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新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新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彼得的可愛和母愛的偉大。
2.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讀了這篇課文的想法和感受。
3.認識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教學難、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彼得的可愛和母愛的偉大。
2.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想。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課,板書問題。
二、讀書指導。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子音,讀通讀順。
2.指名讀文,正音,檢查讀順情況。
3.學生互相說說讀完課文后大致的感受。
三、默讀課文,合作探究。
1. 抓住重點,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互相討論對小彼得和母親的理解。
2. 體驗角色,引導學生互相討論。
體會小彼得的內心世界。
3.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體會情感。
4. 適當擴展:
媽媽的帳單是可以用金錢來兌換的嗎?
將來你怎樣換媽媽的帳單?
板書設計: 小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帳單 報酬 高興
媽媽給小彼得開了一份帳單 羞愧 無私
第二課時
日 期:
教學流程:
一、積累內化。
1. 完成課后“練”的內容
2. 獨立完成“字選詞語”。
3. 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二、遷移練習。
1、讀生字卡片,認識文后11個生字。
2、指導寫字。
3、實踐活動。
三、作業
寫一篇日記(結合課文)
教學反思:
新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2
教學要求
1。懂得只有認真、虛心、耐心,才能把本領學到手。
2。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邊讀邊思考理解詞句;聯系上下文,回答課后的思考題;
朗讀課文;
練習用“先……再……然后……”說話。
教學重點:
了解這篇童話所要說明的道理。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理解課后思考題。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課文錄音帶、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預習
(一)你一定喜歡童話吧,說出你學習過的一篇童話的題目。
(二)《群鳥學藝》就是一篇有趣的童話。讀讀課文,想想
“群鳥”是指哪些鳥?它們是怎樣學藝的?你知道這些鳥的窩是什么樣嗎?
(三)在讀的時候,遇到不懂的詞語查查字典。
二、指名認讀詞語卡片
fegrave;ng huaacute;ng xuǎn chagrave; lěi
鳳凰 選 好樹 杈壘 起
wěn yaacute;n tuograve; shugrave;
安 穩房 檐唾 沫舒 服
cāo jigrave;n qiě
粗 糙不 僅 而且
三、聽課文錄音,思考預習題2
四、讀懂課文內容
(一)提問:“群鳥”指的是哪些鳥?向誰學藝?學什么?
1。“群鳥”指的是貓頭鷹、老鷹、烏鴉、麻雀、小燕子。
2。群鳥向鳳凰學藝。
3。群鳥向鳳凰學習搭窩的本領。
(二)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許多鳥都向鳳凰學過搭窩,可是有的仍舊不會搭,有的搭的窩很粗糙。(哪些鳥仍舊不會搭,哪些鳥搭的窩很粗糙?為什么?)
1。貓頭鷹仍舊不會搭窩,沒有窩住。因為貓頭鷹最不虛心,剛聽鳳凰講個開頭,就認為沒有什么好學的就飛走了。(讀有關課文。)
2。老鷹、烏鴉、麻雀搭的窩很粗糙,因為他們學到一點兒就走了,以為自己會了。
老鷹聽剛說要在樹上搭窩,就想,原來就是找個樹杈,就飛走了。所以老鷹的窩只是幾根樹枝搭成的。(讀有關課文。)
烏鴉聽說要把叼來的樹枝,一層一層地壘起來,以為自己會搭窩了,就飛走了。所以烏鴉的窩是用許多樹枝壘成的。
麻雀雖然把窩搭在房檐下,卻不舒服,因麻雀只聽鳳凰說應該把窩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風,不怕雨。他想和我想的一樣就飛走了。他并不知道應該怎樣搭窩。(讀有關課文。)
(三)只有小燕子搭的窩,不僅漂亮,而且又結實,又暖和。(小燕子搭的窩為什么這么好?)
