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幼兒教案 > 小班教案 >

初中生物教學教案

時間: 沐欽 小班教案

改變環境,如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分解者分解動物和植物的尸體,并把一些物質歸還給大自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初中生物教學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生物教學教案

初中生物教學教案篇1

第二節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了解校園或周邊的主要生物的分布特點,知道生物對環境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并能影響環境。

2.能力方面

初步學會調查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過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校園、熱愛周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初步學會調查的基本方法,了解校園或周邊的主要生物是本章的重點。

組織好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調查活動是本章的難點。

教學手段:PPT文件、調查范例等。

課時安排:1

教學過程設計:

1.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

(1)從周邊或校園的生物引入調查;

(2)舉例說明調查的基本方法;

(3)分組,教師指導制定調查計劃;

(4)實施計劃,教師組織指導;

(5)匯報、總結、交流、評議。

2.教學過程

(l)聯系實際,引入課題。

本章的教學課題可以從周邊和校園的生物引入。在此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引起學生的共鳴:①你知道我們北京市的市樹和市花嗎?②我們的校園中有多少種生物?這些生物開花結果嗎?它們的花期是幾月?

(2)關于調查的基本方法和意義:

①利用錄像或投影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科學家進行科學調查的資料,利用投影向學生演示調查活動的范例,從而讓學生了解什么是調查,調查的目的、方法和步驟。

②講解學生記錄的方法,強調在活動的過程中如實做好記錄的重要性。

如向學生講清在調查前要制定好調查記錄表,隨時記錄下觀察的內容。如生物的種類、數量、生活環境、用途等。在活動中要盡量多地收集所需要的數據和資料,以便調查結束后對調查結果進行準確的分析并把調查內容撰寫成調查報告。

③向學生強調調查的意義,切忌將調查作為游玩。

教育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把活動作為對自己的挑戰去發揮自己潛能的機會,從而發揮自己的主動精神。

(3)分組,制定調查計劃,為實踐活動打下基礎。

①建議將班內同學按自愿結合的方式分成若干小組(5~6人一組)。由組長專門負責,制定調查計劃。

②可以到學校附近的公園、小花園、生活小區或街道等地去調查。也可以在校園內進行調查。選擇一條動、植物種類多且有不同生活環境的路線。

③調查的內容力求多樣化。

班內的不同小組可以調查不同的內容,各有側重點。如可以調查園藝花卉生物、蔬菜糧食作物,也可以調在城市的行道樹種類等。

(4)實施計劃。在課余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

①認識調查地段的生物的種類、數量、生活環境、用途等。

②確定的調查路線邊走邊觀察并及時記錄下來:身邊有哪些生物?它們生活在什么環境中?與生物生活在一起的有哪些動物?樹上有鳥巢嗎?有病蟲害嗎?花叢中有蜜蜂、蝴蝶飛舞嗎?

要注意觀察生物的分層現象,不僅觀察高大的喬木、灌木,還要注意觀察草本生物和藤本生物。不僅觀察高大的生物類群,還要觀察一些微小的生物類群,如陰濕樹干上的菌類、生活在水中的藻類等。

③教育學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愛護公共場所的花草樹木,不要任意攀折花木,尤其要愛護身邊的珍稀生物。

④調查限定在幾天之內完成。如對生物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設立小專題,作進一步的調查。

(5)分析調查結果,撰寫調查報告。把調查記錄歸納管理,通過查閱資料、訪問等形式對調查的內容進一步的充實和完善。

(6)總結、交流、匯報。調查結束后可以與本班的板報小組合作,布置展覽,將各小組的調查報告、收集來的圖片資料等篩選展出,作班內交流。

初中生物教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識別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的基本結構,說明各部分結構的功能;

2、描述人的生殖過程,說明胚胎發育的營養供應方式,說出出生后發育的分期。

教學重難點

1、人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2、新生命的孕育過程。 新生命的孕育過程(難點)。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觀察桃花的結構,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引出有性生殖的概念

1、有性生殖

(1)例如桃樹是由果實中的種子來繁殖后代,種子中的胚是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而發育的。這種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就屬于有性生殖。

(2)針對桃樹等通過種子產生新一代的方式,結合種子結構的基本知識,知道種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而受精卵則是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結果。

(3)組織學生觀察植物無性生殖的圖片,鼓勵學生歸納出無性生殖的概念。

2、無性生殖

椒草用葉繁殖、馬鈴薯用塊莖繁殖,像這種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為無性生殖。

3、無性生殖的應用

(1)在生產實踐中,人們經常利用植物的無性生殖來栽培農作物和園林植物。

常見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

(2)嫁接:蘋果、黎、桃等果樹是利用嫁接的方法來繁育優良品種的。

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4、植物無性生殖的條件

環境條件:光照、水分、溫度、濕度等

展示植物嫁接的錄像或圖片,讓學生認真觀察,描述嫁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項,體會影響嫁接成活率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5、 組織學生如何開展植物的扦插繁殖,選擇什么樣的扦插材料能夠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材料提前應做哪些處理?

