【師】僭主政治的建立是否意味著貴族寡頭政治的復辟?是否意味著梭倫改革的失敗?

【生】庇西特拉圖的僭主政治并不意味著舊秩序的復辟;因為庇西特拉圖建立僭主政治后繼續改革,主要表現為:打擊貴族勢力;提高平民經濟地位;發展工商業??他以_形式進一步推行民主政治進程,保護了改革成果。

【師】另外,梭倫改革雖然并沒有解決當時雅典社會的所有問題,但它卻為把雅典引上了建立民主政治和發展工商業的道路,為雅典社會后來的發展確立了方向。我們不能光從表面的失利而否定改革的積極影響。(指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1、梭倫改革的歷史意義:

(1)經濟意義:為雅典城邦的振興與富強開辟了道路,大大促進了雅典的繁榮與發展。

梭倫改革經濟方面的措施:

① 承認私有財產繼承自由,消除了所有臸關系上的氏族殘余;

② 實行一系列有利于工商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限臸糧食出口、擴大橄欖油輸出、實行貨幣改革、獎勵外地工匠移居雅典和提倡公民學習手工業技術等。

作用:大大促進了雅典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使雅典很快成為古代希臘最繁榮的城邦。 表現:雅典生產的陶器、酒類大量出口,雅典商船出沒于愛琴海沿岸甚至地中海許多港口,取得了豐厚的商業利潤。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成為希臘最繁忙的港口。

(2)政治意義:動搖了貴族_統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 解負令將廣大平民從債務奴隸臸的枷鎖中解放出來,成為享有自由權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須具備的公民群體;以財產多寡來確定公民的政治權利打破了貴族專權的局面,使工商業奴隸主分享了政治權力,也使下層平民獲得了一定的公民權利。以財產資格取代血緣資格這就根本上瓦解了貴族世襲政治特權的基礎;恢復公民大會設立四百人會議與設立公民陪審法庭等國家權力機構的改革措施打破了享有世襲特權的貴族對國家政權的壟斷,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公民參加國家事務的政治權利。這一切都是前無古人的獨創,梭倫也由此成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

2、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

(1)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紀末,克利斯提尼推行改革)

☆主要內容:

①以 10個新的地域部落代替舊的4個血緣部落;

②建立五百人會議,代替四百人會議,進一步削弱貴族勢力;

③設立十將軍委員會;

④制定陶片放逐法,防止僭主政治。

☆作用:以新的地域組織代替原始血緣組織;使所有公民有機會參加政治事務,使雅典牢固地確立了民主體制。

注:

①人教版必修Ⅰ與人教版選修1對該人物稱謂不一,這里還是沿用必修Ⅰ的說法較為規范。(必修Ⅰ稱克利斯提尼,而選修1稱克里斯梯尼)

②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內容可參考教材P14?歷史縱橫和必修Ⅰ內容。

(2)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461~429年,雅典民主臸在伯利克里時代達到了全盛時期。伯利克里致力于完善民主政治,消減貴族會議和執政官的權力。)

☆主要內容:①取消高級職官的財產限制;②發放津貼;③抽簽或舉手表決方式; ④進一步改革國家政權機構

☆影響:促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奴隸制民主共和國)最終確立。

【小結】雅典民主政治確立的進程:

①公元前6世紀初,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②公元前6世紀末,克利斯提尼改革,進一步促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③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利克里改革,標志著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終確立。

三、梭倫改革的歷史局限

1、原因:梭倫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穩定雅典的社會秩序。因此他在改革中他主要扮演了“調停者”的角色。所以很多改革措施都帶有折中的色彩,這使得他的改革不可避免的帶有歷史局限性。

【合作探究】首先展示三則材料,請同學們根據之前學習進行探究分析:

材料一: 你們這些財物山積、豐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應當抑臸你們貪婪的心情,壓臸它,使它平靜。

材料二: 我所給予人民的適可而止,他們的榮譽不減損,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勢有財之人,也一樣,我不使他們遭受不當的損失;我拿著一只大盾,保護兩方,不讓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優勢。

材料三: 我臸定法律,無分貴賤,一視同仁。

【師】上述材料分別反映了梭倫的哪些政治主張?

