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生物教案 >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二

時間: 舒洪 生物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二,快來借鑒一下并自己寫一篇與我們分享吧!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二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二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初步學會設計實驗的能力。

(3)學會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現象。

2、過程與方法

(1)能通過圖示和實驗來歸納問題、總結規律;

(2)能運用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來解釋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有關現象。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并樹立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協調的科學世界觀。

重點與難點

1、重點 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難點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質壁分離實驗的設計。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引入:小實驗——蘿卜條的軟硬對比

1、 浸在濃鹽水中的蘿卜條;

2、 浸在清水中的蘿卜條;

3、 新鮮的蘿卜條。小結:細胞的滲透吸收和滲透失水

滲透:水分子通過細胞膜的擴散。觀察并分析造成軟硬差異的原因。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置疑1:如何從顯微角度觀察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思考引導學生透過到本質看現象1、實驗設計: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實驗

材料:洋蔥鱗葉置疑

2、為什么選用洋蔥做實驗?思考2、滲透的結構基礎讀圖識圖復習:選擇透過性的概念為實驗設計鋪墊置疑

3、水分子通過滲透作用主要進入了細胞的什么結構或從什么結構離開了細胞?思考并判斷為實驗設計鋪墊

儀器和試劑:顯微鏡、鑷子、載玻片、蓋玻片、刀片、30%蔗糖溶液、清水討論:如何設計實驗小結:

設計實驗并交流引導學生形成實驗設計的科學理念指導學生操作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技能練習實驗總結: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視頻

質壁分離:植物細胞壁與其原生質層分離的現象。

質壁分離復原:質壁分離后的細胞恢復原正常形態的現象。置疑4:聯系實驗思考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外部條件是什么呢?思考學會由現象到原理的自我歸納總結3、原理 當外界溶液濃度 小于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

當外界溶液濃度 大于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根據操作過程中看到的三個圖像逐一分析學生總結進一步探究:洋蔥外表皮細胞液的濃度。討論交流拓展思維,鞏固實驗。

思考題

1、 將動物紅細胞分別放在蒸餾水中和濃鹽水中會看到什么現象?

2、 為什么對農作物一次施肥過多,作物會出現“燒苗”現象?

3、將新鮮的黃瓜放在蔗糖與食醋配制成的糖醋汁液中,開始時黃瓜呈現萎縮,糖醋汁液面上升。2天后,糖醋汁液面下降,黃瓜呈現膨脹并有酸甜味道,說明腌制的黃瓜細胞內既有蔗糖分子又有醋酸分子,試分析原因。

教學反思本節課在設計方面進行了多次改進,最后確定為先讓學生設計實驗,通過實驗總結出原理,再由拓展實驗將實驗和原理整合在一起,為學生創設思維拓展的空間,最后聯系習題解釋生活和生產實踐方面的現象,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作為教師,整個過程始終耐心細致的在引導學生如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個人認為這是值得肯定和有效的地方。在細節方面,如果以蔗糖分子和水分子為例,將原生質層選擇透過性的特點講透、講深,相信學生在設計和理解方面會更快更好。另外在習題設計上,如果將“燒苗”現象講透,點到植物會因外界濃度過高導致質壁分離時間過長而死亡,則學生在解釋腌黃瓜現象時思維會比較流暢。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二篇2

一、 教學目標

1.描述內環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

2.說明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3.嘗試建構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模型。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內環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

(2)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2.教學難點

(1)內環境的理化性質。

(2)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章引入讓學生閱讀章引言并體會內環境的重要性。

〔板書〕第1節 細胞生活的環境

〔節引入〕以“問題探討”引入,學生思考并回答。

〔生答師提示〕1.圖1中是人體血液中的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等;圖2中是單細胞動物草履蟲。

2.血細胞生活在血漿中。草履蟲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環境中。兩者生活環境的相似之處是:都是液體環境;不同之處是:血細胞生活在體內的血漿中,并不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而草履蟲直接生活在外界環境中;與外界環境相比,血漿的理化性質更為穩定,如溫度基本恒定等。

