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語文教案 > 三年級 >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

時間: 夢熒 三年級

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篇1】

一、以舊引新,激趣導入。

1、說說自己可愛的家鄉,抒發對故鄉的熱愛之情。

2、想象古人離開故土后如何抒發思鄉之情。

教師引述: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寫了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這首詩。(課件顯示課題——夜書所見)

二、指導看圖,感知圖意。

(多媒體課件放映第二張幻燈片)觀察電視中圖畫,說說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地指導識記。(放映第三張幻燈片,重點指導生字詞)

3、放映第四張幻燈片,指導古詩朗讀: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指名朗讀,先指導讀準字音,再讀準節奏,讓學生體會古詩朗讀的`特點。

4、借助字典和詩后注釋,理解詩中詞語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處。

四、再讀感悟,理解詩意。

1、老師范讀古詩。要求學生邊聽邊仔細看圖,思考兩句詩的意思。

(放映第五張幻燈片,畫面中出現兩個問題。)

問題一:詩中描寫了哪幾種事物?

問題二:這首詩表達出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學生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各自對上面的問題發表見解。

3、(放映第六章幻燈片,畫面出現參考答案:)老師重點點撥理解:

答案一:詩中描寫了梧葉、秋風、兒童、燈明。

答案二:一是動思鄉之情,二是勾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4、有感情朗讀。

五、拓展閱讀。

1、你還知道哪些思鄉的詩句?(放映第七張幻燈片)

《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教學反思:

中年級的古詩教學,要重視指導學生感受詩的內容,充分領悟詩人的情感,然而詩的語言是濃縮的精華,加之詩人的創作背景學生根本無法體驗。所以,不能單單逐句理解詩句的意思,而應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進行感悟。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篇2】

教學目標:

1、認讀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假”的讀音,會寫“落、荒”等13個字,正確讀寫“陣雨、荒野”等詞語。

2、朗讀課文,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意境。

3、抓住文中有新鮮感的表達,品讀感悟積累語言,并嘗試遷移運用。

教學難點:

1、理解“關了門做功課”“地下的學校”“他們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等充滿奇特想象的詞句。

2、能仿照“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的表達寫句子。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鏈接詩人,激趣導入

(一)談話引入

(屏顯)“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我會……”

引導學生思考并交流:假如你變成了金色花,你會怎么做?怎么想呢?

(二)鏈接詩人

1、出示泰戈爾散文詩《金色花》,讀句子。

(屏顯)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

2、交流讀后感受:把人當作花來寫,想象奇特。

3、揭題引入

如果把花當作人來寫,又會是怎樣有趣的事情呢?揭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把握內容

(一)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花怎么會有學校?花的學校是怎么樣的呢?

(二)檢查朗讀

1、指名逐段讀課文,檢查字音字義

讀準多音字“假”:讓學生聯系第三、四自然段,理解“放假”的意思是暫時離開工作、學習場所的時間,讀第四聲,如“假期”“假日”“度假”;表示不真實,讀第三聲,如“真假、假話”。

讀準輕聲詞:“衣裳”讀音“shang”,擬聲詞:“簌簌”讀音“sù”。

2、指導讀好長句子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你沒看見/他們怎樣地/急著要到那兒去嗎?你不知道/他們為什么那樣/急急忙忙嗎?

我/自然能夠/猜得出/他們/是對誰揚起雙臂來,他們/也有/他們的媽媽,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媽媽一樣。

(1)讀好短語

先指導學生讀好“無人知道的地方”“一群一群的花”“突然跑出來”等短語。

(2)指導把短語連成句子讀。

(三)了解大意

1、讀文后,引導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2、朗讀第一、第二自然段,老師示范圈劃詞語:跳舞狂歡

3、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自主說畫面,圈劃詞語:關門做功課、放假了、揚起手臂。

4、自主概括,串說大意,連起來說說花的學校是怎樣的。

三、情境朗讀,想象畫面

(一)情境創設,想象“狂歡”

花孩子們是怎樣跳舞狂歡的呢?找出文中有新鮮感的句子,讀一讀。

預設一: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1、字理識字:舞

甲骨文:一個人兩手舞動花枝,后來加雙足,強調雙足配合雙手,和著樂曲,有節奏地踢踏跳躍。

書寫指導:四豎要均勻,第二個長橫要舒展。

2、根據“舞”字的意思,交流:花孩子們會怎樣跳舞呢?(擺動身體、搖晃手臂)花兒們會從哪里跑出來?周圍環境如何?

3、雨中“Party”:兒歌律動

抬起頭,向上看,對著天空招招手;低下頭,地上看,對著草地抖抖手;

抬起頭,向前看,對著蝴蝶點點頭;轉過身,向后看,對著蜜蜂握握手。

4、想象畫面

情境創設:小朋友們,我是一只愛睡懶覺的小蜜蜂,剛才沒趕上舞會,誰能向我介紹一下剛才花寶寶們開舞會的情景啊?

引導學生大膽想象,描述看到的畫面。

5、朗讀品味。朗讀重音指導:突然、跳舞、狂歡。

預設二:

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

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這時,花孩子們便穿了紫的、黃的、白的衣裳,沖了出來。

1、從哪里感受到花孩子們在“狂歡”?(穿了紫的、黃的、白的衣裳、沖)

借助圖片理解:白色的是誰?紫色的是誰?黃色的是誰?從哪里沖出來?出示梨花、薰衣草、紫云英、紫藤、迎春花、油菜花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開在樹叢里、草地上、墻上、田野里的花朵。

2、在欣賞圖片的'同時,引導學生說說看到的畫面。

3、朗讀品味。讀出“快樂興奮”的心情,朗讀重音指導:沖了出來。

(二)引導發現,關注表達

1、再讀句子,聯系生活,思考:作者寫的是大自然中的什么現象?(植物生長,花開了。)

2、討論:作者是怎么寫的呢?通過交流,引導學生發現作者把花當作人來寫的表達特點,感受這樣的表達特別地有意思,特別有新鮮感。

3、嘗試仿寫。

仿照“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的表達寫句子

清風一來,他們……

蝴蝶一來,他們……

蜜蜂一來,他們……

……,他們……

你能學著詩人的樣子,寫一寫花孩子們的表現。

學生練習,交流小結。

四、學寫生字,積累詞句。

1、“荒”“笛”書寫指導

根據形聲字特點識記,如“荒”字聲旁是“亡”,所以沒有一點;“笛”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頭。

2、積累語句。

當雷云在天上轟響,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潤濕的東風走過huāng()野,在竹林中吹著口dí()。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wú()狂歡。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積累運用

回憶雨中“Party”的情景,用文中的詞句填一填。

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來參加舞會了。

花孩子們(穿了紫的、黃的、白的衣裳),來參加舞會了。

設疑:還有誰也來參加舞會了呢?

二、想象品味,關注表達

(一)想象品味,體會把萬物當作人的寫法。

1、劃出描寫“雷云、樹枝、東風、綠葉”的句子,讀一讀。

當雷云在天上轟響,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潤濕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

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

2、劃出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通過聯系自然現象,引導學生理解“吹著口笛”

“互相碰觸著”“拍著大手”的意思。

3、情境朗讀,想象雷云、樹枝的動作,讀出輕松快樂的心情。

4、思考:這樣寫為什么讓人覺得特別有意思呢?

5、交流:把自然萬物當作人來寫。

(二)聯系生活,體會充滿奇特想象的詞句

1、質疑問難,課文中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交流。

預設1:

他們關了門在做功課。如果他們想在放學以前出來游戲,他們的老師是要罰他們站墻角的。

學生質疑:花孩子們做什么功課呢?

(1)聯系植物生長知識,想一想。通過交流,明白花孩子們做的功課是吸收營養、吸收陽光雨露、努力往上、頂尖冒出、努力往下,扎根生長……

(2)通過朗讀指導體會花孩子的心情:植物從種子到開化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呢,有時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季,這么漫長的時間,花寶寶們都要待在黑黑的泥土里,心情怎么樣?(厭煩、想透口氣、想偷偷溜出去玩)

(3)結合生字“罰”的教學,體會花孩子厭煩的心情。

上面的四:就像一張網,表示逮捕,抓住;言字旁:表示審訊;利刀旁:表

示用刑懲治處罰。

(4)聯系自己經歷,說說被罰的滋味。老師順勢引導,做功課時不能貪玩。(5)再讀句子,體會作者奇特想象。

預設2:

你可知道,媽媽,他們的家在天上,在星星住的地方。

你沒看見他們怎樣地急著要到那兒去嗎?你不知道他們為什么那樣急急忙忙嗎?

我自然能夠猜得出他們是對誰揚起雙臂來,他們也有他們的媽媽,就像我有我的媽媽一樣。

(1)提出疑問:花孩子的家為什么在天上?他們的媽媽是誰?

(2)聯系自然現象理解:他們的媽媽可能是陽光、雨露、大自然,所以他們的家在天上,是在天堂里。

(3)聯系自己放學后找媽媽的情景,進行想象寫話:花寶寶們會怎么找媽媽呢?請學著詩人的樣子,寫一寫。

(4)滲透母愛教育:在小朋友的筆下,花孩子們也和我們一樣,愛自己的媽媽。有媽媽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再讀最后三段。

(5)再讀句子,體會作者奇特想象。

三、回顧寫法,聚焦想象

(一)著眼全文,回顧寫法

提問:你覺得花的學校有意思嗎?你知道泰戈爾成功的小秘訣是什么嗎?

(二)交流總結,聚焦想象

小結:把花當作人來寫,把花想象成人,讓它們具有像人一樣的動作、行為、心情,多么富有想象力呀!我們以后要像詩人那樣,多觀察大自然,當我們的心靈與自然相結合才能產生智慧,這種智慧,就叫想象力!

四、鏈接文本,推薦閱讀

(一)鏈接文本

出示泰戈爾散文詩《榕樹》片斷,讀一讀,體會奇特的想象。

婦女們常到池邊來汲滿水罐,你的大黑影便在水面上蠕蠕而動,仿佛睡眠掙扎著要醒過來似的。

(二)推薦閱讀《新月集》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篇3】

教學目標:

1.觀察插圖,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和描寫景物。

2.積累好詞、好句子,引導學生在進行描寫時,適當運用。

3、讀懂例文,體會把小動物當成人來寫會更加生動的好處。

教學重點:

重點:想象作畫,并把想象的內容描寫出來。

難點:描寫時能有重點地選擇小動物,有詳有略。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PPT課件。課本插圖,小動物Gif圖片為主要素材。

教學思路:本節課基本思路為借助多媒體,特別選取了可動的gif素材圖片,使整幅畫面動起來,體現這兒的美麗熱鬧。按照“觀察圖畫,激發想象---積累詞語、說具體句子---讀懂例文、把動物當成人來寫”三步展開教學。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問:大家為什么喜歡把書上圖畫涂上顏色?引入本次看圖寫話主題。板書:這兒真美。

一、出示PPT1(沒有顏色),按順序觀察圖中景物。

1、學生說圖中景物,引導學生注意聽,并補充。

2、提問:能按順序把圖中景物說一說嗎?