6、質疑:植物的無性繁殖在生產實踐中有什么作用?

二、互動探究 合作求解

1、春季,在用楊樹枝條進行扦插繁殖時,把枝條上所有的芽去掉,這樣是否影響成活?為什么?

2、馬鈴薯通常是用它的塊莖來繁殖的,農民在種植馬鈴薯時,先把塊莖用草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請想一下農民這樣做的道理。

三、強化訓練 當堂達標

1、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

2、植物的組織培養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使植物組織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通過細胞的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快速發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術手段。

3、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續和發展,最基本的環節是生物通過_________,世代相續,生生不息。

四、小結

五、作業設計

《練習冊》

初中生物教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

(2)種群、種群基因庫、基因頻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頻率的計算方法。

(3)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

(4)自然選擇在生物進化中的作用。

(5)隔離的概念和類型,以及隔離與物種形成的關系。

2.能力目標

通過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歸納總結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及其主要內容之間的關系

(2)運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解釋生物界的現象,既是本課題的重點,又是難點

(3)對達爾文學說的評價是教學的難點

(4)達爾文學說的主要內容和各要點之間的關系,以及用達爾文學說解釋生物的適應(5)性、生物的進化,這成為組織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 導課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幾千年!對于這個問題,首先是神學家們作出了“解釋”:先有雞,因為上帝創造了雞,然后讓雞下蛋!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不相信上帝了!沒了上帝,上帝創造了雞的“解釋”也就沒人相信了。于是關于生物起源、進化的種種猜測又被提了出來……我們已經知道地球上現存的有記載的生物種類大約200多萬種,還有許許多多種生物沒有被我們發現。

沒有發現的生物數目可能要比已經發現的多10倍,更何況已經絕滅的生物比現存的還要多得多,據估計,曾在地球上生活過的生物種數可能多達5億~10億。這么多的生物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一批又一批地“踏上”地球,又“遠離”地球走向死亡,進行著自然界的“新陳代謝”,這就是生物的進化。

[二]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

1.主要內容

師講述:進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拉馬克關于進化的用進廢退學說

拉馬克是進化論的奠基者,他在18世紀初提出了用進廢退的進化學說:環境的改變是導致生物進化的原因。環境改變了,生物的生活方式也要跟著變,有的器官由于經常使用而發達起來,有的器官則由于長期不使用而萎縮退化了。

師講述:在19世紀,達爾文提出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生物進化論。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呢?

放映錄像:非洲草原野牛四季生活及生殖過程,重點放映遷徙路徑大河時,許多野牛個體被淹死或被鱷魚吃掉的情景。

師引導:學生根據錄像及初中所學有關知識總結歸納出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是:過度繁殖,生存斗爭(生存競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

師引導:指導學生明確以下內容:

(1)任何一種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很強,在不太長的時間內能產生大量的后代。但因為生物的生存條件有限,生物在爭奪有限的空間和食物的情況下,同種生物個體之間,種與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不斷進行著激烈的生存斗爭,斗爭的結果是一部分個體被淘汰。例如:鯉魚在繁殖季節,雌魚會產許多卵,雄魚也會產下大量的精子,但是能夠形成受精卵是少數;受精卵形成后,在孵化的過程中個體弱小的幼鯉又會被淘汰掉,能夠存活下來的只是很少的一些個體。

(2)在生存斗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將幸存并會將這些變異遺傳下去;而不利變異個體則很容易地被淘汰掉。達爾文把這種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中,微小的有利變異得到積累變為顯著變異,從而產生了適應特定環境的生物新類型,這就是生物進化的原因。

(3)自然選擇學說科學地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及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但由于受到當時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自然選擇學說對于遺傳和變異的本質,自然選擇如何對可遺傳的變異起作用的問題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

2.以自然選擇學說為基礎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提出

近些年來,生物學家在達爾文的進化理論的基礎上,將遺傳學、生態學等研究成果引入到進化論的研究中,形成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基礎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三]、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簡介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

(1)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2)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3)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4)隔離導致物種的形成。

(一)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1.種群的定義

師:舉例:

(1)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鯉魚;

(2)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魚;

(3)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出(1)與(4)屬于種群。

師生歸納:種群指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

2.種群的特點

(1)種群的個體之間具有年齡和性別的差別,并不是機械地結合在一起。

(2)種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個體之間彼此可以交配,并通過繁殖將各自的基因傳遞給后代。

師:種群為什么是進化的單位呢?

