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八年級教案 > 地理教案 >

中圖版八年級公開課地理教案

時間: 曉晴2 地理教案

地理也是中考科目之一,是不容忽視的。地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對學生素質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學好地理,受益終身。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中圖版八年級公開課地理教案,供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中圖版八年級公開課地理教案

中圖版八年級公開課地理教案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讀西北地區地形圖,找出西北地區的范圍,并指出本區主要地形組成和主要地形區。

2.運用地圖,讓學生掌握西北地區以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了解該區干旱的表現、形成的原因及變化規律。

3.分析以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對農牧業生產和人們生活的影響。

4.理解人們在干旱環境下,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條件。

教學重難點

分析西北地區以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對農牧業的影響。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一.由位置聯想景觀導入新課

1.由區域名稱描述大致位置。

2.聯想該區景象:“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黃沙漫漫。

3.設問:是什么造就西北地區如此獨特的自然景觀呢?這節課我們就從西北的自然環境來尋找一下答案。

新課講授:

二.草原和荒漠

(一)地形與位置

1.多媒體展示西北地區圖,找出主要山脈,指導學生概括西北地區的位置范圍,概括出本區的位置特點(從緯度、海陸、相對位置分析)。

2.歸納:該區大致位于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長城-阿爾金山脈以北。本區深居內陸,位于我國北部和西北邊疆,屬于內陸地區。該區面積廣大,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大部和寧夏北部。

3.多媒體展示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圖、西北地形圖,指導學生認識該區所處階梯及大致海拔,分析西北主要地形及主要地形區。

4.歸納:該區主要位于第二階梯,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東部內蒙古高原,西部“三山夾兩盆”。

5.那么,西北的位置特點(遠、高、阻、廣)對氣候有什么樣的影響呢?

(二)氣候特點與景觀分布

1.展示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并提問:西北地區降水的大致范圍?

2.小結:西北氣候特點——干旱。

3.完成P73——P74活動。

4.歸納:西北地區自然景觀由東向西變化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5.提問:那么造成西北地區自然景觀差異的原因是什么呢?

6.學生回答:深居內陸,離海洋遠,降水少,越往內陸走降水越少

7.教師小結:對,由于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離海洋遠,水汽難以到達,所以造成西北地區干旱的自然特征。

8.轉承:干旱的氣候對該區的河流產生直接的影響。

(三)河流

1.多媒體展示西北地區景觀圖,讓學生體會干旱的自然特征。

2.教師歸納:西北地區氣候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干燥,夏季高溫,降水較少。干旱是本區的特點,這里河流少、短、多內流河,其中塔里木河是最長的內流河。

3. 承轉:那么,干旱的自然特征對西北地區的農牧業有什么影響呢?

三.牧區和灌溉農業區

(一)牧區

1.教師講述:西北地區比較干旱,水資源貧乏,降水難以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要,只能滿足牧草的生長需要。因此西北地區畜牧業發達,是我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

2.讀圖8.5,找出本區的主要牧區及代表性畜種。

3.讀圖8.5,找出賀蘭山,引導學生分析西北牧區的地區差異.

4.小結:賀蘭山以東,草原草場;以西:高山牧場。

5.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可移動的房子——蒙古包”,了解牧民生活居所的特點,理解干旱的自然環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6. 設問承轉:在這樣干旱的環境下,是不是除了發展畜牧業,就沒有種植業了呢?

(二)灌溉農業區

1.教師講述:水是農業發展的基本自然條件,西北地區水源成為發展農業的制約因素,西北地區那些地方可以發展種植業呢?

2.讀圖8.7,找出有水的平原的地區,思考:水源來自哪里?

3.教師歸納: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4.讀圖8.8和圖8.9,認識西北的四個主要灌溉農業區: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可以引黃河水灌溉,農業發達,有“塞上江南”之稱;,甘肅河西走廊和新疆高山山麓的綠洲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發展農業。

5.承轉:什么季節冰雪融水最多,當地人民又是怎樣利用的?

6.結合P76-77活動,認識西北地區綠洲農業生產所依賴的水利工程——坎兒井。

7.講述:水渠修建利用山麓的坡度,讓地下水順坡而下;暗渠的修建,可以避免寶貴水資源的大量蒸發;豎井便于人們疏通水渠。坎兒井真是保護灌溉、節約用水、防止蒸發的一種好方式。

8.承轉:雖然水源有限,但西北也有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讀圖8.10、圖8.11,了解西北特有光熱條件和農產品特點。

9. 小結:西北地區發展農業的有利與不利條件。

【活動】認識西北地區的景觀變化規律及原因

1.讀圖8.4,將照片與拍攝地連線。

2.分析造成本區景觀變化的原因。

【活動】認識坎兒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1.讀圖8.12,8.13,觀察坎兒井的構造。

2.讀圖8.13,認識坎兒井的構造原理。

3.通過坎兒井,了解當地人們對自然環境的利用。

中圖版八年級公開課地理教案2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教學要求

1.明確秦嶺—淮河一線是劃分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界線。

2.通過閱讀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比較圖,明確區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3.通過對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和人文特點的比較,了解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差異,以及受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人類生產、生活的差異。

