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教學難點:
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學具準備:畫紙,水彩筆。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鼓勵提問
1、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
2、啟發: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過渡:是啊,風是怎么畫出來的呢?讀了這篇課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讀識字,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讓我們認識一下課文里的小朋友。
2、談話:能介紹這幾個小朋友的名字嗎?(根據回答板書名字)
和這幾個小朋友打打招呼吧。認讀生字:宋、濤、陳、丹、趙、藝
鞏固:你身邊的伙伴中,誰的名字里有這些字?
3、識記“濕”。“濕”——“顯”
4、指名分段讀課文,提醒注意多音字:桿、轉。
三、讀畫結合,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看看小朋友們是怎么畫這看不見、摸不著的風的。
2、交流對課文的理解。
交流方式一:
讀有關句子。
在黑板上畫一畫。(其他人品讀相關語句)
你認為他畫得對嗎?齊讀課文。
交流方式二:
指名仿照其中一個小朋友的畫在黑板上畫風。
猜一猜,這是誰的畫?
你是怎么知道的?(讀相關語句,或用自己的話來回答)
齊讀品味。
3、欣賞幾個小朋友畫的風(見黑板),與學習伙伴分角色讀課文。
4、你覺得誰畫得最好?說說你的理由。
5、小結:紅旗在飄動,小樹彎下腰,風車在轉動,雨絲斜飄,都是因為有風的緣故。風雖然不能直接畫出來,卻可以通過畫與風有關的事物表現出來。
四、啟發想象,拓展練習
1、你想怎么畫風呢?引導回憶起風時的所見所聞。
2、說一說,寫一寫。
課后畫一畫,下節課與同學交流。(可根據本班學生的情況,考慮提前布置畫風)
第二課時
一、激發興趣,復習引入
1、出示生詞,認讀。
2、出示全班學生名冊,你能認出多少同學的名字?(指名認讀)
3、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小伙伴們是怎樣畫風的?(指名用自己的話說)
二、朗讀感悟,深入理解
1、自由組合,分角色練習朗讀。(老師巡視,適時指導)
2、合作伙伴表演讀,引導學生評議。
評議重點:每個人的語氣是否正確。
3、小組推薦代表分角色朗讀。
4、質疑問難:讀了課文,你還有什么不懂的?(通過質疑解疑對課文內容進行簡要的小結。)
三、展示作品,拓展思維
1、你是怎么表現風的?展示你的作品吧。
指名展示作品,適當解說。(3—5幅)
2、評議作品。
自評后組評,各組推薦優秀作品在全班展示,集體評議。
3、啟發更深入想象:聲音、氣味與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們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如果由你來畫聲音、氣味,你會怎么畫?(自由發言)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我會寫”中生字的卡片,指名認讀,分組輪讀。
2、口頭擴詞練習,理解字義。
3、指導生字書寫。
記憶生字字形。
觀察間架結構。(引導整體把握字形)
老師示范難字。
學生練寫。
4、自查后互相評議,改進。
四、實踐活動
1、畫聲音或氣味。
2、推薦閱讀:《新語文》三冊,第25頁《風的握手》。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
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郵票一枚,火花一張。
學具準備:
一張紙,一根針(可人人準備,也可以組為單位準備)。
教學程序: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郵票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1、出示火花,談話:請大家看這張圖片,它是由十張美麗的圖畫組成的。現在我想把它們都分開,你能幫我想想辦法嗎?
(用刀裁、剪刀剪、鉛筆尖在圖片連接處戳孔后再撕開……)
過渡:小朋友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辦法。你們知道嗎?郵票就是采用其中一種辦法來分開的。(出示郵票)
說起郵票這邊上的齒孔,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
2、板書課題《郵票齒孔的故事》,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輕聲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識字,把記不住的字標出來。
3、合作識字。
“我說你找”。一人說生字,其他人迅速在生字條中指出。
“我指你認”。一人指生字,其他人搶讀字音,讀準確為止。
討論:不好記的生字怎樣記?
4、全班交流。
小黑板出示生詞,指名教讀,齊讀。
開火車讀生字,糾正字音。
還有哪些字記不住?請大家幫助你。
三、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帶齒孔的郵票是怎樣發明的?
