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編寫教案有利于教師弄通教材內容,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浙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浙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虛心求教的科學態度。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讀準多音字“調、覺、難、別、結”的讀音,理解有關詞語。
3、能找出“發現、孤獨、確實”的進義詞。
4、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繼續練習用正確的方法讀懂日記;懂得獲得知識的科學態度。
教學難點 從課文內容理解什么是獲得知識的科學態度。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大意。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讀準多音字,理解有關詞語。
3、能找出“發現、孤獨、確實”的近義詞。
4、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談話揭題、解題,導入新課
(1)春天到了,大地復蘇,百花爭艷。小蝌蚪也耐不住性子也出來了游玩了。在這美好的春光里,小朋友去踏青,找春天,卻發現了一只不合群的小蝌蚪。
(2)讀課題:理解“不和群”是什么意思?
(2)導入:這只小蝌蚪為什么“不和群”?學了課文你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2、默讀課文,初知大意,討論:
(1)這只小蝌蚪為什么不合群?
(2)它不合群的原因是什么?
3、學生自學后檢查
(1)讓學生說說這些字該怎么記?字型分析:孤、扭(筆順)略。
(2)指名接讀課文,正音。(成群接隊、鬧別扭、調皮、覺得、難道、請教、略微)
(3)作業本第一題。
(4)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發現( ) 孤獨( ) 確實( )
(4)解釋詞語并造句:別扭、悠閑
4、講讀第1段
(1)這一段交代了哪些情況?(人、地、時、事)
(2)我看見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3)看圖,說說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樣游的?(理解“孤零零”)其他蝌蚪是怎樣游的?(理解“成群結隊”)
(4)“鬧別扭”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像鬧別扭似的?
(5)齊讀
作業:抄寫生字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虛心求教的科學態度。
2.讀懂這只小蝌蚪為什么不和群的原因。并能為青蛙媽媽寫一則尋兒啟示.
3.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二、講讀第2段
討論:
(1)為了讓它回到大伙兒中間,我們想了個什么辦法?(看插圖聯系課文說一說。)
(2)用“----”劃出寫我把這只小蝌蚪撥進蝌蚪群的句子,想一想我撥了幾次。
(3)我們兩次撥蝌蚪,結果怎樣?用“﹏﹏”劃出有關句子。
(4)兩次撥蝌蚪,結果是否一樣?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第一次:“從隊伍中鉆出來”、“單獨”;第2句:“仍舊”“從隊伍中鉆出來”,“自個兒”)
三、齊讀第3段。
①比較句子,說說有什么不同。
難道它們不是一家人?
它們一定不是一家人!
②“不是一家人”指什么?(不同類)課文用第1句而不用第2句說明什么?(能有根據地大膽地設想,但不輕易下結論。)
四、學習第4段
(1)他們的假設對嗎?從哪能個詞可以看出?(確實)為什么說它們不是“一家人”?
(2)我和永明是怎樣獲得可靠的結論的?(請教老師)
(3)創設情景:永明和我怎么問老師?
(4)討論:青蛙的蝌蚪和癩蛤蟆的蝌蚪到底有什么不一樣?讀后表達:可以畫圖、可以填表,可以用語言表述。
五、第5學習段
“這樣”指什么?我和永明終于弄清了這只小蝌蚪為什么不合群的原因,心情一定會怎樣?以這種心情讀這段課文。
六、總結全文
(1)這篇課文主要寫一件什么事?這件事跟時間有什么關系?(春天是蝌蚪活動的季節)
(2)我和永明能弄清不合群的小蝌蚪獨游的原因靠的是什么?
七、綜合提高:
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就這樣離家在外面,請你為青蛙媽媽寫一則尋兒啟示;(討論在啟示中要寫清什么?)
浙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仔細觀察、虛心求教的習慣,培養熱愛自然、觀察動物的興趣,具有熱愛生命的情操。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別”;理解16個新詞的意思,能在句子中找出“發現、孤獨、確實”的近義詞。
3、能仿照例句,根據規定的內容,用“原來……怪不得……”寫一句話。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5、能有條例地寫出青蛙蝌蚪和蛤蟆蝌蚪的不同。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懂“不合群”,并能了解合群何不合群的蝌蚪的區別。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讀準多音字“調、覺、難、別”的讀音,掌握16個詞語。
二、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質疑。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請他們把比較有價值的寫在黑板上。如:小蝌蚪為什么不合群?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樣的?作者為什么要寫不合群的小蝌蚪?
