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語文”的語源是“語言文字”,“語言文字”縮略為“語文”一詞出現在19世紀80年代。下面由我來為大家整理關于新課標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
新課標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16、橋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 會認“肆、揪、瞪?.”等生字,會寫”咆、哮、瘋?..”等生字。能正確理解并積累“咆哮、祭奠?..”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通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情知道在洪水來臨時老漢沉著冷靜地引導村民逃生的故事。
二、 過程和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合作學習等方式,體會老漢的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做法。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深刻感受老漢危急時刻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自己扛起來的人格與精神。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理解能力,而且部分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此時需要進一步地鞏固、拓展學生對語言的認識與技巧的運用?!緲颉窟@篇課文的語言有很多比較精彩的部分,但是老師只要稍加點播就能夠理解。對于他們來說難的在于本文中是如何塑造老
漢這一形象的,學生對于老漢的形象一般停留在文中的語言中,而老漢身上充滿人情味和親情味的地方顯得難以理解。尤其是對于文末中交代了老漢和小伙子的關系后會讓他們陷入模糊的狀態,所以在教學和引導中要以老漢為線索,引導學生體會老漢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故事內容,領悟老漢每一次舉動的內涵與精神。 教學難點: 領悟文章在寫作時的 表達方法和從側面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方法:朗讀教學法、合作型教學法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洪水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激發興趣
1.出示課件(洪水肆虐的情景)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假如這樣的情景就發生在你的身邊,你會有怎樣的反應?
3、揭示課題(板書課題:16橋 )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 請學生匯報自學成果。
3、總結:深夜當洪水襲來時,老支書冒著生命危險指揮一百多號人有秩序地過橋,最后自己和兒子卻被洪水卷走了。
4.出示生字,示范讀后學生齊讀。
三、感受險情
1、找出描寫洪水的句子,說說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了什么。
2、用自己認為合適的語氣讀一讀。
3、觀察文中第一幅插圖。
(1)結合課文說說這樣的險情,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員你會有什么反應。
(2)當時人們的反應是什么相?找到相關語句。
4、此時老漢又是怎么做的,找到相關語句。(學生答后同時課件出示描寫老漢的語句)
A“木橋前,沒腿深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1) 老漢已經到了木橋前為什么不離開?
(2) 老漢受到村里人的擁戴,想想這是為什么?
B“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p>
(1) 老漢為什么不說話,此時他可能在想什么
(2) 感悟“他像一座山”,說明此時老漢的神情怎么樣?怎么形容此時的他?(嚴肅、不近人情)
四、 小練筆
把老漢站在橋前的心理活動寫一寫。
。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
1、 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出示課文插圖,說說課文大意。
二 感悟體會
(一)、快速默讀課文9—23段,找出描寫老漢的句子。
A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崩蠞h兇的像只豹子。 1、 找出老漢的動作,從這些動作看出此時他是怎樣的? 想一想老漢的“沖”說明了什么?“吼”說明了什么?
B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彼昧Π研』镒油粕夏緲?。 1、 老漢為什么這么做?
2、 再一次出現了老漢的“吼”,這次有什么不一樣?
C、突然,那木橋轟地一聲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沒了。 老漢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1、小伙子和老漢的結局是什么?
2、這里應該怎么去讀?
3、全班有感情地齊讀。
三品讀尾聲
1、 自由讀課文第24—27段。
2、 說說通過讀你發現了什么?
3、 總結:原來老漢和小伙子是老太太的丈夫和兒子,感受
到老漢的公正無私和最后橋要塌前叫兒子快走的濃濃的父愛。
五、 理解題意
1、 出示文中橋的投影。
2、 題目為什么叫“橋”?
3、 能不能更換為“洪水”“愛”或者”老漢和小伙子
“呢?
4、 文章題目和結尾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六、課堂小結
把你在本堂課的收獲總結一下人教版五年級下冊16橋教案吧。
【練習】五、布置作業
五、作業布置
一、清明節就快要到了,假如你來到老漢和小伙子的墳前祭奠,你最想說些什么?把你的想法寫一寫。
二、寫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方法。
(1)山洪咆哮了,像一群受驚的野馬。 ( )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 ( )
(3)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 )
(4)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 ( )
新課標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含義深刻的語句的理解,體會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從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諦。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及出現的新詞。
教學過程
一、啟讀,激趣質疑引入文
1.教師動情地講述《一個大學生的故事)。
同學們,當你有那么一天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刻,你會是什么心情?
(學生的回答可能有:高興、激動、興奮……)
是啊!的確是一個令人無比激動的時刻,然而有這樣一位大哥哥,在接到北京首都師范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卻憂心重重,不知所措。(學生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
他是個從小失去父母的孤兒,姐姐為了照顧他,輟學工作,賺錢供他上學,對他照顧得無微不至,呵護得無可挑剔,從小到大十幾年不讓他干任何家務活,只要求他努力學習。讀到高三畢業,他連自己的襪子都不會洗,方便面都不會煮,更不愿與人交流,正常必要的人際交往都很少很少,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無奈,又喜又憂的姐姐只好陪他一起去大學報到,但學校不允許這種情況的陪讀,姐姐千叮嚀萬囑咐后擔心地離開了。他堅持不到3天便哭著打電話要姐姐來接他。因為他根本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除了埋頭學習,他一切都不會做。結局是遺憾而又令人無奈的,他退學了,與已經實現的大學夢想做了最后的告別。
2.請學生自由發言。聽了這個真實的故事,你有些什么想法?
