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化學教案 >

高三化學學習教案

時間: 沐欽 化學教案

化學變化:有其他物質生成的變化(蠟燭燃燒、鋼鐵生銹、食物腐爛、糧食釀酒、動植物呼吸、光合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高三化學學習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三化學學習教案

高三化學學習教案篇1

一、整合教材、科學安排

復習時要以化學知識塊、教材章節、方法與技能相結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并按概念和理論(一)——無機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論(二)——有機化學——方法與技能的主線形成單元,進行復習。并將計算和實驗融合、穿插到各單元中。在整合教材組成單元的過程中,注意感受知識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和網絡,促進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二、注重基礎、落實細節

高考要求的化學主干知識有25條:

1、原子結構

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

3、分子結構、晶體類型

4、化學反應與能量(熱化學方程式)

5、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6、電解質溶液(PH、離子方程式、水解、電解等)

7、氧化還原原理的應用

8、典型的非金屬鹵素

9、氧族元素

10、氮族元素

11、碳族元素

12、堿金屬

13、鎂鋁鐵

14、同分異構

15、烴及其衍生物

16、糖類、蛋白質、油酯

17、有機合成材料

18、物質的量及計算

19、化學式和結構式計算

20、方程式計算

22、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及操作

23、實驗室制法

24、物質的檢驗、分離、推斷

25、化學實驗設計

因為化學內容比較簡單,所以對細節的要求非常嚴格,書寫和表達的正確、規范往往決定高考的成敗。為此,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和作業練習,強化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書寫的配平;有機化學方程式書寫的小分子不掉;有機結構式、結構簡式書寫中C-C鍵、C-H鍵、C=O鍵、苯環的到位;強化官能團位于左邊的正確書寫等等。要訓練和培養盡量用化學語言進行準確、完整、簡潔地表述。并嚴格化學計算的步驟,運算準確,表達規范。

三、訓練思維,注重能力的培養

第一輪復習應在通讀、精讀教材的基礎上梳理、歸納知識,按教材中每章小結的知識網絡圖形成本章的知識結構。將教材章與章之間的知識網絡按知識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形成知識體系,以便應用時能快速、準確地提取相關知識,解決化學問題。要用“結構——位置——性質”、“原理——裝置——操作——現象——結論——分析——評價”、“類比和邏輯推理”、“實驗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學學習方法,復習掌握化學知識,提升學科能力。

復習中可以精心選擇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作為典型題進行分析、訓練,加強審題方法、解題思路、解題技巧的指導和總結,加大練習力度,嚴格按照要求答題,及時反饋、矯正,使解題能力的培養、提高落實到位。

第一輪復習應根據掌握知識的情況,多穿插一些小專題,側重訓練、提高某種單項能力,如:離子方程式書寫、離子共存、離子濃度大小判斷、熱化學方程式書寫、無機元素化合物性質推導、化學計算基本方法(一、二、三、四)、化學實驗中的實驗原理設計、儀器設計、操作方法設計、有機同分異構體推導(限制條件與不限制條件)、有機分子式確定、有機官能團推導等等。對于多種能力的綜合訓練,第一輪復習不可涉及過多,以免要求太高,一時達不到,會挫傷學習積極性。

高三化學學習教案篇2

【教學設計】

1.酚的定義:

羥基跟芳香烴側鏈上的碳原子連接的有機化合物是芳香 。

羥基跟苯環直接連接的有機化合物是______。

苯分子里只有一個氫原子被羥基取代所得的生成物,是最簡單的酚,叫 。

2.苯酚的同系物:

苯酚的同系物:通式為CnH2n-6O(n≥6);

[練習]寫出C8H10O的分子中含有苯環的有機物的同分異構體

3.苯酚的結構:

苯酚的分子式為 、結構式為 、結構簡式為 或 或 。

4.苯酚的物理性質:

苯酚俗名_______,最初是從煤焦油中發現的。純凈的苯酚為___色,有______的氣味___體,苯酚易被氧化,空氣中放置即可被氧化而帶有 色。熔點43℃。室溫時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向盛有水的試管中加入足量的苯酚晶體,振蕩后,看到的現象是________;當溫度高于_____時,則能與水______。苯酚易溶___等有機溶劑。苯酚有毒,它的濃溶液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性,苯酚可使蛋白質變性,可通過皮膚吸收進入人體引起中毒,如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________洗滌。

5.苯酚的化學性質:

①苯酚的酸性:

苯酚的電離方程式為:

a.在苯酚溶液中滴加幾滴石蕊試液, 現象為 。

b.苯酚與金屬鈉反應 。

c.苯酚與NaOH溶液反應的方程式為 。

向苯酚鈉溶液中通入CO2,不論CO2過量與否,均有 現象其產物為 而不生成

反應的方程式為 。

d.苯酚與碳酸鈉反應 。

思考:設計實驗比較苯酚、碳酸和醋酸的酸性強弱?

