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中班藝術領域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幼兒中班藝術領域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幼兒中班藝術領域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觀察的基礎上,能用語言表達出菊花的顏色和特征。
2、引導幼兒自主的選擇材料,制作菊花。
3、激勵幼兒積極主動展示自己,喜歡與人分享交流。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菊花的圖片,各種制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菊花,講出其顏色及特征。
菊花的花瓣是什么形狀?它像什么?是什么顏色?
二、觀看圖片《美麗的菊花》,邊看邊說說菊花像什么?它的花瓣是什么形狀?
1、了解菊花的用途。
可以讓人觀賞,美化環境;可以做清涼飲料,泡茶喝;菊花的香味能解決頭痛……
2、自主選擇材料、制作美麗的菊花。
菊花可以美化我們的環境,使我們的生活增添美,今天我們也來開個菊花展,討論:用什么材料制作菊花?
彩塑、剪貼、棉簽水彩畫、蠟筆畫。師介紹刮蠟畫的方法。(可以用泥工筆在刮蠟紙上刮出菊花的樣子
三、幼兒活動,教師指導引導幼兒用不同材料制作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菊花。
四、請幼兒將自己完成的作品貼在版面上。
(1)同伴間互相介紹作品。
(2)尋找你喜歡的作品、并講出理由。
幼兒中班藝術領域教案2
活動目標:
能認真觀察一盆花,并用寫生的方法大膽表現自己的觀察結果。
活動準備:
一盆花,白紙和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盆花,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盆花,看看它的葉子是什么形狀的、花是什么顏色的。
2.組織幼兒觀看放在桌子上的盆花。
(二)組織幼兒回憶剛剛觀察過的花。
1.請幼兒來說說自己剛剛看到的花。
(1)師:剛剛小朋友都觀察了這盆花,現在請個小朋友說說它的葉子是什么形狀的?花兒是什么顏色的?(個別幼兒回答)
(2)師:這盆花的葉子是半橢圓形的,花是黃色的。
2.引導幼兒說出花的組成部分:莖、葉、花。
(1)師:那這盆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個別幼兒回答)
(2)師:對了,這盆花是由莖、葉、花組成的,下面還有一個花盆。
(三)教師示范畫出莖、葉、花。
教師示范使用油畫棒畫的方法。
(1)師:這盆花很漂亮,老師想把它畫下來,在畫的時候先畫花盆、然后畫花,再畫莖,最后畫葉子。(教師邊示范邊講解)
(2)師:一盆漂亮的花畫好了,我們還可以裝飾一下花盆。
(四)幼兒自由畫畫,老師指導。
1.操作要求。
師:等一下老師也請小朋友來畫這盆花,但畫畫前老師有幾點要求,你要把你看到的這盆花畫下來;在畫畫的時候要安靜,保持桌面衣服、畫面的干凈整潔;有困難的小朋友可以舉手請老師幫忙;畫好后拿給老師。
2.幼兒自由作畫,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按順序畫出花莖、葉子、花朵。
3.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五)作品展示。
1.師:小朋友們都畫了這盆花,現在請小朋友說說哪張畫的最像,哪里像?