出示資料:大熊貓的生存

從進化上看,大熊貓己經歷了小大小的興衰歷程,從分布范圍看,它已由廠布于亞洲東部而退縮到中國。特別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生產活動無節制地擴展,大熊貓分布區已由約5萬平方公里縮小到1萬多平方公里,數量不足1000只,且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20多塊島嶼狀孤立地帶。

由于大熊貓的分布是呈島嶼狀的小種群,每個種群的個體數不足50只。難免導致它們近親繁殖而使其喪失遺傳多樣性,最終導致種質較差的小種群逐一滅絕。加之大熊貓食性單一,若遇大熊貓主食竹周期性地開花枯死(約60年一周期),必然導致大熊貓因食物匱乏而餓、病死亡。

3.基因庫、基因頻率

生:閱讀教材P65,找出基因庫和基因頻率的概念。

師生歸納:種群的基因庫是指一個種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不同的基因在種群的基因庫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

師舉例:我們知道多指為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而絕大多數人表現為正常。白化病是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絕大多數人表現正常。

師生歸納:基因頻率是指某種基因在某個種群中出現的比例。

生質疑:怎樣才能知道某種基因的基因頻率呢?

我們可以通過抽樣調查的方法獲得。

師引導:學生計算這樣一個例子:從某種生物的種群中隨機抽出100個個體,測知其基因型分別為AA、Aa、aa的個體分別為30、60和10個,問其中A基因頻率為多少?a基因頻率為多少?

解法一:通過基因型計算基因頻率,就AA、Aa、aa來說,每個個體可認為含有2個基因,則100個個體共有200個基因:

A基因頻率=(2×30+60)÷200=60%

a基因頻率=(2×10+60)÷200=40%

解法二:通過基因型頻率計算基因頻率,即一個等位基因的頻率等于它的純合體頻率與1/2雜合體頻率之和,則:

A基因頻率=30%+(1/2)×60%=60%

B基因頻率=10%+(1/2)×60%=40%

從上述可知,種群中一對等位基因的頻率之和等于l(其基因型頻率之和也等于1)。

生質疑:種群中某基因的頻率是否一直不變呢?讓我們觀看一個課件。

生觀看:用CAI課件模擬英國曼徹斯特地區樺尺蠖從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中期,淺色型樺尺蠖和黑色型樺尺蠖所占比例發生劇烈變化的過程。

1850年以前該地區的樺尺蠖以淺色為主,黑色個體很少。隨著英國工業的發展,工廠排出的煤煙使環境發生了改變,黑色樺尺蠖與淺色樺尺蠖的數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黑色型達到了95%左右,淺色型由余下了5%左右。

師生歸納:由此可見,種群中的基因頻率是在不斷改變的。種群中的個體一代一代死亡,但基因庫卻在代代相傳的過程中保持和發展。

結論:生物進化過程實質上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發生變化的過程。所以說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四]教學目標鞏固

1.自然選擇題學說的主要內容之間的關系

(1)過度繁殖為自然選擇提供更多的選擇材料,加劇了生存斗爭。

(2)變異是不定向的,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通過遺傳在后代中得到積累和加強,產生適應環境的新類型,這是生物多樣性和適應性形成的原因,因此遺傳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內在因素。

(3)自然選擇是定向的,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

(4)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斗爭來實現的,生存斗爭是生物進化的動力。

(5)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2.達爾文在北大西洋東部以馬德拉群島上發現有550種昆蟲,其中有200種昆蟲的翅已退化,不會飛翔,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生存斗爭的結果 B.食物中缺乏翅生長的物質

C.定向變異的逐代積累 D.自然選擇的結果

答案:D

3.從某生物種群中隨機抽出1000個個體,測知基因型為BB、Bb、bb的個體分別為300個、600個和100個。

(1)在這1000個個體中,B基因有 ;其基因頻率為。

(2)在這1000個個體中,b基因有 ;其基因頻率為。

答案:(1)1200 60% (2)800 40%

4.下列生物屬于種群的是( )

A.一塊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魚、蝦及其他生物 B.一塊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C.一塊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無翅的成蚜 D.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魚

答案:C

5.根據達爾文的進化學說,長頸鹿的頸和腿之所以特別長,是由于( )、

A.為了攝食樹葉,頸和腿不斷伸長,代代相傳,愈伸愈長

B.長頸、長腿者比短頸、短腿者有較佳的生存機會

C.長頸、長腿者影響了遺傳基因

D.基因控制的性狀在表達時受到環境的影響

答案:B

6.自然選擇是指( )

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環境的承受力 B.生物過度繁殖引起的生存斗爭

C.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 D.遺傳使微小的有利變異得到積累和加強

答案:C

[五]總結

本節課主要是了解了“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意義和局限性”;由于其具有局限性,所以人們對其進行了補充和發展,提出了“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初中生物教學教案篇4

生物被子植物的起源

被子植物是現代植物中占絕對優勢的植物類群,目前已知有300—400科,20—30萬種,這在數量上遠遠超過所有其他植物類群種數之和。被子植物的起源問題被達爾文稱為“討厭之迷”,已經被研究、爭論了一個多世紀。與之有關的假說、理論層出不窮。

近30年以來,相關的研究取得了快速的發展。許多涉及被子植物起源的討論和假說受到學術界較廣泛的注意和認可。這主要應歸功于古植物學的研究進展和基于形態學資料、分子生物學數據及兩者結合的分之系統學的貢獻。

