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書一年級上冊教案怎么寫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語文書一年級上冊教案怎么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書一年級上冊教案怎么寫1
教學目標:
1、了解內容,學習布娃娃禮貌待人,小狗有錯就改的品質。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
2、了解布娃娃態度的變化與小狗行為變化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認讀,聽寫生字。
2、指名輪讀課文。
二、理解課文。
1、出示燈片,指名讀文。
(1)理解:“你怎么隨便就進來了?”
指導學生朗讀這一句話,初步認識問句。感知“隨便”這個詞的意思。
提問:布娃娃為什么說小狗是隨便進來的?
學習用“隨便”說一句話。
(1)想一想:小狗為什么會不好意思的說:“對不起,我馬上離開”?小狗心里可能會怎么想?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體會小狗知錯后悔的心情。
(2)跟錄音小聲地朗讀課文。
三、總結:
1、學了這篇課文,說說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2、拓展延伸:想像小狗在布娃娃家怎么做客。
語文書一年級上冊教案怎么寫2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8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借助拼音和已有的識字方法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
2.通過朗讀、表演等方式加深對課文的體驗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了解驚蟄這一節氣到來時自然界的物象變化,體會春天到來時的明媚氛圍和小動物們的歡快情緒,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小動物頭飾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兒歌導入:
師:同學們,前幾天老師讓大家讀的《二十四節氣歌》還記得嗎?(課件出示,齊讀)你們知道這里的“驚”指什么節氣嗎?(驚蟄,出示課題)驚蟄是一年中的第三個節氣,這里的“蟄”是指冬眠的小動物在這一冬天里不吃不動,呼呼大睡,等到春天來臨,天氣轉暖的時候,沉睡了一冬的小動物就會被春雷驚醒,這一節氣就叫“驚蟄”被驚醒的小動物都有哪些表現呢?你們想知道嗎?引入課文
二、認讀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一)借助拼音自己試著把課文讀正確,遇到生字拿筆劃出來,多讀幾遍,也可以互相讀給同桌同學聽
(二)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檢查字音是否正確
2.課件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開火車讀
jīng xǐng xiǎo jīn shé shēn lǎn yāo dòng xué
驚醒小金蛇伸懶腰洞穴
gǎn dào
感到
huàn xǐng cìi wèi suō chéng yì tuán bié chǎo
喚醒刺猬縮成一團別吵
wēn nuǎn
溫暖
3.這些詞語去掉拼音還認識嗎?
4.把生字單獨拿出來你還會讀嗎?小老師領讀
(三)再讀課文,不但讀正確,還要讀流利
(生練讀后,指名讀檢查效果)
三、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春天的美好和小動物的歡快心情
(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文中寫了哪幾個小動物?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二)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組同學交流
(三)匯報,點撥:
1.抓住小金蛇喚醒伙伴的話、小刺猬的“喃喃自語”、快嘴巴青蛙“高興的大喊”,指導學生體會小動物們冬眠醒來后的歡快心情,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在朗讀中感悟語言
2.抓住描寫小金蛇、小刺猬、快嘴巴青蛙動作、心情的詞句,如“伸懶腰”“歡歡喜喜”“縮成一團”“瞇縫”“懶洋洋”“蹦到洞口”“忸怩地走出”等讓學生通過做動作、表演進行感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春天的美好
3.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創造性表演
先小組合作練習,再到前臺表演,評價
四、小結:
春天多么溫暖,春天多么美好,同學們,小動物們都行動起來了,讓我們也快快走出家門,去尋找春天,投入到春天的懷抱吧!
五、拓展閱讀
(一)閱讀小詩《唱春天》
春天
春天天氣真好,花兒都開了,楊柳樹枝對著我們彎彎腰
蝴蝶姑娘飛來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兒一跳一跳又一跳
春風吹來了
吹綠了柳樹,
吹紅了桃花,
吹醒了青蛙,
吹來了燕子,
吹得小雨輕輕下,
我們都來種絲瓜
春雨
滴答滴答小下雨啦
種子說:“下吧下吧,我要發芽”
麥苗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
小朋友說:“下吧下吧,我要種瓜”
滴答滴答小下雨啦
春姐姐變戲法
沙沙沙、沙沙沙,春姐姐變戲法,
她放下雨簾子,悄悄地變呀變,
她收起雨簾子,哇、大地變美了:
小草兒青了,柳樹綠了,
小燕子飛來了,春天來到了)
(二)《童年書架》有關文章)
語文書一年級上冊教案怎么寫3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和一個部首,會寫7個生字。
2.了解采字的字理演變過程,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體會詩人對夏日農村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會認12個生字.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表現夏天的美好境界.
