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歷史教案 >

歷史教案高三2023

時間: 沐欽 歷史教案

歷史教案高三都有哪些?歷史知識的原始資料分為三種:文字記載的、口頭流傳的、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跡,通常歷史學家會綜合三種方法進行理解研究,而文字記載經常被作為強調的重點,因為它普遍紀錄了發展的時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歷史教案高三2023(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歷史教案高三2023

歷史教案高三2023(精選篇1)

《世界近現代史》

一、教科書對于學生發展的功用

(一)知識構建功能

本冊書從內容編排上看,主要以時間順序,以章節體形式編寫;從線索看,主要有以下幾條:

1、資本主義的發展

資本主義萌芽、發展——資本主義制度在歐洲確立——自由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

2、重要的國際關系

(1)宗主國與殖民地之間的矛盾(三次殖民高潮)

(2)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爭奪殖民地的斗爭,爭奪世界霸權斗爭)

3、民族解放斗爭

美國獨立戰爭、拉美獨立戰爭——亞洲革命風暴——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運動的發展

4、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發展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誕生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展和列寧主義的誕生從每課的內容看,都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獨立完成一節課、一個單元的知識構建,并掌握歷史基礎知識,認識歷史各線索之間的關系,從而完整掌握世界歷史的發展脈絡。

(二)能力培養功能

課程內容是培養學生能力的載體,我們應該更好地利用這些課程內容來培養學生能力,包括知識構建能力;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辨證地看待歷史問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實踐操作功能

教材設置活動課,學生走出教室,深入圖書館、閱覽室,上網查找資料,拓寬了視野,掌握了查閱資料,利用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相對比較成熟的觀點。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根據掌握的知識,自編自演的歷史劇,雖尚顯稚嫩,但在過程中,挖掘歷史的背景,揣摩人物心態和語言,使學生在實踐能力的培養上,又有了新的進步。

(四)心理教育功能

歷史課的內容包羅萬象。在學習過程中,從歷史人物的坎坷悲壯,從歷史發展的曲折反復,學生能夠獲得一個心理感受:事物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個人的成功不是一帆風順的,要想做成某件事,需要付出艱辛和努力,從而增加心理的承受力。從世界史的發展中還學習到許多為科學獻身、為國家捐軀、為真理求索的人,從他們身上,學生在情感上和心理上有很大的收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去面對成功和失敗,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情感教育功能

本冊書在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本主義戰勝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對外擴張、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斗爭。從中我們受到的啟發是:一要樹立辨證唯物主義觀點。資本主義戰勝封建主義是歷史的必然,是社會的進步,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的行為都應順應時代的潮流而動,否則將被歷史淘汰;二要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知恥而后勇,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讓學生意識到當代青年肩上的重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奮斗。

二、教科書的課程價值達成度

(一)從內容選取上看課程價值達成度

本書內容包含從14、15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直到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集中敘述了資本主義從產生、發展到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歷史。

本冊書按時間順序、以章節體的體例敘述了世界近代史的發展變遷。本書的主要線索是以資本主義發展過程。與之相關的線索還有:三次殖民高潮;被壓迫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矛盾與沖突。主干知識與支干知識之間關系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共同構筑成世界近代史的發展脈絡。從內容的選取上看,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在學生面前展現的是歷史發展的廣闊畫卷。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歷史發展的縱向線索,再掌握歷史發展的各時期的特點,從而掌握了世界近代史的知識內容。

(二)從內容組織上看課程達成度

本冊書從內容上可以看出,它改變了以往教材的繁難偏舊的編排,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識和新的觀點。以前的歷史往往以政治史為主線索,學生從書中接受的往往是比較僵化的觀點,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本書從內容選取上,增加了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史實,展現的是歷史發展的全貌,學生又可以從文學、科技、經濟發展的角度去掌握那個時代,迎合了高中學生知識的個性多樣性和知識的綜合化需要。

(三)形式特征看對課程價值實現的支撐度

本冊書在編排上有以下特點:(1)新教材課型多樣,除了講讀課外,還有閱讀課、活動課。上好這些課,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實踐能力。(2)新教材增加了大量圖片、畫像、資料,圖文并茂。可讀性強,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3)每章開始設引言。引言介紹了本章的內容背景和線索。便于學生從宏觀把握歷史發展的線索,掌握歷史發展的特點。(4)每節課后的練習題增設了《閱讀與思考》專欄,由學生選做,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5)書后加附了《部分中英詞匯對照表》,對書中出現的重要歷史人物、歷史文件、歷史事件稱謂進行中英文對照,便于學生查閱。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能夠善于組織教學,有效的利用書中的資源、資料、練習題,上好閱讀課和實踐課,搭建學生思維的平臺,多給學生展示的機會,一定會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三、對教科書的加工處理

本冊書總體編排設計精當合理,符合學生在這一年齡段的認知能力,注意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有機結合。

(一)加工改造的視角

1、根據歷史知識特點。歷史知識的特點是知識點多、散,教材是按照時間順序編排的,一些歷史線索難免顯得支離破碎。

2、根據高二文科班學生的特點。高二文科班的學生大多數有自主學習的意識,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基本能夠掌握教材上的基礎知識。但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有的學生對知識的分析理解不到位,缺乏用精練的學科語言概括表達的能力;有的學生缺乏自信心,不敢闡述自己的見解。

3、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現代教育要求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如何利用教材培養學生能力,成為擺在教師面前急待解決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利用教材,大膽取舍,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對教科書的加工處理

