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五年級語文教案及反思
通過教學設計,教師可以對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有個整體的把握,可以根據教學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對象的特點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關于西師版五年級語文教案及反思,供大家參考。
西師版五年級語文教案及反思1
一、通過想象,補白文字。
課文在開頭寫戰士們所駐守的那塊“黑褐色的土地上”,“高原一年四季飛雪茫茫,閉眼冰天,睜眼大雪,只能隔著厚厚的墨鏡看世界,滿世界除了風雪,連根青草、連只飛鳥都看不見”。這樣的體會對學生來說太遙遠了,而這短短的文字根本就無法讓孩子們走進那樣一個甚至讓人有些恐懼的世界。在孩子們的語言世界里,他們只是覺得那里環境太惡劣了。為了加強孩子們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我引導學生思考,想象:在那樣的地方,在我們的視野里,究竟能看到什么?聽到什么?(看到鵝毛大雪紛紛飄落的樣子;到處都是冰雪的世界……能聽到狂風呼嘯的聲音;能聽到冰雹落地的聲音……)其實不是同學們的語言貧乏,不是我們的想象力不夠豐富,而是戰士們所能看到本來就少,而這一切還是透過“厚厚的墨鏡”所看到的。他們耳朵所能聽到的聲響也極其有限,所以當“只能聽到簡單的幾個喂字,但我們仍然為能聽到山外的聲音而歡呼雀躍?!?/p>
二、抓住動作,感悟情感。
“將軍轉過身去,他哽咽著,兩顆豆大的`淚珠從他的眼角滾下來” ?!半S后,將軍緩緩地抬起手來,給我們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在教學這一語段的時候,我設計了如下的導入語: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將軍是身經百戰的軍人,軍人更是流汗流血不流淚,將軍的淚珠,將軍這一個莊嚴的軍禮包含著什么?(將軍對這些守衛祖國疆土的戍邊戰士的感激之情;對這些戰士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毫無怨言地守衛祖國邊疆的那份敬佩之情。)這是我課前備課時所想到的答案,而學生的補充更揭示了將軍的動作的深刻內涵。
(愧疚——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整整三年,只是想下山去看看樹。而就這么簡單的要求,將軍以前居然都不知道;這么長的時間,將軍居然都沒有來看望一下這一群可愛的戰士,將軍覺得愧對戰士們。)在這個問題上,學生是我的老師,課堂上只要學生思維的智慧火光一旦被點亮,它所綻放的光芒將會瑰麗無比。
三、抓住“眷念”,升華情感。
“離開那兒好幾年,每當在夜里想起那些日子,我的心里就充滿了深深的眷念。”針對“眷念”一詞,課前我設計了如下的質疑:那是個鳥都飛不到的地方,那里冰雪覆蓋,生活單調,環境極其惡劣,作者為什么還如此深深地眷念那里?在課前我所預想的答案是:那里練就了戰士們堅強的性格;堅韌不拔的毅力。學生有了前面對環境的想象,對將軍情感的烘托,覺得這眷念中還包含著一份責任,一份守衛祖國邊疆的沉甸甸的責任。
語文是傳遞情感的,語文課堂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思維碰撞的舞臺,是智慧催生智慧的沃土,是教師學生享受精神盛宴的樂園。
西師版五年級語文教案及反思2
教學目標:
1. 閱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 讀課文,從中感受中國地質隊員的拳拳愛國心和獻身精神。
3. 體會環境描寫對烘托人物形象以及情感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1. 用簡潔語言說說課文大意。
2. 學習科學家為科學,為祖國,為人民勇于探索,甘于獻身的精神。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課前預習,查找有關南極的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南極風光,引入課題。談話導入(出示課件)
神秘的南極不僅美麗,而且還蘊藏著許多礦藏資源。這些深藏的資源等待我們的科考隊員去發掘它。讓我們隨著科學考察隊員的足跡到南極去看一看。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老師要求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閱讀課文。
2運用自己學過的批讀方式,寫出自己的感受。
3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讀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并說出感受。
2概述本文的主要內容。
四細讀課文,加深感悟
1 “我”考察的文森峰是什么樣的地方?找出有關語句。
出示課件:重點語句生細細品讀
(1)文森峰,沒有人煙,沒有生命,人稱“死亡地帶”。那里山勢險峻,海拔高度為5140米。
(2)即使夏季,氣溫都在零下40攝氏度左右,因而終年被冰雪覆蓋。
2 讀后討論:既然是考察,作者為什么要花這么多筆墨來描寫“文森峰”這個死亡地帶?
(南極環境惡劣考察隊員的工作條件艱難等襯托作用)
3思考:全文圍繞哪個中心詞來寫?(驕傲)
4那么,誰驕傲?祖國為什么而驕傲?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反饋。
(1)“我”是第一個登上南極的女科學家。
(2)“我”在艱難環境里,以事業為重,以理想為榮。
(3)“我”克服困難發現鐵礦戰友們登上文森峰。
(4)無私奉獻的精神。
5 有感情地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交流談體會)
五總結
師:文森峰這個死亡地帶,沒有人煙、沒有生命,山勢險峻,終年冰雪覆蓋,冰原隨時可能吞沒地質隊員的生命。但是當面對這樣艱苦的環境時,南極科學考察的隊員不畏艱難險阻,心中始終裝著的是祖國,想著的是為國爭光。所以我們要高呼——驕傲吧,祖國!
