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模板大全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怎么寫?語文,以典范的古今書面語言作品為教學媒介。以典范的古今書面語言作品為教學媒介,是教育科學、心理科學的規律給語文學科的原則要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大全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大全(精選篇1)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激發學生類似體驗,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學習作者善于運用比喻、擬人、想象等手法來抒發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課8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摘錄好詞好句。
教學重、難點:
感受作者對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導語:同學們,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青松迎客,寒梅報春——大自然有聲有色,有情有意。我們這學期學習的第一組課文,將帶領我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領略大自然的風姿,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
(2)揭題:今天,我們首先跟著一位作家,走進山林,去拜訪他的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課題。
(3)看課題猜猜,作者拜訪的會是怎樣一位朋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訪的朋友到底是誰呢?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
(2)讀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讀通課文,學習字詞
(1)學生自由讀,看誰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
(2)誰能把自己讀得最流暢的一段讀給大家聽?
師隨機糾正,重點點撥。(相機理解第一自然段)
(3)結合課件學習課后生字,比較形近字。
四、拜訪古橋,朗讀體驗
(1)下面,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去拜訪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課文第3自然段。
(2)一進山,一眼就看到這座古橋,老朋友相見,作者是怎樣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對他訴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再默讀課文,在書上畫一畫。
(默讀畫句,讀后交流。)
(3)交流感受。
誰知道“德高望重” 的意思?你們是從哪里體會到他的“德高望重” ?
師:隨著時間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舊,默默地站在這澗水上,為大家服務。難怪作者一見到他,就由衷地贊美他,對他說——(引讀:啊,老橋,你如……)
(生齊讀)
師:這就是作者拜訪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橋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橋當做人來寫,用擬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對老橋的深厚感情,生動地傳給了我們。我們在讀課文時,要用心地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五、作業:抄寫生字,并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并引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山中訪友》這篇課文。誰來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引入:這節課,我們繼續跟隨作者,走進山林去訪友。
二、讀文感悟,體驗情感
(1)默讀課文第4—7自然段,用橫線劃出,訪問了哪些朋友?
(2)再讀課文,找一找,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隨機教學。
師:作者不僅把林中的一切當作自己的朋友,當他進入樹林,看到一棵棵樹的時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樹,生根長枝。請同學們讀一讀有關的句子,體會當時作者是怎樣的一種感受?
①第4自然段:重點點撥對樹的有關句子的體驗。
讀一讀,體會作者當時人樹相融的感受。
感受幻境,體會寫法。
②第5自然段:通過朗讀,感受與山中朋友的親熱。
朗讀,讀得親切、熱情,像是在對老朋友打招呼。
體會寫法:排比的句式、擬人的手法。
③第6自然段:難點是體驗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從“一朵落花”“一片落葉”“一塊石頭”中,讓我們感覺到生命的輪回、世事的變遷。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樣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④第7自然段:一場突如其來的雨,給作者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也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真是變幻莫測,令人陶醉。
三、學習首尾,體會寫法
(1)再讀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你們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進山,到“帶回一路月色”,從這兒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那份親密無間。
(2)體會寫法: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首尾呼應,前后兩次寫到“滿懷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訪友”之行充滿了好心情。
四、課外延伸,強化體驗
在作者的眼里,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們能跟我們說話,能跟我們交流,她們成了我們的朋友,難怪作者進山看景,變成了“山中訪友”。這也就是作者要以“山中訪友”為題目的原因了。
這種類似體驗,你們也有過嗎?和同學交流交流。
五、背誦積累,提升感悟
選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背下來。
板書設計:
1 山中訪友
古橋 物 老朋友
樹林 我 知己
…… 相 朋友
融(情)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大全(精選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靜謐、小巷、音韻、勤勉、龐然大物”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喜歡的語句。
3.與大自然為友,感悟自然中花鳥蟲魚、山川草木的生命與靈性,與大自然進行“心靈對話”。
4.體會作者怎樣用心觀察大自然,怎樣通過豐富的想象來表達獨特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作者對大自然、對小生靈的那一片愛戀之情。
2.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并如何運用豐富的想象來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去觀察過蟲子嗎?那你看到過“草蟲的村落”嗎?“草蟲的村落”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新課文。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詞語、句子多讀幾次,把課文讀通順。思考:“草蟲的村落”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字詞檢查,并結合課件學習生字詞。
(3)交流反饋。
三、梳理內容,明確場景
(1)快速默讀:把課文分成三個部分,你會怎樣分?
