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藝術教案大全集
藝術是廣泛的人類活動(或其產品),涉及創造性的想象力,旨在表達技術熟練程度、美感、情感力量或概念 觀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中班藝術教案大全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藝術教案大全集1
活動目標:
1、欣賞冰裂花瓶,感受工藝品的藝術美。
2、探索嘗試用廢棄物蛋殼進行拼貼裝飾畫創作。
3、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一、故事導入,引出冰裂花瓶。
1、提問:小花瓶為什么不能參加冰裂國的舞會呢?
2、引導幼兒觀察冰裂花紋的特點。
3、教師小結:冰裂紋就像是冰破裂,裂片層疊無規則,有立體感。
二、老師講解所需材料
三、老師講解并示范制作步驟
1、首先需要將小朋友畫的花瓶用膠水粘貼在黑卡紙上。(強調膠水涂在花瓶的反面,以及花瓶粘貼的位置和用排筆的方法)
2、在花瓶上刷膠水,用蛋殼掰開粘貼在花瓶上作裝飾。(此步驟強調蛋殼的正反,粘貼時越密越好看。刷膠水不能一次性刷完,刷一部分貼完再刷)
四、拓印花朵
1、提問:小花瓶的冰裂衣做好了,怎樣才能更漂亮?
2、簡單介紹廢棄物菜根等。
3、示范方法:用干凈的排筆蘸上顏料,刷在菜根的橫截面上,再拓印在花瓶的上方。(花朵顏色及位置根據幼兒喜好自己創作)
五、延伸:請幼兒去美工區開動腦筋想想還能用什么方法把花瓶裝扮的更漂亮呢?
反思
這節微課主要是讓孩子們在認識冰裂花紋的基礎上,學習用蛋殼粘貼花瓶并感受美工活動的樂趣。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引入動畫小故事,一是激發幼兒的興趣,二是讓幼兒從中了解什么是冰裂。知道冰裂紋的特點后用易碎的蛋殼粘貼在花瓶上做出冰裂衣。孩子們對粘貼蛋殼—為花瓶寶寶做冰裂衣,興趣很高,操作部分完成的很好。花朵的拓印作為一個拓展環節,為孩子們探索更多的花瓶裝飾的方法打開了思路。本節活動,孩子們興趣濃厚,目標達成度高。不足的是我應在引入冰裂的部分多出示些冰裂紋的藝術品,豐富幼兒的經驗,從而使他們更深入的感受冰裂工藝品的美。
中班藝術教案大全集2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設計意圖: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到處都生機勃勃。歌唱活動《春天》是中班教材上的音樂作品。這首歌曲旋律優美,內容淺顯易懂,向我們描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不僅能豐富幼兒的詞匯,還能調動幼兒的感性經驗。結構較工整,易于幼兒創編。
本次活動,我將重點放在用歌聲、肢體動作、表情等引導幼兒欣賞、感受旋律的優美。在環節設計中,我改變以往先記憶歌詞內容再學唱歌曲的模式,讓幼兒從欣賞、感受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哼唱歌曲。在引導幼兒由弱到強唱“啦”這個難點上,我用動作提示法引導幼兒用歌聲由輕到響表現歌唱春天時越來越高興的心情。通過圖片提示,喚起幼兒的已有經驗,為后面的創編作鋪墊。幼兒根據歌曲圖譜演唱,然后相互交換操作圖片替換前兩句歌詞的方式進行創編,增強了趣味性,也讓幼兒進一步體會這首樂曲的意境美。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旋律,并學會用優美的聲音演唱。
2.感受三拍子音樂的節奏,萌發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3.會用自己理解的內容創編歌詞,體驗創編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背景圖一張,植物圖片(迎春花、梨花、紫荊花、梅花、柳樹、小草)動物圖片(蜜蜂、蝴蝶、燕子、小魚、小雞、蝌蚪)若干,音樂磁帶。
2.學具:春天歌曲的圖片每人一張,其中每張上前兩張圖片(梅花、蜜蜂、迎春花、蝌蚪、小草、蝴蝶)可以自由替換。
活動過程:
1.提問導入
師:美麗的春天悄悄來了,春天的天氣怎樣?花兒有什么變化?草、樹有什么變化?哪些小動物飛來了?是啊,春天多美好,我們一起用歌聲來歌唱這美好的春天。(析:開放的提問能激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而且直接、有效地導人了課題。)
2.學唱歌曲
(1)感受樂曲
教師坐下來清唱示范(投入、身體搖晃、看小朋友)。
師: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樣的感覺,這是一首什么樣的歌曲?是溫柔優美的還是歡快熱烈的?