2、合作學習。
組內伙伴輪讀課文,糾正易讀錯字音。
討論:帶齒孔的郵票是怎樣發明的?
嘗試讀讀你認為重要的句、段。
在組內提出自己的疑問,互相幫助解決。無法解決的疑問留待全班討論解決。
3、全班交流。
重點引導:
動手操作,促進理解。老師提供印有“郵票”的紙,部分同學用手撕紙中的“郵票”,部分學生模仿酒館中那位先生的做法。交流感受。
根據回答指導朗讀重要語句。如:用禮貌的語氣讀兩人對話;找出表現兩人善于動腦筋的句子,讀時突出他們的用心思考;“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英國郵政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
4、質疑問難,師生共同解決疑難。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讀課題。
回憶:帶齒孔的郵票是怎樣發明的?
朗讀課文。
二、總結全文,啟發創造
1、思考:帶齒孔的郵票用起來的確非常方便,直到今天我們仍然用著這樣的郵票。這樣的方便是誰給我們帶來的?獨立思考后,與身邊的伙伴討論一下。
交流:從西服領帶上取下別針在郵票連接處刺上小孔的人,反映靈敏,聰明手巧;阿切爾善于觀察,用心思考,研制出郵票打孔機。兩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2、過渡:阿切爾通過觀察別人解決問題的辦法,自己經過研究,發明了郵票打孔機,讓我們能輕松地撕開郵票。可是,郵票撕下來后,身邊沒有膠水,郵票沒法貼到信封上。你能解決這個難題嗎?
(現已解決:郵票背面貼上特制膠水,用時只要用水將郵票背面打濕,就可以把郵票貼在信封上。)
3、在生活中,你們還發現有什么不方便?(自由發言)
小結:這些不方便如何解決呢?希望大家都能做有心人,動腦筋,想辦法,并動手做一做,在“展示臺”上表現一番。可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為單位完成。
三、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出示生詞,認讀。
出示“我會寫”中的生字,認讀,擴詞。
指導生字書寫。
觀察字型、結構,書空記憶。
提出需老師指導的生字,老師范寫。
仿寫。
交流評議,改進書寫。
四、積累運用,指導實踐(根據教學情況,部分內容放到課后。)
1、數量詞積累。
找出文中的數量詞,讀一讀。
完成課后練習“讀讀填填”,集體訂正。
你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2、郵票常識積累。
讀“我知道”的內容,了解部分關于郵票的常識。
你還收集了哪些關于郵票的資料?與大家交流一下。
展示你的集郵冊。
3、口語表達實踐活動。
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故事,如《瓦特發明蒸汽機》、《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等。
推薦閱讀:“發明家小時侯的故事”叢書。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字。積累“我會讀”中的詞語,有積累詞語的愛好和習慣。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
3.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頭飾、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1.春天來了,人們都忙著栽花種草,看,可愛的小鹿也不例外,它也栽了一叢玫瑰呢!
