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三年級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小編帶來學校三年級語文教案5篇,希望大家喜歡。
學校三年級語文教案篇1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進行口語交際;完成習作教學;學習多音字;積累古詩詞;學習新生字;展示作品
2、過程與方法:
(1)在口語交際中鍛煉流利語言,學會寫作。
(2)在發現、研究中學習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誦中積累。
(4)在展示中擴大見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讀、寫、背中訓練語言能力。
重難點、關鍵:
1、進行口語交際。
2、完成習作。
3、背誦古詩。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展示課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組講自己的課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獲。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講講今后的打算。
四、請講得好的同學上臺講述自己的課余生活。
1、生講,師略記條理。
2、予以講解、梳理。
五、評比。
1、每組選出一個上臺。
2、評比誰講得好。
六、作業:
回家講給媽媽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完成習作。
教具準備:
帶上各自與課余生活有關的器具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出示幾個同學課余生活的用品:書、畫畫、樂器……
2、讓學生自由講自己的課余生活。
二、引導寫作
1、請幾個同學上臺講述。
2、老師點評。
三、寫作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多音字。
2、背誦古詩。
3、從生字中學生字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讀生字、區別、組詞、掌握多音字
二、古詩
1、出示古詩,學習生字
2、師范讀,學生跟讀
3、議議詩意:一個小孩坐在河邊學釣魚,他傾斜著身子坐在草叢中,綠草半掩著他的身體。過路人向他問路,他一句話也不回答,只是擺手示意不讓問路人靠近,唯恐發出響聲把要上鉤的魚兒嚇跑了。
三、學習新生字。
四、作業:
背誦古詩
學校三年級語文教案篇2
【內容簡析】
本次百花園安排了4項內容,其中包括“語海暢游”(練習讀輕聲、辨析同音字、仿寫有總起句的一段話)、“積少成多”(讀背古詩)、“閱讀平臺”(讀短文)和“語文大課堂”。教材的編寫寓知識于發現之中,有利于學生感悟并掌握學語文、用語文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設計理念】
創建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激發學生主動探索規律、方法的興趣,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學語文、用語文。
【教學目標】
1.輔導學生正確讀出輕聲、《辨字歌》及其他閱讀材料,初步掌握讀輕聲、辨析同音字的方法,感受我們語言的豐富及美妙。
2.指導學生讀背古詩,培養學生積累的習慣及能力。
3.引導學生閱讀短文《九龍壁》,在學生欣賞精美的藝術品的同時,感受文章具體、生動的寫作方法。
4.引導學生走進市場學習觀察及購物,激發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熱情。
【教具準備】
識字卡片等。
【重點難點】
走進市場,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練習讀輕聲
1.讀中體會,帶點字的讀音在普通話中有無變化。
小結:有些字不讀原來的聲調,而變得很輕、很短。
2.找規律:在什么情況下讀輕聲?
小結:①名詞、動詞重疊,第二個字讀輕聲。如:妹妹、看看……
②做后綴的字讀輕聲。如:影子、走了、看著、吃過……
③有些雙音詞的第二個字也讀輕聲。如:眼睛、玻璃……
3.試一試,怎樣讀好輕聲。
①在陽平和陰平字的后面的輕聲,調子比較低,像很短的去聲。如:玩玩、屋里。
②在上聲字后面的輕聲,調子較高,像輕輕的陽平。如:椅子、耳朵。
③在去聲字后面的輕聲調子最低。如:坐坐、駱駝。
4.同桌交流各自找到的讀輕聲的詞語,讀一讀。
二、漢字真有趣
1.讀《辨字歌》,注意帶點的字(一組同音字)。
2.比較帶點字的異同。
①讀音相同或相近。
②字形中有基本字“方”。
③意思不同。(引導學生說說這五個字的意思。)
3.交流。
①你能區別這幾個字嗎?這種記字的好方法你掌握了嗎?
②你還有什么記字的好方法?
③找一組同音字,編個小韻文。
三、讀一讀,再仿寫一段話
1.把這段話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象這段話所描繪的情景,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2.想一想:第一句
話與第二句話有什么聯系?(第一句話概括地寫草叢里開滿各種各樣的野花。第二句具體地寫野花的形狀、顏色。)
3.仿寫一段話。
提示:以“農貿市場的蔬菜真新鮮”為總起句,具體地寫。可以寫蔬菜的顏色鮮艷有光澤;或形狀挺直、水靈靈的;或寫蔬菜散發著清香、帶著露珠……也可以具體地寫各種各樣的蔬菜。
第二課時
一、讀讀背背
1.教師范讀古詩并簡介作者。
2.學生自讀《元宵》,不理解的字詞,如“娛”等,可查字典。3.邊讀邊想象古詩所描繪的人們月下觀燈的情景,感受觀燈的情趣。
4.指導背誦:
①找一找這首詩主要寫了哪幾種事物(燈、月、人、春),說說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表現了什么意境。
②填空。
有()無()不娛(),
有()無()不算()。
()到()間()似玉,
()燒()下()如銀。
5.背誦本詩。
二、閱讀《九龍壁》
1.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2.同桌交流,理解短文。
①九龍壁在哪里?大小、形狀、材料各是怎樣的?巨龍有什么特點?
