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數學教案 >

完整的高中數學教案

時間: 金成 數學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小編帶來完整的高中數學教案7篇,希望大家喜歡。

完整的高中數學教案

完整的高中數學教案篇1

一、預習目標

預習《平面向量應用舉例》,體會向量是一種處理幾何問題、物理問題等的工具,建立實際問題與向量的聯系。

二、預習內容

閱讀課本內容,整理例題,結合向量的運算,解決實際的幾何問題、物理問題。另外,在思考一下幾個問題:

1、例1如果不用向量的方法,還有其他證明方法嗎?

2、利用向量方法解決平面幾何問題的“三步曲”是什么?

3、例3中,

⑴為何值時,|F1|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⑵|F1|能等于|G|嗎?為什么?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點疑惑內容。

課內探究學案

一、學習內容

1、運用向量的有關知識(向量加減法與向量數量積的運算法則等)解決平面幾何和解析幾何中直線或線段的平行、垂直、相等、夾角和距離等問題。

2、運用向量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物理問題。

二、學習過程

探究一:

(1)向量運算與幾何中的結論"若,則,且所在直線平行或重合"相類比,你有什么體會?

(2)舉出幾個具有線性運算的幾何實例。

例1、證明:平行四邊形兩條對角線的平方和等于四條邊的平方和。

已知:平行四邊形ABCD。

求證:

試用幾何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利用向量的方法解決平面幾何問題的“三步曲”?

(1)建立平面幾何與向量的聯系,

(2)通過向量運算,研究幾何元素之間的關系,

(3)把運算結果“翻譯”成幾何關系。

例2,如圖,平行四邊形ABCD中,點E、F分別是AD、DC邊的中點,BE、BF分別與AC交于R、T兩點,你能發現AR、RT、TC之間的關系嗎?

探究二:兩個人提一個旅行包,夾角越大越費力。在單杠上做引體向上運動,兩臂夾角越小越省力。這些力的問題是怎么回事?

例3,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兩個人共提一個旅行包,夾角越大越費力;在單杠上作引體向上運動,兩臂的夾角越小越省力。你能從數學的角度解釋這種現象嗎?

請同學們結合剛才這個問題,思考下面的問題:

⑴為何值時,|F1|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⑵|F1|能等于|G|嗎?為什么?

例4如圖,一條河的兩岸平行,河的寬度m,一艘船從A處出發到河對岸。已知船的速度|v1|=10km/h,水流的速度|v2|=2km/h,問行駛航程最短時,所用的時間是多少(精確到0。1min)?

變式訓練:兩個粒子A、B從同一源發射出來,在某一時刻,它們的位移分別為,(1)寫出此時粒子B相對粒子A的位移s;(2)計算s在方向上的投影。

三、反思總結

結合圖形特點,選定正交基底,用坐標表示向量進行運算解決幾何問題,體現幾何問題。

代數化的特點,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體現的淋漓盡致。向量作為橋梁工具使得運算簡練標致,又體現了數學的美。有關長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等平行、垂直等問題常用此法。

本節主要研究了用向量知識解決平面幾何問題和物理問題;掌握向量法和坐標法,以及用向量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

完整的高中數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情景,理解分層抽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學會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從總體中抽取樣本;

3.并對簡單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及分層抽樣方法進行比較,揭示其相互關系.

教學重點:

通過實例理解分層抽樣的方法.

教學難點:

分層抽樣的步驟.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復習簡單隨機抽樣、系統抽樣的概念、特征以及適用范圍.

2.實例:某校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級分別有學生名,為了了解全校學生的視力情況,從中抽取容量為的樣本,怎樣抽取較為合理?

二、學生活動

能否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統抽樣進行抽樣,為什么?

指出由于不同年級的學生視力狀況有一定的差異,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統抽樣進行抽樣不能準確反映客觀實際,在抽樣時不僅要使每個個體被抽到的機會相等,還要注意總體中個體的層次性.

由于樣本的容量與總體的個體數的比為100∶2500=1∶25,

所以在各年級抽取的個體數依次是,,,即40,32,28.

三、建構數學

1.分層抽樣:當已知總體由差異明顯的幾部分組成時,為了使樣本更客觀地反映總體的情況,常將總體按不同的特點分成層次比較分明的幾部分,然后按各部分在總體中所占的比進行抽樣,這種抽樣叫做分層抽樣,其中所分成的各部分叫“層”.