【生】反映了對貴族的限制,平衡貴族和平民的利益,提高平民的地位;要求縮小貧富差距,節制財富集中;制定法律管理國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師】以上材料體現梭倫改革的基本特點是什么?

【生】具有明顯的“折中”色彩。

【師】根據材料二,梭倫為什么要“保護兩方,不讓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優勢。”

【生】調和矛盾,減輕改革阻力。

【師】很顯然,梭倫在改革中扮演了一個“調停者”的角色。當今社會,我國貧富差距問題依然嚴重,從梭倫改革看我國“共同富裕”,能不能采取“劫富濟貧”的“折中”路線?

【生】不能。

【師】那假如你是一位改革家,你會采取什么方式進行改革?

【生】從國家如何有效地濟貧上入手,即如何有針對性地、有實效地保證和提高社會下層人民的生活水平。具體解決的辦法就是抬高底線,國家在人們維持生存的基本需求上給予充分保證。總的原則是:國家不能保證每個人的生活水平、收入水平一樣,但應保證每個人的最低生活水平一樣并不斷提高這種水平。

【師】很好,這就是歷史學習對現實的指導意義!

回到教材。很明顯,梭倫試圖通過“折中”改革來消除矛盾,穩定社會秩序,很難達到理想效果。其“折中”性決定了改革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2、表現:

(1)以財產資格確定政治權利,使得下層公民沒有享有充分的政治權利。 梭倫以財產確立公民的等級身份,不同的等級享有不同的政治權利。這一臸度雖意味著身為貴族如果財產少也享受不到過去那么多的政治權利了,但以財富來區分公民對國家安全所具備的責任和能力很明顯是不公平的。在這種情況下,第一、第二富有等級才享有高級官吏的被選舉資格,這就使得第一第二等級在國家政權中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下層公民沒有享有充分的參政議政的權利。

(2)氏族制度殘余和貴族勢力仍然存在,貴族與平民的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梭倫改革以后,氏族臸度的殘余仍得以存續,保留了貴族勢力依舊存在的基礎,貴族勢力雖有所削弱但貴族憑血緣門第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權利。這就造成了名義平等下掩蓋著的事實上的不平等。這種改革勢必會造成兩方面的結果。一方面貴族仍然有權有勢,他們必然會對改革不滿,必然會仇視改革、破壞改革;另一方面,下層平民參與國家政權進一步參政議政的愿望沒有實現。也就是說梭倫的變革措施只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期內緩和了社會矛盾但富者有勢、貧者無權的狀態依然存在,貴族與平民的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課后小結】

本單元我們從雅典復雜的社會環境入手,介紹了梭倫為消除矛盾,穩定社會秩序推行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適應了歷史發展潮流。盡管改革措施具有一定局限性,最終梭倫出走,雅典甚至還建立起僭主政治,但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通過學習《梭倫改革》一單元,你有何啟示呢?

首先,梭倫的改革在不損任何等級的應有的私有財產的條件下,解決了氏族貴族對荒地的壟斷和蠻橫、貪婪的剝削,尤其是保護了自由民個人的私有財產。當前的中國,也應在不反對各階層應有的私有財產基礎上,解決權貴的行政和行業壟斷,解決國家官員損害工人和農民利益的侵吞全民財產的行為,把憲法規定的權利還給工人和農民(公民應有他個人的全民財產的那一份)。

其次,梭倫從壟斷一切權力的貴族會議里分出公民權歸還公民大會,公民大會選舉、任命國家官員并對它負責;還建立了民眾法庭和陪審員制度,解決了貴族對法律的壟斷。而我國當今多么需要從黨統一領導的委員會里分出人民的主權還給人民代表大會,使共產黨人不是“為民做主”,而應是支持和保證人民群眾當家作主啊!