1、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增補了一些內容。如:在學習《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時,向學生介紹了富爾頓和他的汽船,在學習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介紹了薩拉熱窩事件的經過,增加了學習歷史的興趣,同時有利于對于學生的心理教育和情感教育。

2、有效的利用和整合課程資源。譬如:學習第四章第一節時,我注意將兩次工業革命對比來講授;第三節《列強對世界的瓜分》,我請同學總結世界歷的三次殖民高潮。通過調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歷史線索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3、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運用對比法、聯系法、討論法和研究性學習等多種形式。如:在學習了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后,比較英國、法國、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學習了殖民侵略過程后,對比三次殖民高潮的時間、特點,從而認識資本主義的擴張性;在學習《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一節時,設置了研究性學習的題目“工業革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學習《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后,安排了活動課“如何評價拿破侖”。通過這些措施,培養了學生學史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4、將世界史和中國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學習過程中,滲透一種觀念: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在學習工業革命時,請學生分析“鴉片戰爭與工業革命的關系”;在學習壟斷資產階級對外擴張時,分析“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和十九世紀末在中國掀起的瓜分狂潮有無關系”等,增加學生橫向認識歷史事物的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

5、加強各學科的綜合。歷史展示的是過去那個時代的全貌,包羅萬象,它涉及到地理、政治、文學藝術、科學等各方面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將各學科知識進行有機整合。如:分析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各國通過改革和革命,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分析其根本原因,是工業革命后,歐洲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從而,印證一個規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分析歷史問題時,引導學生從各方面、多角度分析歷史事件,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育形勢的發展,對教師的要求將更高,我們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有較高的教學理論,還要有崇高的師德修養。在教學中,我們不是教教材,而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利用好教材,才能適應今天的教學。教材是學習知識的一種載體,教師要能正確的駕馭它、使用它,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適應今天素質教育的需要。

歷史教案高三2023(精選篇2)

新航路的開辟和宗教改革

一、對教材的剖析和處理--說教材:

(一)、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15世紀末---16世紀初西歐人在地理上的重大發現,掌握新航路的開辟的原因、經過和意義;理解宗教改革的原因和作用;掌握德意志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爆發的時間和領導人。

2、德育目標:要求學生從思想上認識以下問題:

(1)、新航路的開辟既需要技術條件,更需要決心和勇氣。

(2)、新航路的開辟帶來了積極影響,也為歐洲開辟了殖民掠奪的道路。

(3)、德意志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天主教會。

3、能力培養目標:

(1)、在教師幫助下,要求學生結合新航路的開辟的動機和取得的成就,結合開辟新航路的成果和后果進行思考,加以認識,從而培養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2)、在教師幫助下,使學生認識作為飛機制度精神支柱的天主教會的反動性,德意志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封建的性質,從而培養學生看事物本質的能力。

(二)、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及確定其為重點、難點的依據:

1、重點、難點:

(1)、重點:四次重要遠航。德意志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

(2)、難點:對新航路的開辟做出恰當的評價。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在打擊天主教會方面的作用。

2、確定其為重點、難點依據:

(1)、確定上述重點的依據:從"新航路的開辟何宗教改革"這一課題來看,它包括兩部分內容,:"新航路的開辟"和"宗教改革",而新航路的開辟主要是指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的四次遠行活動,所以確定"四次重要遠航"為本課的一個教學重點。而宗教改革首先是從德意志爆發的,德意志宗教改革期間又爆發了農民戰爭,而后宗教改革擴展到北歐、西歐其他國家,對歐洲的封建勢力,特別是天主教會勢力的打擊頗大,所以確定"德意志宗教改革"為本課的第二個教學重點。

(2)、確定上述難點的依據:"新航路的開辟"對世界的影響巨大,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對其評價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有關原理,而這些知識既屬于難于理解的知識,又超出了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所以確定"對新航路的開辟作出恰當的評價"為本課的一個教學難點。

3本課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以及知識結構和教材內容的前后聯系。

(1)、地位:"新航路的開辟和宗教改革"是歐洲中世紀歷史結束時期14---16世紀,歐洲巨變的兩大標志,對歐洲和整個世界歷史影響巨大,特別是對世界近代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是世界古代歷史到世界近代歷史的承前啟后的兩個重要的歷史事件。

(2)、知識結構和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

由于長期以來東西方貿易被阿拉伯人、意大利人所壟斷,再加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興起,對東西方貿易產生了不利的影響,隨著西歐商業的發展,貿易的擴大,再加上《馬可波羅行紀》的刺激,激發了西歐人探索新航路的欲望,先是迪亞士、達伽馬往東的航行,最后達伽馬到達印度,后是哥倫布、麥哲倫的往西航行,哥倫布到達美洲,麥哲倫環球航行,也找到了一條通往東方的航路,從而把世界更緊密的聯系起來,接踵而至的是歐洲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給亞非拉人民帶來深重的劫難,而新航路的開辟進入高潮的時候,德意志社會動蕩,天主教會成為眾矢之的,1517年馬丁路德引發了德意志宗教改革運動,期間爆發的農民戰爭,給天主教會以沉重打擊,并且形成了新的教派,為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社會基礎。