4.訓練學生學會用比較法和歸納法學習區域地理。

結構分析

教材的第二節和第三節是在第一節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四大地區的區域特征。本節運用比較的方法,分析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區域特征,內容涉及“總論”中的基礎知識,主要包括中國地形的分布和特點、中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中國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國的農業生產等知識。

1.本節教學內容所涉及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同屬我國的東部季風區,與西部地區有明顯的差異,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對于區域內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沒有一一羅列,而是用比較的方法,對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兩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2.本節教材對應《地理課程標準》中以下要求: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并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運用地圖指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范圍,比較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說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教學建議

【課時安排】

建議本節安排2課時。

【引入新課】

1.中國區域地理知識是在中國總論的基礎上講述的,因此,所涉及的內容中很多都是學生已經學過的。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抓住這一點,盡量采用簡明生動的啟發方式,幫助學生形成對區域知識的構建。

2.可以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直觀地感到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異。我國地域遼闊,區域差異明顯,在教學中要突出區域特色。

【北方與南方的自然差異】

1.展示不同區域的圖片資料,讓學生直觀了解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差異。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播放錄像資料。提出問題:從圖片或錄像資料中看到南方和北方有哪些差異?如何用科學的地理方法表述它們?為什么會有差異?

2.這部分教材中的圖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景觀圖,包括圖5.9中的“北方溫帶落葉闊葉林”和“南方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圖5.10的“東北林海雪原”、圖5.11的“海南島熱帶風光”。另一類是地理圖表,包括分層設色的中國地形圖,哈爾濱、北京、武漢、廣州四城市的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長江和黃河的流量過程線圖,這部分教學活動應注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

3.指導學生分別閱讀哈爾濱和北京的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引導學生得出“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氣候特征。再將這樣的特點與武漢和廣州的氣候進行對比,認識到南方比北方冬季氣溫高,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而且年降水量多。同時為分析河流流量的特點和植被的特點打下基礎。填活動1表格。

4.由降水的特點引導到河流流量分析。首先讓學生明白我國東部季風區的河流來源主要是靠天然降水補給,由于南方地區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區多,所以造成了長江流量比黃河流量大。進一步幫助學生發現,河流流量的變化與降水的變化之間的關系:總的來說,河流的流量隨著降水的變化而變化,降水量增加,河流的流量增大,反之減少。引申到我國南方地區夏季會出現洪澇災害,明確災害的形成原因,樹立防災減災意識。完成活動2的有關部分。

5.由氣候的特點引導到對植被的分析。仍然用對比的方法,使學生明確不同區域的植被特點,引導學生分析植被類型與氣候條件的關系。首先分析“北方溫帶落葉闊葉林”和“南方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區別,然后繼續分析區域內部植被的區別,又突出我國地域遼闊,自然差異明顯的特征。完成活動2的有關部分。

6.總結歸納,繼續完成活動2的討論,歸納出形成南方和北方自然差異的主導因素。

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進一步比較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差異。所以,活動1的表格中可以多設計幾行讓學生填寫。

【北方與南方的人文差異】

1.“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差異,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

2.閱讀比較圖5.12和圖5.13可以看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差異,并通過列表格的方式對比體現出來。這實際上是八年級上冊有關我國農業部分的知識的再現,學生通過回憶上學期所學知識,再通過兩張素描圖的比較體現出來。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農耕制度 土地利用類型 旱地為主 水田為主

主要農作物 小麥、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一年二至三熟

傳統運輸方式 陸路運輸為主,多用汽車、馬車 水運

傳統民居 屋頂坡度較小、墻體較厚 屋頂坡度大,墻體高

其他不同

3.組織學生探究北方農村生活景觀和南方農村景觀差異的原因,完成活動1:

主要形成原因

農耕制度 土地利用類型 地形、氣候

主要農作物 氣候

作物熟制 氣候

傳統運輸方式 地形

傳統民居 氣候

其他不同

4.通過區域比較研究歸納區域特征。教材中只是分別通過比較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差異和人文地理差異說明兩個區域的不同,教師應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研究、歸納每個區域的特征,對于理解區域內人地關系協調發展意義重大。完成活動1之后,教師應引導和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出北方地區的區域特色和南方地區的區域特色。尤其是突出自然環境、自然資源、人類活動的關系,使學生受到生動的人地關系的教育.

中圖版八年級公開課地理教案3

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西雙版納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運用地圖說出西雙版納的位置。

2.知道西雙版納的資源優勢。

3.熟悉原始熱帶雨林景觀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標

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觀察能力、相互協作能力與分析探究能力。

德育目標

1.通過學習本節內容,引導學生懂得我國少數民族的發展離不開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幫助。

2.懂得一個區域的旅游業要長盛不衰,獲得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管理,文明旅游,愛護旅游資源。

※教學重點

1.西雙版納的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

2.原始熱帶雨林景觀的基本特征。

3.蓬勃發展的旅游業。

※教學難點

1.分析西雙版納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

2.通過分析西雙版納的旅游資源優勢,探討如何保持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教學方法

讀圖觀察法、小組合作探討法等。

※教具準備

有關彩圖、投影片及錄像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我國哪一個省的民族最多?(學生:云南)云南哪一個少數民族最出名?(學生:傣族)云南的傣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的什么地區?(學生:云南南部的西雙版納)西雙版納每年為什么能夠吸引國內外許許多多客人紛至沓來,觀光旅游?本節課,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位于我國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美麗的西雙版納。

