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
在教學?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2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2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唱這首歌、正確認讀16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通過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歌唱這首歌,了解山里孩子的生活。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勞動的快樂,體會與同伴分享勞動幸福的小姑娘的心情。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歌曲磁帶、教學用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創設情景。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首動聽的歌曲,請大家欣賞,有會唱的同學可以跟著一起唱一唱。
播放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二、復習生字詞。
師:看到大家剛才唱的這么興致盎然,老師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時代。知道嗎,這是一首伴隨著老師這一代人一起長大的歌曲,可以說是老師的“同齡人”。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就是這首歌曲的歌詞。
1、板書課題,復習“蘑菇”和“姑娘”,出示兩個詞的圖片。
指名讀這兩個詞,師:你是怎么記住它的?說說你有什么好方法,快和同學交流交流?
學生說識記方法。
2、出示生詞卡片。
師:同學們掌握的可真不錯,老師這里還有一些詞,想考考你們,誰來讀?
開火車讀生詞。
師:看到同學們這么厲害,生詞寶寶都躲起來了,看看誰能快速準確的找到它們,并大聲的讀出來,老師要獎勵讀的最快的同學一個大蘑菇圖片。
3、出示自編小兒歌,學生搶讀,其他學生評價。
三、閱讀感悟。
師:看來同學們的收獲可真多,有的通過剛才的復習,對不太熟悉的生詞加深了印象,有的則收獲到了漂亮又營養的大蘑菇。那書中的這個小姑娘又收獲到了什么呢?快速讀課文,找出答案吧!
1、學生快速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指名回答。
2、齊讀“她采的蘑菇最多,多的像那星星數不清;她采的蘑菇,大的像那小傘裝滿筐。”
師:她采的蘑菇有多大?有多多?你能讀出蘑菇的大和多嗎?
指導學生對剛才的朗讀進行評價:你覺得他讀的怎么樣?
練習:用“……像……”說話。
(1)補充句子:天上的月亮像。
(2)自己說一句。
3、“誰不知山里的蘑菇香,她卻不肯嘗一嘗”為什么?
結合回答板書:換鐮刀棒棒糖
4、你認為什么是“分享”?
5、你覺得勞動是一件幸福的事嗎?
師:老師認為,勞動不是一件幸福的事。你看,小姑娘小小年紀就背著大竹筐,大清早起來,走遍樹林和大山,才能采到最多的蘑菇,太累了。所以勞動可真辛苦,不幸福。你們說呢?
開“小小辯論會”,爭論:勞動是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師:你們可真厲害,馬上駁倒了我。現在我也認為“勞動的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為你們的精彩表現鼓鼓掌吧!
6、師:生活中你體會到了勞動的幸福嗎?快把你的感受說給同學聽吧!
7、師:的確,勞動雖然會有汗水、會很臟,很辛苦,有時還會有傷痛。但是勞動帶給我們窗名幾凈、美味佳肴、幸福、快樂的生活。可以說,勞動創造了美,勞動創造了幸福的生活。再次為我們的正確認識鼓鼓掌吧!
四、知識拓展。
師:同學們,通過學習我們感受到了小姑娘用自己辛勤的勞動換來了這么多的收獲,你一定有什么話想跟她說,有什么新鮮事情想問她?今天,我把小姑娘請到了我們課堂來了,大家快一起說說吧!
五、小結。
師:孩子們,老師從你們的話語中感覺到你們非常喜愛這個小姑娘,那么就讓我們帶著對小姑娘的喜愛和贊美在唱這首歌吧!
配樂唱《采蘑菇的小姑娘》
2022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學習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初步懂得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把事情辦好的道理,逐步學會與他人合作。
4、默讀課文,講講《三個和尚》的故事。
教學重點
認讀生字詞語,朗讀課文,初步懂得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把事情辦好的道理,
教學難點
在學習、生活中逐步養成與他人合作的習慣。
教學準備
1、本課的生字、詞語卡片
2、Flash歌曲《三個和尚》
3、柳枝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上節課我們讀了課文《三個和尚》,認識了許多漢字娃娃。現在我們來開火車點點它們的名字。
2、齊讀詞語卡片
二、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1、《三個和尚》是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它已經流傳了很久。請看大屏幕。(播放歌曲《三個和尚》)會唱的小朋友可以跟著唱。你看到了什么?