2.板書課題,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想辦法記住生字。
2.在小組里由組長帶領大家學習自己不認識的生字,注意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3.小組派代表匯報本組認識的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如:(1)利用圖畫或實物幫助識字。
(2)利用漢字的特點識字。如表示動作的字“瘸、拐”等。
(3)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和正音。如,“玫瑰”的“瑰”單字讀第一聲,在“玫瑰”一詞中讀輕聲;“骨”多音字,在“花骨朵”里讀一聲;“鶯”是后鼻音。
(4)在組詞中識字。
(5)在創設情景中識字。如,在什么情況下,我們會表示“惋惜”呢?“惋惜”兩個字都有豎心旁,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
三.再讀課文,朗讀感悟。
1.學生自讀,整體感知。圍繞課后“泡泡”里的“為什么說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呢?”這個問題進行初步感知。
2.結合上下文對比朗讀感悟下面的句子,說說鹿弟弟這樣說的原因。
(1)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也沒看著。”
(2)鹿弟弟也高興地笑了,說:“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
3.展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如,第三、四自然段讀得稍慢,在句中體會“惋惜”的意思,讀出遺憾的心情。最后兩個自然段讀出高興、欣慰的語氣,表現小鹿因為給人帶來花香、帶來美好生活而感到欣慰的情感。
4.分角色小組朗讀,進一步討論“為什么說小鹿的玫瑰花沒有白栽呢?”體會表達的思想內容。
5.在表演中引導學生感悟。
(1)學生分小組選擇自己要演的角色,研究他們的表情和語言,然后在組內分角色試一試。
(2)指名表演,加深理解。
指導演小鹿
要創造性地表演小鹿一瘸一拐地來到門外沒見到玫瑰花的情景。提示學生可將作者的敘述性語言轉化為人物的獨白,在表演中揣摩小鹿的心理。
要細心揣摩小鹿玫瑰花的心情。提示學生可以將小鹿的心理活動用語言表演出來。
表演小鹿聽到了黃鶯和微風的述說后高興的樣子,體會他心情的變化。
指導演鹿弟弟
鹿弟弟心情有什么變化?(由“惋惜”到“也高興地笑了”)玫瑰花開的時候,雖然小鹿自己沒有看到,但是花兒給大家帶來了美麗和快樂。因此,他感到高興,覺得這玫瑰花沒有白栽。
指導演黃鶯和微風
表演黃鶯和微風說的話要用什么樣的語氣?(贊美)體會黃鶯和微風欣賞到玫瑰花時的快樂。
四.實踐活動
假如小鹿種的是迎春花或者別的花,黃鶯和微風會怎么對小鹿說呢?查查有關資料,再替黃鶯和微風寫幾句臺詞。然后可按自己編的內容,進行分角色對話或表演。
第二課時
一.診測
1.開火車認讀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指導寫字
1.認讀“我會寫”中的12個生字,讀準字音。
2.擴詞練習,看誰組得多。
3.想辦法記憶字形。
4.指導書寫。
(1)學生認真觀察,聯系已有的知識,進行遷移式的書寫指導。如,燒——澆,躲——躺,由——抽,射——謝,歌——哥,別——拐,青、爭——靜。
(2)結合上學期學過的“游、倒、啊”等字,再次強調這類字的書寫要點:三個部分要盡量寫得瘦長。
(3)“微”字中間有一短橫,下面的“幾”字要變彎鉤為提;“骨”字上邊中間是橫折,下邊的“月”字變撇為豎;“漸”字中的“車”下面要變橫為提,比順為先豎后提。
5.學生書寫,老師行間指導。
三.積累運用
1.詞語積累。
嫩綠 濃密 惋惜 終于 漸漸地 靜靜地
2.完成課后“我會讀”的練習。
(1)展示讀詞語和句子。
(2)仿照例句,進行擴展練習。
6教師提示表達的順序可以靈活,如:“銀杏葉像扇子。”也可以說成“扇子像銀杏葉。”
7 小組交流,口頭補充句子。
8 擴展:你還發現哪些事物之間非常相似?請用“……像……”的句式說說。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案4
教材簡介
《找春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的第一篇課文。課文結合時節,把孩子們引領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在童話般的春天里,感受美好的春光,發現春天的特點,培養留心觀察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會認“羞”等9個字,會寫“脫”等9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2.過程與方法:以朗讀、背誦的方式感悟春天的美。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調動學生主動去觀察、發現。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積累詞語,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
體會春天的美好,體驗投身大自然的情趣,養成主動觀察發現的習慣。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歌曲《春天在哪里》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積累詞語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盼望著,盼望著,春天的腳步近了。(板書:春天)春姑娘來到了我們身邊。讓我們用美麗的詞語迎接她的到來吧!(讓學生說說平時積累的有關春天的詞句。)
師:是的。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她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里呢?讓我們一塊去找春天吧!(板書:找)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朗讀課文,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
2.出示生字,請學生教讀。(著重指導讀好“遮”“嫩”“觸”)引導學生發現容易讀錯的字并正音:“遮、觸”是翹舌音,“遮”讀一聲:“嫩”韻母是en不un。
3.學生開火車讀生字詞語。
4.交流識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識字:躲(身+朵)觸(角+蟲)鵲(昔+鳥)符(竹+付)
聯系生活經驗,結合動作演示識字:遮、掩、探。
自編謎語識字:羞(歪尾巴羊騎著牛)
嫩(一束鮮花在中間,女孩反文兩邊坐)
5.結合學生生活經驗,理解“羞”、“嫩”、“觸”等字的意思。
6.出示句子,檢查自學生字情況。
A.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C.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D.春天來了,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
E.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三、朗讀課文,感悟積累
1.快速讀文,思考:“我們幾個孩子”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讀——范讀——感悟讀。
(重點抓住“脫掉”等表示動作的詞語感受孩子們急切激動的心情,讀好帶“!”的句子。)
2.輕聲讀第三自然段,用換詞和做動作理解“害羞”,并說說句子中哪些詞寫出了春天“害羞”的特點。
教師相機進行仿詞訓練: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3.學習4—7自然段
(1)自由讀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們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A.指名讀句子,相機出示填空題:
(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那是春天的琴聲吧?