被子植物的起源問題主要有3個方面:(1)被子植物的祖先類群;(2)被子植物的起源時間;(3)被子植物的起源地點。本文就從這3方面對被子植物的起源問題的研究現狀作一簡要的介紹。

1. 被子植物的祖先類群

這是有關被子植物起源的核心問題,也是爭議最多的問題。在探究此問題之前,首先要清楚被子植物是否單系類群及其內各大類群之間的關系。

被子植物各類群之間形態學、生態學等方面的差異很大,許多學者都認為它不可能是單系類群。然而,由于被子植物的許多共性,絕大多數的學者都認為被子植物屬于單系類群。分支系統學的分析結果可以對某一類群是否為單系類群進行自檢。大量關于種子植物的分支系統學分析(尤其是基于分子數據的分析)的結果已經使得人民廣泛的接受了被子植物是單系類群的觀點。

關于被子植物的原始類群及其祖先的討論,可分為三個階段。

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前,關于被子植物的起源問題主要體現在“假花說”與“真花說”的對立。假花說認為,被子植物的花是從單性的裸子植物的繁殖器官演化而來的,因此現生被子植物中具小型的、簡單的、單性的風媒花的類群,即柔荑花序類,是原始類群。真花說認為,被子植物的花是從類似于裸子植物的本內蘇鐵目(Bennettitales, 已經絕滅的化石類群)的一個不分支的、兩性的、其上螺旋狀排列著胚珠和花粉器官的孢子葉球演化而來的,因此現生被子植物中具有較大型的、兩性的、多離省心皮和雄蕊的、蟲媒花的木蘭科及其近緣的科是原始類群。由于化石資料的不斷積累以及分支系統學的分析結果不斷報道,現今真花說已被廣泛用于幾大被子植物的分類系統。關于被子植物祖先類群的討論,也由于真花說的廣泛認可而得到了較為統一的認識,即被子植物最直接的姐妹群是買麻藤目,而買麻藤目以及被子植物共同構成了本內蘇鐵目和五柱木(Pentoxylon,已絕滅的化石類群)的姐妹群。繼續追溯下去,則種子厥的開通尼亞目(Caytoniales)可能是本內蘇鐵目加五柱木加買麻藤目加被子植物的共同的姐妹群。

繼續“真花說”與“假花說”的爭論之后的是木本木蘭說和古草本說的對立。木本木蘭說直接源于真花說,認為的被子植物是一種木質的灌木或小喬木,具多心皮的花,舟形的、具覆蓋層的、瘤狀紋飾的花粉,因此木本木蘭類(magnoliids)中的木蘭目(Magnoliales,包括Winteraceae, Magnoliaceae, Myristiceae, Austrobaileyaceae, Degenericeae等科)處于被子植物系統樹的基部。古草本說的化石證據近年來出現較多,該說法認為,原始被子植物可能是小型的、具根狀莖或攀緣習性的、具細小簡單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古草本”一詞現指木蘭類中除了木本木蘭類之外的所有植物類群的總稱,是一個常具較簡單的單性花的類群,包括胡椒科(Piperaceae)、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睡蓮科(Nymphaeaceae)等。

關于被子植物的起源問題的最新成果是根據分子系統學的研究成果。一個被簡稱為“ANITA”的類群組合被認為位于被子植物系統樹的基部,并代表了現生的被子植物的最原始類群。其中,Amborellaceae(“A”)被認為是其他所有現生被子植物的姐妹群。“N”為睡蓮目(Nymphaeales),“ITA”的類群組合包括:Illiciaceae,Trimeniaceae,Austrobaileyaceae等科。目前的研究成果采用的多基因、多類群的方法,所分析的類群數量多,所采用的特征多,分子生物學數據量大,因此所獲得的系統樹被認為是及其可靠的。后來的研究成果雖然有的對新系統樹的準確性有些爭議,但是并沒有動搖新系統樹的基本框架。

2. 被子植物的起源時間

發現于中國東北義縣的“遼寧古果”(Archaefructus liaoningensis),其時代是否為侏羅紀晚期還有爭議。較早被公認的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發現于早白堊世地層中。對于被子植物的起源時間有兩類不同的認識,這主要是基于對化石記錄的不同解釋以及是否應該完全的依賴于化石證據來推斷起源時間。一種觀點認為,起源時間為侏羅紀至白堊紀,另一種認為應起源的更早,如三疊紀、早于三疊紀、二疊紀、石炭紀、或石炭紀—早白堊紀之間等。最新的分子系統學分析推斷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分離可能在石炭紀末約290 Ma之前。

3. 被子植物的起源地點

長期以來廣泛接受的觀點認為被子植物是熱帶起源的,這主要是依據西南太平洋和東南亞的熱帶地區集中了大部分的現生的被子植物原始類群。這一說法得到了來自孢粉和大植物化石的支持。然而,近年來在中國東北地區侏羅系上部和白堊系、蒙古下白堊統、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下白堊發現了大量的被子植物化石,因此現今處于高緯度的東北亞地區也被認為可能是被子植物的起源地,或者至少是起源地之一。

