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教師備課教案
三年級語文教師備課教案都有哪些?學習習慣好,興趣濃,方法多,沒有語文學習能力,白搭。學習能力是逐漸培養和積累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三年級語文教師備課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語文教師備課教案(篇1)
《天山的托木爾峰》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詞匯。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理解文中重點詞句、發揮想象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獨立識字,寫字。
2、以讀為主,抓住重點的詞句,發揮想象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托木爾峰的奇特、迷人。
2、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1、昨天,我們感受了祖國南疆的緬桂花樹的馨香俊秀,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領略西域的天山的托爾木峰的奇特迷人的自然風光。
2、老師板書課題。
3、學生齊讀課題,認識生字:托、峰。
二、看圖讀文,初步認識托木爾峰
1、老師出示課件。
2、學生看課件感知托木爾峰。
3、學習課文第一段,初步了解托木爾峰。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一段。
(2)說說:讀了這段話,你對托木爾峰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3)指名反饋、評議。
(4)理解詞語:聳立,體會托木爾峰的高。
(5)學生齊讀課文第一段。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導言;托木爾峰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山峰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分段指年、名讀課文。
4、集體評議,糾錯正音。
5、同桌比賽讀課文,看看誰讀得更正確、更流利。
6、說說: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托木爾峰的什么?
7、學生暢所欲言,評議、補充。
8、動手從文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9、老師小結,下節課我們再來欣賞托木爾峰的奇特景觀,接下來我們先學習文中的生字新詞。
四、學習生字、結束課堂
1、老師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詞,指名認讀。
托木爾峰襯托而且耐干旱童話迷人千資百態其實雪蓮
2、齊讀詞語。
3、從詞語中抽出本課的生字,開火車讀,并擴詞。
4、引導獨立識字:說說其中哪些生字的讀音要注意,哪些生字的書寫要注意?
5、學生書寫生字,結束課堂。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老師抽讀本課生字新詞。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請學生簡單介紹托木爾峰。
3、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托木爾峰,去感受它的奇特,它的壯觀,他的迷人。
二、學習課文,感受奇特
1、學習課文第二段。
(1)出示導學提綱,引導自學。
·認真讀課文的第二段。
·數數這段共有幾句話。
·哪些句子寫了托木扼峰的奇特,哪些句子寫出了托木爾峰的壯觀,哪些句子寫出了托木爾峰的千姿百態。分別用不同線條畫出來。
·想一想:在這些句子中哪些詞語用得好?好在哪里?
(2)逐項指名反饋、平議,引導理解課文內容。
·指名讀第二段課文內容。
·說說這段共有幾句話?
(3)指名反饋描寫托木爾峰奇特、壯觀、千姿百態的語句,引導感受托木爾峰的特點。
(4)結合理解,逐句指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全斑齊讀課文。
2、學習課文第三段。
(1)欣賞了托木爾峰的自然景觀,現在我們去尋找托木爾峰上動植物的身影。
(2)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三段。
(3)說說:這段主要介紹托木爾峰的動物還是植物?你從中了解了哪些有關托木爾峰的植物知識?
(4)指名反饋、交流、評議。
(5)老師引導學生理解托木爾峰地取植物分部情況特點。
(6)老師總結:托木爾峰上原來生長著這么多各種各樣的植物,那托木爾峰上的動物又是怎樣的呢?
(7)學生讀課文,并加以介紹。
(8)引導理解文中“珍禽異獸”一詞的意思,感受動物的奇特。
(9)學生有感情的練習朗讀課文第三段。
三、總結全文,學習文法
1、學生齊讀課文。
2、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圍繞托沒木爾峰的什么特點來寫?(奇特)
3、文中主要從那幾方面說明托木爾峰的奇特?
4、其中重點介紹了什么/(冰川與植物)
5、讀相關段落語句,小組討論:課文是怎樣介紹冰川與植物的?
