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語文教案 > 五年級 >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

時間: 新華 五年級

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想知道如何寫出優秀的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嗎?這里為大家分享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快來學習吧!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能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誦讀《長相思》,進一步感受詞的抒情韻律。

2、了解“風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詩詞中的特殊情味。

3、通過想象、質疑、情境誦讀,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重點】

在想象、質疑和情境誦讀中,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難點】

在移情想象中建構“故園”的豐富意象,體味“故園”的文化意蘊。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長相思》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師:在王安石的眼中,鄉愁是那一片吹綠了江南岸的春風;而到了張籍的筆下,鄉愁又成了一封寫了又拆、拆了又寫的家書。那么,在納蘭性德的心中,鄉愁又是什么呢?

(二)讀準《長相思》

結合誦讀穿插討論:

──“更”為什么要讀平聲?

──什么人聽得到打更的聲音?更聲對這些人意味著什么?

──“風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先刮了一更的風,再下了一更的雪”的意思?

師:詞讀到這里,你們有些什么印象和感覺?

(三)讀懂《長相思》

師:帶著這些印象和感覺,默讀《長相思》,看看書中的插圖,讀讀書中的注釋,想想這首詞大概講了怎樣的意思。

讀后討論:作者的“身”在哪里?你們是從哪兒讀出來的?

(指名多位學生回答)

師:這里站著好多位同學。作者的身在哪兒?這些站著的同學就是作者的身經過的點,他經過了崇山峻嶺,他經過了小河大川,他經過了山海關外,他經過了軍營的帳篷,他還經過了許許多多的地方,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話,作者身在征途上。

(板書:身在征途)

師:作者的“心”又在哪里?(板書:心系故園)你們是從哪兒讀懂的?

師:同學們,作者身在征途,心卻在故園。把它們連起來,(在這兩句上畫一個圓圈)你有什么新的發現、新的體會?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篇2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解題讀題

1、 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這節課里,我們要一起來歌頌一個人,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人,一個生命短暫而又永生的人,他曾經寫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他是誰呢?他就是“雷鋒”!(相機板書:雷鋒)

2、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深情地呼喚出這個名字吧!

(全班齊——“雷鋒”)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頌雷鋒的詩——《雷鋒之歌》(相機板書:之歌)出示課件①(6、雷鋒之歌)

引導學生讀題。

二、 預習反饋,整體感悟

1、師真情范讀課文

詩人是怎樣歌頌雷鋒嗎?他為什么要歌頌雷鋒?聽老師閱讀本詩,注意老師朗讀時的情感、節奏和語氣。

2、激發學生朗讀熱情,自由地有感情地反復練讀全詩,注意讀準生字讀音。

3、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交流自己的感悟,整體把握詩意。

(本詩贊美和歌頌了雷鋒年輕、短暫而光輝、偉大的一生,頌揚了雷鋒忠于黨,一心為人民的精神,這樣的概括依學生的回答而相機引導,不必追求完滿的答案。)

三、 品讀詩歌,體悟感情

1、學習1、2節

(1) 指名朗讀1、2節,其他同學思考;“唱”在這里可以換成什么詞?

引導學生體會:“唱”表達的是詩人心中的歌頌,贊美之意。

(2) 通過教師的簡要講解使學生明白“無數功勛”指的是雷鋒所做的不計其數的好事,貢獻之大,可比將軍;“不朽詩文”指他所寫的《雷鋒日記》流傳廣泛,里面所表現出的精神永存;“一滴小小的春雨”喻示雷鋒的平凡,“滲透”表現其精神在人們心中扎下了根。

(3)此時此刻,你的心中升騰起一種怎樣的感情?

相機指導朗讀,讀出贊頌和崇敬之情。

2、 學習3——6節

(1) 指名朗讀第3節。

引導學生談體會,相機抓住“億萬”“二十二歲”之間強烈而鮮明的對比,體會雷鋒生命短暫而影響巨大,感悟這個問句的語氣不僅是疑問的,還包含感嘆和崇敬。

齊讀本節。

(2) 教師范讀第3節過渡,“答案就在后面的詩句中。” ,直指本詩的重點節。

(3) 自由讀第4節,邊讀邊想,找找答案。

①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讀著讀著,你發現雷鋒成了(一滴水),成了(剛展翅的鳥),成了(才點亮的的燈),成了(剛敲響的鼓)。

思考:作者把雷鋒比作“一滴水”“剛展翅的鳥”“才點亮的燈”“剛敲響的鼓”,讓你感受到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雷鋒的一生是年輕而短暫的,特別能從“剛”“才”“剛”體會到。

②過渡:作者把雷鋒比作了這么多的事物,哪個比喻最能打動你的心,讓你感受到雷鋒的精神?

引導學生交流:先讀讀詩句,再結合自己搜集的雷鋒故事來談談體會,教師相機提煉出雷鋒忠于黨,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品質。

相機出示課件②,幫助學生感受雷鋒的精神品質。

③教師小結:作者精心選用一組相關聯的美好事物,贊揚了雷鋒忠于黨,一心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比喻生動傳神,讓我們閱讀更有味道,這就是詩歌語言的美妙。詩歌的美還表現在節奏上,請同學們練習朗讀,讀出詩歌的節奏美,情感美。

④ 練習朗讀第4節,指名讀(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評讀。

師提議師生配合讀。

出示課件③

⑤引導仿寫句子

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戰士,就是這樣一段短暫的人生,卻將自己所有的光和熱都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詩人用“一滴水”“剛展翅的鳥”“才點亮的燈”“剛敲響的鼓”來贊美他,我們用什么來贊美他呢?

出示課件④ 學生仿寫交流,有感情地讀讀。

(4)學習5、6節

① “啊,雷鋒!”此時,作者才點明歌頌的對象,“啊,雷鋒”是情不自禁的熱情宣泄,同學們,讓我們想象雷鋒此時就站在我們面前,誰來向他讀出自己的贊美。

指名讀第5節,引導學生從4個“你不為自己”體會雷鋒一心為人民,一心為公,不爭名利,不謀私利。

② “啊,雷鋒!”作者再一次發出心底的吶喊,情感噴涌而出,誰來讀讀第6節?

指名讀第6節,引導學生注意此節詩與上節詩表達形式上的變化,4個“你”后面都加了逗號,停頓時積蓄感情,更好地表達出作者心中更加濃烈的感情。

指導朗讀。

3、學習第7節

過渡:雷鋒一生雖然短暫,精神卻永存;雷鋒無私奉獻,有著壯麗人生,雷鋒只是一個普通的士兵,可他的精神卻能夠永垂不朽,永放光芒!誰來讀讀第7節?

指名讀,齊讀。

教師小結:在這里,普通的職務與高尚的人格再次形成反差,高度地贊揚了雷鋒精神將穿越時空,永垂不朽,永放光芒!

四、拓展,總結課文

1、出示課件⑤《雷鋒日記》中的精彩片段,生讀后談感受。

2、總結:任何社會都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雷鋒精神包含著高尚的道德、理想和信念。他的生命價值就在于把自己的火熱的青春全部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他那不可磨滅的美好形象,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相機出示課件⑥:毛主席為雷鋒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就是號召我們學習他忠于黨,為人民服務,一心為公的精神。讓我們一起向雷鋒同志學習,做雷鋒式的好少年!

五、課外作業

出示課件⑦

1、仿寫本詩的5——6小節,表現雷鋒的一心為公和平凡人生里的偉大精神.

2、摘抄<<雷鋒日記>>中的精彩句段,并加以品析。

板書設計:

6、 雷鋒之歌 忠于黨

為人民服務  一心為公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義;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凡卡悲慘的生活遭遇,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了解插敘的反襯作用,對比寫法和含蓄結尾對突出中心的作用。領悟文章將作者敘述、信的內容和回憶插敘結合在一起的表達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讀自悟和動手標記,理清文章條理;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凡卡寫信的內容以及描寫他的神態、動作、聯想的段落,了解他的內心,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精讀,學習文章表達手法。

3、情感與態度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沙皇統治下窮孩子的悲慘生活,激發學生痛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養愛國之情。

二、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凡卡寫信的內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難。

三、教學難點:理解凡卡寫信過程中的聯想和文章結尾的含義,領悟文章將作者敘述、信的內容和回憶插敘結合在一起的表達方法。

四、教學時間:3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明確任務

大家接觸過哪些外國文學?上節課同學們初步自學了這篇課文,按寫信前、寫信、寫信后的順序理清了文章的層次,并從凡卡寫信前的動作、神態中體會出他當時的心情是十分害怕的。這節課我們繼續運用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聯想來了解人物內心的方法學習寫信這部分內容。

二.情境導讀,直奔重點

1.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到寫信這一部分內容包括信文和凡卡的回憶。下面先請同學們看看凡卡寫給爺爺的信(師范讀,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想一想:凡卡在信中所寫的內容中什么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板書:學徒生活苦)

2.課文哪幾自然段集中體現了凡卡學徒生活的苦?(尤其是第8自然段)

3.自由朗讀這幾段8、10、15,尤其第8自然段,想一想: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凡卡在城里學徒生活的悲慘?把感觸最深的詞句劃上記號,然后談體會。(著重從挨打、挨凍、挨餓三方面進行引導歸納)

①(描寫凡卡挨打的句子),引導學生運用正確學習方法體會:

抓住重點詞語:抓住拖、揪、揍等動詞認真加以體會,再想象凡卡挨打時的慘狀,并結合凡卡挨打的原因深入體會凡卡生活的苦。

多問幾個為什么:為什么挨打?怎樣打?打成什么樣?

聯系下文:打昏了,連狗都不如

②引導學生從睡在過道里、簡直沒有、一點兒、稀等描寫凡卡挨凍、挨餓的詞句中進一步體會他生活的苦。

③綜合老板、老板娘、伙計們對凡卡的態度,從直戳、捉弄等詞中體會凡卡生活的孤獨。

小結:課文就是這樣從幾個方面寫出了凡卡生活的悲慘痛苦。

4.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讀進一步體會凡卡生活的苦。(著重從語氣、重音、停頓、心情幾方面進行引導)

①如果你就是可憐的凡卡,你會用什幺樣的語氣跟爺爺說?(乞求)指名朗讀第8自然段的后四句話。

②自由朗讀,體會一下把哪些詞讀成重音更好一些?(再也、發發、跪下等)說說為什幺?再指名朗讀。

③在這短短的四句話中,作者用了兩個省略號,在這里表示什么意思?(因難過而寫不下去)

④小結:此時此刻,凡卡正赤著雙腳,跪在冰冷的地上,向爺爺訴說著自己的種種不幸,求爺爺盡快地帶他離開這個火坑。這點點省略號就像是辛酸的淚珠。(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情境,從而懂得朗讀帶省略號的地方時,停頓的時間要長一些)

⑤體會描寫凡卡寫信時的動作的句子,引導學生從撇撇嘴、抽噎了一下這些帶點的詞語中體會凡卡極度痛苦的心情。

⑥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讀前面的四句話。

三、進行對比,突破難點

1.過渡:如果說在凡卡眼里,莫斯科的學徒生活是苦的,那么同樣在他眼里,什么生活是快樂的呢?(和爺爺一起在鄉下生活的情景)。(板書:守夜砍樹樂)

2.指名把凡卡和爺爺一起砍圣誕樹這件事快快樂樂地朗讀出來。

3.鄉下生活真的就那么美好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引導學生從爺爺冷得吭吭地咳、縮成一團兒、凍僵等詞句中得出結論――鄉下生活實際痛苦)

4.鄉下生活既然很苦,為什么在凡卡的回憶中卻是那么美好呢?

