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通過學習,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湘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
湘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知識技能在習作修改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習作評析。
過程與方法根據平時積累,利用小組合作優勢,充分發揮想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點評作文中的好詞好句。
教學難點:
點評作文中的好詞好句。
教具:
教學方法:引導、點評
教學流程:
一、習作講評
1、學生拿出自己的習作,找出最滿意的地方。
2、小組間相互朗讀交流自己認為最滿意的部分,相互評議。
3、小組間相互傳閱習作,彼此發現習作中優美的句子、片段或詞語,進行賞析。
4、對部分不盡人意的地方彼此提出合理化建議,共同提高、相互鼓勵。
5、學生作好記載,當經驗保留。
6、教師巡視指導。
二、小節總結
1、教師對習作講評過程進行小結。
2、提出希望。
3、學生代表發言,總結本次習作的心得體會
湘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材分析】:
《樹的故事》是享譽世界的藝術天才謝爾西弗斯汀的繪本作品,原名《愛心樹》,講述了發生在一棵有求必應的樹和一個貪求不厭的男孩身上的溫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贊頌了大樹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美德。就文本本身而言,更像是在描繪人和自然的關系。但我們這次面對的文本,是江江改寫的。作者用孩子和樹之間關系的微妙變化,揭示了一個愛的主題--這是一場以愛為名義的索取,以愛為名義的奉獻:索取的理直氣壯、心安理得,奉獻的理所當然、心滿意足。樹奉獻的那么多,要求的卻那樣少,正因為這慷慨無私的愛,人類社會才得以生生不息。所以,我們和孩子,都要學會對父母感恩,對哺育我們的自然感恩。知愛感恩,應該是這個文本活的靈魂。
[設計意圖]:
愛的教育應該是感染和感動,而不是空洞地說教。男孩的一味索取在文本中顯而易見,而“樹”能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男孩,這到底基于一種怎樣的感情,這是四年級的學生比較難理解的。因此,我認為教學的側重點應該是在了解男孩一味索取的基礎上,體會樹對男孩那深沉、無私的愛。文章語言樸實無華,人物對話很多,這些對話表面上看又是那么的平平常常,波瀾不驚。但,言為心聲。只有幫助學生讀好了那些對話,才能揣摩出人物的心聲。因此本課時設計“以讀為本”,通過“讀”來悟情,明理。在悟情、明理的同時兼顧語言的學習與訓練,力求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統一。
教學過程:
一、激發讀文興趣
出示謝爾西弗斯汀繪本故事的首尾兩幅圖畫,引導學生質疑。
【設計意圖:謝爾西弗斯汀繪本故事的首尾兩幅圖畫正照應了孩子與父母在一起的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孩子年少時,樹風華正茂;孩子老了,樹也只留下枯老的根了。畫面形象直觀,引導學生觀察畫面質疑,能較好地激發學生探究文本的欲望。】
二、發現文本表象
1、初讀課文,讀準讀通,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2、學生匯報:樹與男孩之間發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
引導學生歸納出孩子和樹的“四要四給”線索圖
相機板書:男孩 要錢 要房子 要船 要歇腳
樹 給果實 給樹枝 給樹干 給樹墩
3、再讀課文,交流感受
1)男孩的自私
找出關鍵的詞句:兩個“精光”,三次“索要”,三次“離開” 。
2)大樹的無私
找到具體表現:三次“給”,給到只剩枯老的根。
4、學生自由質疑。讀到這兒,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設計意圖:課標要求中年級學生在閱讀時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本文的脈絡十分清晰,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并不難。男孩的自私、大樹的無私,這是學生初讀課文時,能發現的文本表象。而“樹”能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男孩,這到底基于一種怎樣的感情,學生一時不能體會,這就是學情。】
三、探尋文本內涵
(一)走進樹的世界,發現樹甜蜜的愛
為什么樹能把自己的一切都給男孩?樹和男孩之間有著一段怎樣的感情?研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這是一棵什么樣的樹?
小結:樹枝粗壯,樹葉繁茂,果實累累,這正是樹最繁茂的時期。
3、“男孩每天都喜歡來這玩”拓展說話。
春天,小男孩喜歡--
夏天,小男孩喜歡--
……
4、小結:和樹在一起,小男孩是那樣快活,大樹給有了孩子的陪伴,他也十分的幸福!
5 、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我抓住一句話“男孩每天都喜歡來這玩。” “每天”正向我們詮釋著男孩與“樹”的相依相伴,曾有的短暫幸福時光,也正是他們愛的起源。感悟文本與訓練語言、培養思維相生相成,在這樣的解讀與拓展中奠定了文本的感情基調。】
(二)讀懂樹的四“給”,體會樹無私的愛
男孩愛在樹上玩耍,大樹也愛著男孩,這是一種怎樣的愛呢?語言是有溫度、有感情的,請用你一雙發現的眼睛去找一找課文的哪些地方藏著樹對男孩深深的愛?