二、教法設想--說教法

關于"新航路的開辟"要講清新航路的開辟的原因、條件、過程和意義。講述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討論歸納出新航路的開辟的原因和條件,教師可補充說明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也是新航路的開辟的重要條件。對于新航路的開辟的過程教材提供的史料已相當豐富,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教材,再指導學生通過填表格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四位航海家、航行時間、出發國家、到達地區或取得的成就,歸納出"兩個方向四條航線",并且指出向東航行的迪亞士、達伽馬是受葡萄牙國王的支持,向西航行的哥倫布、麥哲倫是受西班牙國王的支持,這樣既便于學生記憶,也為以后講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擴張埋下伏筆。在講述新航路的開辟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地圖《新航路的開辟》,利用多媒體,把四條航線設計成動畫效果,以增強其直觀性、趣味性。通過"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遠航的比較表",使學生從更深的層次來理解新航路的開辟的兩大后果。這種教法既體現了本課教材的顯著特點--圖文并茂,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之一--既有較強的求知欲,又有較強的表現欲。學習"德意志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一目,采取"導讀--討論--精講--練習"的方法,先指導學生根據閱讀輔導題閱讀教材,再小組討論歸納出宗教改革爆發的原因,教師精講宗教改革的原因與農民戰爭爆發的聯系及對天主教會的打擊,要求學生掌握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的時間和領導人。

三、學法指導--說學法

1、指導學生閱讀課前提示和教材子目,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整體感知和把握教材。

2、利用實物投影儀,出示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做到心中有數,目標明確。

3、把預先編寫好的閱讀提綱用實物投影儀投出,讓學生有針對性的閱讀教材,使之成為學生獨立自學的"拐杖",同時曉知以科學的閱讀方法,如劃線、加點、打圈、作批注、摳字眼等,以抓住重點,理清知識結構和層次以及記下難點疑點。(本課的閱讀提綱如下:)

(1)、西歐人從何時起在努力尋找新航路?為什么要開辟新航路?最先探尋新航路的國家是哪兩個?當時具備了那些條件?

(2)、開辟新航路過程中向東航行的兩個人是誰?他們分別在何時從什么地方出發到達什么地區?

(3)、開辟新航路過程中向西航行的兩個人是誰?他們分別在何時從什么地方出發達到什么地區?

(4)、新航路開辟的歷史意義是什么?對世界對西歐產生了什么影響?

(5)、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6)、德意志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的時間與領導人分別是什么?

4、關于歷史地圖的使用:歷史地圖屬于"圖象性"的教材,它通過簡明的地圖語言,顯示歷史現象發生的時空概念。本課有兩幅重要的歷史地圖,對于〈〈14世紀前后歐亞主要商路〉〉,可以用投影儀打出,使學生對東西方的主要交通路線先有一個初步印象,將所學的中外歷史有關知識同課文第一段聯系起來,講述西歐人為什么開辟新航路,要求學生掌握交通要道上的黑海、波斯灣和紅海等概念。對于〈〈新航路的開辟〉〉地圖,是本節課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地圖概念,可以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設計成動化地圖,四條航線設計成四種不同的顏色帶箭頭的線條表示,并且設計上動化效果,利用幻燈片放映,以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

5、關于課文中插圖的使用:

初中學生喜歡課文中的插圖,有的學生還超越教學進度去翻看后面的插圖,有的還在課余時間用紙蒙在插圖上描繪。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要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本課的插圖有10幅(不包括歷史地圖),如,《達伽馬在航行中》刻畫了達伽馬不畏風暴,不顧疲勞,勇往直前的開拓精神。

6、對優秀學生的培養:培養優秀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可以設計一些問題,讓其思維點與教學重點、難點正面撞擊。如問:"鄭和下西洋較西歐人的遠洋航行有著時間早,規模大,航程遠的特點,但問什么在世界歷鄭和下西洋反而沒有新航路開辟的地位重要呢?"這個問題比較尖銳,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優秀學生從更深層次理解新航路開辟的意義。

7、關于課堂提問: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可以運用巧設臺階的辦法,使每一個學生都享有成功的快樂。如"西歐人為什么要開辟新航路?"一題,可以用一題多層次的設問的辦法,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要求,(如,第一步,問"是什么促使和吸引西歐人到東方探尋財富?長期以來東西方貿易被什么人控制?"第二步,問"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是什么?)總之,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充分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四、教學構想-------說教學程序

1、導入:(3分鐘)投影一張現在世界海上航線圖,提出問題:今天海上交通四通八達,當初海上的航線是怎樣開辟出來的?由此導入新課,并指出"新航路開辟"、"宗教改革"、"文藝復興"是14-16世紀歐洲發生巨大變化的三大標志。新航路開辟是指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歐洲人開辟的不經過地中海而是繞過非洲或美洲到達亞洲的航路。

2、出示目標:(2分鐘)用投影儀打出,師生共同閱讀,教師點明本課的學習重點,讓學生心中有數,學有目標。

3、導讀:(12分鐘)在出示教學目標后,用投影儀打出本課的閱讀提綱,并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找出重點、疑惑點及作出相應的記號(加點、劃線、打圈、作批注等),以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結構。教師巡回指導,對差生個別輔導,以回收教學信息。

4、導議:(6分鐘)在學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前后四人一組進行討論,主要討論在閱讀中存在的疑惑點,并組織各組選派代表到黑板上填出《新航路開辟簡表》,教師仍要巡回指導,并控制好課堂氣氛。

歷史教案高三2023(精選篇3)

【課標要求】

⑴講述發明珍妮機的故事,了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于一系列工作機的發明;

⑵知道瓦特改進蒸汽機的史實,認識蒸汽機在大工廠生產中的作用;

⑶簡述發明"旅行者號"機車的基本史實,認識鐵路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

記住工業革命首先開始的國家和時間;記住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瓦特改進蒸汽機,富爾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的基本史實;認識蒸汽機在大工廠生產中的作用和鐵路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理解工業革命的概念和英國首先發生了業革命的原因以及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大影響。