②苯酚的取代反應:

與芳香烴中的苯環類似,苯酚也可與鹵素、硝酸、硫酸等在苯環上發生取代反應。

苯酚與濃溴水的反應:向苯酚溶液中滴加濃溴水,其現象是有 生成,

化學方程式為:

這個反應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檢驗。

思考:如何除去苯中的苯酚?

③苯酚的顯色反應:

苯酚遇FeCl3溶液顯色,溶液顏色變為______,這個反應可用于鑒別和檢驗苯酚。

思考:鑒別苯酚的方法?

④ 苯酚的氧化反應:

⑤苯酚的加成反應:

⑥與甲醛反應

6.苯酚的用途:

苯酚有毒,苯酚的溶液,可作防腐劑和消毒劑,如藥皂含有苯酚。

苯酚還可作化工原料,制酚醛樹脂、醫藥、染料等。

【歸納小結】苯酚知識的網絡關系圖

感悟高考

1.胡椒酚是植物揮發油中的一種成分。關于胡椒酚的下列說法:①該化合物屬于芳香烴;②分子中至少有7個碳原子處于同一平面;③它的部分同分異構體能發生銀鏡反應;④1mol該化合物最多可與2molBr2發生反應。其中正確的是 ( )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2.四川盛產五倍子。以五倍子為原料可制得化合物A。A的結構簡式如右圖所示:請解答下列各題:

(1)A的分子式是 。

(2)有機化合物B在硫酸催化條件下加熱發生酯化反應可得到A。

請寫出B的結構簡式: 。

(3)請寫出A與過量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香蘭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

丁香酚經多步反應合成。有關上述兩種化合物的

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1mol丁香酚只能與1molBr2反應

B.丁香酚不能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C.1mol香蘭素最多能與3mol氫氣發生加成反應

D.香蘭素分子中至少有12個原子共平面 ( )

4.下列與溴水不能反應的物質是:①苯;②苯酚;③氫硫酸;④NaOH溶液;⑤AgNO3溶液;⑥裂化汽油;⑦甲烷;⑧鎂粉。 ( )

A.① B.①⑦ C.①⑦⑧ D.①②⑤⑦

【教學反思】

第五十八講 苯酚作業紙

班級: 姓名: 學號: 等第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苯中少量的苯酚可先加適量的濃溴水,使苯酚生成三溴苯酚,再過濾而除去

B.將苯酚晶體放入少量水中,加熱時全部溶解,冷卻到50℃形成懸濁液

C.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指示劑變色,但可以和NaHCO3反應放出CO2

D.苯酚也可以與硝酸發生硝化反應

2.下列關于苯酚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苯酚是一種弱酸,滴加指示劑變色

B.苯酚在水溶液中能按下式電離:

C.苯酚鈉在水溶液中幾乎不能存在,會水解生成苯酚,所以苯酚鈉溶液顯堿性

D.苯酚有腐蝕性,濺在皮膚上可用酒精沖洗

3.下列物質中與苯酚互為同系物的是

A.CH3OH B.(CH3)3COH C.

4.丁香油酚的結構簡式是

—CH2—CH=CH2

HO—

O—CH3

該物質不應有的化學性質是 ( )

①可以燃燒;②可以跟溴加成;③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還原;④可以跟NaHCO3溶液反應;⑤可以跟NaOH溶液反應;⑥可以在堿性條件下水解。

A.①③      B.③⑥      C.④⑤      D.④⑥

5.為了把制得的苯酚從溴苯中分離出來,正確的操作是

A. 把混合物加熱到65℃以上,用分液漏斗分液

B. 加燒堿溶液振蕩后分液,再向上層液體中加鹽酸后分液

C. 加燒堿溶液振蕩后分液,再向上層液體中加食鹽后分液

D. 向混合物中加乙醇,充分振蕩后分液

6.用一種試劑就能區分開苯酚、乙醇、NaOH溶液、AgNO3溶液、KSCN溶液這六種無色液體。它是 A.溴水 B.FeCl3溶液 C.金屬鈉 D.CuO

7.在下列化合物中,既不能跟鹽酸反應,又不能與NaOH溶液反應,又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的是

A、苯酚 B、苯 C、甲苯 D、C2H5OH

8.下列物質久置于空氣中發生顏色改變的是:①綠礬;②氫氧化亞鐵;③碘化鉀溶液;④苯酚;⑤過氧化鈉。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9.(2007年江蘇)花青苷是引起花果呈顏色的一種花色素,廣泛存在于植物中。它的主要結構在不同pH條件下有以下存在形式:

下列有關花青苷說法不正確的是

A.花青苷可作為一種酸堿指示劑 B.I和Ⅱ中均含有二個苯環

C.I和Ⅱ中除了葡萄糖基外,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I和Ⅱ均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1 2 3 4 5 6 7 8 9

10.某芳香烴衍生物的分子式為C7H8O,若該有機物遇氯化鐵溶液顯紫色,其結構簡式可能是

11.白藜蘆醇廣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夠跟1摩爾該化合物起反應的Br2或H2的用量分別是 、 。