〔問題〕以“本節聚焦”再次引起學生的思考。

〔板書〕一、體細胞生在細胞外液

體液——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體內都含大量以水為基礎的液體,這些液體統稱為體液。

細胞內液

(存在于細胞內,約占2/3)

1.體液 血漿

細胞外液 組織液

(存在于細胞外,約占1/3) 淋巴等

〔思考與討論〕學生討論后回答,師提示。

1.細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細胞外的體液,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等。血細胞直接生活在血漿中,體內絕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在組織液中,大量淋巴細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見,細胞外液是體內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

2.相同點:它們都屬于細胞外液,共同構成人體內環境,基本化學組成相同。

不同點:(1)在人體內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漿位于血管內,組織液分布于組織細胞之間,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細胞種類不同:存在于組織液中的是體內各組織細胞,存在于血漿中的是各種血細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細胞等;(3)所含的化學成分有差異,如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很少。

3.提示:當血漿流經毛細血管時,水和一切能夠透過毛細血管壁的物質可以在毛細血管動脈端滲出,進入組織細胞間隙而成為組織液,絕大多數的組織液在毛細血管靜脈端又可以重新滲入血漿中。少量的組織液還可以滲入毛細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經淋巴循環由左右鎖骨下靜脈匯入血漿中。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1-2所示。由此可見,全身的細胞外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板書〕2.

內環境——有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叫做內環境。

三、細胞外液的成分

〔資料分析〕有學生分析并回答,老師提示。

1.提示:表中的化學物質可分為無機物和有機物。無機物包括水和無機鹽離子(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有機物包括糖類(如葡萄糖)、蛋白質(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纖維蛋白原等)、脂質(如各種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膽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2.還含有氣體分子(主要是氧氣和二氧化碳)、調節生命活動的各種激素、其他有機物(如維生素)等。

3.Na+、Cl-含量較多。它們的作用主要是維持血漿滲透壓。

4.維持血漿的酸堿平衡。

5.提示:如血漿中的葡萄糖主要來源于食物中的糖類。食物中的淀粉經消化系統消化后,分解為葡萄糖,經小腸絨毛吸收后進入血液,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處。進入組織細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放能,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排入內環境中。二氧化碳通過血液循環被運輸到肺,通過呼吸系統排出體外,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腎臟通過形成尿液排出體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板書〕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

〔旁欄思考題〕

提示:哺乳動物的生理鹽水是質量分數為0.9%的NaCl溶液,這樣的溶液所提供的滲透壓與血漿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相同,所以是血漿的等滲溶液。如果輸液時使用的NaCl溶液的質量分數低于或高于0.9%,則會造成組織細胞吸水或失水。

〔板書〕四、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思考與討論〕學生討論后回答,師提示。

1.提示:Na+和Cl-等直接來自于食物,不需要經過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質主要來自于食物中的糖類和蛋白質。糖類和蛋白質是兩類大分子物質,必須經過消化系統的消化,分解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質在小腸內經主動運輸進入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中,經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中,再通過物質交換過程進入組織液和淋巴。

2.提示:細胞代謝產生的CO2與H2O結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發生下列反應:

CO2+H2O H2CO3 H+ + HCO3-。

HCO3-通過與細胞外的陰離子交換到達細胞外液,即組織液、血漿或淋巴中。主要與呼吸系統有關。

3.提示:人體具有體溫調節機制以保持細胞外液溫度的恒定。詳細內容可參考教材第2章關于人體體溫調節的內容。參與體溫調節的器官和系統有皮膚、肝臟、骨骼肌、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等。

4.提示:體內細胞產生的代謝廢物主要通過皮膚分泌汗液,泌尿系統形成、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統的呼氣這三條途徑來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排泄途徑為主。例如,血漿中的尿素主要通過腎臟形成的尿液排出體外。血漿中的CO2通過肺動脈進入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由于血液中的CO2分壓大于肺泡中CO2的分壓,CO2就從血液中向肺泡擴散,再通過呼氣運動將其排出體外。