②為什么說九龍壁是聞名中外的藝術珍品?
3.感悟寫作方法。
①第2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前兩句與后文有什么聯系?
②作者是怎樣介紹九條巨龍的?哪幾條介紹得具體?
③作者為什么有詳有略地介紹?
三、布置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
1.鼓勵學生走進市場,學習觀察、購物、與人交流。
2.引導學生看書中的要求。
①觀察的內容:市場節日的布置、陳列的商品、服務的方式、購物的情景。
②想一想:你打算為誰買?買什么?
③怎樣找柜臺?怎樣挑選?怎樣付款?
第三課時
一、檢查學生參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情況
二、小組交流
1.把自己在商店里看到的、聽到的和感受到的講出來。
①什么時間、與誰一起、到哪里去購物?
②概括地說說市場什么樣,商品怎樣擺放,人們怎樣購物,服務態度及方式如何。
③你怎樣找到柜臺?怎樣挑選?怎樣與售貨員交流?
④你有什么感受?
2.提出自己發現的問題或者疑慮,討論解決。
3.小組評議并推薦同學到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相互啟發,共同提高
四、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情景寫一段話或一篇短文
五、同桌交流并欣賞習作
學校三年級語文教案篇3
明確目標:
1、認讀2個生字。能夠借助注釋、字典理解古文重點字詞的意思,能說出古文的意思。
2、理解古文蘊含的教育意義,懂得學習應該誠實、有興趣、善質疑。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解析思路預設過程:
一、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二、精讀內容
三、回歸整體體會道理配樂朗讀
一、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師配樂范讀,學生自由學讀。
3、師生同讀。
4、展示朗讀。
二、精讀內容體會道理
(一)感受學習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
板書: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學生質疑,依疑導學。
2、理解意思,體會道理。
3、角色朗讀,積累知識。
(二)感受學習要有濃厚的興趣
出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運用學法自學
2、匯報、質疑。
3、討論:為什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整合前兩句,體會聯系。
5、角色朗讀。
(三)感受唐彪的論學習之教誨
出示: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
1、依法自主學習。
2、互相說說意思。
3、小結內容。
4、指導朗讀。
三、回歸整體配樂朗讀
1、師:通過學習你有何收獲?你知道該如何學習嗎?
2、配樂朗讀。
指名誦讀。(古箏曲)
全體誦讀。(配樂)
3、師小結
半部《論語》平天下,讀《論語》不同之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希望同學們能多讀,善思,勤學,把我國古典文學發揚光大。
板書設計:
27、古人論學習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應誠實
(知道) (聰明)
知好樂有興趣
疑悟善提問
布置作業:
必做:
1、背誦課文。
2、把你搜集到的關于學習的名言警句,摘錄在積累本上。
選做:
寫一寫學習的收獲或體會。
學校三年級語文教案篇4
教學目標:
學會生字詞語,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感受廬山云霧的奇麗。
教學重點難點:
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課文優美的文字。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1、出示照片:同學們,喜歡旅游嗎?說到旅游,你們不能不去一個地方:廬山。自古以來,就有“泰山雄,華山險,廬山秀,黃山奇”的說法,廬山在我國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風景如畫。有同學去過或者在電視雜志上看過有關廬山的介紹了嗎?那就簡單講講廬山最有名的景點或者景致。
結合談話看照片(例如廬山瀑布、五老峰)
2、其實,廬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霧了,今天我們就讓我們在文字創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板書:廬山的云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指導正確朗讀課文。
1、自學課文,要求:A、讀準生字音,將課文讀正確。B、用“------?”劃出文中的新詞,查詞典或者聯系上下文理解這些詞語。
2、檢查自學情況:A、指名讀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及時正音。增添(zeng tian)姿態(zi tai) 遮擋(zhe dang)B、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隨機糾正字音,結合理解詞語。第一節:這小節有好幾個成語,你通過自學,懂得了哪個成語的意思?變幻無常:變化沒有一定的規律,形容云霧變化多、姿態萬千。飄飄欲仙:看到美麗的云霧內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騰云駕霧:原來指仙人能借助云霧飛行,這里指看到美麗的云霧,心里很舒暢。第二節:絨帽(rong)纏繞(chan rao)系 ji系鞋帶xi關系這小節中,你有不理解的詞語嗎?請同學來幫幫忙。彌漫:(霧氣)布滿、充滿。纏繞:環繞。千姿百態:姿態萬千,各種各樣。第三小節:這小節也有好幾個成語,你理解了嗎?讓同學也來享受你學習的成果。瞬息萬變:形容變化極快。一瀉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四蹄生風:形容馬跑得非常迅速。第四小節:云遮霧照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理解“云遮霧罩”、“流連忘返”。
三、同桌互讀,把課文讀流利。
默讀,理清文章脈絡。幾遍讀下來,廬山云霧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課文用四個小節來介紹廬山的云霧,每小結分別寫了什么?