12.含苯酚的工業廢水的方案如下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⑴設備①進行的是 操作(填寫操作名稱),實驗室這一步操作所用的儀器是 ;

⑵由設備②進入設備③的物質A是 ,由設備③進入設備④的物質B是 ;

⑶在設備③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⑷在設備④中,物質B的水溶液和CaO反應,產物是 、 和水,可通過 操作(填寫操作名稱)分離產物;

⑸上圖中,能循環使用的物質是C6H6、CaO、 、 。

★13.將某烴的含氧衍生物92mg裝入元素分析裝置,通入足量的O2,完全燃燒,將生成的氣態物質依次通過氯化鈣管(A)和堿石灰管(B),測得A管增加54mg,B管增加286mg,又知該有機物相對分子質量為184,結構中含有—CH2—,只含有兩種官能團,遇FeCl3顯示明顯的顏色變化,求該有機物的分子式和可能的結構簡式。

高三化學學習教案篇3

二氧化碳的性質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聯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動,認識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過課堂演示實驗,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通過實驗及實驗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聯系生活實際,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標

學習通過實驗認識物質性質的方法;

提高實驗探究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從生活視角觀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從社會視角分析其使用,體會化學與社會的關系;

聯系生命活動,認識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過對溫室氣體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紹,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建議

知識講解指導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建議以探索式學習為主,讓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質,而不是教師先講二氧化碳的性質,然后做實驗驗證給學生看。

2.講授方法上,建議以談話法為主,引導學生觀察,與學生討論每一點二氧化碳的具體性質。

3.對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在強調不可燃性和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的同時,單獨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況下不支持燃燒的性質,有利于學生理解滅火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學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講到二氧化碳與碳酸鈣反應得到碳酸氫鈣,這樣只會使難點集中,增加學生學習難度。

課堂引入指導

方法一:近來地球上氣溫正在逐漸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氣溫如此變化呢?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二氧化碳的性質。

方法二:據紙報道,某農村一戶農民挖了一口井,約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時在井下燒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兒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結果很久不見動靜,上面的二女兒及鄰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結果三人身亡于井中,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悲

關于二氧化碳性質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為氣態化合物對于學生而言并不陌生。無論呼入的新鮮空氣還是呼出的濁氣中都含有二氧化碳。雖然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識,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統的。通過這節教學,將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系統化、網絡化。與前面的物質學習聯系起來,織成知識網。通過本節的學習,完善并提高學生對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動中作用的認識。

在氧氣、氫氣后學習二氧化碳,從學習程序來說對學生并不陌生。如學習物質從物質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入手,到物質的用途學習。物理性質主要學習色、味、態、溶解性、密度、熔沸點等內容。二氧化碳是學生比較熟悉的物質。教學中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信心,挖掘學生的主動性進行學習。

此節教學的重點是二氧化碳的性質知識的教學。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對學生形成知識的重要作用。實驗探究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節知識的教學難度不大,多數內容都為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或在小學自然、初中生物學科中已經接觸過的知識。教學中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選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關于二氧化碳性質的教學建議:

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在學生學習物質性質、形成化學知識的重要作用。利用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

根據學校情況(生源、實驗條件)不同,采用開放程度不同的實驗探究法學習二氧化碳的性質。

采取小組討論式學習模式。

聯系實際生活、生產學習二氧化碳。

課程結束指導

引導學生依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學習二氧化碳的用途從用途復習二氧化碳的性質。

課外實驗指導

二氧化碳性質實驗有條件時可以用干冰來制備,這樣能避免用鹽酸與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氫氣的干擾,使學生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認識更清楚。建議補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實驗,用U型管做,并為講二氧化碳與水反應打下良好基礎且過渡自然。

教學過程:

【引言】

在某農村,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約有十四、五米,因為施工人員在施工時曾在井內燒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兒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結果很久不見動靜,上面的二女兒及鄰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結果三人身亡于井中。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悲劇呢?是誰在作案呢?

原來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們來學習二氧化碳。

在空氣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過1%,就對人類有害處,4%~5%人會感到氣喘頭痛眩暈,10%的含量人就會窒息死亡。

【板書】第三節 二氧化碳的性質

一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的氣體。

【演示】

如圖:兩只紙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氣體,觀察現象。

【講解】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比空氣重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密度是1.977克/升。比空氣重。剛才我們介紹的致人死亡的井的底部有較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密度大,因此,難于擴散。

【提問】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舉例說明。

【小結】通常狀況下,1體積水中能溶解1體積的二氧化碳氣體,壓強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壓溶入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將溫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氣體二氧化碳就變成固體二氧化碳,俗稱“干冰”,其含義是“外形似冰,熔化無水”直接變成二氧化碳氣體。

【板書】二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演示】

兩支燃著的蠟燭都熄滅,且下面的火焰先滅。

【提問】由此實驗可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回答后,老師歸納)

【板書】1.一般情況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不供給呼吸。

(進一步解釋上述事故的發生及蠟燭熄滅的原因)

【講解】在久未開啟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處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過高而危及生命。

【提問】怎樣測試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過高?