(引導學生把鄉下生活和莫斯科生活進行對比,進而弄懂作者寫鄉下生活樂是主了襯托學徒生活的苦)

5.小結寫作方法:對比,襯托

通過讀和同學們自己的分析,我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凡卡無論在鄉村還是在城里他都沒有好日子過;無論到了哪里他的命是運都悲慘的。作者采用的這種把鄉村的貧窮、無耐和城里的悲慘、孤獨放在一起寫,讓人讀完之后更加同情、一目了然凡卡的悲慘命運。這樣的寫法叫對比。同時我們還能夠從凡卡含淚帶血呼喊中看到作者有意識地用農村生活來襯托城市生活的悲慘。這是本課在表達方法上又兩個重要特點。

四、小結練筆

片段練習:《我和凡卡比童年》

五、布置作業

凡卡的命運為什么會這么悲慘?去查找資料了解原因。

板書設計:

21、凡卡

學徒生活鄉村生活

挨打挨餓挨凍砍圣誕樹

苦對比樂

反襯

命運悲慘

課后反思:

這篇課文是一篇傳統課文。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反映沙皇統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悲慘命運,揭露了社會制度的黑暗。本單元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人物各自不同的生活經歷,增加人生閱歷,激勵他們從小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并指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基礎上,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領悟文中所采用的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在教學本課時,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巧設疑問理清文章思路;以朗讀指導為主,按文章中信的內容、插敘的內容、作者的敘述內容三部分品讀課文。首先讀信的內容走進凡卡的現實生活,了解一個九歲孤兒小小的、并不過分的愿望,從中體會凡卡為什么撕心裂肺地反復請求爺爺帶他回鄉村里去。再讀插敘的內容走進凡卡的夢幻世界,了解凡卡的內心情感,向往鄉村快樂的生活,激發學生對凡卡更加強烈的同情心。然后讀作者的敘述內容體會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匠心獨運的結構安排,體會文章采用的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從而深入體會文章蘊含的深刻思想感情,把文章內容和社會大背景聯系起來,進一步啟發學生去探索作者契柯夫的其它作品,了解作者的寫作特點,了解作者的作品特點。同時讓學生把自己的童年,與凡卡對比,襯托凡卡的悲慘童年,激起對凡卡的同情,進而珍惜自己的童年。在仔細閱讀信的內容的環節,以哪些地方最能體現凡卡在城里學徒生活的悲慘?這一問題貫穿教學,指導學生仔細閱讀第8、10、15自然段,體會凡卡學徒生活的悲慘,在根據自己的分析和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樣通過對重點段落扣住詞句的分析,走進凡卡的現實生活,讀懂課文,體會情感,并通過朗讀將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然后再讓學生思考鄉村生活是不是會更好一些呢?,讀插敘部分,說感受,聯系前文理解在冰天雪地中砍圣誕樹既冷又累,但在凡卡的回憶中卻是那么美好、快樂、有趣,這正更說明了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獨和痛苦。通過讀和同學們自己的分析,已經清楚地認識到凡卡無論在鄉村還是在城里他都沒有好日子過;無論到了哪里他的命是運都悲慘的。既而讓學生感受到作者采用的這種把鄉村的貧窮、無奈和城里的悲慘、孤獨放在一起寫,讓人讀完之后更加同情、一目了然凡卡的悲慘命運,這樣的寫法叫對比;同時還能夠從凡卡含淚帶血呼喊中看到作者有意識地用農村生活來襯托城市生活的悲慘。領悟本課在表達方法上又兩個重要特點。

根據課堂效果來看,學生情感投入,學有所悟,能以較好的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整節課完整緊湊。今后教學對于課堂生成的問題要多研究,這樣能更好的提高課堂效果。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認識本課生字,背誦喜歡的詩歌。如果有興趣,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教學重點:

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把上學期同學們有關理想的文章引入課堂,引發對夢想的談話。

二、學習《我的寫作夢》

(一)導讀引入,激發興趣

指名讀導讀部分的前三句。

師導:今天我們要學習兒童詩。剛才同學們讀的我們班級墻報上的《理想》這幾句話實際也可以稱得上是一首抒發童年夢想的詩。現在請同學們把課文讀一讀,看看它能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

(二)自學兒童詩,讀通、讀順、把體會和不懂得地方作上記號。

回憶學習方法,用不同色彩代表不同含義的批注。

(三)同學們在下面自由交流。

1、老師巡回,參與討論。

2、重點關心學習有困難的同學,與他們一起思考。

3、對學習優秀的同學,注意提高要求。

(四)全班交流。

可以代表討論小組,也可以代表個人。

(五)老師檢測生字詞學習情況。

注意區別形近字,重點解釋“鉛字”的意思。

(六)認真朗讀課文。

三、小結課文,課堂練習。

第二課時

一、全班一起朗讀課文。

二、繼續學習。

(一)指名上臺,其他同學在下面,聽寫和解釋。

(二)誦讀詩歌,感悟想象

1.生自由讀詩。想想每個小節作者所表達的愿望。

2.指名分小節讀詩,想一想,每節寫什么?

3.指名說作者在每一個小節里所表達的美好心愿。

4.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一個小節,為什么?

5.學生自由品讀詩句。

(1)“我”為什么沉甸甸的信,就像是放飛的翅膀?

(2)“我”為什么決的郵筒像一只大大的儲蓄罐,存進去的又是夢想?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如,平日里看見陽光的感受、腳踩土地的感覺以及結合天空、白云的樣子和土地上草木蔥翠的情景,談感受。

6.生展示讀,并說說自己在讀的過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7.比較讀,看看誰能通過朗讀表現詩歌所表達的意境。

(三)回歸全詩,感受意境

1.師:讓我們把整首詩串起來完整地讀一讀,邊讀邊想,詩人是怎樣表達自己的美好夢想?這首詩在表達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鑒的地方?

2.生談自己的發現。教師引導學生小結。

3.生再次自由讀文,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

4.全體齊讀。

三、總結作者的寫作方法。

1、選擇真實樸素的寫作材料。

2、展開想象,用心理活動表達對夢想的追求。

3、充滿童趣,充滿生活氣息。

四、你也寫一首兒童詩?

板書設計:

1、我的寫作夢

作品——放飛()

郵筒——秘密大吃一驚

一天天等待

儲蓄罐——一個夢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篇5

學習目標:

1、結合詞意,用貼切的情感朗讀課文。

2、通過細讀詞句,正確理解詞的字面、全詞的意思。

3、理解關于詞的初淺的常識。

課前準備:

1、查字典,掌握“畔、帳、更、聒”四個字在這首詞中的正確讀音和意思。

2、聯系地圖,大概知道:作者從何處出發?此時身在何處?前往何處?聯系資料,了解:作者此行的目的。

3、閱讀關于這首詞的背景資料和兩種不同理解的賞析,初步形成自己對這首詞的理解。

4、反復朗讀課文,思考:用怎樣的語氣來貼切地讀好每一句詩。

教學過程:

一、初讀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與停頓。

2、揣摩朗讀,同學互演,有不同意見的小組提出來。

二、細讀

1、理解上闋(què)詞意,用貼切的感情朗讀上闋。

(1)理解:“山一程,水一程”的正確解釋。

交流預習過程中你對這句詞的意思的理解;

介紹“互文見義”,這是古詩文寫作中的一種方法,意思為:

越過了一程又一程的山和河。

試著用一個詞語表達“山一程,水一程”的意思。

(2)辨析“身從何處、在何處、向何處”。

讀詩句——看地圖——明去向。

(3)辨析“夜深千帳燈”,并理解其含義。

介紹辛棄疾的《破陣子》;

將辛棄疾的沙場英雄氣概與納蘭性德從心底流露出的對自然生活的渴望與欣然作比較,感受納蘭性德深深的愛與痛。

用貼切的情感朗讀上闋。

2、理解下闋詞意。

(1)理解“風一更,雪一更”的正確意思。(互文見義)

讀“風一更,雪一更”想到了一個什么詞語?

交流你對“風一更,雪一更”的理解。

(2)理解“聒”,“夢不成”,“無此聲”。

“聒”,嘈雜的是什么聲音?

因為什么而“夢不成”?

“此聲”指什么聲音?家鄉真的“無此聲”嗎?

(3)用貼切的情感朗讀下闋?

3、朗讀全詞。用下闋中的一個詞概括全詞的主題。

4、理解真正的“故園”“鄉心”。

(1)真正的“故園”指什么?

字面意思:故鄉;

含著意思:自然、自由的生活。

(2)真正的“鄉心”指什么?

“故鄉”在何方?

納蘭性德真正思念的是什么?

5、這首詞有令你感動的東西嗎?你為何感動?

6、完成作業本作業。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篇6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六組元第21課搭石

【設計理念】

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求發展,扎扎實實求發展,回歸常態的語文教學。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旨在通過體會重點語句感悟課文內容,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美好的情感,并由文想開去,感悟生活中相互關愛帶來的快樂。

《搭石》是農民詩人劉章寫的一篇散文,語言樸素而清新,意境秀美。文章截取了農村生活中幾個非常平凡的鏡頭,但平凡中透出深意,樸素中閃爍出鄉親之間那種極淳樸、原生態的人性美。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按照一定的順序截取了五幅畫面: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什么是搭石”(即“擺放”搭石的畫面),第二自然段寫了“調整”搭石的畫面,第三、四自然段寫了幾種不同情況下的“走”搭石的畫面:普遍的“一行人走搭石”,典型的“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青年人、老人走搭石”。

【學情分析】

學生在本冊第一單元的學習中強化了“邊讀邊想象,從作者生動的描寫中想象畫面”,即“變話為畫”的閱讀方法。教學本課,繼續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深刻體會人與人之間純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課文內容想開去,聯系自己讀過的和身邊發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同時,四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自主閱讀的能力,能借助工具書理解詞句,并能聯系上下文對相關詞句談談自己的感受,具備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但往往不能深入文本。

【設計說明】

根據課文特點及課后練習的要求,第一課時的教學,合理取舍課文內容,抓住“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一中心句,緊緊圍繞“一行人走搭石、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背老人走搭石”這三部分文字,通過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品讀,使學生讀出了美的畫面、美的情境,體會到了景美、人美、人與自然的和諧美,閱讀變成學生個體對文本的感受和具有創造性的鑒賞。運用多種教學形式重點研讀“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伏”“理所當然”等詞語,對學生進行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的知識水平有一個切實的提高。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以隨文識字為主要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二)、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能進行簡單的仿寫。

(三)、情感目標:,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通過平凡的事物感受美。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

【教學難點】

通過平凡的事物感受美。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背景資料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文本導入,引出搭石,揭示課題。

1.導入:這個小山村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有名的花果之鄉,桑蠶之鄉;有崇山峻嶺,茂密森林;有叫不出名字的飛禽走獸,有采不完的珍貴藥材。山川,如畫;流水,似歌。但作者每每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一曲明快輕松的樂曲,配以教師的深情描述,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的美的意境之中;幾塊形態不一的石頭平整地跨過小溪,喚起學生對“搭石”的形象感知。】

二、整體感知,初品“搭石”,引發深思。

1.學生自由閱讀課文。

師:孩子們,如果你是劉章的鄉親,你能不能用書中的話語告訴大家什么是搭石?