板書: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西雙版納

[講授新課]

出示投影:展示西雙版納的景觀照片,引導學生邊觀賞邊想,位于云南南部的西雙版納為什么每年會吸引大批國內外游人觀光旅游?(學生:西雙版納地處南北走向的橫斷山脈最南端,南部與老撾、緬甸接壤,還以瀾滄江—湄公河與泰國、越南等水路相連,有著十分豐富的旅游資源,尤其是風景旅游資源美麗誘人。教師激勵評價學生后及時板書: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板書: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讀圖觀察:在展示西雙版納景觀照片的同時,穿插一些熱帶沙漠照片。之后,出示投影《西雙版納的地理位置圖》(圖7.10)引導同學讀圖析圖后,說出西雙版納位于我國云南省什么位置,在哪一條特殊緯線以南?與哪些國家為鄰?(學生:云南南部,北回歸線以南,緬甸、老撾等國。教師及時評價鼓勵)

提問:西雙版納臨近北回歸線,為什么卻沒有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樣,出現熱帶沙漠景觀呢?

投影:“影響我國的夏季風圖”,引導學生邊讀圖邊分析邊探討,然后派小組代表將本組分析的結果告訴大家,其他小組代表可作補充回答。

影響我國的夏季風

評價點撥:學生小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激勵評價后,著重指出:由于我國地處亞洲東部,面對太平洋,西南臨近印度洋,所以形成獨特的季風氣候,特別是來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風,對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的形成有著獨特的意義。

投影:“景洪市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7.13)

讀圖7.13,分析西雙版納的氣溫和降水分布特點,并確定其氣候類型。

景洪市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

評價點撥:學生分析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西雙版納地區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氣溫出現在每年5月;降水受季風影響很大,全年明顯地分為兩大季節:雨季和旱季。每年5~10月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降水較多,為雨季;每年11月~次年4月盛行來自大陸內部的東北季風,降水很少,為旱季。因而形成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在熱帶季風氣候影響下,西雙版納地區形成了典型的熱帶雨林景觀。

過渡:受來自印度洋上濕潤的西南季風影響,西雙版納地區形成了原始的熱帶雨林景觀,這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有什么特征?為什么西雙版納被稱為“熱帶動物王國”?

投影:“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彩圖”(圖7.11)和“可愛的雨林動物彩圖”(圖7.12),并引導學生根據以上兩個問題分組討論,派代表發言。

評價點撥:學生分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激勵評價后指出:(1)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是我國寶貴的自然資源,它有著獨特的景觀特征:雨林植物密集,各種植物相互依存、高低錯落,形成7、8個層次的自然植物群。高大挺拔的望天樹、巨大的板狀根、絞殺植物、“獨木成林”等都是高溫多雨、濕熱氣候的產物。(2)植物分布是制約動物分布的一個重要因素。雨林良好的隱蔽場所和充足的食物來源為熱帶動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條件,共同構成了西雙版納特有的生物群落。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著上千種動物,其中有亞洲象、綠孔雀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因此人們形象地把西雙版納稱為“熱帶動物王國”。

過渡:美麗誘人的西雙版納之所以每年能夠吸引大批的國內外游人前往觀光旅游,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豐富的風景旅游資源,還因為它有著文化底蘊相當深厚的人文旅游資源。西雙版納還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個少數民族在這里和睦相處,創造并保留了各自別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傣族為主體的多樣性民族風情為西雙版納增添了無窮魅力。

提問:云南傣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是什么?(學生:潑水節)

教師:回答得很對!這是傣族的一個什么樣的傳統節日呢?請閱讀材料《歡樂的潑水節》并觀看投影。

傣族男女在潑水節潑水嬉戲 ——歡樂的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歷新年,也是傣家人最歡樂的日子。這一天,人們身著節日盛裝,相互潑水,相互嬉戲,傳遞真誠的祝福。傣家人常說:“一年一度潑水節,看得起誰就潑誰。”歡樂的“圣水”把傣家人一年的煩惱和憂傷沖洗得干干凈凈。

播放錄像:引導學生觀看敬愛的周總理參加云南傣族潑水節時的情景錄像以加深印象。

提問:傣族的文化習俗與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呢?(同學們邊看圖邊分組討論)

投影:“深受自然環境影響的傣族文化生活圖”(彩圖7.14)

讀圖7.14,說明傣族的文化習俗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深受自然環境影響的傣族文化生活

評價點撥:學生分組討論,代表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傣族人世代居住在西雙版納,由于臨近泰國、緬甸等佛教國家,小乘佛教在這里深入人心,處處可見佛寺、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傣族特有的文化生活習俗,深受西雙版納自然環境的影響,構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傣家竹樓是一種竹木結構的空中樓閣,形狀很像孔明帽的屋頂斜度很大,底部離地面2米左右。這與當地降水豐富,氣候濕度很大有關;傣家人喜跳美麗多姿的孔雀舞,與當地多美麗多姿的孔雀有關;傣家人喜吃竹筒大米飯,與當地竹林茂密,廣種水稻密切相關。西雙版納如此豐富、如此美麗、如此誘人的風景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哪能不吸引國內外眾多的游客前往觀光旅游呢?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西雙版納蓬勃發展的旅游業。

板書:蓬勃發展的旅游業

讀圖觀察:引導學生閱讀并觀察《西雙版納旅游景區和跨國旅游線路的分布圖》(圖7.15),觀察一下西雙版納與鄰國的通達狀況,思考并回答這種規劃對西雙版納的旅游業發展有什么好處?

