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手指游戲教案
手指游戲就是用手指頭玩的游戲,具體地說就是利用人的自身器官—手,伴隨兒歌口令節奏,通過手部動作和言語去構造游戲情境而開展的游戲活動。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手指游戲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中班手指游戲教案精選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雙手,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養幼兒的觀察興趣和仔細觀察的習慣。豐富詞語:手掌、手心、手背、手指甲。
3、印制不同手形,通過自己的想象和不斷的嘗試,感受設計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的一只手的手指上畫上娃娃、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來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們認識它們嗎?(對了,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二、玩一玩、變一變。
1、幼兒玩手指游戲:握一握,張一張,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會變成什么?
2、幼兒互動:看一看,說一說自己的小手變成了什么?
3、展示手形一:
想一想,這個手形可以變成什么?(先讓幼兒自由想象,師再相應添畫將它變成孔雀)
4、展示手形二:
這個手形添上幾筆變成什么?(先讓幼兒討論,師再相應添畫將它變成大樹)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不斷變化手形,大膽表現自己所要表現的畫面。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邊相互欣賞與交流自己的手形畫。
中班手指游戲教案精選篇2
【活動目標】
1.玩玩手指,創造出各種形象.并能流利、完整地說出其意義。
2.愿意參與手指編故事的活動,能較完整地敘述自己創編的故事。
3.培養小組合作意識,學習安靜傾聽、輪流講述。
【活動準備】
事先準備一則用手指表演的小故事。
【活動過程】
1.玩手指.進入活動。
(1)錢老師的手指會說話,你們看,是什么意思?像什么?(像小棒、像辮子……)
(2)變變變(兩根手指),像什么?(像剪刀、像燕子尾巴、像小雞嘴巴……)
(3)變變變(兩手合成空心圓),像什么?(像房子、像桃子、像一串葡萄……)
(4)錢老師做了這么多手勢.你會做什么手勢呢?表演給旁邊的小朋友看。
(5)誰愿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
2.手指講故事。
(1)手指會變出各種東西,它還會講故事呢。教師表演手指故事。(小白兔蹦蹦跳跳走來了,看見一塊石頭,從石頭上跳了過去。小鴨子呷呷叫著走來了,看見石頭.從石頭邊繞了過去。小山羊高高興興地走來了,它沒有看到石頭,撞了一下,摔了個大跟頭.它爬了起來,一瘸一拐地走了。)
(2)小手講的故事好看嗎?大家一起再來看看,邊看邊學一學,再想想小手講的是什么故事。
(3)大家一起做一做、說一說小手講的故事,還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兒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4)整理故事,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5)誰愿意來表演,聲音要響亮。(小朋友邊表演邊說。)
(6)有沒有小朋友一起表演的。(請兩名幼兒一起表演。)
3.創編手指故事。
(1)還有誰會碰到這塊大石頭?他們又是怎么做的呢?請你用手指表演給旁邊的小朋友看,請大家來猜一猜。(小組討論)。
(2)誰愿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我們一起來猜猜你表演的是什么意思?
(3)那這塊大石頭如果一直都在路上擋著怎么辦呢?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怎么做?
4.完整地表演手指故事。
教師與幼兒一起完整的表演手指故事《路上的大石頭》
中班手指游戲教案精選篇3
活動目標:
認識自己的小手、鍛煉手指肌肉靈活性。
活動過程:
1、引入:
一起邊說兒歌邊做手部運動:"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舉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合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轉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2、認識小手
教師:"剛剛我們是用身體的哪個部位幫助我們完成兒歌的啊?"(幼:"手。")
教師:"我們的小手還很能干,能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呢,小朋友你知道我們的小手能幫助我們干什么嗎?"(引導幼兒回答手的作用,如:吃飯、寫字、干活等。)
教師:"我們的小手這么能干,你們了解我們的小手嗎?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我們的小手。"
介紹各個手指的名稱: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3、講述游戲
教師:"我們的手指每天都是一起幫助我們做事情的,它們像親如一家的兄弟。在手指家庭里大拇指是它們的大哥哥我們叫他大哥哥,食指是老二我們叫他二哥,中指的個子的我們叫他高高的哥哥,無名指因為名字的關系兄弟們叫它無名哥哥,小指是這個家里最小的,其它兄弟叫它小弟弟。"
教師:"手指兄弟非常有禮貌,它們天天互相打招呼。今天它們來和小朋友打招呼來了?"(幼:好)
教師:"大哥大哥你在哪?(伸出大拇指左右晃動)我在這,我在這(伸出另一只手拇指晃動),大哥大哥你好嗎?(一手拇指做點頭狀)我很好,謝謝!(另一只手拇指做點頭狀),再見!(拇指左右擺動,收回身后)再見!(另一只手拇指擺動,收回身后)"其它手指依次打招呼。
4、教師與幼兒共同進行游戲。
教師:"我們也像手指兄弟那也一起來打個招呼吧。"
教師起身與幼兒共同做手指游戲,強調"無名哥哥最懶了,它不愿意出來,看看哪個小朋友的無名哥哥最乖,老師一叫就出來了。""小弟弟最聽話,一叫他就跑出來了。"
5、結束活動
教師:"我們的小手有些累了,讓我們一起放松一下吧。"
做捏攏放開游戲:"捏攏放開,捏攏放開,放開捏攏,放開捏攏。爬呀爬呀爬呀,爬到臉上(腿上、肚子上)了。"
最后我們的小手爬回家了。
中班手指游戲教案精選篇4
活動目標:
1、能隨老師做出相應的動作,表現出故事豐富的內容和情感。
2、在老師語言的提醒下,能夠手眼協調地做出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落葉》兒歌
活動過程:
1、聽故事,熟悉兒歌內容。
(1)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剛才你聽到了什么?