二、能力與方法

通過對英國最早發生工業革命的原因和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大影響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工業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機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門間相互促進的認識,培養學生運用比較、判斷、聯系、推理分析歷史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工業革命中的一系列發明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學態度;

通過工業革命中一系列國家的科學家在發明創造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史實,讓學生樹立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開放性觀點;

通過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發展需要技術革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重點難點】

一、重點:英國最早進行丁業革命的原因;工業革命中的重要發明創造及工業革命的影響。

二、難點:工業革命中各環節的相互促進和工業革命的影響。

【授課類型】 新課。

【教學準備】

教師研讀課標、教材,撰寫教案,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講述為主,輔以討論法、列表法、圖示法、問題探究法。

【教具媒體】 計算機和多媒體課件、圖表。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設問引導)同學們,你們乘坐過火車和輪船嗎?你們知道它們發明于什么時候?誰為它們的發明做出了重要貢獻?(學生回答后教師過渡)這兩種重要交通工具誕生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那么,第一次工業革命最先發生在哪個國家?其間有哪些重要發明創造?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了哪些影響?本節課我們一起探討。(板書課題,引入新課)

學習新課:

(教師過渡)工業革命又叫“產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生產從工場手工業過渡到大機器生產的重要階段。那么,工業革命是怎樣興起的呢?我們先探究第一個問題。(板書第一標題)

一、工業革命的興起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圍繞下列問題自主學習)

1.工業革命興起的原因是什么?

2.工業革命何時最先發生在哪個國家?

3.工業革命最先發生于哪個部門?

(學生學習后教師進行總結,并形成如下要點)

1.興起原因:工場手工業生產不能滿足不斷擴大的國內外市場市場需要。

2.時間國家:18世紀60年代,英國。

3.最先部門:新興的棉紡織業。

二、工業革命中的重要發明創造

1.系列紡織機械的發明(珍妮紡紗機)

(指導學生看書,了解一系列系列紡織機械的發明情況,并理解紡紗與織布是如何相互促進的)

2.改良蒸汽機的成功研制(瓦特)

(教師強調瓦特制成的是改良蒸汽機;改良蒸汽機是動力之源;改良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推動了其他工業部門的技術革命)

3.火車和輪船的發明

(指導學生看書,舉出火車、輪船的發明者和第一輛火車(汽船)的名稱,認識火車、輪船的發明重大意義)

美國人,富爾敦,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萊蒙號”;

英國,史蒂芬孫,世界上第一輛火車“旅行者”號。

三、工業革命的完成

(引導學生知道工業革命完成的時間,理解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

四、工業革命的影響

(教師指導學生主要從三方面總結認識工業革命的重大影響)

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直接導致了工廠企業形式的出現;

2.促進了城市的興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長;

3.工業革命使英、法、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強大的工業國。

拓展思考:

(通過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發展需要技術革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板書設計】

一、工業革命的興起

1.興起原因:工場手工業生產不能滿足不斷擴大的國內外市場需要。

2.時間國家:18世紀60年代,英國。

3.最先部門:新興的棉紡織業。

二、工業革命中的重要發明創造

1.系列紡織機械的發明

珍妮紡紗機

2.改良蒸汽機的成功研制(瓦特)

3.輪船和火車的發明

美國人,富爾敦,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萊蒙號”;

英國,史蒂芬孫,世界上第一輛火車“旅行者”號。

三、工業革命的完成(19世紀上半期,大機器生產基本取代工場手工業)

四、工業革命的影響

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直接導致了工廠企業形式的出現;

2.促進了城市的興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長;

3.工業革命使英、法、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強大的工業國。

歷史教案高三2023(精選篇4)

高三歷史的復習要點

一、首先總結重要的歷史專題

(1)中國古代政治軍事史: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中國古代選官制度,中國古代賦稅制度,重要兵制,重大戰事。

(2)中國古代經濟史:古代生產技術的進步,江南經濟開發,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貨幣發展。

(3)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史:歷代各少數民族的演變,中央對周邊地區的管轄,民族融合的發展,少數民族的重要制度。

(4)中國古代對外關系史:中國古代各個朝代與周邊國家的位置關系,交通路線,友好交往的史實,相互間科技文化的影響。

(5)中國古代文化史:中國古代科技史,中國古代思想史(儒家思想發展史),科舉制度發展史,文學藝術發展史,政治經濟背景對文化發展的影響。

將教材上的知識依據一些專題重新組織起來,不要做成流水賬的樣子,高考不會出那樣低水平的問題,應該根據歷史發展的內在特點,找到發展的重大階段和規律性的東西。也可以把中國近現代史分為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將世界近現代史部分分為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國際關系、國際共產主義史等專題。

二、其次在全面、系統、牢固、準確掌握歷史基礎知識的學問思辨過程中,提高歷史學科能力。

高三的歷史復習的計劃

一、要有固定的復習時間

時間是學好歷史的必要保證。要提高歷史學科的復習效率,首先要有固定的復習時間,以每天不少于50分鐘為佳,太多會影響其他學科的復習,太少又沒效果;時間宜安排在就寢前的一小時(這段時間是一天中大腦的四次記憶高潮之一);而且應在50分鐘的時間內對《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三本教材的復習時間進行合理再分配。記憶是歷史學科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復習周期越短、記憶效果越佳。有些同學每天雖有固定的時間復習歷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中國古代史、明天世界近現代史,或者連續一段時間或復習中國古代史、或復習中國近現代史、或復習世界近現代史,周期相對較長,結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復習到前面又忘了后面。因此無序或周期很長的復習效率很低,談不上對教材理解的深度。一般來說,在每天固定的復習時間里,對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都要有明確的量的規定,具體辦法如下:

1.確定在一定的時間段里對教材的復習遍次,再根據每冊教材內容的多少確定每天對三本教材的復習量(即每天復習多少頁)。

2.針對中國古代史內容相對較少,而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的內容較多且理論性較強;在固定的50分鐘時間里,安排中國古代史的復習時間可用10分鐘,另兩本教材各用20分鐘,再根據每天所規定每本教材的復習時間、所要復習的量來確定每天每本教材要復習多少頁。

3.在《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上冊復習完后,再復習這兩本教材的下冊,每天所用時間、復習量、方法與上冊相同。但此時《中國古代史》已經復習了一遍,是否還要接著再復習?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中國古代史》的史實記憶相對較多,而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側重于理解,因此中國古代史的復習遍次應多一些,且每天分配的時間只有10分鐘,要記住并理解其內容也應多看。

二、針對歷史考試的趨勢復習的時候要注意:

1.必須全面復習。考試內容覆蓋考綱范圍的每一時段,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等。由于政治史內容分值高,應作為復習的重點。

2.在具備掌握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加強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通過剪報、閱讀、摘記、寫概要等方法擴大知識面,拓寬視野,開闊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3、聯系時政熱點,提煉分析,以歷史知識、觀點為基礎,使熱點和歷史知識之間做到有機的聯系。

4.可利用學校圖書館的資料,如《二十世紀中國大博覽》、《老照片》等在平時進行觀賞,既可增加歷史文字信息的吸收,又可對人物、歷史事件、地圖、口號等有直觀的感受,又能調養身心,與考試兩不誤。

5.在歷史高考中,命題者有意地創造與我們平時訓練不同的語境,這是考察我們的適應能力,同學們對試卷的閱讀有異樣、不適應的感覺是很正常的。要減少這種感覺,平時應進行大量的閱讀,同時要注意提高閱讀速度。

三、打破教材編寫的框架,對知識點進行重新的整合

進行歷史的第一輪復習。這段時間的復習,可以打破教材編寫的框架,對知識點進行重新的整合。將整個歷史的知識通過另外一條線索穿起來,這么做還可以讓原本因為編寫的體例而不得不分散在各本教材的知識重新整合在一起,而且有利于我們看到某一個具體的時間段的歷史現象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先后發生的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從而構建起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

專題復習以6~10個專題為宜,專題必須關注社會熱點話題、社會共識等相關知識,如國家興衰、與民生有關的話題、民族關系、人類文明的轉型、不同時期全球化的影響等。上面說的梳理工作并不會占據很多的時間,所以這個時期的主要任務要多做真題和講評,首先是做全國卷,其次做其它省(市)的真題。這些題沒有必要全做,按照我們上面說的順序重要性遞減,實現科學應考,力爭考出好成績。

歷史學科能力的核心是歷史思維能力,即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去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它不可能在簡單的歷史背誦中獲得,只能在全面、系統、牢固、準確掌握歷史基礎知識的學問思辨過程中逐步提高。“全面”強調的是對《考試大綱》規定的知識點全面掌握,不在所謂“重點”、“難點”的掩蓋下,淡化“冷點”、“次點”,造成知識的盲點或糊涂點;“系統”強調的是歷史知識在歷史理論的“串通”下縱橫一體;“牢固”強調的是對考點內容的記憶程度;“準確”強調的是對考點內容掌握的準確性,不能似是而非、模棱兩可,要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能力,在提高能力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知識。

三、再次復習策略

第一輪復習主要是單元復習,依據五本教材(必修一、二、三,選修一、二),幫助學生理清基礎知識,讓學生扎扎實實地掌握基礎知識,在學生已學過的知識基礎上,適當加快速度,既突出主干,又適當關照非重點。

1、狠抓歷史基礎知識,準確掌握重要的史實、概念和結論,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階段特征和內在聯系,形成學科內的主干系統和知識網絡

2、掌握基本的記憶方法和習慣,準確記憶基本史實,力求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知識,使知識網絡化。

3、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和結論,這是形成歷史思維能力的基本途徑。

4、以單元為中心,學會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歸納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階段特征和發展過程,從宏觀角度把握歷史。

5、適應新高考用課程觀取代教材觀的重大變化,整合各種課程資源,優化學習內容。

高三的三輪復習的筆記介紹

一輪筆記抓整理

整理錯題本時要把原題和錯解都抄上,要前一天的錯題和當天30分鐘作不出來的題,記錄在錯體本上。周末的時候做錯題分析,分析錯誤的原因和該題正確的解法。

二輪復習抓錯題

絕大多數高三學生二輪復習抓不起來。做完一輪復習后,他們都變成聾子和瞎子。一個人如果不知道自己哪沒學好,復習怎么復習呢?所以錯題本相當于飛機的導航燈一樣,指明前進的方向。錯題本能夠指引自己查缺、補露。

三輪復習抓歸納

文科積累呈層狀,分類整理看數量。理科整理呈樹狀,正確習題練思路。文科學得好的孩子,數量感很強,積累越多,作文越好。

歷史教案高三2023(精選篇5)

【課標要求】

1、 簡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實,概括我國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績;

2、 了解中美關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實,探討其對國際關系產生的重要影響;

3、 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聯合國和地區性國際組織中的重要外交活動為例,認識我國為現代化建設爭取良好的國際環境、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學習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了解聯合國第26屆聯大恢復中國的合法席位、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國在聯合國和地區性國際組織中的重要外交活動等基本史實,概括我國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績。