評價點撥:學生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西雙版納與鄰國的相關位置及與鄰國的交通通達性,可使西雙版納旅游業形成規模效益,開辟更廣泛的旅游空間,獲得可持續發展。

投影:《1991~2001年西雙版納旅游收入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的比重》(圖7.16)引導學生觀察后,想一想本圖說明了什么?

評價點撥:學生分析本圖回答后,教師及時激勵評價并點撥:本圖說明了近年來,西雙版納地區因地制宜、揚長避短,以旅游促發展,不僅帶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增加了就業機會和人均收入,而且改善了人民生活,促進了本區經濟的迅速發展。

提問:西雙版納地區原來以農業為主,為什么現在它的旅游業會迅速崛起,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呢?

分組討論:引導學生聯系前面已學知識分組討論,代表發言。

評價點撥:小組討論,代表發言后,教師激勵評價并點撥:西雙版納長期以農業為主,近年來,旅游業迅速崛起,首先得惠于20世紀80年代黨中央、國務院和云南省實施的改革開放政策的鼓勵和支持;其次得惠于西雙版納的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形成了獨具民族特點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資源。西雙版納人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開發了形式多樣的旅游活動。如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傣族園、野象谷等一大批旅游景區和多條州內、邊境旅游精品線路。第三,西雙版納以旅游業促發展,不僅帶動了有關部門和行業的發展,同時也得到它們的支持和配合。西雙版納地區正是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三大有利條件,所以它的旅游業能夠迅速發展并成為本區的支柱產業。

角色扮演:請五位同學分別扮演西雙版納政府官員、商人、學生、賓館服務員、今日橄欖壩的傣家人,來談談西雙版納是如何以旅游業為龍頭,來帶動本區其他行業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

過渡:旅游業的發展,曾促進了西雙版納經濟的發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但近年來,西雙版納旅游業的發展卻呈下滑趨勢。這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閱讀分析:引導學生閱讀下面材料,分析西雙版納旅游業的下滑與哪些因素有關?

近幾年,由于周邊的州縣也紛紛建立旅游景區,發展旅游業,西雙版納面臨的旅游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旅游景點相對比較分散,沒有形成規模。旅游接待也沒有國際化,直接削弱了西雙版納在國內、特別是國際旅游市場的競爭實力。

一些不法商販,受利益的驅動,在某些景點或旅游沿線的購物點誘騙游客購物,影響了西雙版納在旅游市場的聲譽。

部分旅游景點建在自然保護區內,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壓力比較大。

部分景點的參觀內容大同小異,沒有什么特色,對游客的吸引力不夠。

評價點撥:學生分析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近幾年,西雙版納旅游業的發展出現下滑趨勢,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1)周邊旅游景點紛紛出現;(2)景點分散,沒成規模,接待也沒國際化;(3)不法商販誘客購物,影響聲譽;(4)生態環境壓力較大;(5)一些景點大同小異,沒有特色。

提問:面對近年來西雙版納旅游業下滑趨勢,人們該怎么辦呢?

角色分配:下面我們全班分成四個大組(企業家組、學者組、商人組、學生組),以“為西雙版納旅游業獻計獻策”為題,展開討論。

評價點撥:分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一個國家或地區旅游業的興旺發達與否,不僅取決于旅游資源的數量和質量,還取決于對這些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旅游業的發展上,必須要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一方面對旅游機構要加強管理,另一方面對旅游者也要加強教育引導,提倡文明旅游,愛護旅游資源。

[課堂小結]

方法1:讓學生結合板書內容簡要總結。

方法2:教師概括總結:通過學習本節內容,我們了解了西雙版納地區的位置、資源優勢和原始熱帶雨林的成因和景觀特征及豐富的民族文化習俗,知道了西雙版納為什么會成為國內外游人向往的旅游地區,為什么近年來西雙版納旅游業會出現下滑趨勢,西雙版納將如何重振旅游雄風。

知識要點與檢測

答案:國家政策 相當優越 旅游 雨林 熱帶動物王國 景點 分散 缺德 被破壞 大同小異 科學合理 可持續發展

[反饋練習]

1.判斷對錯(對者打“√”號;錯者打“×”號)

(1)歡樂的春節是云南傣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 )

(2)竹樓是云南西雙版納哈尼族的住宅樣式。( )

(3)美麗多姿的孔雀舞是云南西雙版納傣家人喜歡的舞蹈形式。( )

(4)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景觀是熱帶雨林氣候影響的結果。( )

(5)我國被稱為“熱帶動物王國”的地區是云南省的西雙版納。( )

