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及反思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制定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及反思,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制定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及反思1
設計背景
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愛好,結合大班年齡特點特開展此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鞏固認識10元以內的人民幣,了解并能清楚地說出不同幣值之間的簡單換算關系。
2、練習使用人民幣買賣文具。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10元以內的人民幣。
難點:能清楚地說出不同幣值之間的簡單換算關系。會使用人民幣買賣文具。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文具超市》。
2、 和幼兒一起在教室內布置文具超市,并制作格牌若干。
活動過程
一、 復習:10元以內的人民幣。
教師出示面值10元以內的人民幣(包括硬幣)若干,引導幼兒復習人民幣的不同面值以及簡單的換算關系。
二、連一連。
請幼兒翻開幼兒用書《文具超市》,觀察各種文具的價格,找到手持相應數額人民幣的孩子,并連線。
三、玩一玩,文具小超市。
1、幼兒扮演顧客,教師扮演超市的收銀員,幼兒用手中的人民幣買文具,熟悉不同人民幣面值的組合及其用法。
2、教師:10元最多可以買幾種文具,引導幼兒動腦筋想一想,算一算,并用人民幣去買一買,之后請幼兒交流自己所購買的文具。
3、請幼兒分角色扮演顧客和超市收銀員,繼續游戲。
延伸活動
在區域活動中繼續提供文具和其他物品,培養幼兒靈活換算的能力。
教學反思
1、幼兒對人民幣感興趣。
2、引導幼兒動腦筋。
3、體現數學教育生活化。
4、數學問題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戲性。
6、活動環節訓練要復習序數。
7、要反復做游戲鞏固,把文具換其他物品培養幼兒靈活換算能力。
制定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及反思2
活動目標:
1. 學習5的分解,發現5的分解規律。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 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 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 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5顆糖果、3 個動物頭飾。每個幼兒一張記錄紙,鉛筆。
活動過程:
1. 每個幼兒有5顆糖果,兩個動物頭飾,一張記錄紙和筆。教師利用布偶向幼兒提問:5 顆糖果要分給兩位好朋友吃,請小朋友分分看,共有多少種分法,并請小朋友將分類的方法記在記錄紙上。
2. 請幼兒介紹糖果的分法。
3. 老師在白板上把分糖果的情形記錄下來,并引導幼兒回答:
(1)5顆糖有多少種分法?(4 種)
(2)5的分解怎樣排列才更有規律?
(引導幼兒發現遞增遞減的排列順序——一邊的數字越來越大,另一邊的數字越來越小)
請小朋友按照這個順序自己將記錄紙上 5 的分解重新排列。
4. 與幼兒重溫 3、4、5 的分解方法。
5. 請幼兒觀察分解的現象,說出其中的規律。( 3 有 2 種分法,4 有 3種分法,5 有 4 種分法。)
活動評價:
1.能找出 5 的分解方法。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制定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及反思3
活動意圖: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身邊形形色色的事物,都能提供給我們諸多的數學信息,幼兒對數學的學習依賴于生活中對具體事物的反復自由探索和親身體驗,只有通過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幼兒才能使數學經驗逐漸內化,并自我建構以獲得發展。開展《四季花圃》讓幼兒通過游戲、操作、探索來對物體進行等分。探索用不同的方法等份一個物體,發展觀察力、創造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嘗試設計不同的四季花圃。
2、在看、說、貼中,進一步感受四季花卉的豐富多彩。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圓形、正方形各種形狀花壇卡片若干、剪刀、固體膠、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花卉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謎語
身體長又長,開花黃又黃, 臉蛋兒朝太陽,籽兒香又香。(猜一種花的名稱)(向日葵)猜對了,正是夏天怒放的向日葵,它是我最喜歡的一種花。
你喜歡什么花?它在什么季節開放?
小結:春夏秋冬,百花綻放,各種各樣的花裝扮著我們的城市,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二、圓形花壇的四等分
把圓形花壇分成大小一樣 、形狀相同的四份,分別種上四季的花。
1、集體討論演示
怎么把圓形花壇分成大小、形狀相同的四份呢?
小結:對折兩次的方法,把圓形花壇分成了大小、形狀形同的四份。一個大花壇變成了平均的四份,叫做四等分。
2、分辨四季的花
圓形花壇進行了四等分,還種上了四季花卉。
誰能告訴大家都種了哪些四季的花?
小結:春夏秋冬,四季輪換,每個季節都有鮮花陪伴,真是風景宜人。
三、正方形花壇四等分
把正方形花壇四等分,種上四季的花。
1、幼兒操作
要求
(1)把花壇四等分,并分別種上四季的花。
(2)多分幾個花壇,試試不同的分法。
(3)音樂停止,停止操作,拿著作品馬上集中。
2、討論
關鍵提問:四等分后變成了什么形狀?你都是怎么分的?你喜歡這個花壇里的花嗎?為什么?我們把正方形花壇四等分,一共想出了幾種分法?