B.師: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嗎?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不是春天的眼睛呢?再讀四個句子,有什么疑問,在小組里提出來,討論討論。(感受語言的準確,想象的豐富。)
引導學生進行問答式的口語訓練:
例:問: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C.多種形式的朗讀,積累背誦。
引讀、表演讀等
4.第8自然段
我們繼續去找春天,她還會在哪里呢?
朗讀第3句。“ 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由這幾句話,老師想到一些古詩:
楊柳綠千里,春風暖萬家。
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
春風一拂千山綠,南燕雙歸萬戶春。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你們也能像老師一樣說幾句春天的詩出來嗎?
感受了詩情畫意,再來讀讀第8自然段,讀出自己的感受。
四、自主積累,練習背誦
讓我們把這美麗的春天記下來好嗎?
老師引背――自己背――指名背―――齊背
五、課外拓展,遷移運用
出示朱自清《春》中有關段落,讓學生閱讀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還眨呀眨的。
六、實踐作業
“我眼中的春天”擂臺賽: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任選其一。
讀春天:選擇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讀出春天的美。
說春天:結合生活實踐描繪自己看到的春天。
寫春天:寫出自己在春天里的發現。
畫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畫出來。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板書設計
找春天
看到了 小草 野花 樹木
聽到了 小溪 喜鵲 杜鵑
聞到了 花香
觸到了 蕩秋千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個生字。會寫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成語,體會其中的韻律感。
3、初步感知成語的特點并有收集成語的興趣。
教學流程:
第一個課時: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1、聽老師或同學講《拔苗助長》的故事,揭示課題。
2、教師簡介成語的特點。如,漢語的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有的成語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像“后來居上”。有些成語必須知道來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讀課文。
1、邊讀邊想想成語的意思
2、出示“識字”中的成語。
3、聽示范朗讀。
4、同學們自己朗讀,讀準字音。
三、資料交流
1、課前布置預習,查找資料或請教父母,了解成語大意或故事內容。
2、同學們自愿上臺交流。 我知道__這個成語的意思是…… 我能講__這個故事……
3、請聽的同學說說,聽了同學的介紹,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個課時:
一、讀詞識字
1、自由朗讀,不會的字看書上的注音拼讀。
2、自愿讀,師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聲調。
3、出示字卡,同學們認讀。
4、小組合作識記生字。
5、指導讀全文,讀出韻味,鞏固認字。
二、課外閱讀指導
1、讀本組后面的課文,想一想,課文與本課哪個詞語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語故事讀一讀,積累幾個你喜歡的成語。
三、指導寫字:
本課八個要寫的字中,有六個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重點指導左右結構的字。要引導同學們利用已有知識觀察、分析字形,運用左右結構的字的書寫規律把字寫規范,寫美觀。 補:第四、五兩筆要短,右邊不過豎中線,左邊不要寫成“”。 拔:左窄右寬,捺要舒展,右邊不要寫成“發”。 所:左邊的筆順是。 助、功:右邊都是“力”字,“橫折鉤”的“折”筆要往左斜,不能寫垂直。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