6、老師引導體會“有的……有的……有的……”的妙用。以及列舉事例練習仿寫。
四、拓展探究、結束課堂
1、你還了解哪些有關托木爾峰的知識。
2、鼓勵課后查閱書籍,多角度了解托木爾峰,了解西域。
三年級語文教師備課教案(篇2)
《沙灘上的童話》
教學要求:
1、正確有感情朗讀課文。
2、認識10個生字,積累6個詞語和1句句子。
3、根據課文內容,想象沙灘上城堡和城堡發生的故事。
4、培養學生對理想、幸福的追求和向往的情感。
教學重點:認識10個生字,積累6個詞語和1句句子。
教學難點:根據課文內容,想象沙灘上城堡和城堡發生的故事。
教學準備:投影片、課文錄音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揭示課題。
1、出示沙灘圖,練習說話。
(1)這是一片怎樣的沙灘?你想在那兒干什么?
(2)小結、過渡:這片沙灘確實太迷人了,因此有一群孩子在放學后也來到了這兒,他們在這里干什么呢?
2、出示孩子壘城堡圖及課文第3節。
(1)看圖,自由讀句子,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
(3)說說孩子們在沙灘上干什么?(指名回答)
(4)根據回答,出示詞語:壘城堡
(5)齊讀句子,邊讀邊思考:孩子們壘了一座怎樣的城堡?
(6)想象說話:(指名說、同桌互說)
在沙灘上,孩子們壘起了一座()的城堡,城堡外面(),城堡里()。
(7)這群聰明的孩子不但壘起了一座美麗的城堡,而且還編了一個非常美麗的童話故事呢。出示課題。(課題出示稍顯晚了一點,可以放到前面去,再提早一點。)
(8)過渡:想知道這個童話故事的內容嗎?請聽課文錄音。
3、聽課文錄音,思考:孩子們編的童話故事的內容是什么?(學生說故事的內容時,比較羅嗦,教師在總結時可簡略一些。)
4、指名回答,板書:救公主
5、自讀課文,思考:孩子們為什么要去救公主?
6、根據回答出示有關句子,指導讀出氣憤、焦急的語氣:(自由讀、小組分角色讀)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這里住著一個兇狠的魔王。”
“你搶去了美麗的公主!”
“你們快聽,公主在城堡里哭呢!”(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沒能做到恰當地表達焦急的語氣,可以通過比較讀的方法,激發學生的熱情。)
7、我們想了什么辦法去救公主呢?出示有關內容引讀:
師:在我們編織的童話中,我們親手建造的城堡成了……我們也成了……我們又在商量著……一個伙伴說……我說……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贊賞。于是……我挖呀,終于……我把手……,就……。
讀后學習生字“窟”、“塌”。
8、救出了公主,我們的心情怎樣?出示下面句子,指導學生讀出興奮的語氣。(指名讀、男女生輪讀)
噢,公主被我們救出來了!在這兒,在這兒!