〔小結〕略。

〔作業〕課后習題一二題。

〔提示〕1.C。 2.B。 3.B。

4.毛細血管壁細胞的直接生活環境是血漿和組織液,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的直接生活環境是淋巴和組織液。

拓展題

(1)肺泡壁、毛細血管壁。(2)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3)腎小管的重吸收。(4)皮膚。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二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簡述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說出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學會怎樣才能檢測生物組織中的化合物的方法,探討細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種類。

【過程與方法】:通過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探討細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種類。

【情感與態度】:認同生命的物質性。

二、教學重難點:

了解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是本課的重點,用實驗方法檢測生物組織中的幾種物質是是難點

三、教學策略:

1.利用“問題探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觀察、討論、交流中學習新知識。

本節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細胞的物質組成,認同生命的物質性。由于學生在初三已經學習了化學的基本知識,所以在進入這部分學習時,通過讓學生比較組成地殼和組成細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提出自己發現的問題,在與其他同學的交流中,認識到組成生物體的元素與組成地殼的元素有相似性又有區別。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分別觀察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元素(占細胞鮮重的百分比)圖和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元素(占細胞干重的百分比)圖,之后再介紹組成細胞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利用化學知識解決碳為什么是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這個問題。

如果學生對原子結構的知識有較好的基礎,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回憶碳原子核外電子分布特點,以及碳的性質,為學生理解碳鏈是構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奠定基礎。

學生熟悉元素周期表,很容易找到碳所在的第14族位置,它的原子序數是6,說明一個碳原子核中含有6個質子,核外有6個電子,由于電子排布的不同,在最外層有4個電子,這樣,碳原子就具有了4個能夠成鍵的價電子。正是這4個價電子,能夠使碳原子之間、碳原子與其他元素的原子之間結合形成更多的化學鍵。由于每個碳原子可以形成4個化學鍵,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萬個甚至更多個碳原子的物質。利用學生已有的化學知識就能夠理解C元素對于生命的重要意義了。

3.利用表解和“思考與討論”獲得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的知識,提高學習能力。

在學習組成細胞的化合物時,如果由教師直白地講解細胞的化合物組成,不利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思考與討論”中的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表解,獲得相應的知識信息,提高學習能力。

四、教學用具:實驗材料、ppt幻燈片

五、課前準備:學生預習實驗過程

六、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引入

在科學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對于生命是有什么物質感到非常神秘,認為生命是特殊物質構成的,一直到19世界,仍然人們仍然認為生物產生出來的物質,在體外是不可能合成的。同學們已經學習了兩年的化學化學知識,知道自然界的物質都是有元素來組成的,那么組成生命的元素有哪些呢?

分析p16的表格,提出問題,從這個表格中,同學們能對組成生命的元素有什么印象。

分析資料,發表自己的看法(組成生命的元素在地殼中也存在,說明生命物質與非生命物質的統一性;另外細胞中的各種元素與地球組成的比例不一樣,也說明了生命物質的特殊性。

(二)組成細胞的元素 概述組成生命的元素。結合p17兩個餅形,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大量元素(C、H、O、N、P、S、K、Ca、Mg)可以簡單介紹一下某些元素的作用;微量元素。提出問題:在兩個統計圖中顯示出那些元素的含量是最大的?可以簡單解釋一下碳在生命物質中的地位 觀察圖表,歸納。

(三)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指導學生完成討論題

分析數據,完成討論題:1(略)2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最多的無機物是水;3 如土豆的塊莖的細胞還有糖類多;肌肉細胞含有蛋白質多;皮下組織的細胞還有脂肪多。

(四)實驗: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以問題引導:你的實驗材料選擇了什么?你預測你的實驗材料還有什么有機物比較多?你選擇的試驗儀器和試劑是什么?