(2)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草蟲的村落”在哪兒?你在那里看見了什么?
交流反饋:
①它們的村子散布在森林邊緣的小丘上。這里,很多的黑甲蟲村民,熙熙攘攘地往來。
草蟲的村落在“森林邊緣的小丘上”。這個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過放大構成的。
②空間在我眼前擴大了,細密的草莖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蟲,一只生著堅硬黑甲的小蟲,迷失在這座森林里。
作者是怎樣想象的?(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豐富,他把一個草叢邊上有甲蟲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個“草蟲的村落”。)
③隨著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蟲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
交流時,教師相機出示:
“我想它一定是游俠吧……終于走出一條路。”
“蜥蜴面前圍攏了一群黑甲蟲,……到處參觀遠房親戚的住宅?!?/p>
“甲蟲音樂家們全神貫注地振著翅膀,……這是只有蟲子們才能演奏出來的!”
作者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們,他們還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3)再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樣發現這個“草蟲的村落”的?
①我目光追隨著爬行的小蟲,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理解“追隨”)
②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無限的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靜謐”是什么意思?從這個詞語中你讀懂了什么?
“靜謐”不但寫出了周圍環境的幽靜,還寫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靜、人很放松。有這樣的環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會發現這“草蟲的村落”,才會發現──(生齊讀)
“我發現了草叢中蟲子的快樂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四、總結回顧,布置作業
1、這節課我們跟隨著作者在草蟲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在那里,我們發現了一個草叢中小蟲子的快樂天地。為什么說這是個小蟲子的快樂天地呢?我們到下節課再去學習。
2、作業: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發現了一個小蟲子的快樂天地。作者認為“草蟲的村落”是個“快樂天地”?你是從哪兒體會到的?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請大家自由讀,一邊讀一邊畫出相關的句子。
(2)學生自由讀,畫句子。
二、品讀課文,深入探究
(1)從“歸來的游俠”中,體悟作者的獨特感受。
①我想它一定是游俠吧!你看它雖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進著。它不斷地左沖右撞,終于走出一條路。
a作者為什么把黑甲蟲稱作“游俠”,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 你從哪里看出甲蟲是勇敢的?
小結:從這位勇敢的小俠客身上,我們體會到了一種成功者的喜悅,他是快樂的。
②云游四方,回到家鄉,同伴們是怎么招呼游俠的?你感受到它們的快樂了嗎?
(2)從“村民的和諧生活”中,體悟作者的獨特感受。(抓住“駐足癡望”、“攀談地很投機”體會小甲蟲們不但同類之間相處得很好,和異類的關系也十分的融洽。他們在這個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樂融融。)
(3)從“音樂演奏會”中,體悟作者的獨特感受。
我的目光為一群音樂演奏者所吸引,它們差不多有十幾個吧,散聚在兩棵大樹下面──這是兩簇野灌叢,紫紅的小果實,已經讓陽光烘烤得熟透了。
鼓勵學生發揮想象,理解甲蟲們所在的音樂廳很美,是“天然”的。
甲蟲音樂家們全神貫注地振動著翅膀,優美的音韻,像靈泉一般流了出來。此時,我覺得它們的音樂優于人間的一切音樂,這是只有蟲子才能演奏出來的!
①聯系實際,說說你聽到過哪些大自然的音樂家演奏出來的音樂。
① 作者認為甲蟲的叫聲“優于人間的一切音樂”。在我們看來,這聲音似乎還不至于超過“人間的一切音樂”。但作者卻這么認為,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抓住“音韻”、“靈泉”,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③小蟲們特有的靈性和才智讓作者佩服。讀好這句話。
(4)從“村民的勞動”中,體悟作者的獨特感受。
現在它們歸來了,每一個都用前肢推著大過身體兩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趕著路。是什么力量使它們這么勤勉地奔忙呢?
