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經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10篇
迎著朝陽,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我們胸前,它是紅旗的一角,我們為它而自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承經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傳承經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1】
閱讀,閱讀,閱讀!
當你輕輕打開書,空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書,是心中的一顆閃爍的星星,在你迷茫中點撥你的道路;書,是一雙羽翅,能幫助你橫渡理想的海洋;書,是一泓甘甜的清泉,滋潤我們成長。我相信你們會感到書的甜蜜,也會感到讀書的快樂。
的確,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摯友,當你翻過幾頁,就會覺得像老朋友重逢一樣。走遍天下書為侶,假如讓我選擇一樣東西去旅行,我當然會毫不猶豫地選書。書?你一定會驚訝不已:一路上路途遙遙,你只帶一本書去,幾天就讀完了,那剩下的時間怎么消磨呢?倒不如帶照相機或是MP3一類的東西。不,我可不這么想,我認為讀書不在于讀了多少遍,而在于對于書的理解。第一遍,知道大概的內容;第二遍時,要細細地讀,你會發現一些第一遍讀時遺漏的東西;第三遍要慢慢的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其中的優美的語句,并摘抄和作批注。其實,你讀的每一遍都會有新的收獲,這就是讀書的樂趣所在,這也是“百讀不厭”的原因。
傳承經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2】
我們班的小能人可真不少。有“妙筆生花”的李津、“才華橫溢”的李昱曉、“妙語連珠”的陳奕豪……但今天我要介紹的是飽讀詩書的“閱讀大王”——俞陳思。
“閱讀大王”扎著一根短短的辮子,顯得特精神。一對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時不時透露出智慧的光芒。淡淡的柳葉眉,一高興起來就成了彎彎的月亮。一張櫻桃小嘴能說會道,活像一個知識的口袋。從認識她的那一天開始,我就知道她很愛看書。
“閱讀大王”對書的迷戀程度可是無人能比。一下課,教室里就像炸開了鍋似的,同學們你一句,我一句,談笑風聲,而她卻看書看得津津有味。只見她有時兩眼發亮,銳利的目光仿佛要把什么刺穿;有時又會眉頭緊緊皺起來,像兩個倒過來的小括號;看到精彩處,她的眼睛、眉毛好像都跳起了舞,嘴角微微上揚,不時還發出“嘿嘿嘿”的笑聲……
我見她的眼睛像磁鐵一樣離書越來越近,還差五厘米就要貼上了,便飛奔過去說:“走,我們去玩一會兒!”可她無動于衷。我再次苦口婆心地勸她讓眼睛休息一下,她仍然無動于衷,像一座雕像似的紋絲不動地坐在座位上。
瞧!她又捧著《寶葫蘆的秘密》津津有味地看著!真是名副其實的“閱讀大王”。
傳承經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3】
洗完澡,我打開了床邊書桌上的書,一股淡淡的書香彌漫開來,我陶醉在這令人神往的世界里。這個習慣我已經堅持了4年。
記得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開始給我讀書。一本本童話故事,一部部經典書籍,它們就像一顆種子在我心里發了芽。我想那個時候我就愛上了閱讀。
長大些,我識得字也漸漸多了,可以自己讀書了。我喜歡在燈光下手捧著一本童話書,望著上面精美的插圖,嗅著淡淡的書香,在想象的世界里遨游?!陡窳滞挕贰栋餐缴挕贰恫灰粯拥目防贰@些經典給了我數不清的幻想,讓我得到了很多的快樂。