(二)帶著問題讀課文
1、學生自己讀課文。
2、指名讀感興趣的小節,并糾正讀音。(調、別、仍、難、覺)
(三)默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題問題。
1、默讀
2、同學間交流
3、集體交流
(四)抓主要問題。
1、請學生選擇哪些問題是比較重要的。
2、再請學生選擇一個次要的問題,帶著兩個問題到書中尋找答案。
(五)討論
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樣的?
從形體上看,獨游的小蝌蚪比群游的小蝌蚪略微大一點;從顏色上看,獨游的蝌蚪是青灰色的,而群游的卻是黑色的。(指導朗讀時,注意讀出不同點)請學生講一講兩類蝌蚪的不同。
課文中哪些地方是寫小蝌蚪不合群的?
1、我發現有只小蝌蚪孤零零地在游,好像在跟那些成群結隊的小蝌蚪鬧別扭似的。
理解:鬧別扭換個詞
指導朗讀,讀出小蝌蚪那種可憐的樣子。
2、不料,那只小蝌蚪又從隊伍中鉆出來,單獨游到一旁去了。
和“孤零零”的意思差不多的詞語是什么?(朗讀時,強調“又”和“單獨”)
3、可是,過了一會兒,他仍舊從隊伍中鉆了出來,自個兒悠閑地游來游去。
朗讀時強調“自個兒”。說說“悠閑”的意思或做做樣子。
4、我們在課文中找到了那么多和“孤零零”的意思差不多的詞,你想怎么評價小作者?(體會漢語的豐富性,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
5、作者寫得那么好,我們怎樣把它讀好呢?(齊讀1、2兩段)
這就是不合群的小蝌蚪,它跟成群結隊的小蝌蚪是不一樣的。
(六)教師小結
同學們真能干,在讀一篇文章的時候,不僅能提出自己的疑惑,還能自己解決問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仔細分析原因,知道小蝌蚪不合群的原因。
2、能為青蛙媽媽寫一則尋人啟示。
3、能用“原來……怪不得……”說寫一句話。
4、明白生活中有許多科學知識,懂得要學會生活中的科學知識,需要做到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并虛心求教。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讀詞語
合群孤零零成群結隊鬧別扭孤獨不料隊伍單獨調皮仍舊悠閑略微難道疑問蛤蟆怪不得
2、你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嗎?
(二)討論,解決上節課中的另外兩個問題。
1、上節課我們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知道了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樣的?
但是,課文中的兩位同學和我們都一樣,雖然有了這樣的發現,卻不知道原因。1、你能從課文中找出我和永明的疑問嗎?這個問句還可以怎么問?
2、如果我們平時碰到不懂的問題,有哪些辦法可以解決呢?
3、書上的小朋友采用了問老師的辦法。他們是怎么問的呢?怎樣才能讓老師很快地聽明白?那么,我們在問的時候,就要求講清楚,用一句話說明白,不羅嗦。誰會問?(先請學生說,在不能說清的情況下,出示兩個句式。)
句式:老師,我發現有些小蝌蚪……,這是怎么回事?
老師,我發現有兩種不同的小蝌蚪,一種……一種……,您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
4、小朋友,你們能解釋這個原因嗎?
用書上的話說說原因,自由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5、小朋友們明白了嗎?
書上那個句子說明他們明白了?你能用“原來……怪不得……”根據課文內容說說你明白了什么嗎?(指導朗讀)
6、討論到這里,小朋友們有沒有找到另一個問題的答案呢?在3月25 日,這么一個晴朗的日子里,我們去春游。作者為什么在日記中不寫寫小朋友們是怎么玩的,而寫這么幾只小蝌蚪?
(三)綜合提高
我們的問題解決了,可青蛙媽媽還在煩惱呢!你看,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就這樣離開家,在外面玩,青蛙媽媽可著急了。你能幫幫它,為它寫一則尋人啟示嗎?討論:啟示中應該寫些什么?(外形特征,性格脾氣)
板書:
外形特征 性格脾氣
灰色略大 獨游 變成青蛙
黑色 稍小 群游 變成癩蛤蟆
善于觀察 虛心求教
浙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字詞,讀準多音字,能寫出“略微”、“確實”的近義詞。
2、能正確朗讀課文,訓練研讀詞句的能力。
3、知道青蛙蝌蚪與癩蛤蟆蝌蚪不同的地方,能用“原來……怪不得”等詞說話。
4、學習仔細觀察,虛心請教的求知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雷鋒叔叔寫的一則日記,大家知道讀日記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嗎?