(學生討論后歸納)

【講解】在菜窖里做一個燈火實驗,如果燈火熄滅或燃燒不旺,說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進去。

【演示】

【現象】紫色石蕊試液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后顏色變紅,加熱后紅色褪去,又恢復紫色。

【講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試液遇酸液變紅。碳酸不穩定,加熱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板書】2.和水反應:

H2O+CO2==H2CO3

【演示】

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氣體,觀察現象。

【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板書】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a(OH)2+CO2====CaCO3↓+H2O

【講解】碳酸鈣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體,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氣體,碳酸鈣溶解變成溶于水的碳酸氫鈣

CaCO3+H2O+CO2====Ca(HCO3)2

碳酸氫鈣溶液加熱后,又變成碳酸鈣

廣西桂林的蘆笛巖內的石柱、石筍或溶洞都是長年累月發生上述反應所致。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質,可用之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

【講解】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二氧化碳也有許多重要的用途。

【板書】

三 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不能燃燒,且比空氣重,可用它來滅火。(簡介滅火器原理)

2.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熱,可用它做致冷劑或用于人工降雨。

3.工業制純堿和尿素等。

4.植物光合作用。

【小結】二氧化碳是碳的一種重要化合物,掌握它的性質后合理利用它。

高三化學學習教案篇4

質量守恒定律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認識質量守恒定律,能說明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②能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決一些相關問題。

③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

2、過程和方法

①通過定量實驗,探究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

②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對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作出解釋,培養學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從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互助的精神,在合作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②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精神

二、教材分析:

質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學的一個重要化學規律,是分析物質在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的理論依據,它的應用貫穿于整個中學化學。本課題安排在學生學習定性認識化學反應之后,是對化學反應的后續學習,又是化學方程式等內容學習的基礎,在書中起到“承上啟下”作用,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不僅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中學化學的重點之一。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恒定律,學會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

教學難點:

從微觀的角度理解質量守恒定律 。

三、教學設計思路

(一)課前準備

1、在課前就進行實驗分組,將實驗能力強和實驗能力弱的同學混合搭配,分成四人為一實驗小組。

2、布置每個實驗小組先對學案中的四個實驗方案進行探討,對實驗內容和如何進行實驗操作有個大致了解。

(二)教法選擇

直觀性教學、 小組合作式教學 、實驗探究教學法、練習法等。

(三)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思路:學生觀看實驗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實驗探究、

教師引導發現 學生驗證實驗、探究交流 動手畫水分子分解圖、

突破難點 知識活用、小結反饋。

以實驗為主,讓學生在實驗探索中體驗,在發現中學習,引導學生采用“觀察、 實驗探究 、小組合作學習、 討論 、分析、練習 、小結反思”等學習方法,使學生逐步掌握“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實驗探究→搜集證據→得出結論→解釋反思”的科學實驗探究的研究方法。

四、組織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設計學生活動設計設計意圖

(第1步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課時引入]演示實驗1、火柴燃燒2、酒精燃燒

[設問] 火柴燃燒后留下灰燼而酒精燃燒后什么也沒留下,難道物質從世界上消失了?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有沒有變化呢?

傾聽學生的見解

(第2步實驗探究、引導發現)

[實驗探究]演示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的實驗

[引導]1。稱量時天平應注意調平;2。白磷燃燒時,錐形瓶底部應預先裝一部分沙子;3。玻璃棒燒紅后往錐形瓶中塞時動作要快,塞子要塞緊,不能漏氣。4、注意觀察實驗現象和天平的變化。

[歸納]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講述]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將天平用于實驗,用定量的實驗法研究_分解與合成中各物質質量之間的關系,質量守恒定律的發現簡史。

(第3步驗證實驗、探究交流)

[提問]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后其總質量到底是增加?不變?還是減小呢?如果你們按照學案上的四個實驗設計方案中任選其中兩個再進行實驗,所得到的結論又會是怎樣呢?與老師剛才所演示實驗的結論是否相同?

教師巡視指導

[提問]每一小組獲得的結論相同嗎?哪種結論是正確的?有個別小組的實驗不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設問]天平不平衡是否意味著質量不守恒?實驗結果與質量守恒定律是否相矛盾?

[追問]請同學們討論可采取什么措施使天平平衡?

(第4步建立模型、突破難點)

[設問]為什么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呢?讓同學們用圖畫方式展示出電解水的微觀變化過程,并思考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原子種類、原子數目的變化情況

(第5步知識活用、小結反饋)

[練習] 讓學生做學案中的練習,在學生做完后進行練習講解。

[小結]談談本課題學習后你有什么收獲與啟示?