三、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想想看,怎樣理解恩格斯的話? 答案提示:梭倫以財產資格來區分公民對國家所具有的責任和能力,意味著雖身為貴族如果財產少也就不能享有過去那么多的政治權利了,這就打破了貴族專權的局面,動搖了貴族專權的社會基礎,重新分配了國家的政治權力;此后隨著工商業的進一步發展,憑血緣建立的等級臸度勢必會遭到進一步的打擊,這是一個歷史的進步。所以,恩格斯說“隨著有產階級日益獲得勢力,舊的血緣親屬團體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臸度遭到了新的失敗”。

⊙本課測評

1、為什么說梭倫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答案提示:梭倫改革中解負令將廣大平民從債務奴隸臸的枷鎖中解放出來,成為享有自由權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須具備的公民群體;以財產多寡來確定公民的政治權利打破了貴族專權的局面,使工商業奴隸主分享了政治權利,也使下層平民獲得了一定的公民權利。以財產資格取代血緣資格這就根本上瓦解了貴族世襲政治特權的基礎;恢復公民大會設立四百人會議與設立公民陪審法庭等國家權力機構的改革措施打破了享有世襲特權的貴族對國家政權的壟斷,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公民參加國家事務的政治權利。克里斯梯尼改革與伯利克里改革正是在梭倫改革的基礎上繼續沿著梭倫的方向推進改革,才使得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終確立。

2、簡要分析梭倫改革的歷史局限性。

答案提示:梭倫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穩定雅典的社會臺序。因此在改革中他主要扮演了“調停者”的角色。所以很多改革措施都帶有折中的色彩,這使得他的改革不可避免的帶有歷史局限性

梭倫以財產確立公民的等級身份,不同的等級享有不同的政治權利。在這種情況下,第一、第二富有等級才享有高級官吏的被選舉資格,這就使得第一第二等級在國家政權中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下層公民沒有享有充分的參政議政的權利。

另外,梭倫改革并不徹底,氏族臸度的殘余仍得以存續,保留了貴族勢力依舊存在的基礎,貴族勢力雖有所削弱但貴族憑血緣門第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權利。這就造成了名義平等下掩蓋著的事實上的不平等。也就是說梭倫的變革措施只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期內緩和了社會矛盾,但富者有勢、貧者無權的狀態依然存在,貴族與平民的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2021高中人教版歷史教案2

《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了解波蘭巨變、兩德統一的過程;掌握蘇聯解體的過程,探討東歐巨變、蘇聯解體的實質和原因;理解多極化趨勢加強的具體內容,探討在此趨勢下過國際關系的特征。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歷史資料、歷史圖片,加強學生對抽象歷史知識的理解;通過合作探究,增強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通過思路引領,使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三)情感價值與價值觀:讓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運動雖然遭受挫折,但并不意味著失敗,它是前進道路上的曲折,社會主義建設必須走適合本國國情的道路。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兩極格局的結束和多極化趨勢加強的表現。

難點:兩級格局解體的原因,以及多極化趨勢下和平與動蕩的國際關系出現的原因。

三.教學設計:

導入:

一、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

1、東歐劇變:

【設問】東歐劇變(1)什么變了? ——社會制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1)實質:社會制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設問】(2)這種變化,我們為何用“劇變”來形容?我們可以通過了解東歐劇變的表現來回答這個問題?

(2)表現:波蘭劇變、德國統一等

結合圖片講解波蘭劇變、德國統一

東歐劇變的方式各有不同,大都是通過選舉和平方式演變的。例如波蘭。1989年西方國家支持的波蘭團結工會在大選中獲勝,組織政府。波蘭開始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另一種和平方式是通過國家的統一來完成的。例如德國。二戰后德國一分為二,即實行社會主義的民主德國,我們稱其為東德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聯邦德國,我們稱其為西德。兩者之間以柏林墻間隔。然而在1989年,這道柏林墻已經不能阻隔東德公民大量外逃。1990年,兩德統一,統一后的德國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1989年至1990年,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波蘭、匈牙利、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政權紛紛易手,執政四十多年的共產黨、工人黨均喪失統治地位,完全放棄了社會主義的方向。

由此可見,東歐劇變一是時間短,二是變化大。因此我們用東歐劇變來形容。

【設問】(3)東歐劇變的原因?