我們歡呼勝利,歡呼炸死了魔王,歡呼救出了公主。
9、小組分角色讀課文。
(1)組內練習。
(2)指名小組交流、簡評。
二、總結課文,想象說話。
1、齊讀全文。
2、想象說話:(內容可在兩題中自選一題,形式可自編或與同桌合作編。)
(1)城堡里發生了什么事?我們是怎樣把公主從城堡里救出來的?編故事《沙灘上的童話——勇救公主》。
(2)你在那金色的沙灘上壘了什么?那里發生了什么事?編一個童話故事。
3、指名講故事,評議。
三、復習鞏固。
1、讀詞語。
2、引導積累帶有建字低的字。
3、指導抄寫句子。(指導抄寫時要注意提醒學生不要看一個字,抄一個字,要讀通整句句子的意思再抄,同時要注意抄寫完成后要檢查。)
三年級語文教師備課教案(篇3)
《我們的歌》
一、教學目標:
1、會認讀4個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歌;
3、讓學生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
4、模仿創作詩歌。
二、教學重點
1、會認讀4個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詩歌。
三、教學難點
1、讓學生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
2、模仿一、二節創作詩歌。
四、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兒童詩歌。
五、教學時數: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三年級# 導語
兒童詩歌是小朋友心中的夢,同學們是那樣喜歡它。我們童年的生活也像一首首五彩斑讕的詩歌,許多詩人將它們寫成了好聽的詩。將你們準備的一首描寫校園生活或童年生活的詩歌在小組內交流。各小組組長注意:1、負責發現本組的詩歌,2、推薦本組朗誦的同學來朗誦。(生生交流、師生交流,可以個人朗誦,也可合作朗誦)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過渡(師有聲有色的背誦詩歌內容,并輔以簡單動作)師:呀,老師忘記了這首詩的題目了。誰能幫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嗎?(師板書:10我們的歌)
1、自由朗讀。要求讀正確、流利
2、讓學生在詩中找到能反映自己學校生活的、有同感的詩句,試著練習讀出自己的感情。
3、交流匯報
(1)小組交流:把讀懂的內容,即學生認為可以反映自己校園生活的詩句,讀給小組同學聽,并試著讀出自己的體會,(師巡視指導、參與,了解學生讀書情況)
(2)集體匯報:
(3)指名有感情地讀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詩句。
(4)說自己為什么要這樣讀,(相機指導朗讀)
(5)師:詩中有幾句很難讀,誰能讀好它?(特別是:我們的歌/為什么/這樣/絢麗多彩?)
三、反復誦讀,體會情感
1、輕聲朗讀,特別注意難認難懂的字詞。
2、自由朗讀,邊讀邊感受自己在校園生活的快樂。
3、試著背誦
四、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師:我們學習了《我們的歌》,我們一起來回憶詩歌,能背則背,不能背的翻開書讀。
二、理解詩歌,模仿作詩。
1、師(生讀后談):這首詩好在哪里?師隨機點撥引導(用詞美、貼切,相機學習鑲嵌、絢麗多彩、騰飛,分句句式相同,好記又有節奏感,瑯瑯上口…)
2、模仿作詩
(1)出示第1、2節內容,齊讀,師:我們的歌除了在校園里草坪上、秋千上、藍天中,還會在哪呢?哪兒還有我們的歌呢?(學生想象說)
(2)誰想當當小詩人,展開想象的翅膀,也像詩中那樣編上幾句。老師期待著出現更多的小詩人!(師邊說邊示課件)
我們的歌,|()上,
在(),有我們();
我們的歌,()上,
在(),有我們();
我們的歌,()上,
在()有我們()
………………………………
(3)小結:同學們,你們真的很了不起,相信這首詩的作者聽到你們寫的這些詩句,也會對你們點頭稱好的。
三、學習會認寫字。
1、認讀會寫字。
2、小組合作,說一說,你用什么簡單方法記住了哪些字?
小組評選出誰的記字方法最多。
特別注意:可按偏旁字歸類法,形成整體認字。
左右結構:征、絢、騰,
上下結構:窩、索,
半包圍:途
3、生字口頭組詞
4、指導書寫
四、作業
1、抄寫、聽寫生字
2、修改、補充課堂所作的詩歌,謄正在家庭作業本上。
三年級語文教師備課教案(篇4)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一、教學目標
1、查找有關資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創作背景。
2、展開豐富想象,用自己語言說說詩句意思。
3、品重點字詞,美讀詩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4、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和能力。
二、教學重點
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三、教學準備:小黑板錄音機
(一)交流課前查找資料、板題解題
1、學生交流。(學生有的介紹上網查找的資料;有的介紹從課外書知道的內容。)
2、誰會背王維的詩。
師:同學們懂得真多,今天我們再王維的一首詩。板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解題:從詩歌的題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九月九日”是農歷重陽節,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的風俗習慣?!吧綎|”指華山以東作者的家鄉蒲州。題目的意思是,在重陽佳節里懷念家鄉的兄弟。)
師小結:王維少年時期就很有文才,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他善于描寫自然景色。有人稱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二)初讀全詩整體感知
1、放錄音配樂朗讀。
2、學生自讀。
通過查字典讀準字音??纯茨阕x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指讀全詩。思考。詩中寫了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什么人的什么事?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出來。
(詩中寫在九月九日重陽節。詩人獨自在異地他鄉思念家鄉兄弟的事。)
(三)品讀詩句、了解詩意
1、這首詩中你認為哪些字用得好?哪些句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生1:我認為“獨”字用得好,“獨”字表現詩人一個人離開家鄉、親人的孤獨心情。
生2:我認為“異”字用得好,說出詩人在外地想念家鄉、親人的感情。
2、你認為這首詩寫得是哪一句?你體會到什么?
