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
閱讀教學也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內容和環節,語文核心素養就是學生人格雛形的培養。你知道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怎么寫嗎?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及勇于創新的精神。
3、德育目標:激發學生對小興安嶺的向往,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4、創新目標:創設情境,讀中感悟。
教學分析與處理
1、教材分析:這是一篇寫景散文。作者采用總一分一總的結構,展示了小興安嶺一幅幅精美的畫面。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2、學生分析:學生在上一單元已經學習運用多讀多想,讀通課文的讀書方法把課文讀通,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再加上課文里對小興安嶺美麗景色的描寫,更能使學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麗。
3、創新點:在課堂上體現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創新人格。
4、空白點: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合作學習喜歡的內容。
課前準備:
因為搜集和處理信息是構建課內外聯系的重要紐帶,這一課與我們生活緊緊相連,在課前,我要求學生們搜集有關資料,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同時從心理上做好學習的準備。
教學方法:研究體驗式創新教學法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也許沒有去過小興安嶺吧,那里的景色可美啦!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走進小興安嶺,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麗。
二、提供信息點拔啟發
1、根據學生預習情況,提問:課文是按什么順序描寫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2、學生有選擇地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3、提問:你最喜歡那個季節的小興安嶺,為什么?
三、學生研究合作交流
1、小組討論共同合作學習。(每個小組討論后填寫研究報告單)
2、學生匯報結果,指導學生朗讀體會作者的喜悅之情。
3、通過同學們的討論,你又喜歡上哪個季節的小興安嶺了?
4、學習了2一5自然段,你認識中的小興安嶺是什么樣的?
5、討論: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又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呢?
6、師主共同討論研究,并一起完成板書。
四、反思小結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們學會了什么?
五、研究性作業
假設你有機會成為小興安嶺這幅美景中的一員,你希望你會是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同學們都能將自己當成大自然中的一棵草、一滴水、一個小生命,那么熱愛我們生活的環境,珍惜我們生存的空間。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語,在語境中理解“氣溫驟降、長途跋涉、呼吁”等詞語的意思;讀懂第二節中寫燕子瀕臨死亡原因的句子。
2、聯系上下文說清政府“呼吁”的具體內容;能體會作者按“先總寫在具體”的寫法來描述人們救護燕子的過程;感受瑞士人民愛護動物、珍愛生命的美好情感。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自然流暢,語速適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理解“專列”,引入故事。
1、揭示課題,理解意思。
板書課題,理解“專列”,了解課題意思。
2、學習第一節,重點理解“特殊”。
(1)出示第1、2句,指導讀句,注意長句中的停頓。
(2)用找近、反義詞的方法理解句中“特殊”一詞的意思。
(3)因為人們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所以讓人心生疑問。
出示句子:燕子是候鳥,能長途跋涉,怎么還用專列送呢?
指導讀好問句。(了解了“專列”的含義,給學生留下了質疑,激發他們探索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為什么用專列送燕子?讀課文整體感知,按要求找到對應的小節。(出示表格)
2、交流校對。感知課文將結果分兩部分寫的特殊寫法。
三、抓關鍵詞,讀懂句、段,感知寫法。
1、抓“麻煩”一詞,了解事情起因理清第2節中句子關系。
(1)為什么要啟動燕子專列救助燕子呢?讀第2節,劃出具體原因。
(2)讀句找原因,理解詞語,理清句子間的關系。
原因一:長途跋涉
引導了解“跋”與“涉”的字義,理解“長途跋涉”一詞的意思,感受燕子遷徙路途的艱辛。
板書:累
原因二——饑寒交迫
聯系上下文,引導了解燕子“饑”與“寒”的原因。
板書:氣溫驟降幾乎……。
指導書寫:驟
(3)理解詞語:瀕臨死亡;朗讀句子,體會燕子遇到的種種麻煩。
(4)圈劃關鍵詞“麻煩”,引讀第2節,了解這一小節就是圍繞“麻煩”一詞,寫清楚了故事的起因。
2、抓“呼吁”一詞,結合語境想象“政府呼吁”場景,練習表達。
(1)怎樣救助燕子,將散落四處的燕子送到專列上呢?
板書:政府呼吁
(2)組織討論廣播臺向居民發出呼吁,要說清楚哪些內容?