小燕子認真地聽完鳳凰講怎樣搭窩,學到了本領。
小燕子很虛心,從頭至尾都認真聽鳳凰講怎樣搭窩,聽完還向鳳凰表示感謝,他真學會了怎樣搭窩。(讀有關課文。)
(四)誰能給這些鳥的學習態度,按從差到好排排隊,并說出排隊的理由。
貓頭鷹最不虛心,剛聽了個開頭,就認為沒有什么好學的,就飛走了。他沒學到本領,不會搭窩。
老鷹、烏鴉、麻雀都是學到一點兒就走了,以為自己會了,他們搭的窩都很粗糙。
小燕子學習態度認真,搭的窩最漂亮、結實又暖和。
五、按課文內容填表
六、教師先指導填一行,再讓學生獨立做,然后訂正
七、小結·提問:這篇童話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
這篇童話講的是貓頭鷹、老鷹、烏鴉、麻雀、小燕子向鳳凰學習搭窩的本領,結果有的仍舊不會搭,有的搭的窩很粗糙,唯獨小燕子搭的最好。
八、作業:練習朗讀課文
板書(同上表)
第二課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提問:小燕子學習用泥壘窩一共有幾道工序,按順序說說各是什么
先在書上找出有關的句子,再回答問題,并用帶點的詞說話。
“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拌勻了,再一層一層地壘起來,然后叼些毛和草鋪在窩里。”
1。叼、拌;2。壘;3。鋪。
用“先……再……然后……”造句。
三、學習了這篇童話,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一)不虛心就學不到本領。
(二)不認真學習,就學不好本領。
(三)要耐心地學完,才能學到本領。
(四)只有虛心、認真、耐心地學習,才能把本領學到手。
四、指導朗讀
朗讀課文要注意讀出各種鳥的不同語氣。
(一)鳳凰:自始至終都在認真地教,它的話要讀得親切而耐心。
教師示范:“學本領要有耐心;沒有耐心,什么也學不成。”
學生每人自己練習,只讀鳳凰說的話,然后指名朗讀。
(二)提問:讀貓頭鷹的話,應是什么語氣?
貓頭鷹不虛心,認為鳳凰“不見得有什么真本領”。應讀出驕傲的語氣。(讀貓頭鷹的話。)
(三)提問:讀老鷹、烏鴉、麻雀的話,應是什么語氣?
1。老鷹、烏鴉、麻雀只聽了一部分就以為學會了,也表現很不虛心,應讀出洋洋得意的語氣。
2。課文中三、四、五小段寫鳳凰的話時,為什么后面都用了省略號?
這里表示鳳凰的話還未說完,這些鳥就不耐心地打斷鳳凰的話,朗讀時這些鳥的話,要和鳳凰的話緊緊接上。
練習這三段朗讀時,只讀對話,不必讀提示語。對話的連接要緊湊。
3。分角色朗讀練習。
(1)一人讀鳳凰的話,三個小組分別讀一種鳥的話,注意語氣和對話的銜接。
(2)指名4人練習朗讀。
(四)學生戴頭飾,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條件的可排練成課本劇)。
新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理解文中父親表示愛的方式。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理解文中父親表示愛的方式。
教學難點:
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從細微處發現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有生字的句子多讀幾遍。
2、讀有生字的句子。
3、再一次輕聲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讀感悟,體會父愛
(一)體會弟弟的心理變化。
1、自由讀課文的2、3段。畫出寫弟弟的句子。
2、匯報句子,朗讀并體會弟弟的心理變化。
(二)感悟父愛
1、輕聲讀課文的4段。
2、體會父親的動作。
“可是,當爸爸走到拐彎兒處的剎那間,卻不經意似的回過頭來,很快地瞟了弟弟他們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彎兒處。”(抓住“不經意”和“瞟”)
3、小組合作寫句子,理解文中父愛的表達方式。
弟弟很傷心,你委屈,很生氣時,爸爸也很( ),很( ),也很( )。
4、填關聯詞,合作讀第四段。齊讀結尾。
四、引向生活,感受父愛
引導學生感受自己的父親。寫句子。
(在我心中,最能代表父愛的是________________。 )
板書設計:
拐彎兒處的回頭
走了 回頭
父
愛
新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新偏旁點橫頭、反文旁。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3、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夜空,閱讀有關課外書籍。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寫生字。
2、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1、在誦讀古詩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2、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落實觀察夜空、閱讀有關課外讀物的實踐活動。
教學時間:1課時
課前準備:1、每位學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閱讀了解有關李白的事跡、其它詩作等。
教學過程:
一、觀圖導入。
說說自己看到的。
二、揭題、釋題。
1、“思”:思念,想念。
2、誰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課前準備情況(有關李白的)交流。
三、初讀古詩。
1、借助拼音自由讀,要求把每個字音都讀準。
2、把詩中的生字單獨拿出讀兩遍,認一認。
3、檢查讀的情況。(主要是字音)
4、讀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四、細讀古詩。
1、朗讀古詩。你喜歡怎樣讀?(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讀,多肯定,多鼓勵)
2、配樂朗誦。
3、當堂背誦。
五、認記生字。
1、說說你認記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認讀。
3、“摘蘋果”游戲:把認到的生字摘下,組成詞大聲說出來。
六、練習寫字。
七、課外作業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發現說給同學聽。
2、課外繼續收集和閱讀:有關李白及他寫的其他詩,還有描寫夜空或介紹有關星體的科學知識的一些課外讀物。把收集到的和讀過的帶到班里,向同學介紹或互相借閱。
新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咱、偷”等10個生字,讀準“答、應”等三個多音字。會寫“旅”等16個字,會寫“旅行”等19個詞語。
2、能體會青頭和紅頭對話時的心情,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相應的語氣。
3、默讀課文,能找出證明青頭和紅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的詞句,體會到他們之間的真摯友情。
4、畫出紅頭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線圖,并借助路線圖講故事。
二、教學重難點
1、正確認讀生字,書寫詞語。
2、找出能體現青頭和紅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關鍵句子,借助提示語讀好。
3、借助簡單的思維導圖,講故事。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行嗎?今天我們就來走進一篇童話故事,感受一場特殊的旅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后,畫出故事中,紅頭在牛肚子旅行路線的有關詞語或句子。
2、認讀生詞。
出示第一組生詞:咱們
偷偷
牙齒
悲哀
眼淚
貯藏
噴嚏
笑瞇瞇
。(強調平翹舌音的詞語:咱們
牙齒
貯藏)
出示第二組生詞:答理
回應
一骨碌
細嚼慢咽
讀一讀你有什么發現?是呀這些都是多音字,你還知道它們另外的讀音嗎?