理解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在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所做出的努力。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用歷史照片和當時的新聞報道,客觀地再現當時的歷史場景,讓學生進行歷史回顧和感受正在發生的外交活動。

3、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中美、中日關系正常化,使學生認識外交政策的出發點是國家利益和全球戰略。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中美、中日關系正常化

難點:不同時期中國外交政策的調整

三、教學內容安排(1課時)

第一目“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

教學要點:①由于美國的阻撓,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長期得不到恢復;②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聯合國第26屆聯大恢復中國的合法席位;③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恢復的意義。

第二目“中美、中日關系正常化”

教學要點:①中美關系改善的原因;②中美關系發展進程中的重大事件;③中美關系的改善直接促進了中日關系正常化;④中美和中日關系正常化促進了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

第三目“新時期的外交建樹”

教學要點:①新時期外交政策的調整;②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③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

四、教學方法和學習指導策略

1、導入設計

教材引言圖片,激發形式興趣。

2、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

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由于美國的阻撓,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被長期剝奪。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的恢復,是中國和在這個問題上主持正義的其他國家經過長期斗爭而取得的巨大勝利,也是美國企圖在國際社會孤立、排斥中國的錯誤政策的失敗。

3、中美、中日關系正常化

中美關系的改善是70年代中美兩國的共同要求。從美國一方來講,已認識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作用,承認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此外,美國已感到蘇聯的強大競爭,想通過改善中美關系,增加美國對付蘇聯的資本。從中國一方來講,改善中美關系意在改善中國的國際地位;牽制和對付來自于蘇聯的威脅;有利于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

中日關系的發展和國際上出現同中國建交的熱潮。外交上長期緊跟美國的日本,受到中美關系改善的極大沖擊,日本朝野各界人士要求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在這種背景下田中訪華和中日邦交協定的簽訂,揭開了中日關系的新篇章。

中美、中日關系的發展在國際上帶來了同中國建交的熱潮,許多國家紛紛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這樣,終于打破了從50年代美國孤立遏制中國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開了我國外交的新局面。

4、新時期的外交建樹

黨的十一屆三______以后,由于國際形勢的發展和國內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我國的外交政策作了重要調整。我國積極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外交活動。

5、歸納與認識

⑴美蘇兩極格局中的大國的對華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蘇爭霸中,對華政策通常是建立在利用中國的基礎上,反復較多。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蘇美爭霸格局形成,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敵視、封鎖中國,蘇聯企圖控制中國不成后,撤走專家和挑起邊境糾紛;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蘇爭霸中是蘇聯攻勢美國守勢時期,蘇聯加強對中國進行軍事威脅,美國則改善對華關系后與中國建交;80年代美國對蘇強硬,蘇聯全面收縮后,蘇聯同中國關系正常化,美國則采取不利于中美兩國關系的錯誤作法,在臺灣等問題上違反中美建交公報。由此對華政策可見,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顯得十分必要。

⑵近--年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人權狀況攻擊最厲害的時期。自1990年到1997年,美國幾乎每年都要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上策動攻擊中國人權的反華提案,但是每次都被中國挫敗。可見①戰后美蘇爭霸的世界格局,每次對華政策調整都是由于本國政治經濟強弱變化和國際地位的變化,都是為了各自的國家利益;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蘇聯和東歐解體,美國成為的超級大國,兩極格局結束;社會主義力量受到重大挫折;少數發達國家以“政治民主化”和“人權”問題對中國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要挾,作為經濟合作的前提;就實質而言,西方國家還是為了自己的政治、經濟利益,以及在國際上的稱霸目的。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這一問題上的做法,每次都遭到中國政府的強烈反對,都遭到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反對,都以失敗而告終。這是因為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維護國家主權,決不允許別國以任何借口干預我國內政,因此我們堅決反對西方國家對我國內政的干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國內政的干涉,違反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違反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違反了聯合國的憲章和宗旨,因此必然遭到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的反對。這說明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不得人心的,是一定要失敗的。

五、教學資源建議

陳敦德:《毛澤東、尼克松在1972》

陳宏等:《新中國外交》

六、學習評價建議

1、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參與程度、課堂效果。

2、思維拓展:近代以來美國對華政策的變化。

歷史教案高三2023(精選篇6)

日本明治維新

一、導入

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洪水不但沖垮了歐洲的封建秩序,引起了美洲的起飛,同時也震撼著古老的亞洲。

二、日本明治維新:

八組同學演示“日本明治維新”

結合地圖,展示19世紀中期日本的社會狀況。封建幕府統治的腐朽,經濟發展的落后,人民起義不斷,西方列強的入侵。

引導學生分析,內憂外患下,封建的幕府統治已成為眾矢之的。注意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闡述明治維新的社會背景。

幫助學生弄清封建領主經濟的概念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下的幾股新生力量。引導學生把握新的生產關系的產生、發展和社會變革之間的關系。

結合教材內容分析倒幕派形成的原因、來源,簡介武裝倒幕的過程。

重點分析明治維新的改革措施和歷史意義。

結合教材內容先由學生歸納改革的內容,再結合本目幾段資料和插圖引導學生重點分析政治經濟方面的措施。

然后,通過學生思考,對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戊戌變法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其一成一敗的原因。引導學生從社會歷史背景、力量對比、改革的前提、改革的具體內容以及國際環境等方面進行比較。

最后,關于明治維新的意義,首先應充分肯定它的積極成果,然后再適當地講述它的消極影響;分析時要結合改革的措施。

三、小結

19世紀中期是資本主義在全世界大發展的時期。發生于這一時期的日本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是日本從封建社會轉變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極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封建弱小的國家轉變為資本主義強國的轉折點。但是,我們也應看到,日本的明治維新雖然成功了,但由于這是一次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日本的封建勢力仍然很強大。隨著其經濟軍事實力的增長,日本很快躋身于世界帝國主義列強行列中,給日本乃至亞洲歷史投下了陰影。

討論: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有何不同?