[教師評價]1、通過本課題,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實驗探究→搜集證據→得出結論→解釋反思。

2、質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學的一個重要化學規律,是分析物質在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的理論依據。

[布置作業]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觀察實驗

分組交流、討論,學生代表發言。

學生的猜想有:

①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②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③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觀察、聽講、思考]

[小結]天平最終還是保持平衡,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傾聽。

[實驗與探究]方案一: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方案二: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方案三: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方案四:向澄清石灰水吹氣前后質量的測定。

學生分成四人為一實驗小組任選兩個進行實驗探究。實驗前,小組內討論學案上的實驗步驟后進行實驗。小組成員分工合作,記錄實驗現象及實驗數據。并根據所做實驗完成學案中的表格。

實驗后小組內交流討論

[分析與交流]針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和所得結論,組內分析原因,組外交流實驗體會。

[學生交流]學生思考、討論后提出各種不同的解釋與措施。

[教師與學生共同小結]

1、方案三中的天平不平衡是因為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到空氣中了,方案四中的天平向左偏轉是因為增加了二氧化碳的質量,即反應前并沒稱量二氧化碳的質量。

2、如果設計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實驗,杜絕反應系統與環境之間的物質交換,天平指針就不會偏轉了。

3、無論是密閉還是敞口系統,質量守恒的規律都客觀存在,也就是說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任何化學反應。

學生欣賞動畫

[學生分析、交流、發言]

[歸納]化學反應中:元素種類不變;原子種類、數目、質量不變,所以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

[練習] 做學案中的基礎題及提高題

[學生交流]

激發學生興趣,設疑引入

幫助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形成初步意識,為后面分組驗證實驗打下基礎。

使學生了解一些化學史,引導學生樹立自己也能夠像化學家一樣學好化學的信心。

讓學生親自動手,象科學家一樣去研究發現,從而感覺科學探究的神圣,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促進同學間的合作與交流,讓學生在實驗中學習,激發興趣,享受成功的喜悅。

追求一個開放的、自主的探究氛圍。

利用實驗中出現的問題情境,及時進行分析,在質疑、爭論、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加深學生對實驗原理和正確操作重要性的認識,發展和提高學生分析、思辯等多種能力,并加深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通過用圖畫方式展示出水分子分解的微觀變化過程,讓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能更容易的理解質量守恒的原因,從微觀的角度理解質量守恒定律。

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質量守恒定律,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決遇到的問題,努力做到學以致用。

學習的反思。一個知識內化、認識提高、情感升華的過程。

高三化學學習教案篇5

酸的通性》

一、教材分析

《酸的通性》是在學生學習稀硫酸、稀鹽酸后對一類物質化學性質的概括,而且是學生第一次概括一類物質的化學性質,它對學生今后學習“堿的通性”、“鹽的化學性質”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于培養學生從諸事物的個性中概括出共性并達到認識事物的能力,使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比較、歸納能力。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以及在教材中的特殊地位,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㈠知識目標:

1、了解酸的涵義。

2、了解酸的通性(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3、了解金屬活動性順序(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及其意義。

㈡能力目標:

1、使學生逐步懂得從個別到一般的認識事物規律的過程(即從現象到本質)。

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㈢情意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般規律有其局限性。

二、教法學法設計

為了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對教法和學法作如下設計:

1、貫徹“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在教學中采用問題和演示實驗為教學情境,配以講授、討論、歸納、對比等方法的綜合運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通過提問、思考、議論(討論)、講解、練習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動口、動腦,引導學生分析、討論、釋疑,從而培養學生的分析、解釋一些簡單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是特殊的認識過程,只有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才能如期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學過程是學生認知過程和情意活動的有機結合。結合本課的實際,對教學過程作如下的設計:

㈠總體思路:

⑴導入→⑵回憶已學知識→⑶歸納酸的通性→⑷分析變化的本質→⑸酸的通性的本質→⑹酸的涵義→⑺鞏固練習及遷移(編有酸與金屬不能發生反應的題目)→⑻質疑→⑼金屬與酸反應→⑽金屬活動性順序→⑾本質→⑿鞏固遷移

1、以信息加工理論為基礎的設計思想

本課的總體設計思想是根據基于現代認知(信息加工)理論的學習和記憶基本模式構建的。

信息加工理論的內部過程及以此為基礎構建的學習過程可描述如下:

信息加工理論的內部過程學習過程(學習事件)

①接受器接受刺激①引起注意,確保刺激被接受

②通過感覺登記器登記信息②告知學習目標,建立適當的預期

③選擇性知覺信息,以便在STM中儲存③提示從LTM中提取先前學習的內容

④通過復述在STM中保持信息④以富有特色的方式呈現材料,確保選擇性知覺

⑤為在LTM中保存對信息進行意義編碼⑤以適當的語義編碼指導學習

⑥將LTM中的信息提取到STM中⑥引出反應,包括反應生成

⑦反應生成并進入效應器⑦提供學習結果的反饋

⑧學習結果學習者的環境中⑧評估作業,包括提供學習結果反饋機會

⑨通過執行策略對過程實行控制⑨安排多種練習以幫助將來的提取和遷移

根據本課實際——教學重點(酸的通性、金屬活動性順序)、難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安排兩次上述的學習過程(學習事件)以此達到課堂教學重點突出。即⑴—⑺為第一次學習過程,重點落實酸的通性;⑺—⑿為第二次學習過程,重點突破金屬活動性順序。