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實驗、匯報實驗結果。

(五)練習

(六)總結 幻燈片展示本課的要點: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是什么(C、H、O、N);組成細胞重要化合物(無機物、有機物);檢測糖類等物質的方法(包括試劑、操作、反應結果)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二篇4

教學建議:可以參考探究一的實驗設計思路,設計出一組呈梯度的pH環境,以研究不同的pH對酶作用速率的影響。

能否根據數學的函數思想,繪出H2O2酶作用速率與pH之間關系的函數示意圖?你能否對該函數圖進行解釋?

學生自主完成:

說明酶的催化需要適宜的pH范圍;并且特定的酶具有一個特定的最適宜pH;在最適pH范圍內,隨著pH的升高,酶作用速率增加;超過最適pH范圍后,隨著pH的升高,酶作用速率降低,并最終導致酶失去活性;過酸與過堿對酶活性的破壞都不可以被恢復。

如人體內的胃蛋白酶需要的最適pH范圍是1.5~2.2之間,而胰蛋白酶需要的最適的pH范圍是8.0~9.0。

探究三:酶濃度對酶作用速率的影響

實驗假設

酶濃度影響酶作用速率。具體來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定范圍內增加酶濃度,酶作用速率升高;超過一定的濃度范圍以后,再增加酶濃度,酶作用速率不變。

實驗器材

燒杯、試管、量筒、干酵母菌、過氧化氫、蒸餾水等。

實驗步驟

①取一定量的酵母菌配制成酵母菌溶液,用容量瓶(或量筒與燒杯)將上述鮮酵母菌溶液分別配制成稀釋10倍、100倍、100倍、1 000倍的酵母菌稀釋液;另取4支試管,分別標記為1、2、3、4,用量筒各量取3 mL的過氧化氫溶液,分別加入上述4支試管。

②將酵母菌稀釋液分別加入上述4支試管,觀察試管中氣泡逸出的速率與氣泡的大小。

實驗數據與分析

1 2 3 4

加入酵母菌稀釋液后氣泡逸出的速率 ++++ +++ ++ +

數據分析(酶作用的速率) ++++ +++ ++ +

關于實驗數據的分析說明:實驗中,加入酵母菌稀釋液后氣泡逸出的速率越快、氣泡越大,直接表明過氧化氫被分解得越多,間接證明酶作用的速率越大。

能否根據數學的函數思想,繪出H2O2酶作用速率與酶濃度之間關系的函數示意圖?你能否對該函數圖進行解釋?

學生自主完成:

具體來說,在底物濃度一定,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定范圍內增加酶濃度,酶作用速率升高;酶的濃度超過一定的范圍以后,再增加酶濃度,酶作用速率不變。這主要與反應容器中底物濃度的限制、產物濃度的抑制等因素有關。

探究四:底物濃度對酶作用速率的影響

教學建議:可以參考探究三的實驗設計思路,設計出一組呈濃度梯度的過氧化氫溶液環境,以研究不同的底物濃度對酶作用速率的影響。

學生探究:進行相關的實驗并進行數據分析。并畫出底物濃度與酶作用速率關系的函數圖。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定范圍內增加底物濃度,酶作用速率升高;超過一定的溫度范圍以后,再增加底物濃度,酶作用速率不變。這主要與反應容器中酶濃度的限制、產物濃度的抑制等因素有關。

那么,反應產物的濃度對實驗中酶作用的速率有何影響呢?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從化學平衡的角度來分析問題。

反應產物對實驗中酶作用的速率具有抑制作用,隨著反應產物濃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顯。

課堂小結

酶促反應的速率受到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單單考慮一種因素而忽略另一種因素都是不可取的;研究其中一種因素的作用,要注意控制變量。

引導學生閱讀“放眼社會”的“酶與疾病”,讓學生了解酶和疾病的關系,如先天性酶缺陷病、酶的活性變化而導致疾病的產生、酶在診斷和治療疾病中的應用,更重要的是理解酶是生物體內進行新陳代謝的重要物質。教師還可鼓勵學生收集社會生活中,尤其是醫療衛生事業中有關酶的應用的例子。