說明:①分層抽樣時,由于各部分抽取的個體數與這一部分個體數的比等于樣本容量與總體的個體數的比,每一個個體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

②由于分層抽樣充分利用了我們所掌握的信息,使樣本具有較好的代表性,而且在各層抽樣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抽樣方法,所以分層抽樣在實踐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

2.三種抽樣方法對照表:

類別

共同點

各自特點

相互聯系

適用范圍

簡單隨機抽樣

抽樣過程中每個個體被抽取的概率是相同的

從總體中逐個抽取

總體中的個體數較少

系統抽樣

將總體均分成幾個部分,按事先確定的規則在各部分抽取

在第一部分抽樣時采用簡單隨機抽樣

總體中的個體數較多

分層抽樣

將總體分成幾層,分層進行抽取

各層抽樣時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統

總體由差異明顯的幾部分組成

3.分層抽樣的步驟:

(1)分層:將總體按某種特征分成若干部分.

(2)確定比例:計算各層的個體數與總體的個體數的比.

(3)確定各層應抽取的樣本容量.

(4)在每一層進行抽樣(各層分別按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統抽樣的方法抽取),綜合每層抽樣,組成樣本.

四、數學運用

1.例題.

例1(1)分層抽樣中,在每一層進行抽樣可用_________________.

(2)①教育局督學組到學校檢查工作,臨時在每個班各抽調2人參加座談;

②某班期中考試有15人在85分以上,40人在60-84分,1人不及格.現欲從中抽出8人研討進一步改進教和學;

③某班元旦聚會,要產生兩名“幸運者”.

對這三件事,合適的抽樣方法為()

A.分層抽樣,分層抽樣,簡單隨機抽樣

B.系統抽樣,系統抽樣,簡單隨機抽樣

C.分層抽樣,簡單隨機抽樣,簡單隨機抽樣

D.系統抽樣,分層抽樣,簡單隨機抽樣

例2某電視臺在因特網上就觀眾對某一節目的喜愛程度進行調查,參加調查的總人數為12000人,其中持各種態度的人數如表中所示:

很喜愛

喜愛

一般

不喜愛

2435

4567

3926

1072

電視臺為進一步了解觀眾的具體想法和意見,打算從中抽取60人進行更為詳細的調查,應怎樣進行抽樣?

解:抽取人數與總的比是60∶12000=1∶200,

則各層抽取的人數依次是12.175,22.835,19.63,5.36,

取近似值得各層人數分別是12,23,20,5.

然后在各層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抽取.

答用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取,抽取“很喜愛”、“喜愛”、“一般”、“不喜愛”的人

數分別為12,23,20,5.

說明:各層的抽取數之和應等于樣本容量,對于不能取整數的情況,取其近似值.

(3)某學校有160名教職工,其中教師120名,行政人員16名,后勤人員24名.為了了解教職工對學校在校務公開方面的某意見,擬抽取一個容量為20的樣本.

分析:(1)總體容量較小,用抽簽法或隨機數表法都很方便.

(2)總體容量較大,用抽簽法或隨機數表法都比較麻煩,由于人員沒有明顯差異,且剛好32排,每排人數相同,可用系統抽樣.

(3)由于學校各類人員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可能差異較大,所以應采用分層抽樣方法.

五、要點歸納與方法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以下內容:

1.分層抽樣的概念與特征;

2.三種抽樣方法相互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完整的高中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理解組合的意義,正確區分排列、組合問題;

(2)使學生掌握組合數的計算公式;

(3)通過學習組合知識,讓學生掌握類比的學習方法,并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組合的定義、組合數及組合數的公式;

難點是解組合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提出下列思考問題,打出字幕.

[字幕]一條鐵路線上有6個火車站,(1)需準備多少種不同的普通客車票?(2)有多少種不同票價的普通客車票?上面問題中,哪一問是排列問題?哪一問是組合問題?

(學生活動)討論并回答.

答案提示:(1)排列;(2)組合.

[評述]問題(1)是從6個火車站中任選兩個,并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要求出排法的種數,屬于排列問題;(2)是從6個火車站中任選兩個并成一組,兩站無順序關系,要求出不同的組數,屬于組合問題.這節課著重研究組合問題.

設計意圖:組合與排列所研究的問題幾乎是平行的.上面設計的問題目的是從排列知識中發現并提出新的問題.