高三化學學習教案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掌握根據化合價的變化分析及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學習由表及里以及邏輯推理的抽象思維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從氧化還原這一對典型的矛盾,領悟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2學情分析

1、學生學習本節課的基礎: 學生已學習了初中的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已掌握了有關氧化還原反應中特殊例子,通過分初中概念的逐步分析,使學習能從初中的特殊例子轉移到高中擴大的概念的實質了來。若能從理論上、其它概念的發展的類比上進行分析,學習對其實質的理解還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2、學生學習本課內容的能力: 通過對本節課內容的深刻理解,一定會使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一定會理解許多反應的進行的實質,對電化學知識也一定會達到一定的理解程度。對知識的理解一定會使學生的能力提高,也使學生學習化學的理論水平有很大提高,對學生的今后元素化合物性質的學習會起到相當大的幫助作用。 3 學生學習本課內容的心理:新上高一的學生從心理上還未完全從初中的心理、思維方式上轉變過來,理解能力還不十分強,但上高中后都有一種好奇心、好勝心,同時也都有一定的進取心,特別是考入重高的學生更是如此,因此,正確引導,逐步培養,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也是培養學生心理承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好時期。 3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在理解初中氧化還原反應(特例)概念的基礎是,理解高中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及特征。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評論(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掌握根據化合價的變化分析及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學習由表及里以及邏輯推理的抽象思維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從氧化還原這一對典型的矛盾,領悟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評論(0) 教學重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在理解初中氧化還原反應(特例)概念的基礎是,理解高中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及特征。

評論(0) 學時難點

氧化還原的概念及特征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從分類引入氧化還原反應

同學們,今天我們將學習氧化還原反應 【板書】氧化還原反應 不知道大家看到氧化還原反應這幾個字有 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感覺呢?提到 反應,大家先來回憶一下,在初中我們學過 的基本反應類型有哪些,他們的分類依據是什么?

活動2【講授】從得失氧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過渡】以氫氣還原氧化銅為例,初中階段我們認為它是還原反應。我們仔細思考,在反應中僅僅發生了還原反應嗎?如果繼續看,會發現氫氣得到氧變為水。我們可以這樣想,物質它不會消失,既然氧化鐵失去了氧,必然有另一種物質得到氧,才能達到平衡。就好比商人,要賣出一件物品,是不是必然要有人來買?買和賣是同時進行的。同樣的,得失氧也是同時進行的,換句話說,氧化和還原反應是同時進行的,我們給這種反應起了一個名字,叫做氧化還原反應。

【小結】有得失氧的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 活動3【講授】從化合價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思考與討論】下列反應均為氧化還原反應,能否找出它們的共同點?

【學生活動】反應中均有化合價變化

【學生活動】通過對比觀察,思考,歸納,交流,得出結論:這些氧化還原反應中都有某些元素化合價的升高與降低,進而逆推出凡是有化合價變化的反應都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定義】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化學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

活動4【講授】從電子轉移角度分析氧化還原反應

【思考與討論】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為什么會有化合價的變化?引導學生探究如下環節:

環節1:以金屬鈉與氯氣反應為例,結合教材閱讀,引導學生分析鈉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特點。教師結合教材中氯化鈉形成過程示意圖完善該反應中電子得失與化合價變化間聯系的表達式。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36-37頁

環節2:分析氫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特點及氯化氫形成示意圖

3.從電子轉移角度分析氧化還原反應

【結論】從NaCl和HCl的形成看化合價升降的根本原因是電子的得失或偏移,即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有電子的轉移(得失或偏移) 。

活動5【講授】分析氧化還原反

雙線橋法:

(1)標出反應中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元素的化合價,判斷其升降。

(2)畫箭頭,箭頭由反應物中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元素指向生成物中同種元素。

(3)在橋上標明化合價升、降,電子得、失 ,被氧化、被還原,同時用a×b e-形式表示得、失電子數。

a—得、失電子的原子總數

b—每個原子得失電子數(a,b為1時可省略)

口訣:升 失 氧、降 得 還

【練習】雙線橋法分析氧化還原反應

活動6【講授】總結

氧化還原反應

1.特征、判斷依據:化合價升降

2.本質:電子的得失與偏移

3.標雙線橋口訣:升 失 氧、 降 得 還

活動7【作業】課后作業

完成學案上習題。

第三節 氧化還原反應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第三節 氧化還原反應

1第一學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掌握根據化合價的變化分析及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學習由表及里以及邏輯推理的抽象思維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從氧化還原這一對典型的矛盾,領悟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在理解初中氧化還原反應(特例)概念的基礎是,理解高中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及特征。

學時難點

氧化還原的概念及特征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從分類引入氧化還原反應

同學們,今天我們將學習氧化還原反應 【板書】氧化還原反應 不知道大家看到氧化還原反應這幾個字有 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感覺呢?提到 反應,大家先來回憶一下,在初中我們學過 的基本反應類型有哪些,他們的分類依據是什么?