歷史教案高三2023(精選篇7)

教學目標

1.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有:洋務派和頑固派的出現及爭論;洋務運動興起的時間、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動;洋務運動失敗原因;評價洋務運動

2.⑴通過學習洋務派發動洋務運動的目的、洋務派的活動,使學生認識到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在外國資本主義侵華加劇的情況下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雖以失敗而告終,但它引進了近代生產方式,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⑵通過分析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使學生認識到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中國是無法走上獨立富強之路的;列強不愿見一個強大的中國,對中國的自救運動只會起消極作用。

3.⑴通過對洋務派和頑固派爭論的分析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洋務派和頑固派觀念上的異同與時代變革的關系,從而對學生進行發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過對洋務運動的評價,使學生科學地認識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的積極與消極作用,從而對學生進行辨證地看待歷史事物的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紀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旗號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它引進了西方國家的近代生產方式,培養了一批技術人員,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也對外國經濟勢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由于洋務運動并沒有從根本是變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著各種消極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終以失敗而告終。雖然這次自救運動失敗了,但是因它而產生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和受過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為接下來的中國革命奠定了基礎。

重點分析

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是本課重點。洋務運動是晚清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而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對近代中國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要正確地評價洋務運動和分析其失敗的原因,必須較全面地了解洋務運動的概況,因而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是本課重點。

重點突破方案

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閱讀課文中有關“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的內容,經小組討論制作洋務運動活動一覽表和洋務運動分期示意圖。之后,各組學生派代表展示本組所做的表與圖,大家共同討論,制定最為合理的表與圖。

難點分析

對洋務運動的評價是本課的難點。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洋務運動也不例外。雖然洋務運動的興起是封建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其統治而進行的,具有消極影響,但是,它對中國近代歷史所起得積極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的觀點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還不是很強,因此,在評價洋務運動時會有一定的困難。

難點突破方案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異同,慈禧支持洋務派的原因,“師夷長技以自強”的含義,洋務派興辦民用工業的根本目的,洋務運動中的成就和存在的困難、問題,新式學校的興建會產生的影響等問題,使學生能正確的評價洋務運動以及分析出導致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

課內探究活動

⑴讓學生仔細觀看“江南制造總局”和“開平煤礦”兩張圖片,通過比較兩者建筑物外觀的特點的異同,分析洋務派的思維方式,以及這種思維方式會導致的后果。

⑵詳見“重點突破”。

教學設計方案

第二節 洋務運動

重點: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難點: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師講解、學生分析為主的綜合法;教學用具;相關圖片和視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讓學生回憶“19世紀60年代的清政府面臨什樣的局面?面對這樣的局面,清朝政局出現了怎樣的變化?”由此導入新課。

二、洋務派與頑固派

讓學生閱讀“洋務派與頑固派”一目,回答:面對如何解決內憂外患的問題,清政府內部出現了怎樣的變化?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誰?他們的主張是什么?統治者慈禧在這件事上采取了什么樣的態度,為什么會采取這種態度?

引導學生分析洋務派和頑固派的主張,討論他們主張的異同,并根據當時的社會狀況比較兩者哪一個較進步。并思考為什么會在19世紀60年代興起洋務運動,即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的前提條件。

三、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組織學生分組學習討論“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一目,制作洋務運動活動一覽表和洋務運動分期示意圖,并記錄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

由學生概括“洋務”和“洋務運動”的概念,教師進行總結。

各組展示本組所做的洋務運動活動一覽表和洋務運動分期示意圖,集各組所長,總結出的洋務運動活動一覽表和洋務運動分期示意圖。

各組提出本組的問題,教師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或由學生自己回答,或由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答案,或由教師講解。

引導學生分析“師夷長技以自強”的含義,強調“長技”主要指西方的先進技術,“自強”體現強兵、創辦軍事工業。對比“師夷長技以制夷”與“師夷長技以自強”的異同,并分析出現這種不同的原因,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清政府對待列強侵略的態度由堅決抵抗轉變為妥協求和,認清清政府逐漸被洋人控制的時代特征。并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洋務派以創辦近代軍事工業為洋務運動的開始?

出示“江南制造總局”和“開平煤礦”兩幅歷史照片,讓學生分析兩張照片中的建筑物外觀的特點的不同之處,由此深入分析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在其活動中的體現。簡單介紹洋務運動的基礎理論-“中體西用”論。

由學生回答:洋務派興辦近代民用工業的根本目的。并向學生介紹,此時李鴻章等人已經認識到:西方列強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生產商品,并以高價出售給中國。因此,洋務派此時興辦近代民用工業也有抵制外國商品傾銷的意圖。

引導學生分析歸納洋務派創建近代工業過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遇到哪些困難、存在哪些問題?并使學生認識到,洋務派在興辦近代工業和建立近代海軍時,是地方的幾名大員干吏各自為政并無領導核心。通過讓學生分析興建近代海軍的目的,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抵御列強入侵也是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洋務運動的破產

在分析列強對待洋務運動的態度時,教師要強調列強一方面希望中國創辦近代工業,這樣有利于其商品在中國的傾銷(中國的自給自足自然經濟使其商品在最初一段時間很難在中國打開市場),另一方面,他們不希望中國富強,因而,只向中國提供已經落后的技術和淘汰的產品。其他導致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和正確評價洋務運動,學生可以根據對前面兩目的分析得出。