2.列舉題

(1)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有:① 省;② 省的 地區。

(2)西雙版納最的熱帶雨林植物有:① ,② ,③ ,④ 。

(3)西雙版納可愛的熱帶雨林動物有:① ,② ,③ ,④ 。

答案:1.(1)× (2)× (3)√ (4)× (5)√

2.(1)海南 云南 西雙版納

(2)望天樹 板狀根 獨木成林 絞殺植物

(3)亞洲象 綠孔雀 長尾猿 長嘴犀鳥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假如你是一位旅游社的業務員,你的任務是向人們宣傳西雙版納旅游資源的優勢。請你擬寫一份宣傳提綱。

(1)這里地處邊境,可以就近發展邊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2)

(3)

答案:(2)這里地理位置優越,風景獨特,有“熱帶動物王國”之美稱。(3)這里少數民族集中,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誘人。

中圖版八年級公開課地理教案4

教學目標

1、利用地圖說明長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圍,并會分析該地區的地形、氣候和便利的水運條件。

2、以長江三角洲地區和成都平原為例,認識河流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教學重難點

1,長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圍、自然環境。

2,長江三角洲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與發展。

教學過程

【講授】長江的自然環境

一、創設情境,明確任務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浙滬一帶地處長江三角洲,這里自古就是繁華富庶之地,號稱“江南水鄉”、“魚米之鄉”。 出示一組江南魚米之鄉的獨有景觀圖片。 點明課題: 第二節 “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知識點一:江海交匯之地

三、展示交流,自主構建

(一)疑點、難點、分歧點釋疑點撥:

【探究o思考】

1、長江三角洲地區位于長江的下游地區。以長江地區為例,補充并歸納河流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2、成都平原位于長江的上游地區。閱讀下面的圖文資料,認識岷江對成都平原發展的影響。

(1 )說說岷江對成都平原農業發展的利和弊。

(2)說說都江堰對成都平原農業發展的作用。

(二)知識構建 你掌握本節課的主干知識了嗎?你能自主構建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嗎?快來大顯身手吧! 知識點一:江海交匯之地

地理位置和范圍 (1)長江三角洲位于長江的__游地區,瀕臨____海和__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 (2)長江三角洲包括____市、____省南部、____省北部地區。

“魚米之鄉” 本區地形以 為主,地勢____,河網____,湖泊星羅,盛產____ (糧食作物),也是我國重要的____產區,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魚米之鄉”。

氣候:長江三角洲地區屬于 氣候,氣候特點是 。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沿江沿海港口眾多。這里依靠____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以聯系廣大的____地區;同時這里又是我國____海上航運的中樞,并通過____航線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獨厚的江海之利,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江海交匯之地: (1)位置: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和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 范圍:上海市、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2)魚米之鄉 大部分地區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星羅,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魚米之鄉”。 (3)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依托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以聯系廣大的內陸地區; 同時又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樞,并通過遠洋航線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課后習題

1.關于長江三角洲地區范圍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長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福建省的北部及浙江的東北部 B.長江三角洲主要包括浙江省、杭州灣、舟山群島以及江蘇省東部 C.長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D.長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蘇省中部與南部及安

2.長江三角洲是馳名中外的( )

A.溫帶水果之鄉 B.魚米之鄉 C.亞熱帶動物王國 D革命旅游勝地

3.長江三角洲地區地形的特征是( )

A.地表支離破碎,溝壑縱橫 B.地面平坦廣闊,一望無際 C.地勢低平,河湖密集 D.地形以丘陵為主,平均海拔50米以下

4.長江三角洲地區屬于 ( ) A、熱帶季風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 C、溫帶季風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

5.能說明長江三角洲地區區位優勢的有:( )

①位于長江下游地區,溝通沿海與內陸地區的聯系 ②瀕臨黃海和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是我國南北海運的中樞 ③通過遠洋航線通往世界各地 ④歷京杭運河溝通了長江三角洲與北方地區的經濟聯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中圖版八年級公開課地理教案5

祖國的神圣領土——臺灣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能夠運用地圖說出臺灣省的位置范圍,了解臺灣省的人口,明確臺灣是中國的神圣領土;

2.使學生能夠運用地圖和資料分析、掌握臺灣省的自然環境特征和經濟特色。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從地圖上獲取簡單區域知識的能力;

2.培養學生從地圖和資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掌握分析區域特征的方法。

德育目標

通過大量的史實材料,使學生明確臺灣省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責任感。

※教學重點

1.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

2.臺灣的自然環境特征和經濟特色。

※教學難點

臺灣的經濟特色。

※教學方法

討論法、問題法、啟發式講述法等多種方法相結合。

※教具準備

多媒體展示臺、圖片等。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畫面配以臺灣的一些的景觀。

提問:阿里山位于我國哪個省?

學生齊答:臺灣省。

講述:臺灣島與臺灣省含義相同嗎?臺灣除阿里山外還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們就來暢游祖國的神圣領土——臺灣省。

板書:第三節 祖國的神圣領土——臺灣省

[講授新課]

我們首先來認識臺灣省位置、范圍等概況。

活動: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及圖6.22,回答以下問題:

1.在地圖上找出臺灣島、澎湖列島、釣魚島、東海、臺灣海峽、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圖冊上。

2.看看北回歸線穿過臺灣的哪個部位?