初中生物教學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生物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章第三節的內容,本單元主要是引導學生在細胞水平上認識生物體,教學上會有一定困難。這是因為細胞結構微小,距離學生的生活經驗較遠。因此,應當多給學生提供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的機會,增加學生對細胞的感性認識。本節課盡管內容比較抽象,但是學生有了前面的植物細胞的觀察作為基礎,學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2、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

① 進一步熟練制作臨時裝片和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說明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

② 區別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主要不同點。

能力目標

提高制作以及觀察臨時裝片的技能。

情感態度價值觀

設計實驗、改革實驗,開發自己的創新潛能,以此來體會科學探索的思想和方法是不斷發展的;繼續形成“膽大心細”的心理素質;在“模擬制作”活動中,提高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3、重點和難點

重點:說明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比較動植物細胞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提高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難點:制作臨時裝片過程中的刮取(首次觀察自己身體上的細胞,學生感到既新鮮又好奇,取材關系到實驗效果)

細胞結構的觀察(與植物細胞相比不易觀察,略有難度);

設計實驗(應用以往的學習經驗,是較高層次的學習)。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還是處于一個好動的年齡,在學生已經觀察了植物細胞的結構并有一定的了解下,這節課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動手中進一步了解動物細胞的結構。而且在學生實驗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下,還不是很強,所以只有充分的感性認識才能吸引學生興趣,把握課堂的重點。

三、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提出“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就是要把我們在教學中只注重對學生科學知識的傳授轉向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教育,強調學生在生物學知識、科學探究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領域的全面發展。因此,我在教學中遵循“從做中學,學中做”的原則,運用實驗法、比較法、多媒體演示法等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運用小組合作法、比較法、觀察法等方法學習。

四、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復習:臨時裝片的制作方法;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溫故而知新,提出問題:

①想看看自己身上的細胞嗎?

②人的細胞與植物細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引導學生聯系自身,提出問題,創設學習情境,引入新課。

(二)組織實驗,合作交流

出示題目,交流:“看到題目,你有何疑問?

疑問: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在哪?怎樣取材?引導、分析。

①設計:根據已有的經驗,設計實驗方案(注意取材、方法、染色劑的變化);

②制作:同組同學盡量選擇不同的方案制作臨時裝片,增加對比性。

③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裝片,然后同學間交換觀察。

(三)歸納反思,學以致用

繪制細胞的基本結構圖,感知動物(人)細胞的形態結構,注意繪圖要領。多媒體演示不同種類的動物細胞。

(四)模擬制作,能力拓展

策略①:按照書中方法分組制作。

策略②:改進。利用現成的果凍,將一枚糖粒放入其中表示細胞核,果凍表示細胞質,包裝果凍的塑料殼表示細胞膜。

(五)鞏固練習,檢測反饋

1、人體或動物體的各種細胞雖然形態不同,基本結構卻是一樣的,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

2、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相比較,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結構。

答案:細胞壁 液泡 葉綠體

3、回憶所做的《觀察植物細胞》和《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實驗。

(1)實驗中用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和口腔上皮細胞制作的玻片標本叫__________。

(2)在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和口腔上皮細胞實驗中,開始在載玻片上分別用滴管滴一滴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和口腔上皮細胞相比,共同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還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及黃瓜表皮果肉細胞的__________是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

(4)《觀察植物細胞》和《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實驗中染色使用的染料都是__________?

(5)回憶《制作動物細胞模型》的過程,你認為細胞是平面的還是立體的?

答案:(1)臨時裝片 (2)清水 生理鹽水 (3)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 細胞壁 液泡 葉綠體 (4)稀碘液 (5)立體的

4、采取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時,需要用的工具是

A.消毒牙簽 B.消毒棉球

C.消毒鑷子 D.消毒玻璃棒

答案:A

5、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在載玻片上先滴一滴

A.清水 B.稀碘液

C.生理鹽水 D.鹽水

答案:C

6、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結構是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細胞質 ④細胞核 ⑤液泡 ⑥葉綠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⑤⑥

答案:B

五、板書設計

觀察動物細胞

(一)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方法步驟

擦→滴→刮→涂→蓋→染→吸

(二) 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三) 動物細胞的結構(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初中生物教學教案篇6

種子的萌發

重點:種子的萌發條件

難點:種子萌發需要外界條件的原因,以及種子萌發時內部物質的轉化。

手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分析得出結論為主

設計思想:

采取觀察討論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提前在課下進行實驗,讓學生從實驗的現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適當給以提示,最后由學生觀察由教師完成課本上的有關實驗,歸納出種子萌發所需要的條件。關于種子萌發過程,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前實驗進行觀察,并通過教師準備的實驗材料及掛圖來描述,最后教師可以提出一個關鍵的問題:一粒飽滿的且胚完好的種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條件下是否一定能夠萌發成幼苗?從而將話題引入種子的休眠和壽命的問題中。

教學過程:

(課前可提前一至兩周的時間,讓學生思考種子萌發的條件是什么?并隨機的發給學生一些種子,讓其根據自己的經驗,讓種子萌發。觀察其萌發過程中的變化,并對實驗的過程進行記錄。)

一、導入:

提出問題:

1、說明種子的各部分結構及其作用是什么?