(二)新課講授

[提出問題 創設情境]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

[字幕]1.排列的定義是什么?

2.舉例說明一個組合是什么?

3.一個組合與一個排列有何區別?

(學生活動)閱讀回答.

(教師活動)對照課文,逐一評析.

設計意圖: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其將所學的知識遷移過渡,并盡快適應新的環境.

【歸納概括 建立新知】

(教師活動)承接上述問題的回答,展示下面知識.

[字幕]模型:從 個不同元素中取出 個元素并成一組,叫做從 個不同元素中取出 個元素的一個組合.如前面思考題:6個火車站中甲站→乙站和乙站→甲站是票價相同的車票,是從6個元素中取出2個元素的一個組合.

組合數:從 個不同元素中取出 個元素的所有組合的個數,稱之,用符號 表示,如從6個元素中取出2個元素的組合數為 .

[評述]區分一個排列與一個組合的關鍵是:該問題是否與順序有關,當取出元素后,若改變一下順序,就得到一種新的取法,則是排列問題;若改變順序,仍得原來的取法,就是組合問題.

(學生活動)傾聽、思索、記錄.

(教師活動)提出思考問題.

[投影] 與 的關系如何?

(師生活動)共同探討.求從 個不同元素中取出 個元素的排列數 ,可分為以下兩步:

第1步,先求出從這 個不同元素中取出 個元素的組合數為 ;

第2步,求每一個組合中 個元素的全排列數為 .

根據分步計數原理,得到

[字幕]公式1:

公式2:

(學生活動)驗算 ,即一條鐵路上6個火車站有15種不同的票價的普通客車票.

設計意圖:本著以認識概念為起點,以問題為主線,以培養能力為核心的宗旨,逐步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思維層層被激活、逐漸深入到問題當中去.

(三)小結

(師生活動)共同小結.

本節主要內容有

1.組合概念.

2.組合數計算的兩個公式.

(四)布置作業

1.課本作業:習題10 3第1(1)、(4),3題.

2.思考題:某學習小組有8個同學,從男生中選2人,女生中選1人參加數學、物理、化學三種學科競賽,要求每科均有1人參加,共有180種不同的選法,那么該小組中,男、女同學各有多少人?

3.研究性題:

在 的 邊上除頂點 外有 5個點,在 邊上有 4個點,由這些點(包括 )能組成多少個四邊形?能組成多少個三角形?

(五)課后點評

在學習了排列知識的基礎上,本節課引進了組合概念,并推導出組合數公式,同時調控進行訓練,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業參考答案

2.解;設有男同學 人,則有女同學 人,依題意有 ,由此解得 或 或2.即男同學有5人或6人,女同學相應為3人或2人.

3.能組成 (注意不能用 點為頂點)個四邊形, 個三角形.

探究活動

同室四人各寫一張賀年卡,先集中起來,然后每人從中拿一張別人送出的賀年卡,那么四張不同的分配萬式可有多少種?

解 設四人分別為甲、乙、丙、丁,可從多種角度來解.

解法一 可將拿賀卡的情況,按甲分別拿乙、丙、丁制作的賀卡的情形分為三類,即:

甲拿乙制作的賀卡時,則賀卡有3種分配方法.

甲拿丙制作的賀卡時,則賀卡有3種分配方法.

甲拿丁制作的賀卡時,則賀卡有3種分配方法.

由加法原理得,賀卡分配方法有3+3+3=9種.

解法二 可從利用排列數和組合數公式角度來考慮.這時還存在正向與逆向兩種思考途徑.

正向思考,即從滿足題設條件出發,分步完成分配.先可由甲從乙、丙、丁制作的賀卡中選取1張,有 種取法,剩下的乙、丙、丁中所制作賀卡被甲取走后可在剩下的3張賀卡中選取1張,也有 種,最后剩下2人可選取的賀卡即是這2人所制作的賀卡,其取法只有互取對方制作賀卡1種取法.根據乘法原理,賀卡的分配方法有 (種).

逆向思考,即從4人取4張不同賀卡的所有取法中排除不滿足題設條件的取法.不滿足題設條件的取法為,其中只有1人取自己制作的賀卡,其中有2人取自己制作的賀卡,其中有3人取自己制作的賀卡(此時即為4人均拿自己制作的賀卡).其取法分別為 1.故符合題設要求的取法共有 (種).