3、指導書寫:“細嚼慢咽”的“嚼”字。講解書寫要領,強調筆畫比較多的字寫時要注意看清每一部分。書空筆順,出示書寫口訣:口字立于左上方,爪字收緊有力量。中間部分扁又長,下半部分要緊靠。伸出手跟老師一塊寫。
4.尋找路線圖,感知文章內容。生字詞大家都掌握了,紅頭是怎樣在牛肚子里旅行的,你畫出哪些詞或句子(教師巡視并板畫牛)指生回答,教師板書:
嘴——
第一個胃——第二個胃
。你能不能用上一些關聯詞語比如:先然后
接著最后
。說說紅頭的旅行路線?
(介紹反芻,牛一共有四個胃,當他進食一段時間后將半消化的食物從第二個胃里再返回到嘴里,再次咀嚼,然后再將食物送到第三個胃,然后再返回到嘴里進行咀嚼,牛這種進食的現象就叫反芻)。孩子們借助路線圖我們就可以把故事講清楚。(板貼:路線圖)
(三)、精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1.故事中的紅頭最后出來了嗎?誰救了他?(他的好朋友青頭救了他)
2.從哪里可以看出他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呢?請你默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
預設1
捉迷藏預設2
紅頭拼命叫起來(1)我們先來看紅頭怎樣叫,出示句子。指生讀此時紅頭的心情怎樣?(板書:著急或害怕)
請你讀出你的害怕,著急(2)此時青頭是怎樣表現的?指生讀句子孩子此時你又是怎樣的心情?從哪個詞語中感受到?(板書:著急)請你讀出你的著急和擔心。
小結:孩子們看這些在句子前面或后面,表示人物動作心情的詞語我們叫它提示語(板貼:提示語)
在朗讀時關注他們就能更好地讀出人物語氣。(3)紅頭在哪呢?出示句子指生讀。如果讓你加上提示語你覺得這是怎樣的叫?請你讀出你的感受。(4)聽到好朋友在牛的嘴里青頭是怎樣做的?出示11段自讀,找出青頭的心情動作的提示語圈出來。青頭心情怎樣?(吃驚)誰能帶著這種心情加上這些動作(點紅動詞)來讀這句話。
3、總結:孩子們,剛才我們借助這些提示語,體會著人物心情,就讀好了課文,接下來也請你用這種方法,自學12-16段,并畫出表示紅頭和青頭心情、動作的詞語,借助提示語讀好課文。(1)孩子們通過你的朗讀你體會到了紅頭怎樣的心情?從哪個詞語中看出來?(板書:悲哀)出示:“那我馬上就會死掉。”紅頭哭起來。孩子們讓我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牛肚子里,紅頭似乎聽到什么,感受到什么?(2)教師引讀:是呀牛咀嚼的聲音,如此巨大,如此可怕,紅頭的身體被黏糊糊的東西包裹著,都快喘不上來氣了,所以它哭著說——,它悲哀的說——(3)此時紅頭不僅悲哀還感受到——(板書:絕望)(4)看到好朋友如此悲哀絕望,如果你是青頭你會怎樣想?(5)孩子們課文學到這里,你覺得紅頭經歷的是一次怎樣的旅行?(6)男女生分角色讀再體會刺激的旅行。
4、真是一場驚險的旅行,所以當紅頭它牛肚子里出來再次見到自己的朋友時高興的流下眼淚(板書:高興)出示句子:紅頭看見自己的朋友高興得流下了眼淚。
孩子們如果你是紅頭,除了感謝,你還會對好朋友說些什么?請你寫在研學單上。
(四)學以致用,拓展閱讀。
1、孩子們這節課我們借助路線圖,加上提示語就做成了一個簡單的思維導圖,你能不能借助思維導圖把故情頭救助后頭的過程講清楚,自己先來試一試。指名講。
2推薦你閱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稻草人感受童話的魅力。也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故事做成思維導圖,然后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新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