2.出示句子:進入秋天,天氣轉涼,家鄉的人們……這就是搭石。

指名讀,相機指導“間”的讀音。

3.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搭石?交流搭石給你留下的印象。

4.搭石給劉章爺爺留下的印象: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板書:“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設計意圖:學生帶著問題讀書,是一種很好的讀書習慣,扣住了文章的精華,抓住了讀文章的主體感受,起到了以面促點的作用。】

三、精讀課文,深入體會,品味搭石。

默讀2-4自然段,想象畫面。思考: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的風景?你是從哪句子讀出來的,把這些句子畫下來。í

(一)預設畫面一:一行人走搭石。

1.讀通句子。相機正音:行xíng

2.品析“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蘊含的聲音美、畫面美、意境美。

☆學習新詞“協調有序”

(1)查字典理解“協調有序”。

協調:配合得適當;“序”生字,掌握音形義;協調有序:配合得適當,很秩序。

(2)聯系上下文,創設真實情境理解詞語“協調有序”。

師:作者寫得如此生動,使我們如同身臨其境,現在讓我們走到那一行人當中去吧,通過朗讀把畫面展現在大家的面前。

師生合作讀。

用擊掌的方法來感受音樂般的美。

(3)你彷佛看到什么?(協調有序)聽到什么?(踏踏的聲音)

【設計意圖:詞語教學應該是有層次的。讓學生查字典理解“協調有序”字意,再做動作理解詞義。通過創設情境,一次一次朗讀,帶領學生走進文本;再通過拍擊節奏,幫助學生想像畫面,同時,也讓學生深入體會到了畫面的美。】

☆學習新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1)聯系語境、想象畫面理解“清波漾漾”。

(2)查字典、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人影綽綽”。

“綽”字是什么意思?(綽約:柔美。)

讀疊詞,在文中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

把詞語讀出韻味,把詞語讀成畫面。

3.創設情境,深入體會聲音美、畫面美、意境美。

師:是啊,一幅如此優美的圖畫,真是讓我們久久沉醉,請大家閉上眼睛(播放音樂,變換文字的排列,范讀;配樂情境引讀)。

師:同學們,劉章爺爺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過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記這樣的情景——(生融情朗讀)

4.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師:因為搭石帶給人們如詩如畫的感覺,所以作者說(指板書)——(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的風景。)

【設計意圖: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精詞妙語,引導學生體會語感,培養學生語言感受能力,力圖把詞語教學高效、豐滿、立體。】

(二)預設畫面二:

一行人走搭石是美麗的風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1.談談你對這幅畫面的感受。(禮讓、謙讓、很有禮貌、……)

2.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正是鄉親們的謙讓美,溫馨美,所以作者說(生齊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三)預設畫面三:

1.那么“青年人”和“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2.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感悟心靈美。

(1)學習生字:伏。

(2)做“伏”的動作,再現情景,相機點撥:生活中最基本的美德,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3)簡介《搭石》寫作背景。

劉章是當代詩人,出生在河北的一個山村,對搭石的印象非常深刻。三十年前,劉章爺爺來到大城市工作,當他看到人們搶著擠公共汽車的時候,看到人們無序地忽然橫穿馬路的時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鄉潺潺的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覺得搭石上有情,有愛,有美,于是1980年,他寫出了散文《搭石》,把他心中長留的那份景、那份情傳達給我們。3.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師:因為搭石上有情,有愛,有美,所以……(生齊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設計意圖:三個畫面,有主次地教學,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并且通過三次吟誦中心句,每次都有不同體會和感悟,層層深入,步步遞進,一詠三嘆,不露痕跡的理解人文內涵。】

四、想象拓展,補充畫面,升華情感。

1.師:小小的搭石,給作者留下了那么多的回憶,搭石上發生的故事又何止這此,還會有誰從搭石上走過,還會有怎樣的故事給我們留下美好的畫面呢?你能不能仿照課文中的句子,寫幾句話。

2.課件出示:

假如遇到____________,________總要___________,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3.交流寫話。

師:當我們把情感傾注于筆端的時候,也寫出了如作者一樣值得品味的語句來。

【設計意圖:為學生搭建了一個表達個性化見解的平臺,學生在這個平臺上表達自己的看法、評價等,師生之間可適時適當地展開對話,老師稍加啟發,既能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又能在充分的對話中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

五、回顧總結。

還有很多的假如……假如………是的,這一切美好的情感,都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理所當然。這種種的理所當然深深地扎到作者的靈魂深處,深深地扎到我們的靈魂深處,劉章爺爺對搭石念念不忘,他會由衷地贊美——(生齊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我們對搭石念念不忘,我們也會由衷地贊美——(生齊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設計意圖:“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句子,是對課文2-4自然段具體內容的一個概括。這美麗的風景,是由鄉親們“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構成的。板書是課文的中心思想,也是學生學習此文的收獲。】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篇7

教材分析:

《葉公好龍》是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第二學期第一單元的一篇文言文,這是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寫了古代的春秋時期,陳國有個葉公,他非常喜歡龍,他家里的梁、柱、門、窗和日用擺設上都雕刻著龍,連衣服被子上也繡著龍,屋里墻壁上也畫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很感動,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這條真龍的龍頭從窗戶探進來,龍尾拖在廳堂里。葉公一見,嚇壞了,呼叫著逃走了。現在這也是一個成語,比喻表面愛好某種事物,而實際上并不是真正愛好

教學設想與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并能理解其意思。

過程與方法:

1、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通過了解故事意思,體會出課文蘊涵的寓意,從而教育學生要表里如一。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并復述故事。

情感態度價值觀:搜集與龍有關的寓言、成語或故事等。

教學準備:

錄音機計算機

教學重點、難點:

雖然學生接觸過古文,但是它與白話文相比,在用詞造句上還是截然不同的。學生能否正確的斷句,流利的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要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為本課的重點。從理解課文來看,難點在于讓學生讀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蘊涵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利用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畫面,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是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的關鍵。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通過了解故事意思,體會出課文蘊涵的寓意,從而教育學生要表里如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上學期我們一起學習的寓言故事《掩耳盜鈴》,還記得偷鈴人的愚蠢嗎?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個故事嗎?

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全班交流。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新的寓言故事《葉公好龍》。板書:葉公好龍。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連詞劃出生字。

2。小組交流自己認為比較難記的生字,并想辦法記住。

3。集體檢查:

(1)多音字:

好hǎo()發fā()還huan()

hào()fà()hai()

(2)辯字義:

牖:you窗戶。窺:kui偷看。鑿:zao鑿子,(挖槽或穿孔用的)一種工具。寫:古時候是“畫”的意思。

三、再讀課文,感悟寓意。

1、師范讀。找出課文里描寫葉公處處喜歡龍的句子讀一讀,當真龍來了,他的表現又是怎樣?讀一讀。

2、學生自由朗讀。

3、指明讀,分角色讀。

4、指導背誦。

5、揭示寓意:這則寓言是比喻像葉公這樣的人,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但實際上并不真喜愛。告訴我們,做人要做表里如一的人。

四、總結。

1、學了寓言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你還知道那些寓言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展開想象,復述《葉公好龍》。

2、學習文中的寫法,用“總起一分述”的方法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出課題。

1、寓言

2、齊讀課文。

二、品讀課文,感知質疑。

1、自由讀,邊讀邊想: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2、指名讀,其他同學及時指正。

3、交流

三、細讀課文。

1、從哪些句中看出葉公非常喜歡龍?板書:非常喜歡

指名讀→為何這樣讀→指導讀→師生共同讀(總、分)

2、葉公真的喜歡龍嗎?見到真龍時的葉公怎么樣?板書:害怕極了

齊讀→找詞(表現他害怕的詞)→說話練習(總起一分述)

模仿說話,練習寫法。

(1)小結寫法:圍繞一個意思,可以從幾個方面,也可以從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還可以用整齊的句式把這個意思說具體。

(2)激情說話:能用這樣的方法介紹人你的一些情況嗎?學習、愛好、課余生活、你的朋友、你的家人等等。想一想,準備說哪一點?→交流

(3)寫話練習

(4)交流、點評

(5)師范說

4、展開想象,創造性地復述《葉公好龍》

板書:真龍聽說想說做

四、揭示寓言。

1、你覺得葉公是個怎樣的人?(表面、心里、不一樣)

2、寓言要告訴我們什么?(表里如一)

3、交流寓意

五、拓展延伸,總結全文。

1、聽一則寓言,說寓意。《掩耳盜鈴》《鄭人買履》

2、限時間閱讀,說寓意。

3、總結全文。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感受父親那份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作者對父親的感激之情。認識改正錯誤、從小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

3.用已掌握的?品詞析句?的閱讀方法,多角度思考問題。領悟本文前后照應、先總后分的寫法。

教學重點:

概括父親關心我的具體事例,從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詞句來感受父親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

2.劃分文章的層次結構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上學有沒有遲到過?遲到的時候,父母和老師是怎么對待你的?你怎么看待遲到這一現象?學生交流。

2.師: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作家林海音小時候就是一個經常遲到的孩子,她寫的《遲到》一文,讓我們了解了她童年的故事,相信你們讀后一定能受到啟發。板書課題。

3.小組交流課下搜集的有關作者的資料

二、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情況,重點檢查字音。同位互相進行評價。

2.匯報讀書情況。教師對易錯的個別字進行檢查指導。

3.整體感知:讀了課文,你讀懂了什么?可引導學生從

①主要內容

②所寫事情,

③文中人物——?我?和?父親?等不同方面交流自己所讀懂的內容。教師注意評價:學生表達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點;是否有與眾不同的發現等。

4.質疑問難: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情況,提出不懂的問題。父親為什么打我?打了我為什么還要給我送東西?父親是否愛我?……)5.評價,并引導歸納: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時候因為遲到發生在她和父親之間的一個小故事。)

三、速讀梳理,理清思路

1.快速讀文,邊讀邊想:作者林海音的父親是不是一位好父親?