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位小朋友寫的日記,板書:不合群的小蝌蚪。
“不合群”什么意思?小蝌蚪為什么不合群呢?想不想把它弄懂?
三、自學字詞。
下面,同學們打開課文,自學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了解詞語意思,讀準讀音,特別是多音字的讀音,可以互相討論。
四、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下列詞語
孤零零隊伍單獨悠閑略微確實
2、讀詞語。
3、讀課文中的句子,說說“悠閑”什么意思?讀課文中的句子說說“略微”、“確實”的近義詞。
檢查多音字的讀音(課后第三題)
調皮覺得奇怪難道說別扭
五、學習一、二段,進行詞句訓練。
1、自由讀一、二段,要求:圈出一、二段中四個寫“不合群”的詞。(板書:孤零零孤獨單獨自個兒)
2、小黑板出示上面四個詞語在課文中的句子,朗讀。
3、弄清上面四個詞的差別。
4、練習:選詞填空。
(1)丁丁是我們班的運動員,()參加學校的跳高比賽。
(2)小鳥失去了媽媽,()地飛著。
(3)媽媽對我說:“我很忙,你()去外婆家吧。”
(4)在家里,奶奶感受到更多的是歡樂,而不是()。
5、與“不合群”意思相反的詞是哪個?
(板書:成群結隊)
6、我和永明用了什么辦法想使小蝌蚪合群,用了什么動作?
(板書:撥)
大家拿出筆當樹枝,拿出橡皮當蝌蚪,做“撥”的動作。老師讀句子,同學們做動作。
7、小蝌蚪是怎么表示的,做了什么動作?
(板書:鉆)
8、我撥了幾次?課文用了什么詞?(板書:又)小蝌蚪鉆了幾次?課文用了什么詞?(板書:仍舊)
9、看到小蝌蚪不合群,我心里怎么想?學生回答后,出示句子
(1)好像在跟那些成群結隊的小蝌蚪鬧別扭似的。
讀句子,給“鬧別扭”換詞。(合不來,賭氣,吵架,不團結)
(2)你這個調皮的小家伙,怎么這么不合群呀!
讀句子,給“調皮”換詞。(淘氣,貪玩,頑皮)
學生邊做“撥”的動作,邊把“我”想的句子說出來。
10、齊讀一、二段。
六、看著這只這么不合群的小蝌蚪,我和永明打算怎么辦?
(觀察)
七、課堂作業:一、二題。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三段。
1、齊讀第三段,思考:我和永明觀察時發現什么?提出什么疑問?把寫“發現什么”和寫“疑問”的句子分別用自己喜歡的記號標出。
2、讀寫“我發現”的句子。
(1)這段話是圍繞哪句句子來寫的?
(2)是從哪兩個方面把總起句寫具體的?
(板書:體形顏色)
(3)獨游的小蝌蚪與群游的,體形有什么不一樣?顏色呢?
(板書:略微大一點青灰色)
小一點 黑色
3、我們發現這種情況,提出了什么疑問?
4、朗讀第三段,你如果是書中的“我”和“永明”。向老師請教這個疑問,應該怎么說?
5、說話練習“向老師請教”
(1)每個學生進行練習。
(2)指名學生進行說話練習。
二、學習四、五段,進行說話練習。
1、老師是怎么回答的?讀老師的話。
2、聽了老師的話,大家明白了嗎?表示明白了,應該怎么說?
3、練習。
出示:
學校來了杭州客人。
校園里那么熱鬧。
用“原來……怪不得”說話練習。
4、齊讀3、4、5段。
5、說話練習。
一學生當老師,一學生當“我”和“永明”。
6、學習了這則日記,大家都弄清楚了青蛙蝌蚪與癩蛤蟆蝌蚪的不同之處,同學們指著書中的圖給聽課的老師介紹一下好嗎?
三、“我”和“永明”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板書:觀察仔細虛心請教
四、作業:作業本4、5題。
浙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懂得只有認真、虛心、耐心,才能把本領學到手。
2、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邊讀邊思考理解詞句;聯系上下文,回答課后的思考題;朗讀課文;練習用“先……再……然后……”說話。
教學重點:
了解這篇童話所要說明的道理。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理解課后思考題。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帶、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預習
1、你一定喜歡童話吧,說出你學習過的一篇童話的題目。
2、《群鳥學藝》就是一篇有趣的童話。讀讀課文,想想“群鳥”是指哪些鳥?它們是怎樣學藝的?你知道這些鳥的窩是什么樣嗎?