(小朋友不能回答)我們再來聽一聽這是一首什么樣的歌曲。
(小朋友能回答)這樣優美的歌曲我該怎么樣唱呢?我再來試一試。
第二遍范唱(邀請鋼琴伴奏,注意眼神、表情)。
師:現在你感覺這是一首什么樣的歌曲?(引導說出溫柔、優美、舒緩、輕輕等)
第三遍范唱:這樣優美的歌曲中到底唱了什么呢?我們再來聽一聽。
(析:教師配合歌曲的性質,通過自己的眼神、表情、動作營造意境來范唱,幼兒就容易聯想到用溫柔、優美、舒緩、輕輕等表現歌曲性質的詞語表達自己對歌曲的感受。)
(2)理解歌詞
師:你聽到什么了?還聽到什么了?(回黑板、出示背景、先解釋再貼圖、伴隨動作)
啦:這就是在歌唱美好的春天啊。(唱)
小燕子:對,溫暖的春天來到了,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唱)
柳樹:楊柳樹發芽了,在春風的吹拂下隨著春風飄呀飄。(唱)
太陽:春天的太陽照在身上給人感覺怎樣?是呀,春天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真舒服啊!春天的陽光多溫暖啊!
多美好:什么多美好啊?祖國的春天多美好啊!
(沒人舉手:我們再來聽一聽,除了這些還有什么?)
第四遍范唱
師:小朋友聽的真仔細,看美麗的春天來到了。
第五遍范唱(指著圖唱)。
(析:教師及時根據幼兒的回答作出反饋,能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含義,體會春天美好的景象。教師根據幼兒反應而調整的五次范唱給幼兒充分感受、欣賞的機會,為下一步學唱作了鋪墊。)
(3)學唱歌曲,學習歌曲的表現方法(脫離黑板圖片,加入動作)。
第一遍學唱:你們愿意來唱唱美麗的春天嗎?讓我們一起來歌唱這美好的春天吧。
第二遍學唱:我們剛才說過這是一首什么樣的歌曲?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演唱,是輕柔的還是快速的?對優美的歌曲就要用優美的聲音來演唱,讓我們一起用輕輕的、溫柔的、優美的聲音來演唱吧。
分析重難點:看到這么美好的春天你的心情怎樣?怎樣用歌聲來表現越來越開心的心情呢?請你仔細聽一聽(唱啦)是的我們應該從輕輕的唱到越來越響亮,我們一起來試試。
完整演唱。
師:小朋友唱的真好,讓我們一起用優美的聲音完整的演唱。
師:誰愿意到前面來唱一唱?女孩優先,愿意上來唱的小朋友找一個空地方(拍手表揚:你們真大膽真勇敢,把歌曲柔柔的、優美的意境唱出來了)
哪些男孩也愿意到前面來唱一唱呢?(拍手表揚:你們還會加人優美的動作,唱的也很連貫)(析:通過前面的欣賞、感受,有些幼兒已經迫不及待要跟唱了。該部分是整個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啦”就是在歌唱美好的春天,此時教師通過動作提示分析樂曲中由強到弱的變化,幼兒就知道歌唱時聲音應該由低到高,注意演唱的方式。)
3.創編歌詞
(1)教師示范:春天是一個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季節,除了青青的楊柳,哪些花兒也有變化了呢?_的花開放了?春天還有哪些小動物也飛來了?這就是我們創編的一首新歌《春天》,我們一起來唱一唱(指圖)
(2)幼兒創編:春天除了有美麗的_,小小的_,還有許多變化呢,我們都可以把他們唱到歌里去。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很多小圖片,這是什么?(唱:紅紅的梅花開放了,小小的蝴蝶飛來了)我們一起來把我們創編的歌曲唱一唱(指圖唱完)。請小朋友相互交換前兩句歌詞的小圖片一起商量創編,唱一唱。
(析:該部分是對幼兒的一個挑戰。幼兒嘗試根據歌曲設計的操作圖唱一唱,然后相互交換小圖片,創編前兩句歌詞,不但可以遷移新的經驗,還能進一步激發幼兒再創造的愿望。教師這樣的設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降低創編難度,幼兒可以把握,也增加了演唱的趣味性。)
中班藝術教案大全集3
活動目標:
1、體驗洗澡的快樂,養成愛洗澡的習慣。
2、能夠大膽想像,創編洗澡的舞蹈動作,并能隨音樂表演。
活動準備:
浴花、浴盆、玩具娃娃若干、歌曲《我愛洗澡》音樂等。
活動過程:
在《我愛洗澡》音樂的伴奏下進入活動場地。教師提問:這首歌曲好聽嗎?歌曲叫什么名字?小朋友喜歡洗澡嗎?在家里誰幫你洗澡?我們扮演爸爸媽媽給小娃娃洗澡吧!