用作輔助消化劑的多酶片,含有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等,盡管胃內酸度較高,不適合大多數酶發揮作用,但人們可以將某些酶制劑做成腸溶劑型,如糖衣片和膠囊等,讓酶到達腸內后再被釋放出來發揮作用,從而治療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等癥。

學生活動:閱讀“酶與疾病”,并利用網絡、圖書館、報刊等途徑,通過資料收集與整理、實地走訪與考察等多種方法,寫出一篇有關“酶與疾病”的調查報告。

板書設計

3.酶促反應

4.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

(1)溫度

(2)pH

(3)酶的濃度

(4)底物濃度

活動與探究

“探究胃蛋白酶進入小腸后是否能發揮活性”的活動建議:

探究原理:

酶的活性受pH的影響,在過酸或過堿的環境下酶的活性都會喪失。在活性范圍內,酶的活性隨著pH的變化而有所變化。由于人體的胃蛋白酶由胃腺細胞分泌產生,并在胃中催化蛋白質分解的反應,然后隨食糜進入小腸,這時pH由2.0變成7.8,對胃蛋白酶的活性產生了影響。

實驗材料:

胃蛋白酶溶液,精肉塊,鹽酸,NaOH,pH試紙等。

實驗步驟:

(1)配制pH=2.0和pH=7.8的液體;

(2)在兩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pH=2.0和pH=7.8的液體;

(3)加入兩塊相同形狀的等重量的精肉塊;

(4)向兩試管中同時滴入胃蛋白酶溶液;

(5)定時觀察,記錄;

(6)分析得出結論。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二篇5

一、體驗類比推理,提出假說

師:基因和染色體是我們前面學習的兩個重要概念,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基因和染色體都跟生物的遺傳有關,兩者之間可能存在著什么關系呢?這節課我們要和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師:(出示問題)一個基因型是AaBb的個體,在進行減數分裂時有可能產生多少種配子?

生:4種。

師:一個體細胞內有兩對同源染色體的個體,在減數分裂時產生的配子最多有多少種?

生:也是4種。

師:大家來看一下這兩幅圖。對比減數分裂中染色體和基因的行為,兩者有沒有共同的地方,誰來說說看?

生:兩者產生配子的種類是一樣的。

生:兩者產生配子時,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體都是自由組合。

師:同學們講到了兩點,一個是配子的種類,另一個是配子中基因或染色體的組合。除此之外,有沒有其他相似的地方?

(學生思考)

師(笑):講不出來也沒關系,在我們課本中有一段文字很詳細地描述了兩者相似的關系,大家可以看看教材列舉哪幾點。

(學生閱讀教材)

師:我們作一個小結(完成表格):

染色體 基因 在體細胞中的存在方式 存在 存在 來源 一個來自 、一個來自 一個來自 、一個來自 配子中的數目 是體細胞的 是體細胞的 配子中的組合 非同源染色體 非等位基因 師:通過比較可以知道,基因和染色體有著非常相似的關系,教材中用了一個什么詞來描述這種相似性?

生:平行關系。

師:一百多年前,美國的生物學家薩頓對兩者進行了類比推理,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說,認為基因在染色體上。這就很好的解釋了兩者相似的關系。

二、師生互動,分析實驗

師:假說僅僅只是一種推理,并不等于事實,假說要成為事實,還必須經過什么環節?

生:實驗的驗證。

師:薩頓假說的證明是由另一個科學家摩爾根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實現的。我想請大家先閱讀教材,了解實驗的過程,我們再來進行分析。

(學生閱讀完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師:摩爾根為什么用果蠅進行實驗?

生:(果蠅)容易飼養和繁殖。

師:這有什么好處?

生:便于觀察和統計。

師: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與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有沒有共同的地方,誰來說說?

生1:他們實驗的對象都有明顯的相對性狀。

生2:親本都是純合子。

生3:在F2代中,兩者(表現型)的比值都是3:1。

生4:F1的性狀都只有一種。

師:既然如此,用孟德爾的方法去分析摩爾根的實驗,還有哪些現象是解釋不了的?