2、剛才我們說的就是課文的1-3自然段,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3、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孩子邊聽邊想:這段說的是哪個和尚?你覺得他是一個什么樣的和尚?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點撥。
(1)生答到活潑伶俐。伶俐是聰明的意思,那“活潑伶俐”就是說小和尚怎么樣?
(2)生答到勤快。你是從哪兒看出小和尚勤快的?
(3)生意盎然的柳枝是怎么樣的呢?(出示圖片)瞧,柳枝長得怎么樣?師小結:柳枝“生意盎然”就是說柳枝長得綠油油的,綠得發亮。
(4)因為小和尚勤快,不僅他自己有水喝,連凈瓶里的柳枝也長得生意盎然。大家一起來讀讀第一自然段,夸夸這位勤快的小和尚。
(5)剛才我們說的是一個和尚——挑水喝。(板書)
3、不久,來了一位瘦和尚。這兩個和尚之間發生了什么事呢?請女同學讀第二自然段。
(1)指名說發生了什么事?
(2)他們是怎么爭執的?請一個小朋友來當小和尚,再請一個小朋友來當瘦和尚上臺來表演表演。老師點撥:他們為喝水和挑水的問題爭個不停,誰也不肯讓。這就叫“爭執”
(3)于是,兩個人商量一起——抬水喝。(板書:兩個抬水喝)
4、后來,又來了一位胖和尚。他們還有水喝嗎?為什么?請男同學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讀后回答。
(2)那凈瓶里的柳枝怎么樣了?(出示圖片),看圖理解枯萎。
(3)這個段說了三個和尚——沒水喝。(板書)
5、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直到有一天夜里,寺廟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1)請看書上的圖,你看到了什么?
(2)火是怎么燒起來的?請你讀讀第四自然段用“——”劃出有關的句子。
(3)小黑板出示句子:一天夜里,……寺廟起火了。
寺廟起火了,情況非常危急。你覺得該怎樣讀才能把當時情況的危急表現出來?指名讀,讀后評。指導:讀時加快語速。
(4)危急之中,三個和尚是怎么做的?
(5)創設情景,理解“爭先恐后”:現在我們想象講臺就是寺廟。寺廟起火了,大火熊熊燃燒著,大家趕快來救火吧!(學生表演)剛才小朋友都爭著來救火,誰也不愿意落在后邊,這就是課文里說的“爭先恐后”
6、大火很快就撲滅了。大火過后,三個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
(1)三個和尚到底明白了什么?請同桌的同學討論討論。
(2)從此他們怎么做呢?孩子們看書上的圖。
(3)師敘述“從此,水缸里的……又亭亭玉立了。”出示圖片,看圖理解“亭亭玉立”。教師點撥:這兒的“亭亭玉立”也是說柳枝長得好。
(4)課文第五個自然段就說了故事的結果,一起讀讀。
(5)故事學到這兒,孩子們你懂得了什么?