一、幼兒扮演爸爸媽媽給娃娃洗澡,充分激發幼兒洗澡的興趣,教育孩子養成愛洗澡的習慣。
1、幼兒自由分組給娃娃洗澡,教師巡視指導。(充分調動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感受洗澡的快樂,體驗爸爸媽媽給自己洗澡的辛苦。)
2、通過提問、談話的形式,幫助幼兒了解洗澡的好處,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父母、養成愛洗澡的習慣。
(1)教師提問:你用什么給娃娃洗澡啊?(鼓勵幼兒說出各種洗澡用具)
(2)為什么要給娃娃洗澡啊?洗澡有什么好處啊?(教育幼兒養成愛洗澡的習慣。)
(3)你是怎樣給娃娃洗澡的?(將剛才的經驗進行總結、遷移,為下一步創編動作做鋪墊。)
(以上三個問題,充分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給幼兒提供了表達、表現的機會。)
(4)教師小結,父母給自己洗澡很辛苦,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父母。師幼一起把娃娃送回家。
二、鼓勵幼兒大膽創編洗澡動作。
1、幼兒隨音樂自己創編動作。孩子們創編時教師及時指導、表揚,讓孩子展示自己創編的動作,從而體驗創編洗澡舞的快樂。
2、教師把幼兒的創編動作進行提煉、整理。
我們把這些動作連起來就是一個好看的舞蹈,讓我們一起試一試!教師與幼兒完整表演舞蹈。
三、教師表演舞蹈,幼兒欣賞。(通過欣賞,再次激發幼兒創編舞蹈和表演舞蹈的興趣和欲望。)
四、師幼共同表演舞蹈,進一步體驗洗澡的快樂。
1、師幼圍成圓圈,變成一個大浴盆,集體表演舞蹈。(為下面分角色在浴盆里表演做鋪墊)
2、洗澡時后背夠不著怎么辦?引導幼兒互相合作、互相幫助。
3、分角色進行表演。
我們一起來分角色表演吧!請小朋友們自由分組,一個小朋友來做水龍頭,其他的小朋友來表演洗澡。(再次體驗洗澡的快樂,及培養幼兒互相幫助、分組合作的良好品質。)
4、講衛生、勤洗澡,天天快樂身體好!師幼一起把浴盆送回家,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在音樂區投放音樂及洗澡的表演道具,供幼兒繼續表演練習,進一步提高表現能力,充分體驗洗澡的快樂。
中班藝術教案大全集4
設計意圖:
童年原本就是個多夢的季節,孩子就是那情感的王子,他們對學習,對生活,對理想,對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都充滿了太多太多夢幻般美好的期待。從最初的觀看別人放風箏到自己動手制作簡單的紙風箏,再逐步加深難度制作塑料袋風箏,簡單的風箏制作已經滿足不了幼兒的需要,因此,此次活動在幼兒已有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材料,為孩子們提供了與以往不同的實踐體驗機會。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美麗的風箏,了解風箏的簡單構造。
2、學習為圖形糊上直線形或弧線形骨架,選擇各色彩紙自主裝飾風箏面,制成風箏。
3、體驗放飛風箏的樂趣,獲得成功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廢舊材料: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舊報紙若干
直線形或弧行形骨架若干(可使用包裝帶或者竹篾)
各色彩紙、飄帶、線若干
輔助工具:剪刀、漿糊、牙簽、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欣賞美麗的風箏,了解風箏制作材料的多樣性。
今天,老師請大家一起參觀風箏展,你們開心嗎?
提出要求:仔細觀察,會發現。把風箏的秘密找出來!
你看到的是些什么風箏呀?他們是用什么做的?
二、談話,共同探索了解風箏的簡單構造,激發幼兒制作風箏的愿望。
1、風箏后面有個硬硬的是什么呀?(介紹骨架、風箏面)
2、我們放風箏是手里牽著的是什么呀?(介紹線和飄帶)
3、你們想不想也來做個有骨架的風箏呀?
三、幼兒嘗試
1、出示三角形風箏面和骨架,引導幼兒理解虛線的作用,提問:怎樣才能讓風箏面和骨架牢牢得糊在一起呢?(一幼兒嘗試為三角形風箏面糊上骨架。)
2、出示圓形風箏面,引導幼兒理解實線的作用,提問:圓形的風箏面該選擇什么樣的骨架呢?