生:孟德爾的方法不能解釋性狀與性別有關的現象。

師:好。正是這個用孟德爾方法不能解釋的現象,才使得摩爾根的實驗變得有意義。他當時提出了什么觀點?

生: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

師:X染色體跟什么有關?

生:性別。

師:(出示果蠅染色體組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果蠅共有4對同源染色體,哪一對與性別有關?

生:下面一對

師:與性別有關的染色體我們稱之為性染色體。另外三對與性別無關的染色體,則稱之為常染色體(板書)。

師:明確這兩個概念后,怎么來表示親本中的“紅眼雌果蠅”和“白眼雄果蠅”呢?

(引導學生寫出基因型:XBXB、XbY)

師:根據假設,請大家請用圖解分析F1和F2的情況,看能否解釋實驗現象?

(學生寫圖解,教師請兩名學生在黑板上寫出一個圖解,寫完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點評)

師:大家可以將自己的圖解與這兩個同學的圖解對照,看看有沒有值得改正的地方。

生1:他們的圖解沒有標出每個個體的表現型。

生2:F2除了要寫出基因型和表現型外,還要列出比例。

師:分析得很對(邊說邊改正圖解)。從圖解的分析來看,與實驗現象符不符合?

生:符合。

三、設計實驗,驗證假設

師:摩爾根的假設能夠很好地解釋實驗現象。但單憑一個實驗就說某個假設是正確的,似乎還不夠說服力,我們通常還要設計其他的實驗來進行驗證,如果讓大家來完成這個任務,你最多能設計出多少種方案來?你們可以兩個人或四個人一起來完成設計。

(學生討論,設計方案,教師巡回指導,同時請已經設計好實驗的同學將方案列舉在黑板上,完后,師生進行點評)

組別 ♀ ♂ F1 ① XBXB XbY XBXb XBY ② XBXb XbY XBXb XbXb XBY XbY ③ XbXb XbY XbXb XbY ④ XBXb XBY XBXB XBXb XBY XbY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同學列舉出來的一些設計方案。在這些方案中,哪些是可行的,哪些也許不太適合?大家在點評的時候,應該有一定的依據,我這里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例如:(1)不應重復教材實驗;(2)推理過程沒有錯誤;(3)F1性狀應與性別有關。誰先來作一個點評?

生:在第一組不太適合,因為他們的后代中,雌雄都是紅眼,看不出性別與性狀有關。

師:大家認不認同?

生:認同 。

師:其他的方案呢?

生:第二個方案屬于測交,符合上面的要求。

生:第三組不行,后代全為白眼。不符合上面的第(3)個要求。

生:最后一組重復了教材中F1→F2的步驟。

師:觀察得很仔細。看來只有第二組的設計是符合要求的。當然了,同學可能還有其他的設計方案,大家可以在課后進行交流。摩爾根在當時也設計了一些測交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說,結果發現都能得到很好的解釋和驗證,這說明他的假說是正確的。他的實驗也因此為“基因在染色體上”這個假說的論證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四、分析方法,回顧科學史

師:摩爾根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誰能說說是哪些因素使摩爾根取得了成功?

生:他選用了果蠅來做實驗。

師:材料的選擇很關鍵。

生:摩爾根發現了白眼與性別有關。

師:發現果蠅的眼色與性別相關,說明他有非常敏銳的觀察能力。為了解釋這個現象,摩爾根還作了大膽的假設,進行了嚴密的推理和嚴謹的驗證,最后得出了科學的結論。可以說,摩爾根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的科學方法是值得大家好好思考和借鑒的(板書)。

師:在分析摩爾根實驗的基礎上,我們也可以一起來回顧一下其他科學家在“基因”的研究上取得了哪些成就(出示課件)。例如,首先提出“性狀由遺傳因子決定”觀點的科學家是誰?