3、師板書引導:觀察順序“從上到下,從遠到近”。

4、PPT演示先后次序。

設計意圖:有順序觀察能力培養,為能有層次的寫話作鋪墊。

天空、白云—群山—樹林—草地、鮮花—小河。

二、出示PPT2。補充想象,豐富畫面。

1、引導。PPT1缺少了什么,你想加上些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顏色、動物……

2、少了它們你會覺得怎么樣?(冷清、寂寞……)

設計意圖:短語的訓練,豐富學生的詞語庫。如:綠色與嫩綠色,小魚與活潑可愛的小魚……體味春天的色彩美與熱鬧。

三、出示PPT3,學生練習說話。

1、添加Gif圖片格式的小動物。

說話要求:選一種動物,把它放到合適的地方,用“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練習說話。

課件使用:不處于放映狀態,在編輯狀態下直接拖放圖片。

2、欣賞PPT4,動物動起來的畫面,感知整幅畫面。(熱鬧非凡)

3、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具體描述熱鬧非凡。

設計意圖:動物的觀察與描述是本次寫話的重點訓練項目,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典型句式予以規范,同時啟發學生圍繞“熱鬧”這個中心發揮想象。

4、出示好詞好句,與畫面中的動物進行填詞練習。

五彩斑斕鮮花

清澈見底小魚

五顏六色蝴蝶

自由自在小河

5、比較句子。

河岸邊開滿了小花。

河岸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小花。

設計意圖:把句子寫具體,是中低年級習作起步的基本要求,通過觀察感知、理解想象、積累比較,讓孩子體會到寫具體的方法。

四、學生自主學習例文。

1、學生自由朗讀,想想例文哪里寫得好?

2、小組交流。

3、小組推薦學生,全班交流。

4、教師小結:把小動物當作人來寫,抓住小動物的特點,把它們寫得很生動、很有趣。

5、模仿例文,同座練說。

五、寫話練習。

練習寫話,寫完后讀給家長聽一聽。

板書設計:

習作3這兒真美

按順序當成人

美麗熱鬧

有的……有的……還有的……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語文教案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語文教案

教學要求:

1.通過交流平臺,學習默讀的方法。

2.識字加油站認識并積累和“目”有關的字,積累識字方法。

3.通過詞句段的運用,體會詞語的運用方法;會給詞語分類積累生活經驗。

4.積累有關友善的'名句。

教學重難點:

1.通過交流平臺,學習默讀的方法。

2.通過詞句段的運用,體會詞語的運用方法;會給詞語分類并積累生活經驗。

課前準備:

PPT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全班交流默讀的方法。

2.你還有什么好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3.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二、識字加油站。

1.回顧以前的識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去偏旁、換偏旁等。

2.(課件出示字詞)你有什么發現?

3.說讀詞語,說發現。

4.從字形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互相交流一下。

三、詞句段運用。

(一)(出示第一組句子)

1.讀句子,說說句中的加點字能互換嗎?

a.小組交流。

b.全班匯報。

2.用加點詞各寫一句話。

(二)(出示第二組詞語)

1.讀一讀,說說你的發現?

c.小組交流發現。

d.全班匯報。

詞語都是生活用品和食品。

2.媽媽要去超市買這些東西,怎樣在購物時既方便又不會遺漏?

a.小組合作交流分類。

b.匯報分類結果。

3.說說在生活中可以如何運用。

四、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句子。

2.讀句子,交流對句子的理解。

a.小組交流。

b.匯報。

3.嘗試背誦。

五、總結

同桌間互相討論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此次在教學識字加油站時,我采用了溫故知新的學習方法,把新舊知識結合起來學習。學生學得快實際上也應證了我的想法是對的,其次在上完本課后,我讓學生互相討論本課學后收獲,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篇4】

教學目標

1、體會反語的好處,并學會運用。

2、掌握多種識字方法。

3、了解不同的詞語代表的是哪類人,掌握冒號的用法。

4、積累關于詠物的古詩。

教學重難點

學會使用冒號,積累詠物的古詩。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臺”

1、出示課本語句,想想這種表達方式和我們平時所用的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師點撥:反語)如,“古怪”的本意是“怪異”,此處反話正說,稱贊貓可愛。

2、學生自由讀“交流平臺”,進一步體會什么是反語,使用反語有什么好處。

反語:運用跟本意相反的詞語來表達,是一種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修辭手法。主要分正話反說或反話正說兩種。

3、通過感受反語的好處,嘗試使用反語表達感情。

如:老師摸摸我的頭,說道:“你這個‘粗心鬼’啊,下次注意要把題目看清楚。”

二、識字加油站

1、指名讀、分組讀詞語,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如,桿——肝(肝臟)——稈(麥稈),把熟字“桿”的偏旁“木”換成“月”,就是“肝”,換成“禾”就是“稈”。)

2、換偏旁的方法可以幫我們識記生字,你還知道哪些識記生字的方法?(加一加、減一減、字理識字法等)

3、師展示:轉盤記憶法。以“由”為例,可以轉化為油、軸、屆、宙。

三、詞句段運用

(一)三字俗語

1、學生自由讀詞語,想想這些詞語說的是哪類人。

千里馬——有才干的人;老黃牛——老實肯干的人;百靈鳥——歌聲清脆的人;

領頭羊——團體中起主導作用的人;小蜜蜂——勤快的人;紙老虎——外強中干的人;變色龍——見風使舵的人;鐵公雞——極其吝嗇的人;應聲蟲——自己胸無主張,隨聲附和他人的人;哈巴狗——唯命是從的人。

2、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詞語呢?試著說一說。

替罪羊馬大哈地頭蛇孺子牛老狐貍笑面虎

(二)冒號的用法

1、想一想,在哪些地方會用到冒號?

2、師總結:提示語在前、寫信、介紹人物等情境中會用到冒號。

3、讀例句,說說例句中的冒號屬于哪種類型。

例: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讓你給它抓癢。

冒號:用于總說性話語之后,引出分說。圍繞著“溫柔可親”進行具體說明。

4、分組讀課本中的另外兩個例句,進一步體會冒號的用法。

5、仿寫。(見達標檢測第4題)

6、小練筆:仿照例句中冒號的用法,寫一寫剩下的兩個句子。

(三)體會感嘆詞的用法

讀一讀,比一比,說說去掉加點字后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1、從表示語氣的“吧”“啊”“呢”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對小貓責怪中包含著的喜愛之情;去掉了就只含有責怪的意味了。

2、表示語氣的“啊”,我們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對小貓的喜愛之情。

3、表示語氣的“啦”,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白公鵝的喜愛與敬佩之情。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書寫提示

1、(課件出示要寫的.句段)請學生思考:怎樣把這段字在本上寫漂亮呢?(一筆一畫、認真書寫、字不要過大等)

2、師總結:字距要比行距小;字的大小基本一致;兩邊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3、運用所學書寫方法,將課本中的選段工整地摘抄到本子上。

4、評選“小小書法家”。

二、日積月累

1、談話導入:同學們,古代詩人很喜歡為動物或植物寫詩,贊美他們的高尚情操,你知道哪些贊美動物或植物的古詩?今天,我們來學習羅隱的《蜂》。

2、初讀古詩,了解作者。

(1)作者介紹。(課件出示)

(2)指名讀,齊讀,分組讀。

3、小組討論,理解古詩。

(1)理解詩句: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山峰,極其美好的風景都被蜜蜂占有。

(2)理解詩句: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呢?

(3)分析主旨:這是一首詠物詩。前兩句寫蜜蜂在山花爛漫間不停穿梭、勞作,廣闊的領地給了它們相當大的施展本領的空間。后兩句把它所象征的“勞動者”意象加以引申,發出“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的一聲嘆息。這首詠蜂詩運用象征、設問的手法反映了勞動者不能享受其勞動成果的社會現象。

4、知識拓展:積累關于詠物的古詩。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四”重在培養學生掌握不同的贊美方法,從“交流平臺”的利用反語表現出喜愛、贊美之情,到“日積月累”的詠物古詩,都在告訴學生怎樣贊美自己喜歡的人或物,表達自己的感情,我特意在講解“交流平臺”的時候,讓學生使用反語,讓他們體會語文的博大精深,再用“日積月累”中的古詩告訴他們贊美的方法多種多樣,要靈活運用。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還要多幫助學生總結知識點,使其學會綜合運用所學。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壩、漢”等10個生字,會寫“晨、絨”等13個字,會寫“早晨、穿戴”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畫面。能找出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與同學交流。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大青樹下的小學”特別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說出自己學校生活的某個場景。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畫面。能找出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與同學交流。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大青樹下的小學”特別的地方。

教學難點

1、能找出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與同學交流。

教學策略

識字板塊可借助形聲字的規律來幫助認讀。寫字板塊引導學生整體觀察結構特點,再進一步關注關鍵筆畫,正確規范地寫好漢字。閱讀理解板塊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想象畫面的方式,感受表達的效果和作者的情感。學生不容易理解的詞語,可運用聯系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式理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歌曲導入,分享資料

1.導入:教師播放歌曲《愛我中華》。

2.從剛才的歌曲中你知道了什么?(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個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民族風俗。你知道哪些民族?各個民族有什么樣的特點?(學生結合課前查閱的資料,自由介紹。)

3.快速掃讀,思考:課文中講到了哪幾個民族?(學生交流,教師出示民族名稱:漢族、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

(1)教師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2)教師出示這幾個民族的圖片,簡要介紹這幾個民族的服飾特征、生活習俗。

4.過渡:五十六個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在祖國的大地上盛開。在我國邊疆地區,有不同的民族居住在一起,他們一起生活,一起工作,非常快樂。那里的孩子們也在同一所學校學習。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這所邊疆小學去看一看。(板書課文題目:大青樹下的小學。)

設計意圖:運用歌曲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加對民族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介紹了解的民族,并相機認讀詞語,為學生學習課文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教師范讀。請同學們認真聽,在聽清字音的同時,聽懂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2.學生自讀課文,按照自學提示進行自主學習。(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自學提示: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圈畫課文中的生字、詞語,用自己的方法學習生字。

(3)讀通課文。(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3.小組合作交流。

小組內互相檢查識字情況,交流識字方法,教師巡視。

4.全班集體交流,教師點撥。

(1)出示詞語:

坪壩、漢族、鮮艷、打扮、飄揚、朗讀、摔跤、鳳尾竹、潔白

①指名朗讀,師生正音。

②說說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記住這些詞語。

(2)“坪壩、打扮”是部首相同的詞語,分別與土地和手部動作有關;“朗讀、摔跤”可以用做動作的方法來記憶。

(3)借助圖片,理解“坪壩”“鮮艷”“鳳尾竹”“潔白”。

(4)出示“坪”“壩”“摔”“跤”“潔”,引導學生說說這幾個字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好方法能記住它們。(學習形聲字)

(5)開火車朗讀詞語,用喜歡的詞語造句。

(6)出示田字格內的生字。

①指名朗讀,師生正音。

②指導學生仔細觀察相同結構的字,說說它們在書寫上的異同點。(關注結構、主筆畫、筆順三方面的要點:左右結構的字多數左窄右寬,注意“服、粗、影”三個字左右大致相等;“晨、裝”兩個字都是上下結構,但是特點不同。)

③動筆描出每個字的主筆畫,說說應注意什么,強調“晨、絨、服”三個字的筆順。

引導學生用已掌握的基本筆畫、基本結構的書寫方法進行獨立的漢字書寫。

④動筆練習書寫。注意先說寫字兒歌,再端正姿勢寫字。要求:頭正,肩平,背直,足安。

(7)朗讀課文。

教師指名讓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設計意圖:中年級識字教學應以學生自學為主,出示“自學提示”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養成自主識字的習慣,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生字的能力,尤其是要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三方面對生字進行識記,發現識記規律,提高識字效率。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請同學們小組合作,逐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幾個場景的內容?