2.同位互相檢查初讀課文的情況,清除字障、詞障,掃清閱讀障礙,重點檢查是否把字音讀正確、讀流利,教師對易讀錯的字進行檢查。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師:讀了課文,你讀懂了什么?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全文內容。引導學生從?主要內容——所寫事情——文中人物?等方面交流自己所讀懂的內容。如,我讀懂了,這是一位對我要求很嚴格的父親,這是一位很疼愛我的父親。教師評價,總結所讀懂的內容是否正確,學生表達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點等。

4.圍繞?上學遲到?這條線索,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全文整理為四個部分。

(1)我有賴床的習慣,恰逢今天下雨,我干脆不起來了。

(2)父親嚴厲地懲處了我,而結果是,我上學也遲到了。

(3)上課的時候,父親給我送花夾襖來了,我感受了到父親默默的愛。

(4)從此以后,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學生。

2.小組合作學習

(1)帶著問題自主閱讀。運用學過的?前后聯系、品詞析句?等方法進行閱讀,

(2)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師巡視、引導、點撥。

(3)全班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以引導點撥,力求讓學生能理解全面、深刻,同時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5.質疑問難。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情況,提出不懂的問題。預計可能提出的疑難問題:父親為什么要打我?打了我為什么還要給我送東西?……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父親?嚴?和?疼?中含著的愛,改掉遲到這一習慣的過程,

2、感受父親那份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作者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

概括父親關心我的具體事例,從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詞句來感受父親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情誘趣

1、利用上課之前的這段時間咱們來背上幾首詩詞。

2、評價。過渡:其實,我國古代的著作中有很多名句很富有哲理,也值得大家誦讀。《左傳》中就有這樣一句話: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他的意思是說什么?是的,誰都會犯錯,怎么樣?你有過犯錯的經歷嗎?敢在這么多人的面前說說嗎?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人都會犯錯,這并不稀奇,作家林海音小時候就經常犯這樣一個錯——遲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相信能帶給你啟發。

二、細讀探究,解疑品讀

師過渡: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課文主要在講一件什么事?(作者小時候因為遲到發生在她和父親之間的一個小故事。)

1.細讀解疑。上節課我們提出了一些問題尚待解決,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去文中找答案吧!(父親為什么打我?打了我為什么還要給我送東西?父親是否愛我?……

(1)帶著問題自主閱讀。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思考以上問題。在閱讀時可以做些批注。

(2)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要求組長組織學習,并做好記錄,推選出發言代表。教師巡視、引導、點撥。

(3)全班交流。注意引導理解、討論問題:父親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你從哪兒能讀出父親打得打得狠?(隨機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①打的動作:從?抄起?、?倒轉?、?一掄?等詞語可體會出父親打得非常用力,打得狠。

②打的聲音:?咻咻?。

③打的過程:?從床頭打到床尾?、?哭號?等可以看出打得厲害。

④作者的傷痕:?那一條條鼓起的鞭痕,紅腫的,而且發著熱?。從?一條條?、?鞭痕?、?紅腫?、?發著熱?,可看出本次打得的確狠,出乎人的預料。

2.體驗品讀:誰最能體會作者挨打時的心情?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她會在這時想些什么呢?

(出示句子)?我挨打了!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篇9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生通過學習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詩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并說說詩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跡。

2、能力目標:學生能憑借詩歌語言文字,感受石灰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精神。結合作者生平及當時時代背景體會作者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標: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并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學重難點】

1、能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走近古詩。

1、同學們,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文化長河中,詩歌朝氣蓬勃,彌久不衰。我們從小一直學古詩,請同學們回想一下,你還記得哪些詩?(指名吟誦兩至三首古詩)

2、賀知章寫了一首《詠柳》,大家會背嗎?(齊背),詩中的“剪刀”可以換成“菜刀”嗎?(學生說說理由,教師用“推敲”和“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典故引導學生體味詩歌語言的精煉及韻味)

二、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有名的詩——《石灰吟》(板書課題),齊讀詩題。

2、了解詩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詩人于謙。于謙(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公元1421年,考中進士,歷任監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撫,兵部尚書等職。為官清正,不畏強暴,深受人民愛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誣陷殺害,1465年,明朝政府為于謙平反昭雪,并賜謚號為“忠肅”

3、釋題:吟:吟誦,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頭吟》等。

4、質疑:作者為什么要吟誦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嗎?

課件出示《石灰的自述》,引導學生了解石灰的相關知識。

三、初讀古詩,抓字眼,明詩意。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詩,要求讀正確。

2、指名讀,正音。學習生字“焚”,描紅。

3、范讀,明確節奏。

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4、指名讀,要讀出韻律美。

5、默讀,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集體交流:(預設)

(1)“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板書:千錘萬擊、烈火焚燒)

千錘萬擊:形容開采石灰原料非常艱難。錘,錘打。擊,擊打、開鑿。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經受千錘萬擊才出深山,烈火燒煉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寫開采石灰巖的艱難困苦,表明石灰從出世時就經受考驗。第二句寫了石灰在燒制過程中要經過烈火的

煅燒。面對嚴峻的考驗,卻能夠從容自若,處之泰然。“烈火焚燒”與“若等閑”,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襯托出石灰的頑強。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板書:粉骨碎身、清白留世)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操。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縱然粉身碎骨全不懼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間。這兩句借石灰之口,一語雙關。表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間的追求。

三、再讀古詩,品悟詩情。

1、討論交流:讀1、2兩句你想到了什么樣的情景?“千、萬”說明次數多,這個詞說明了什么?(抓住“千錘萬擊”引導學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錘萬擊以及烈火焚燒的情景)。見到此情此景,你體會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質?(不怕磨難、不畏艱險)齊讀1、2兩句。

2、過渡:石灰還受到了什么磨難?讀3、4兩句,這時你看到了什么畫面?這兩句寫出了石灰的什么特點?(勇于獻身、清白留世、潔身自好)齊讀3、4兩句。

3、小結石灰的高貴品質并指導學生練讀全詩,讀出對石灰的尊敬。

4、由這樣的石灰你會想到什么樣的人?(剛強勇敢、勇敢奉獻、勇于犧牲的英雄)于謙是不是這樣的人呢?

四、三讀古詩,升華情感。

1、于謙僅僅是寫石灰嗎?他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他要做個像石灰一樣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齊讀全詩,讀出贊揚之情。

2、于謙是個怎樣的人呢?(出示于謙生平事跡)了解于謙生平事跡及當時時代背景,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朗讀古詩,深入體會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1)(出示)于謙:明代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考中進士,他為官清正,不畏強暴,救濟災荒,關心百姓,深受人民愛戴。于謙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幾百個囚犯。這樣的人值得我們景仰嗎?齊讀全詩,讀出景仰之情。

(2)(出示)正統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大舉入侵,宦官王振挾持英宗親征導致英宗被俘,震動朝野。于謙升任兵部尚書,全權負責京師防御。當時朝廷中有些人主張南遷,于謙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反對南遷,并擁立景帝,率京師群眾擊退瓦剌軍,使千百萬人民免遭涂炭,局勢轉危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復位,于謙卻遭受誣蔑被定為謀逆罪,判處死刑。

此時,于謙后悔了嗎?他會對自己說些什么嗎?引讀第3、4兩句。

(3)(出示)于謙被殺之后,按例應該抄家,可抄家的官員到于謙家時,才發現于謙家里什么也沒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沒有多余的錢財。于謙死的那天,陰云密布,天下百姓痛心疾首,齊聲為他呼冤。

看到這兒你有什么感想?于謙的一生正像他詩中寫的一樣:(引讀全詩)。

3、這樣的古詩就叫言志詩,誦讀古詩,并試著默寫。

五、總結拓展,布置作業。

1、小結古詩意境,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深化對古詩及詩人的認識。

2、補充閱讀于謙的《入京》以及鄭燮的《竹石》。

六、板書設計

石灰吟

千錘萬擊            不怕磨練

烈火焚燒   清白留世     不畏艱險

粉骨碎身            勇于獻身

附:石灰的自述

我叫石灰。

我的前身是石灰石,住在大山里,勤奮的工匠經過千錘萬鑿把我與大山分離。將石灰石放入石灰窯中與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燒,就變成了生石灰。經過烈火的考驗,我的主要成分發生了變化,由碳酸鈣變成了氧化鈣。這時的我外形仍然象一塊塊石頭,但渾身雪白。

如果把生石灰放進水中,水立即就沸騰起來,像水燒開了一樣。如果這時碰到人的肌膚,其燙傷程度要遠遠超過沸水的燙傷程度。經過這次巨變,我成了另一種形態——熟石灰。這個過程把我由塊狀的石頭變成了粉末狀的白灰。我的主要成分也由氧化鈣變成了氫氧化鈣。

不過,這個過程對我而言不算什么。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人們把我灑在豬舍、雞舍或刷在樹上用于消毒殺菌;把我與沙子混合攪拌均勻后用來砌磚,這樣砌的磚較為牢固;房子修建好后,還要用石灰漿來粉刷墻壁,讓墻壁變得潔白堅硬;許多化工廠用我來處理酸性污水;果農也用我和硫酸銅配成藥液來殺菌除蟲。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篇10

學習目標:

1、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并能理解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并能試背描寫梅花的句子。

2、通過閱讀、考慮,能聯系上下文說說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能按順序對照插圖介紹三味書屋的擺設。

3、在閱讀中感受魯迅先生那種“為革命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的偉大精神,樹立起珍惜時間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

找出文中描寫梅花的句子,并理解作者寫梅花的用意。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2、學習課文第一、二兩段。

教學準備

三味書屋內陳室的掛圖、生字新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談論“早”

1、教師板書:早2

、設問:想到什么?

3、揭示課題,齊讀

4、設問: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師歸納小結:為什么要用“早”做課題?“早”有什么來歷?含義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了解“早”

1、請同學們選擇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讀準生字詞的讀音,并能聯系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記號,可以問問同桌,還不能解決的準備提問。

2、指名讀文,相機正音。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匯報自身讀懂的地方,并說說自身讀懂了什么?

4、匯報自身在讀文過程不懂的地方。

5、師生通過讀文、討論等方式一起解決。

五、指導書生字

1、同學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同學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

1、謄寫生字詞

2、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繼續學習課文第二段。

2、著重理解作者寫梅花的用意,以及魯迅先生事事早,時時早的精神。

教學準備

投影文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選讀課文,感悟“早”

1、在這篇課文中,你最喜歡哪節?有感情地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一節?

2、指名讀同學自身選定的小節,感情朗讀匯報,并說說喜歡的原因。(同學一般都是選擇第五節和最后一節,重點指導同學朗讀)

四、精讀課文,品悟“早”

1、課文哪幾節與“早”有關?(5~8小節)

2、精讀5~8小節,課文一共寫了哪幾種“早”?