生:每逢佳節倍思親。
師:為什么每遇到節日就加倍地思念親?(自己孤身在外,每逢過節時,看到別人全家歡聚一堂皇,就感到孤單寂寞,因此,比平時更加思念親人。)
3、展開想象,用自己語言說說詩意。(獨自一人身在他鄉,成為他鄉之客。每遇到美好的節日,我就加倍地思念故鄉的親人。在遙遠的地方,想到兄弟們都登上高處,一個個都插上茱萸,單單缺少我一個人。)
(四)再讀悟情
1、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說一說,詩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詩中表達了作者身居外地,逢重陽節,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讀時速度稍慢,聲音稍低緩。)
2、配樂朗讀。
(五)想象訓練口語
1、這是一首思鄉的詩,假如你是詩人你會怎樣說?用什么方法向親人述說思鄉的感情?(學生說了很多方法。)
2、既然同學們想到用電話,就請你們當詩人,老師當詩人的親人,述說思念之情。(口語訓練,產生情感共鳴)
三年級語文教師備課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濟、匠、砌、雕、抵、智、慧”等7個生字;會寫“爪、貴、參、案”等14個生字,理解“創舉、橫跨”等詞語。
2、了解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3、理解總起句和過渡句的形式和作用。
4、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5、學會用關聯詞“不但……而且”“既……又”“有的……有的”等關聯詞造句。
教學重點: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
教學難點: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
課前準備:圖片、PPT、生字卡。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引入。
1、利用學生的固有的對橋的認識,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師:你們見過橋沒有?見過哪些橋呢?那些橋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2、介紹中外現代比較有名的橋。
(ppt,圖片,簡單介紹金門大橋、悉尼大橋、南京長江大橋、虎門大橋等)
3、設疑,引入文本學習。
師:我們今天學習的是《趙州橋》,一座建造在中國古代的石拱橋。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課本不說金門大橋、南京長江大橋、又或者虎門大橋,不介紹精鋼做的橋、木頭做的橋,而偏偏介紹一座石頭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師:請同學們齊讀課文,讀完后,說說趙州橋是一座什么樣的橋?在課文中找出一句話,這句話告訴我們為什么課文不介紹其他橋而介紹趙州橋。)
(趙州橋是一座世界聞名的橋)
2、學習生字詞。
(1)(過渡)師:剛才我們讀課文的時候,感受到趙州橋是一座世界聞名的橋嗎?如果感覺不到的話,有很大原因是我們的生字詞還沒有學會。那我們先學習生字詞,再深入了解趙州橋。
(2)生字詞的教學。
形式:生字卡(板書)所有生字詞,學生根據預習記錄,自由說他們想說的字的音、形、義,教師正音、強調字型、字義。全班齊讀生字詞。
重點點撥:“抵”與“底”和“低”區分;
“雕”與“準”和“推”比較識記;
“貴”下面不是“蟲”;
“參”字下面三撇的占位;
“案”字的結構分布
“爪”是多音字
二、再讀課文,了解文章結構。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我們已經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是石拱橋,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它世界聞名呢?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寫趙州橋的?