(6)教師總結:是呀,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把事情辦好。(板書:齊心協力)
三、默讀課文,講述故事
1、你喜歡這個故事嗎?那我們就來講講這個故事。
(1)先請小朋友默讀課文。
(2)閉上眼睛,把這個故事像電影一樣在腦子里演一演。
(3)推薦你們班故事講得的同學上臺來講故事。要求:用自己的話講,可以跟課文不一樣。
(4)下課以后把故事講給你的小伙伴聽,回家再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還可以學唱歌曲《三個和尚》
五、課外作業
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從故事中懂得了道理。以后你們要多讀書,多看報,這樣你們將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2022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學會積累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3、懂得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把事情辦好的道理,逐步學會與人合作。
教學重、難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懂得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把事情辦好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喜歡童話故事嗎?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走進童話的世界,學習一篇故事《三個和尚》。
2、指導讀課題。
(1)認讀生字“尚”。
(2)指名讀課題。
(3)全班齊讀課題。
3、導入新課:三個和尚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地、大聲地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它頭上的拼音小帽,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再讀通課文。
2、學生互讀、互評,看是否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4、全班跟老師一起讀課文。
5、這篇文章講了三個和尚之間的什么事兒呢?用自己的語言簡要說一說。
三、質疑、釋疑,自主識字
1、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同學們有沒有遇到困難?比如,不認識的字,不懂的詞,把困難說出來,讓大家幫助解決吧。
2、這篇課文的生字中,你覺得哪些字自己讀得最準,記得最牢,就當小老師教教大家吧!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并給生字找朋友(組詞)。
注意后鼻韻“凈”、“瓶”和翹舌音“尚”、“瘦”、“爭”、“商”的讀音。
4、在小組內認讀生字,并交流識字方法。
5、這么多生字都認識了,真了不起!相信大家一定會把課文讀得通順。分組按段落賽讀課文。
四、多媒體激趣,圖文結合,理解課文
1、學習1~3段。
(1)播放“三個和尚”的動畫故事,同時,配上詼諧的音樂,教師旁白,給動畫配畫外音。
(2)看了動畫,你覺得第一個小和尚是個怎樣的人?他的辛勤勞動,換來了怎樣的結果呢?并聯系課文第1段,理解“生意盎然”。
(3)抽生讀第2、3段。寺廟的人增多了,為什么還會造成水缸露底,柳枝枯萎的結果呢?(三個和尚都怕吃虧,不團結,不合作。)
2、學習第4段。
(1)悲劇終于發生了。播放寺廟著火,三個和尚撲火的場面,同時,配上課文第4段的解說內容。
(2)在著火的危急關頭,三個和尚是怎么做的?默讀課文第4段,勾出有關句子,結合課文理解“爭先恐后”的意思。
(3)結合圖畫內容,自讀第4段,想象大火熊熊燃燒時的危急和三人齊心協力撲火的情景。
(4)抽三名學生上臺表演撲火時的情景。
(5)猜猜在撲火時和撲滅火后,三個和尚會想些什么。
3、學習最后一段。
(1)齊讀最后一段。思考:三個和尚到底明白了什么?
(2)三個和尚團結合作的結果怎樣?
(3)和第1段對比,這一段中的“亭亭玉立”與第1段中的哪個詞語意思相近。
五、細細體會,明白道理
1、播放《三個和尚》歌曲。
2、學了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收獲呢?
3、在日常生活中,你會怎樣與人合作呢?
六、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寫的字,先讀一讀,再引導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集體交流,說說自己最有信心寫好哪個字,這個字在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
3、師示范指導,生練寫。注意左窄右寬生字的寫法,以及“喝”字的筆順。
4、引導學生欣賞漢字的形體美,圈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字。
5、作業展示,互相評議。
七、課后延伸
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2022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正確書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文。
3、想象月光之美,感悟月夜之美、生活之美。
教學重、難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生詞卡片,月夜影像資料(或教學掛圖)、錄音。
學生:搜集有關描寫月光的詩句。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飲yǐn。讀準“飲”的音——yǐn(師提示這個字是前鼻韻,三聲),理解“飲”義(做喝的動作)。小朋友們都飲過什么呢?