3、幼兒介紹為三角形風箏面糊骨架的經驗。
糊好后,我們就可以開始幫它打扮了,你想做什么風箏就可以把它打扮成什么樣。
四、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1、引導幼兒探索利用已有小工具為風箏穿線的方法。
2、提醒幼兒最后別忘了幫風箏裝上線和飄帶。
五、幼兒互相講評作品。
1、同伴之間相互介紹,交流制作經驗。
2、把自己的風箏展示給客人老師看,向客人老師介紹自己的作品。
延伸活動:
帶領幼兒到小山坡上去放風箏,比比誰的風箏飛得高!
中班藝術教案大全集5
設計意圖
傾聽、欣賞音樂對中班的孩子來說是較少接觸到的,有一定的難度,幼兒園的音樂欣賞應當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利用各種幼兒感興趣的方式幫助他們感知、體驗。我選擇了世界名曲《加速度圓舞曲》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設計了中班的本次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歡快、流暢的音樂風格,用圖譜來記錄動作
2、借助故事情境來想象,體驗傾聽、辨析、互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學習看圖譜做動作。
活動準備
人手一個魔法棒,一張毛巾,音樂《加速度圓舞曲》。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在一個大森林里,生活著一群無憂無慮、快樂的藍精靈,藍精靈住在自己村子里,可是,在森林深處的城堡里住著一個邪惡的巫師格格巫,他整天策劃著怎樣找到精靈村,活捉藍精靈們。藍精靈們當然不會坐以待斃,藍精靈運用自己的智慧和格格巫展開了斗爭。這群藍精靈可神氣了,它們會變魔法許愿瓶,攪呀攪呀,再抓一點魔法在里面,然后一起許愿,用強大的魔法打倒格格巫。
――你們會變魔法嗎?
2、情景貫穿,感受旋律。
――今天你們也化成一群斗智斗勇的藍精靈們,一起來學一學新的魔法來把格格巫打倒,藍精靈把這個魔法配方藏到了音樂中,我們一起去聽一聽。
(老師完整的跟音樂做一遍,幼兒觀看欣賞)
――我在變魔法的時候都做了哪些動作呢?(與幼兒一起回憶)
點一點、攪一攪、抓一抓、搖一搖。
――今天藍精靈把魔法瓶到了也這里,看,這是什么?(魔法瓶)里面有什么?(水)對,這就是藍精靈的魔法瓶,悄悄告訴你們這個瓶子它才是打倒格格巫的厲害武器。你們想不想看到底是怎樣變魔法的嗎?
老師用有顏料的瓶子表演一遍,幼兒空手表演。
――魔法瓶怎樣啦?變成了什么顏色?原來藍精靈的魔法瓶要變出顏色才可以打倒格格巫。
3、圖譜記錄音樂。
――現在我和你們一起聽音樂把這個魔法配方找出來記錄下來。(邊聽音樂邊寫譜子)
――看一看哪個圖譜代表哪個動作?
(點一點)
@(攪一攪)
3(左右輕抖)
?(看變顏色沒有)
曲線(從上往下搖快一點)
――我們一起來完整跟著音樂看圖譜變魔法吧!
(老師帶領幼兒跟音樂完整做一遍)
4、魔法游戲,深入感知。
第一次,師幼共同聽音樂變魔法,提供瓶子
――哦,藍精靈們都學會了魔法配方,太棒了,你們想不想變魔法打倒格格巫?現在把魔法瓶交到你們的手中,開始變魔法吧……
――魔法變好了,藍精靈們看一看魔法練好了嗎?
――咦,為什么魔法沒有變出來呢?(魔法不夠),魔術師變魔術的時候為了神秘是不是用布擋住才變出來的?(是)藍精靈變魔法時,也要用毛巾把瓶子蓋住才可以變出來。
第二次,師幼共同聽音樂變魔法
――現在我要把你們的瓶子收起來對它施魔法,這樣魔法就更強大。
――藍精靈們把眼睛閉上,我要開始施魔法啦!嘛米嘛米,轟……
(教師換有顏料的瓶子發給他們)
藍精靈們大家一起許一個愿望吧:打倒格格巫吧。
――揭開毛巾看一看魔法變好沒有?哇,都變好了
――經過藍精靈們的魔法許愿瓶,我們一起把格格巫打倒了。耶!
――藍精靈的魔法音樂叫《加速度圓舞曲》,有了這個魔法音樂和配方我們可以變出許許多多的魔法,格格巫再也不敢踏進我們的精靈村啦。
5、結束
播放《藍精靈歌曲》和幼兒一起跳舞走出教室。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環節清晰,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由情境引入到學習秘方,到第一次變不出顏色,到再學秘方到變出顏色,最后到師生互動一起變魔法。設計思路非常清晰,幼兒容易接受。在圖譜的表達方面也跟音樂結合的很好,充分反映了音樂的表現,使原本抽象的音樂躍然紙上,更加吸引幼兒,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