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四年級 >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時間: 新華 四年級

教案中的教學目標應該清晰明確,具體可行,并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優秀的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應該是怎樣的?快來學習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的撰寫技巧,跟著小編一起來參考!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1

課題

小數加法和減法

課型

新課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逛超市”,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

2、通過感受生活,讓學生明確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探求科學、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師生教學互動過程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創設情境:超市購物

出示幾件物品的標價

鋼筆、筆記本、講義夾、記號筆、書包、鉛筆盒、美工刀………

2、根據自己的需要挑其中兩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

先列出算式。

根據自己的喜好列出算式,并嘗試計算

二、新授

1、你會用豎式計算嗎?先把豎式寫下來,列舉部分同學的豎式你們覺得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要求學生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讓學生試著計算一下還是剛才的.幾位同學上去板演。逐個點評,糾正計算中的一些問題。

2、小結加法的計算法則。

3、同桌的兩人比較一下,誰用的錢多些?多多少用什么方法去求?先列式并列出豎式你會計算嗎?要注意些什么?試著計算出來,并投影一些同學的計算。逐個點評,表揚做得較好的同學。

4、小結減法的計算法則。

5、歸納小結

比較整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的相同點和比整數加減法更需注意的地方:

都要數位對齊,都要從低位算起;

計算小數加減法需要把小數點對齊后再算,最后在得數里還要對齊小數點并點上小數點。

組織學生再進行交流。

提醒:和或差小數部分末尾有0的,要去掉0把結果化簡。

根據同桌實際情況列出算式,并嘗試計算

三、練習

四、總結

五、課堂作業

六、延伸

1、你們同桌兩人一共用了多少元?交流一下計算結果。

2、你買的兩樣東西價錢一樣嗎?哪種多些,多多少?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寫出來。

3、誰最會花錢,花了多少?誰用得最少?他們倆相差多少元?

4、每個同學如果都有10元錢,售貨員還應找回你多少元?

5、完成”練一練”的第1題

讓學生先說計算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

6、完成”練一練”的第2題

先找出錯在哪里,把錯誤的地方改正過來

7、做49頁試一試題目

讓學生觀察與例2中的計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啟發學生利用例2的計算經驗先獨立完成這里的計算,再小組內交流。

8、完成49頁”練一練”的第1題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收獲?你認為自己學得怎么樣?

練習八第2題

談話:同學們還可以根據例1提供的信息,再解決一些用小數加、減法計算的數學問題。

同桌交流

幾位學生上去板演,集體訂正。

學生練習,集體訂正。

先獨立完成,再小組內交流。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2

教學內容:蘇教國標本五年級上冊P40~41例1及練習六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系,初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運用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增強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并解決新問題的意識,不斷體驗成功的樂趣。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學習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相同單位要對齊”的道理。

教學流程:

一、情景引入

1、情境:開學前,同學們都要去商店買一些學習用品。(出示情境圖)你能從中獲得哪些信息?

2、信息:一枝鋼筆16元,一個計算器138元,一本筆記本3.4元,一個講義夾4.75元。

3、問題: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只用一步計算的加減法數學問題嗎?并請說出算式。

4、復習:同學們問題意識很強,提出了很多問題,老師從中選擇了一些,138+16,4.75+3.4,4.75-3.4,138-4.75,哪道算式我們已會列豎式計算了?誰來試試。(生板演)請其他同學注意觀察,他是怎樣列豎式的?他做得對嗎?(板演者介紹方法)你是怎樣列豎式的呢?(強調: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

5、揭題:同學們整數加減法學得很扎實,剩下的三題都涉及到小數,今天我們就研究這樣的計算,給個恰當的課題。(板書:小數加法和減法)

二、感知體驗

1、教學4.75+3.4

嘗試練習:我們先討論4.75+3.4,行嗎?你會用豎式計算嗎?算之前,先估一估結果是多少。(學生嘗試練習,教師巡視。)

比較分析:(教師展示學生的做法,估計有三種)

引導質疑:同一道題,怎么可能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會不會算錯了,回頭檢查計算過程。小組內交流一下,你認為哪種做法正確,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嗎?

互動交流:⑴辯一辯:說出你的答案對錯的理由,預設方案:估算,轉化成整數計算,小數的意義等。

⑵比一比:對比算式,豎式不同在哪?你認為哪種豎式對了,哪種錯了,為什么?

⑶想一想:②③兩種列式方法,可能是怎樣想的?與整數加法列式有矛盾嗎?(在學生不同的“算法”比較中,突出“相同數位對齊,相同的計數單位才能相加,小數點需要對齊”的算理。)

正確算法:現在小數加法列豎式計算你會了嗎?請②或③做法的同學說給老師板演,教師注意提醒學生用直尺打上橫線。

歸納算理:小數加法是怎樣計算的?(1~2名同學用自己的語言敘述)

實踐體驗:如果把3.4改成3.45,你會算嗎?算之前還是先估一估計算的結果。展示兩種做法,提醒學生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對結果進行化簡。

2、教學4.75-3.4

嘗試練習:你能象計算小數加法一樣列豎式算4.75-3.4嗎?先估計一下,差大約是多少?再試試看。(嘗試練習,板演)做好的同學小組內交流計算方法。

歸納算理:請板演的同學說一說是怎樣列豎式計算的?為什么要將小數點對齊?(1~3名同學說說)

驗算:我們學計算,不僅要學會計算的方法,還要通過計算來養成認真做事的好習慣,會驗算嗎?怎樣驗算?下面請你用喜歡的方法驗算4.75-3.4。通過驗算你做對了嗎?

三、建構生成

1、說一說,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有什么相同點?(板書: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算起)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什么?(列式時小數點對齊,得數中不要忘記點小數點,計算結果能化簡的要化簡)

2、算一算

3、改一改

4、用一用

①在北京奧運會男子50米三種姿勢射擊決賽中,我國選手邱健以99.5環的成績獲得冠軍,烏克蘭選手以98.4環的成績屈居亞軍,請算出他們的成績相差多少環?

②“神舟七號”飛船預定于今晚(9月25日)發射升空,將在距地面約341千米的高空繞地飛行,它的飛行高度比“神舟六號”約少3.73千米?!吧裰哿枴钡娘w行高度約離地面多少千米?

從射陽到鹽城走哪條公路比較近呢?