引導學生先圈畫出主要的信息,然后在零散信息的基礎上進行整理。

2.學習反饋:(課件出示填空)

課文先寫(上學的路上,來到學校);再寫(上課和下課的情景);最后寫(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小學)。教師相機板書課文結構思維導圖。

設計意圖: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的閱讀要求。教學中以“課文寫了哪幾個場景的內容”作為線索,引導學生整體閱讀課文,進行整體思考,提高學生整體把握文本的能力。

四、課堂總結,鋪墊下文

這節課,同學們和邊疆小學的小朋友一樣,學得特別認真。我們掌握了本課的生字新詞,也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那么,在這所邊疆小學中有怎樣的樂趣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設計意圖:梳理本課學習內容,引發學生對下節課學習的興趣。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明確目標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讀通了課文,認識了生字,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請同學們再來讀讀課文中的這些詞語:(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坪壩、漢族、鮮艷、打扮、飄揚、朗讀、摔跤、鳳尾竹、潔白、早晨、絨球花、服裝、安靜、停在、粗壯影子

2.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品讀課文,去感受這所邊疆小學獨特的魅力。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畫出你覺得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并完成學生活動卡。

允許學生帶有個性的主觀選擇。

(學生自由讀課文,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并與學生交流,隨機進行指導。)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設計的目的有兩點:一是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在自由讀書和交流的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二是讓教學起點建立在學生的真實認知起點之上,因為學生進入課堂絕對不是“零起點”,教師必須找準這個“點”,搭建起學生由“未知”到“已知”的橋梁。

二、匯報交流,深入探究

過渡:“我們可愛的小學”是一所怎樣的小學呢?把自己的發現與大家交流交流吧!

(“美麗、團結、祥和、歡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進行閱讀引導。)

(一)品悟邊疆小學的美麗

1.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能體現“我們可愛的小學”十分美麗的語句。

2.學生交流匯報,教師出示重點語句,相機點撥。

(1)“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課件出示課文內容及相關圖片)(邊疆小學矗立在山花爛漫的環境中,所以說它很美。朗讀時,讀出校園的美麗。)

(2)“那鮮艷的服裝,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出示課件)重點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結合圖片理解“絢麗多彩”的意思。(看圖片朗讀句子)

(3)“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干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墻上搖晃……”(課件出示相關語句和背景圖)引發學生思考省略號所省略的`內容。

①自由發揮想象。

②讀寫聯動,補充句式。

(______)的旗桿,(______)地聳立在(______)。(______)的影子,在燦爛的陽光下搖晃……

③帶著想象再讀這句話。

3.范讀:閉上眼睛,一邊聽教師讀,一邊想象校園的美麗。

4.個性朗讀,品味校園的美麗。

引讀:校園外山花爛漫,校園內青樹粗壯,鳳尾竹婀娜多姿,還有身著各式各樣的鮮艷的民族服裝的孩子們,構成了一幅絕妙的美景圖。你能讀出邊疆小學的美嗎?

(1)自由練讀。

(2)指名讀,師生評價。

(二)品悟邊疆小學的團結

1.“我們可愛的小學”還是一所團結的小學呢,你能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

2.學生自讀,畫出相關語句。

3.學生交流匯報,教師出示重點語句相機指導。

(1)“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這句話說明各民族的孩子,雖然穿戴不同,但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說這是一所團結的學校。)

(2)“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

教師范讀,把重音放在“不同民族”“同一間教室”這兩個詞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體會。(邊疆小學的孩子們雖然民族不同,但他們團結友愛,不分彼此。)

4.教師小結:是啊,雖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他們團結友愛,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實的一家人。這是一所多么團結的邊疆小學啊!我們一起手拉手再讀一讀這兩句話,一起體會他們的團結。(生齊讀)

(三)品悟邊疆小學的祥和

1.課件出示重點語句: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兩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

(1)從這段話中,你讀出了什么?(小學周圍的環境十分安靜,課堂非常精彩,同學們學習很認真。)

(2)你是從哪里體會到這堂課是非常精彩的?能結合一個詞或者一種景物來談談你的感受嗎?

(通過寫“鳥兒、蝴蝶、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都被吸引過來,認真地聽著課來表現課堂的精彩。可以抓住“安靜、不搖、不叫”這幾個詞來體會祥和。)

2.是啊,邊疆小學的學生學習認真、讀書聲悅耳,人與小動物和諧相處,這怎么能不是一所祥和的學校呢?讓我們帶著對邊疆小學的贊美再讀一讀這段話。

(對于“祥和”這個特點,學生不一定能很準確地概括出來,教師可適當點撥。)

(四)品悟邊疆小學的歡樂

1.課件出示句子: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1)一邊讀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2)指導朗讀。

①校園里的同學多么有禮貌,在邊疆小學里學習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通過朗讀來傳遞自己的感受吧!

②這是一個排比句,讓我們在朗讀時讀出層次感,一次比一次歡樂。

2.課件出示重點語句: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貍也趕來看熱鬧。

(1)出示圖片,引導學生找出有新鮮感的詞語,感受場面的熱鬧、歡樂。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邊讀邊想象畫面。

(3)指導說話:請同學們想一想,還會有誰來這里湊熱鬧?用下面的句式來說說:

大青樹下多熱鬧啊!有(______),有(______),還有(______)。他們的歡笑聲把(______)都吸引過來了。(出示課件)

3.拓展思考,小組交流:課文寫了學生活動的同時,還寫了許多的小動物。為什么要寫這些小動物呢?(小動物的出現更突出了地處邊疆的小學的特點,為學校增添了歡樂、活潑的氣氛。)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圍繞“這是一所怎樣的小學”這一核心問題,走進課文,品詞析句,體會邊疆小學的特點,在品讀中提高閱讀的能力。教學中,注重圖文結合,引導學生感受語言文字背后的畫面,增強了語文學科的形象之美。注重語言文字的表達訓練,在大量的朗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并通過一定的句式訓練,發揮教材的示范功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揭示主題,升華情感

1.過渡:這字里行間融入了作者多少自豪和贊美的情感啊!結合我們剛才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填上最能體現你感受的詞語再讀一讀。

課件出示句子:“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小學,一所邊疆的小學。”

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小學,一所____________的邊疆小學。(美麗、團結、祥和、歡樂)

(1)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填入合適的詞語。

(2)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

2.假如你是這所小學的學生,會對這樣的學校產生怎樣的情感?(自豪、驕傲)

3.指生帶著自豪、驕傲的情感讀這句話。

4.教師總結:(課件出示五十六個民族的小朋友手拉手的圖片)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們五十六個民族手牽手,心連心,永遠是一家人!正因為我們都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里,我們的生活才會如此幸福,如此歡樂!我們的邊疆小學才會如此美麗、團結、祥和、歡樂!讓我們一起唱響《愛我中華》這首歌吧!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既是對文章內容的總結,也是對“民族團結”這一思想情感的一次升華,學生在教師智慧的點撥下反復地讀,這種讀點燃了學生情感的火花,讓學生在平淡中體味出蘊含在文字中濃濃的情感。

四、課外延伸,鼓勵實踐

1.組織學生把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畫下來,小組內同學互相交流。

2.語言實踐:邊疆小學的許多學生都很想和你們交朋友,也很想了解你們的學習生活,那么,你的學校是什么樣的?同學們在學校里做什么?選擇一個場景說一說。

教室里、操場上、花壇邊、圖書室里、教學樓前、大樹下

上課的時候……

放學了……

3.利用課余時間,搜集自己喜歡的有關各民族的一些資料,準備參加班級將要開展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的民族文化展覽活動。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進行開發,變封閉為開放,教學活動猶如放飛快樂的翅膀,讓學生的快樂閱讀從課本飛向想象的空間,從課堂飛向課外,用多形式和多渠道,高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體現了語文教學與生活的有效結合。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漢字,會寫13個字,正確讀寫“變成、門板”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旁批中預測的依據,試著預測文章的內容。

3.學習預測的方法,增強閱讀的樂趣。

教學重點:

1.認識8個漢字,會寫13個字,正確讀寫“變成、門板”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旁批中預測的依據,試著預測文章的內容。

教學難點:

學習預測的方法,能說出旁批中預測的依據,試著預測文章的內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出示題目: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看到這個題目,請你預測一下: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預設:老屋被施了魔法。有人在維修老屋。

2.出示圖片:老屋。

老屋的身上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吧。

3.了解作者。

這是慈琪姐姐的一篇童話故事。

慈琪:1992出生,籍貫安徽。20__年開始寫詩歌,出版童話詩集《夢游的孩子》和長篇童話《漫畫世界傳奇》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聽范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想一想老屋不倒的原因。

三、生字認讀,讀準字音

1.課文中有很多生字,你在讀書的時候發現它們了嗎。讓老師來檢查一下你的預習成果吧。

2.出示生字,指讀:暴、湊、喵、孵、嘰、餓、偶、爾。

3.注音領讀。

4.給生字組詞。

5.老屋總是寫滿故事,快來看看墻壁上的詞語你都認識嗎。

出示詞語:

變成 門板 準備 暴風雨

安心  主人 墻壁  母雞

注意 根本 蜘蛛 漂亮 因此

學生認讀詞語,找一找你還不會寫的詞語。

四、情景朗讀,感知文本

導學:快來朗讀課文,看看老屋不倒的原因。

1.老屋幾次想倒下。為了誰沒有倒下。

預設:老屋三次想倒下。可為了小貓、老母雞、小蜘蛛沒有倒下。

2.朗讀本篇童話,要注意情感的變化,要用不同的語氣、語調、語速。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

老屋三次要倒下時的話語,語氣一樣嗎。

讀一讀,品一品。

3.讀一讀老屋和小貓、母雞、小蜘蛛的對話,體會老屋的愛心。

“等等,老屋。

”讀出小動物們的焦急和懇求語氣。

出示小動物的形象,讀一讀小動物請求老屋的話,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4.自由朗讀課文,讀出小動物的請求和老屋的仁愛、慈祥的語氣。

5.隨文識字:掌握多音字“倒”的用法。

6.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小動物讓人憐愛的語氣和老屋給人遮擋風雨的溫暖。

出示讀書任務:

(1)小組合作,試著朗讀三組對話。

(2)選出每組內優秀代表,全班展示朗讀情況。

(3)思考:從中你可以看出老屋是怎樣的一個形象呢。

7.角色定位:這善良的老屋讓我想起了我的爺爺,我要用爺爺的口氣來讀好老屋。

8.請同學到講臺前表演這個美麗的童話故事,教師相機評價。

五、學寫生字

課文同學們讀得真流利,現在我們拿出小手來寫生字吧。回想一下:我們應該怎樣拿筆。

現在請你坐直,相信你也可以寫得很好。請坐直身體,跟老師一起寫漢字吧。

1.出示生字:洞、準、備、暴、墻、壁、餓、蜘、蛛、漂、撞、飽、曬。

2.指導學生觀察寫法,板書筆順。

3.打開“優教學生字”,講解生字的意義與寫法。

重點學習“準、備、壁、暴”的寫法,注意筆順和結構。

強調“準”的部首是“冫”,不要寫成“氵”。“壁”下部的“土”不要寫成“玉”。

“備”上部只有三筆,不要寫成“攵”。“暴”的下部是“氺”,不要寫成“水”。

4、學生臨寫生字。小組成員比一比,看誰的坐姿最正確,書法最漂亮,寫得最快。

六、鞏固練習

1、打開“基礎訓練-《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起來闖關吧。

2、完成配套練習冊。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老屋充滿故事,每一塊磚頭都包含著一個詞語,請你讀一讀。