是什么力量使甲蟲們這么勤勉地奔忙,你讀懂了嗎?(生活的快樂,以及對家庭的責任,促使甲蟲們勤勞地工作著,在勞動的同時,它們也快樂著。)
小結:通過交流,我們體會到甲蟲們在自己的天地中快樂地生活著,勞動著,也快樂地創造著。
(5)第9自然段,“我還看見了許多許多……”思考:“我”還會看見些什么?(市場里,甲蟲們做買賣;公園里,大甲蟲在教小甲蟲尋找食物……)
三、升華情感,進行練筆
小甲蟲們不但有生命,還有靈性。這是作者用心觀察的結果。
(1)自由讀最后兩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體悟作者對田野、對大自然充滿了喜愛之情。)
(2)只要我們能像作者一樣用心去觀察,我們也會發現很多,說說你去觀察過什么?
(3)請同學們發揮想象,把自己觀察過的小蟲寫下來,寫的時候要學習作者的寫法,融進自己的感受,等會兒我們看誰寫得最生動。
(4)交流反饋。
四、作業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預習第4課。
板書設計:
3 草蟲的村落
黑甲蟲——游俠
小圓蟲——少女
靈泉般的音樂
勤勉地勞作
(想象豐富,感受獨特)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大全(精選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新詞,掌握“唾”的寫法,掌握 “喱”在文中的讀法,通過小資料了解蜥蜴。
2、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從老師的敘述和對話以及學生的神態、動作、語言描寫等字里行間體會師生之間的愛和不舍。
3、指導朗讀,提高朗讀能力。
4、通過練筆,讓學生表達出對母校、老師、同學們的真情。
教學重點:
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從老師的敘述和對話以及學生的神態、動作、語言描寫等字里行間體會師生之間的愛和不舍。
教學難點:
通過練筆,讓學生表達出對母校、老師、同學們的真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讀有關離別的古詩。
2、再過一個多月,你們就要小學畢業了,你們將踏上新的路程,勇往直前、腳踏實地的去開辟自己的未來。你可曾想過在小學的最后一天,你將會做點什么?
3、學生暢所欲言。
4、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跟隨意大利作家喬萬尼·莫斯卡了解他和學生們在學校的最后一天是怎樣度過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和作者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讀提示: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讀課文。
回答問題
3、檢查自讀情況
A熟讀人名:喬萬尼·莫斯卡
馬蒂尼里 克利帕 安東尼里 馬尼利 斯巴多尼
奇奧蒂尼 達尼埃里
B、生詞:
害臊 抽噎 簇擁 腮幫子
搬弄是非 熱淚盈眶 噙著淚水
煙消云散 衣冠不整 聊以__
C、我臉上還有黏糊糊的唾沫印兒哩。
指導“唾”的書寫,“哩”的讀法。
D、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我”的學生是一群怎樣的孩子?
2、學生暢所欲言:調皮、搗亂、不好好學習、勇于認錯、熱愛老師……
3、從哪些語句讓你們感受到這群學生是這樣的?用直線畫出相關的語句,在旁邊寫寫批注。
4、小組交流。
5、匯報交流
過渡:可是,就在學校的最后一天,他們就要分別了,這群調皮的學生是怎么做的呢?(圈圈、畫畫)
6、生反饋:馬蒂尼里噙著淚水朝我走來,其他的孩子跟在后面,把我團團圍住。
奇奧蒂尼也是熱淚盈眶。“沒什么,老師,現在我這兒都長了個繭子了。”
“老師,”馬蒂尼里抽噎著說,“那條蜥蜴是我放在你抽屜里的。”
于是,斯巴多尼鼓起掛著淚珠的腮幫子,發出那種古怪的聲音。
7、指導體驗馬蒂尼里、奇奧蒂尼、斯巴多尼的感情,利用課件了解小資料中的蜥蜴,指導個別讀。
8、指導圍繞課題引讀這四個句子,體驗師生之間的愛和不舍之情。在學校的最后一天,馬蒂尼里……在我當老師的最后一天,奇奧蒂尼也是……在我和孩子們相處的最后一天,馬蒂尼里……在這座城市的最后一天,斯巴多尼……
小結:沒有刻意的修飾,一切都是真心的流露,作者用真實的語言,表現了一群真實的孩子,真實的感情。(板書:用真實的語言,表現了真實的人,真實的感情)
9、出示課文插圖,觀察,想象師生的不舍?!巴瑢W們,你看見什么了?”
課件:(下課鈴聲響起)
為什么平時聽起來那么輕松、愉悅的下課鈴聲此時從院子里傳來,穿過走廊,闖進教室,揪緊了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呢?