生交流,師幫助梳理,引導理解“呼吁”一詞的意思。
(3)指導學生根據填空說清呼吁的內容,語句連貫。
各位聽眾,請注意!現在想你播報一則緊急消息:由于——,請大家——。【這樣設計有機地將前后文的學習聯系了起來,通過對重點詞語的理解,能夠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到瑞士政府對燕子的關愛。】
同桌互相練習。
四、總結,布置作業。
1、小結。
2、布置作業
(1)抄寫、積累課文中的詞語。
(2)根據課文內容,將“政府呼吁”的相關內容寫清楚。
五、板書設計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審視、嚴肅、和顏悅色”等詞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老師說的那段話。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2、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閱讀能力。
3、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情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蘊含的道理。
理解老師的話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情導入
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1課(板書并齊讀課題)讀了這個課題,你都想知道什么呢?(學生質疑:楊桃什么樣?誰畫楊桃,畫的怎么樣?)
【讓學生針對課題來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2、楊桃什么樣呢,老師帶來了一個楊桃,誰還知道楊桃的其他資料給大家介紹一下。(對于查找資料的學生給予充分地肯定)
3、那么文中到底是誰在畫楊桃,發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
二、初讀識字
1、自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難讀的地方要多讀幾遍
2、課文中出現了很多生字詞,你們預習了嗎?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出示: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多種形式讀,說說近義詞,反義詞,造句)
【訓練學生的預習能力,引導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就能夠從各個方面來掌握字詞,把對基礎知識的訓練滲透到每一篇課文的學習之中】
3、指名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學生回答)
4、過渡:我是怎樣畫楊桃的,老師又是怎樣教育我們的。下面我們來深入的讀讀課文。
三、再讀感悟
1、快速讀課文,找一找課文那幾個自然段寫了“我”畫楊桃。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說說你體會出什么?(體會“我”的一絲不茍)。
【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體會課文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的讀
2、為什么我能這樣畫畫,結合上文來談一談。(引導學生學習父親的話)
3、我畫的`這樣認真,自以為畫的很準確,當我把畫交出去的時候,同學們有什么反映?(生說,讀,表演,體會同學們嘲笑的態度)
【借助朗讀、表演這種形式讓學生更容易進入課文的人物中,更容易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4、老師的態度怎樣呢,默讀課文6——17自然段,找出老師動作的詞語(看、走、坐、審視……)體會老師的態度與同學們的截然不同
5、通過觀察后同學們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生讀)
6、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老師是怎樣說的。(出示老師的話)
(1)指名讀,老師說了幾句話。
(2)再指名開火車讀,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
(3)有感情的讀讀老師的話。
(4)(出示父親的話)比較兩人的話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5)再讀老師的話,試著背下來。
【理解老師的話是本課的難點。通過學生的反復朗讀,通過對比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其深刻含義。也便于學生積累語言。】
7、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全文
四、總結:
1、通過學習,你懂得了什么
2、在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事情?回去想想,找找,下節課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將課文的學習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尋找生活素材,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
2、積累詞語“數學家、思考、消失、實驗、振動、探索、發明、創造”等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4、知道帕斯卡從小善于思考,愛動腦筋,長大后發現了振動原理,不斷有發明創造,成了世界的科學家。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帕斯卡發現發聲的過程,并能抓住要點陳述。
2、以課文為例,了解文章是按“概括、具體舉例、概括”的結構來寫人的。
3、理解帕斯卡發現發聲的`過程,了解文章的結構安排。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生交流,引入課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位科學家的故事。
2、揭示課題
(1)學習生字:“帕”: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
(2)讀準人名:帕斯卡
(3)師:牛頓發現地球引力、阿基米德發現水的浮力。現在請大家說一說他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帕斯卡也是如此。
(4)出示課題:愛動腦筋的帕斯卡
3、齊讀課題:愛動腦筋的帕斯卡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振”要關注讀準前鼻音)
2、聽課文錄音,再想一想,你了解了什么?指名答。(帕斯卡很愛動腦筋;帕斯卡11歲就發現了聲學的振動原理……)
3、媒體出示:帕斯卡聽到廚房的叮當聲提出了什么問題?經過自己的鉆研找到了什么答案?學生再讀課文,劃出有關句子。
4、指名分小節讀課文。(正音糾錯)
三、研讀課文
1、師做聲學的振動原理的實驗。
(學生邊觀察邊思考)
2、學習2、3節。
(1)指導朗讀2、3小節。(第2小節中的:“多少年、誰、可是”要重讀,讀出帕斯卡的善于觀察;第3小節要讀出帕斯卡從實驗觀察中得到的高興。)
(2)老師引讀課文內容,學生跟讀。
3、完成練習
(自由完成,交流,齊讀)
4、齊讀課文2、3節。
5、除了文章的2、3小節具體寫了斯卡發現聲學振動原理這件事,文中的第1小節還括介紹了帕斯卡小時候就愛問為什么,并喜歡自己去鉆研,找出問題的答案;第4小節又概括介紹了帕斯卡的成就。這種寫作方法就是按概括、具體、概括的方式來記敘一件事,這也是寫作中最常用的一種寫人記事的寫作方法。
四、復習鞏固
1、搶讀詞語
數學家思考消失實驗振動
探索發明創造
2、用“因為……所以……”或“……是因為……”的句式說說帕斯卡為什么能發現聲學的振動原理。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要主動的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二、教學重、難點:
1、朗讀課文,學會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
投影片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揭題,初讀課文。
2、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小朋友們,有人給你鼓過掌嗎?因為什么給你鼓掌?得到別人掌聲你的心情怎樣?你為別人鼓過掌嗎?為什么給別人鼓掌呢?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掌聲
(板書:15掌聲)
3、讀了課題,你能提出問題嗎?(誰鼓掌?這掌聲是給誰的?為什么給她掌聲?她得到掌聲后心情怎樣,又是怎樣做的?)