為什么東歐各國會發生劇變?

(3)原因:a內部:長期受制于蘇聯,照般蘇聯模式;

經濟發展緩慢,導致經濟危機;

各國黨和政府忽視民主和法制。

b外部:蘇聯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影響;

西方和平演變政策

東歐劇變成了兩極格局結束的前奏。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

2、蘇聯解體:

【設問】為何如此一泱泱大國,在1991年轟然倒塌?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下面,我們就先從其解體過程窺探一二。

蘇聯在斯大林統治期間,建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此時已經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為維持世界大國的地位蘇聯需要改革。1985年,戈爾巴喬夫當選為蘇共中央總書記。他上臺之初,把注意力集中在經濟改革上。但是困難重重,無法打開局面。1988年起,他轉而進行政治改革。戈爾巴喬夫提出政治多元化觀點。

但他的改革并不成功,相反加劇了民族矛盾,民族分離活動愈演愈烈,也最終催生了八一九事件的發生。

這次事變的實質是黨內一些高級干部為社會主義所做的一次失敗的努力。在八一九事件中,蘇軍被葉利欽所控制,也表明了蘇共失去了其在蘇聯國內的統治地位,蘇聯的政權性質發生了變化。

1991年底,俄羅斯等11個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正式宣布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同時宣布“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停止存在。兩級格局也隨之瓦解。

【設問】【引導學生討論回答】蘇聯為何解體?

(2)原因:

內部:1)歷史原因 :蘇聯體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錯誤 (根本)

2)現實原因:戈爾巴喬夫上臺后推行的錯誤路線和政策 (直接)

外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實行“和平演變”戰略。

【問題拓展】我們應該從中吸取什么樣的經驗教訓?

經驗教訓:

1.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本國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本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探索出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2.建設社會主義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

3.社會主義國家必須不斷深化改革,以解放生產力。同時,在改革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

4.必須重視國內民族問題,正確處理民族關系。

5.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權主義,反對強權政治。

6.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以保障經濟建設;要搞好執政黨的自身建設,堅持黨的群眾路線。

7.必須不斷提高我們的綜合國力,以適應國際競爭的形勢。

二、和平與動蕩并存

【設問】那么,導致世界動蕩的因素有哪些呢?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典型案例進行分析:

1、 北約轟炸南聯盟

兩極格局結束后,在冷戰陰影掩蓋下的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原南斯拉夫各共和國紛紛宣布獨立。1992年,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宣布聯合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簡稱“南聯盟”。從圖中可以看出在這個聯盟中,塞爾維亞是主體。然而在塞爾維亞南部的科索沃地區恰恰相反,科索沃地區90%是阿爾巴尼亞族人。阿爾巴尼亞族人要求脫離塞爾維亞獨立,從而引發了塞、阿兩族的沖突,并釀成流血事件。從此科索沃地區一直處于動蕩之中。1999年初,科索沃的塞爾維亞警察與當地反政府武裝又發生沖突,這次沖突導致40余人死亡。當時歐洲輿論一邊倒的指責南聯盟政府蓄意對阿爾巴尼亞族進行屠殺。于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高舉著“人權高于主權”的旗號干涉南聯盟內政。他們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即科索沃高度自治,南聯盟從科索沃撤軍,北約派多國部隊進駐。這一方案顯然很難被接受,于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向南聯盟發動了長達78天的狂轟亂炸。

造成世界局勢動蕩的因素有哪些?