完整的高中數學教案篇4

[學習目標]

(1)會用坐標法及距離公式證明Cα+β;

(2)會用替代法、誘導公式、同角三角函數關系式,由Cα+β推導Cα—β、Sα±β、Tα±β,切實理解上述公式間的關系與相互轉化;

(3)掌握公式Cα±β、Sα±β、Tα±β,并利用簡單的三角變換,解決求值、化簡三角式、證明三角恒等式等問題。

[學習重點]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學習難點]

余弦和角公式的推導

[知識結構]

1、兩角和的余弦公式是三角函數一章和、差、倍公式系列的基礎。其公式的證明是用坐標法,利用三角函數定義及平面內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把兩角和α+β的余弦,化為單角α、β的三角函數(證明過程見課本)

2、通過下面各組數的值的比較:①cos(30°—90°)與cos30°—cos90°②sin(30°+60°)和sin30°+sin60°。我們應該得出如下結論:一般情況下,cos(α±β)≠cosα±cosβ,sin(α±β)≠sinα±sinβ。但不排除一些特例,如sin(0+α)=sin0+sinα=sinα。

3、當α、β中有一個是的整數倍時,應首選誘導公式進行變形。注意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是誘導公式等的基礎,而誘導公式是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的特例。

4、關于公式的正用、逆用及變用

完整的高中數學教案篇5

內容分析:

1、 集合是中學數學的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小學數學中,就滲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進一步應用集合的語言表述一些問題。例如,在代數中用到的有數集、解集等;在幾何中用到的有點集。至于邏輯,可以說,從開始學習數學就離不開對邏輯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基本的邏輯知識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也是認識問題、研究問題不可缺少的工具。這些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學習本章的意義,也是本章學習的基礎。

把集合的初步知識與簡易邏輯知識安排在高中數學的最開始,是因為在高中數學中,這些知識與其他內容有著密切聯系,它們是學習、掌握和使用數學語言的基礎

例如,下一章講函數的概念與性質,就離不開集合與邏輯。

本節首先從初中代數與幾何涉及的集合實例入手,引出集合與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結合實例對集合的概念作了說明

然后,介紹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舉法、描述法,還給出了畫圖表示集合的例子。

這節課主要學習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

學習引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認識學習本章的意義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集合論中的原始的、不定義的概念

在開始接觸集合的概念時,主要還是通過實例,對概念有一個初步認識

教科書給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也簡稱集

”這句話,只是對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說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簡介數集的發展,復習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質數與和數;

2.教材中的章頭引言;

3.集合論的創始人——康托爾(德國數學家)(見附錄);

4.“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講解新課:

閱讀教材第一部分,問題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義的?

(2)有那些符號?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關概念:由一些數、一些點、一些圖形、一些整式、一些物體、一些人組成的.我們說,每一組對象的全體形成一個集合,或者說,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也簡稱集.集合中的每個對象叫做這個集合的元素.

定義: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個集合(簡稱集)

(2)元素:集合中每個對象叫做這個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數集及記法

(1)非負整數集(自然數集):全體非負整數的集合,記作N,N={0,1,2,…}

(2)正整數集:非負整數集內排除0的集,記作N_或N+,N_={1,2,3,…}

(3)整數集:全體整數的集合,記作Z ,Z={0,±1,±2,…}

(4)有理數集:全體有理數的集合,記作Q,Q={整數與分數}

(5)實數集:全體實數的集合,記作R,R={數軸上所有點所對應的數}

注:(1)自然數集與非負整數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說,自然數集包括數0

(2)非負整數集內排除0的集,記作N_或N+

Q、Z、R等其它數集內排除0的集,也是這樣表示,例如,整數集內排除0的集,表示成Z_

3、元素對于集合的隸屬關系

(1)屬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于A,記作a∈A

(2)不屬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不屬于A,記作aA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確定性:按照明確的判斷標準給定一個元素或者在這個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兩可

(2)互異性:集合中的元素沒有重復

(3)無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沒有一定的順序(通常用正常的順序寫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開口方向,不能把a∈A顛倒過來寫。

完整的高中數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四種命題的概念;

(2)理解四種命題之間的相互關系,能由原命題寫出其他三種形式;

(3)理解一個命題的真假與其他三個命題真假間的關系;

(4)初步掌握反證法的概念及反證法證題的基本步驟;

(5)通過對四種命題之間關系的學習,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6)通過對四種命題的存在性和相對性的認識,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7)培養學生用反證法簡單推理的技能,從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四種命題之間的關系;難點:反證法的運用.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四種命題

一、導入新課

【練習】1.把下列命題改寫成“若p則q”的形式:

(l)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

2.什么叫互逆命題?上述命題的逆命題是什么?