5、賽一賽

比賽要求:小組接力,自己要確保計算正確,后面的同學先要檢查前面同學計算是否正確再做。

(1)檢查評比(2)聯系反思,通過比賽,你有什么感想?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還有哪些收獲?

我們一起解決了三個問題,剩下138-4.75這道題,同學們課后可以先嘗試著做一做,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先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

教后反思:

本節課本著“真實、樸實、扎實、常態、有效”的原則,力圖使計算教學返璞歸真,關注數學的本質來設計教學,我在以下幾方面做了一些嘗試。

1、抓住算理本質,重組教材,促進新知的內化建構。

小數加減法教學的切入點是“計數單位相同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全課因此始終圍繞這一算理為主線。課前談話中的“1+1()=11()”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游戲中感悟“只有計數單位相同的兩個數才能直接相加減”。為了溝通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計算算理上的一致性,我們大膽改編課本中的素材,去掉了水彩筆2.65元,添加了計算器138元。用意在于,學生根據情境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的一步加減法計算問題中,出現了整數加減整數,整數加減小數,小數加減小數三種類型。教師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抽取了四個作為今天研討的話題,即138+164,75+3.4,4.75-3.4,138-4.75。學生列豎式板演138+16后講清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特別是相同數位對齊這個核心算理,為探究新知做知識鋪墊。然后對比引入新知,學生憑借已有經驗嘗試練列豎式計算4.75+3.4。課堂中正如課前所調查的那樣,學生出現了三種不同的算法,教者引導學生檢查計算過程看計算有無錯誤,進一步激發學生從估算、化成元角分采用整數算、從相同計數單位相加等角度去尋找算理,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去判斷、分析、理解、建構小數加法正確的計算方法,內化計算小數加法時要相同數位對齊(小數點對齊)的要求。這部分教學設計時就想成為本課的亮點之一。

2、關注學生學習,強化互動,促進三維目標的落實。

整節課我能小心翼翼地呵護孩子的學習熱情,“沒有提前的滲透,沒有矯情的暗示”,全力以赴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注意面向全體,傾心聆聽后進生的發言,給他們改正錯誤,成功展示自己的機會,通過剖析錯誤,從而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讓所有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數學的價值。在最近發展區上做文章、下功夫,注重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責任感,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使教學走在發展的前面,使學生在本節課中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獲和數學感悟。賽一賽后請獲得勝利和失敗的小組分別談感受,以加強團隊精神、精確計算等方面的教育。力圖體現北師大周玉仁教授所提倡的: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決不暗示。為學生多創造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點體嘗成功的愉悅。

3、注重思維訓練,加強估算,促進計算好習慣養成。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是發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智慧的生成。思維訓練是計算教學的核心。本課教學中,我能借助計算教學這個平臺,讓學生學會學習,重視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注重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通過知識遷移、嘗試練習、估算反思、算理辨析、建立模型、實踐應用這一系列步驟鍛煉學生的思維習慣。從思維方法的指導入手,著重理解為什么小數加法就不能簡單地模仿整數加減法末位對齊的方式,引導學生破舊迎新;加強直觀教學,重視學生板演及算理敘述,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重視估算以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加強驗算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細心的計算、規范的書寫是學生學習計算的根本,真正落實估算、驗算作為計算教學重要環節的要求。應該說這也是設計之初希望呈現的又一個亮點。

4、精心練習設計,聯系生活,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為了使學生順利進行建構生成,我設計了說一說、算一算、改一改、用一用、賽一賽等練習,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在練習中貫穿始終的要求是“算得又對又快”,強化估算在計算中的作用,即重視多樣化練習,又注重學生計算技能的訓練。如說一說中讓學生充分比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的共同點,在算一算中改編了一道題,17.56-7.56以加強學生對小數性質的理解和應用;改一改中,選擇了相同數位不對齊、得數中忘記點小數點、整數部分為“0”的處理等三道題,提醒學生關注小數加減法計算的錯誤點,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用一用中,精心選擇了奧運會射擊成績、神七的飛行高度(恰好上課當晚發射)、射陽至鹽城的路線選擇等,希望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數感,增進學生對計算算理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以上是我在執教本節課時,意圖體現的一些想法,可能實施得還不夠到位。比如,有一位同學在計算4.75+3.4時,采用了第三種算法,可是通過估算得數大約等于8,所以將5.09改成8.09,因為上課時實物展臺出現問題,對這個課堂生成的內容處理得還不夠到位。賽一賽中,盡管教師在練習之前已經強調了“又對又快”的要求,但因為是比賽,結果導致學生片面追求速度,而忽略了計算的正確率。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不斷探究,以提高計算教學的實效和質量。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3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六年制第八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和學會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認識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計算方法上的聯系。

2、能力目標:通過自主探究,比較歸納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德育目標: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注意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之間的聯系。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和計算法則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體育比賽嗎?

生:喜歡!

師:其實在比賽過程中也有許多關于數學的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像。

[課件播放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女子10米跳臺雙人決賽第一輪錄像]

師: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生:第一輪中國隊的勞麗詩、李婷獲得了53.40分,意大利的哈特利、海曼斯獲得了49.80分。

生:中國隊比分高一些。

師:不錯,那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中國隊比意大利隊多得多少分?

師:求“中國隊比意大利隊多得多少分”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該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生:求“中國隊比意大利隊多得多少分”就是看53.40比49.80多多少,應該用減法計算。列式:53.40-49.80=

師板書:53.40-49.80=

師:計算這道題用我們以前所學習的知識能解決嗎?怎樣擺豎式?請大家小組討論一下。

……

二 、循序漸進,探究新知

(課件繼續播放第二輪比賽畫面)

師:你又獲得了哪些信息?

生1:第二輪比賽中國隊獲得58.20分,意大利隊獲得49.20分。

生2:中國隊的比分又比意大利隊的比分高。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1:第二輪中國隊比意大利隊領先多少分?

生2:第一輪和第二輪中國隊一共獲得多少分?

生3:第一輪和第二輪意大利隊一共獲得多少分?

生4:第二輪比賽完成后,中國隊比意大利隊領先多少分?