2、種子中含有哪些物質?

3、如果你是農民,你會選擇什么樣的種子種在田里?

組織學生回答問題。

總結,并引入課題:

種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這是種子能夠發育成幼苗的內部條件。那么,是否種子具備了這些自身的內部條件就能萌發成幼苗呢?種子的萌發還需要什么條件,種子又是怎樣萌發成幼苗的,這些內容是本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

二、講授新課:

(一)實驗: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1、組織學生匯報課前的實驗設計及結果分析。

2、分析學生的實驗,指出其中不科學或不準確的內容,如"學生很容易認為陽光也是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之一"。

3、引導學生分析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有哪些,并設計對比實驗。

4、組織學生觀察教師提前完成的實驗結果,并對其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5、總結:

根據對實驗的結果分析,得出結論: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和水分。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種子萌發時還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響,如:光照條件、酸堿性等。

(二)種子萌發的過程:

1、組織學生匯報課前實驗時對種子萌發過程的觀察記錄。

2、出示種子萌發過程的錄像或課件,組織學生觀看。

3、教師結合種子萌發的實物進行總結:

菜豆種子的萌發過程:

(1)種子吸水后,體積脹大,種皮脹破。

(2)胚根首先伸長,突破種皮,發育成幼根。

(3)子葉以下的胚軸伸長,帶著兩片子葉伸出土面。

(4)子葉分開,黃白色的胚芽在光下逐漸變綠,發育成莖和葉。

玉米種子萌發的過程:

(1)種子吸水后,胚根先從種子里伸出,發育成幼根。

(2)胚芽由胚芽鞘保護伸出土面,子葉留在種子里。

(3)胚芽鞘里的胚芽長出新葉。

4、提出問題:"以上介紹的種子萌發的過程只描述了種子外部形態的改變,那么在種子萌發的過程中其內部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呢?

實驗:請幾位學生分別嘗嘗萌發的小麥種子和干燥的小麥種子,有什么不同感覺。

請參與實驗的學生介紹自己的感受。

教師總結:

萌發的種子有甜味,干燥的種子沒有甜味。

啟發學生分析討論出現這種實驗現象的原因。

組織學生發言。

總結:

干種子里的淀粉沒有發生轉化,不含糖分;萌發的種子里的淀粉已轉化為糖,所以有甜味。由于淀粉不溶于水,所以必須轉變成能溶于水的糖后,胚才能吸收利用。菜豆種子中子葉里的營養物質經轉化后運送給胚芽、胚根和胚軸;玉米種子中胚乳里的營養物質經轉化后由子葉吸收轉運給胚芽、胚軸和胚根。

(三)種子的休眠和壽命:

1、提出問題:"我們家中貯存的種子,并不都能萌發。這是什么原因呢?"

2、組織學生分析原因(提示:(1)種子是由細胞構成的,有生命的。(2)種子形成多數是在秋季。)

3、總結:

種子是具有一定壽命的,所以存放時間過長的種子有可能已經死亡。而剛成熟的種子也不能萌發,是因為它們正處在休眠時期,這是種子在形成后,對寒冷的冬季適應的結果。

4、出示實物投影,介紹種子發芽率測定的方法。

三、鞏固:(如時間不夠,可做為課下練習)

1、我們吃的綠豆芽,主要是由種子的哪部分發育而成?

2、子葉出土與不出土的種子,在播種時深度上有什么不同?

板書設計:

第三節種子的萌發

一、種子萌發的條件:

1、自身的條件:胚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

2、外界的條件: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和水分

3、影響種子萌發的其他因素:

二、種子萌發的過程:

胚根發育成根

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子葉或胚乳提供各部分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

三、種子的休眠和壽命:

探究活動

探究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

材料用具:

取飽滿健壯的紅皮小麥種子和白皮小麥種子若干粒,刀片一個,鑷子一個,培養皿4個,衛生紙若干張,清水,標簽,膠水等。

實驗步驟:

(1)浸種使小麥種子萌動。

(2)將萌動的紅皮小麥200粒和白皮小麥200粒分別放在標有1號和2號標簽的培養皿中,觀察它們的發芽率。

(3)將萌動的紅皮小麥20粒和白皮小麥20粒,分別切下它們的胚,分別放置胚和胚乳部分。

(4)將切下的10粒紅皮麥種和10粒白皮麥種的胚,分兩部分放在標有3號標簽的培養皿中,觀察它們的發芽率。

(5)將切下的10粒紅皮麥種和10粒白皮麥種的胚乳部分,分兩塊放在標有4號標簽的培養皿中,觀察它們的發芽率。

①3號培養皿中的兩種小麥胚能不能長成幼苗?。

②4號培養皿中的兩種小麥胚乳能不能長成幼苗?。

③設置1號和2號培養皿的意義是什么?。

④試根據探究性實驗的結果,說明種子的胚和胚乳在種子萌發過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⑤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是什么?