將命題寫成“若p則q”的形式,關鍵是找到命題的條件p與q結論.

如果第一個命題的條件是第二個命題的結論,且第一個命題的結論是第二個命題的條件,那么這兩個命題叫做互道命題.

上述命題的道命題是“若一個四邊形的四條邊相等,則它是正方形”和“若兩條直線平行,則同位角相等”.

值得指出的是原命題和逆命題是相對的.我們也可以把逆命題當成原命題,去求它的逆命題.

3.原命題真,逆命題一定真嗎?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這個原命題真,逆命題也真.但“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的原命題真,逆命題就不真,所以原命題真,逆命題不一定真.

學生活動:

口答:

(1)若同位角相等,則兩直線平行;

(2)若一個四邊形是正方形,則它的四條邊相等.

設計意圖:

通過復習舊知識,打下學習否命題、逆否命題的基礎.

二、新課

【設問】命題“同位角相等,兩條直線平行”除了能構成它的逆命題外,是否還可以構成其它形式的命題?

【講述】可以將原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分別否定,構成“同位角不相等,則兩直線不平行”,這個命題叫原命題的否命題.

【提問】你能由原命題“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構成它的否命題嗎?

學生活動:

口答:若一個四邊形不是正方形,則它的四條邊不相等.

教師活動:

【講述】一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分別是另一個命題的條件的否定和結論的否定,這樣的兩個命題叫做互否命題.把其中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另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的否命題.

若用p和q分別表示原命題的條件和結論,用┐p和┐q分別表示p和q的否定.

【板書】原命題:若p則q;

否命題:若┐p則q┐.

【提問】原命題真,否命題一定真嗎?舉例說明?

學生活動:

講論后回答:

原命題“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真,它的否命題“同位角不相等,兩直線不平行”不真.

原命題“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真,它的否命題“若一個四邊形不是正方形,則它的四條邊不相等”不真.

由此可以得原命題真,它的否命題不一定真.

設計意圖:

通過設問和討論,讓學生在自己舉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題構成否命題及判斷它們的真假,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活動:

【提問】命題“同位角相等,兩條直線平行”除了能構成它的逆命題和否命題外,還可以不可以構成別的命題?

學生活動:

討論后回答

【總結】可以將這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互換后再分別將新的條件和結論分別否定構成命題“兩條直線不平行,則同位角不相等”,這個命題叫原命題的逆否命題.

教師活動:

【提問】原命題“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的逆否命題是什么?

學生活動:

口答:若一個四邊形的四條邊不相等,則不是正方形.

教師活動:

【講述】一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分別是另一個命題的結論的否定和條件的否定,這樣的兩個命題叫做互為逆否命題.把其中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另一個命題就叫做原命題的逆否命題.

原命題是“若p則q”,則逆否命題為“若┐q則┐p.

【提問】“兩條直線不平行,則同位角不相等”是否真?“若一個四邊形的四條邊不相等,則不是正方形”是否真?若原命題真,逆否命題是否也真?

學生活動:

討論后回答

這兩個逆否命題都真.

原命題真,逆否命題也真.

教師活動:

【提問】原命題的真假與其他三種命題的真

假有什么關系?舉例加以說明?

【總結】1.原命題為真,它的逆命題不一定為真.

2.原命題為真,它的否命題不一定為真.

3.原命題為真,它的逆否命題一定為真.

設計意圖:

通過設問和討論,讓學生在自己舉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題構成逆否命題及判斷它們的真假,調動學生學的積極性.

教師活動:

三、課堂練習

1.若原命題是“若p則q”,其它三種命題的形式怎樣表示?請寫在方框內?

學生活動:筆答

教師活動:

2.根據上圖所給出的箭頭,寫出箭頭兩頭命題之間的關系?舉例加以說明?