最近我剛讀完《了不起的狐貍爸爸》這本書。在書里我認識了一位聰明善良的狐貍爸爸。它讓我知道了并不是所有的狐貍都是狡猾、奸詐的。媽媽說其實人也是一樣的,要想知道一個人的善惡,就要自己學會用心去體會。
經典好書就像一位魔法師,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奇妙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我們一天天長大,越來越懂事,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充實。
傳承經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4】
昨天看完了閱讀營里的第四本書,基本上每本書都是六天的節奏。
這個其實不能說速度很快,但其實不能一概而論,畢竟每本書的份量是不同的,而且有的書可以就屬于翻翻看看概要就行,有的需要反復咀嚼看上幾遍的。
老師推薦的這些書當然都是值得多看幾遍的經典,所以需要提升的還是自己的閱讀速度。
當然,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馬上提升的,要自己主動地去練習,并且堅持。
有一個比較大的收獲就是開始做了整本書的思維導圖。
之前也是做過其它書的,可能詳細度不夠,還有一點就是做只是表面功夫,沒有花心思再去揣摩了解結構,以及讓其中的內容為己所用。
如果只是單純地自我感動式地以為只要花了時間就是成功,那自然進步是不大的。
首先,是要為自己肯這樣去努力,至少動手去做這件事而開心并且自我鼓勵;其次我覺得要學會將所學的知識最大化地吸收,最開始寧愿是慢,在精不在多,之后再一點地提升速度。
沒有誰能隨隨便便地成功,所以哪怕只是看似不起眼的閱讀,其實也有很多方式可以做到更好。
傳承經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5】
在浩瀚無比的知識海洋中,離不開它的陪伴;在氣勢磅礴的.歷史長河中,離不開它的奔流;在金碧輝煌的文學殿堂中,離不開它的點綴;在遙遠漫長的人生道路上,離不開它的指引。它,就是閱讀。
我愛閱讀,因為閱讀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新奇美妙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有變幻無窮的科學奧秘;有多姿多彩的文學作品;有跌宕起伏的世界歷史;有樸實無華的人生哲理……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閱讀所帶給我們的寶貴的財富。沒有閱讀,我們的生活將會多么的乏味,空虛;沒有閱讀,縱然你又再高的求知欲,你也只能在知識的大門外無聊地徘徊……總之,是閱讀為我們造就了今天的一切。
我愛閱讀,因為它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兒時,我就與閱讀結下了不解之緣。那時,我閱讀的不過是注音版的唐詩,宋詞,寓言,童話……每當小伙伴們在外面嬉戲玩耍,我卻在閱讀著一本本書,爸爸媽媽叫我吃飯我也沒聽見,仍舊在書的海洋里暢游。有時,我甚至會與書中的主人公交談!可見我對閱讀已達到了癡迷的程度。現在,我仍舊像小時候那樣,深深地愛著閱讀,我的閱讀量因此大大增長,我的作文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我愛閱讀,因為它并不局限于書本之中,它是很寬泛的:站在高山之巔,我閱讀祖國山河的壯美;聽著動聽之曲,我閱讀音樂獨特的魅力;嗅著花之芳香,我閱讀自然的壯闊神奇;踏著先人之足跡,我閱讀著曾經的輝煌與屈辱……這都是閱讀,它令我們為之陶醉,為之自豪,為之心酸,為之感悟,我在閱讀中探求知識的奧秘,領悟人生的真諦……
我愛閱讀,愛它的美麗,愛它的深遠,愛它的廣博,愛它的一切的一切,讓我們在閱讀的世界里,體會它的美妙與絢爛,鑄就智慧人生!