2.師:小朋友說這張像,因為葉子畫的很像。老師覺得這張畫的很像,花的顏色和這盆花一樣,葉子也是半橢圓形的,莖長長的。(根據幼兒作畫的情況進行小結)
3.師:今天我們畫了這盆花,小朋友回家后要是看到漂亮的花也可以畫下來。
(六)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在玩區域時可以繼續畫。
幼兒中班藝術領域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知6/8拍節奏的音樂,初步了解樂曲優美、抒情的性質。
2.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曲調,并學會演唱。
3.嘗試根據歌詞內容逐句創編動作,體驗與同伴邊唱邊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蝴蝶找花》ppt課件。
2.電腦上配套《蝴蝶找花》音樂。
3.幼兒坐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歌曲名稱。
1.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
2.提問:春天來了,誰飛來了?(蝴蝶)
3.蝴蝶最喜歡找誰做朋友?(花)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蝴蝶找花》。
二、學唱歌曲《蝴蝶找花》。
1.電腦上放《蝴蝶找花》音樂,請小朋友欣賞歌曲一遍,讓幼兒初步熟悉曲調。
幼兒聽完歌曲后提問: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覺?(很優美、很抒情)你覺得是幾拍子的歌曲?(三拍子)其實這首歌曲是六拍子的歌曲,每個小節有六拍。
2.教師邊演示《蝴蝶找花》ppt課件,邊示范演唱歌曲一遍,以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你從歌曲里聽到了什么?幼兒說到哪句,就點擊出示那張ppt圖片。最后集體邊看ppt圖片邊完整朗讀歌詞。
3.幼兒分句學唱歌曲,重點練習第三句相同音樂的連續唱法(如555,666)和第三句最后一拍的附點音符等。
4.幼兒隨鋼琴音樂跟著老師完整演唱歌曲。
5.幼兒隨鋼琴音樂集體完整有表情演唱歌曲。
我們以前學過三拍子的歌曲,三拍子的節奏特點是強弱弱,老師出示六拍子節奏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六拍子節奏特點是強弱弱次強弱弱。幼兒與老師嘗試根據節奏特點有表情演唱歌曲。
6.幼兒隨電腦上配套《蝴蝶找花》音樂邊打節奏邊演唱歌曲。
三、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逐句創編動作,體驗與同伴邊唱邊表演的快樂。
1.啟發幼兒逐句自由創編,誰創編的動作好,其他幼兒跟著一起學習。
2.幼兒將動作與歌曲匹配完整表演唱。
四、活動結束。
今天小朋友都很聰明,學會了演唱歌曲《蝴蝶找花》,學會了演唱歌曲,以后我們再學習《蝴蝶找花》的音樂游戲。
課后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在物質方面的準備有創設春天小花園的情景蝴蝶胸貼,讓孩子充分感受音樂形象,使抽象的音樂內容變成有形、有情的生活情景。活動的第一環節我讓幼兒都變成一只小蝴蝶飛到花園里,幼兒在聽第一遍音樂的時候,我讓幼兒猜小蝴蝶在音樂里做了些什么,都飛到了什么地方?幼兒在我的神秘口吻的帶動下認真地去聽,去想象,因此在聽完之后幼兒能踴躍舉手發言,在接下來的環節,先讓幼兒理解樂曲結構,然后讓幼兒用拍手的方法打節奏。我看幼兒基本了解了音樂的結構,就讓幼兒變成一朵小花,可以有各種各樣的造型,然后老師扮演蝴蝶,一起跟著音樂游戲。最后我讓幼兒分別扮演花和蝴蝶聽音樂表演,并且強調蝴蝶一定要在花兒們說完:“蝴蝶蝴蝶真美麗,飛到東,飛到西,快快飛到我這里,快快飛到我這里。”這句話之后才能停在花身邊;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到了與同伴游戲的快樂。但是,我活動中,我沒有強調蝴蝶飛舞動作的多樣性,花朵的造型也不豐富,導致蝴蝶們飛舞的動作和花朵的造型都大同小異。通過本次教學實踐并且聆聽了教研老師們的點評后,我也深深感受到要上好一個集體活動不僅要深入鉆研教材,更要心中裝著幼兒,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活動內容,根據幼兒的實際水平組織教學,要真正確立以“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如進行好一個活動首先要來源于幼兒,幼兒要有生活經驗和興趣,如果脫離了幼兒進行一個活動,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其次,活動的準備中幼兒要有生活經驗的準備。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老師要作到師幼互動,生生互動。而在活動中要注重情感的激發,如創造力,想象力,或是成功,快樂等情感,因為情感的目標對幼兒更有長遠的價值。
幼兒中班藝術領域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唱問答式歌曲,用動作大膽表現歌曲資料。
2、了解動物尾巴的特征。
3、激發幼兒對動物尾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活動準備:課件《誰的尾巴看》音樂,動物頭飾及相應的尾巴若干,找朋友音樂,游戲音樂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
1、師彈"誰的尾巴看"音樂,幼兒隨音樂唱"啦"或"啊"的音
2、復習歌曲《小動物怎樣過冬》
二、欣賞歌曲,感受問答式歌曲簡單歡快的情緒。
1、看課件欣賞歌曲提問:歌里唱了哪些小動物,并學學它們尾巴的樣貌。
2、發現歌曲中問答式的歌曲特點:引導幼兒聽辯出歌曲那幾句歌詞是提問的,哪幾句歌詞是回答的。
評:透過完整的欣賞,讓幼兒對歌曲產生濃厚的興趣,熟悉歌曲旋律,初步了解節歌曲所表達的意思。孩子們聽后思維很活躍,把歌里唱的所有小動物都說上來了,也運用已有經驗,表現了他們尾巴的樣貌。對問答式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學唱歌詞,表演唱歌曲
1、游戲:找尾巴出示貼有猴子、兔子、小松鼠、鴨子、公雞、孔雀及它們的尾巴貼絨的黑板,師引導:小動物們遇到大麻煩了,他們找不到自己的尾巴了,你們愿意幫忙他們嗎?