學生活動:討論后回答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自己填圖,使學生掌握四種命題的形式和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師活動:

完整的高中數學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1、在初中學過原命題、逆命題知識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四種命題。

2、給一個比較簡單的命題(原命題),可以寫出它的逆命題、否命題和逆否命題。

3、通過對四種命題之間關系的學習,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4、初步培養學生反證法的數學思維。

二、教學分析

重點:四種命題;難點:四種命題的關系

1、本小節首先從初中數學的命題知識,給出四種命題的概念,接著,講述四種命題的關系,最后,在初中的基礎上,結合四種命題的知識,進一步講解反證法。

2、教學時,要注意控制教學要求。本小節的內容,只涉及比較簡單的命題,不研究含有邏輯聯結詞“或”、“且”、“非”的命題的逆命題、否命題和逆否命題,

3、“若p則q”形式的命題,也是一種復合命題,并且,其中的p與q,可以是命題也可以是開語句,例如,命題“若,則x,y全為0”,其中的p與q,就是開語句。對學生,只要求能分清命題“若p則q”中的條件與結論就可以了,不必考慮p與q是命題,還是開語句。

三、教學手段和方法(演示教學法和循序漸進導入法)

1、以故事形式入題

2、多媒體演示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一個生活中有趣的與命題有關的笑話:某人要請甲乙丙丁吃飯,時間到了,只有甲乙丙三人按時赴約。丁卻打電話說“有事不能參加”主人聽了隨口說了句“該來的沒來”甲聽了臉色一沉,一聲不吭的走了,主人愣了一下又說了一句“哎,不該走的走了”乙聽了大怒,拂袖即去。主人這時還沒意識到又順口說了一句:“俺說的又不是你”。這時丙怒火中燒不辭而別。四個客人沒來的沒來,來的又走了。主人請客不成還得罪了三家。大家肯定都覺得這個人不會說話,但是你想過這里面所蘊涵的數學思想嗎?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就能揭開它的廬山真面,學生的興奮點被緊緊抓住,躍躍欲試!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復習提問:

1.命題“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的條件與結論各是什么?

2.把“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看作原命題,它的逆命題是什么?

3.原命題真,逆命題一定真嗎?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這個原命題真,逆命題也真.但“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的原命題真,逆命題就不真,所以原命題真,逆命題不一定真.

學生活動:

口答:

(1)若同位角相等,則兩直線平行;

(2)若一個四邊形是正方形,則它的四條邊相等.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舊知識,打下學習否命題、逆否命題的基礎.

(三)新課講解:

1.命題“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的條件是“同位角相等”,結論是“兩直線平行”;如果把“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看作原命題,它的逆命題就是“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也就是說,把原命題的結論作為條件,條件作為結論,得到的命題就叫做原命題的逆命題。

2.把命題“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的條件與結論同時否定,就得到新命題“同位角不相等,兩直線不平行”,這個新命題就叫做原命題的否命題。

3.把命題“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的條件與結論互相交換并同時否定,就得到新命題“兩直線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這個新命題就叫做原命題的逆否命題。

(四)組織討論:

讓學生歸納什么是否命題,什么是逆否命題。

例1及例2

(五)課堂探究:“兩條直線不平行,則同位角不相等”是否真?“若一個四邊形的四條邊不相等,則不是正方形”是否真?若原命題真,逆否命題是否也真?

學生活動:

討論后回答

這兩個逆否命題都真.

原命題真,逆否命題也真

引導學生討論原命題的真假與其他三種命題的真

假有什么關系?舉例加以說明,同學們踴躍發言。

(六)課堂小結:

1、一般地,用p和q分別表示原命題的條件和結論,用¬p和¬q分別表示p和q否定時,四種命題的形式就是:

原命題若p則q;

逆命題若q則p;(交換原命題的條件和結論)

否命題,若¬p則¬q;(同時否定原命題的條件和結論)

逆否命題若¬q則¬p。(交換原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并且同時否定)

2、四種命題的關系

(1).原命題為真,它的逆命題不一定為真.

(2).原命題為真,它的否命題不一定為真.

(3).原命題為真,它的逆否命題一定為真

(七)回扣引入

分析引入中的笑話,先討論,后總結: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主人說的四句話:

第一句:“該來的沒來”

其逆否命題是“不該來的來了”,甲認為自己是不該來的,所以甲走了。

第二句:“不該走的走了”,其逆否命題為“該走的沒走”,乙認為自己該走,所以乙也走了。

第三句:“俺說的不是你(指乙)”其值為真其非命題:“俺說的是你”為假,則說的是他(指丙)為真。所以,丙認為說的是自己,所以丙也走了。

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是數學,期待我們善于發現的眼睛

五、作業

1.設原命題是“若

斷它們的真假.,則”,寫出它的逆命題、否命題與逆否命題,并分別判

2.設原命題是“當時,若,則”,寫出它的逆命題、否定命與逆否命題,并分別判斷它們的真假.