……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真多,這些問題的解答方法一樣嗎?豎式該怎樣寫?請同學們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問題和同桌討論討論,看看該怎樣解答。

生匯報:

生1:我算的是“第二輪中國隊比意大利隊領先多少分?”用減法計算,列式:  58.20-49.20=9.00

58.20

-49.20

9.00

生2:我算的是“第一輪和第二輪中國隊一共獲得多少分?”用加法計算,列式: 53.40+58.20=111.60

53.40

+58.20

111.60

生3:我算的是“第一輪和第二輪意大利隊一共獲得多少分?”,用加法計算,列式:  49.80+49.20=99.00

49.80

+ 49.20

99.00

生4:我算的是“第二輪比賽完成后,中國隊比意大利隊領先多少分?”要用兩隊的成績相減……

投影展示學生計算方法。

師:大家算得都很好,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為什么這樣對位?

生1:為了相同數位對齊。

生2:……

師:“同數位對齊”也就是把小數的小數點對齊。

師:計算結果末尾有0,是否可以把0去掉?為什么?(生討論)

……

生1:把0去掉,因為這些0都在小數末尾。

生2:根據小數的性質:小數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師:看來大家學的都不錯。那上面的計算結果還可以怎樣寫?

(生試做)

三、深化練習、鞏固新知

1、完成“練習十六” 第1題。說一說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完成“做一做”第1題。

重點交流第1、3題怎樣算

2、完成“做一做”第2題。問:還有別的計算方法嗎?

3、作業:練習十六第2題。

教學伊始,教師運用回放錄像與解說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創設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情境,真實、親切,很容易把學生引入情境中,促使學生進入學習活動。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充分地欣賞中國跳水運動員在比賽中珠聯璧合的完美發揮,回味雅典奧運會上中國體育健兒創造的輝煌成績,感受競技運動帶給人類的無窮樂趣。同時體會小數加減計算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體會到若不學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不學不行。有了這種感受,學生才會將“要我學”轉換為“我要學”,才會積極主動,興趣盎然地加入到學習中去。

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所有信息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在眾多信息中選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按自己的意愿提出問題,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處理信息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生自主思考,學習的過程。由于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的知識做鋪墊,教師就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嘗試,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在課堂上創設交往、互動的協作學習環境,有利于群體智慧共享。學生在這種人格平等的環境中,自發釋放自己的生命活力,享受快樂的學習生活,從而更自覺地承擔學習任務。

由前后兩次講課對比來看,使我深刻認識到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應當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交流,互爭論、共探究,同發展的過程。教學方法的研究,應該著眼于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對自然界和社會中的現象具有好奇心,并能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并用數學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決。在活動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動探索能力、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及責任感、終身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等。鑒于此需要我們重新審視數學課堂教學,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流程。在全面發展的教育觀下,構建一個以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的數學現象為切入點,以促使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為核心,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為主要特征的數學課堂教學程序和策略。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能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混合計算,并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2.能解決簡單的小數加減混合的實際問題。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習了小數加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通過歌手大獎賽的情境,提出了“誰的總分高呢?高多少?”的問題,隨后呈現了常見的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用分步列式計算,另一種是用綜合列式進行計算。重點是使學生了解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在研究的過程中,將計算方法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在探究的過程中,教材在解決問題之前先讓學生估計一下結果,滲透估計的思想。

對于情境中涉及到的一些專門用語,如“專業得分”“綜合素質得分”,我要給學生稍作解釋。當學生理解了情境后,可以讓學生自己先估算,再組織學生獨立探索,并在全班進行交流。

練習的設計中“購物”取材于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并且有一定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有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與提高。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農村小學,大多數學生基礎良好,對學習數學抱有濃厚的興趣。經過幾年對新教材的學習,學生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合作意識,敢于質疑,有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有個別學生學習習慣不太好,設計教學過程需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孩子的發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播放實況錄像。

(播放本校田海燕老師參加全鎮教職工聲樂比賽的實況錄像,學生看的十分投入,看完后一片掌聲,并議論紛紛:“我們音樂老師唱的真棒!”“像名星!”“她得了第幾?”“一定是冠軍!”)

師:同學們,田老師在這次比賽中的出色表演得到了評委的好評,經過初賽、復賽,最后她與小張幼兒園的賈春風老師爭奪冠軍。想不想看看她們的最后成績?

生:(急切的)“想!”

(多媒體出示兩位選手及其成績的畫面,形式與教材基本相同,5號選手變為田老師,9號選手變為賈老師)

師:同學們,你發現了什么?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1:誰能得第一呢?

生2:賈老師能得第一,因為它的專業得分比田老師的高。

生3:不對,田老師的綜合素質得分比賈老師的高,所以田老師能得第一

生4:我不明白“專業得分”和“綜合素質得分”是什么意思?用哪個成績決定她們的表現呢?

生5:(非常自信地)我知道!我從電視上見過,專業得分就是演唱得分,綜合素質得分就是音樂理論知識得分,把每個人的兩項得分加起來進行判斷誰是冠軍。

師:你真是個用心的孩子!就像你說的人們一般是將兩項得分加起來判斷誰的成績好一些,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判斷她們誰表現得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

1.師:誰能估計一下她們的總分大約各是多少?

生1:(思考)她們的成績差不多,都超過9分了。

生2:她倆的成績很相接近,我們必須具體算一下,才能比出高低。

師:該怎樣算呢?請同學們試一試,看誰的方法歡迎!(學生立刻行動起來)

師:誰想把自己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生1:5號選手的總分已經知道了,我要求出9號選手的總分,再和5號選手的得分進行比較。我的列式是:8.65+0.40=9.05 (分) 9.43-9.05=0.38(分),田老師是冠軍,比賈老師高0.38分。

生2:我的想法和他一樣,但是我是把兩個算式合并在一起的,列式是:9.43-(8.65+0.40)

師:為什么要有小括號呢?

生3:因為要先算出9號選手的總分。

師:像這樣的加減混合題,同學們會一步一步計算出得數嗎?試一試。

(學生獨立計算后反饋)

生:9.43-(8.65+0.40)

=9.43-9.05

=0.38(分)

師: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應注意什么?

生:在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在加減。

(三)拓展應用

教師展示購物清單。

新世紀超市購物清單

2005.09.15 15:41

商品名稱   數量   單價   小計

面包   2   2.70元   5.40元

醬油   1   4.85元   4.85元

應收:10.25元

客付款:20元

找零:9.75元

師:從這張購物單上,你們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我想核對一下2個面包和一瓶醬油的總價對不對?