(總結:雄偉、堅固、美觀)
師:具體哪些自然段寫趙州橋這三個特征呢?(2、3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引入。
1、生字卡復習生字詞。
2、提問趙州橋的三個特征。指名回答。
二、圍繞主題,品讀課文。
1、體會趙州橋的雄偉。
針對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采取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方式引導學生。
師:趙州橋五十多米長,就是我們操場的跑道那么長,九米多寬,就是大概三樓那么寬。同學們可以想象、感受一下,趙州橋的雄偉。
2、理解趙州橋的設計特點
(1)運用簡筆畫的方法,直觀地表現趙州橋的設計特點。
①趙州橋的設計到底是怎么樣呢?請同學們先找出說明趙州橋設計特點的句子,自己讀一讀。
②請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在黑板上,根據其他同學的朗讀,畫出趙州橋。
③根據課文內容點評畫。
④再朗讀設計特點的部分,鞏固理解。
(2)理解趙州橋設計的優點。
①對照簡筆畫或者書中插圖,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總結: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②用“既又”造句。
③理解這種設計在建橋是一種創舉。
我們知道了趙州橋設計的這種優點,能不能理解為什么課文說這種設計在建橋是一種創舉呢?你知道創舉的意思嗎?
(從來沒有的,有重大意義的做法。趙州橋不僅是我國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橋,而且對世界后代的橋梁建筑有著深遠的意義)
④體會“堅固”。
趙州橋的設計有這樣的`優點,它才能存在至今一千三百多年,它才能經受無數次洪水的沖擊,地震的搖撼,多少車輛的重壓。你體會到趙州橋的什么特點呢?
⑤朗讀,體會。
(3)繼續品讀,初步認識過渡句。
趙州橋除了有雄偉、堅固的特點,還有美觀的特點。
①自由朗讀,感悟“美觀”。
②理解“美觀”。
出示圖片。(一人指著圖片介紹,組員模仿龍的不同姿態,做動作呈現介紹的內容。)用“有的有的”造句。
③朗讀比賽。讀出美、有趣、讀出贊美之情。
所有的龍都刻畫得那么栩栩如生,誰能把這些龍給讀活了?
(采用師生對讀、同桌互讀、小組互讀的方式。)
④初步了解過渡句。
我們學習了趙州橋的堅固和美觀的特點,課文有一句話,很巧妙地把這兩個特點連在一起了,哪位同學能夠把它找出來?
(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點撥:用一句話把前后兩個自然段的內容聯系在一起,就是過渡句。這個句子是用了“不但……而且”這兩個關聯詞把堅固和美觀連在一起。
造句?!安坏摇?/p>
3、總結全文,升華感情。
①學完了課文后,你能用一、兩句話把你感受最深的一點體會說一說嗎?可以用課文的句子,也可以自己的感想。
②啟發學生:在盛贊趙州橋的時候,我們更應該贊美誰呢?(勞動人民)拓展:中山紀念堂的建筑特點,同樣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③讀最后一段,讀出自豪之情,由衷的贊美之情。
三年級語文教師備課教案(篇6)
《葡萄葉的夢》
設計意圖:
1、以讀為本,在讀中感悟、積累語言。引導學生在讀中感受詩句語言的美,在讀中想象詩意的美,在讀中體會葡萄葉的奉獻情懷和葡萄成長的快樂,并通過朗讀把感受和體會表達出來。
2、體現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的特點。具體到本課教學,就是讓學生在扮演葡萄葉和葡萄的情境對話中,在由仿寫葡萄葉上升到仿寫夢想的過程中,在“聽、說、讀、寫”的言語實踐中,得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熏陶與感染。
3、巧用暗示,讓學生自悟。比如,播放《小松樹》的歌曲,暗示成長的快樂;教師范讀第二小節并描述圖畫,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引用大詩人泰戈爾的詩升華認識等,都能讓學生聽有所得,讀有所得。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部分。
2、品味詩句的美,體會詩意的美。
教學重點:
品讀課文,體會葡萄葉樂于奉獻的精神。
教學難點:
品味詩句的美,感受成長的快樂。
課前預習:
1、讀讀課文,初步掌握生字字音。
2、查查詞典,了解“釀造”在詞典中的意思。
啟動課堂:
播放歌曲《小松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創設情境導入:
由小松樹快樂成長引出葡萄葉的夢?!x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先讀讀詞語,再讀讀句子。
2、指名朗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
1、指名朗讀課文,思考:葡萄葉的夢是什么?