3、品評兩種“早”的異同。請同學們任選一種“早”進行批注式閱讀,如“你讀懂了什么?”或者“這一節主要寫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邊寫下自身的感想、發現等,準備匯報。

4、根據同學匯報的順序,引導同學深入體會:

A、同學匯報第五節的內容:

a、這一節主要寫了梅花的冰清玉潔的韻致和梅花開花的早。

b、課文寫的梅花美嗎?理解“冰清玉潔”,能通過你的讀使我們感受到嗎?

c、自由練讀,指名讀,范讀、齊讀。

d、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記在自身的心里嗎?

e、課文為什么要寫梅花的“冰清玉潔”和開花時的早?

B、同學匯報第六節:

a、這一節主要寫了魯迅書桌上“早”的來歷。

b、說說自身讀完后有什么樣的感受?

c、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

d、你覺得這個“早”字與寫梅花有聯系嗎?

e、交流、討論。

f、師生經過交流、討論,達成以下共識: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潔來形容魯迅的'品德高尚;

二借梅花的開花早說明魯迅為了革命事業時時走在時間的前面,奮斗了一生。

五、聯系實際,深化“早”

1、師小結過渡,并引讀最后一節。

2、“東風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學到這兒,你最想說什么?

六、圖文對照,聯系“早”

1、再讀課文,了解寫作的順序。

聞到清香——了解清香來源——梅花的特點——想到書桌上“早”——要珍惜時間,學做梅花

2、圖文對照,了解三味書屋的方位。

3、自由練說,指名說。

4、試對教室練說。

七、總結課文,升華“早”作者由蠟梅的清香純潔引出魯迅書桌上“早”的來歷,進而彰顯魯迅“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的人格品質,希望同學們也能像魯迅先生那樣,勇做“東風第一枝”!

【五年級語文下冊課文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篇11

教學目標

1、會認“魄、抑”等11個生字,會寫“辭、抑”等12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外貌、語言等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細節描寫中蘊含的深沉的母愛,喚起熱愛母親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等詞語。

2、學習作者通過人物外貌、語言等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深沉的母愛,喚起熱愛母親的情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魄、抑”等11個生字,會寫“辭、抑”等12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鋪墊的作用。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聚焦“情深”

1、板書:慈母情深

2、請同學們滿懷深情地齊讀課題。

師:看題目,大家不約而同地強調了“深”這個字。慈母的情深在何處?讓我們有怎樣的感受?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感受一下吧。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出示課件2)

1、自讀課文,解決課后的生字詞,會讀,并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2、閱讀課文,用簡單的話概括文章的內容。

生總結,匯報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軍》的事。)

三、精讀課文,體會鋪墊的作用。

1、同學們,我們知道事情的起因是買一本書。你們覺得買一本書容易嗎?請大家讀1-4自然段。

2、在讀的過程中思考:

①“書價一元多”從這句話中,我們了解到什么信息?

板書:書很貴。

(出示課件6)②“母親還從來沒有……要過這么多錢。”從這句話中,我們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這句話暗示了家里很窮。“從來沒有”“也從來沒有”這兩個詞表明

板書:A家里很窮。

B“我知道家里窮,因此很懂事,不給家里增添負擔。”

③讀第4自然段,你從中獲得了什么信息?

這個自然段是直接描寫自己家“窮”的。從“賣破收音機”和“吃進了肚子里”直接描寫家里的窮。

板書:破收音機吃進了肚子里

④同學們,請大家思考一下,作者為什么反復交代家里很“窮”呢?里面的用意是什么?

生各抒己見

師總結:文章一開頭先介紹書價(一元多),然后反復強調“從來沒有”,暗示讀者這一元多對“我”家來說已經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了。緊接著作者又寫出“賣破錄音機”和“吃進肚子里”,這是直接描寫自己家窮。作者反復介紹“窮”是為了下文母親毫不猶豫地掏錢讓“我”買書做鋪墊,從而襯托出母親對“我”的愛。

板書:窮做鋪墊,襯托母愛的偉大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解決了生字詞,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還知道了文章運用了襯托的寫法做鋪墊。可以說收獲匪淺。

五、布置作業。(出示課件9)

1、背寫課后生字詞。

2、繼續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段落。

2、通過分析描寫母親的細膩的語言文字,了解作者的寫作方法。

3、通過品讀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和善良,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1、聽寫會寫的生字。

2、為了突出母愛,作者進行了怎樣的鋪墊?

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對書的渴望與貧困的家境讓作者失魂落魄。也就在這一天,作者走進了母親那個他從未靠近的世界。

二、深入品讀

1、請同學們自由讀5~29自然段,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母親?

板書:瘦弱疲憊貧窮辛苦善良……

2、在這部分中,關于母親的哪些鏡頭讓你印象最深?

3、羅列句子,對比感悟:

⑴“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

①你的腦海中有這樣一幅畫嗎?帶著你的感受再讀讀。

②外表極其瘦弱的母親內心也瘦弱嗎?她是怎樣做的?從哪兒可以感受到母親內心的堅強呢?

引出對比:“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伏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③哪個詞讓你的這種感受最深?

④母親為什么要“立刻”?“立刻”帶給作者的又是什么?

⑤對比對這兩句話,小結:瘦弱但堅強。

⑵“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①再帶著感受讀這句話。

②如果你是梁曉聲,面對這樣一位眼神疲憊的母親,你讀懂些什么?

③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極度需要休息的母親卻一刻也不肯休息,你看到了嗎?

二次引讀“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伏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④母親這樣的“立刻”是一天嗎?是一個月嗎?

⑤讀,小結:辛苦忙碌。

⑶“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

①從哪個詞最能體會母親的辛苦?(龜裂)

②怎樣的手才叫“龜裂”的手?母親的手為什么龜裂?

③盡管手已龜裂,但母親還在任勞任怨,爭分奪秒地忙碌著:

三次引讀“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伏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④再讀這句話,你還讀懂些什么?“皺皺的毛票”說明了什么?

⑤讀,小結:

貧苦不吝嗇。

4、再讀這些句子,母親的偉大形象是通過什么表現的?

(1)自由讀。

(2)交流:

板書:動作、神態、語言……

(3)再讀,再感受。

三、觸景寫情

1、拿出筆,寫下作者的感動:

我拿著母親給我的錢,鼻子一酸,心想:_______________,于是,我攥著錢跑了出去,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

2、交流。

3、母親的希望是什么?你覺得那個勸她的女人說的話有沒有道理?

四、音樂渲染

1、母親像天空,像大海,更像一條河,靜靜地流淌在四季的交替中……

2、送出歌曲《母親》。

五、作業。(出示課件18)

1、搜集表現“母愛”的古詩句。

2、用充滿感情的文字來寫一寫自己的母親。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篇1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了解王承書的動人事跡,體會她的奉獻精神和愛國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觀。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深受感動的段落。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了解王承書的動人事跡,體會她的奉獻精神和愛國情懷。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抓住重點句子,理解其深刻含義,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1、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2、回顧我們上節課學習的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然后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對于王承書你有哪些了解呢?(學生交流資料)

二、閱讀課問,理解文意

(一)臨危受命

王承書,這是一個怎樣的名字?課文中是如何評價的呢?

1.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評價王承書名字的段落,自己讀一讀。

2.教師引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指名說說王承書這個名字會有怎樣的意義。

①利用字典,了解并選擇“承”的意思。

課件出示“承”在新華字典里的義項,學生讀“承”的意思,思考并選擇:“王承書”里的“承”可能是什么意思?(承擔、擔當)

②在課文里,王承書承擔了什么樣的使命呢? 王承書當時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擔當起這個使命的?

③有感情朗讀句子,此時,你想對王承書說些什么?

(二)超常承受

從1961年春季的那一天起,從她說出那三個字的一刻起,她將要承受些什么?在以后的工作中,她真的又承受了些什么呢?請同學們拿出筆,畫出重點的詞句,多讀幾遍,批注出自己的感受。

(1)學生自讀自悟,批注自己的體會。

(2)交流、體會重點詞句的含義。

A、當王承書答應為祖國的發展隱姓埋名一輩子時,她將要承受些什么呢?

“這極為平常的三個字,對王承書來說,將意味著從此放棄自己熟悉而喜愛的專業,從此放棄科學家應有的學術待遇和榮譽,從此放棄一切名利,而不能像其他領域的功臣那樣面對鮮花和掌聲;不管為國家做出多大貢獻,自己的名字也不會為人所知。(課件出示)”

(1) 自由讀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

引讀句子:師:這三個字會讓王承書放棄這么多,這些王承書知道嗎?(知道)

知道了,她卻仍然不假思索地對錢三強說:“ !”生接讀句子后半部分。

(2)對此,你想對王承書說些什么? 板書:淡泊名利

B、那么在接受使命后,她真的放棄這些了嗎?

“從此,王承書從國內、國際的物理學術殿堂消失了;從此,她再也沒有在國內外任何學術刊物上發表過論文;就是在我國內部保密刊物和工作報告中,她也不署名,實現了自己隱姓埋名的承諾。” (課件出示)

(1)指名讀句子,說說自己對句子的理解。

(2)理解“消失了”的含義。

(3)練習有感情的朗讀句子。

那么,由此可以看出,王承書的這個“承”還應該是信守承諾的“承”。 板書:信守承諾

王承書還承受了哪些常人無法承受的困難呢?

“研究這項核心技術,需要進行大量復雜的計算。為了獲取精確數據,她和同事克服設備簡陋的困難,一下一下地敲打計算機的鍵盤。這種枯燥繁重的工作,她和同事不分晝夜干了一年多,僅獲取的有用數據,就裝滿三個抽屜。” (課件出示)

(1)自由讀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

(2)理解“一下一下、不分晝夜”的含義,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

(3)將這種感情送到句子里去,讀讀句子。

最讓人感動的是哪句話?