生2:我想給阿姨驗算一下,看錢是否找對?

……

師:看來同學們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那么,這些問題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吧!

(學生活動后匯報)

生1:第一個問題:2.70+2.70+4.85=10.25(元),和購物小票上一樣。

生2:第二個問題:20-10.25=10.75(元)

生3:第二題不對,結果應該是9.75元,他忘記退位了!因為被減數是整數,小數點在個位的后面,所以我用豎式時,在20的后面點上小數點,然后補上兩個0再計算。

生4:我們也是這樣想的,這樣退位時不容易發生錯誤。

生5:老師,我們沒補寫0,但我們心里是這樣記著的。

師:同學們的想法都不錯,在被減數的小數位數比減數少時,列豎式時,要給被減數的末尾添上0,如果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也可以不把0寫出來。

2.自編自算

出示數據4.12 12.3 5.08

師:用這些數能寫出連加、連減或加減混合的算式嗎?

(學生編算式、交流)

生1:4.12+12.3+5.08

生2:4.12-12.3-5.08

生3:他編的題我們現在沒法算,應改成12.3-4 .12-5.08

生4:12.3-(4.12+5.08)

師:現在我們就來計算自己編的三道題,在計算時要注意同學們提醒的幾個問題。

五、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痹诒竟澱n的教學中,我為學生創設了與之聯系密切、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探究,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知識的探究中。田老師是我班的任課教師,學生十分關心田老師能否得冠軍,這種心理促使學生急切的想知道賈老師的總分,從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識的探究中。

練習的設計我盡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但感到有趣味,而且也感受到了數學的應用價值。我組織自己編題自己算,使枯燥的計算富有趣味性,使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充分體會到成功的愉悅,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六、案例點評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教師注重為學生創設現實生活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實現了自主學習,體現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1.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

本節課從課題的引入到教學過程都注重從學生熟悉的身邊事例中挖掘教學素材。例如:為學生創設了本校教師參賽的實況,學生關心自己教師的成績,學習興趣油然而生,使課堂充滿了情趣,并且使學生真實的感到數學就在身邊,體驗到了數學源于生活。

2.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

本節課的教學不管是新知識的探究還是知識的應用。教師都能大膽放手,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去計算,去思考,去發現。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補充,學生之間形成了一個良好的互動空間。

3.注重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中教師注重體現了“學以致用”的思想。從創設情境——探究算法——提高應用,充分體現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學理念。特別是練習的設計, “購物”和“自編自算”,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又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過程中不但鍛煉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而且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5

教學課題:

1. 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2.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 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體會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的樂趣。

教材分析:

說明教材版本、選取的教學章節、以及教師個人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闡明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教學準備。

本教案選取的是青島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繁忙的工地》,第一課時《角的認識》。

本課時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會畫指定度數的角。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掛圖(或課件),活動角,三角板,量角器。

學生準備:

活動角,三角板,量角器。

教學方法:

本課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在活動中探索角的有關知識,但對于比較難理解或容易產生錯誤概念的知識教師仍然加以引導和講解。如周角和平角,學生僅從形狀上就普遍認為周角是一個圓圈,平角就是一個半圓圈,而不去理解它作為角的實質,但這種實質的探索僅僅讓學生利用活動角或同桌交流是難以實現的,因此為了讓學生準確理解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教師在利用活動角示范的基礎上進行了講解,這樣既讓學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過程:

說明如何導入該課程,主要教學點的設計,知識拓展等。 第一節 教學要點: 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課

找一段挖掘機工作視頻,放給學生看。

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鏟斗臂在工作的時候,能形成什么樣的角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角的認識)挖掘機工作示意:

二、探索新知

(一)認識平角、周角

1.學生做各種活動角。

老師課前讓大家準備了活動角,請大家把活動角的兩邊重合,一邊不動,另一條邊開始轉動,就可以得到一個角。然后把你得到的角沿邊畫下來。小組同學說一說,你折的是什么角。(小組交流): 哪組的同學愿意上臺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們小組折的角?

2.小組匯報交流

展示你們折的角,并告訴同學們它的名稱。

3. 分類。

這么多角,看起來太亂了,能不能把他們分類整理一下呢?(小組活動): 把你們小組折的角放在一起,分分看。(一組同學在臺上分)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學生上臺展示)

4.認識平角。

手拿一個活動角,從兩邊重合開始,一邊不動,另一條邊怎樣轉動,當兩條邊成一條直線時問:這是角嗎?為什么?

我非常欣賞這位同學,他能自覺運用已經學過的角的定義來解決今天的問題。還有不同意見嗎? (演示平角的形成過程)同學們請看,這個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了,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平角。(板書)(畫平角): 跟著老師畫平角。(示范平角的畫法)。

5.認識周角。

我們輕松一下,一起來做個游戲

⑴老師先說出一種角,你們利用活動角轉出這種角:開始!銳角!直角!鈍角!

⑵老師轉動活動角,你們說出它的名稱。開始! (老師轉動一周,兩條射線重合),這是角嗎?為什么? 師:同學們的回答都很精彩!請看大屏幕(課件演示周角的形成過程),這是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一周組成的圖形,我們給它叫周角。(板書)(畫周角): 跟著老師畫周角。(示范周角的畫法)。

(二)角的表示方法

我們認識了這么多角,角應該怎樣表示呢?誰有好方法? (兩生上臺板演) 角可以這樣表示: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就組成一個角。通常用符號“∠”表示。記作“∠1”(或“∠2”等)。讀作“角一”

(三)探索三種角的關系

直角、平角、周角這三種角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請小組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研究一下。(小組匯報): 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發現了什么結論?

三、回歸生活

1. 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現在我們來看看鏟斗臂在工作時都形成了哪種角?

2. 找出身邊的各種角 同學們,你在生活中見過這些角嗎?(生舉例) 看到生活中這么多的角,你想說什么?

四、總結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6

教學內容

課本P48~49例2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完成練習八的第4~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以及和整數加減法的關系,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計算方法的`正確運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下列各題:

0.7+0.30.65-0.256+0.340.83-0.59.2-62+2.8

3.4-317.6+3.93.6+2.40.45+2.850.73-0.214+3.9

1.6-0.44.5+0.50.82-0.42

二、新授

1、教學例2

出示例2,指名列出算式。讓學生試寫豎式,明確相同數位對齊。

思考:被減數百分位上沒有數,怎么辦,為什么可以看作0。

2、完成P49試一試

思考:被減數的十分痊和百分位上都可以看作多少?為什么?