3.看圖說出臺灣省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范圍。

4.了解臺灣省的人口數量,計算臺灣省的人口密度。

學生自學、填圖、計算,教師巡回指導。

提問,學生回答。(略)

歸納講述:臺灣省,簡稱臺。由中國第一大島——臺灣島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組成。面積共約3.6萬平方千米,人口密度達611人/km2,屬人口稠密地區。

臺灣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北瀕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北回歸線穿過臺灣中南部,因此臺灣位于低緯度,南部屬熱帶,北部屬北溫帶。

承轉: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到臺灣島西部與大陸福建省隔海相望,距離很近。

活動:1.請大家量算基隆—福州、高雄—廈門之間的實地距離(請兩位同學在黑板上量算,寫出過程)。

2.閱讀P34蘭色內容,填出下面空格:

材料 說明了臺灣與祖國大陸的地緣關系。

材料 說明了海峽兩岸人民的血緣關系。

材料 說明了臺灣與祖國大陸的歷史與文化淵源。

提問、學生回答。(略)

歸納、補充、講述:通過剛才的量算大家知道高雄距廈門306 km。基隆離福州僅276 km。若在此兩地之間修建海底隧道,乘特快列車僅需3至4小時即可到達,足見兩地距離之近。而且種種史實資料和證據證明: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

首先,從地緣關系上,臺灣原本就是祖國大陸的一部分。后來,由于地殼運動,海平面時升時降,臺灣島也時沉時浮,直到大約1萬年前,相連的部分下沉為海峽,臺灣于是成了祖國東海中一個四面環海的大陸島。這從臺灣海峽的海底地形可以得到證明,臺灣海峽的海底就像一條河谷,有向南和向北兩大河系,這是當它還是陸地時,被河水沖擊、侵蝕而成的,最深處不過100米,大多數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萬年前,東海海面比現在低130米左右,這在地質上說明兩岸原來是一個板塊,臺灣、澎湖等島嶼就在祖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與福建省相連接。現代科學還證明,臺灣不僅是東海大陸架的一部分,而且臺灣的基本地形,與大陸的地塊相同,在地質成分上是與福建、浙江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巖體。所以,后來有人送給臺灣一個雅號——“浮福建”,意思是說,臺灣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其次,從血緣關系上看,臺灣省的居民中,漢族約占97%,主要來自祖國大陸的廣東、福建。即使是臺灣的“土著”居民高山族人,他們的根也在大陸。據專家考證,臺灣高山族是我國古代於越族(簡稱越人)的一支,他們的根在中國大陸浙江、紹興一帶。約在4000年前,紹興一帶的部分越人因某種變故,乘船渡海,遷入臺灣繁衍生息,成為臺灣最早居民。今天臺灣高山族的許多風俗習慣,原始的宗教崇拜,與古越人極其相似,如二者都有斷發紋身的習俗,都崇拜島神,以鳥為圖騰。高山族與越人先民在遺物方面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1980年,臺灣臺東卑南鄉發現的大批石棺、石器、陶片和玉器,與百越族遺物非常相似。更令人驚訝的是,臺灣大坌坑文化遺址中出土的印紋陶器,與河姆渡的印紋陶器仿佛是同一模子里出來的……這一切都說明:臺灣同胞是我們的兄弟姐妹,與我們血脈相通。

最后,從行政區劃、文化淵源上來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歷朝歷代的“王土”。早在公元230年,三國時東吳國君孫權派大將軍衛溫率萬人船隊到達夷州(今臺灣)。元統一后,設立了澎湖巡檢司,管轄臺灣和琉球,臺灣正式為中央政權所控制。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率軍打敗了盤踞臺灣38年之久的荷蘭殖民者,于1662年正式收復臺灣。鴉片戰爭后,帝國主義列強蜂擁而至,清政府更加珍惜這塊寶地,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正式設置臺灣省,但隔十年之后爆發了甲午戰爭,被腐朽無能的清政府割讓給日本,直到1945年抗戰結束。

綜上所述,臺灣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臺灣同胞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殷切地盼望臺灣回家,祖國統一,都希望看到中華民族團結和睦,祖國繁榮昌盛的那一天,我們相信那一天為期不遠了。

承轉:剛才我們提到從明朝開始,列強就多次進犯臺灣,他們主要是看重了臺灣之“寶”。

活動:請大家閱讀P35課文“美麗富饒的寶島”及圖6.24,分析、討論回答以下問題:

1.簡要概況臺灣自然環境的特點。

2.臺灣之“寶”主要指臺灣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說說臺灣有哪些農林產品,分析臺灣的自然環境對農林產品分布的影響。

3.看看臺灣有哪些重要的礦產資源。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讀圖方法。

提問:小組代表發言,組員補充。

歸納講述:臺灣島多山,山地丘陵占2/3。其中玉山峰3952米,為全省點,平原主要分布在臺灣西部及東部狹窄的沿海地帶。

臺灣島屬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年均溫20℃~22℃,年降水量2200 mm左右,季節分配較均勻。

島上河流眾多、水量豐富,但由于地形限制,流程較短,河流為濁水溪,湖泊日月潭。

溫暖濕潤的氣候和面積廣闊的山地孕育了臺灣島豐富的森林資源。臺灣山脈海拔較高,從山下至山上氣候的垂直分異明顯,使得臺灣森林樹種十分豐富,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其中樟樹是臺灣最的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