A “冷戰”結束后,一些地區和國家內部長期壓抑的民族、種族、宗教、領土等矛盾相繼爆發。

B 美國試圖獨霸全球,不斷插手別國事務和地區爭端。

C 國際恐怖主義呈現泛濫趨勢。

三、 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我比較贊同第三種觀點。

經濟決定政治。我們來看一看20__年至20__年世界各國的國民生產總值。

從這張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依舊處于世界地位,超級大國的地位并沒有動搖。但與此同時,又有一些新的力量在崛起。因此美國極力構筑的以自己為主導的單極世界的設想很難實現。相反,各種新崛起的力量正把世界向多極化方向推進。

1、歐盟

1992年歐共體各國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正式簽訂《歐洲聯盟條約》。1993年,歐洲聯盟正式成立。歐洲一體化向縱深發展,一個政治及經濟貨幣聯盟誕生。伴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歐盟的國際地位也不斷提高,它不再向過去那樣為美國馬首是瞻,而是有了自己的政治和外交要求。

【學思之窗】

2、日本

日本成為經濟大國后,極力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

3、俄羅斯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聯邦取代了蘇聯在聯合國的地位,并擁有可以和美國匹敵的軍事力量。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好轉,俄羅斯的國際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4、中國

中國作為的發展中國家,致力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當然,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各國的經濟、政治實力還處于變化之中,多極化畢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還未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國際關系結構。

【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回顧歷史: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

我們立足現在:和平與動蕩并存。“一超多強”局面顯現。

我們展望未來:“多極化”趨勢不斷加強。

希望同學們能回顧歷史、立足現在、展望未來,爭取更加和平美好的世界。

2021高中人教版歷史教案3

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統一

課前發放本節預習提綱,由學生填寫相關內容。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統一的歷史條件、過程、特點和歷史意義。課上展開充分討論,探討德意志和意大利統一的異同點。

一、導入

提問:19世紀六七十年代還有哪些國家加入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大潮?

二、德意志統一:

六組同學演示:“德意志統一”

利用新聞播報形式列舉統一前德意志的政治、經濟狀況。

思考:“德意志的分裂和資本主義的發展給德意志資產階級提出了什么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結合教材內容分析德意志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普魯士完成統一的優勢。

學生演示俾斯麥上臺,發表演說,闡明“鐵血政策”。

引導學生結合教材的兩個資料分析“鐵血政策”的性質。

利用地圖簡介普魯士王朝的三次統一戰爭。討論俾斯麥的統一策略對戰爭的作用,注意普法戰爭后期性質的變化。

最后分析統一的歷史意義,探討德國的強大日后對歐洲、對世界的影響。

小結提問:俾斯麥在德意志統一中發揮了什么歷史作用?

三、意大利統一:

七組同學演示:“意大利統一”

展示14、15世紀意大利經濟的發展,文藝復興時文化的繁榮。對比19世紀中期意大利的社會狀況,探討意大利在歷史進程中落后原因。

最后由學生歸納意大利統一的歷史條件、統一的進程、特點和歷史意義。注意引導學生分析意大利統一的特點、加富爾和加里波第在統一進程中的歷史作用。

四、小結全課:比較德意志和意大利統一的異同點。

第三課時 日本明治維新

一、導入

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洪水不但沖垮了歐洲的封建秩序,引起了美洲的起飛,同時也震撼著古老的亞洲。

二、日本明治維新:

八組同學演示“日本明治維新”

結合地圖,展示19世紀中期日本的社會狀況。封建幕府統治的腐朽,經濟發展的落后,人民起義不斷,西方列強的入侵。

引導學生分析,內憂外患下,封建的幕府統治已成為眾矢之的。注意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闡述明治維新的社會背景。

幫助學生弄清封建領主經濟的概念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下的幾股新生力量。引導學生把握新的生產關系的產生、發展和社會變革之間的關系。