以至于馬蒂尼里跳起來,擁抱我,吻我的臉頰,在我臉上留下了唾沫印兒。他們抓住我的手,拉著我的上衣。達尼埃里把那幾張瑞士郵票塞在我衣袋里,斯巴多尼把他的筆帽也塞給了我。
全班齊讀,男生讀,女生讀。
為什么呢?(學生對老師的愛)
小結:幾個動作,透露的是學生對老師那濃濃的愛意。指著板書,依然是真實的語言,表現了真實的人,真實的感情。
10、課文中處處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的愛,但又沒有直接寫出來。你能說一說嗎?
學生找
指導讀最后一段。體會雙重否定的好處。
對,這種感情不直接寫出來,就叫間接抒情,它也能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那份愛。
四、總結全文。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一群調皮可愛的學生,他們在學校的最后一天,與老師依依惜別,這份真摯的感情,這份純真的師生之愛,將永遠留在我們的心底。(板書: 師 生 )
愛
這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學生送我情啊。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大全(精選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和2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體會作者對北京、對生活的熱愛。
3.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并體會文章詳略得當的特點。
[教學重點]
了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教學難點]
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關于童謠的課件;各地區各民族春節習俗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嗎?能說說你們家鄉過春節的一兩件事嗎?
2.現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去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并標出自然段序號。
2.請學生按自然段輪流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3.交流匯報,根據上下文理解詞語。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的、斷然分開的樣子。形容兩種事物毫無共同之處。本課指除夕夜的“鬧”與元旦的“靜”形成鮮明對比。
萬象更新:萬象,宇宙間的一切景象。更,變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變得煥然一新。
4.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引導學生結合閱讀說出“熱鬧、忙亂、喜慶、團圓”等初步感受。)
三、細讀課文,了解習俗
1.北京的春節從哪天開始,到哪天結束?
2.默讀課文,小組合作填寫下表,主要事例寫得詳細一點。
時間 主要事例
臘八 臘八粥,臘八蒜
臘月十九 買雜拌兒,買爆竹,買玩意兒
二十三 祭灶
除夕 穿新衣,貼對聯和年畫,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祭祖,守歲
元旦 男人出門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廟會
元宵 懸燈結彩,放花炮
3.交流填表情況,老師相機在表格中板書關鍵詞。有不同意見的相互討論。
4.觀察上表,你知道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嗎?
四、朗讀體會,感受民俗
1.通過閱讀填表,找出春節中最熱鬧、喜慶的日子。(除夕和元宵節)
2.除夕和元宵節這兩天中你更喜歡哪一天,請找出相應的段落,試著把熱鬧喜慶的氣氛讀出來。
五、小結,布置作業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知道了課文的寫作順序,朗讀了自己喜愛的段落。課文中還有很多生字新詞需要大家用心去揣摩,聯系上下文記住它們的音形義。下節課我們進行聽寫比賽。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臘月 熬粥 餃子 臘八 蒜 高 醋 年糕 逛廟會
1.對照課文檢查改錯,評出本次的聽寫冠軍。
2.講解易錯字。
“熬粥”的“熬”字,左上方的一豎不能和下面的一撇連成一筆;“醋”字的左邊不能寫成“西”。
二、深入片段,品讀課文
1.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主要有哪幾個時間段?
指名回答,老師相機板書:臘八,臘月十九放年假,二十三過小年,除夕,元旦,元宵節
2.準備過年。
①在這五個時間段中,哪個時間段是準備過年的情景?(臘八,正月十九放年假)
②請找出課文中描寫人們準備過年的段落。(1—7自然段)你想用哪個詞語來形容人們準備過年的場面?(可以用自己的話,也可以找出文中的“忙亂、緊張”)
③大人在忙些什么?小孩兒在忙些什么?他們這時心情怎么樣?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④你最喜歡哪一種活動?請找出來讀一讀。
⑤指名朗讀,讀出你的感受。
⑥聯系生活實際,說說春節前的這段時間你都會干些什么。
3.過年時。
①交流:重點寫了哪幾個日子?(除夕、元旦、元宵)的特點是什么?(熱鬧)
②都是一樣熱鬧嗎?默讀思考:除夕、元旦、元宵這三個日子各自的特點是什么?找出文中關鍵詞句反復讀一讀,想一想。
③交流各自的體會,教師相機引導:
除夕:喜慶、團圓;元旦:悠閑、快樂;元宵:紅火、美麗。
④品讀“除夕”一段,進一步體會喜慶、團圓。
抓關鍵詞“趕、到處、都穿起、貼上”感受除夕的喜慶、熱烈;抓“除非、必定”體會春節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團圓的氛圍。
⑤品讀“元旦”一段,進一步體會元旦的悠閑、快樂。
重點指導朗讀寫人們“逛廟會”的地方,來體會悠閑與快樂。
⑥重點品味“元宵節”的氣氛。
畫出文中描寫花燈的句子,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排比句的作用。引導想象:還會有哪些花燈呢?除了燈,還有什么?