1、總學了廬山云霧的多和美。
2、廬山云霧千姿百態。
3、廬山云霧瞬息萬變。
4、人們對廬山的云霧流連忘返。
四、 作業:
1、抄寫詞語三遍。
2、摘抄文中的成語,并解釋。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精讀課文,通過朗讀、想象情景、抓重點詞語等學習方法體味廬山云霧的奇麗,走進廬山云霧奇妙的意境。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2、3自然段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寫出廬山云霧的美的。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廬山的云霧》,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想細細品味廬山云霧奇麗的美嗎?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第一節:
1、指名讀課文第一小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廬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霧,景色十分秀麗,那么在這眾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歡的是云霧,你特別從哪個詞語讀出來的?(尤其)(神秘美)
3、確實,廬山的云霧神奇美麗,你看,引讀(在山上游覽——,漫步山道,——————)此時,你會感覺自己就象————?
4、那么奇麗的云霧想想細細去欣賞?
三、精讀第二小節:
1、自由讀第二小節,想一想:這小節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來。
2、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你從哪些句子具體讀出來的?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山頭的云霧 (象白色絨帽)半山的云霧 (象一條條玉帶)山谷的云霧 (象茫茫的大海)遮擋山峰的云霧(象巨大的天幕)
3、你覺得這千姿百態的云霧怎么樣?(美 奇麗 神奇 美不勝收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態的云霧寫得如此形象美麗的呢?(比喻)說說你最喜歡的一小句好在哪里。
4、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來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種姿態的云霧?
5、你喜歡這千姿百態的云霧嗎?讓我們讀出對它們的喜愛之情。
6、總結學習這一小節的方法:讀——劃——品——讀
四、精讀課文第三小節:
1、運用剛才第二小節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小節。
2、指名說這一小節的中心句。理解“瞬息萬變”。
3、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是怎樣的情景呢?你怎么讀吃來的?眼前的——剛剛還是——轉眼間明明是——還沒等你——又變成改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說這句話,比比哪句好,體會云變化之迅捷之多。
這“一縷輕煙”“九天銀河”“白馬”“冰山”是真的嗎?對,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你能象作者一樣展開豐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寫法也來寫寫云霧的瞬息萬變嗎?
4、這么奇異的景致,我們應該讀出自己的驚嘆。(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一小節。)
五、到這里,老師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樣感嘆:云遮霧罩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你想說什么?
六、作業:
1、練習冊。
2、朗讀背誦課文。
3、仿照文中二、三小節的結構寫法,寫一處景物。
學校三年級語文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字,會認12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動物遠游的本領,激發學生了解動物,探究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讀文,知道動物具有的超越人類的本領,激發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
2、引導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神奇,學習動物驚人的耐性,毅力和堅忍不拔的品質。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言揭題。
動物們有很高超的本領,就是飛到一萬里以外的地方也能飛回來。他們有什么特殊的本領嗎?
二、學生自讀課文。
1、給漢字注音。
2、畫出生字新詞。
3、查字典理解不懂的字詞。
4、了解課文大意。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讀準生字詞。
2、點讀課文。
3、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4、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師生共研,合作學習。
1、默讀2~6自然段,邊讀邊畫,看看課文給我們介紹哪幾種動物遠游的本領?
2、蜜蜂遠游的本領是怎樣的?誰來讀?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思考:蜜蜂遠游的特點是什么?
指名回答。
3、課件播放蜜蜂認路的畫面。
4、教師對蜜蜂遠游的本領進行小結。其他動物的本領又是怎樣呢?
合作學習3~6自然段。
5、學生匯報。
(1)一個小組以一種動物為例介紹,其他補充。
要求:抓住關鍵詞語,把最能體現動物遠游特點的句子說一說。
(2)抓住重點句引導朗讀。
(3)課件播放動物遠游的短片。
6、小結。
二、角色體驗,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動物遠游的本領?
2、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三、小結本課學法,布置課外作業。
查閱有關動物的知識,辦動物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