小結:今天,我們用不同的方法把正方形花壇進行了四等分,有的平均分成四個小正方形、有的平均分成四個小長方形,還有的平均分成四個小三角形,在不同四等分的花壇里,四季花卉交替開放,裝扮著我們的春夏秋冬。
活動延伸:
三角形花壇怎么四等分?你想種上哪些四季花卉?
(對角折, 上下對邊折, 左右對邊折等)
活動反思:
等分是生活中的一個數學活動,探索性強。設計等分數學活動要注重幼兒原有的經驗,充分發揮幼兒的能動性,讓幼兒自主探索對不同形狀物體進行等分的方法,在新要求與舊經驗的交織中,實現認知的平衡,獲得發展。本次數學活動的目標是學習四等分。大班幼兒對圓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是熟悉的,因此對圖形進行等分就有可操作性。活動過程中,通過謎語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學習四等分。在操作過程中,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操作。操作完,讓幼兒通過觀察和比較,從而掌握四等分的方法。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積極動腦,想出了不同的分法。整個活動過程中,一環扣一環,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原則,讓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制定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及反思4
活動目標:
1、通過自由探索多種操作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初步體驗面積的守恒,發展觀察力、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2、體驗創造的樂趣,激發好奇心及求知欲。
3、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洞洞板學具 圖形袋人手一份 空白紙兩大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正方形與長方形,引導幼兒探討兩圖形面積大小,初步感知面積守恒。
1.教師出示正方形與長方形,提問:小朋友,老師手里拿的什么?這兩個圖形一樣大嗎?為什么?
2.討論:可用什么辦法比較它們的大小?
3.幼兒第一次操作,探索比較大小的方法。
方法1:可以用拼一拼的方法,兩個圖形重疊,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
方法2:可以用數格子的方法
方法3:用洞洞板學具擺棋子的辦法
4.師幼驗證尋找的方法,嘗試學習用擺棋子的方法比較大小。
1) 幼兒講述所找到的各種辦法,師幼驗證。
2) 學習移動棋子的方法比較兩圖形大小
在圖形上擺上棋子,根據棋子所占格子的數量得出結論。移動棋子位置,把兩個圖形變成不同圖形,比較另一圖形的所占棋子的多少。
3)小結:原來面積同樣大小的圖形,形狀可以不一樣。
二.為幼兒園設計“草坪”幼兒第二次動手操作,進一步面積守恒。
1.教師提出任務:幼兒園要修草坪,請小朋友來設計草坪的外形!
2.教師出示自己設計的草坪,請幼兒觀察。
3.幼兒第二次操作,要求:和老師設計的草坪面積一樣大,形狀不一樣。
4.教師展示所設計草坪,師幼驗證面積是否一樣。
三.幼兒分組操作作業單
1.師:在小朋友的作業紙上,有一些圖形,請你們看一看,哪些圖形是一樣大小的。請你用一定的標記把它標出來。
2.幼兒分組操作作業單。
四.師幼講評作業單,幼兒整理操作材料。
課后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活動應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在這個活動中教師選擇了對大班幼兒比較難理解的面積守恒作為教學內容,旨在幫助初步理解面積守恒概念,教師能將這一知識點轉化成一節操作性和探究性很強的一節教學活動,同時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幼兒通過活動初步感知測量物體面積的大小可以轉化成數單位格子的大小或移動棋子的面積與個數的方法。整個活動由淺入深,幼兒能積極參與,對活動充滿興趣。幼兒在解決問題時進行了充分的思考、探索、創造,較好的完成了預期的目標。
制定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及反思5
設計背景
大班幼兒在數的概念有一定的初步認識,能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系,一次我用游戲開始這節課的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學習按所出物品列算式,進一步理解加號、等號的含義。
2、體驗共同游戲的愉悅。
3、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6的加法算式 難點:能例舉一兩個簡單的6的應用題
活動準備
實物卡、看圖列算式卡。看圖列算式卡、數字卡、實物卡、記錄卡、看圖分類計數等。
活動過程
1、碰球游戲。
師:我們來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戲,我和你合起來是5,嘿嘿,我的2球碰幾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師:我和你合起來是6,嘿嘿,我的4球碰幾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實物卡,復習6的組成,引出6的加法
師:看,這張圖片上有幾只小貓啊?
幼:6只
師:上一次啊我們幫這些小貓分過類了,現在我們來動動腦筋,怎么樣用算式表示
一、引出新游戲
出示看圖列算式卡,請幼兒操作
二、分組操作
(1)看圖列算式(實物卡、數字卡)
(2)6的組成卡
(3)看圖分類計數或用算式記錄
(4)看實物用算式記錄
(5)算式接龍
三、總結評價
集體驗證部分幼兒的操作卡。
表揚認真操作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
教學反思
本節課用游戲開始,調動了幼兒的活動積極性。這節課的活動氣氛也很好,達到了本節課的目標。 反思:這節課在幼兒進行分組操作時,我沒能全面的關注每一位幼兒的操作,下次教學時在這上面我會多關注反應較慢,及時給予他們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