重點句子品讀:“除夕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月光;元宵節呢,恰好是明月當空。元旦是體面的,家家門前貼著鮮紅的春聯,人們穿著新衣裳,可是它還不夠美。元宵節,處處懸燈結彩,整條的大街像是辦喜事,火熾而美麗。”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十五的紅火、美麗。
三、總結課文,領悟寫法
1.總結課文:從臘八到正月十九,一個多月的時間,課文卻只記敘了五個時間段的主要活動,就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熱鬧喜慶、歡樂祥和的春節。讓我們再次走進文本,去用心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2.默讀課文,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
①課文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②再讀寫“臘八”一段,思考:臘八的活動很多,為什么單寫臘八粥、臘八蒜,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種抓主要特點描寫的方法課文中還有很多,你能再舉一例嗎?
③如果讓你寫春節,你打算怎么寫?回憶你過春節的情景,寫一寫。
四、作業
朗讀課文,讀出過年的喜慶氣氛。
板書:
北京的春節
除夕:喜慶、團圓
元旦:悠閑、快樂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大全(精選篇5)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讀寫8個生字“拳、玻、璃、紐、羹、邦、憋、稍",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形影不離”“一心一意”的意思。
2、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3、 難點:聯系課文內容,體會聯想句的作用。感受文中“我”與伙伴小熊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
2、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朋友嗎?怎樣才能算朋友?
生:在一起玩、感情很好,互相幫助。
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新課文中小作者童年的朋友是怎么樣的。板書“童年的朋友”
二、整體感知、初學寫物
(一)讓學生默讀全文,,同時出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圈出生字和新詞。
(二)邊讀邊思考,能概括課文大意
師:請大家思考“誰要拿誰干什么?最后怎么樣了?”
生:我因為要練拳沒有沙袋,要拿小熊當沙袋,后來想到小熊和我形影不離的情景來,最后沒有拿小熊練拳(我要拿小熊練拳,最后放棄了)
學習“拳”字,“卷”和“手”-----手卷起來
(三)細讀小熊的描寫段,提醒學生從整體到部分,抓住重點描寫
師:這只差點要被我打的小熊長得什么樣子?請大家讀第二節(整體讀,個別讀)
師:我們一眼看到小熊是巧克力色的,仔細看小熊特別的地方在哪里?
生:它的眼睛!
師:兩只眼睛一大一小。是怎么寫一大一小的?
生:大的……小的……(學習玻璃,提示玻璃的偏旁,學習紐,同樣提示偏旁,紐扣跟衣服織物有關)
師:一大一小說明小熊怎么樣?
生:很舊了
師:很舊了說明小熊和我在一起時間(生:很長了)
師:時間很長了小熊還坐在我的面前,說明我和小熊怎么樣?
生:感情很深了!
師:大家都說眼睛會說話,小熊的眼睛說什么了?
生:似乎在開玩笑……
三、借朋友展開,品讀文中情感
(一)讀文讓學生體會我對小熊的情誼
師:我們的題目是童年的朋友,小熊是不是我的朋友?(生:是!)我都要打小熊了為什么說小熊是朋友?請大家再讀課文,圈出我把小熊當朋友的詞句。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我 朋友 小熊
形影不離
一心一意愛
師:什么叫形影不離???誰能從課文中找到表示形影不離的句子?(我走到哪里都帶著它)
師:走到哪里都帶,都到哪里了?
生:吃飯時……睡覺時……(調羹----羹的寫法,讓學生黑板上書寫,注意美的寫法,記字----用美味的羔羊肉做羹,調的音調,多音字讓學生組詞;硬邦邦----硬的東西敲起來邦邦響)
師:那說明我對小熊怎么樣?
生:感情很好!
師:對!課文里面說我對小熊的感情好到哪種程度?