活動2【講授】從得失氧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過渡】以氫氣還原氧化銅為例,初中階段我們認為它是還原反應。我們仔細思考,在反應中僅僅發生了還原反應嗎?如果繼續看,會發現氫氣得到氧變為水。我們可以這樣想,物質它不會消失,既然氧化鐵失去了氧,必然有另一種物質得到氧,才能達到平衡。就好比商人,要賣出一件物品,是不是必然要有人來買?買和賣是同時進行的。同樣的,得失氧也是同時進行的,換句話說,氧化和還原反應是同時進行的,我們給這種反應起了一個名字,叫做氧化還原反應。

【小結】有得失氧的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 活動3【講授】從化合價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思考與討論】下列反應均為氧化還原反應,能否找出它們的共同點?

【學生活動】反應中均有化合價變化

【學生活動】通過對比觀察,思考,歸納,交流,得出結論:這些氧化還原反應中都有某些元素化合價的升高與降低,進而逆推出凡是有化合價變化的反應都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定義】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化學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

活動4【講授】從電子轉移角度分析氧化還原反應

【思考與討論】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為什么會有化合價的變化?引導學生探究如下環節:

環節1:以金屬鈉與氯氣反應為例,結合教材閱讀,引導學生分析鈉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特點。教師結合教材中氯化鈉形成過程示意圖完善該反應中電子得失與化合價變化間聯系的表達式。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36-37頁

環節2:分析氫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特點及氯化氫形成示意圖

3.從電子轉移角度分析氧化還原反應

【結論】從NaCl和HCl的形成看化合價升降的根本原因是電子的得失或偏移,即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有電子的轉移(得失或偏移) 。

活動5【講授】分析氧化還原反

雙線橋法:

(1)標出反應中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元素的化合價,判斷其升降。

(2)畫箭頭,箭頭由反應物中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元素指向生成物中同種元素。

(3)在橋上標明化合價升、降,電子得、失 ,被氧化、被還原,同時用a×b e-形式表示得、失電子數。

a—得、失電子的原子總數

b—每個原子得失電子數(a,b為1時可省略)

口訣:升 失 氧、降 得 還

【練習】雙線橋法分析氧化還原反應

活動6【講授】總結

氧化還原反應

1.特征、判斷依據:化合價升降

2.本質:電子的得失與偏移

3.標雙線橋口訣:升 失 氧、 降 得 還

活動7【作業】課后作業

完成學案上習題。

高三化學學習教案篇7

酸和堿之間會發生什么反應

教學目標

知道酸和堿之間發生的中和反應。

了解酸堿性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的影響,以及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運用。

重點和難點

重點:知道酸和堿之間發生的中和反應。

難點:了解中和反應的實質。中和反應在生活實踐中的應用。

實驗準備

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再逐滴滴加稀鹽酸至紅色剛好褪色。

蒸發實驗所得溶液結晶。

相關的CAI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板塊:問題結構

引導性材料

請一名同學朗讀課前準備的有關焦裕祿主要事跡的材料;介紹附近工廠排放的廢水的情況(有條件的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的紀錄片)。

問題1:從上面的材料中我們發現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問題2:能否利用我們所學的化學知識提出解決的辦法?要利用到哪個知識點?該知識點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同學們在討論回答上面的問題后,教師做簡要的評價,然后請學生閱讀課本第60頁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問題3:課文中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問題4:你還知道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哪些應用了中和反應的實例?它在實際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義?

問題5:你能寫出本課題中關于怎樣處理工廠廢水的反應原理嗎?

問題6: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沒有想過對誰提出什么好的建議?或者擬訂一份調查報告給有關部門,其中包括你了解的情況和改進的方案。

點評:問題結構是構成教學思路的基本的材料,是學生進行有效探究活動的智力保證。教師展示問題結構的技巧是,先給學生“焦裕祿事跡”等各方面的材料,為學生建立起感性認識,將學生的思路送進“前沿陣地”,然后再層層深入。問題結構在抓住知識屬性的基礎上,針對中和反應的應用,采用層層遞進的形式不斷深入,不斷變換研究問題的角度實質,這一過程落實了知識技能目標,強化了過程方法目標,點撥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第二板塊:教學設計

創設情景 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和廁潔精洗廁所里的污垢

引入課題 探究酸和堿之間會發生什么反應

活動與探究 學生分組實驗、探究、匯報、交流

活動與探究 是酸中的什么離子,與堿中的什么離子相互作用。學生猜測、討論、分組實驗、總結

用課件演示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實質(驗證猜想與結論)

實踐與應用 “酸雨”導致土壤酸化;用洗潔精清洗廚具

實踐與應用 設計實驗:皮蛋有澀味,如何驗證它呈酸性還是堿性,在食用前可如何處理并完成該實驗

第三板塊:教學范例

我們已經知道

①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可以調節土壤的酸堿性。

②硫酸廠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雜質,可以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

③胃酸過多的病人可以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以中和過多的胃酸。

④被蚊蟲叮咬后,可以涂一些含有堿性物質(如氨水)的藥水,可減輕痛癢。

我們還應知道

提出問題:

酸有哪些性質?堿有哪些性質?它們之間會發生怎樣的反應?