2657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头市盛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www.11400.cc| 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现代农业物联网-托普云农物联网官方网站 | 电子海图系统-电梯检验系统-智慧供热系统开发-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系统 | 粘弹体防腐胶带,聚丙烯防腐胶带-全民塑胶 | 焦作网 WWW.JZRB.COM| 便携式谷丙转氨酶检测仪|华图生物科技百科 | 淋巴细胞分离液_口腔医疗器材-精欣华医疗器械(无锡)有限公司 | 辊道窑炉,辊道窑炉厂家-山东艾希尔 | 压滤机-洗沙泥浆处理-压泥机-山东创新华一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浙江上沪阀门有限公司 | 阿尔法-MDR2000无转子硫化仪-STM566 SATRA拉力试验机-青岛阿尔法仪器有限公司 | 定制奶茶纸杯_定制豆浆杯_广东纸杯厂_[绿保佳]一家专业生产纸杯碗的厂家 | 阴离子_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厂家_聚合氯化铝价格_水处理絮凝剂_巩义市江源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 东风体检车厂家_公共卫生体检车_医院体检车_移动体检车-锦沅科贸 | 江门流水线|江门工作台|江门市伟涛行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磁棒电感生产厂家-电感器厂家-电感定制-贴片功率电感供应商-棒形电感生产厂家-苏州谷景电子有限公司 | 哈尔滨治「失眠/抑郁/焦虑症/精神心理」专科医院排行榜-京科脑康免费咨询 一对一诊疗 | PU树脂_水性聚氨酯树脂_聚氨酯固化剂_聚氨酯树脂厂家_宝景化工 | 热镀锌槽钢|角钢|工字钢|圆钢|H型钢|扁钢|花纹板-天津千百顺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 铝镁锰板厂家_进口钛锌板_铝镁锰波浪板_铝镁锰墙面板_铝镁锰屋面-杭州军晟金属建筑材料 | 车充外壳,车载充电器外壳,车载点烟器外壳,点烟器连接头,旅行充充电器外壳,手机充电器外壳,深圳市华科达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 安徽净化工程设计_无尘净化车间工程_合肥净化实验室_安徽创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LED显示屏_LED屏方案设计精准报价专业安装丨四川诺显科技 | 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小鼠神经元-无锡欣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时代北利离心机,实验室离心机,医用离心机,低速离心机DT5-2,美国SKC采样泵-上海京工实业有限公司 工业电炉,台车式电炉_厂家-淄博申华工业电炉有限公司 | 不锈钢散热器,冷却翅片管散热器厂家-无锡市烨晟化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建筑资质代办-建筑企业资质代办机构-建筑资质代办公司 | 座椅式升降机_无障碍升降平台_残疾人升降平台-南京明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陕西自考报名_陕西自学考试网| 成都亚克力制品,PVC板,双色板雕刻加工,亚克力门牌,亚克力标牌,水晶字雕刻制作-零贰捌广告 | 蜘蛛车-高空作业平台-升降机-高空作业车租赁-臂式伸缩臂叉装车-登高车出租厂家 - 普雷斯特机械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 防水套管-柔性防水套管-刚性防水套管-上海执品管件有限公司 | 南汇8424西瓜_南汇玉菇甜瓜-南汇水蜜桃价格| 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环评网|环评论坛|环评报告公示网|竣工环保验收公示网|环保验收报告公示网|环保自主验收公示|环评公示网|环保公示网|注册环评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师|规划环评|环评报告|环评考试网|环评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 实验室pH计|电导率仪|溶解氧测定仪|离子浓度计|多参数水质分析仪|pH电极-上海般特仪器有限公司 | 阳光模拟试验箱_高低温试验箱_高低温冲击试验箱_快速温变试验箱|东莞市赛思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 消电检公司,消电检价格,北京消电检报告-北京设施检测公司-亿杰(北京)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标识制作公司-标识标牌厂家-深圳广告标识制作-玟璟广告-深圳市玟璟广告有限公司 | 水厂污泥地磅|污泥处理地磅厂家|地磅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升级改造|地磅自动称重系统维修-河南成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德国GMN轴承,GMN角接触球轴承,GMN单向轴承,GMN油封,GMN非接触式密封 | 北京康百特科技有限公司-分子蒸馏-短程分子蒸馏设备-实验室分子蒸馏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