生:一心一意地愛它,為了它,把命獻出來我都舍得。
師:誰能說出一心一意的反義詞?(生:三心二意)
補充板書:
我 朋友 小熊
吃飯時
形影不離------到哪里都帶
睡覺時
一心一意愛
(二)通過對小熊眼睛的描寫,體會小熊對我的情誼
師:是啊!當然我們不是說不要命了,我的意思是說要讓我為小熊干什么都愿意。我把小熊當朋友,小熊是不是也把我當朋友?(生:是的!)
師:我們從哪里可以看出小熊把我當朋友?請大家再仔細讀第二第三小節,用波浪線劃出相關的詞句。
根據生回答補充板書:
我 朋友 小熊
吃
飯時
形影不離------到哪里都帶 快活地開玩笑
睡覺時 對我笑
一心一意愛
師:前面我們說了小熊一大一小的眼睛說明小熊很舊了,和我在一起的時間很久了,感情很好。我要拿小熊練拳,小熊是怎么樣?
生:快活地瞧著我,好像在開玩笑,對著我笑
師:開玩笑,對著我笑,小熊生氣了嗎?(生:沒有?。┱f明小熊對我怎么樣?
生:也很愛我,對我感情也很深!
作業: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四、從我的轉化,進一步體會品讀情感
(一)細讀聯想句,加深對小熊情感的理解
師:上節課我們看到小熊和我形影不離,吃飯睡覺都帶著它,我要打小熊小熊也不生氣。我和小熊的感情非常深厚。所以最后我怎么樣了?
生:我再也不拿小熊練拳了。
師:我把小熊當朋友,小熊雖然是玩具熊,但它是我的朋友,就好像是活的一樣。有哪些句子把小熊寫活了?齊讀第二三小節
生:小熊用它那不一樣大小的眼睛……似乎在開玩笑……。
師:把兩手朝上舉著后面的話去掉讀一讀試試看,是去掉好還是不去掉好?為什么
生:不去掉,因為有了這些話小熊好像會說話
生:不去掉,因為有了這些話可以看出小熊不怪我
師:還有那句?
生:當我把什么東西抹在它嘴上時……簡直像活了似的。
師:也把簡直……去掉讀讀看感覺怎么樣?
生:沒寫出小熊活了似的。
(二)展開聯想,展示我的心理變化,讀懂真正的朋友
師:讀一讀最后一節,看看我們的小作者是不是已經真心后悔了。邊讀邊劃出表示心理變化的詞語。
沉默 憋 稍微克制
(讓學生寫憋,提示跟心情有關是心字底)
師:默讀最后兩個小節,想想看,我沉默了好長時間,都想了些什么?如果你是小作者,你會想些什么?你想對小熊說些什么?
生:我在想,小熊陪了我這么長時間,已經這么舊了,我還想拿它練拳,小熊肯定會打壞,再也不能陪我了,我也就失去這個朋友了。
生:我在想,我要打小熊,小熊一點也不怪我,還對我笑,我真是不應該這樣對朋友?。?/p>
生:我要對小熊說:對不起小熊!我再也不拿你練拳了,我們一直做好朋友。
師:小熊會不會原諒我,還跟我做好朋友?
生:當然會!
師:注意看第三節后面的一句話“童年時真正的朋友”,為什么說是真正的朋友?