⑥有興趣的同學可將紅皮小麥的胚"嫁接"在白皮小麥的胚乳上,或把白皮小麥的胚"嫁接"在紅皮小麥的胚乳上,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并觀察結果,對結果進行討論。

初中生物教學教案篇7

種子的萌發

第二章第一節種子的萌發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的合作探究,闡明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

2.結合生活經驗及實驗觀察嘗試著描述種子萌發的大致過程。

3.運用對照實驗法設計井完成對“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探究,學會控制實驗條件,檢驗不同的環境因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

4.嘗試用抽樣檢測的方法測定種子的發芽率。

重點難點:

1.種子萌發環境條件的探究實驗中設置對照實驗的訓練及實驗現象的分析。

2.抽樣檢測時正確的取樣方法。

教學設計

一、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1.問題的提出

方案一:描述課前培養的菜豆種子萌發成幼苗的過程,4人小組合作,結合生活經驗,提出探究的問題:在哪種環境條件下種子才能萌發?

方案二:觀看種子萌發過程的錄像(或CAI課件),4人小組合作,自主性學習,提出探究的問題:在哪種環境條件下種子才能萌發?

引導學生進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并確定問題。

播放錄像(或CAI課件),創設問題的情景,啟發學生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方案一:4人小組合作,閱讀并參照課本上提供的資料,結合生活經驗,作出假設:種子的萌發可能需要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有的組還提出陽光、土壤、肥料等),并思考如何檢驗假設。

方案二:觀察教師的實驗演示,聯系生活實際,通過合作學習,大膽作出假設。

指導看書,鼓勵學生作出假設,設疑:哪些是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呢?引導學生對多種假設進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

演示、啟發學生調動經驗儲備,進行大膽假設。

3.制定計劃

方案一:參照課本的實驗方案,4人小組合作制定探究計劃,在小組內討論并修訂計劃。明確操作步驟,做好實驗分工,確定組長,討論內容記錄員,實驗主操作人,觀察記錄員。然后小組之間進行交流,進一步修訂、完善實驗探究計劃。推測實驗結果。

方案二:參照課本的實驗方案,圍繞教師的指導提綱,4人小組合作制定探究計劃。明確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做好實驗分工,確定組長,討論內容記錄員,實驗主操作人,觀察記錄員。推測實驗結果。

方案三:全班分成4個大組,分別針對不同因素(水、空氣、溫度、土壤等)設計實驗方案,探討它對種子萌發的影響,每個大組又以4人為1小組在自己設計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推出方案,并用簡圖和文字書面表達出實驗設計思路。

4.實驗探究

以實驗小組為單位,課下實驗探究,定時觀察,認真記錄種子萌發的情況。

提出注意事項,督促、檢查,隨時抽查,適時給予評價,

5.得出結論:

環境條件:逅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方案一:各小組代表描述種子萌發實驗的現象和結果。

方案二:觀察錄像,相互交流說出實驗探究的結果。

指導學生學會科學的觀察,并進行描述。

6.表達和交流:

方案一:各小組交流探究的過程,并進行分析、討論、反思,撰寫探究的報告。

方案二:組間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并進行評比。評出:方案、創意、假設、選材、觀察、報告獎等

7.本探究實驗成功的關鍵

進一步領會“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的意義,樹立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引導學生思考討論:設置對照組實驗條件的重要性。

二、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

1.探究:測定種子的發芽率

方案一:根據課本的要求,自主性學習抽樣檢測的方法,課上實驗操作,課下觀察記錄。

方案二:看書自學抽樣檢測的方法,合作交流,課下進行實驗操作及觀察記錄。

方案三:事先做了這個實驗的生物課外小組同學在課堂上描述實驗的過程,展示實驗的現象和結果,并提出實驗(重點是抽樣)的要求。

2.探究的結果:

交流測定種子發芽率的實驗步驟、現象及計算出種子的發芽率。

強調發芽率的計算方法。

3.種子萌發自身

條件的分析:完整的、活的胚儲藏豐富的營養,渡過休眠期

方案一:結合測定種子發芽率的實驗結果及種子的結構,聯系生活實際,組間交流,分析出種子萌發的內在條件。

方案二:觀察CAI課件(完整的種子、無胚的種子、子葉或胚乳被部分切除的種子萌發情況),結合測定發芽率的實驗結果,大膽猜測、表達和交流,得出結論。

方案三:演示并觀察煮熟的花生、大米粒、豆瓣等在外界條件適宜時的萌發狀況,并分析原因。

提示、指導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觀察、分析對比不同情況下種子萌發的情況,互相交流,得出結論。