“她瘦弱而剛毅的身影,出現在實驗室和工廠,出現在大西北的戈壁灘上。有時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回到北京,她也幾乎沒有時間和家人團聚,看看自己心愛的正在上小學的兒子。” (課件出示)

(1)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與大家分享一下。

(2)作為科學家,王承書是個怎樣的人;作為一位母親、一位妻子,你認為她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3)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中國奧運會冠軍鄧亞萍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她說,一個人事業成功不算真正的成功,只有當事業和家庭都成功了,才算是真正的成功。由此看來,王承書還不算是一個成功的人。對此,你有什么樣的看法? 板書:甘于奉獻

C、學習“插敘”的寫作方法,體會其表達的效果。

1964年10月16日,是每個中國人都永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我國第一顆浸滿王承書心血的原子彈終于爆炸成功了,作為不折不扣的功臣王承書來說,雖然沒有鮮花,沒有掌聲,但她依然選擇了繼續隱匿自己的姓名,繼續為祖國的核武器研制工作默默奉獻,那么,她這樣做是一時的沖動嗎?你從哪兒讀懂的?(課件出示)

但是,“名利”二字在王承書心中,一向是十分渺小的。她已經不是第一次放棄名利了。

(1)讀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

(2)王承書第一次放棄了哪些名和利?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3)你覺得這樣寫怎么樣?發表自己的看法。

(三)別樣人生

此時此刻,我想王承書名字里這個“書”的含義,大家已經有了很深的體會了。課件出示說話練習:

王承書用自己的 書寫了 。

三、拓展延伸,認識英雄

同學們,在我國像王承書這樣隱姓埋名、默默奉獻的英雄有很多,你們還認識誰呢?能不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1)學生試著交流收集到的相關資料。

(2)教師課件補充有關鄧稼先、錢三強、趙九章等英雄的資料,學生談感受。

四、總結全文

花的事業是燦爛的;葉的事業是奉獻的。英雄的事業是需要人們前仆后繼,不斷為之奮斗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在座的37位同學中能涌現出一些甚至是一批像王承書、鄧稼先這樣的能心甘情愿為祖國的發展隱姓埋名工作一輩子的英雄來,那我們的祖國將更加繁榮,更加強大。同學們,好好努力吧!

五、作業設計

今天,學習了《隱姓埋名三十年》這篇課文之后,相信你們對自己的人生又有了不同的想法,請以“我的一生將這樣度過”為題,寫一篇讀書筆記。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篇13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

2、朗讀課文,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型特征、生活習性,知道松鼠是一種很討人喜歡的小動物。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培養學生學會鑒賞和寫作說明文的能力。

3、增長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生仔細觀察生物的興趣。

課前準備

①教師準備關于松鼠形態及生活習性的課件。

②學生查找有關松鼠的資料

③學生自讀課文,準備字典幫助掃清生字障礙。

↘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①出示松鼠的圖片:同學們,你了解松鼠嗎?請把你知道的給大家說一說。

②今天,我們學習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布封所寫的《松鼠》,讓我們看看,他給我們介紹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內容。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①自讀課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組自學生字、鞏固記憶生字。自己讀書,畫出不懂的詞語,利用查字

典或聯系上下文的方法解決問題。

②自由朗讀課文,做到通順、流利。標出自然段序號,再想一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說的是什么?

↘默讀思考,合作交流

①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

②在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學結果,教師參與交流,適當點撥。

↘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學生圍繞提示問題在小組內交流后,在全班進行發言

①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學生很容易找出答案。齊讀第一句話,體會它統領全文的作用。

②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鼓勵多人從不同方面回答,教師加以歸納。

漂亮: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尾巴,形體等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馴良:從在高處活動、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動、常吃的食物,是從活動的范圍、時間、吃食物方面表

現它的特點。

乖巧:從過水、警覺、跑跳、叫聲以及搭窩、窩口設計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最后寫繁殖、換毛等方面是補充說明其習性。

↘閱讀感悟,體會寫法

①松鼠為什么討人喜歡?你喜歡它哪些方面?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讀一讀,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段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表達特點。

②把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進行摘抄、積累。

↘思維拓展,練習表達

①作者向我們準確、生動地介紹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習性。除了文章中介紹的松鼠特點外,你知道松鼠還具有哪些特點嗎?請學生補充課外資料

②假如你是一只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呢?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篇14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小語教材第九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內容寫的是,作者在七八歲時寫了生平中的第一首詩,媽媽的評價是“精彩極了”,而父親的評價卻截然相反:“糟糕透了”。作者正是在這“精彩極了”的鼓勵聲和“糟糕透了”的警告聲中,始終把握人生的方向,后來成長為一位著名作家。他明白,父母兩個極端的斷言,其實是兩種不同形式的愛。課文通篇語言平實、扣人心弦。學生通過學習本文可以深切地感受愛、理解愛,明白鼓勵與批評在成長中的作用,從而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教學本課時,我堅持以讀為本,把“讀”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通過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悟到文章的表達方法。同時,通過有聲有色地朗讀課文,使學生更多、更直接地與文本對話,使課堂教學回歸語文教學的本色。如教學“‘媽媽,爸爸什么時候回來?’我紅著臉問道。我有點迫不及待,想立刻讓父親看看我寫的詩”這一段時,我問學生:你們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嗎?他不僅有點迫不及待,而且還紅著臉,你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嗎?你們能通過你的朗讀帶給大家這種心情嗎?讀后我又問學生:你們感受到了他什么樣的心情呢?又齊讀。(師:朗讀得真不錯。)那么聽到母親的贊揚,你們還體會到作者怎樣的心情呢?(生:我還體會到他很自豪。越來越覺得自己的詩寫得很好,內心欣喜異常,我要把它弄得更美,這詩一定會得到父親更高的評價。整個下午我都懷著一種自豪感等待父親回來。)聽到學生的回答我很滿意。

課文的第二部分,也有不少含義較深,具有哲理性、啟發性的句子,學生讀時,肯定會有所感悟,同時也會有疑問。因此,我在教學時就讓學生在“讀、悟、寫、問、議”的過程中,找出自己感觸較深或難以理解的句子,聯系上、下文或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出自己的感受。如學生在理解“多年來,我童年時聽到的兩種聲音一直交織在我的耳際”中的“交織”這個詞有困難時,教學中我設計了不同形式的讀,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讓學生通過閱讀,鞏固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體驗。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篇15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小語教材第十一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主要寫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寫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媽媽對此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卻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極了"的鼓勵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長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對自己的兩個極端的斷言,其實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

課文既有鮮明的形象,又凝聚著感情,滲透著深刻的哲理,文質兼美,富有人情味,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感體驗十分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淺顯生動,后一部分概括優美,個別語句含義較深,具有啟發性,給學生提供了多維的思考感悟空間。

學生已經有五年的學習經歷,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本課又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接近,很容易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文中一些含義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學生理解學習上的重點,難點。也是激發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因此,對本課的教學,可以從"悟"字出發,著眼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讀是一種最有效的語言實踐活動,無論是情感體驗,還是個性感悟,只有充分讀了,才能有所理解,有所發現,有所感悟,有所體驗。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讀好寫父母親的句段,生生合作研讀"我"聽了父母親的話后的表現,通過讀,體悟父母親的情感,正確地捕捉"我"當時的內心想法,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動,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最后對母親和父親的愛便有了深刻的感悟。讓學生在自己的語言實踐中去發現,去體驗,去感悟,讀是最有效的語言實踐活動,因此,在教學中采用了多種形式的讀:自讀,指讀,范讀,同桌互讀,小組讀,齊讀。范讀是引領學生體悟作者的情感;自讀,理解著讀,讀中去揣摩,去體會;指讀,把個人體驗,感悟到的表現出來;互讀,加強生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齊讀,釋放自己的情感。

課堂非常注意學生情感的激發,很重視在情境中引導學生閱讀。這里的情境不是指某個教學環節的單一情境的創設,更是彌漫,充盈于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圍。它包括生動形象的場景,教師的語言,活動的方式,構成了完整的動態的情境,因此,課堂上注意多種形式的活動方式,有學生個體的自學,研究,又有小組間的討論,研究,更有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教師的語言,不管是指令性的語言,還是評價性的語言,都富有煽動性,能引發學生的激情,如讓學生讀"課題"時,老師是這樣說的:"精彩極了該怎么讀,誰行你讀得也精彩極了,老師也被你深深折服。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字,卻意味深長。"學生就是在這樣充滿贊賞,充滿鼓勵的課堂中,迸發出激情,迸發出智慧。

但這堂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特別是在教師引導學生的發言上,學生的體會都差不多,無法再上升到一個新的更高的層次,而此時教師的引導作用也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只是簡單地對他們的發言做了一個總結性的概括。其實,這時候,作為老師,更應該注重的是讓學生從另外的角度去觀察細節描寫,從而自然而然地得出感悟,比如"七點。七點一刻。七點半。"這三個短句后面的句號,就是一處非常明顯的小細節。

另外,這篇課文的重點是在后半部分,但是這堂課花在前面的時間過長了,所以,后面的討論就顯得單薄,學生議論得還不夠充分,沒有盡情地深刻地去理解,很多地方他們是不是真的懂了,教師也沒能夠在課堂上就得到反饋。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篇16

一、教材解讀:

這是一篇歷史人物故事。講述了漢代史官司馬遷在遭受殘酷的刑罰后,不忘父親囑托,忍辱負重,耗費13年時間,最終寫成輝煌巨著《史記》的事,贊揚了司馬遷忍辱負重、矢志不渝的精神。

文章圍繞“發憤”,可以分為“少年受染——臨終囑托——受辱發憤——堅持寫成”四個部分。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在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清課文的條例,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4、在理解、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司馬遷忍辱負重、發憤著書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課文,理解司馬遷為了完成父親遺愿矢志不渝的精神。

四、教學準備:課件;通過網絡或圖書資料,了解有關司馬遷的故事。

五、總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學習第一自然段

二、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學習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語,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司馬遷是怎樣的一個人。理清課文的條理,知道課文是從那幾個方面來寫這個故事的。學習課文第一段。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板書:司馬遷——齊讀

師:有誰聽說過這個名字?有誰知道他是什么人?——結合學生的交流,教師簡要介紹司馬遷。并導出——《史記》

2、板書:《史記》

師介紹《史記》——《史記》是我國歷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它反映了從黃帝到漢武帝這2600年間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發展過程。同時也是我國古典文學的優秀典范。

質疑:司馬遷是如何完成《史記》這部宏篇巨著的呢?

3、板書:司馬遷發憤寫《史記》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一)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把難度的句子多讀幾遍,把課文讀讀通順,讀流利。

(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二)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課文中出現的生字和新詞,指名讀詞語。

入獄酷刑泰山恥辱隸字

游歷囑托飛來橫禍殘生發奮前無古人

(2)指名說說對詞語的的理解。

(3)指名讀課文,結合正音。

(4)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說說課文講了怎樣一個故事。

三、再讀課文,根據問題提示,理清課文的條理。

1、師:剛才大家初讀了課文,對課文的內容有了大致的理解,現在請大家再認真讀課文,思考:

(1)司馬遷為什么要發憤寫《史記》?

(2)司馬遷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發憤寫《史記》的?

(3)他“發憤”努力的結果怎樣?

根據上述的四個問題,分別閱讀課文的相關自然段,參照書后練習4中提供的樣子,給課文分段,并用簡潔的話概括段落大意。

2、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同桌交流討論,教師巡視。

3、指名交流,歸納:

第一段(1-2)父親對司馬遷的影響和臨終時的囑托。

第二段(3)講一場飛來橫禍降臨到司馬遷的頭上,但寫司馬遷忍辱負重堅持寫書。

第三段(4)講司馬遷用畢生的心血寫成了輝煌巨著——《史記》。

四、深入閱讀課文,質疑。

課文讀到這里,你有什么問題需要提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的嗎?