傳承經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6】
簡單明了,經典——經久不衰的傳世之作;具有典范性、權威性的著作;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的書”。
這本書這套書這些書,傳了幾千年幾百年,到現在還讓人們愿意去讀,讀了有益,且被社會公認,這就是經典。同時,從價值定位看,經典還必須成為民族語言和思想的象征符號。如沙翁之于英國和英國文學,普希金之于俄羅斯與俄羅斯文學,魯迅之于中國文學,他們的經典都遠遠超越了個人意義,于是上升成為一個民族,甚至是全人類的'共同經典。
談讀書繞不開讀經典,讀經典的過程,往往是一個人成長成熟的重要階段,因此,說“閱讀經典,收獲未來”也很貼切。我在大學中文系學的是新聞專業,分配工作卻在黨校馬列教研室先教哲學后教社科,時間是6年。6年里讀的最多的是馬列經典著作。當時覺得當教員就必須讀這些書,而且同事們都在讀,并無特殊之處。但日后才發現先前讀的經典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并受益終身。
讀理論經典不同于讀文學經典。中國四大名著及世界名著,除了很少不喜愛看小說的,差不多都是在愉悅中閱讀享受。但讀哲學社會科學的經典著作,就需要下一番功夫了。大量的抽象思維與高度概括的語言,深厚復雜的歷史背景,中外文學翻譯后不為我們所習慣的文字表述,任何一點弄不通,都會成為閱讀過程中的攔路虎。所以,必須在一字一句閱讀的同時,還得理解弄懂其他方面的內涵。我在哲學教研室講恩格斯《路德維?!べM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講一年,讀一年,不知多少遍,來年再講再讀,還覺得有些地點沒讀明白。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為了增強記憶,我用小楷邊讀邊抄,還有注釋,密密麻麻,實為苦讀、細讀、精讀。日后想起還是一舉兩得,又練了毛筆字。
理論經典著作的特點之一是邏輯性強。這對我后來寫小說幫助很大。一部長篇幾十萬字,一個中篇三、五萬字,如何把故事講好,用文學用語是需要講究小說“結構”的。而結構的根本要件,還是邏輯。邏輯亂了,結構也就不合適了,書也就不能寫成功。有的作者很敢寫,上手就寫長篇。但讀起來有時你會情不自禁發問:這是寫到哪去了?或者讀讀感覺讀不下去。除了受內容局限,多半是結構出了問題。就如你領人從一樓往上走,該是二樓,可你卻硬給帶到四、五樓,這是跳躍太大,中間斷檔;如果一下子給領到樓外,就亂了,讓人思維跟不上。無論是有形的聯系還是內在的聯系,經典總會給我們以啟迪,并為榜樣引領前行。
曾有讀者問我:如何才能把文章寫得讓人愛看。我說一是要有實質的內容,不能空泛,二是要有合適的表述形式,特別是短文,一千多字,還要講故事體現出點道理,這其實是需要打些根底的,而讀經典就是根基中的重點。許多人看了這篇小文,或許會驚訝,原來老何你最早是搞理論的。一點不假,有一陣,我都下決心當一輩子理論教員了,后來覺得還需要多接觸實際,才從黨校出來。但那些年讀了許多經典,受益匪淺,所感所悟,隨后潛移默化融入工作和創作中,對我幫助很大。時值“讀書日”,我建議年輕人讀書過程要多讀經典,即便是搞文學創作,也要讀些理論經典,如此,好處很多。
傳承經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7】
《民間故事》真是一本好書,它收集了很多民間的故事,這些都是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留傳下來的。它教給我許許多多的道理,這里面有做事情方面的,有做人方面的,還有學習態度方面的······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讓我學會發思考。
其中的《捉妖戲老道》這篇文章,它講的就是一個“老道”坐鎮三清觀,雖然他威名遠播,但是卻徒有其表,并沒有真實才干,他不自量力地想要去去周外員家降妖除魔;結果呢,反被妖精治住,險些送了性命。像他這種沒有自知之明的人還要刻意賣弄,最終吃虧、遭罪的還是他自己。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是衣著光鮮、能說會道、整天招搖過市就意味著有才學。才學不是顯露在外的,它是一種內斂的財富。越是有真實才學的人越謙虛,因為一個人的知識越多,就越會發現自己的.無知。
這讓我想起了我自己,前一陣子我在區業余體校學習跆拳道。因為覺得有專業的老師教我們,平時又練得時間多一些,總以為自己了不得了,見人就想來個大辟腿,讓人瞧瞧我有多厲害?,F在再想想自己的想法,當初的我何嘗不是像這個老道一樣呢?
而《銀孔雀》則教會了我遇到困難是應該怎么做——只有不怕困難,坦然面對,我們才有機會戰勝困難,不怕被困難打倒。人的潛力是無限,我們為什么不試著挑戰自己呢?那樣的話,即使失敗了,我們也不會覺得后悔,因為我們至少已經努力過!
生活中會有很多我們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如果因為我們害怕就不去嘗試,那我們應無法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會說話的,每個看似非常簡單的小事情不也是一天天才學會的嗎?