復習字詞,出示本課要求會認的詞語。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看拼音寫詞語。提出要求,要寫得又對又好。

準備 暴風 墻壁 饑餓

破洞 蜘蛛 漂亮 吃飽

二、感知內容

導學:為什么老屋倒不了。

預設:因為小貓要躲避暴風雨,老母雞要孵蛋,小蜘蛛要織網抓蟲。

1.是老屋不想倒下嗎。你從哪里知道的。

預設: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

老屋年老失修,很希望倒下,可是因為老屋想幫助別人,所以三次都沒有倒下。

2.老屋要倒下的`話語出現了三次,這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預設:引出下文。

3.你覺得老屋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預設:慈祥、溫和、樂于助人等。

三、學習預測

為什么作者說老屋總也倒不了。

1.如果小蜘蛛吃飽了呢。

老屋會不會倒。如果小蜘蛛的故事講完了呢。

老屋會不會倒下。

預設:不會倒下,因為生活中總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老屋慈祥、善良、樂于助人,一定會幫助別人的。

2.像這樣根據自己知道的線索預知結果的現象,我們就叫預測。讀書時的預測就是根據課文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文章的內容、情節的發展、故事結局等作出預先的推測。

3.預測的依據是什么呢。

預設:題目、插圖、內容、自己的生活經驗。

4.讀一讀課本上的旁批,想一想這些預測是根據什么做出來的。

出示范例:

(1)小貓剛走,老母雞又來請求老屋不要倒下。

預測接下來的情節:我想老屋可能會不耐煩了。

預測的依據是什么呢。

生活中我們不斷被人打擾,可能會很煩。

(2)老母雞走了,小蜘蛛又來請求老屋。

預測:我猜到了老屋的回答。

依據:樂于助人的人,應該愿意繼續幫助別人。

通讀課文,從幫助小貓和老母雞可以看出老屋樂于助人。

5.小組一起讀一讀旁批中的預測,交流一下這些預測是怎樣得出來的。

學生小組研討,推薦成員展示。

6.旁批中的預測跟故事的內容一致嗎。

預測的內容可以跟故事的實際內容一樣,也可以不一樣。生活經驗不同的人預測的結果往往也不一樣。試著預測一下故事的情節和結局,無論是否成真,預測的過程,都是非常有趣的。

四、我來預測

1.如果有一天小蜘蛛吃飽了,故事也講完了。小蜘蛛也離開了,老屋會不會倒下呢。

請你來預測一下。

2.還會有什么小動物來請求老屋幫助。

老屋會怎樣說,怎樣做。

教師總結:這座老屋是“倒不了的”,而且是“總也”倒不了的。

五、點贊老屋

1.老屋的總也倒不了,讓我們感受到老屋有一顆怎樣的心。

預設:溫暖、善良、樂于助人……。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篇7】

設計說明:

本文介紹了海濱小城的美麗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作者先寫海濱,再寫小城,意在把小城放在海濱這個大的背景下,使小城更加美麗。在教學設計中,引導學生按照從海濱到小城的順序一一抓住景物特點,結合重點詞語體會海濱小城之美。同時,引導學生學習借助關鍵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的方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現文章“總—分”的構段方式之美,嘗試在習作中運用此種構段方式。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結合預學案預習課文;觀察校園中最美的一處景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導入: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川秀麗,風景優美。我們剛剛告別《富饒的西沙群島》,今天老師又要帶領大家一起走進這美麗的海濱小城。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預設:海濱小城指的是哪座城市?海濱小城在哪里?那里的風光怎么樣?

4.過渡: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走進課文。

設計意圖:問題式導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二、初讀課文,檢查自學效果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給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

2.自由讀一讀本課的生字,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解決。

3.同桌合作學習生字,說一說自己記住了哪些字,哪些生字比較難記。利用字卡互相考一考。

4.課件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請同學當小老師領讀。

海濱海鷗胳臂理睬裝載鳳凰亞熱帶榕樹石凳每逢除了

5.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輪讀。

濱鷗胳臂睬載凰亞榕凳逢除

強調:“睬、載”是平舌音,“載”在文中讀四聲。

6.學習多音字“臂”。

指名讀:胳臂(bei)手臂(bì)

7.理解詞語的`意思。

(1)找一找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全班進行交流。請小老師來解決。

(2)教師重點點撥以下詞語。

海濱:海邊;沿海地帶。

浩瀚:水勢盛大。

寂寞:孤單冷清。

喧鬧:喧嘩熱鬧。本課指人們因為高興而大聲喊叫,場面非常活躍。

熱鬧:本指繁盛活躍的景象。本課指鮮花競相開放的景象。

每逢:每次遇到。

(3)小結:理解詞語的意思時,我們要先找到詞語所在的句子,再讀一讀這個句子,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通過初讀課文來學習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在識字學詞中,發揮學生自主識記字詞的能力,通過自己質疑、全班解疑,教師點撥等方法來理解詞語。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邊聽邊思考: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2.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第1自然段:海濱小城美麗的大海和天空。

第2自然段:早晨,到處都被朝陽鍍上了一層金黃色。

第3自然段:沙灘上的貝殼與漁民捕魚歸來時的情形。

第4自然段:小城庭院里的樹。

第5自然段:小城公園的美麗。

第6自然段:小城街道的美麗。

第7自然段:總結小城的美麗與整潔。

3.梳通文章脈絡。

師: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海濱的景色?哪幾個自然段寫了小城的景色?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寫海濱的美麗景色。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寫小城的美麗景色。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總結全文,交代海濱小城的美麗與整潔。

4.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一讀這兩部分內容。(輕聲讀、默讀、大聲朗讀、小組合作讀等)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朗讀課文,先讀懂每一個自然段的內容,再梳理全篇內容,幫助學生理清結構。

四、觀察示范,指導書寫

1.出示本節課要求會寫的生字。

濱灰漁遍躺載靠栽亞夏除踩潔

2.認讀生字,口頭給生字組詞。

3.說一說哪些生字較為難寫。互相交流寫好生字的方法。

遍:注意“扁”的寫法,不要多寫一橫或一豎。

躺:“身”在做偏旁時長撇不出頭。

靠:第四筆橫要寫得最長。

潔:注意右上部是“士”。

4.教師相機進行示范,重點指導“遍”“躺”“靠”的寫法。

5.學生練習書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6.投影展示學生書寫的生字。

7.朗讀課文,積累抄寫。

在課文中畫出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抄寫下來和同學交流。

設計意圖:注重書寫指導,在學生認真觀察的基礎上進行交流、示范,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同時,練習積累抄寫,從而把字寫得正確、美觀。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篇8】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留心觀察,認真體驗,激發寫作的愿望,培養寫作的興趣;

2.能初步按事情發展順序,圍繞一個中心意思,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寫具體,逐步提高記事能力;

3.能初步學會描寫特定的場面。

【教學重點】

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寫下來。

【教學難點】

把自己玩得過程寫下來。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懂要求,明確目標

1.我們的活動可以說是豐富多彩,讓人回味無窮,你還記得都參加過哪些活動?(學生自由交流)

2.閱讀習作要求。

請以“那次玩得真高興”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

(課件出示1)那次玩得真高興(板書:那次玩得真高興)

二、回顧交流,選擇材料

1.引導學生回顧活動的情景,試著從活動中選材。

校園生活豐富多彩,課堂上有故事,下課后也有故事。有些故事與老師有關,有些故事中只有學生,有些故事發生在集體活動之中,有些故事發生在一兩個人之間。

2.小組交流。

3.代表發言。

4.教師小結,引導學生學會選材:

(課件出示2)

(1)地點:校園、家里、野外、公園……

(2)空間:教室內、操場上、動物園、游戲廳……

(3)時間:課堂上、活動課、課間、周末、假期……

(4)人物:同學、老師、家長、陌生人……

(5)事件:講故事、猜謎語、書法比賽、歌詠比賽、掰手腕、拔河比賽、踢毽子比賽、運動會、旅游、野炊……

(6)感受:開心、悲傷、喜悅、明白了……

三、緊扣要求,確定中心

1.教師導言:在習作中表現童年生活給我們的感受或是明白了某種道理,或是陶冶某種情操,或是增長某種知識,或是培養某種能力。這就是文章的中心。

2.小組交流,確定中心。(板書:確定中心)

四、欣賞范文,把握技法

1.(課件出示3)

那次玩得真高興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哥哥還有姐姐一起去西安的公園游玩。我們走著走著,看見有人在出租單人和雙人騎的自行車。我從來沒有騎過雙人的自行車,所以我覺得很新奇,便和哥哥租了一輛雙人自行車,爸爸和姐姐各租了單人自行車,這可是我們第一次與雙人自行車零距離接觸啊!

剛上車坐好,車子就往右傾斜,還好哥哥比我高,腿長撐住了地面。雖然沒有“人仰馬翻”,但是我還是有點害怕。剛騎上車就遇到下坡,車子像飛機一樣“飛”了起來。我有點緊張,因為怕我飛出去,摔跤。我興奮不已,雙人車真是太好玩了。哥哥大叫一聲:“小心,有車來了”,旁邊的人急忙躲閃,有的用好奇的眼光看著我們,還有不理不睬的。

車子滑到坡底,慢慢的速度慢下來了,我們都使出勁來踩,速度又變快了,上坡時我們更用力了。突然,我們都精神一振,好像爆發了一樣,飛快地沖到坡上。只聽見“嗖”的一聲,我們沖上了最后最高最漂亮的一個坡。我興奮的向全世界宣告。此時,我的小臉通紅通紅的。

雙人自行車真是既好玩又有趣,我玩得真高興!