3.小結:同學們,我們這位可悲的大學生為什么會有如此結局?是他的錯?是愛他的姐姐的錯?還是誰的錯?今天我們就一起到《桃花心木》那里去尋找答案。
二、初讀,整體感知觀其貌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要求:字字入目,做到三不:不加字、不減字、不錯字。
2.小組交流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3.教師請舉手最快的前十名同學串讀課文。
(師生共同正音,并對他們積極讀書的態度予以表揚。)
三、精讀,潛心會文領其意
1.教師:同學們,讀書只做到正確流利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把書讀出情、讀出意、讀出味、讀出神,同學們經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達到這樣的要求,那么大家剛才提出的問題一定會迎刃而解。
2.再讀課文,畫出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3.反饋學生畫出的句子及不懂的地方。
4.抓住重點句段,感悟育人真諦。
學習12、13自然段。
①指名讀。想一想:這兩段主要講什么?
?、谥鹁淦纷x。引導學生讀懂每句話的意思,并相機指導朗讀。
(學生之間互動競爭,進行朗讀比賽。)
③全班交流自己從讀中體會到了什么?
④教師小結。
學習14自然段。
?、偻队俺鍪敬硕握n文,全班齊讀。
?、谧杂衫首x,小組交流讀后的感受。
?、坌〗M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師引導理解:”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p>
?、軐W生自悟,有感情地朗讀。
學習第15、16自然段
?、僭敢庾x的同學一起讀。
②小組討論:桃花心木為什么不會枯萎?
③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發言,師生共同評議。
四、展讀,聯系實際話育人
1.分角色表演,種樹人與“我”之間的交流。
①同桌組合練習。
?、谕扑]上臺表演。要求:注意人物的身份、語氣、可以自由發揮。
2.聯系你的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想法。教師與學生互相交流。
3.教師小結:
同學們,成長為一棵抵御風雪,頑強生存的參天大樹的確要付諸于不懈的努力。在挫折與逆境中鍛煉、成長,才是我們應該走的成才之路。
新課標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讀讀記記“螞蚱、櫻桃、蚌殼、瞎鬧、鋤頭、倭瓜、水瓢、圓滾滾、一動不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如何表現“我”在園子里的心情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讓學生了解作家蕭紅,讀一讀她的有關文章。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上節課,我們隨著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時光。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另一位女作家蕭紅,走進《祖父的園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思考:你覺得祖父的園子是一個怎樣的園子?試著用一個詞語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談談理解。
(本課清新活潑的筆調定會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定會對祖父的園子產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
三、研讀課文,體驗情感
1.默讀課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體會“我”的心情。
(學生自主學習)
2.匯報交流:
(一)對園子的印象(1—3小節)
“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薄盎▓@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p>
(1)從這幾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祖父的園子里昆蟲豐富多彩;昆蟲非常可愛;祖父的園子充滿生機、熱鬧、美麗……我對園子非常喜愛,難以忘懷。)
(2)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熱鬧和生機勃勃的感覺。
(二)“我”跟著祖父在園子里干活、玩耍。(4—15小節)
“伏在”、“亂鉤”,說明“我”的舉止很天真可愛,說明了園子不僅是童年的樂園,而且是學習的大課堂。
(這幾個小節圍繞著“我”錯把谷穗當野草割掉的趣事展開,通過對話表現“我”的年幼無知和天真頑皮,也表現出祖父對“我”的喜愛和呵護。一老一少,形象鮮明,語言生動,特別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尋味。教學中,還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發興趣、豐富內容、加深體驗。)
(3)小結:“我”在園子里到底是玩還是干活?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在園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滿了歡樂。)
(4)選擇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我”的快樂。
(“撿了這個,扔了那個,心里卻又想著另一個”,這種微妙的心情,是每個孩子共有的心理特點,因此,這一環節應重視孩子的朗讀體驗,讀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愛。)
(三)感受園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節)
(1)思考:從這兩段話中讀出了什么?是從哪些句子讀出來的?
(2)交流、討論:
凡是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黃瓜愿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愿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
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
……
(寫園子里植物和動物的自由自在,表達“我”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快樂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園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樂的,都是那樣美好,充滿活力。)
(3)重點朗讀17小節,體會其中的自由和快樂。
(理解作者在這一小節列舉了大量事物,花費大量筆墨細致描寫的用意,充分感受園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4)有感情地朗讀后面三段話,通過適當的語氣把“我”的快樂心情讀出來。
四、回歸全文,領悟寫法
質疑:作者為什么能將她的童年生活寫得那樣有趣,真實,吸引讀者?
(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把“我”—一個小孩做的'、想的、說的如實地寫下來。這些事,只有小孩會這樣做,這樣說,具有真情實感。作者的描寫具體生動,用了一系列的動作、語言,心理描寫,使我們好像真正走進了園子,看到了“我”一樣。因此,我們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這篇課文為什么能給人帶來強烈的震撼,使人心馳神往?緣于作者敏感的心靈,細膩的筆觸,她選取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卻往往最易打動人,印證了“生活就是寫作的源泉”,對我們的寫作有很好的啟發意義。)
五、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興趣的,還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2.摘抄課文中體現童真童趣的句段。
3.課外閱讀有關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爾基的《童年》,為口語交際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