二、初讀課文
1、請小朋友們帶著剛才提出的問題認真地讀書,遇到不認識的字,看課后的生字表。
2、請小朋友們讀一讀課文后的生字,注意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反饋檢查。重點讀準下列字:翹舌音“鎮”“驟”“持”“束”“述”,平舌音“殘”。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請小朋友繼續讀課文,把不認識的生字的拼音寫在生字的上面。讀完、寫完后,請小朋友們再讀一讀生字并記住它。
反饋檢查。指名讀,同桌互讀,小組輪讀。
4、看一看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你會不會讀。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
時候愿意持久結束
殘疾猶豫講述鎮定
禮貌驟然間身處困境
舞蹈慢吞吞
5、生字、詞語我們都會讀了,請大家再讀課文,努力做到正確、流利。
反饋檢查。指名讀,師生評議,齊讀。
6、課文我們已經會讀了,現在請小朋友一邊讀課文,一邊把不懂的詞語畫下來。
7、這些詞有的需要老師幫助,有的自己通過讀課文就可以理解。請大家讀課文,邊讀邊想這些詞語的意思。我相信,同學們能通過讀課文理解這些詞語。
8、小結:這節課小朋友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讀準了生字、詞語的讀音,課文也讀得正確、流利了。大家還通過認真讀書,讀懂了一些詞語的意思。大家學得很主動,收獲也很大。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課文,不僅要讀懂課文,還要練習讀出感情來。
三、描紅生字
1、認讀書后要描紅的生字。
2、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
時候愿意輪流情緒慢吞吞
持久講述結束然后驟然間
二、精讀課文
1、請小朋友們自己讀課文,畫出描寫小英神態、動作變化的句子。
2、分小組討論:從這些變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說說你的理解。
3、反饋交流,指導朗讀。
(1)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學,她總是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
指導學生運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小英為什么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小英因為身有殘疾非常自卑。
練習朗讀體會小英自卑的心理。
(2)輪到小英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起投向了那個角落,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討論:小英為什么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練習朗讀,體會小英自卑的心理。
(3)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后慢吞吞的站了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討論讓學生明白:“猶豫”、“慢吞吞”是小英不愿意讓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眼圈兒紅了”,是小英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
練習朗讀體會小英復雜的心理變化。
(4)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討論讓學生明白:同學們的掌聲是小英感到大家的關心和鼓勵,她感動得流淚了。
練習朗讀體會小英感激的心情。
(5)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學們的掌聲里微笑著走下講臺。
討論讓學生明白:小英深鞠一躬是感謝同學們在一次的熱情鼓勵。
練習朗讀。
(6)她不再憂郁,她和同學們一起交談、游戲,甚至還走進了學校的舞蹈房……
聯系小英來信中的話交流討論:小英為什么回有這些變化?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小英從同學們的掌聲中獲取了動力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她很珍惜同學們的掌聲。分頁標題#e#
練習朗讀。
4、有感情的朗讀的第1~6自然段,說說從小英的變化中,你想到了什么。
5、顯示最后一段,讀一讀再討論:這段話告訴我們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引導學生理解“身處困境”,小英怎樣珍惜掌聲的,這里的“掌聲”只是指鼓掌嗎?
三、總結課文
1、讀課文
2、教師總結:《掌聲》這篇課文,通過身患殘疾而自卑憂郁的小英在同學們的掌聲里上臺演講,在同學們掌聲激勵下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四、作業
完成《習字冊》上的書寫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