2.學生欣賞范文,說說什么地方寫得好?(小組交流,匯報發言。)

3.師生交流,教師小結,把握技法。(課件出示6)

(1)集體活動有很多,抓住其中印象最深或最喜歡的'一次來寫。

(2)活動中的人物多,事情中有自己也有他人,應抓住突出的人物寫,寫出他們的語言、動作、神態、內心等特點。突出的人物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

(3)如果活動的內容多,要按一定順序寫。在描寫中要懂得使用表示空間方位和時間先后順序的詞,讓你的文章更有條理。

(4)寫活動首先要敘述完整。可簡要交代活動時間、地點、人物及活動內容。其次要突出重點,把過程寫具體。

(5)寫好自己,寫出感受,如做事粗心,吸取教訓;做事要講究方法,總結經驗;不到最后不放棄,做事要善于動腦;要有小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能讓人分享活動的快樂,感悟活動的收獲。

(板書:印象最深突出的人物寫快樂感受)

五、提出要求,學生習作。

1.學生再次自由閱讀課本中的習作要求。

2.學生自由完成習作,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六、互相交流,修改習作。

1.課件出示教師巡視時發現的優秀學生習作。

(1)學生自由閱讀。

(2)自由發言,進行評議,發現亮點,提倡借鑒。

2.課件出示教師巡視時發現的存在普遍性問題的學生習作。

(1)學生自由閱讀。

(2)自由發言,進行評議,發現問題,提出建議。

(3)集體交流,進行修改。

七、自我修改,謄抄習作。

1.請同學們根據交流情況自行修改,老師將把好的習作展示在宣傳欄內。

2.小組內交流修改的文章。

3.把自己的習作認真謄抄。

八、總結。

從作文中,我感受到豐富多彩的集體生活給同學們帶來快樂,使同學們增長知識,讓同學們變得團結,也使老師看到了一個個活潑、向上、團結、勤奮的好孩子。老師為你們的健康成長感到欣慰。

【板書設計】

那次玩得真高興

確定中心印象最深

突出的人物寫快樂感受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篇9】

課時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麗的,物產是豐富的,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趣,引入學習

1、課件再次播放小興安嶺森林圖片,引導學生觀圖并說說小興安嶺給自己留下的最大印象是什么(樹木很多,就像是綠色的海洋……)。

教師適時出示課文第1自然段,引導學生借助這段話說說哪些詞語都讓自己感受到了小興安嶺的樹木非常多。

2。學生交流,課件聚焦“數不清、幾百里連成一片、綠色的海洋”這幾個短語以及省略號,引導學生體會小興安嶺的樹不僅數量多,而且種類也很多。指導學生感情朗讀第1自然段。

3、過渡引入:孩子們,小興安嶺除了樹木多之外,還有哪些美麗的風景呢?接下來請大家跟隨老師一起去那里近距離地看看吧。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直觀情境法,讓學生由對畫面的感知引入到對小興安嶺的整體感知,并在此基礎上有效激發了深入了解其四季特點的積極性。

二、精讀課文,感悟美景

(一)指導精讀小興安嶺的春、夏之美。

1、引導學生認真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都抓住了春天小興安嶺的哪些自然景物進行描寫的。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想象它們在春天時的特點。

(1)學生交流對自然景物的感知(寫了樹木、溪水),教師適時引導他們再讀描寫樹木和溪水的句子,看看它們各自在春天到來時都是怎樣的(樹木抽出新枝、溪水漲滿了……)。教師適時歸納板書:抽新枝、春水漲。

(2)課件播放春天樹木生長、溪水流動的動態畫面,引導學生理解“淙淙”(水流動的聲音),同時引導學生比較句子,看看這兩句話中的劃線詞語哪一個用得好,為什么?

A。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B。春天,樹木生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3)引導學生比較體會,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明確第一句話中的“抽出”更恰當生動,把春天到來時,枝條迫不及待抽枝長葉的勃勃生機寫活了。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句話。

(4)再讀課文中描寫小鹿的句子,想象小鹿生活在這樣春意盎然的樹林中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抓住“散步、喝水、欣賞”等詞語體會小鹿舒適、安逸、快樂的生活情形,體會小鹿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板書:鹿歡暢)。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注意讀出春天樹林的畫面美。

2、認真研讀課文第3自然段,看看這段話中分別又寫了哪些自然景物,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將喜歡的原因簡單地寫在旁邊。

(1)課件出示第3自然段,引導學生交流對景物的感知,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課件適時聚焦“樹木、霧、金光、草地、野花”。

(2)引導學生說說在這些描寫自然景物的句子中,自己最喜歡哪句話,原因是什么。

生:我最喜歡這一句:“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遮住了藍藍的天空。”這句話說明了枝葉長得非常茂密。

師:你從哪幾個詞語中體會到了枝葉長得很茂密呢?

生:“密密層層、嚴嚴實實”兩個詞語都說明了枝葉非常多,而且很有生機(板書:枝葉密)。

師(課件出示枝葉茂盛的圖片):你理解得非常準確,能把這句話讀好嗎?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句話、齊讀,注意強調幾個疊詞,突出枝葉繁茂的特點。

生:我比較喜歡山谷中清晨的濃霧,走進去仿佛進入了人間仙境一般。

師:我注意到了你說的是“濃”霧,說說你是從哪里體會到霧特別濃的。

生:我從“整個森林浸在”體會到的,“浸”字表明霧很多,把森林都包住了。

師:這句話中的“浸”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覺得就像是水一樣,把東西都淹沒了。

師:老師贊同你的理解,“浸”字原本指液體浸泡的意思,在這里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了霧多得就像是一片霧的海洋。

師:對,更進一步說明了霧很濃,看,都成了乳白色的海洋了(板書:霧氣濃)。

課件播放濃霧的圖片,引導學生再次體會霧多、濃的樣子。

生:我還特別喜歡陽光照在草地上的景象,陽光照得那些盛開的花兒格外美好。

課件出示畫面,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感受陽光、草地、鮮花的美好樣子,也從真像個“大花壇”體會草地上花很多(板書:野花多)。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注意想象畫面美,并用略微輕緩的語速讀出這種感受。

(二)自主探究,感受小興安嶺的`秋、冬之美。

1、過渡:孩子們,結合剛才對春、夏兩個季節的學習,說說怎樣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小興安嶺的景物美(讀句子……)。

教師適時歸納:對,抓住關鍵的詞語、句子在讀中想象體會,這無疑是理解課文最好的方式。接下來,讓我們自主學習小興安嶺秋、冬兩個季節的描寫。

2、學生自主朗讀課文第4、5兩個自然段,注意邊讀邊找出主要的景物描寫,看看秋、冬兩個季節的小興安嶺分別又給我們呈現了怎樣的畫面呢。

(1)學生交流,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抓住第4自然段感受秋天的小興安嶺的特點,歸納板書:葉飛舞、果子熟、藥材豐,播放秋天小興安嶺的圖片,引導學生從中體會小興安嶺不僅景色優美,同時還有豐富、珍貴的物產。

(2)繼續交流對冬天小興安嶺的感悟,課件適時播放冬天小興安嶺的風光圖片,引導他們體會白雪皚皚的情景,同時抓住動物們不同的表現來體會它們此時的感受(躲起來,盼著春天快點到來……),教師歸納板書:樹積雪、動物躲、盼春來。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4、5自然段,邊讀邊想象兩個季節不同的畫面。

(三)拓展延伸:如果你有機會到小興安嶺游玩,你會選擇哪個季節去?教師適時引導他們在交流的時候注意抓住文中小興安嶺的四季特點。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主要采取了“扶放結合法”,通過指導學生精讀春、夏兩個季節的景物描寫,并讓他們歸納學法,然后再按照習得的方法自主探究學習,提升了他們閱讀語言、品悟文字的能力。

三、感悟文情,課堂小結

1、想象體驗:引導學生根據對小興安嶺四季的景物描寫,說說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小興安嶺。教師適時出示課文最后一段話,歸納板書:花園、寶庫,同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注意強調“美麗的大花園、巨大的寶庫”兩個短語。

2、教師小結:這樣景色優美、物產豐富的小興安嶺,確實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最后,老師想帶你們欣賞一首好聽的歌曲《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課件播放歌曲,學生聆聽并結束學習)

板書設計:

春:抽新枝、春水漲、鹿歡暢

3、美麗的小興安嶺夏:枝葉密、霧氣濃、野花開花園

秋:葉飛舞、果子熟、藥材豐寶庫

冬:樹積雪、動物躲、盼春來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篇10】

課文

聽聽,

秋的聲音,

大樹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黃葉道別的話音。

聽聽,

秋的聲音,

蟋蟀振動翅膀,

“嚁嚁”,

是和陽臺告別的歌韻。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

送來一片豐收的歌吟。

聽聽,

走進秋,

走進這遼闊透明的音樂廳,

你好好好地去聽

——秋的聲音。

秋的聲音,

在每一片葉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顆飽滿的谷粒里。

聽聽,

秋的聲音,

從遠方匆匆地來,

向遠方匆匆地去。

聽聽,

我們去聽秋的聲音。

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教學難點: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一、導入新課

1、春天有五彩斑斕的鮮花,夏天到處是異常茂盛的綠樹,冬天遍地紛紛揚揚的雪花,那么秋天呢?在你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樣子的?

(預設:1:秋天碩果累累;2:秋天瓜果飄香;3:秋天天高云淡;4:秋天莊稼大豐收,農民伯伯可高興了。)(天氣涼了,樹葉變黃了,從樹上紛紛落下來,地里的莊稼都成熟了,蘋果紅了,石榴裂開了嘴,大雁南飛,小動物忙著準備過冬的糧食)

2、同學們,秋天不僅有繽紛的色彩,香甜的氣味,它還有好聽的聲音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秋天的世界,去聽聽秋的聲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7課《聽聽,秋的聲音》,

這是一首現代詩,誰來讀課題?

生:聽聽,秋的聲音。

師:后面的“聽”要輕聲;注意題目中的逗號,這個逗號提示我們要仔細去聽;聽聽,秋的什么?生:秋的聲音師:聽聽,誰的聲音?生:秋的聲音(引導學生讀好重音)三、初讀,聽秋聲

下面讓我們一起去讀讀秋的聲音吧!打開語文書第46頁,

1.初讀。

要求:有感情的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詞多讀幾遍。并在每一小節前標上序號。2、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

這首詩很美吧,詩人運用的詞語也很美。讓我們讀一讀吧。

(課件出示詞語,小老師帶讀。)

手臂刷刷蟋蟀振動

歌韻叮嚀掠過歌吟

遼闊大廳綻開匆匆

3、通過初讀課文,你聽到了秋天的什么聲音呢?

(生說,師隨機板書。)

板書:

黃葉刷刷

蟋蟀口瞿口瞿

大雁叮嚀

秋風歌吟

(學生都會說到這四種可以用耳朵聽到的聲音,而不可聞但可感覺的聲音在第5段)

師:秋的聲音只有這些嗎?還藏在哪兒了?(引導讀第5節)

板書:在葉子、小花、汗水、谷粒……

師:前四種聲音是我們可以用耳朵具體聽見,后面的聲音是我們聽不到,但可以感受到的,到處都有秋的聲音,這是秋天給我們帶來的一種美好感覺。

四、品讀,說秋景。

那同學們,你最喜歡那種聲音呢?為什么?

(預設:1、我喜歡“蛐蛐’的聲音,因為蟋蟀的叫聲想唱歌一樣好聽。2、我喜歡刷刷的落葉聲,這告訴我們秋天來了。)說得好!

請同學們再來輕聲讀或默讀課文1至4節,邊讀邊想象畫面,并說說“你仿佛聽到什么聲音?看到什么景象?”

1.讀的很認真,誰先來讀第一節?

(聽聽,秋的聲音,大樹抖抖手臂,“刷刷”,是和黃葉道別的話音。)

黃葉和大樹在道別時,他們說了些什么話?

(黃葉說:“大樹媽媽,我真舍不得你。”)

(大樹說:黃葉你不要走,你走了我會想你的。)

(黃葉說:大樹,你不要傷心了,我落到地上,過不了多久,就會變成肥料,到時你會長得更茁壯,我也會更茂盛。)

瞧!大樹聽了黃葉的話樂了,大家也樂了。所以咱們讀這一小節時,一方面要讀出他們道別時依依不舍的感情,還要讀出對黃葉的贊美之情。

學生齊讀第一節詩。

2、在黃葉和大樹告別的同時,看蟋蟀它在干什么?誰來讀第二節。

學生:聽聽,秋的聲音,蟋蟀振動翅膀,“口瞿口瞿”,

是和陽臺告別的歌韻。

你仿佛聽到了蟋蟀在說什么?