2、交流:①用自己的話說說葡萄葉的夢是什么?②作者用哪句話表示這個意思?
3、品讀詩句:葡萄葉用整個夏天,釀造芳香和甜美。理解“釀造”一詞。→讀讀詩句。
四、學習第一小節:
1、自由讀,思考:詩人眼中的葡萄葉是怎樣的?
2、有感情地朗讀。指名讀→評價點撥→引讀。
3、交流:你為什么喜歡作者筆下的葡萄葉,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并讀出自己的感受。
4、拓展:你眼中的葡萄葉是怎樣的?能像作者這樣用一句有詩意的話來表達嗎?的葉片,是。
五、學習第二小節:
1、配樂范讀:激發學生想象、朗讀的興趣。
2、自由讀。透過詩句你仿佛看到什么?聽到、聞到什么?
3、交流、創設情境對話,感受葡萄在葉子的幫助下快樂成長。
4、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小節。男、女生比賽朗讀→指名讀。
5、創設情境:葡萄和葡萄葉會說些什么?
六、學習第三、四小節:
1、引讀第三小節,摘一顆葡萄給你嘗嘗,你覺得怎么樣?
2、在學生的贊美中,引出第四小節。
3、質疑:為什么葡萄葉悄悄地笑了,流出開心的淚了?
4、在組織學生解疑中,體會葡萄葉樂于奉獻的情懷。→再讀全文,讀出自己的感受。
七、鞏固、發散:
1、背誦喜歡的小節。
2、寫寫自然界中小鳥、小蜜蜂、小青蛙、小草、大樹、鮮花……的夢想,還可以寫寫自己的夢想。
3、總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讓我們伴隨著夢想快樂成長。
八、推薦作業:
1、背誦課文。
2、積累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句。
3、從課外書中,讀一首喜歡的詩歌。
三年級語文教師備課教案(篇7)
設計意圖:
《毛毛蟲的故事》是一篇富于想象,寓意深遠的童話故事。本節課進行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共分為兩部分內容:
一、在識字教學中,因為這8個生字比較簡單,所以更多的側重于自主識字,并匯報各自記字的方法。
二、在教學第一、二自然段內容時,一方面以毛毛蟲情感的變化為主線,穿插理解詞語的方法。如理解“羨慕”一詞,學會聯系上下文解詞的方法?!按篌@小怪”學生似懂非懂,讓他們把自己想象成小瓢蟲,入情入境地讀,會讀了,意思自然就懂了。另一方面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課堂中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利用多種形式并逐次提高要求,從而讓每名學生借助自己的經歷體驗在誦讀中感悟,實現與文本的對話。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昆”、“笨”二字。
2、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感受毛毛蟲內心情感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理解重點詞語,感受情感的變化。
教學準備: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一、欣賞蝴蝶圖片,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初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對照書后拼音自己學習。
2、多種形式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3、指導書寫“昆”、“笨”二字。強調“昆”字的結構、筆順。
4、指讀生字帶出的詞,強調易錯字的讀音。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讀準字音,句子讀通順。
2、指名讀,糾正易錯字讀音。
說一說通過讀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找出最能表達毛毛蟲心情的詞語。
2、聯系上下文理解“羨慕”的意思。
3、體會毛毛蟲的心情,有感情朗讀。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毛毛蟲的心情發生了哪些變化?(傷心)
2、通過讀文理解,毛毛蟲傷心的原因是:
小瓢蟲大‘驚小怪地叫;
大伙各種各樣的議論
3、通過創設情景,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大驚小怪”的意思。
4、聯系—上下文說一說會有哪些議論,體會毛毛蟲難堪的處境。
5、齊讀瓢蟲媽媽的話。
六、教師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