五、精讀課文第一段(1-2)

(一)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思考:

1、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2、司馬遷立志完成《史記》的編寫工作,與他的父親有什么關系?

3、司馬遷立志完成《史記》的編撰,僅僅是因為受父親的影響嗎?

為了完成《史記》的編寫,司馬遷作了哪些事?

(二)交流、朗讀課文。

1、指名朗讀課文

2、說說自己的理解與收獲。

3、質疑:囑托是什么意思?找個近義詞是什么?能夠互換嗎?為什么

游歷是什么意思,能夠用游覽代替嗎?

4、小結:

父親的影響在司馬遷成長歷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特別是父親臨終時“淚流滿面”的囑托,更對司馬遷完成《史記》的寫作起著重大的作用。而司馬遷年輕的時候“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為他后來的編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課堂作業

1、描紅

2、抄寫詞語、朗讀課文

3、聯系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囑托游歷飛來橫禍前無古人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精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司馬遷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完成《史記》的,感受司馬遷忍辱負重、發憤著書的精神。有感情朗讀課文,深化對課文內容和情感的理解和感悟。復述課文。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上一堂課,我們初讀課文,學習了課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些什么?

2、司馬遷立志完成《史記》的編寫工作,與他的父親有什么關系?為了完成《史記》的編寫,司馬遷作了哪些事?

3、師小結:

父親的影響在司馬遷成長歷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特別是父親臨終時“淚流滿面”的囑托,更對司馬遷完成《史記》的寫作起著重大的作用。而司馬遷年輕的時候“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為他后來的編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那么司馬遷編寫史書,又會遇上怎樣的坎坷呢?面對不幸的遭遇,他又是怎樣表現的?

二、講讀第部分(第三自然段)

1、輕聲讀課文第3自然段,思考:正當司馬遷專心致志寫作《史記》的時候,飛來了一場什么橫禍?

2、為什么說是“飛來橫禍”呢?這一場橫禍又是怎樣引起的呢?。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簡要介紹關于司馬遷為李陵辯護的故事。引導學生感受司馬遷是一個正直的人。)

3、什么是酷刑?從受酷刑可以看出司馬遷是個什么樣的人?

4、遭受了酷刑后的司馬遷受刑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三段,用“——”畫出司馬遷怎么想的句子,用“~~~~~”畫出司馬遷怎么做的句子。

出示司馬遷是怎么想的句子。

“司馬遷悲憤交加,幾次想血濺墻頭,了此殘生。但想到《史記》還沒有完成,便打消了這個念頭。他想:“人總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輕于鴻毛。我如果就這樣死了,不是比鴻毛還輕嗎?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

(1)朗讀討論:他為什么想血濺墻頭,了此殘生?

(2)后來他又為什么打消了這個念頭?他是怎樣作的。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司馬遷為了完成自己父親的囑托,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將個人的榮辱置之度外的可貴品質。

三、講讀第四段

1、指名讀這段,思考:為什么說《史記》是司馬遷用生命寫成的?

(整整13年52萬字耗盡了畢生心血――用生命寫成)

2、小組學生討論。

3、指導朗讀。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四、課堂總結

1、讀了課文,你知道課文為什么說司馬遷發奮寫史記了嗎?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司馬遷的“發奮”?

2、復述課文。

五、作業

書面完成課后練習題四

完成補充習題部分

附板書:

司馬遷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父親的影響與囑托

甘受酷刑發憤寫作

整整13年52萬字耗盡畢生心血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篇1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揣摩表達順序,聯系時代背景、生活實際、抓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戰爭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深厚情感。

(二)過程與方法:

1.課前,搜集相關資料,積累感受和經驗。

2.課堂上,先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和基本感情基調。

3.再在具體的情境中調動起生活體驗,結合自身的體驗充分讀書,在體驗中讀,領悟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抓詞抓句品讀,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深厚情感。

4.總結全文,激發情感,感情朗讀,熏陶情感。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明白戰爭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深厚情感。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揣摩表達順序,聯系時代背景、生活實際、抓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戰爭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深厚情感。

教學難點:

聯系時代背景、生活實際、抓關鍵詞句體會媽媽“哭”里包含著的豐富情感。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文字和圖影資料等。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和基本感情基調。

4.聯系時代背景、生活實際、抓關鍵詞句體會我和妹妹的頑皮、天真的天性。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和基本感情基調。

2.聯系時代背景、生活實際、抓關鍵詞句體會我和妹妹在得知背袋里的東西前后的心理變化,感受我倆的頑皮、天真的天性。

教學難點:

聯系時代背景、生活實際、抓關鍵詞句體會我和妹妹在得知背袋里的東西前后的心理變化,感受我倆的頑皮、天真的天性。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談話導入。

1.展現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戰爭場面,簡介時代背景。說說你看后聽后的感受。

2.揭示課題,讀題,再說說:在那個年代,你希望父親背袋里裝些什么呢?

3.設置懸念:那父親的背袋里到底裝了些什么呢?帶著問題,我們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想借此表達什么?

2.指名概括地說。

三、精讀,感悟理解。

1.瀏覽全文,思考:當得知背袋里裝的都是家信的時候,我和妹妹的心情如何?(驚呆了、失望、委屈、害怕)

2.聯系前文體會,說說我和妹妹為什么會驚呆了、失望、委屈?

①背袋里的東西和我們想象的實在是差太遠了。

②文,找出文中表現我們心里想法的句子,感受我倆的頑皮、天真的天性。(大塊大塊美味的腌肉、的奢望、每晚睡覺前、盼著、又香又酥;終于、又大又滿、口水就禁不止往下流、假裝、瞇縫著眼偷偷往外瞧)

③帶著我們的體會,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子。(教師相機指導)

3.根據前文的學習,不難理解此時,我和妹妹驚呆了、失望、委屈的心情。那我和妹妹為什么會感到害怕呢?自讀第11自然段思考。(指名讀文回答)

過渡:堅強的媽媽面對一背袋的家信,為何反應如此劇烈,她的“哭”里包含著哪些情感?下節課,我們繼續讀書,細細品味。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揣摩表達順序,聯系時代背景、生活實際、抓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戰爭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深厚情感。

2. 總結全文,激發情感,感情朗讀,熏陶情感。

教學重點:

揣摩表達順序,聯系時代背景、生活實際、抓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戰爭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深厚情感。

教學難點:

聯系時代背景、生活實際、抓關鍵詞句體會媽媽“哭”里包含著的豐富情感。

教學過程:

一、承上啟下,激發學習興趣。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背袋里裝的全是——(家信),面對這一背袋的家信,媽媽的反應較之我和妹妹更為劇烈。

2.回顧上節課內容,填寫:我們是()、()、()、(),而()的媽媽卻是由(),再到(),最終()。

3.堅強的媽媽面對一背袋的家信,為何反應如此劇烈,她的“哭”里包含著哪些情感?這節課,我們繼續讀書,細細品味。

二、精讀,感悟理解。

1.自由讀第1-4自然段,說說媽媽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堅強)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引導學生抓詞:獨自、總是、終于、向來、從未等體會)

2.聯系時代背景和自己的生活實際,想象一下:堅強的媽媽會在信里寫些什么呢?(教師先引導學生想象戰爭期間會發生什么事?會有哪些困難?以幫助學生適時想象)

3.互動交流。

4.這么說,每封家信實質上就是媽媽對家及家人愛的表現。所以,爸爸回來,帶的全是家信,則正是爸爸對媽媽()肯定和重視,并表達了和媽媽一樣的情感——()。

5.爸爸愛家及家人還在其它方面有體現嗎?讀文,找一找,說一說。(引導學生抓:一??????就、沒完沒了、啥都忘了等詞句體會)

6.由此可見,每封帶回來的家信實質上也是爸爸——(對家及家人愛的表現)。對于媽媽來說,沒有什么禮物比這更珍貴了。難怪,她看到背袋里的家信,會()地小聲抽泣,會()地掩面哭泣,會()地放聲大哭。

7.讓我們帶著媽媽這復雜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第11自然段吧!

8.對此,我們都能夠理解,作者又怎會不明白媽媽這“哭”中包含的豐富情感呢?讓我們將10-11自然段連起來有感情地再讀一讀吧!

三、總結全文,激發情感,感情朗讀,熏陶情感。

1.一背袋的家信將一家人的濃濃深情展露無遺,這是一個多么溫馨、感人的故事啊!讓我們在感情朗讀中再重溫一遍吧!(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這篇文章如此吸引人,不僅是因為它的內容感人,還得益于作者精湛的寫作技巧:題目設懸,扣人心弦;采用倒敘,層層深入;人物描寫,深入人心等。我們不妨也學著作者表達的方式向大家講述一件至今讓自己難以忘懷的童年經歷。

四、布置作業。

完成《課堂作業》。

板書設計:

10.背袋里裝的是什么——家信——愛

我和妹妹:盼; 驚呆了、失望、委屈、害怕;明白

爸爸:全是;一……就、沒完沒了、啥都忘了

媽媽:堅強;小聲抽泣、掩面哭泣、放聲大哭

五年級2024年語文教案篇18

教學目標:

學會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來。

從父母對孩子的評價中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愛。

教會孩子正確的對待表揚和批評。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從父母親對孩子各自不同的評價中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愛。

教學難點:

從父母對孩子各自不同的評價中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愛

教學準備:

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初步了解“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含義。

教學重點:

生字、新詞的教學。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入

1、出示圖片(一張畫的好的畫,一張畫得不好的畫)

同學們,老師手里的這張畫畫得怎么樣啊?(好畫,精彩極了)

那這張怎么樣啊?(畫的差的畫,糟糕透了)

2、引出課題

好,同學們,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第19課“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板書課題)

3、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先默讀課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和新詞,并標記出來。

(2)出示生字和新詞(多媒體)

(3)請同學讀生字,糾正讀音。

(4)請同學讀新詞,對重點詞語進行解釋。

4、分析課文

(1)同學們預習的不錯。好,接下來我們看課文。剛才同學們讀了課文,現在請同學告訴老師,這篇課文講了怎樣的一件事情?