學生:我仿佛聽見蟋蟀說:再見了,陽臺,我明年春天還回來唱歌給你聽。

“歌韻”在這里指什么?

(學生1:歌聲、歌曲。)

老師知道大家個個都能歌善舞,其實蟋蟀也是動物界一位非常出名的歌唱家,它的叫聲非常動聽,好像在唱歌。“歌韻”在這里指的就是蟋蟀的歌聲。

看,秋天多美好,黃葉不想走,蟋蟀也不想走,我們一起來當當可愛的小蟋蟀吧!(男女生賽讀)要讀出它對秋天的留戀,喜愛之情。

3.這時大雁來了,它又在和誰告別呢?誰來讀一讀。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大雁對白云說了什么?——

學生1:白云,再見了,我要去南方過冬。

她還要“叮嚀”幾句什么?——

學生2:天涼了,要加衣裳,別著涼。

這就是“暖暖的叮嚀”。白云聽到大雁的話,心里會感到多么溫暖呀!

這時候秋風也來了,秋風掠過田野,最開心的是誰啊?(農民伯伯)誰來讀一讀

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送來一片豐收的歌吟。秋風在歌唱什么?——

它又會對農民伯伯說些什么呢?

(秋風會對農民伯伯說:1.“豐收了,豐收了,快到田里收稻谷吧!”2、玉米豐收了,農民伯伯快來采收吧。3、大豆豐收了,農民伯伯快來收割吧。)

這真是一片豐收的美景啊!農民伯伯們樂得嘴都合不住了,我們用朗讀來表達豐收的喜悅之情吧!

生分兩組比賽讀課文第三節。

4.師:在這美麗的秋天里,落葉離開了樹媽媽的懷抱,小蟋蟀唱起了離別歌,大雁飛往南方過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黃,稻子壓彎了腰,高粱漲紅了臉……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讓我們把這美好的一切讀出來吧!全班朗讀。

五、續寫,寫秋聲

1.秋的聲音在每一片葉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顆綻開的谷粒里。聽聽,走進秋,走進這遼闊的音樂廳,你好好地去聽秋的聲音。其實秋的聲音還有許多,你還能聽到哪些秋的聲音?

(蘋果成熟后掉在地上的“撲嗵”聲。小溪流水的“嘩嘩”聲。收割機的“隆隆”聲。青蛙的叫聲“呱呱”。燕子的聲音“喳喳”。“嘩啦嘩啦”稻海翻起波浪。“嘿呦嘿呦”小螞蟻忙著準備糧食過冬。“滴答滴答”秋雨在練習彈琴。“哈哈”是農民伯伯收割時的歡聲笑語。“嘩嘩”是秋風和落葉跳舞的聲音。)

2.老師:大家聽到這么多聲音!老師這里也有幾幅秋天的畫面,想不想看看啊?看了這些畫面,你仿佛聽到了什么聲音呢?

3.秋的聲音令人遐想,秋的聲音令人陶醉……讓我們模仿詩的`1、2、3小節,把自己聽到的聲音寫下來,每人寫一小段。

(聽聽,秋的聲音,

黃葉紛紛落下,

“呼呼”,

秋風弟弟吹起口哨報告冬的來臨。

聽聽,秋的聲音,

秋雨落在地上,

“沙沙”,

彈奏出動人的琴聲。

聽聽,秋的聲音,

蜜蜂翩翩起舞,

“嗡嗡’,

是它收獲甜蜜的歡歌。

聽聽,秋的聲音,

石榴露出笑臉,

“哈哈”,

美麗的籽兒撒下陣陣歡笑。

聽聽,秋的聲音,

小朋友們在郊外游玩,

“哈哈”

是他們歡笑的聲音。

聽聽,秋的聲音,

田野里一片金黃,

“咔嚓”

這是農民收割稻谷的聲音。)

六、課堂小結

是啊,秋的聲音,在大自然中,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再次來感受秋聲帶給我們的喜悅吧!

學生有感情齊讀全文。

板書:17.聽聽,秋的聲音

黃葉刷刷

蟋蟀曲曲

大雁叮嚀

教學建議

1、學生搜集各種與秋天有關的聲音,如,風聲、雨聲、落葉聲、蛐蛐聲等。老師準備一些與秋聲有關的錄音帶,適合作課文朗誦背景的音樂以及相關課件。

2、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要求與精讀課文有著明顯的不同。課文前面有一段連接語,課文學習之前要先引導學生閱讀這段連接語,以明確學習要求。

3、初讀詩歌。應著重解決兩方面的問題:(1)運用前面幾篇課文里學過的方法理解詩中詞語的意思;(2)了解詩中講了哪些事物的聲音。詩中從兩方面寫了秋天的聲音,一種是具體可感的聲音。像一、二、三、四節中寫的,落葉、昆蟲、大雁、唱歌等聲音;另一種是可心領神會而不可聞的無聲的聲音,其實是秋景給人的感受。像最后兩節中寫的秋天的聲音。

在學生了解詩歌的意思后,為了加深對詩歌的感受,還可以引導學生:(1)聽秋聲。利用錄音帶和相關課件,讓學生一邊聽秋聲一邊想象景物,使文中的秋天的聲音和相應景物形象化。(2)說秋聲。引導同學說自己了解的秋天所特有的聲音,體現秋天景物的美好。

4、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習詩歌的很好方式。在對詩歌的音節美的感受中,詩歌的內容美也能得到很好的體驗。所以教學時,可以采用范讀、賽讀等多種方式,加強朗讀的訓練和指導,讀的時候還要能同時想象詩歌所寫的畫面,讀出文中的感情和韻味。如果有音樂作背景來讀,效果會更好。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試著續寫詩文。

5、這首詩歌就是通過秋天的聲音來體現秋天的景象,所以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留意秋天更多事物和景象,搜集描寫秋天的詩歌,舉行贊美秋天的詩歌朗誦會。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9個字,掌握“浩瀚、遨游、沐浴”等詞。

2、學習詩歌,懂得小書櫥中蘊含的知識,能使人眼界開闊,生活充實,體會作者對小書櫥的喜愛之情。

3、體會關鍵此舉在表達情感方面的作用,感受讀書的樂趣。

4、有語氣地朗讀全詩。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詩歌,會認識中的生字詞。

2、熟讀詩歌,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對小書櫥的喜愛。

3、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導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小書櫥?說說你從中獲取了那些知識。

今天,老師帶領你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板書《小小的書櫥》,看看小作者是怎樣寫他的小書櫥的。

二、自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由讀書,花初步認識的字,用自己的認字方法認識它。

2、至明看火車,檢測識字情況。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體會感情。

1、自讀詩歌。

2、讀完詩歌,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3、你從那些地方感受到小作者喜愛讀書?

作者為什么把書櫥比作是“廣闊的世界,浩瀚的海洋?”

采用多種不同的方式指導學生朗讀、感悟2—5小節,體會讀書的樂趣。

讀最后一小節,面對書中的無窮的'寶藏,我們應該怎樣做?

四、配樂朗讀,放飛想想談感受。

1、指名配樂朗讀課文。

2、學完這一課,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結合自己讀書的感受來談。

3、生有感情地齊讀全詩。

五、總結評價,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再讀詩歌,進一步感受詩歌內容。

2、完成古詩《觀書有感》。

3、會寫本課生字。

導學過程:

一、直揭課題

二、感情朗讀,回顧全文。

三、完成讀一讀,背一背《觀書有感》

1、自由讀古詩。

2、再讀古詩,結合插圖,自悟詩意。

3、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背誦古詩。

四、指導寫生字

1、學生觀察生字,提出不會寫的字全班交流解決。

2、重點指導“瀚、尊”

五、總結評價,布置作業

鼓勵孩子積累好詞好句,摘抄有關讀書書的名言警句。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黎、凝”等5個生字,會寫“朝、霧”等13個字,能把“霧”“蒙”“翅”“鼻”等字寫正確寫美觀。會寫19個詞語。

2.閱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結合課文內容辨析對父親的各種判斷。

教學重點:

1.正確識字、寫字,閱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2.能結合課文內容辨析對父親的各種判斷。

教學難點:

能結合課文內容辨析對父親的各種判斷。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課題。

(一)(板書:樹林)看到這個詞,你腦海中浮現了哪些詞語呢?(預設:茂密的、碧綠的……)

詞語也是有溫度的,想象平時見到過的畫面,帶上自己的體會,就能讀出自己的感受。

(二)(補全板書:父親鳥、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

(三)齊讀課題。作者用上了一個頓號,一個“和”字,把三者聯系在了一起。

讀著這個課題,讓你想象到怎樣的畫面。

(四)找出文中寫父親、樹林和鳥之間關系的句子。

出示: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歌唱的鳥。

全文就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二、誦讀課文,初步探究。

(一)明確閱讀要求

1.(課件出示閱讀要求:同學們,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標好自然段;帶有拼音的字詞,多讀上幾次;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按照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勾畫生字新詞,借助拼音自主識字。

3.想想課文講了什么事情?

(二)學習字詞

1.出示第一組詞語:黎明霧蒙蒙獵人鼻子翅膀

(1)指名讀詞語。正音“霧蒙蒙”,作為ABB式詞語,后兩字應讀成第一聲。

(2)說說“黎明”是什么時間段?看圖驗證。

(3)指導書寫

①關鍵部件寫正確:“蒙”字不要少了禿寶蓋下的一橫;出示“鼻”字的篆文知道上半部分是“自”,不是“白”。

②關鍵筆畫寫美觀:閱讀“語文園地”第98頁的“書寫提示”,知道“霧”“蒙”“翅”三個字關鍵筆畫是撇和捺,要寫得舒展才能美觀。

③念口訣書空指導寫舒展:

撇有鋒,捺有腳,筆畫要拉長,筆鋒要展開。

④學生在田字格內書寫“霧”“蒙”“翅” “鼻”,教師對照標準評價投影點評。

星級評價:★書寫正確,★注意橫畫間距,★撇捺寫得舒展。

⑤對照標準,學生再次各寫一個“霧”“蒙”“翅” “鼻”。

2.出示第二組詞語:濃濃的苦苦的熱騰騰

(1)指名讀詞語。正音“熱騰騰”,作為ABB式詞語,后兩字應讀成第一聲。

(2)發現本組詞語的特點:都是疊詞。

3.出示第三組詞語:一瞬間舒暢凝神靜氣

(1)指名讀詞語。正音“凝”字讀作“nínɡ”.

(2)不同方法理解詞義:“一瞬間”指時間很短;做做“舒暢地呼吸”的動作、“凝神靜氣”的樣子。

(三)把握內容

1.課文用了很多段落來寫父親。主要寫了父親干什么?讀課文,標出寫父親的段落,連起來讀讀,說說發現。

2.根據回答小結:主要寫父親和我談鳥的事情。

3.全文講了什么事情?再次自讀課文,試著從文中找出以下信息。

4.借助圖表,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三、再讀課文,做出判斷

(一)讀了幾次課文后,我們對于父親有了一定了解。看課后第2道判斷題。(出示語句:

◇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鳥。

◇父親對鳥的習性十分了解。

◇父親很善于觀察。

◇父親熱愛自然。

◇父親曾經是個獵人。

(二)這些說法是正確的`嗎?