三、種子的萌發過程:

胚根→根

胚軸→一連接根和莖的那段

胚芽→莖和葉

方案一:結合實驗觀察,自學看書,小組之間交流,描述萌發的過程,互相補充。

方案二:觀察動態展示菜豆種子萌發長出根、莖葉的過程的CAI課件,并描述歸納。

290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岸电电源-60HZ变频电源-大功率变频电源-济南诚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代理记账费用-公司注销需要多久-公司变更监事_杭州福道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河北凯普威医疗器材有限公司,高档轮椅系列,推车系列,座厕椅系列,协步椅系列,拐扙系列,卫浴系列 | 搪瓷搅拌器,搪玻璃搅拌器,搪玻璃冷凝器_厂家-淄博越宏化工设备 | 温州中研白癜风专科_温州治疗白癜风_温州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_温州哪里治疗白癜风 | 东莞办公家具厂家直销-美鑫【免费3D效果图】全国办公桌/会议桌定制 | 水冷式工业冷水机组_风冷式工业冷水机_水冷螺杆冷冻机组-深圳市普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欧景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无锡欧景装饰官网| 超细粉碎机|超微气流磨|气流分级机|粉体改性设备|超微粉碎设备-山东埃尔派粉碎机厂家 | 针焰试验仪,灼热丝试验仪,漏电起痕试验仪,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 - 苏州亚诺天下仪器有限公司 | Akribis直线电机_直线模组_力矩电机_直线电机平台|雅科贝思Akribis-杭州摩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云南丰泰挖掘机修理厂-挖掘机维修,翻新,再制造的大型企业-云南丰泰工程机械维修有限公司 | 交通信号灯生产厂家_红绿灯厂家_电子警察监控杆_标志杆厂家-沃霖电子科技 | 课件导航网_ppt课件_课件模板_课件下载_最新课件资源分享发布平台 | 口信网(kousing.com) - 行业资讯_行业展会_行业培训_行业资料 | 2025黄道吉日查询、吉时查询、老黄历查询平台- 黄道吉日查询网 | 天坛家具官网| 书信之家_书信标准模板范文大全 最新范文网_实用的精品范文美文网 | 厦门ISO认证|厦门ISO9001认证|厦门ISO14001认证|厦门ISO45001认证-艾索咨询专注ISO认证行业 | 螺杆真空泵_耐腐蚀螺杆真空泵_水环真空泵_真空机组_烟台真空泵-烟台斯凯威真空 | 小型高低温循环试验箱-可程式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东莞市拓德环境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 Trimos测长机_测高仪_TESA_mahr,WYLER水平仪,PWB对刀仪-德瑞华测量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不锈钢钢格栅板_热浸锌钢格板_镀锌钢格栅板_钢格栅盖板-格美瑞 | 二维运动混料机,加热型混料机,干粉混料机-南京腾阳干燥设备厂 | 【黄页88网】-B2B电子商务平台,b2b平台免费发布信息网 | 气力输送设备_料封泵_仓泵_散装机_气化板_压力释放阀-河南锐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江门流水线|江门工作台|江门市伟涛行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杭州中央空调维修_冷却塔/新风机柜/热水器/锅炉除垢清洗_除垢剂_风机盘管_冷凝器清洗-杭州亿诺能源有限公司 | sus630/303cu不锈钢棒,440C/430F/17-4ph不锈钢研磨棒-江苏德镍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万能试验机_液压拉力试验机_冲击疲劳试验机_材料试验机厂家-济南众标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电地暖-电采暖-发热膜-石墨烯电热膜品牌加盟-暖季地暖厂家 | 流变仪-热分析联用仪-热膨胀仪厂家-耐驰科学仪器商贸 | 全自动过滤器_反冲洗过滤器_自清洗过滤器_量子除垢环_量子环除垢_量子除垢 - 安士睿(北京)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 120kv/2mA直流高压发生器-60kv/2mA-30kva/50kv工频耐压试验装置-旭明电工 | C形臂_动态平板DR_动态平板胃肠机生产厂家制造商-普爱医疗 | 哈希PC1R1A,哈希CA9300,哈希SC4500-上海鑫嵩实业有限公司 | 注浆压力变送器-高温熔体传感器-矿用压力传感器|ZHYQ朝辉 | 三佳互联一站式网站建设服务|网站开发|网站设计|网站搭建服务商 赛默飞Thermo veritiproPCR仪|ProFlex3 x 32PCR系统|Countess3细胞计数仪|371|3111二氧化碳培养箱|Mirco17R|Mirco21R离心机|仟诺生物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_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不卡_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AV_精品一区美女视频_日韩黄色性爱一级视频_日本五十路人妻斩_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4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四区_国产小萍萍挤奶喷奶水_亚洲另类精品无码在线一区 | 合肥通道闸-安徽车牌识别-人脸识别系统厂家-安徽熵控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会议会展活动拍摄_年会庆典演出跟拍_摄影摄像直播-艾木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