教學準備:
1.課文掛圖、字理演變圖、生字卡片或課件。
2.朗誦的背景音樂。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1.朗讀感悟
(1)在朗讀感悟之前,可通過學生課前預習介紹或教師介紹,了解詩人的情況,
然后教師有感情朗讀,引導學生感受古詩的韻律節奏美。
(2)采用領讀、組內競賽讀、個別指讀、自由讀的方法將詩讀熟。感知詩境,并能形成古詩的畫面,達到流利背誦。
(3)在詩中定位生字。
2.識字與寫字
(1)鑒于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主識字能力,因此可讓學生先自學生字:說說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記住這個字。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安排小組合作學習,探討、交流識字的方法,再推薦幾個代表在全班交流經驗。教師隨機采用開火車讀卡片或同桌、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認讀等方式強化讀音,并及時糾正容易讀錯的字。
(2)字音:“采”是平舌音。“籬、惟、稀、蝶”的字音比較難讀,教師要采取多種讀法強化學生記憶。
(3)“采”是會意字,表示以手在樹上采摘果實和葉子。
“蝶、肥、菜、稀、惟、籬”都是形聲字,指導學生根據形聲字的特點來識記。
調動學生生活體驗,尋找在生活中用過哪些詞。如“我有一支黃色的鉛筆”的“黃”,“夏天很熱”的“夏”。還可以采用部件組合的方法識記生字。
試著給這些會認的字組詞,并引導學生大聲地讀出來。教師及時糾正字音組詞的錯誤。
(4)本課要求寫的生字較多,可在課上選擇“梅、麥、采、菜”四個字指導書寫。在認讀和寫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并發現識字、寫字的規律。“麥”字的下部一撇和捺要伸展開,“菜”中部的“爪”字要小點,“艸”要蓋住“采”。
(5)指導書寫時,教師注意不要貪多求快,努力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再下筆的好習慣。
3.活動提示
(1)連一連
設計找朋友的游戲,先在組內找,再讓同學在全班找。找到朋友后還可以組一個詞。
(2)讀一讀
可采取組長領讀、小組領讀、個別領讀的方式強化記憶。
(3)寫一寫
重點識記兩個成語:“無中生有”、“有口無心”,試著討論: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用上這兩個成語?
(4)說一說
根據題中給出的反義詞引導學生照樣子說出幾個,重點培養學生積累詞語的興趣。指導學生說反義詞要注意對仗工整,以免出現“黑——不黑”的情況。
(5)背一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描寫了西湖的夏景,引導學生背誦積累。
語文書一年級上冊教案怎么寫4
設計說明:
本課設計充分利用插圖幫助學生認讀字母,通過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圖文結合以及多種形式的朗讀等方式,引導學生突破難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愉快地學習拼音。
學前準備:
1.制作拼音卡片。(師生)
2.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目標:
1.學會“z、c、s”,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學會z、c、s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能準確拼讀音節。
2.學會“zi、ci、si” 3個整體認讀音節,會讀它們的四聲。
3.認識“字、詞、語、句、子”5個生字,會讀兒歌。
教學重點:
學會讀寫z、c、s與zi、ci、si。
學前準備:
1.制作拼音卡片。(師生)
2.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出課題。(用時:5分鐘)
1.導入:我們已經在拼音王國中認識了許多聲母朋友,(出示聲母卡片,指名認讀)有位小朋友想和小刺猬、蠶姑娘比一比誰最能干,讓我們一起來當他們的評委好嗎?
2.板書課題。
二、學習聲母z、c、s。(用時:10分鐘)
1.學習聲母z的讀音和字形。
(1)課件出示畫面,問: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
(2)出示字母卡片z,談話:把寫字的“字”讀成第一聲,讀得輕一點、短一點就是聲母z的讀音。引導學生自由試讀。老師糾正讀音。
(3)出示四線格,教師范寫z。強調書寫要點。
(4)引導學生自由練習書寫z。
(5)組織展示。
2.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聲母c、s。
三、拼讀音節。(用時:10分鐘)
1.引導學生回憶拼音口訣。交流:z喜歡和哪些韻母交朋友?