生:我和小熊感情深
生:我要打小熊小熊也不生氣
師:對,朋友不但要感情深,還要互相體諒,互相包容,這樣才是真正的朋友。
作業:把我沉默時想的話寫下來。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大全(精選篇6)
教學目標:
1、熟悉課文內容,識記文章生字新詞;
2、把握文章主題,結合自己經歷體會莘莘學子對母校的深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這首詩,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1、反復誦讀,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2、結合自己的經歷體會莘莘學子對母校的深情。
教具準備:錄音機,輕音樂。
課時安排:一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資源共享——端午節(3——7分鐘)
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與端午節的信息。
過渡:有很多學生有看大海的愿望,大海離我們太遠,今天我們會母校去看看——板書:萬歲,母校
二、制定學習目標(學生完成,3——5分鐘)
自由讀一遍課文,研析課文特點
預設:現代 敘事 詩歌 (板書:現代敘事詩)
三、學習新知:(4至5人一小組,自由結合,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學習目標,20-25分鐘)
1、學生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2、找生說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抒發了什么情?(主題把握)
(《萬歲,母?!肥且皇赚F代敘事詩,這首詩通過敘述母校校慶時學生紛紛回母校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母校的熱愛、贊美和眷念之情。)
3、小組匯報確定的生字新詞:
(小組代表上黑板書寫生字新詞)
4、分層次,概括內容。
先小組代表發言,然后征求其他小組意見,統一意見后歸納:
(1)第1-2小節,點出建校五十年許多學生重新回到母校的感受。
(2)第3-7節,介紹了不同職業的學生。再現了當年母校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3)第8-11節,描述了師生共聚的感人場景。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如有時間還可以找學生朗讀;分組比賽。)學生談感受。(學生完成,3——5分鐘)
五、作業:(學生、教師制定,3——5分鐘)
1、基礎題:識記書寫文中15-20個字詞
2、能力題:將課文改寫為記敘文
3、想象20年后的校園景象,寫一篇作文《20年后再相會》。
附 板書: (1-2) 重返母校
萬歲,母校 (3-7) 回憶往昔
(8-11) 共同祝愿
教學反思:
本節教學,我大膽地進行了課改嘗試,讓學生在課堂當主角,放手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上整節課都參與學習活動,鍛煉學生,讓學生學會學習。下課了,孩子們仍意猶未盡,都圍著我七嘴八舌地說著。從他們的眼神中我讀懂了許多:他們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他們現在流露出對課文內容的真情實感……教育教學的結果不就是如此嗎?我不能錯失這樣的機會。
但更多的是反思,為什么備課時沒有考慮全面呢?時間掌控不是很準確,第一環節用時偏多(當時也是想照顧學生想說的愿望),造成第四環節沒有完成,布置作業也很匆忙??赡苁俏疫^多地預設了自己對文本的感受,想當然地認為后面的環節很簡單,能把時間趕回來,就不免忽略學生對文本的體驗。
我決定第二天必須要上這課的第2課時,完成第四環節——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給學生時間,給學生這個表達機會!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大全(精選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文章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2、能結合重點詞句,深刻感悟“沒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為可貴”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引入揭題
1、故事引入:
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聽一個故事:一個夏天的晚上,有一家人坐在院子的大樹下邊乘涼邊談話,忽然談到房子的風水問題,大兒子說:“哎呀,我們這個房子結構太不好了,四面都是高墻,中間一棵樹,樹就是木,這加起來不就是困難的困嗎?難怪我找工作呀、做生意呀處處碰壁,不行,明天我要把這棵樹砍掉,不能讓咱們天天生活在困難之中?!奔胰艘宦?,覺得有理,就都同意了。第二天,他們就把這棵樹給砍掉了,個個都很高興,以為從此就可以擺脫困境,這家的老二看著院中砍掉的大樹,越看越別扭,想了一會兒,忽然大聲說道:“哎呀,不好,這下更糟了。”
我想問問大家,怎么更遭了呢?(板書:囚)原來是困難的困,遇到困難還可以克服,可現在變成囚。“囚”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會意字,就像一個人被關在四面密封的高墻之中,目之所及都是那狹窄的四角的天空。
2、如果為“囚”組一個詞,你會想到哪個詞?(囚車、囚犯、囚禁、囚籠、囚徒、囚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叫(囚蟻),齊讀課題。從題目中我們知道本文一定和什么有關?大家還想知道什么?(為什么囚蟻?怎樣囚蟻的?囚蟻的結果如何?)板書:原因 經過結果
3、下面,就讓我們走進文本,走進作家趙麗宏純真的童年時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大家打開書69頁,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1、文中的這些詞你會讀嗎?
出示:飼養 寧可 驚惶不安 餅干屑 窸窸窣窣 威風凜凜
2、誰來說說“我”和妹妹為什么想養螞蟻?
出示:童年時認為所有的動物都可以由人來飼養,而且可以從小養大。
3、兄妹倆幾次養螞蟻?每次養螞蟻的結果如何?
4、根據剛才的回答,完成這樣一個練習,
出示:“我”和妹妹想養螞蟻是因為( )第一次( ),結果( )。第二次( ),結果( )。
5、哪幾自然段是寫兄妹倆第一次囚蟻?第二次呢?