臺灣西部平原氣候溫暖濕潤,土壤深厚肥沃,成為稻米、甘蔗、亞熱帶熱帶水果的主要產區,因此臺灣有“海上糧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的美譽。

臺灣島四面環海,還有豐富的漁業和鹽業資源,因此臺灣又有了“東南鹽都”的美稱。

從圖上我們還可得知,臺灣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如煤、鐵、石油、天然氣、銅等。

承轉:豐富的資源,優越的位置為臺灣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下面我們來了解臺灣的經濟特點。

板書:二、經濟特點:出口導向型經濟

(請大家讀圖6.28)講述:20世紀60年代以前,臺灣的經濟一直以農業和農產品的加工為主,主要出口蔗糖、菠蘿、稻米、樟腦等,大家看圖,上世紀五十年代,農產品和農產加工品的出口比例遠大于工業產品,但從60年代以后,臺灣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條件,重點發展了出口加工工業,形成了“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大家從圖6.28上可以明顯看出60年代后出口商品中工業品直線上升,而農產品和農產加工品下降很快,到90年代,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在臺灣出口商品中所占比例已微乎其微。

承轉:那么,大家思考過沒有,臺灣發展出口加工業的優勢在哪?

活動:請大家讀圖6.27,分析回答剛才所提問題。

提問,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講述:臺灣經濟在60年代以后得以飛速發展,一躍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四小龍”之一,得益于以下幾個有利因素:1.臺灣地肥水美,物產豐富,從基礎產業到工業原料都為經濟的騰飛創造了條件;2.臺灣是個海島,有許多優良港灣,海運便利;3.60年代后,臺灣大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大幅度提高了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同時臺灣人口稠密,這為臺灣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大量廉價而又素質很高的勞動力;4.60年代后,臺灣擴大了開放力度,吸納了大量外國資本,為經濟的騰飛提供了資金保障;5.為加速經濟發展,臺灣還大力建設了大量出口加工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如“臺灣硅谷”——新竹科學園。請大家閱讀P38材料。

承轉:在以上優勢條件的推動下,臺灣經濟發展很快,那么臺灣工業主要分布在哪幾個城市呢?

活動:請大家閱讀圖6.30,回答以下問題:

1.臺灣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哪幾個城市?

2.這幾個工業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3.這種分布特點的形成可能受了哪些條件的影響?

提問,學生回答。(略)

臺灣工業主要分布在臺北、臺中、高雄等位于臺灣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

這種分布特點的形成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從地形來看,這幾個城市都位于平原。平原地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農業發達,這為城市的形成、工業的發展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2.從開發歷史來看,西部與祖國大陸隔海相望,相距較近,是大陸移民首先到達,最早開發的地區;3.由于西部地區自然條件優越,移民又先到達,因此西部開發歷史悠久,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這也促進了城市和工業的發展;4.這幾個城市多為沿海城市,交通便利,尤其是海運便利,高雄是臺灣的港口,這為臺灣原料的進口和產品的出口提供很大便利。

總之,工業的分布,城市的分布是受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的,這些因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

隨著經濟的發展,臺灣的產業結構也在不斷變化。

活動:請大家閱讀圖表6.1,完成表下兩題。

(1小題要求學生用鉛筆在課本上完成)

學生畫圖,分析。教師指導,檢查。

提問2,臺灣的產業結構有何變化?

學生回答,略。

講述:從1965年至1998年三十多年間,臺灣的三大產業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第一產業持續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較大,下降了近2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是波動小幅度上升,第三產業升幅較大,目前是三類產業中所占比例的,達63.1%。比1965年上漲了將近20個百分點。這再一次說明60年代以后,臺灣的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祖國的神圣領土—臺灣,了解了臺灣的自然環境特征和經濟特點,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臺灣是祖國之“寶”。臺灣自古就是我國的神圣領土。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翹首盼望著她的歸來,都有責任和義務為祖國的繁榮強大、和平統一盡一份力。

知識要點與檢測

第三節 祖國的神圣領土——臺灣省

[反饋練習]

1.填空

(1)臺灣省位于我國 ,隔 與我國 省相望,由 及 、 等許多小島組成。

(2)臺灣地形以 為主,其中峰是 。

(3)北回歸線穿過臺灣 部,還穿過我國的 、 和 三個省區。

(4)臺灣森林資源豐富,有“ ”的美譽, 是最的樹種。

2.選擇

(1)從臺灣東部海域開始,按逆時針方向,臺灣島瀕臨的海域是( )

A.南海、太平洋、東海、臺灣海峽

B.太平洋、東海、臺灣海峽、南海

C.太平洋、南海、臺灣海峽、東海

D.臺灣海峽、南海、太平洋、東海

(2)臺灣有“海上糧倉”之稱,盛產稻米,主要產自( )

A.臺灣東部 B.臺灣西部C.臺灣中部 D.臺灣北部

(3)臺灣產業構成中( )

A.第一產業 B.第二產業

C.第一、第二產業為主 D.第二、第三產業為主

3.判斷

(1)臺灣盛產各種水果。

(2)臺灣樹種豐富是因為臺灣從南向北分布有多種不同的氣候類型。

(3)臺灣的出口商品中農礦產品占很大比例。

4.在填充圖上填出:

(1)臺灣附近海域、隔海相望的大陸省區、鄰國。

(2)臺灣主要城市。

答案:1.(1)東南沿海 臺灣海峽 福建 臺灣島 澎湖列島 釣魚島(2)山地 玉山(3)中南 廣東 廣西 云南(4)亞洲天然植物園 樟樹

2.(1)B (2)B (3)D

3.(1)× (2)× (3)×

4.略

※板書設計

第三節 祖國的神圣領土——臺灣省

一、臺灣省概況

位置 范圍 面積 人口 人口密度

臺灣 我國東南沿海 臺灣島及附近小島 3.6萬km2 2200多萬 611人/km2

二、臺灣是中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

三、臺灣之“寶”——豐富的資源

森林、礦產、水產、農產品豐富

四、臺灣的經濟特點:進口—加工—出口型

※活動與探究

試分析比較香港與臺灣經濟發展特點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377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橡胶电子拉力机-塑料-微电脑电子拉力试验机厂家-江苏天源 | 单螺旋速冻机-双螺旋-流态化-隧道式-食品速冻机厂家-广州冰泉制冷 | 北京遮阳网-防尘盖土网-盖土草坪-迷彩网-防尘网生产厂家-京兴科技 | 北京办公室装修,办公室设计,写字楼装修-北京金视觉装饰工程公司 北京成考网-北京成人高考网 | 高压贴片电容|贴片安规电容|三端滤波器|风华电容代理南京南山 | 一体式钢筋扫描仪-楼板测厚仪-裂缝检测仪-泰仕特(北京) | 环氧铁红防锈漆_环氧漆_无溶剂环氧涂料_环氧防腐漆-华川涂料 | 连续油炸机,全自动油炸机,花生米油炸机-烟台茂源食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传爱自考网_传爱自学考试网 | 清洁设备_洗地机/扫地机厂家_全自动洗地机_橙犀清洁设备官网 | pos机办理,智能/扫码/二维码/微信支付宝pos机-北京万汇通宝商贸有限公司 | 铝镁锰板厂家_进口钛锌板_铝镁锰波浪板_铝镁锰墙面板_铝镁锰屋面-杭州军晟金属建筑材料 | 袋式过滤器,自清洗过滤器,保安过滤器,篮式过滤器,气体过滤器,全自动过滤器,反冲洗过滤器,管道过滤器,无锡驰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博客-悦享汽车品质生活| 胶原检测试剂盒,弹性蛋白检测试剂盒,类克ELISA试剂盒,阿达木单抗ELISA试剂盒-北京群晓科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自动化展_机器人展_机床展_工业互联网展_广东佛山工博会 | 危废处理系统,水泥厂DCS集散控制系统,石灰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淄博正展工控设备 | [品牌官网]贵州遵义双宁口腔连锁_贵州遵义牙科医院哪家好_种植牙_牙齿矫正_原华美口腔 | 带式压滤机_污泥压滤机_污泥脱水机_带式过滤机_带式压滤机厂家-河南恒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合肥注册公司|合肥代办营业执照、2024注册公司流程 | 武汉天安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安盾安检,武汉安检门,武汉安检机,武汉金属探测器,武汉测温安检门,武汉X光行李安检机,武汉防爆罐,武汉车底安全检查,武汉液体探测仪,武汉安检防爆设备 | 带式过滤机厂家_价格_型号规格参数-江西核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氧化锆纤维_1800度高温退火炉_1800度高温烧结炉-南京理工宇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闪蒸干燥机-喷雾干燥机-带式干燥机-桨叶干燥机-[常州佳一干燥设备] | 公交驾校-北京公交驾校欢迎您!| China plate rolling machine manufacturer,cone rolling machine-Saint Fighter | 红酒招商加盟-葡萄酒加盟-进口红酒代理-青岛枞木酒业有限公司 | 全自动包装机_灌装机生产厂家-迈驰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 塑料撕碎机_编织袋撕碎机_废纸撕碎机_生活垃圾撕碎机_废铁破碎机_河南鑫世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渣土车电机,太阳能跟踪器电机,蜗轮蜗杆减速电机厂家-淄博传强电机 | 湖北省煤炭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二手回收公司_销毁处理公司_设备回收公司-找回收信息网 | 振动时效_振动时效仪_超声波冲击设备-济南驰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宣传片拍摄_产品宣传片拍摄_宣传片制作公司-现像传媒 | 氧化锆陶瓷_氧化锆陶瓷加工_氧化锆陶瓷生产厂家-康柏工业陶瓷有限公司 | 无机纤维喷涂棉-喷涂棉施工工程-山东华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活动策划公司|庆典策划|专业公关活动策划|深圳艺典文化传媒 重庆中专|职高|技校招生-重庆中专招生网 | 百方网-百方电气网,电工电气行业专业的B2B电子商务平台 | 北京中航时代-耐电压击穿试验仪厂家-电压击穿试验机 | DNA亲子鉴定_DNA基因检测中心官方预约平台-严选好基因网 | 华夏医界网_民营医疗产业信息平台_民营医院营销管理培训 | 长沙印刷厂-包装印刷-画册印刷厂家-湖南省日大彩色印务有限公司 青州搬家公司电话_青州搬家公司哪家好「鸿喜」青州搬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