我剛學習鋼琴的時候,因為之前學的雙排鍵,手指沒有力氣,指尖老是立不起來,一立起來彈就疼的要命。所以就不想學了,可是雙一想那么多人都能彈鋼琴,我也是一個人怎么就彈不了呢?我也一定能行!帶著這樣一種堅定的信心,我想了很多種辦法,刻苦練習了三個月后,終于指尖站起來了。那一刻我是多么開心!只有經過努力才會有所收獲,我體會到了這名話的真正含義。
在這本書中,我讀到了很多故事,也學習到了很多哲理,《民間故事》這本書將會使我受益一生。
傳承經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8】
在書的大地上,我想一株小草,沐浴著何須的陽光,吮吸著知識的玉露;在書的海洋里,我像一只小魚,盡情的享受著書海之旅,細心的體驗著一次次驚心動魄的歷程,凝聽著一則則撲朔離迷的故事,遨游這一個個前真亦幻的神秘境界;在書的海洋里,我是一只小鳥,隨著朵朵白云我越過一座座高峰,一片片草原,一條條河流,飽覽著祖國的大好河山,在這片寶土上快樂的'飛翔。
從小,我就與書結緣。幼時,我被厚厚的一本《安徒生童話》吸引,每當深夜,我就拉著母親給我講書中的故事,隨后,母親那溫柔的聲音伴我進入甜蜜的夢香。那精彩的故事情節更是在夢中回蕩著,回蕩著。我看見丑小鴨變成了美麗的天鵝,聽見了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在森林里追逐嬉戲的聲音,也被賣火柴的小女孩悲慘的命運感動得留下了熱淚。在這一則則捫人心弦的童話中,我懂得了美與丑,正義與邪惡的真諦。
幾年后,蘋果教育我步入了小學生涯,琳瑯滿目的書籍令我日不離手,一本本好書豐富了我的生活。從《十萬個為什么》中,我看到了動物世界的奧秘。還幫我解答了日常生活中的“疑難雜癥”,滿足了我的好奇心,充實了我追求科學的渴望。后來,世界上掀起了一陣“哈利波特”熱潮,讓我懂得了正義的力量——邪不勝正。
讀書像源源不斷的泉水,滋潤了我的心田,他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轉眼間,我上了中學,我的思想逐漸成熟,見識逐漸增長,眼界逐漸開闊。雖然學習氣氛更加緊張了,課程更重了,讀書的時間也少了,但是書依然不能從我的手中逃脫。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便成了我的筆讀之物:羅貫中筆下的百年歷史之作《三國演義》,曹雪芹筆下可歌可泣的愛情小說《紅樓夢》,施耐庵筆下08位英雄好漢你起義的《水滸傳》,吳承恩筆下唐僧四人歷經磨難,取得真經的《西游記》,都使我受益匪淺。
書是最燦爛的朝陽,書是雨后繽紛的彩虹,書是沙漠中的大片綠洲,書是開闊視野的窗戶。在書中,我與李白一起攀登不老山,采摘白云紅霞;我與蘇軾共賞一輪圓月,飲酒作詩;我與杜甫一起游覽泰山;與李清照在荷花叢中爭渡;在書中,我與孔子,司馬遷,莎士比亞成為知心朋友,和魯迅巴金進行暢談;在書中,我看到了劉胡蘭,黃繼光,一幕幕動人的英雄事跡。
好書伴我走過了十四個春秋,它陶冶了我的情操,凈化了我的心靈,改善了我的思想,充實了我的生活,他是我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營養。
閱讀經典,品味書生。
傳承經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9】
何謂經典?經典就是膾炙人口,經久不衰的文學作品,徜徉在經典的世界里,我品味到了醇厚而耐人尋味的香甜,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進經典的殿堂,于詩詞相遇在“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季節,漫步在“黃四娘家”的小路上,欣賞蜂蝶嬉戲,任花朵姹紫嫣紅。讀詩人孟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寄托對母親發自肺腑的愛;在“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中看到李清照卓爾不群,活潑開朗的一面,讀出她的清秀淡雅,樸實無華。從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敝袑W會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品味詩人杜甫“漫卷詩書喜欲狂,青春作伴好還鄉”的喜悅,還有他“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中藏著的憂愁和豪邁。