猜想:

我猜想酸和堿之間會發生的反應有:

269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徽华耐泵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捆扎机_气动捆扎机_钢带捆扎机-沈阳海鹞气动钢带捆扎机公司 | CE认证_FCC认证_CCC认证_MFI认证_UN38.3认证-微测检测 CNAS实验室 | pbootcms网站模板|织梦模板|网站源码|jquery建站特效-html5模板网 | 轴流风机-鼓风机-离心风机-散热风扇-罩极电机,生产厂家-首肯电子 | 下水道疏通_管道疏通_马桶疏通_附近疏通电话- 立刻通 | 执业药师报名时间,报考条件,考试时间-首页入口 | 爆炸冲击传感器-无线遥测传感器-航天星百科 | 制样机-密封锤式破碎机-粉碎机-智能马弗炉-南昌科鑫制样 | 深圳宣传片制作-企业宣传视频制作-产品视频拍摄-产品动画制作-短视频拍摄制作公司 | 铣刨料沥青破碎机-沥青再生料设备-RAP热再生混合料破碎筛分设备 -江苏锡宝重工 | Magnescale探规,Magnescale磁栅尺,Magnescale传感器,Magnescale测厚仪,Mitutoyo光栅尺,笔式位移传感器-苏州连达精密量仪有限公司 | 溶氧传感器-pH传感器|哈美顿(hamilton) | 企小优-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_网络推广_网络推广公司 | 东莞猎头公司_深圳猎头公司_广州猎头公司-广东万诚猎头提供企业中高端人才招聘服务 | 实验室pH计|电导率仪|溶解氧测定仪|离子浓度计|多参数水质分析仪|pH电极-上海般特仪器有限公司 | 焦作网 WWW.JZRB.COM| 欧必特空气能-商用空气能热水工程,空气能热水器,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生产厂家-湖南欧必特空气能公司 | 长沙中央空调维修,中央空调清洗维保,空气能热水工程,价格,公司就找维小保-湖南维小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氧化铝球_高铝球_氧化铝研磨球-淄博誉洁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 | 自清洗过滤器,浅层砂过滤器,叠片过滤器厂家-新乡市宇清净化 | 杭州网络公司_百度SEO优化-外贸网络推广_抖音小程序开发-杭州乐软科技有限公司 | 车充外壳,车载充电器外壳,车载点烟器外壳,点烟器连接头,旅行充充电器外壳,手机充电器外壳,深圳市华科达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 镀锌钢格栅_热镀锌格栅板_钢格栅板_热镀锌钢格板-安平县昊泽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复合肥,化肥厂,复合肥批发,化肥代理,复合肥品牌-红四方 | 儋州在线-儋州招聘找工作、找房子、找对象,儋州综合生活信息门户! | 粘度计维修,在线粘度计,二手博勒飞粘度计维修|收购-天津市祥睿科技有限公司 | 合肥宠物店装修_合肥宠物美容院装修_合肥宠物医院设计装修公司-安徽盛世和居装饰 | 色谱柱-淋洗液罐-巴罗克试剂槽-巴氏吸管-5ml样品瓶-SBS液氮冻存管-上海希言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电采暖锅炉_超低温空气源热泵_空气源热水器-鑫鲁禹电锅炉空气能热泵厂家 | 【德信自动化】点胶机_全自动点胶机_自动点胶机厂家_塑料热压机_自动螺丝机-深圳市德信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PC构件-PC预制构件-构件设计-建筑预制构件-PC构件厂-锦萧新材料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 GAST/BRIWATEC/CINCINNATI/KARL-KLEIN/ZIEHL-ABEGG风机|亚喜科技 | 网站建设-网站制作-网站设计-网站开发定制公司-网站SEO优化推广-咏熠软件 | 神马影院-实时更新秒播| 贝壳粉涂料-内墙腻子-外墙腻子-山东巨野七彩贝壳漆业中心 | 衢州装饰公司|装潢公司|办公楼装修|排屋装修|别墅装修-衢州佳盛装饰 | 连续油炸机,全自动油炸机,花生米油炸机-烟台茂源食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乐泰胶水_loctite_乐泰胶_汉高乐泰授权(中国)总代理-鑫华良供应链 | 水质传感器_水质监测站_雨量监测站_水文监测站-山东水境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防水接头-电缆防水接头-金属-电缆密封接头-不锈钢电缆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