3、在讀的時候,遇到不懂的詞語查查字典。
二、指名認讀詞語卡片
fèng huáng xuǎn chà lěi
鳳 凰 選 好 樹 杈 壘 起
wěn yán tuò shū
安 穩 房 檐 唾 沫 舒 服
cāo jǐn qiě
粗 糙 不 僅 而 且
三、聽課文錄音,思考預習題2
四、讀懂課文內容
(一)提問:“群鳥”指的是哪些鳥?向誰學藝?學什么?
1、“群鳥”指的是貓頭鷹、老鷹、烏鴉、麻雀、小燕子。
2、群鳥向鳳凰學藝。
3、群鳥向鳳凰學習搭窩的本領。
(二)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許多鳥都向鳳凰學過搭窩,可是有的仍舊不會搭,有的搭的窩很粗糙。(哪些鳥仍舊不會搭,哪些鳥搭的窩很粗糙?為什么?)
1、貓頭鷹仍舊不會搭窩,沒有窩住。因為貓頭鷹最不虛心,剛聽鳳凰講個開頭,就認為沒有什么好學的就飛走了。(讀有關課文。)
2、老鷹、烏鴉、麻雀搭的窩很粗糙,因為他們學到一點兒就走了,以為自己會了。
老鷹聽剛說要在樹上搭窩,就想,原來就是找個樹杈,就飛走了。所以老鷹的窩只是幾根樹枝搭成的。(讀有關課文。)
烏鴉聽說要把叼來的樹枝,一層一層地壘起來,以為自己會搭窩了,就飛走了。所以烏鴉的窩是用許多樹枝壘成的。
麻雀雖然把窩搭在房檐下,卻不舒服,因麻雀只聽鳳凰說應該把窩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風,不怕雨。他想和我想的一樣就飛走了。他并不知道應該怎樣搭窩。(讀有關課文。)
(三)只有小燕子搭的窩,不僅漂亮,而且又結實,又暖和。(小燕子搭的窩為什么這么好?)
小燕子認真地聽完鳳凰講怎樣搭窩,學到了本領。
小燕子很虛心,從頭至尾都認真聽鳳凰講怎樣搭窩,聽完還向鳳凰表示感謝,他真學會了怎樣搭窩。(讀有關課文。)
(四)誰能給這些鳥的學習態度,按從差到好排排隊,并說出排隊的理由。
貓頭鷹最不虛心,剛聽了個開頭,就認為沒有什么好學的,就飛走了。他沒學到本領,不會搭窩。
老鷹、烏鴉、麻雀都是學到一點兒就走了,以為自己會了,他們搭的窩都很粗糙。
小燕子學習態度認真,搭的窩最漂亮、結實又暖和。
五、按課文內容填表
六、教師先指導填一行,再讓學生獨立做,然后訂正
七、小結
提問:這篇童話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
這篇童話講的是貓頭鷹、老鷹、烏鴉、麻雀、小燕子向鳳凰學習搭窩的本領,結果有的仍舊不會搭,有的搭的窩很粗糙,唯獨小燕子搭的。
八、作業: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提問
小燕子學習用泥壘窩一共有幾道工序,按順序說說各是什么?
先在書上找出有關的句子,再回答問題,并用帶點的詞說話。
“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拌勻了,再一層一層地壘起來,然后叼些毛和草鋪在窩里。”
1、叼、拌;
2、壘;
3、鋪。
用“先……再……然后……”造句。
三、學習了這篇童話,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一)不虛心就學不到本領。
(二)不認真學習,就學不好本領。
(三)要耐心地學完,才能學到本領。
(四)只有虛心、認真、耐心地學習,才能把本領學到手。
四、指導朗讀
(一)鳳凰:自始至終都在認真地教,它的話要讀得親切而耐心。
教師示范:“學本領要有耐心;沒有耐心,什么也學不成。”
學生每人自己練習,只讀鳳凰說的話,然后指名朗讀。
(二)提問:讀貓頭鷹的話,應是什么語氣?
貓頭鷹不虛心,認為鳳凰“不見得有什么真本領”。應讀出驕傲的語氣。(讀貓頭鷹的話。)
(三)提問:讀老鷹、烏鴉、麻雀的話,應是什么語氣?
1、老鷹、烏鴉、麻雀只聽了一部分就以為學會了,也表現很不虛心,應讀出洋洋得意的語氣。
2、課文中三、四、五小段寫鳳凰的話時,為什么后面都用了省略號?