六延伸
讀文后,你有什么話想說?(提示:可以對科考隊員說,可以對南極說,可以對祖國說。)
《驕傲吧,祖國》講述的是第一個涉足南極文森峰這個死亡地帶的中國女科學家,克服重重困難為祖國爭的榮譽的事。
課文有這么一句“我們身背二三十千克重的登山裝備,腳穿四千克重的登山靴,在光滑而堅硬的冰坡上爬行。”課前預設是通過這個句子讓學生體會背著沉重裝備攀爬冰坡的艱辛。但講課時有的同學提出問題“那不還是好事嗎,南極的風那么大,背著這么重的裝備就不會被風給吹跑了?!睂τ谶@個問題我感覺很突然,沒有準備,轉念一想,既然學生提出了這個問題,說明有的同學對登山的艱辛理解還不深刻。課堂上需要解決。我首先表揚了這位同學的質疑精神,然后讓同學們討論裝備重到底是好事還是困難。
通過討論引導:
1,南極的風確實大,但會不會大到每時每刻就能把人給吹走這種地步。同學們討論不會,假如這樣的話科學家都不用去考察了,因為人一下地就會被風吹走。
2,讓學生想象自己背六十斤重的背包,再穿八斤重的鞋子去春游或爬山,會是什么樣的情形。同學們都說那肯定太累,玩的也不開心。我反問,那在暴風雪中爬冰坡不是更累嗎?這不正是說明科考的艱辛嗎?同學們都表示贊同。
課后想想學生的質疑和課前預設不符并不是一件壞事,可以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也更加深學生對登山之難,科考之難的理解。
西師版五年級語文教案及反思3
教學目的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采訪應圍繞一個話題進行的方式。
3.認識純凈水、礦泉水、自來水各自的利與弊,增加學生的科普知識,激發學生留心身邊事、敢于積極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認識純凈水、礦泉水、自來水各自的利與弊,激發學生留心身邊事、敢于積極探究的興趣。
教學時間
1課時。
課前預習
讀通課文,讀準字音,在文中畫出不理解的詞,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能說說日常生活中,水有什么作用嗎?是的,水是生命之源,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水,隨著天氣漸漸熱起來,人們需要喝的水更多了,可我們怎樣做到科學飲水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與眾不同的課文。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從題目你覺得它與我們平時學的課文有什么不同?看到這個題目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結合學生有關題目的問題師生一起解決,如:“手記”是什么意思?快速把想到的、聽到的、看到的親手記下來。)如遇到有關課文內容的問題,師引導:學習了課文我們就明白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預習。
(1)提出不理解的詞。(師相機板書:有機物、放射性物質、微生物、微量元素、免疫力、新陳代謝、體液、礦化度、有機污染物、貯存、充沛)
(2)在熟讀詞的基礎上,師生交流理解。
(3)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檢查是否正確、流利,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
3.再讀課文,說說這篇采訪手記主要圍繞什么話題來寫的?(科學飲水)
4.你知道我們為什么要科學飲水嗎?(學生各抒己見)
周博士是怎樣說的?(出示:講究喝水,喝出健康,喝出充沛的生命活力!)齊讀。
5.那我們怎樣做到科學飲水呢?周博士為我們提出了哪些良好的建議?
三、抓住重點,自讀自悟
1.學生自學課文,思考。
課文共介紹了哪幾種不同的飲用水,它們的優點和缺點是什么?在文中畫出。
2.學生分小組交流,并填表。
飲用水 優點 缺點
純凈水沒有細菌,沒有病毒,干凈衛生。得不到有用的微量元素,增加鈣的流失。
礦泉水純凈衛生,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有利于維持酸堿平衡,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不利于廣泛飲用。
自來水廣泛飲用,所含礦物質基本能滿足人體需要。需要解決污染問題。
3.全班交流并展示圖表。
4.提問。
(1)既然燒開水是解決自來水污染問題的重要方法,那燒開水有哪些學問呢?
(2)你們或你們的家人平時是怎樣做的?讀到這兒你有什么感受?
四、角色扮演,回顧全文
同學們所知道的科學飲水的知識是通過采訪醫學專家周博士而知道的,下面我們就扮演三位小記者一起去采訪周博士。
1.小組分角色朗讀。
2.全班交流,指名分角色朗讀,師生評議。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學了這篇采訪手記,你有哪些收獲和感受呢?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許多令我們感興趣的有趣話題值得我們去探究。和同學議議,還有哪些令你感興趣話題,課余分組去采訪一下有關人員。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以“科學飲水”為話題,用采訪手記的形式,為我們介紹了純凈水、礦泉水、自來水的優劣,倡導人們“講究喝水,喝出健康,喝出充沛的生命活力”。
全文共14段,第1段引出了全文的話題——科學飲水,以及采訪的時間、人物,開門見山,一目了然。第2~14段以采訪手記的形式分別介紹了純凈水、礦泉水、自來水。純凈水的優劣、礦泉水的好處、自來水的飲用和燒水的方法在周博士的介紹中既有對比又有各自的特點,特別是對自來水的飲用和燒水方法的介紹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很強的指導性。周博士最后的話不僅是講飲水,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科學,科學地生活。全文語言極為樸實,沒有華麗的辭藻,但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本課的段落層次分明,語言生動靈活,引導學生抓住話題,自讀自悟,了解純凈水、礦泉水、自來水的優劣,關注生活中的科學。全文用采訪手記的形式,人物以姓簡稱是采訪手記常用,可讓學生了解,并學習在生活中運用。
本課的重點是了解科學飲水的知識,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