1、指名朗讀樹與男孩的前三次對話。
2、想象樹與男孩說話時的不同神情,自由試讀。
3、相機指導為樹的三次回答添上提示語,有感情地朗讀。
“對不起,我沒有錢,”樹想了想,高興……地說:“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蘋果拿去賣。”
樹毫不猶豫、不假思索……說:“你可以砍下我的樹枝去蓋房子。”
“用我的樹干去造一條船吧。你可以開開心心地想劃多遠就多遠。”樹興奮、大方爽快……地說。
4、從他們的話里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小結:隨著時光的流逝,雖然男孩的年齡越來越大,能自食其力了,可他對樹的要求一次比一次高,絲毫不顧樹的感受,也從不為樹做點什么。而樹呢?能為男孩付出,他是快樂的。
5、學生合作分角色表演讀樹與男孩的三組對話,讀出樹的慷慨無私。
【設計意圖“樹”的話里話外都透著濃濃的情,采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讀通、讀懂,進而讀好,實現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的目標。】
重點揣摩樹與男孩的第四次對話
1、引導學生自主調整語序朗讀樹的話,反復揣摩樹的無私。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說出這樣解讀的意圖。
對比文中的說法,體會樹盡管只剩下枯老的根了,可心里想的首先還是男孩。
2、小結:盡管樹成了一截光禿禿的老樹墩,可他心里想的還是男孩,他恨不得把所有東西都奉獻給男孩,他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抱歉,為自己的無法再給而難過。這是多么深沉而無私的愛啊!
3、師生分角色朗讀樹和男孩的第四次會面。
【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自主解讀文本的空間,在這樣的解讀與重構中,感悟樹的無私。】
(三)扣住關鍵詞句,體察樹的“需要”。
課文里還有哪些像“熱淚盈眶”這樣表達樹心情的詞?
匯報:(喜出望外、雀躍萬分)
1、把這幾個詞放進句子里去讀一讀。
樹說:“和我一起玩吧!”
樹喜出望外,說:“和我一起玩吧!”
一個盛夏,男孩又回來了,樹雀躍萬分。
男孩坐了下來,樹開心得熱淚盈眶……
2、通過前兩句話對比讀,理解“喜出望外”。
3、理解“雀躍萬分”。
1)談“雀躍萬分”的含義。
2)同學們,你在什么情況下會雀躍萬分呢?
3)見到男孩又回來了,樹會雀躍萬分地說……
4、引讀,體會樹對男孩的盼望一次比一次強烈。
5、透過這些詞,你發現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樹也需要愛。只要男孩陪著這棵老樹墩坐一坐,只要一點點愛的表示,樹都會開心得熱淚盈眶。
6、親愛的孩子,此時你就是那個男孩,坐在這個老樹墩上,想起那棵曾經枝繁葉茂、生機勃勃的大樹,你有什么想說的?(課件再次出示故事首尾的畫面)
根據學生的匯報,相機板書:知愛 感恩
【設計意圖文本里藏著“樹”精神上的需要與寄托,扣住關鍵詞,抓住重點句,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創造性的解讀。同時對比男孩的心理及行為,產生心靈的震撼與反省。】
四、升華文本主旨
1、在你的身邊,誰最像這棵大樹?你想對他說什么?用幾句話寫下來吧。
2、匯報,配樂展示(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讓學生把寫好的愛心卡貼在老樹墩上)
3、你們的這一顆顆心,一片片愛,讓我想到了一句話(課件出示:讓別人的生活因為你的存在而更加美好--茨巴爾)
讓我們一起來把這句話改一改,把“你”改成“我”
讓別人的生活因為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生讀)
讓誰的生活因為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生大聲回答)
讓父母的生活因為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讓老師的生活因為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湘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學習本課的生字詞,會讀會寫,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了解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心情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
小溪的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快樂天使(出示小溪圖片和聲音)你聽它叮叮咚咚地唱著歌,是誰呀?(生:小溪)讓我們一起寫寫它的名字吧!
2.板書并講解:小溪里的水( )從山上,一撇就是山( )一道道流下來,點點撇( ),拐過一道彎( )又拐過一道彎( ),一點都不拉下( )都流進了大海,所以下面是個大字( )。 3.注意“溪”的右邊部件很多要挨緊。
4.師:今天,我們的小溪要做什么呢?(師板:拍照)一起來讀讀課題。
二、初讀
1.師:想不想去看看小溪拍的'照片,都藏在課文里呢,快去讀讀吧。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完后標上自然段序號。
檢查:課文接力賽,隨機讀詞:①歡暢 按下 ②嬉耍 乳白色 小鷹 ③照片
2.再去讀讀課文,這回你一定會讀得更流利,邊讀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誰能概括地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有一個句子朋友來幫忙了。
小溪拍下 ,要讓大海媽媽早點兒知道 。
師:咱們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不僅把課文讀通了,還了解了課文的內容。
三、精讀
1.師:瞧,小溪正熱情地邀請咱們去欣賞它的照片呢!(師出示第2自然段)讀讀吧!找找有哪些照片?(生自讀)
師:把找到的照片讀給我們聽聽,想讀哪一張就讀哪一張。(指名讀)
2.師:你最喜歡哪一張,仔細去讀讀,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交流,師隨機點撥。
四、遷移
1.我們還沒看夠呢,小溪,你只拍了這些嗎?
從哪里看出來?(省略號變紅)
想再去欣賞嗎?(春景、音樂)
2.你也來拍一張吧!句子朋友來幫忙了,把它寫下來。(生寫,師指導)
指名交流,合作讀詩。
五、總結
1.師:哦,可愛的小溪,你拍這么多美麗的照片是要把 ,要把 ……(師引讀)
2.師:大海媽媽聽了、看了,心里 ?(生接答)
這就是舒心。(變紅)
它對浪花娃娃說:“春天真好!”(師引讀)
師:春天真好!萬物復蘇,生機勃勃!就讓這些美麗的照片留在我們心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