這里表示鳳凰的話還未說完,這些鳥就不耐心地打斷鳳凰的話,朗讀時這些鳥的話,要和鳳凰的話緊緊接上。
練習這三段朗讀時,只讀對話,不必讀提示語。對話的連接要緊湊。
3、分角色朗讀練習。
(1)一人讀鳳凰的話,三個小組分別讀一種鳥的話,注意語氣和對話的銜接。
(2)指名4人練習朗讀。
(四)學生戴頭飾,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條件的可排練成課本劇)。
浙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3個生字,能借助拼音讀懂課文。
2、 學習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演一演課文內容。
4、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明白只有認真、虛心、耐心學習,才能學好本領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通過讀的訓練,使學生了解童話所要說明的道理。
2、采用同學討論和教師提示抓重點詞語的方法。
學生活動設計: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學、討論、交流。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你喜歡讀童話故事嗎?你讀過那些童話故事?講給同學們聽聽。
2、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篇新的童話故事《群鳥學藝》。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①群鳥指哪些鳥?
②它們學的是什么本領?
③學的結果如何?
4、大家提的這些問題由誰來解決?怎么解決?(引導學生明確學習方法)
二、學生自學。
師:現在請同學們帶著提出的疑問自學課文,讀到與剛才提出的問題有關的地方做一下標記,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也做一個標記。
三、討論交流。
1、師:通過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生A:貓頭鷹仍舊不會搭窩,沒有窩住。因為貓頭鷹最不虛心,剛聽鳳凰講個開頭,就認為沒有什么好學的就飛走了
生B:老鷹、烏鴉、麻雀搭的窩很粗糙,因為他們學到一點兒就走了,以為自己會了。
生讀:老鷹聽剛說要在樹上搭窩,就想,原來就是找個樹杈,就飛走了。所以老鷹的窩只是幾根樹枝搭成的。[讀有關課文。67頁]
生讀:烏鴉聽說要把叼來的樹枝,一層一層地壘起來,以為自己會搭窩了,就飛走了。所以烏鴉的窩是用許多樹枝壘成的。[讀有關課文。68頁]
生讀:麻雀雖然把窩搭在房檐下,卻不舒服,因麻雀只聽鳳凰說應該把窩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風,不怕雨。他想和我想的一樣就飛走了。他并不知道應該怎樣搭窩。
生C:只有小燕子搭的窩,不僅漂亮,而且又結實,又暖和。(小燕子搭的窩為什么這么好?)
生答:小燕子認真地聽完鳳凰講怎樣搭窩,學到了本領。
小燕子很虛心,從頭至尾都認真聽鳳凰講怎樣搭窩,聽完還向鳳凰表示感謝,他真學會了怎樣搭窩。
2、學生提問題:同樣是向鳳凰學搭窩,為什么有的鳥沒學會,有的搭的窩很粗糙,只有小燕子搭的窩不僅漂亮,而且又結實、又暖和呢?
3、細讀課文,思考并分組討論上面的問題。
4、全班交流,初步認識到小燕子認真、耐心、虛心地向鳳凰學習,所以學會了搭窩,而其它鳥很沒耐心,也不虛心,所以學得不好。在交流過程中相應指導朗讀。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下面請選擇自己讀得最拿手的段落,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小組推薦同學代表本組參加班上的比賽,體會不同的鳥不同的說話語氣,從而進一步理解它們不同的學習態度。[分組練習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練習。學生戴頭飾,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創新說話、深入理解。
讀了這篇童話故事,你想不想對這些鳥說些什么?選擇自己的說話對象,想一想說些什么?
1、我想對貓頭鷹說:你做事不虛心,就學不到本領。希望你改掉做事不虛心的壞習慣。
2、我想對烏鴉說:你不認真學習,就學不好本領。
3、我想對對老鷹說: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怕苦,不怕累,才能把事情做好。
4、我想對麻雀說:學什么都要耐心地學,才能學到本領。
5、我想對小燕子說:小燕子你真棒!今后我要向你學習,做事情認真、虛心、有耐心,這樣才能學到真正的本領。
六、拓展延伸。
故事中的這些鳥會不會明白“只有認真、虛心、耐心,才能把本領學到手”的道理呢?它們今后的情況會怎樣?同學們可以把這個故事續編下去,并講給你的父母聽聽。
板書設計:
群鳥學藝
貓頭鷹 有什么好學的
老 鷹 挺簡單 不虛心
烏 鴉 就是壘樹枝
麻 雀 跟我想的一個樣
小燕子 認認真真地聽,虛心學到真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