2、完成49頁”“練一練””的第1~3題

第3題:可以結合線段圖讓學生說說對前3個問題的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根據題中的數量關系,還可以自己補充問題:問學生你還想到了什么?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八的第4~6題

1、“小小診所”:練習八的第4題

先找出錯在哪里,把錯誤的地方改正過來

你能把正確的結果算出來嗎?

學生練習,集體訂正。

2、解決實際問題:

練習八的第六題,讓學生從問題出發去思考該用什么方法去做。

四、課堂

五、布置作業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計算的算理并能正確地進行加、減及混合運算。

2、使學生理解整數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計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3、使學生體會小數加、減運算在生活、學習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小數加、減法計算能力的自覺性。

教學重點:

1、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以及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2、能根據數據特點正確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進行小數的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1、理解小數點對齊,即數位對齊的道理。

2、靈活選用方法使混合運算簡便。

3、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和靈活性。

教學建議:

1、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小數加減法知識。

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兩者之間有著割不斷的聯系和相同之處。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在三年級時就已經掌握了。因此,讓學生充分應用舊知來自主學習小數的加減法成為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要策略。教學時,教師的職責是:幫助學生激活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這一已有知識經驗,并嘗試用它來計算小數加減法;讓學生明確列豎式時應如何對齊數位,懂得道理何在;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主嘗試的過程和結果。通過自主學習本單元的知識,使學生懂得應用舊知來學習新知是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

2、提倡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為了使因材施教、讓每一個人都得到充分發展的理念落到實處,教學時應注意關注不同學生解答問題的不同思路,積極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法。如,教學例1中解答“第二輪動作完成后中國隊領先多少分?”的問題時,教師不宜作任何提示,而應讓學生根據自身經驗找到適當的解題方法。又如,教學例3、例4時,不需要將教材中出現的各種解題思路率先呈現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礎上,通過合作交流,領會多種不同的解題思路,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達到提高數學思考能力和計算能力的目的。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8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課本58頁例1和做一做,59頁例2,例3和做一做以及64頁練習十的第

1.使學生理解什么是小數的性質,1,2,3題。

教學目標:

學會運用小數的性質把一些小數化簡或進行改寫;

2.培養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3.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性質的含義 。

教學難點:

小數性質歸納的過程 。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主題

1、學校門口的兩家文具店,左邊一家的三角板套裝售價是2.8元,右邊一家的三角板套裝售價是2.80元,同學們,你們覺得他們的價格比較起來怎么樣?你們是怎么樣比較的?

2、為什么2.8元末尾添個0大小不變呢?這是怎么回事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一方面的知識。(板書:小數的性質)

二、探索性質

1、教學例1。

(1)投影出示例1,讓學生讀題,明確要求。

(2)啟發學生根據小數的意義把0.1米、0.10米、0.100米所表示的長度在米尺上標出來(教師投影米尺圖),并用整數表示。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以0.1米為例示范:

0.1米表示1/10米,也就是1/10米,即1分米,如圖:

關于0.10米、0.100米,讓學生獨立或討論完成。

(3)反饋學生完成情況,并把形成的一致意見投影出示:

0.10表示10/100米,也就是10/100米,即10厘米,如圖:

0.100米表示100/1000米,也就是100/1000米,即100豪米,如圖:

(4)教師肯定學生的學習活動,并把三幅米尺圖投影重疊兩次,讓學生觀察后問:你認為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關系是怎樣的?請把道理講出來。(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教師板書:因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5)引導學生觀察等式0.1米=0.10米=0.100米,問:比較這三個小數,你發現了什么?啟發學生從左往右、再從右往左觀察,初步得出結論: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板書)

2、驗證性質

(1)同學們自己完成58頁“做一做”。

(2)讓學生從直觀圖上比較0.3和0.30的大小。

(3)0.3=0.30這個結果說明了什么?

三、運用性質

1、教學例2

(1)教師對學生說明:像把0.70=0.7,去掉小數點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數化簡。(板書:化簡)

(2)學生自己完成105.0900=

(3)學生討論交流105.0900里的其他的0可以去掉嗎?為什么?

(4)全班交流、強調小數的性質中說的是“小數的末尾的0”。

(5)完成59頁做一做第1題。

A、學生自己完成。

B、全班訂正答案。

2、教學例3:

(1)教師說明:利用小數的性質,根據需要可以"把一個數改寫成具有指定小數位數的小數。(板書"改寫")

(2)學生自己完成。

(3)大家這樣做的根據是什么?

(4)說明任何整數都可以看作小數部分是0的小數。強調把一個整數改寫成具有指定小數位數的小數時,不要忘記在個位的右下面點上小數點。

(5)完成59頁做一做第2題。

A、學生自己完成。

B、全班訂正答案。

3、在應用小數的性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1)討論下面的3個問題:

A、0.70,去掉0, 小數的大小變不變?

B、4.08去掉0,會怎么樣?

C 、0.31的末尾可以添上0嗎?

(2)全班齊讀小數的性質,強調性質中的“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

四、看書質疑。

學生自己看課本58.59頁,提出質疑,大家交流解決。

五、鞏固練習

1、下面的說法哪個正確,不正確的請舉出反例。

(1)小數點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2)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3)一個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這個數的大小不變。

練后問:你認為在小數性質的表述語中,哪幾個詞語最重要?(教師在"小數"、"末尾"的下面加上著重號)

2、做64頁練習十第1、2、3題。

第1題讓學生練習后說說哪些位置上的0不能去掉。((1)整數中的0不論何處都不能去掉;(2)小數非末尾的0不能去掉)

六、全課總結

1、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2、評價你自己或是某位同學本節課的學習積極性。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9

教學目標:

1.讓每位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經歷給三角形分類的過程,認識并識別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了解各種類型三角形的特點。

2.通過觀察、比較、歸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創設恰當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充分地、主動地進行思考、歸納和相互討論,激發其更加積極主動學習的精神和探索的勇氣;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一類三角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征。

教學關鍵:

學會根據事物的某一特征對其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三角形卡片若干張

在上課前的幾分鐘內,帶領學生對屋子里的人進行分類,學生們想到按性別分、按發型分、按年齡分、按視力分、按身份分等多種不同的分類標準,既活躍了現場氣氛,也為教學三角形的分類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一、復習導入

復習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主題圖

1.導入

2.研究分類標準

(二)三角形的分類

1.三角形的分類

2.學生匯報

①將研究的分類結果展示到黑板上。

②學生匯報如何根據角的特征將三角形分類

3.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①學習定義

什么叫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呢?請你練習說一說。

②做一做

依次出示一個直角三角形、一個銳角三角形、一個鈍角三角形,請學生判斷是什么三角形。

③認識三種三角形的特點

a. 三種三角形角的特點

④做一做

請同學們拿出題卡,完成第一題(根據角的特征對三角形分類)。

⑤小結,板書韋恩圖。

4.學生匯報

5.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①認識等腰三角形

②學習各部分名稱

③做一做

出示等腰直角三角板、紅領巾、底角為75度的等腰三角形和底角為60度的等腰三角形,讓學生逐一判斷是否是等腰三角形。

④認識等邊三角形,了解它的特點

誰能完整地說說等邊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⑤做一做

三、看書質疑

四、反饋練習,鞏固提高

(一)填空

1.( )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2.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

(二)判斷下面說法正確嗎

1.一個三角形里有一個銳角,必定是銳角三角形。( )

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銳角三角形。( )

3.一個三角形里至少有兩個銳角。( )

4.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邊三角形。( )

(三)信封游戲

猜猜看,信封里藏的是什么三角形?

(四)折紙游戲

你能用長方形紙折出一個等腰三角形嗎?

五、全課總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10

一、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61—63頁內容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一組數的比較,觀察各數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發現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并應用這一規律計算有關的乘、除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操作、觀察、歸納、概括等數學活動,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知識遷移和推理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點: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的應探索及掌握。

難點: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的理解及靈活應用。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掛圖(小數點移動)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提問。(1)把5米分別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米?(2)把5000厘米分別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厘米?

2、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0.004 0.4 0.04

(二)導入新課

1.師:[出示小黑板]下面是四年級三位同學的身高紀錄。請大家看一看,這些數據對不對?

(小明14.5米,小紅1.38米,小李0.14米)

2.師:你們笑什么呀?

生:小明的身高不對。14.5米太高了。

生:[用手比]小李0.14米也不對,0.14米只有這么高

師:兩個錯的數據錯在哪里?小數點寫錯了位置。

師:是啊,在小數點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不改變小數的大小,但是小數點的位置移動直接引起小數的大小發生變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小數點移動的知識。[板書課題:小數點移動]

(三)探究規律

1、出示情景

出示(例5教學掛圖):教師便敘述邊板書0.009米---0.9米—0.9米---9米{同學們都看過西游記吧,齊天大圣孫悟空的“金箍棒”平時放在耳朵里,長只有0.009米,遇到妖怪的時候,才亮出來,由小變大,0.009米、0.09米、0.9米、9米、90 米……

師:觀察這組數和金箍棒的變化,你有什么發現?(從上往下觀察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嗎?從下往上觀察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小結:看來小數點向后移動,原來的數就擴大;小數點向左移動,原來的數就縮小。

板書:右移擴 左移縮

2、合作探究

(1)提問:從上往下觀察它們都是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卻得到了三個不同的數,對嗎?看來小數點移動的位數不一樣,原數大小的變化也就不一樣。數的大小的變化既與小數點移動的方向有關,還與小數點移動位數的多少有關。

(2)合作探究:

究竟有怎樣的關系呢?我們來繼續深入研究。各組有這樣一張表格和一張小數數位表,請你們小組選擇其中的一種方法進行研究。先吧空白處填寫完整,再觀察小數點移動的位數與原來小數的大小變化。小數點可以向左移動,也可以向右移動。

方法1:表格

  小數點移動的位數

 ?。?)米=( )毫米

  小數的大小變化

  從( )往( )觀察  小數點向( )移動

  移動( )位

 ?。?)米=( )毫米

  移動( )位

 ?。?)米=( )毫米

  移動( )位

  ( )米=( )毫米

方法2:(學具中的數位表)

(3)交流匯報

誰來說一說,你們是選擇哪種方法研究的? 你們發現了什么?

能概括地說一說我們發現的這個規律嗎?

[指名學生對照板書說明小數向右移動引起小數擴大的規律]

悟空打完妖怪,金箍棒要放回去了,誰來說一說這個時候金箍棒怎么變的?(從下到上觀察)

(四)實際應用

1.明確數的變化的方法

我們大家研究得出這個規律有什么作用呢?

1.如果要吧一個小數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可以怎么辦?

如果要縮小為1/10、1/100、1/1000……呢?

2.集體交流

根據小數點移動的變化規律,如果要吧一個數擴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就行了。要把一個數縮小到它的1/10、1/100、1/1000,只要把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

3.強化去0、添0的問題

出示例6、7 把0.01擴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把1縮小到它的1/10、1/100、1/1000,各是多少?

遇到位數不夠怎么解決?

小數點向左移動時,如果整數數位不夠則要在數的左邊用“0”補足。

整百、整千的數,小數點向左移動后,小數末尾的“0”要去掉。

4.填空: 把2.3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就( )到原數( )倍。

把0.375擴大到原數100倍,小數點向( )移動( )位。

把0.73的小數點向( )移動( )位,就縮小到原數的1/1000。

把30的小數點向( )移動( )位,原數變成0.003。

5. 把1.8改寫成下面各數,它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0.018 180 0.0018 1.80

(五)總結本節知識,暢談收獲。

附:板書設計

小數點移動

0.009米→0.09米→0.9米→9米

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11

認識毫升

教學內容:p.15~17

教學目標:

1、認識容量單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個比較小的容量單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間的進率,知道1升=1000毫升

教學準備:學生預習、準備量杯、滴管、量桶、水等。

教學過程:

一、了解預習情況:

通過預習,你知道我們這節課要學習什么?你知道了相關的哪些知識?

隨學生回答板書:毫升

學生可能會知道: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1升=1000毫升;……

二、認識1毫升

1、取量筒,介紹:這個量筒最少的刻度是5毫升,現在我們要用它和這個滴管來找1毫升有多少滴,

2、用滴管向量筒里滴水,大家數一數,幾滴大約是1毫升。

3、通過這個實驗,你對毫升有了什么認識?