2、教師板書課題——“飲yǐn一杯bēi月光”(),學生齊讀課題。你們飲過月光嗎?為什么要飲月光呢?讓我們走進夏天的月夜弄個明白。
二、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再把戴小紅帽的生字連詞多讀幾遍。
2、檢查是否讀準、讀通課文(抽讀、開火車讀、分小節讀……采用多種方式檢查)。
3、數數詩歌共有幾小節,把自己最喜歡的小節再讀讀。
三、重點切入,激活思維
1、聽老師范讀課文,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符號。
2、自由發言提問,篩選有共性的問題。
3、齊讀第三小節。
4、教師相機提問:為什么“干下這杯月光酒,臉上永遠有微笑,心窩也會發出光亮”?(板書:微笑光亮)
5、自由發言,初步感悟第三小節。
四、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1、教學第一節。
(1)說一說:(看錄像)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夏天月夜美麗神奇的景色。(深藍的天空高懸著金黃的、玉盤樣的圓月,美麗的星星一閃一閃,眨著調皮的眼睛,飄浮的云朵變幻多姿……)
(2)猜一猜:(聽錄音)遠遠近近傳來了哪些聲音?(可啟發學生回憶《夏天的夜晚》和生活的經驗回答,把抽象的蟲鳴化為具體的感知。)
(3)想一想:“襯托”是什么意思?讀出夏夜晚風吹拂的寧靜美。
(板書:“月夜”、“寧靜”或“美麗”)
(4)背一背:根據重點詞,指導背誦第一小節。
(5)贊一贊:根據自己對詩歌的理解以及感受到的自然之美,用一句話說說“夏天的月夜……”
2、教學第二節。
(1)說一說:仔細觀察插圖,圖文對照說說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庭院。(月光給樹木、家人、杯子都鍍上了銀光,非常美麗。)
(2)想一想:他們一家人在月光下干什么?(講故事、談學習、探討問題……)
(3)換一換:
①為“納涼”換一個詞,再為“涼”組詞。
②“斟”是什么意思?還可換成哪些詞?(裝、倒、照、灑……)
(4)議一議。小組討論:月光像什么?
(5)猜一猜:月光下,家人的心情怎樣?(從畫面上家人的神態和動作、詩句的意思等去理解。相機板書:“家人”“快樂”或“幸福”)
(6)評一評:朗讀第二小節,學生互評。(師引導:月光不但像銀霜,像輕紗,像薄霧,似美酒,似甘泉,它還象征著美好的心情,良好的祝愿,幸福的生活……)抽生再讀,看誰把家人愉快的心情表現得。
(7)背一背:看著插圖有感情地背誦第二小節。
五、回味欣賞,感悟解疑
1、齊讀第三小節,聯系生活實際,想想家人、朋友在什么時候要干杯?
2、根據板書,回味一、二小節主要寫了什么?再議為什么“我請爸爸、媽媽干下這杯月光酒,臉上永遠有微笑,心窩也會發出光亮”?
3、根據學生發言,整理板書,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月夜之美,生活之美,品味詩人的想象之美。
4、激情總結:讓我們也舉起酒杯“干”下這杯“月光”吧!(師生“舉杯”)只要我們熱愛生活,心中充滿希望,臉上就永遠有微笑,心窩永遠有光亮。干杯!
5、有感情地齊讀全詩。
六、認記生字,享受成功之樂
1、抽背全詩,評議,提醒易讀錯的字。
2、給生字排排隊,重點識記讀音易錯的字。老師在黑板上寫出聲、韻母,學生貼出相應的生字。
n:寧
in:飲襯
l:涼
ing:寧庭鳴
3、為已會認的生字打上鉤,還不熟的生字對照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住。
4、同學檢查,認讀生字表里的字。
5、教師用不帶拼音的生字卡抽查,隨機正音。
七、書寫生字,品味書寫之樂
1、全班交流,說說自己已記住了哪些字的字形,用的什么辦法。
2、自己觀察田字格里的字描寫,再說說自己最能寫好哪個字,并說明理由。
3、展示評議。給自己寫得好的字畫上紅圈。
八、欣賞品味,感受積累之樂
1、把喜歡的詩句再背背,并說說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2、月光美、生活美、時光更美,如何把握美好的時光,講一講。
3、把想寫的詞語或句子寫一寫。
4、把搜集的有關月光的詩句交流交流。
2022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5