(2)好,我們來看看父親和母親到底是用什么樣的方式來愛我的。先看第一自然段。請同學們默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這一段向我們介紹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情?(我寫了一首詩,母親很興奮夸我寫得精彩極了)“我”什么樣的反應?(靦腆又得意洋洋)

(3)請一位同學有感情的朗讀讀描寫母親的句子(不錯,讀的真好,我聽出了母親興奮的心情;我沒有聽出母親興奮的心情,再請位同學來試試;好,下面請同學齊讀描寫母親的句子)。聽了母親的贊美“我”的心情是什么樣的?(靦腆又得意洋洋),靦腆是什么意思?誰能來說說?(靦腆:因害羞或怕生而神情不自然;得意洋洋:稱心如意,感到非常滿意的樣子),好,誰能來讀讀?(不錯,聲音大,也融入了感情;我聽不出你的害羞。)好,我們把這一段再讀一遍。

(4)這個時候,“我”的是靦腆而又得意洋洋,母親看了“我”的文章夸了“我”,那我想不想讓父親也夸夸我啊?(想)。

好那我們接下來往下看。請同學們默讀2、3、4自然段

①雖然我想讓父親夸我,但是父親并不在家,于是我紅著臉問母親:爸爸下午什么時候回來?這個時候作者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②課文中那個詞語描寫了作者的心情(迫不及待),好請同學來讀讀這句話。(不錯!老師感受到了作者的那種迫不及待的心情;我感覺不到,請另外的同學試試)。好,再齊讀這一段。

(5)雖然“我”想早點讓父親看到“我”寫的詩,但是母親告訴我,父親要晚上七點才能回來,所以我只能等。

①好,接下來看第三自然段,請同學們找出描寫作者心理活動和動作的詞語,并畫上橫線。并告訴老師這些心理和動作的描寫體現了什么?(自豪感、滿懷信心,謄寫、描、悄悄地走,放)

②自豪感和滿懷信心體現了作者高興、興奮、期待的心情?請同學朗讀。

③從作者的一系列動作描寫中,你讀出了什么?(渴望父親看到自己寫的詩,并贊美“我”)

(6)那作者為什么渴望父親的贊美?帶著這個問題看第四自然段。

好,有哪位同學可以告訴老師“我”為什么那么的渴望得到父親的贊美?在課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

我敬仰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寫過很多的劇本,寫過很多的劇本就說明他的父親的文章肯定寫得好,要是得到他父親的肯定那么就說明作者的詩是真的寫得好。

好,作者是那么的渴望得到父親的贊美,那么從那些詞語或句子可以看出作者渴望的強烈(七點。七點一刻。七點半。我實在等不及了)不錯,每個時間都是差一刻,說明了作者是一刻也等不了了,那么是不是渴望很強烈啊!好,請同學們齊讀第三、四自然段。

(7)八點鐘的時候,父親終于回來了,這個時候,作者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啊?(緊張)。那父親的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態度呢?是和母親的態度一樣的嗎?好,帶著這個疑問默讀課文6——13段。

①誰來告訴我,父親的態度是什么樣的?(批評)從那里可以看出?(我看這詩糟糕透了。難道這世界上糟糕的詩還不夠多么?好,請你來讀讀這個句子。

②好,為什么父親和母親對待作者的詩的態度不同?(母親人為這是孩子寫的第一首詩,需要鼓勵,母親想的不是詩本聲的質量,而是借此機會贊賞我;父親之所以批評巴迪的詩寫的“糟糕透了”是為了給他警告,他注意的不是“我”寫詩的行為而是是本身的質量,不讓我太驕傲,以免失去了人生的方向。父親的糟糕透了,是針對母親精彩極了而言的)

作者本是滿懷著信心和期待希望得到父親的贊美,但是父親卻認為他的詩“糟糕透了”,可想而知,作者當時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呀?(傷心、失落)好,請一位同學來讀14自然段(我們要把作者的那種渴望和期待落空后的那傷心和失落讀出來),全班同學齊讀。

5、作業布置:

1、抄寫生字詞

2、積累文中關于人物語言,心理描寫的好句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從父母對孩子各種不同的評價中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愛

教會孩子正確的對待表揚和批評

教學重點:

從父母對孩子各種不同的評價中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愛

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讀課題,讀出“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一對反義短語的對比語氣。

二、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了解到了,巴迪寫了一首詩,母親贊美詩“精彩極了”而父親卻說“糟糕透了”,面對父母不同的評價,我們的小巴迪由開始的高興到了后來的傷心,那到底,小巴迪是怎么樣面對這兩種評價的呢?帶著這個問題,同學們默讀課文的最后三段。

1、從課文中我們了解到,我們的小巴迪最終還是承認了自己當時的那首詩的確相當的糟糕,從這個“承認”你讀出了什么?(已經認識到了父親的評價是對的,在加上有母親的一如既往鼓勵,一如既往:完全跟過去一樣,所以“我”還一直在寫并把自己新的文章給父親看。

2、這個時候父親的態度又是什么?(還是帶著批評,卻沒有全盤否定,在批評中帶著鼓勵)。從哪可以看出來(但還不是毫無希望)這在無形中給了作者勇氣。讓他有再寫下去的動力。

3、最終作者成功了,在他成名之后他體會到了什么?帶著這個問題請同學們默讀第16、17自然段。

①長大后的巴迪有了巨大的成就,這個時候他體會到當初是多么的幸運!同學們讀到這里的時候,有沒有什么疑問?為什么他會覺得當初是多么的幸運?他幸運的是什么?幸運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有母親那作為創作靈感和創作源泉的愛,還有父親那保持平衡的警告的愛。就是父母各自不同的愛,讓巴迪覺得自己是多么的幸運。

②母親贊美的愛給了他前進的力量,而父親批評的愛給了他思考和反省的空間。讓巴迪在面對贊美和批評的時候保持了一顆清醒的頭腦,也使他成功了。

③正是這些贊美和批評使作者謹慎的把握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風刮倒。同時他也體會到,這兩個極端的斷言都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

④同學們從作者的體會中你讀懂了什么?(要謹慎的對待生活中的贊美和批評同時也體會到父母用各自不同的愛在鼓舞著我們。母親贊美的愛,給了我們前進的動力,而父親的愛則是鞭策著我們做得更好,不要驕傲。因此我們要珍惜和感恩父母的愛)

⑤好了,帶著這種感情,我們再把課文最后兩段齊讀一遍。

4、小結:學了這篇課文,我們不僅要懂得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待父母的愛,也要懂得正確的對待生活中的贊美和批評。

好,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來談談,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像小巴迪一樣的&39;事情。(在面對贊揚和批評的時候,我們要正確的對待,不能因為受到了贊揚而驕傲,毛爺爺曾說過“驕傲使人落后,虛心使人進步”,不能因為贊美而停下自己的腳步;也不能因為受到了批評而失去信心,常言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就是要我們在失敗面前不要氣餒,要堅定信心,這樣才能成功,不能因為批評而失去了前進的動力。我們要像巴迪一樣,謹慎的對待我們生活中的贊美和批評,在這種力量中前進。)

5、作業:

①背誦并抄寫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②小練筆:文中巴迪認為愛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贊美的愛,一種是批評的愛。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感受嗎?把你的感受寫下來。

75490 主站蜘蛛池模板: vr安全体验馆|交通安全|工地安全|禁毒|消防|安全教育体验馆|安全体验教室-贝森德(深圳)科技 | 找果网 | 苹果手机找回方法,苹果iPhone手机丢了找回,认准找果网! | 阿米巴企业经营-阿米巴咨询管理-阿米巴企业培训-广东键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对夹式止回阀厂家,温州对夹式止回阀制造商--永嘉县润丰阀门有限公司 | 杜康白酒加盟_杜康酒代理_杜康酒招商加盟官网_杜康酒厂加盟总代理—杜康酒神全国运营中心 | 烟台条码打印机_烟台条码扫描器_烟台碳带_烟台数据采集终端_烟台斑马打印机-金鹏电子-金鹏电子 | 微型气象仪_气象传感器_防爆气象传感器-天合传感器大全 | 广西资质代办_建筑资质代办_南宁资质代办理_新办、增项、升级-正明集团 | 上海小程序开发-上海小程序制作公司-上海网站建设-公众号开发运营-软件外包公司-咏熠科技 | 电子厂招聘_工厂招聘_普工招聘_小时工招聘信息平台-众立方招工网 | 风电变桨伺服驱动器-风电偏航变桨系统-深圳众城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 网络推广公司_网络营销方案策划_企业网络推广外包平台-上海澜推网络 | 三氯异氰尿酸-二氯-三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强氯精-消毒片-济南中北_优氯净厂家 | 木材烘干机,木炭烘干机,纸管/佛香烘干设备-河南蓝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安徽华耐泵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浙江宝泉阀门有限公司| 换网器_自动换网器_液压换网器--郑州海科熔体泵有限公司 | FAG轴承,苏州FAG轴承,德国FAG轴承-恩梯必传动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Magnescale探规,Magnescale磁栅尺,Magnescale传感器,Magnescale测厚仪,Mitutoyo光栅尺,笔式位移传感器-苏州连达精密量仪有限公司 | 盘装氧量分析仪-防爆壁挂氧化锆分析仪-安徽吉帆仪表有限公司 | 硫化罐_蒸汽硫化罐_大型硫化罐-山东鑫泰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磁棒电感生产厂家-电感器厂家-电感定制-贴片功率电感供应商-棒形电感生产厂家-苏州谷景电子有限公司 | 3d可视化建模_三维展示_产品3d互动数字营销_三维动画制作_3D虚拟商城 【商迪3D】三维展示服务商 广东健伦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体育工程配套及销售运动器材的体育用品服务商 | 传递窗_超净|洁净工作台_高效过滤器-传递窗厂家广州梓净公司 | 户外-组合-幼儿园-不锈钢-儿童-滑滑梯-床-玩具-淘气堡-厂家-价格 | 圆盘鞋底注塑机_连帮鞋底成型注塑机-温州天钢机械有限公司 | 真空泵维修保养,普发,阿尔卡特,荏原,卡西亚玛,莱宝,爱德华干式螺杆真空泵维修-东莞比其尔真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柔性输送线|柔性链板|齿形链-上海赫勒输送设备有限公司首页[输送机] | 卸料器-卸灰阀-卸料阀-瑞安市天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展厅装修公司|企业展厅设计|展厅制作|展厅搭建—广州展厅装饰公司 | 尚为传动-专业高精密蜗轮蜗杆,双导程蜗轮蜗杆,蜗轮蜗杆减速机,蜗杆减速机生产厂家 | GAST/BRIWATEC/CINCINNATI/KARL-KLEIN/ZIEHL-ABEGG风机|亚喜科技 | 插针变压器-家用电器变压器-工业空调变压器-CD型电抗器-余姚市中驰电器有限公司 | 卸料器-卸灰阀-卸料阀-瑞安市天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高压分散机(高压细胞破碎仪)百科-北京天恩瀚拓 | 氟塑料磁力泵-不锈钢离心泵-耐腐蚀化工泵厂家「皖金泵阀」 | 知网论文检测系统入口_论文查重免费查重_中国知网论文查询_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 自动螺旋上料机厂家价格-斗式提升机定制-螺杆绞龙输送机-杰凯上料机 | 交通气象站_能见度检测仪_路面状况监测站- 天合环境科技 | 罐体电伴热工程-消防管道电伴热带厂家-山东沃安电气 | 钢格板|镀锌钢格板|热镀锌钢格板|格栅板|钢格板|钢格栅板|热浸锌钢格板|平台钢格板|镀锌钢格栅板|热镀锌钢格栅板|平台钢格栅板|不锈钢钢格栅板 - 专业钢格板厂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