1. “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鳥。”這個說法對的嗎?

2.交流后總結方法:依據課文中的原句對這道判斷題進行判斷。板書:原句對照。

3.自主閱讀課文,對后四個說法進行判斷。

4.前后四人小組內交流,指導學生整合信息,并用上句式“我認為()這句話是(正確、錯誤)的,因為()。”說清判斷的理由。

5.用以上句式全班交流:

①父親對鳥的習性十分了解。

第二條判斷是正確的,重點交流第12-17自然段父親和“我”的對話。

“鳥也有氣味?”

“有。樹林里過夜的鳥總是一群,羽毛焐得熱騰騰的。

“黎明時,所有的鳥都抖動著羽毛,要抖凈露水和濕氣。

“每一個張開的喙都舒暢地呼吸著,深深地呼吸著。

“鳥要準備歌唱了。”

父親和我坐在樹林邊,鳥真的唱了起來。

根據學生匯報小結:父親對鳥睡覺、起床、呼吸、歌唱等生活習性非常了解,從而判斷這句話是正確的。(板書:知鳥性)

講解13、14、15自然段只有前引號沒有后引號,因為這是父親一個人說的話。

②父親很善于觀察。

這條判斷是正確的。

根據學生回答,引導關注課文1--6自然段,用“--”劃出描寫父親善于觀察的句子和詞語,抓住“上上下下”、“望了又望”、“聞了又聞”等關鍵詞句談理由,初步感知父親觀察非常仔細、全面、認真。(板書:看知鳥動聞知鳥味)

③父親熱愛自然。

這個判斷是正確的。引導學生關注第18-19段,了解父親為鳥的快樂而快樂。可見他熱愛大自然。再聯系全文看,父親喜歡樹林和鳥,了解鳥的習性,表現了他對自然的熱愛。

④父親曾經是個獵人。

這條判斷,可引導學生充分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理由。關于父親是否做過獵人,憑借課文中的信息,并不能得出明確的肯定或否定的結論,學生能自圓其說即可。

6.總結方法:

關于課文的說法對不對,有原句的時候,可以對照著原句判斷;沒有原句的時候,可以從文中找出依據判斷。(板書:聯系全文。)

四、摘抄語句,做好積累

把文中覺得優美生動的句子,抄寫下來。

五、板書設計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篇13】

1.有表達的興趣和自信,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

2.用普通話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態度自然大方。

3.認真聽別人講話,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教師:了解學生暑假生活情況,準備本課掛圖。

學生:回憶自己的暑假生活,可先對家人講一講。

教材簡析

讓學生回顧自己在暑假生活中感興趣的一件事情,并講給同學聽。在這里,“感興趣”涵蓋的面應寬泛,只要是自己想說的事都可以。如果學生沒有話題,教師要隨機應變,可以結合插圖,聯系生活,啟發學生說話。諸如看x電視、旅游觀光、玩游戲、上網查資料、學游泳、跟爸爸媽媽干活、唱歌跳舞、讀書做作業等。

認真聽別人講話,同時把要講的話說得清楚、明白,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建議本次活動用1課時。

解讀與提示

x學生如果有幾件事想說,可以提示學生從中選取最有意義的或最有趣的來講。

x學生要注意傾聽同學的發言,教師引導進行評價。

x這四幅圖描繪了小朋友假期在家的活動情況。有的讀書學習,有的玩計算機,有的學游泳,有的幫助父母做事。教師可以利用插圖啟發學生談話,從而找到話題。

教學思考與設計(參考)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度過了第一個暑假,你有什么感受?你對哪些事感興趣?講給小伙伴聽,好嗎?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我”的暑假生活。

二、師生交流

看看插圖,圖上畫了什么?你做過這些事情嗎?是怎么做的?還做過其他的事嗎?

三、學生交流

1.把你的感受講給小伙伴聽聽,可以互相提提意見。

2.分組交流。

四、全班交流

1.各組推選代表到班上交流。

2.評一評。

3.選出今天的“明星”。

五、總結

聽了同學的發言,你認為誰的暑假生活過得有意義?為什么?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口語交際·我的暑假生活》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篇14】

教學目標:

1.體會“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等詞語表達的豐富性,能簡單說出對這些詞語的感受。

2.品讀課文,能說出“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這句話的含義。

3.摘抄積累喜歡的句子。

教學重點:

體會“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等詞語表達的豐富性;能說出“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能說出“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一)復習課文中的生字詞。

1.出示第一組:獵人 黎明 瞬間

指名讀,正音。

2.出示第二組:張開的喙 驚愕地問 舒暢地呼吸

(1)指名讀,正音“喙”。

(2)發現本組詞語的特點:都有一個表示怎么樣的修飾詞。

3.出示第三組: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 濃濃的苦苦的草木氣息

凝神靜氣的像樹一般兀立的父親

(1)指名讀,正音“兀立”。

(2)指導朗讀:“的”字輕聲,根據“的”字,做好停頓。

(二)借助圖表,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課文中有一句話,說明了父親、樹林和鳥的關系,找出來讀一讀。 齊讀第一段:

父親最喜歡樹林和歌唱的鳥!

二、品讀欣賞

(一)再讀課文,思考這是一片怎樣的樹林?

(二)出示句子:

父親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

1.指名讀本句,指導讀好停頓。

2.圈畫出其中生動的詞句,并交流聚焦為“幽深的霧蒙蒙的”。

3.在學習前一課《大自然的聲音》時,也積累了很多生動優美的語句。出示句子: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場熱鬧的音樂會便開始了。

比較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小結:課文上的句子有兩個修飾的詞語。

4.想象畫面體會意境,對比“望”:

①在日常生活中,“幽深的樹林”,你能夠看到什么呢?

②“霧蒙蒙的樹林”,你還能看到什么呢?

③“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好像讓你看到了怎么樣的情景?觀看有關的視頻,說說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④在這樣“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 邊,小作者看到了什么呢?什么都沒有看到。指導朗讀句子,強調“沒有看見”“沒有聽見”:

“并沒有看見一只鳥飛,并沒有聽見一只鳥叫。”

⑤在這樣“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 邊,父親“望了又望”,他望見了什么?找出句子,指導朗讀句子,強調“一根樹枝”“葉子”

父親指著一棵樹的一根樹枝對我說:

“看那里,沒有風,葉子為什么在動?”

⑥再次感情朗讀出示的句子,指導讀好停頓:

父親/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

⑦展開想象模仿課文,用上兩個修飾詞說話:

在“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 邊,我“并沒有看見一只鳥飛,并沒有聽見一只鳥叫。”父親卻看到了( )的( )的葉子。

5.聯系生活體會意境,對比“聞”:

①在黎明,在這樣“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 邊,小作者又聞到了什么呢?

②出示語句,齊讀:

我只聞到濃濃的苦苦的草木氣息,沒有聞到什么鳥的氣味。

③聯系生活說說:

在學校或者花園或者小區里修剪樹木的時候,你聞到濃濃的草木氣息是怎么樣的?

當你讀到“苦苦的草木氣息”時,又想起了生活中的什么情景?

“濃濃的苦苦的草木氣息”,兩個修飾語連著用,寫出了草木氣息什么的特點?

④指導朗讀,正確停頓,并且“苦苦的”讀重音:

我/只聞到/濃濃的/苦苦的/草木氣息,沒有聞到/什么/鳥的氣味。

⑤在這樣“濃濃的苦苦的草木氣息” 里,“我”沒有聞到什么,可是父親聞到了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找出句子,指導朗讀句子:

“有。樹林里過夜的鳥總是一群,羽毛焐得熱騰騰的。

“黎明時,所有的鳥都抖動著羽毛,要抖凈露水和濕氣。

“每一個張開的喙都舒暢地呼吸著,深深地呼吸著。

“鳥要準備歌唱了。”

⑥展開想象模仿課文,用上兩個修飾詞說話:

在濃濃的苦苦的草木氣息里,父親聞到了( )的( )的鳥的氣味。

⑦再次感情朗讀出示的句子,指導讀好停頓,“霧蒙蒙的”讀重音:

父親/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

6.在這個春天的黎明,在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邊,在濃濃的苦苦的草木氣息里,我什么也沒有看見,什么也沒有聞到,父親卻看見了樹葉動想到了鳥,聞到了鳥味,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父親?

這是一位( )的( )父親。

7.指導感情朗讀第一段,“最喜歡”讀重音:

父親最喜歡樹林和歌唱的鳥!

(三)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1.文中還有這樣連用兩個修飾詞語的句子嗎?找出來自己讀讀,體會體會。

2.小組內交流交流。

3.全班交流:

①出示語句,指導正確停頓:

我茫茫然地望著/凝神靜氣的/像樹一般兀立的/父親。

②交流感受:

從“凝神靜氣”中體會到什么?

從“像樹一般兀立的”中體會到什么?

③指導朗讀,“像樹一般兀立的”要讀重音。

我茫茫然地望著/凝神靜氣的/像樹一般兀立的/父親。

④仿說:

這句話為我們刻畫了一位( )的( )的父親。

4.再次感情朗讀第一段:

父親最喜歡樹林和歌唱的鳥!

三、積累運用

1.背誦積累:剛剛我們通過一次次的朗讀,優美生動的語言已經記在了你的心里,來試一試。(填空,嘗試背誦)

出示1:父親突然站定,朝( )樹林,上上下下( ),用鼻子( )。

出示2:我茫茫然地望著( )父親。

出示3:我只聞到( )草木氣息,沒有聞到什么鳥的氣味。

2.同時出示三句話。

父親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

我茫茫然地望著凝神靜氣的像樹一般兀立的父親。

我只聞到濃濃的苦味的草木氣息,沒有聞到什么鳥的氣味。

感情朗讀后小結:借助兩個連用的修飾語,讓我們充分感受到父親知鳥、愛鳥。

3.小練筆:修飾語連用,不但能寫出事物的特點,還能表達人物情感,我們也來試著用一用。

霧散了,我和父親真的看到了( )的( )的鳥。

交流,評價。

四、學習總結

1. 出示語句:“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

討論:“我”為什么高興?父親如果是獵人會怎么樣?

2.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父親、樹林和鳥》,認識了一位知鳥、愛鳥的父親。也學習了課文中幾個修飾語連用的寫法。修飾語連用,句子更加優美生動,不但能寫出事物的特點,還能表達人物的情感,寫出人物的特點。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篇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在把握內容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能描述秋雨過后的早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秋雨過后大自然的美,激發起學生熱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感情和興趣。

重難點:

1、會認會寫本課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2、體會秋雨過后地大自然。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秋天嗎?

你們喜歡秋雨后的景色嗎?

今天,我們就一起欣賞一下秋雨后的美景吧!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快速地朗讀課文,圈畫出要求會認的字。

2、出示要求會認的字,指名讀。

3、師正著,開火車認讀生字。

三、整體感知內容

1、帶著生字在朗讀課文,看看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你喜歡哪一部分?

2、師生交流初步的感覺。

3、指名讀自己喜歡的部分,讓學生說說喜歡的原因。

四、書寫指導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認讀生字。

2、交流寫好每個生字的方法。

3、老師重點范寫生字。

4、學生練習寫生字,老師巡視指導。

5、給生字擴詞。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6個生字,學寫13個生字,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欣賞秋風秋雨的美景。

二、熟讀課文

1、教師放錄音讀課文,學生跟讀。

2、小組內朗讀課文。

3、教師指名讀課文。

4、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5、交流讀后的感受: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哪些地方寫得非常美呢?