本課教學設計從主人公小莫扎特對音樂的酷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識字、朗讀、學文、寫字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特別注意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生活、潛心發現,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無限、創造的樂趣無窮,品味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在積累名言、復述課文、想象創作中,將對小莫扎特的喜愛深深地留在心底。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注意有的字作部首時的筆畫變化,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感受小莫扎特的聰明、可愛。
3、積累并運用“親切地”、“驚奇地”、“興奮地”、“難為情地”等詞語,初步了解抓重點詞語讀懂課文的學習方法。
教學準備
1、學生:搜集有關莫扎特的資料。
2、教師:生字卡片、掛圖、莫扎特創作的音樂作品。
教學重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朗讀課文,感受小莫扎特的聰明可愛。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示課題
孩子們,你們有誰學過鋼琴?說一說你們是怎么彈鋼琴的。你們聽說過能用第三只手彈琴的嗎?簡介小音樂家莫扎特。聽聽莫扎特的音樂。請同學們拿起你的小手跟老師一起板書:小音樂家。讀讀課題。
二、創設情景,讀文識字
1、聽一聽:聽讀課文(范讀)。圈生字,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跟老師一起小聲讀。
2、讀一讀: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想辦法解決生字,看看你能用什么辦法認識
它(讀拼音,同桌或小組交流,查字典,猜一猜,組合生字等)。
3、記一記:師出示生字表。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讀音,如果你愿意,教大家讀一讀,或給你喜歡的字組組詞,也可以用詞說一句話。(注意:“廳”、“鋼”、“量”是后鼻韻,“雖”是平舌音)全班讀讀生字,開火車讀,打亂次序讀,去掉拼音讀。
4、猜一猜:一學生說記字方法,自己抽同學猜是什么字。(方法提示:熟字加偏旁,加一加,換一換,編謎語或利用字義記字,做動作記字……)孩子們的辦法均給予鼓勵,只要他能記住就行。教師適機利用偏旁或其他喜歡的識字方法拓展識字。
5、比一比:教師出示“余——斜”,讓學生觀察發現了什么。教師小結:有些字在作部首時,筆畫有些變化,孩子們要特別留心。并在本課找一找,還有哪些字的部首像這樣發生變化的?
如:雨、需、竹、簡……
三、再讀課文,感悟體會
1、你喜歡莫扎特嗎?讀讀課文。用“——”勾出你喜歡他的詞語、句子。讀讀,說說你體會到什么。(充分鼓勵孩子們去讀書、去發現)
(1)抓住“5歲”、“大清早”、“丁丁冬冬”等重點詞語,體會莫扎特從小對音樂的濃厚興趣和刻苦學習的精
神。教師適機給孩子們介紹兩句名言:
興趣是的老師。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抓住“難為情”體會當時莫扎特的心情。
(3)重點體會最后一小節:抓住“有辦法”,“爬上凳子”,“昂著頭”,“把頭一低”,“小鼻子碰在琴鍵上”等語言和動作的描寫,感悟小莫扎特聰明、可愛、自信。
指導朗讀第三句。通過反復朗讀,聯系上下文體會“第三只手”指什么?莫扎特用“第三只手”完成了什么任務。
做動作讀,表演加對話讀,讓莫扎特的創舉和創新深深地刻在學生心中。適機介紹名言:創造是一種樂趣。
2、老師喜歡莫扎特嗎?從哪些詞語或句子體會到的(注意引導學生感受教師感情的變化)?勾一勾。小組分角色讀課文。小組討論,分別交流。(學生只要說到一個方面均給予鼓勵)再有感情地讀讀。
3、分角色朗讀課文,復述課文,看誰講得生動(內容不作求全求美的要求,多予鼓勵)。
4、復習課文內容:你喜歡小莫扎特嗎?你最欣賞他什么?學了這課,你想對自己說點兒什么嗎?
5、作業:孩子們,只要你愛動腦,生活中處處都有創造的機會,我們人人都能創造,咱們也來嘗試嘗試吧,創作一段你喜歡的生活中或大自然中的音樂。交流評價,評選“創意之星”。
四、寫字教學
1、“我發現”:學生觀察“描描寫寫”中會寫的字,說說你發現了什么,或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例:“呀”、“彈”左窄右寬,“單”、“雖”、“簡”上短下長,“忽”、“需”上下相當,“單”、“雖”的豎都在豎中線上)。
2、哪個字最難寫,想看著老師寫一寫嗎?教師范寫“需”(注意關鍵筆畫“需”的“一”、“丨”的位置)。請大家也來寫一寫。注意寫字姿勢。做到一看二寫三對照。
3、交流展示,讓學生體驗“我真行”。
2022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八年級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