幼兒操作:將相應的尾巴貼到小動物身邊。
2、問答式的學歌詞老師問一句,孩子答一句,如師說"誰的尾巴長"幼答"猴子尾巴長";老師三句三句問,幼兒三句三句答。
3、群眾跟音樂唱歌曲師引導:小朋友把小動物還有他們尾巴的特征都記住了,那就讓我們一齊跟音樂來唱一唱歌曲《誰的尾巴看》吧指導幼兒演唱休止符前面的音符時要收的果斷
4、和幼兒一齊創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5、幼兒自選頭飾及相應的尾巴戴好,隨音樂"找朋友"找到自己的同伴站一齊,圍成圓圈來表演歌曲。表演時,唱到誰,誰就走到圈里扭扭小__,晃晃小尾巴。
評:幼兒看著貼絨圖片和搞笑的問答形式學習歌詞,在隨音樂演唱時,孩子們都能很熟練的大聲唱歌詞,表演時也很活躍,主動創編動作大方表演,收到了很好的互動效果。
四、游戲揪尾巴,鞏固幼兒對尾巴的認識
師:我們來玩個揪尾巴游戲吧,每個小朋友從別人背后揪一條尾巴,然后快速跑回做位好嗎?
幼兒隨音樂玩揪尾巴
評:幼兒快樂地玩著游戲,揪到尾巴的小朋友快速跑回座位,高興地舉著戰利品。然后請孩子們說自己拿的是什么小動物的尾巴。
五、引導幼兒根據動物尾巴特征自編歌詞演唱,啟發幼兒對動物尾巴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1、師:你還明白哪些動物有尾巴,是什么樣的,怎樣明白的?
2、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動物尾巴的特征自編歌詞演唱。如(誰的尾巴像小板凳,啄木鳥的尾巴像小板凳。誰的尾巴像最搞笑?袋鼠的尾巴最搞笑,烏龜的尾巴最搞笑)等。
小結:不同的小動物有著不同的尾巴,請小朋友說說還明白哪些動物的尾巴,來和大家分享。
六、結束
1、畫尾巴師繪畫一些小動物,幼兒添畫尾巴
2、尾巴配對幼兒可將動物和尾巴配對,也可將特征相似的尾巴放一齊
3、唱尾巴
4、幼兒戴頭飾自由表演唱歌曲
幼兒中班藝術領域教案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自然物有節奏地模擬故事中的聲響。
2、與同伴一起表演故事,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
2、音塊、蛙鳴筒(教師準備);盒子、布、塑料袋、玩具聽診器、玩具沙球、眼鏡盒、黃豆罐子、望遠鏡、喜蛋(幼兒準備)。
活動過程:
一、觀看圖片,與幼兒一起回憶《沙啦沙啦》
提問:故事里小熊遇到了幾個小動物?
第一個遇到了誰,聽到的是什么聲音?
第二個遇到了誰,聽到了什么聲音?
第三個遇到了誰,聽到了什么聲音?
二、幼兒和老師一起配合講故事
選擇各種自然物學一學故事里出現的聲響。
三、幼兒為故事配音
幼兒玩為故事配音的游戲。
幼兒分成四組,每組嘗試為一個動物配音,仔細聽故事,適時請為故事里出現的聲音配上相似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