教學設計思想

通過學生閱讀課文、制作洋務運動活動一覽表和洋務運動分期示意圖等,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異同、洋務運動失敗原因、評價洋務運動,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板書設計

第二節 洋務運動

一、洋務派與頑固派

二、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1.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19世紀60年代-90年代)

2.洋務派創辦的民用工業(19世紀70年代-90年代)

3.洋務派創建的海軍(北洋、南洋、福建水師)

4.新式學堂的出現

三、洋務運動的破產及其影響

334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萃取箱-萃取槽-PVC萃取箱厂家-混合澄清槽- 杭州南方化工设备 | 北京自然绿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洗车机_加油站洗车机-全自动洗车机】 | 氨水-液氨-工业氨水-氨水生产厂家-辽宁顺程化工 | 上海公司注册-代理记账-招投标审计-上海昆仑扇财税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冠顶工业设备有限公司-隧道炉,烘箱,UV固化机,涂装设备,高温炉,工业机器人生产厂家 | 磁力反应釜,高压釜,实验室反应釜,高温高压反应釜-威海自控反应釜有限公司 | 甲级防雷检测仪-乙级防雷检测仪厂家-上海胜绪电气有限公司 | 智成电子深圳tdk一级代理-提供TDK电容电感贴片蜂鸣器磁芯lambda电源代理经销,TDK代理商有哪些TDK一级代理商排名查询。-深圳tdk一级代理 | 金属波纹补偿器厂家_不锈钢膨胀节价格_非金属伸缩节定制-庆达补偿器 | 托利多电子平台秤-高精度接线盒-托利多高精度电子秤|百科 | 蒸汽热收缩机_蒸汽发生器_塑封机_包膜机_封切收缩机_热收缩包装机_真空机_全自动打包机_捆扎机_封箱机-东莞市中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CPSE安博会| 礼仪庆典公司,礼仪策划公司,庆典公司,演出公司,演艺公司,年会酒会,生日寿宴,动工仪式,开工仪式,奠基典礼,商务会议,竣工落成,乔迁揭牌,签约启动-东莞市开门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模温机-油温机-电加热导热油炉-工业冷水机「欧诺智能」 | 艾默生变频器,艾默生ct,变频器,ct驱动器,广州艾默生变频器,供水专用变频器,风机变频器,电梯变频器,艾默生变频器代理-广州市盟雄贸易有限公司官方网站-艾默生变频器应用解决方案服务商 | 维泰克Veertek-锂电池微短路检测_锂电池腐蚀检测_锂电池漏液检测 | 合肥宠物店装修_合肥宠物美容院装修_合肥宠物医院设计装修公司-安徽盛世和居装饰 | 双齿辊破碎机-大型狼牙破碎机视频-对辊破碎机价格/型号图片-金联机械设备生产厂家 | 国际金融网_每日财经新资讯网 | 小程序开发公司-小程序制作-微信小程序开发-小程序定制-咏熠软件 | 皮带机_移动皮带机_大倾角皮带机_皮带机厂家 - 新乡市国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行业分析:提及郑州火车站附近真有 特殊按摩 ?2025实地踩坑指南 新手如何避坑不踩雷 | 玻璃钢格栅盖板|玻璃钢盖板|玻璃钢格栅板|树篦子-长沙川皖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 | 岩棉切条机厂家_玻璃棉裁条机_水泥基保温板设备-廊坊鹏恒机械 | 电动葫芦|手拉葫芦|环链电动葫芦|微型电动葫芦-北京市凌鹰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仪器仪表网 - 永久免费的b2b电子商务平台 | 无线遥控更衣吊篮_IC卡更衣吊篮_电动更衣吊篮配件_煤矿更衣吊篮-力得电子 | 企典软件一站式企业管理平台,可私有、本地化部署!在线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移动办公OA管理系统|HR人事管理系统|人力 | 微波萃取合成仪-电热消解器价格-北京安合美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一路商机网-品牌招商加盟优选平台-加盟店排行榜平台 | 间甲酚,间甲酚厂家-山东祥东新材料 | 渗透仪-直剪仪-三轴仪|苏州昱创百科 | 中空玻璃生产线,玻璃加工设备,全自动封胶线,铝条折弯机,双组份打胶机,丁基胶/卧式/立式全自动涂布机,玻璃设备-山东昌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青岛侦探_青岛侦探事务所_青岛劝退小三_青岛调查出轨取证公司_青岛婚外情取证-青岛探真调查事务所 | 航空障碍灯_高中低光强航空障碍灯_民航许可认证航空警示灯厂家-东莞市天翔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 水性绝缘漆_凡立水_绝缘漆树脂_环保绝缘漆-深圳维特利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对夹式止回阀_对夹式蝶形止回阀_对夹式软密封止回阀_超薄型止回阀_不锈钢底阀-温州上炬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 针焰试验仪,灼热丝试验仪,漏电起痕试验仪,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 - 苏州亚诺天下仪器有限公司 | 东亚液氮罐-液氮生物容器-乐山市东亚机电工贸有限公司 | 铝箔袋,铝箔袋厂家,东莞铝箔袋,防静电铝箔袋,防静电屏蔽袋,防静电真空袋,真空袋-东莞铭晋让您的产品与众不同 | 明渠式紫外线杀菌器-紫外线消毒器厂家-定州市优威环保 | 工装定制/做厂家/公司_工装订做/制价格/费用-北京圣达信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