4、介紹生活中量毫升的容器:有時我們生病了,要喝一些藥水,(取一藥水瓶)讀:成人每次喝15~20毫升。問:我沒有量杯,那怎么才能找到這15~20毫升藥水呢?

取生活中最常見的勺子,舀滿1勺水,倒入量筒,測得大約是10毫升

指出:這勺子是我們每天都要用的東西,現在你會利用它找適量的藥水了么?

三、完成想想做做1、2: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藥水?

指出:飲料我們可以多喝點少喝點,但在醫學上卻不能有一點點的馬虎,所以在用藥的時候都要嚴格按照規定。下面這些是常見的一些規格,分別說說是多少毫升?

2、老師用量筒量出一個50毫升,然后倒入一個常見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讓學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讓學生想象如果倒入題中的這幾個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況?

回家練習:用剛才認識的勺子(10毫升),舀50毫升水,分別倒入這幾個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四、升和毫升的進率

1.出示500毫升的量杯,請同學們觀察量杯上的刻度,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把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幾杯。(兩杯)

3.問: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學生回答,板書(1升=1000毫升)說明升與毫升的進率是1000。

5.練習:2000毫升=()升4000毫升=()升

9升=()毫升10升=()毫升

五、完成想想做做3、4、5:

1、說說下面每種飲料分別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

請學生完整的列出解答算式。在交流第一個的時候指名說說列式理由。

2、倒出100ml飲料,數一數你要多少口才能把它喝完。再算一算,喝一口大約有多少毫升?

先交流:做這個實驗應該怎么喝?然后多請幾個學生自然地喝這100ml水。算一算。

3.完成想想做做4

(1)學生獨立完成

(2)交流

四.你知道嗎?

學生自由閱讀后交流感想。

課后小記:“1毫升概念的確立”,讓學生觀察1毫升在量器、瓶蓋中的情況、用滴管裝,使每個學生都清楚地看到了1毫升的多少,學生感興趣。認識一把普通勺子容量約10毫升,可以幫助學生更容易地在生活中尋找、認識毫升,是一個非常好的學具。

授后小記:

前兩課時給我的感受就是,教學容量單位應該以動手操作及實物演示為主要的教學及學習方式,因此,在課前我利用學生群體收集了大量練習中出現的容器實物,在課上展示給所有學生看,學生通過觀察,切實地感受到了“1毫升”是一個很小的容量單位及各種小容量容器的實際大小。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12

第一、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有助于計算教學。李老師很好地把握了學生學習的起點,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教學目標。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是計算題中的一部分,因此具有計算題的普遍特征,學生較易掌握,但枯燥、乏味。如果只是一味地講、練,學生的興致會提不起來,學習就顯得很被動。而王老師的情景創設比較成功。課一開始,就將學生的學習欲望激了起來。讓學生在主動中探索,在快樂中求知。超市購物活動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并由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要求。讓學生實實在在地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從而更加親近數學。而且真切地體會到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真諦。然后運用學生最喜愛的闖關題和抽卡比大小游戲,不斷激活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成為本課的特點。

第二、從知識與技能方面來看,李老師創設了現實超市購物情景,讓學生主動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通過有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能正確進行計算,并能用來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而這樣的教學是建立在舊知遷移的基礎上的。而這種情境的創設,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生活中的數學”引入到“教材中的數學”,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真正能為探究新知識服務。另外,教學完小數加減法后,老師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面對“列豎式為什么要對齊小數點”這個重點和難點,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從富有個性的理解和表達中,自主提煉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數位對齊就是小數點對齊,讓學生在做中,說中發現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在學生充分體驗、感受的基礎上被自主發現,成為學生對知識進行“再創造”的成果。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有利于學生在愉悅中學數學、用數學,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情感態度上來看,李老師開展了一連串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們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新知,讓學生在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的基礎上進行闖關游戲。進而引導學生思考計算方法,總結收獲,鞏固新知。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13

一、復習

1、口算:

54+26=   88-12=   75+15=   100-68=   38+12=   12+45=   33+57=

18+35=   66+41=   98-64=   35+25=   69-45=   100-25=   36+54=

2、計算

235+516= 8695-4687= 561+687= 1357-898

3、小結筆算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二、目標實施

1、教師引出課題:三年級時我們學習了小數的初步認識,對小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循序漸進,探究新知:

1)、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境。

A、學生自己想一想,在生活中我們在哪些地方經常與小數打交道。(抽幾名學生回答)

B、師出示超市價目表,請一名學生來做“服務員”為大家介紹一下商品價格。

2)、請同學們選擇兩種自己喜歡的商品寫在購物單上,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錢?并寫出計算方法,寫完以后同桌之間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

3)、抽兩名學生到講臺上板書他們的購物單,并說一說他們的計算方法。

4)、學生總結小數的加法的計算方法。

5)、老師總結小數的加法的計算方法,并板書:小數的加法的計算方法: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再相加。

6)比一比:同桌之間互相比較,看看誰用的錢多?多多少?

7)、抽兩名學生上臺板書自己的計算方法,并講一講。

8)、學生總結小數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9)、老師總結小數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板書:小數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再相減。

10)、學生總結小數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都是先要小數點對齊)

8.課堂練習

深化練習,鞏固新知:

“小小采購員”:老師準備用50元班費來布置教室,你們能幫助我想一想該買些什么?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錢?還剩多少錢?