(2)整合并提煉幼兒的已有經驗,教師用兒歌的相關語言幫助幼兒總結。
總結:秋風秋風吹吹,樹葉樹葉飛飛。好像一只蝴蝶,飛到空中追追。
2、在熟悉兒歌內容的基礎上,感受兒歌輕快的節奏。
(1)教師朗誦兒歌
師:我們可以看著圖片說一說。
(2)幼兒學說兒歌。
師:那我們一起跟著音樂把兒歌說一說!
3、進一步學說兒歌,并探索兒歌內容的相關動作。
(1)根據兒歌內容做動作。
師:我們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兒歌中說到的事情?
秋風秋風吹吹,(雙手手心相對,手指向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隨節奏彎曲手指)
樹葉樹葉飛飛。(雙手在身體右斜上方,手心手背手腕花)
好像一只蝴蝶,(雙手食指與拇指相對,其余三個手指豎起,雙手拇指相碰)
飛到空中追追。(其余四指分開扇動)
(2)與幼兒討論動作,并熟悉基本手指動作。
師:我們跟著音樂把剛才的兒歌連起來做一做。
4、完整游戲。
師:讓我們跟著音樂邊說你邊玩手指游戲。
中班手指游戲教案精選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兒歌中擬人化的情趣,感受兒歌中充滿童趣的語言和快樂情趣。
2、通過了解每種動物的特征,想象動物見面的情形,嘗試戴上指偶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PPT課件、動物指偶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復習手指游戲《今天我來當爸爸》、《數數歌》、《手指歌》
小朋友們好,你們的小手在哪里呀?讓我們的小手動起來,表演手指游戲吧?小手準備。
二、 基本部分
1、通過談話引出主題。
(1)小朋友們表演的真不錯?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你和你的好朋友見面會做哪些親熱動作?(親親、抱抱)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他們見面的方式也都不一樣的。
(3)(出示圖一)我們來看看圖上的小朋友他們見面后表情怎么樣?做了哪些親熱動作?
(4)小結:小朋友和小朋友見面了,咪咪笑,握握手。在動物王國里的動物們也有它們的好朋友呢?今天,它們要舉辦一場小動物們的見面會,它們見面后會說什么,做什么呢?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呀?
2、欣賞課件。
(1) 小朋友們看,誰第一個來參加見面會啦?(小雞)
(2) 小雞和小雞見面后會說什么呢?(嘰嘰嘰)
(3) 讓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說一說?
(4) 小雞除了會說嘰嘰嘰,還會做什么動作呢?(引導幼兒說出啄啄小嘴)
(5) 除了小雞會來參加見面會還有誰會來呢?會說什么?做什么呢?(小鴨和小鴨見面了,嘎嘎嘎,親親抱抱)
3、教師戴上指偶表演
(1) 小朋友們學的真認真,老師還要戴上好看的指偶表演給你們看呢?
(2) 這是誰呀?(小雞)(在一只手的二拇弟上戴上小雞)
(3) 還有誰來啦?(小鴨)(在中指上戴上小鴨)
(4) 用同樣的方法把另一只手上的指偶戴好。
(5)老師的指偶已經戴好了,請小朋友看老師的表演。
4、幼兒戴上指偶表演。
小朋友你們想試著表演一下嗎?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小雞和小鴨的指偶,請你們按照老師的方法戴好。
(1) 幼兒說。
(2) 和同伴說。
(3) 請個別幼兒上來說。
(4) 請小朋友輕輕脫下指偶放好。
5、學習兒歌。
(1) 小朋友們說的真棒?小動物們可開心啦,今天老師還為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動物指偶呢?它們已經悄悄地躲在了手帕下面了,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呀。(根據幼兒講述逐一出示小動物圖片)誰來啦?會說什么?會做什么?
(2) 老師把剛才小朋友說的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就叫《見面》,請小朋友仔細聽。
6、戴上指偶,表演兒歌。
聽清楚要求:
(1) 請你選3種你喜歡的小動物按照戴小雞和小鴨的方法戴好。記住相同的手指上戴的指偶要一樣,不然它們就不能見面了哦。
(2) 幼兒戴指偶。
① 請小朋友看著自己的指偶學說兒歌也可以幼兒互說兒歌。
②請個別幼兒戴上指偶上來說兒歌。
三、 結束部分
現在請你去說給后面的老師聽。說完后輕輕的脫下指偶。
附:兒歌《見面》
小雞和小雞見面了,嘰嘰嘰,啄啄小嘴。
小鴨和小鴨見面了,嘎嘎嘎,親親抱抱。
小羊和小羊見面了,咩咩咩,碰碰小角。
大象和大象見面了,點點頭,鉤鉤鼻子。
小狗和小狗見面了,嗅嗅毛,搖搖尾巴。
小貓和小貓見面了,喵喵喵,蹭蹭小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