走進經典的殿堂,從吳承恩的《西游記》中,我感受到了想象力的神奇。讀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被關羽的“一諾千金,義薄云天”所感動,被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所折服。輕輕翻開書頁,走進曹雪芹的《紅樓夢》,于那個“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林黛玉相遇在大觀園,她的詩意,她的聰慧,讓我敬佩,讓我喜愛,她凄婉的.結局讓我感慨讓我傷懷,讓我對束縛充滿了憤懣,對幸福充滿了向往。用心品讀《水滸傳》,在波瀾壯闊的描述中,我對暴政義憤填膺,對英雄敬仰萬分。細細品味,讀出四大名著的魅力和風采。
走進經典的殿堂,那或清新,或婉約,或激揚的散文輕輕地沖擊著我的心靈。細細品味朱自清先生的《春》、《綠》和《荷塘月色》的繪畫之美,動態之美,音樂之美,讀出大自然的馥郁芬芳。和魯迅先生一起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學習、嬉戲,贊嘆他只用敘述和白描的手法,就能夠讓筆下的人物性格豐滿,感人至深。一遍又一遍地朗讀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則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作者酣暢的愛國情懷和對強國的期盼,明白了“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的道理,堅定了自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決心。
讀書不等于讀字!讀書不是一目十行地看,不是打發時間,不是看漫畫,讀故事;而是靜靜地坐下來,細細品味經典文學中令人深思的主題,優美的語言,以及作者巧妙獨到的寫作手法,在一場場精神的盛宴中得到心靈的震撼。
傳承經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10】
這是一幅畫卷,潑墨染上無數人金戈鐵馬的一生;這是一首長歌,引吭頌出無數人快意肆如的沙場生涯;這是一座英雄冢,埋葬了中華歷史中一個鮮明的時代,埋葬了無數英雄不死的靈魂。
——題記
家里書架的最上方是四本又厚又大的書,父親告訴我這是國粹:四大名著。有一日尚不識字的我我終于有幸翻閱。我雖年幼,但還是被封面的古樸凝華所震懾。每本書前都有十幾幅墨畫,我不喜《西游記》中怪模怪樣的的孫悟空,不喜《紅樓夢》中只曉得拿個扇子吟詩作對的黛玉,更不喜《水滸傳》中面目猙獰的一百零八好漢,卻被《三國演義》中或豪爽或儒雅的人物吸引。仍記當時,有一幅畫面直接掛在我的腦海中:危崖上,瀚海邊,有個男人提著長劍佇立崖邊,目光如炬直射遠方,畫面的下方還有一行小字。后來我知道,那個人是曹操,那行字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小學讀《三國演義》,不知是否受了年幼時影響,側重點一直在曹操身上,而不久我懵然:原來曹操竟是個陰險狡詐的人物。后來語文老師用一節課為我們講述曹操,我方揭開了那層層紗幔,看到他的真面目:連環船、火燒赤壁、挾天子而令諸侯,果然你是個英勇機智的人物。當晚回到家,輾轉難眠,故又尋了《三國演義》出來。望著那幅圖片,我想:無論世人冤你丑化你,你總是如這幅圖一樣只做自己。那晚,我仿佛聽見千年前曹操不為俗人看法所累的爽朗笑聲。
后來到初一,偶聽得同學吟誦古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心中忽然就縈繞起一股浩蕩之氣,詢問得知;這是曹操的《龜雖壽》。是了,曹操還是一名富有才氣的.詩人,《短歌行》、《對酒》都是他的名篇。
此后,我再讀《三國演義》,又有新的感受。一個字、一個詞,都一點一滴的為我暈染三國時期三雄各自據地為王的畫面。我想,我不讀《三國演義》,就無法領略當時的社會風情;我想,我不讀《三國演義》,就無法滿心浩然,坦坦蕩蕩;我想,我不讀《三國演義》,我就只看得見面前三寸土地,他為我打開新的大門。我愛《三國演義》,更愛三國英雄,最愛魏國曹操。他們的光輝籠罩著我,使我有了撥開烏云見月明的意志。
這是一個英雄冢,埋葬往日光輝歲月的英雄。也許他們尸骨已腐,但他們的毅魄,卻鋪滿了整個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