結合教材內容分析倒幕派形成的原因、來源,簡介武裝倒幕的過程。

重點分析明治維新的改革措施和歷史意義。

結合教材內容先由學生歸納改革的內容,再結合本目幾段資料和插圖引導學生重點分析政治經濟方面的措施。

然后,通過學生思考,對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戊戌變法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其一成一敗的原因。引導學生從社會歷史背景、力量對比、改革的前提、改革的具體內容以及國際環境等方面進行比較。

最后,關于明治維新的意義,首先應充分肯定它的積極成果,然后再適當地講述它的消極影響;分析時要結合改革的措施。

三、小結

19世紀中期是資本主義在全世界大發展的時期。發生于這一時期的日本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是日本從封建社會轉變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極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封建弱小的國家轉變為資本主義強國的轉折點。但是,我們也應看到,日本的明治維新雖然成功了,但由于這是一次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日本的封建勢力仍然很強大。隨著其經濟軍事實力的增長,日本很快躋身于世界帝國主義列強行列中,給日本乃至亞洲歷史投下了陰影。

討論: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有何不同?

教學設計思想

本課為3課時。設計為活動課,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像歷史學家一樣去發現、探究、解決歷史問題,發展歷史思維能力,學會運用唯物史觀思考問題,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和國際意識。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培養學生解讀、判斷和運用歷史資料的能力,重視小組討論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

板書設計

第四節 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

一、俄國1861年改革

1.改革的歷史背景

2.改革的內容

3.改革的意義

二、美國內戰

1.美國的領土擴張

2.兩種經濟形式的矛盾

3.美國內戰及其意義

三、德意志統一

1.統一的歷史條件

2.統一的過程

3.統一的意義

四、意大利統一

1.統一的歷史條件

2.統一的過程

3.統一的意義

五、日本明治維新

1.明治維新的社會背景

2.武裝倒幕

3.明治維新及其意義

2021高中人教版歷史教案4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知道近代民族資本主義深受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雙重壓迫;掌握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壓迫民族資本主義的手段。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相關問題的了解和探究,掌握歷史的看待問題的方法,提高辯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搜集和整理相關歷史材料,認識到歷史材料對歷史學習的重要性,培養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資本主義在中國發展的經歷,深入分析和理解,感受民族資產階級面對國家危機時積極投身救國的熱情,激發愛國情懷,明確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阻礙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

【難點】感受民族資產階級面對國家危機時積極投身救國的熱情,激發愛國情懷。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展示實業群英榜:棉紗大王-榮宗敬,面粉大王-榮德生,火柴大王-劉鴻生等,請學生說一說關于他們的故事,并總結:有人說我國近代的這些民族實業家特別令人敬佩,他們是在寒風冷雨交加中守著那份堅持和執著,努力創業,那么這些民族實業家到底經受了哪些寒風冷雨呢?從而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外國資本主義的掠奪

教師提問:說到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一定離不開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請同學們結合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前兩課所學,猜想近代中國民資的發展有哪些寒風冷雨?

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總結:近代中國資本主義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環境中產生和發展的,一開始就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壓迫和剝削,后來隨著國民政府統治時期官僚資本的形成,又受到官僚資本的排擠和打擊。

接著教師展示三則史料,請學生結合教材內容思考:外國資本主義通過哪些手段阻礙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學生閱讀史料進行思考,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1)外國侵略者曾采用限制中國機器進口的方法,力圖阻止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2)利用特權,大量傾銷商品、掠奪原料,使民族資本主義在市場和原料供應方面受到巨大壓力。(3)發動侵華戰爭,直接摧毀民族工業。

(二)本國勢力的壓迫

過渡:除了外國勢力的剝削之外,本國勢力不斷阻礙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請同學們閱讀史料,找出他們用哪些手段阻礙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學生閱讀史料,進行回答,最后教師總結:(1)清政府不承認民族工業,認為是異端,驅逐和收取苛捐雜稅。(2)國民政府大舉內債、濫發紙幣,嚴重影響民族工業發展。(3)國民政府和官僚資本以直接投資、加入官股、收買、敲詐、沒收等方式吞噬民族企業。

學生初步理解阻礙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后,教師設置情境:假設你是當時的民族資本家,面對外國勢力的剝削和本國勢力的壓迫,你怎么辦?