2.組織學生自由拼讀出示的音節。引導學生練習拼讀zɑ、ze、zu、zuo。
3.組織學生開火車拼讀 zɑ、ze、zu、zuo的四聲。
4.組織學生自主拼讀c、s和單韻母組成的音節,方法同上。
四、學習整體認讀音節zi、ci、si。(用時:10分鐘)
1.引導學生讀準音。
(1)聽老師讀聲母z、c、s和整體認讀音節zi、ci、si,引導學生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
(2)引導學生練讀。
(3)引導學生自由練讀四聲,采用在學習小組中互讀等多種形式讀。
2.引導認清形。
(1)出示四線格,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教師范寫。
(2)引導學生練習書寫。
五、學習生字,朗讀兒歌。(用時:7分鐘)
1.出示插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話。出示詞卡,引導學生朗讀。
2.課件出示兒歌,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試讀兒歌,要求圈出5個生字:字、詞、語、句、子。
3.指名拼讀紅色的音節,適時點撥。
4.引導同桌互讀、小組讀、做動作表演讀兒歌。
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孩子很喜歡受到老師的表揚,教師簡單的話語就能鼓舞他半天,因此,課堂上,我從不吝嗇自己對他們的贊賞。注重引導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發展。在學習音節的書寫時把主動權交給他們,讓他們來說要注意的地方等,學生觀察得非常仔細,寫的時候自然也就容易些。
語文書一年級上冊教案怎么寫5
設計說明:
閱讀一篇文章就是打開閱讀世界的一扇窗戶。這篇課文,描繪了秋天美麗迷人的景色,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情感。本課旨在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展開想象,樂于表達,結合圖畫感知自然美。可以采取圖文結合,以讀代講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感受秋天的美麗,低年級識字、寫字是教學重點,因此,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注意教識字的方法,力求識用結合。
學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課文圖片。(教師)
2.預習課文。(學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認識新筆畫“乛”。
2.學習觀察圖畫的方法,仔細觀察圖畫,看懂圖意。
3.認識大自然,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初步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認識10個生字,認識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秋天的特征。
學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課文圖片。(教師)
2.預習課文。(學生)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談話導入。(用時:5分鐘)
1.(出示圖片)創設情景,引出課文: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季節的景色嗎?
2.引入新課《秋天》。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用時:10分鐘)
1.教師范讀課文。
2.教師引導學生讀文要求對照拼音把字讀準確、畫出生字。
3.指導學生認識自然段。
4.教師可指導學生學習生字。
(1)出示10個生字。
(2)教師引導開火車讀。
(3)小老師帶讀。
(4)指導學生認識“木、口、人”3個偏旁。
(5)教師引導采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6)組織學生游戲。
5.指導學生分自然段練習朗讀。
三、理解課文,指導朗讀。(用時:10分鐘)
1.課件出示第1自然段,教師引問:這個自然段介紹了秋天的哪些特征?
2.引導學生看圖第2個自然段引問。
(1)這段話共有幾句話?每一句話寫什么?
(2)大雁是怎樣飛的?
(3)理解“一會兒”。
(4)引導同學找“一”字的不同讀音。
(5)指導學生朗讀。
3.引導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導看圖,讀課文,回答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說的是什么?
(2)引導學生理解“啊”表示什么?
(3)你還從哪些地方知道秋天到了。
4.指導學生讀課文,讀出贊美之情。
5.指名讀。
6.引導齊讀。
四、總結課文,指導背誦。(用時:5分鐘)
1.教師引導看圖,背誦。
2.師生會背。
3.指名背誦。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盡量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和體會秋天的景物特征,整節課中,利用多種形式的自由讀,分段讀,齊讀,調動學生的讀書熱情。在朗讀中感受秋天的美麗,大自然的絢麗多彩。激發了學生發現美的情趣,培養學生愛美的情操。課堂中,利用多媒體使學生認識了自然段,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秋天美麗迷人的景色,創設情境,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語文書一年級上冊教案怎么寫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