6、不知不覺,我們已經理清了課文的條理,弄清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下面,我們先來學習兄妹倆的第一次囚蟻。
三、精讀課文,深入感悟
(一)學習第一次囚蟻。
1、默讀2、3、4自然段,我們是怎樣養螞蟻的?邊讀邊勾畫,并寫下自己的感受。
出示:找一個有蓋子的玻璃藥瓶,然后將螞蟻捉到瓶子里,我們一共捉了15只螞蟻,再旋緊瓶蓋。
大家都來讀讀這句話,哪個詞讓你強烈的感受到這是在“囚”蟻?(點紅旋緊瓶蓋)
“旋緊瓶蓋”,這個看似普通的小動作,對15只螞蟻意味著什么?
2、除了這個詞,還有一個詞也讓我們為螞蟻感到擔心,誰找到了?(點紅藥瓶)
師述:這15只螞蟻被關在充滿藥味的瓶子里,它們時時刻刻聞著的都是這種刺鼻的藥味,走到哪里聞到的都是這令人窒息的藥味,它們多么想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新鮮空氣,可是卻出不去,時間長了這些小生命受得了嗎?
3、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螞蟻受不了?(指名說)
出示:我和妹妹興致勃勃的觀察螞蟻們在瓶子里的動靜,只見它們不停地搖動著頭頂的兩根觸須,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來回的走動,似乎在尋找什么。
哪些詞語觸動了你?
引導學生抓住“不停地”、“急急忙忙地”、“上下來回地”,體會螞蟻的難受和焦急。
相機引導1、你們知道螞蟻的觸須有什么作用嗎?它們可能在相互說些什么?
相機引導2、螞蟻在瓶子里急急忙忙地、上下來回地干什么?
4、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讀出當時難受、焦急的.心情。
師述: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藥味還是那么濃烈,它們現在不僅僅是難受了,而是十分痛苦。哪句話可以看出來?(指名說)
出示:我想它們大概是餓了,便旋開瓶蓋投進一些飯粒,可它們卻毫無興趣,依然驚惶不安的在瓶子里奔跑。它們肯定在用它們的語言大聲喊叫,可惜我聽不見……
5、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螞蟻的痛苦?
引導學生抓住“驚惶不安”“奔跑”“大聲喊叫”體會螞蟻害怕、恐懼的心情。
相機引導1、什么叫“驚惶不安”?它們為什么“驚惶不安”?
相機引導2、螞蟻們此時為什么喊叫?在喊叫什么?
6、我們來看看這句話中的三個詞與上句話中的三個詞有什么聯系:剛開始螞蟻們急急忙忙地在尋找出口,發現找不到,所以現在變得( ),剛開始螞蟻在藥瓶中不舒服很難受,來回地走動,而現在是十分痛苦,所以在( ),剛開始它們用觸角傳遞信息,說著、交流著、詢問著,而現在發現生命受到了威脅,所以在( )。
讀著這些詞,讀著這句話,你感受到螞蟻此時怎么樣的心里?
7、指導學生讀出螞蟻驚慌害怕的心情。
師述:可惜螞蟻的吶喊呼救,螞蟻的害怕恐懼,對于當時年僅五歲的我來說,聽不見也不明白,這是在養螞蟻嗎?這分明是在囚蟻。
(二)學習第二次囚蟻
請大家默讀課文5——7自然段,看看第二次兄妹倆又是怎么養螞蟻的?邊勾畫句子邊寫下自己的感受。
1、學生默讀5——7自然段。
2、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扎洞眼、剪稻草、放餅干屑、貼著耳朵聽
3、從兄妹倆為螞蟻做的這一件件事中你感受到什么?(指名說)
4、這次,兄妹倆為螞蟻付出了真心與努力,算不算囚蟻呢?(指名說)
5、誰用一句話告訴我螞蟻后來的結果?出示句子:不到兩天時間,火柴盒里的螞蟻全都逃得無影無蹤。
這句話中的“全都”和“無影無蹤”給你怎樣的感受?
比較句子:不到兩天時間,火柴盒里的螞蟻逃走了。
6、學到這里,你的腦海中一定產生了一個問號,誰想問?它們為什么不喜歡這種舒適的生活而要逃走呢?
7、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小螞蟻,你會怎么選擇?對你來說,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8、我們來看看螞蟻們的真實想法。出示:我也終于明白,螞蟻們是不愿意被關起來的,它們寧可在墻角、路邊和野地里辛辛苦苦的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們為它們設置的安樂窩里享福。請大家讀讀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