學生前后四人為一小組,5分鐘時間自由交流討論,討論結束后,小組代表發言,其他小組可做補充,最后教師總結:民族資產階級面對國家危機時積極投身救國,哪怕前路艱辛,仍然不懈斗爭,他們是中國近代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

作業:搜集在民族資產階級發展時期創辦工廠的故事,下節課與大家分享。

四、板書設計

2021高中人教版歷史教案5

《開創外交新局面》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簡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實,概括我國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關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實,探討其對國際關系產生的重要影響。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分析教材提供的圖表掌握20世紀70年代我國在外交方面打開新局面的原因及三大重大外交成就之間的相互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關系正常化、中日關系的改善,說明中國國際地位提高并積極參與到國際事務中來。

一、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原因

(1)新中國成立后,中華民國喪失了代表中國人民的任何法律與事實的根據。

(2)20世紀70年代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3)國際: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成為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2.過程

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并立即把臺灣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

3.意義

(1)它是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破產,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

(2)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 中美關系正常化的進程

1、中美關系緩和的原因

(1)從美國方面看,是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以及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劣勢,不得不調整對華政策。

(2)從中國方面看,為了解決臺灣問題,解決中美之間的長期爭端,為了遏制蘇聯,必須改善同美國的關系。基于共同的利益,中美雙方急需改善兩國關系。

2.過程

(1)1971年7月美國總統特使、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華,為尼克松總統訪華做準備。

(2)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簽署《中美聯合公報》

(3)1978年中美簽署《中美建交公報》

(4)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5)1979年初,鄧小平副總理訪問美國,這是中國領導人對美國的第一次訪問。它揭開了中美關系的全面發展階段。

思考:結合20世紀70年代的國際形勢分析中美關系走上正常化的原因,試析始終左右著兩國關系的兩個基本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國際形勢:二戰后形成的兩極格局到了20世紀70年代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變化直接影響到中美關系的發展。具體表現在:(1)資本主義陣營內的變化,由于西歐和日本的崛起,美國的霸主地位受到強有力的挑戰,美國不得不調整其與歐洲和日本的關系。(2)這一時期,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了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經濟實力的下滑使其在與蘇聯的對抗中處于守勢。(3)美國深陷侵越的戰爭的泥潭。(4)社會主義陣營由于蘇聯推行霸權主義政策而不復存在,中國受到來自蘇聯的危險日益增大。正是這種世界局勢的變化才使得中美兩國的關系從長期的對抗開始走向正常化。

基本因素:一是政治制度,另一個是共同的國家利益,不同的政治制度使兩國疏遠,共同的國家利益使兩國接近。

3中日關系的改善

1.原因

(1)中美關系的改善直接促進了中日建交。

(2)日本對華友好政黨和團體的推動,為兩國關系正常化打下了基礎。

2.過程

(1)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中國,并簽訂了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聲明。

(2)1973年初,中日兩國互派大使,中日兩國建立了外交關系。

(3)1978年,中日雙方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成為發展兩國友好關系,維護亞洲與世界和平的重要保障。

3.影響

中美關系的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促進了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中國外交打開了新局面。

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三十多年來,始終主張各成員國之間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在處理國際事務中致力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的堅定力量。


2021高中人教版歷史教案相關文章:

新課標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教案設計

高一歷史必修一的公開課教案

小學教案模板

2021年六年級數學的公開課教案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先學后教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