253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桥架-槽式电缆桥架-镀锌桥架-托盘式桥架 - 上海亮族电缆桥架制造有限公司 | 国际线缆连接网 - 连接器_线缆线束加工行业门户网站 | SMN-1/SMN-A ABB抽屉开关柜触头夹紧力检测仪-SMN-B/SMN-C-上海徐吉 | 四川实木门_成都实木门 - 蓬溪聚成门业有限公司 | 中直网_行业门户-行业人专业的交流平台!| 手术室净化厂家-成都做医院净化工程的公司-四川华锐-15年特殊科室建设经验 | 上海软件开发-上海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企业软件定制开发公司-咏熠科技 | 等离子空气净化器_医用空气消毒机_空气净化消毒机_中央家用新风系统厂家_利安达官网 | 电机保护器-电动机综合保护器-上海硕吉电器有限公司 | jrs高清nba(无插件)直播-jrs直播低调看直播-jrs直播nba-jrs直播 上海地磅秤|电子地上衡|防爆地磅_上海地磅秤厂家–越衡称重 | 自动售货机_无人售货机_专业的自动售货机运营商_免费投放售货机-广州富宏主官网 | 3A别墅漆/3A环保漆_广东美涂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 特材真空腔体_哈氏合金/镍基合金/纯镍腔体-无锡国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EPK超声波测厚仪,德国EPK测厚仪维修-上海树信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高温链条油|高温润滑脂|轴承润滑脂|机器人保养用油|干膜润滑剂-东莞卓越化学 | 广东之窗网| 铝合金线槽_铝型材加工_空调挡水板厂家-江阴炜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高低温万能试验机-复合材料万能试验机-馥勒仪器 | 企业微信scrm管理系统_客户关系管理平台_私域流量运营工具_CRM、ERP、OA软件-腾辉网络 | 亿立分板机_曲线_锯片式_走刀_在线式全自动_铣刀_在线V槽分板机-杭州亿协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安全阀_弹簧式安全阀_美标安全阀_工业冷冻安全阀厂家-中国·阿司米阀门有限公司 | 电杆荷载挠度测试仪-电杆荷载位移-管桩测试仪-北京绿野创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微型实验室真空泵-无油干式真空泵-微型涡旋耐腐蚀压缩机-思科涡旋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济南画室培训-美术高考培训-山东艺霖艺术培训画室 | 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官网)│深圳眼科医院│医保定点│香港希玛林顺潮眼科中心连锁品牌 | 北京中航时代-耐电压击穿试验仪厂家-电压击穿试验机 | 大数据营销公司_舆情监测软件_上海SEO公司-文军营销官网 | ★店家乐|服装销售管理软件|服装店收银系统|内衣店鞋店进销存软件|连锁店管理软件|收银软件手机版|会员管理系统-手机版,云版,App | 电子元器件呆滞料_元器件临期库存清仓尾料_尾料优选现货采购处理交易商城 | Boden齿轮油泵-ketai齿轮泵-yuken油研-无锡新立液压有限公司 | 亮点云建站-网站建设制作平台| 水压力传感器_数字压力传感器|佛山一众传感仪器有限公司|首页 | 手板-手板模型-手板厂-手板加工-生产厂家,[东莞创域模型] | 深圳快餐店设计-餐饮设计公司-餐饮空间品牌全案设计-深圳市勤蜂装饰工程 | HYDAC过滤器,HYDAC滤芯,现货ATOS油泵,ATOS比例阀-东莞市广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车件|铜件|车削件|车床加工|五金冲压件-PIN针,精密车件定制专业厂商【东莞品晔】 | 隔离变压器-伺服变压器--输入输出电抗器-深圳市德而沃电气有限公司 | 【孔氏陶粒】建筑回填陶粒-南京/合肥/武汉/郑州/重庆/成都/杭州陶粒厂家 | 真空泵维修保养,普发,阿尔卡特,荏原,卡西亚玛,莱宝,爱德华干式螺杆真空泵维修-东莞比其尔真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欧版反击式破碎机-欧版反击破-矿山石料破碎生产线-青州奥凯诺机械 | 压力喷雾干燥机,喷雾干燥设备,柱塞隔膜泵-无锡市闻华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