6、假如你走在那樣的水泥道上,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三、感悟美景

1、出示課文插圖。

2、看著插圖找找課文中描寫插圖上內容的`句子。

3、課件出示關鍵語句。

(1)我背著書包去上學時,天開始放晴了。

(2)道路兩旁的法國……葉子。

(3)水泥道像……路的盡頭。

(4)每一片法國……水泥道上。

(5)我穿著……歌唱著……

4、有感情地朗讀課件上地內容。

5、選擇喜歡地句子多讀幾遍,說說喜歡的原因。

6、這些句子主要采用了哪種修辭手法?你能仿寫幾句嗎?

7、“一夜秋風,一夜秋雨”這句話在文中出現幾次?你能說說這樣寫的好處嗎?

四、拓展延伸

你去上學的路上,看過哪些美景呢?試著寫一段話,表達出對它的喜愛之情。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篇16】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詩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訓練學生自我感悟詩句意思的能力。

3、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4、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自然之美,語言文字之美,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提高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了解古詩所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1、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

2、激發想象:請同學們仔細聆聽這首著名的曲子,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象,這使你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

3、遷移導入:詩歌和音樂一樣,它們的美需要我們用心去想象、感受、體會。提起這首詩的作者蘇軾,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你愿意讀讀他的詩歌嗎?(學生可以朗讀、背誦、或用歌唱等多種形式來匯報,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吟唱《水調歌頭》,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對蘇軾的了解。)

4、揭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欣賞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師范讀。

二、引導自學,學有所得。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自學古詩的方法,再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進行學習。學生交流自己設計的學習方法。

2、教師推薦學法,(1)熟讀中理解題意、詩意。(2)借助字典、資料來理解題意、詞意,講出重點詞的意思。(3)由詞到句串講詩意。(4)熟讀成誦。(5)提出疑問,合作解決。

3、學生自學、教師參加入學習小組中,適時引導。

4、學生進行自學匯報:教師在匯報環節中主要起到引領作用,使學生匯報有序進行。可以先朗誦古詩,然后匯報題意,再講詞意詩意。

教師提出認真聽取他人匯報的'要求:

(1)學會聆聽,找出優點。(2)不足之處,加以補充。(3)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三、欣賞古詩,體會意境。

1、過渡:剛才我們初步通過學習這首古詩,了解這首詩的大意,但如果我們想領略其中的美,還遠遠不夠,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2、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對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3、教師提出詩歌審美三法:

第一法:讀中感受詩歌韻律美。

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詩歌畫面美。

第三法:用心體會詩歌意境美。

4、學生分組合作學習。

5、進行審美收獲的匯報交流。

(1)學生匯報通過劃停頓,標重讀,來朗讀詩歌感受到韻律美。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各種形式,來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2)學生匯報通過想象看到的美麗畫面。教師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喜歡表達的同學說說這里的山、水、雨是怎么樣的美麗。喜歡畫畫的同學來畫畫西湖晴雨時不同的景象,從而感受畫面美。

(3)感受西湖的人性美。(課件出示:美女西施)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一下她的美,注意體會濃妝與淡妝兩種不同風格的美,同時教師要滲透正確的審美思想,使學生從小樹立起正確的審美價值觀。

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詩人把西湖比做西子呢?(課件展示:西湖晴天、雨天時兩種不同的風光)

引發學生進行積極的聯想,體會作者用西子的兩種美麗來比喻西湖的晴雨不同之美,妙不可言。

(4)感悟意境,體會情感。

空蒙的山,閃動光影的水,迷蒙細雨構成了西湖的美,如果你置身其中,你能體會到什么樣的意境呢,你想說些什么。

再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詩人的感受——飽含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這時可以適時補充:杭州是蘇軾的第二故鄉,他深受百姓愛戴,所以對西湖有著特殊的愛戀之情。

(5)有感情的配樂朗讀。

四、課外延伸:朗讀描寫西湖的詩詞。

五、師生互相交流學習的收獲。

板書設計:

飲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晴:水——瀲滟

雨:山——空蒙比西子(嬌艷、迷人)

2024年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篇17】

【學習目標】

1、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

2、鞏固識字,積累詞匯。

3、初步掌握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4、積極參與展示活動。

5、拓展:說說課外知道的帶提手旁的字和姓氏。

【課前準備】

1、每人準備──本常用的字典。

2、實物投影儀、課本“語文園地二”投影片。

3、“我會認”里的生字卡片。

4、同學準備“露──手”里的內容。

5、小獎杯、紅五星若干。

【教學布置】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我的發現:

出示投影“我的發現”,指導同學發現識字方法。

⑴教師引導分析“紡”字的字形特點:“方”與“紡”有什么不同?

同學同桌合作學習:觀察兩字有什么不同?

⑵教師鼓勵同學觀察熟字與生字:你發現了什么?

同學小組合作學習,匯報:熟字與生字的讀音有關,熟字加與字義有關的偏旁組成生字。

⑶教師鼓勵用其他方法認識這些生字,如“柏、紀、織”也可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識記(伯──柏、記──紀、識──織)。

同學自主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

2、我會認:

教師輪流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認讀“我會認”里的生字。

同學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認讀并口頭組詞。

3、我會讀:

教師出示投影“我會讀”:有什么發現?

同學個別發言:帶點的字都有提手旁,字義與手的動作有關。

4、教師:誰還知道課外的帶提手旁的字?

同學個別拓展說。

二、日積月累

1、讀讀比比:

⑴教師出示投影“讀讀比比”,指導同學讀詞。

同學自由讀,齊讀。

⑵教師指導區別異同:注意每一行上下兩個詞中帶點的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同學同桌交流,區別帶點字的異同。

2、讀讀記記:

⑴教師指導讀“讀讀記記”中的內容。

同學自讀,發現姓氏歌特點。

⑵教師指導記姓氏:你是怎么記住的?

同學個別介紹記姓氏的方法。

⑶教師誰還知道課外的姓氏?

同學自由說課外的姓氏。

3、學習查字典。

⑴教師出示“龐”字。

同學認讀。(當同學答不上來時,提示同學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⑵教師出示投影“查字典步驟”。

同學看投影“查字典步驟”,認讀,全體用部首查字法查“龐”字。

⑶教師做課本上的練習,比一比誰能查得又準又快。

同學查字典競賽,每一組評一名優勝者獎勵紅五星。

三、展示臺

教師:小朋友都來露一手怎么樣?

1、組內展示。

2、選出代表在全班展示、評價,開展“擂臺賽”。

3、分類選出擂主,頒發獎杯。

848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恒压供水控制柜|无负压|一体化泵站控制柜|PLC远程调试|MCGS触摸屏|自动控制方案-联致自控设备 | uv机-uv灯-uvled光固化机-生产厂家-蓝盾机电 | 岩棉切条机厂家_玻璃棉裁条机_水泥基保温板设备-廊坊鹏恒机械 | atcc网站,sigma试剂价格,肿瘤细胞现货,人结肠癌细胞株购买-南京科佰生物 | 北京乾茂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热缩管切管机-超声波切带机-织带切带机-无纺布切布机-深圳市宸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 净水器代理,净水器招商,净水器加盟-FineSky德国法兹全屋净水 | 云南丰泰挖掘机修理厂-挖掘机维修,翻新,再制造的大型企业-云南丰泰工程机械维修有限公司 | 轴流风机-鼓风机-离心风机-散热风扇-罩极电机,生产厂家-首肯电子 | 消泡剂-水处理消泡剂-涂料消泡剂-切削液消泡剂价格-东莞德丰消泡剂厂家 | Trimos测长机_测高仪_TESA_mahr,WYLER水平仪,PWB对刀仪-德瑞华测量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印刷人才网 印刷、包装、造纸,中国80%的印刷企业人才招聘选印刷人才网! | 碎石机设备-欧版反击破-欧版颚式破碎机(站)厂家_山东奥凯诺机械 高低温试验箱-模拟高低温试验箱订制-北京普桑达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无线对讲-无线对讲系统解决方案-重庆畅博通信 | 丹佛斯变频器-丹佛斯压力开关-变送器-广州市风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直埋管道-聚氨酯发泡保温管厂家 - 唐山市吉祥保温工贸有限公司 | 「银杏树」银杏树行情价格_银杏树种植_山东程锦园林 | 发电机价格|发电机组价格|柴油发电机价格|柴油发电机组价格网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_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不卡_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AV_精品一区美女视频_日韩黄色性爱一级视频_日本五十路人妻斩_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4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四区_国产小萍萍挤奶喷奶水_亚洲另类精品无码在线一区 | 发电机组|柴油发电机组-批发,上柴,玉柴,潍柴,康明斯柴油发电机厂家直销 | 微妙网,专业的动画师、特效师、CG模型设计师网站! - wmiao.com 超声波电磁流量计-液位计-孔板流量计-料位计-江苏信仪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AGV叉车|无人叉车|AGV智能叉车|AGV搬运车-江西丹巴赫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断桥铝破碎机_发动机破碎机_杂铝破碎机厂家价格-皓星机械 | 洗石机-移动滚筒式,振动,螺旋,洗矿机-青州冠诚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POM塑料_PBT材料「进口」聚甲醛POM杜邦原料、加纤PBT塑料报价格找利隆塑料 | 好杂志网-首页| 杭州公司变更法人-代理记账收费价格-公司注销代办_杭州福道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高柔性拖链电缆-聚氨酯卷筒电缆-柔性屏蔽电缆厂家-玖泰电缆 | 一氧化氮泄露报警器,二甲苯浓度超标报警器-郑州汇瑞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细沙回收机-尾矿干排脱水筛设备-泥石分离机-建筑垃圾分拣机厂家-青州冠诚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电脑刺绣_绣花厂家_绣花章仔_织唛厂家-[源欣刺绣]潮牌刺绣打版定制绣花加工厂家 | 钢板仓,大型钢板仓,钢板库,大型钢板库,粉煤灰钢板仓,螺旋钢板仓,螺旋卷板仓,骨料钢板仓 | 在线钠离子分析仪-硅酸根离子浓度测定仪-油液水分测定仪价格-北京时代新维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 陶氏道康宁消泡剂_瓦克消泡剂_蓝星_海明斯德谦_广百进口消泡剂 | 中视电广_短视频拍摄_短视频推广_短视频代运营_宣传片拍摄_影视广告制作_中视电广 | 中高频感应加热设备|高频淬火设备|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不锈钢管光亮退火机|真空管烤消设备 - 郑州蓝硕工业炉设备有限公司 | 矿用履带式平板车|探水钻机|气动架柱式钻机|架柱式液压回转钻机|履带式钻机-启睿探水钻机厂家 | 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官网)│深圳眼科医院│医保定点│香港希玛林顺潮眼科中心连锁品牌 | 壹作文_中小学生优秀满分作文大全| 闭端端子|弹簧螺式接线头|防水接线头|插线式接线头|端子台|电源线扣+护线套|印刷电路板型端子台|金笔电子代理商-上海拓胜电气有限公司 | 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恒温恒湿箱|恒温恒湿试验箱|恒温恒湿老化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价格报价-广东德瑞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