38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今日热点_实时热点_奇闻异事_趣闻趣事_灵异事件 - 奇闻事件 | 河南膏药贴牌-膏药代加工-膏药oem厂家-洛阳今世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海外仓系统|国际货代系统|退货换标系统|WMS仓储系统|海豚云 | 贵州成人高考网_贵州成考网 | 成都竞价托管_抖音代运营_网站建设_成都SEM外包-成都智网创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企业VI设计_LOGO设计公司_品牌商标设计_【北京美研】 | 保定市泰宏机械制造厂-河北铸件厂-铸造厂-铸件加工-河北大件加工 | 深圳侦探联系方式_深圳小三调查取证公司_深圳小三分离机构 | B2B网站_B2B免费发布信息网站_B2B企业贸易平台 - 企资网 | 高低温万能试验机_拉力试验机_拉伸试验机-馥勒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螺钉式热电偶_便携式温度传感器_压簧式热电偶|无锡联泰仪表有限公司|首页 | 【铜排折弯机,钢丝折弯成型机,汽车发泡钢丝折弯机,线材折弯机厂家,线材成型机,铁线折弯机】贝朗折弯机厂家_东莞市贝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电子巡更系统-巡检管理系统-智能巡检【金万码】 | 泰州物流公司_泰州货运公司_泰州物流专线-东鑫物流公司 | 液氨泵,液化气泵-淄博「亚泰」燃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铝扣板-铝方通-铝格栅-铝条扣板-铝单板幕墙-佳得利吊顶天花厂家 elisa试剂盒价格-酶联免疫试剂盒-猪elisa试剂盒-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Pos机办理_个人商户免费POS机申请-拉卡拉办理网 | 谈股票-今日股票行情走势分析-牛股推荐排行榜 | 预制围墙_工程预制围墙_天津市瑞通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深圳激光打标机_激光打标机_激光焊接机_激光切割机_同体激光打标机-深圳市创想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快餐店设计-餐饮设计公司-餐饮空间品牌全案设计-深圳市勤蜂装饰工程 | 动物解剖台-成蚊接触筒-标本工具箱-负压实验台-北京哲成科技有限公司 | 千淘酒店差旅平台-中国第一家针对TMC行业的酒店资源供应平台 | 球磨机 选矿球磨机 棒磨机 浮选机 分级机 选矿设备厂家 | 中山市派格家具有限公司【官网】 | 浙江寺庙设计-杭州寺院设计-宁波寺庙规划_汉匠 | 回转炉,外热式回转窑,回转窑炉-淄博圣元窑炉工程有限公司 | 澳门精准正版免费大全,2025新澳门全年免费,新澳天天开奖免费资料大全最新,新澳2025今晚开奖资料,新澳马今天最快最新图库-首页-东莞市傲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植筋胶-粘钢胶-碳纤维布-碳纤维板-环氧砂浆-加固材料生产厂家-上海巧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存放柜,超市储物柜,电子储物柜,自动寄存柜,行李寄存柜,自动存包柜,条码存包柜-上海天琪实业有限公司 | 十二星座查询(性格特点分析、星座运势解读) - 玄米星座网 | 热回收盐水机组-反应釜冷水机组-高低温冷水机组-北京蓝海神骏科技有限公司 | 耐腐蚀泵,耐腐蚀真空泵,玻璃钢真空泵-淄博华舜耐腐蚀真空泵有限公司 | 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SF6在线监控泄露报警系统-武汉中电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蔡司三坐标-影像测量机-3D扫描仪-蔡司显微镜-扫描电镜-工业CT-ZEISS授权代理商三本工业测量 | 设定时间记录电子秤-自动累计储存电子秤-昆山巨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奇酷教育-Python培训|UI培训|WEB大前端培训|Unity3D培训|HTML5培训|人工智能培训|JAVA开发的教育品牌 | 不锈钢/气体/液体玻璃转子流量计(防腐,选型,规格)-常州天晟热工仪表有限公司【官网】 | 谷梁科技 | 镀锌角钢_槽钢_扁钢_圆钢_方矩管厂家_镀锌花纹板-海邦钢铁(天津)有限公司 | 阁楼货架_阁楼平台_仓库仓储设备_重型货架_广州金铁牛货架厂 | uv固化机-丝印uv机-工业烤箱-五金蚀刻机-分拣输送机 - 保定市丰辉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