9,布置作業:完成課后聯系1、2題

10. 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1)口算卡片

(2)、超市購物小票。

(3)、一些物品如文具類(作為商品)

11、自我問答

小數加減法的教學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探索、合作交流獲得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體現以下三點:

第一,緊密聯系生活,創設問題情境。

借助學生熟悉的超市購物設置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與興趣。讓學生從超市購物入手,自由選取物品以激發學生學習小數加減法的興趣。順理成章地引入小數加減法,使學生以狀態進入解決問題的活動,主動探索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在鞏固提高環節設置買教室裝飾物的問題情境。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習,學生更能體會出學習小數加減法計算的意義,感受數學的價值。

第二,教師大膽放手,學生自主探索

由于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知識經驗,由學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這一系列學習活動中,教師不給學生任何提示,促使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去解決問題,嘗試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通過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活動將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總結出小數加減法筆算的一般方法,進一步理解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第三,重視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前提是,使學生逐漸形成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教學時充分利用超市購物的情境,為學生提供各種素材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空間。首先根據購物單尋找信息,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最后解決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是學生提出的,所以學生想方設法解決問題的動力也就更大。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14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進一步理解小數加、減計算的算理,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2.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熟練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結合現實情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三、教學難點:

能正確熟練的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口算熱身

學生完成練習八的第7題

學生直接把結果寫在書本上。

學生完成后,指名交流得數,

同桌互批,全對的打一顆星。

(二)自主練習,鞏固算法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八第8題

0.45+2.85=17.6+3.9=

6.1-5.78=143.9=

集體校對,分別訂正。

說說計算時的注意點。

提醒: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時一定把小數點對齊后加減。

(三)分層練習

練習單

1.練習八第9題。

學生獨立練習

說說如何思考的過程。

如何求王曉芳比李明跳的低的'高度,數量關系式怎樣?

2.練習八第10題。

(1)讀取題中表格中的信息。

(2)完成書中的三個問題。

提醒:正確找到他的最高體溫和最低體溫,開始時的體溫和一天結束時的體溫。

3.練習八第11題。

(1)獨立解答前兩個問題。

(2)同桌互相再提一些問題進行解答。

點撥:媽媽付出40元,求找回多少元,可以用付出的錢減去物品的價錢。

提醒學生提出問題時不要隨意增加條件,符合用加減法計算的意思。

4.練習八第12題。

學生獨立練習

全班交流,說說如何思考的。

點撥:要求這一天一共耕地多少公頃,要知道上午耕地數和下午耕地數,根據書本上的兩個條件可以求出下午的耕地數。

5.創編題

①修一條公路,已經修好了136米,比剩下的少86.4米,這條公路全長多少米?

點撥:先求出剩下的米數,再求出公路的全長。

②一桶油連桶重10.5千克,用了一半后,連桶還重6千克,原來的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

點撥:先求出半桶油的重量,然后乘2求出一桶油的重量,最后求出桶的重量.關注學生不同的方法。

6.智力迷宮(練習八中思考題)

(1)學生自己獨立審題,小組交流想法。

(2)請學生自己解答,再次說說想法。

教師提示:引導學生先寫出5.1一()=2.76,利用已有經驗算出減數,然后再用5.1加上算出的這個數。

(四)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第38頁的第1、3、5題。

《補充習題》第39頁6、7.

提高題:

小馬虎在計算3.42加一個一位小數時,由于錯誤地把數的末尾對齊,結果得到了4.25。正確的結果應當是多少?

(五)家庭作業

《課課練》44頁。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15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動手操作的能力。

2、通過探索怎樣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單位來表示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

3、能用小數表示一個物體的長度、重量等。

重點難點:

1、通過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

2、十進制單位間的換算。

教師準備:

測量記錄表

學生準備:

常見的測量工具,需要測量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想一想,憶一憶。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1米有多長嗎?

用手勢表示一下,我們來看看黑板有多長?今天我們學習新課。(板書:測量活動)

二、量一量

1、每組各派一名代表,分別測量黑板的長度。

2、匯報結果。

3、小組合作學習,怎樣以米為單位來表示呢?

4、匯報:2米85厘米=2  米=2.85米

1米1分米=1  米=1.1米

小結: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作單位來表示的過程,就是我們這節課重點學習的內容。

三、再量一量。

同學們,在你的身邊有許多物品,選擇自己喜歡的量一量?以米為單位記錄下來(學生自行完成填一填)。

匯報結果。

四、試一試

春天來了,燕子也從南方趕來了,它給同學們提了幾個問題請你們來回答,你們愿意回答嗎?(愿意)

我的體重是1千克500克,骨骼重113克,以千克為單位怎么表示?

全班匯報:1千克500克=(1.5)千克

113克=(0.113)千克

小結:同學們都能用千克把燕子的問題回答出來,那么同學們老師的身高用米作單位,你能表示出來嗎?(能)

五、激趣活動。

我請一名學生來測量我(老師)的身高,再請一名學生監督,不當之處,給予糾正。

匯報:1米70厘米=(1.7)米

下面請同學到自己的小組里任選一人,測量同學的身高,并以米為單位表示出來?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學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七、布置作業,

試一試1、2題。

板書設計:

測量活動

1米=10分米=100厘米 20厘米=0.20米

1厘米=1/100米=0.01米

1厘米=0.01米 1分米=0.1米

1千克=1000克 1克=0.001千克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1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自主探索筆算方法。

1、出示例1:李叔叔從某城市乘火車去北京用了12小時,火車1小時約行145千米。該城市到北京大約有多少千米?

2、獨立列式:145×12=

3、請學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圍。

4、嘗試算出145×12的結果,并對照估算的情況,算一算估算值與準確值的誤差是否合乎實際。

5、讓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應說以下幾點:(1)先算什么;(2)再算什么,積的書寫位置怎樣;(3)最后算什么。

6、師生共同歸納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一般方法的過程。

7、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檢驗自己運算的結果。

二、鞏固練習

1、課本49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完成后,可能計算器自行檢驗。

2、練習七第3題。

164×32= 54×145= 254×36=

217×83= 43×139= 328×25=

提示學生:怎樣列豎式可使計算方便些?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對比的基礎上反思,明白在列豎式時,上面一行寫三位數,下面一行寫兩位數,這樣計算比較方便。同時提醒學生書寫要工整,數位要對齊,計算要仔細。

3、練習七第2、4題。

這兩題的知識背景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學生練習后,讓學生根據每題的知識背景簡單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三、課堂小結。(略)

四、教學反思: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17

一、復習鋪墊,引入新課。

1.口算.

0.3+0.4=   0.2+0.6=   1.4+1.5=   0.33+1.25=   0.9- 0.5=

4.8+2.2=   3.5-2.1=   5.5+4=   19.5-0.5=   7.2+1.6=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對答案。

2.豎式板算:(每組叫一名同學上黑板算,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計算)

4.89-2.64   3.61+1.37   7.75-6.35   2.82+3.17

點撥: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強調: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加或減起。)

3、揭示: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的小數減法.

二、目標實施

1、創設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為了促進你們健康成長,每學期我們都進行體檢,其中有一項是量體重。你知道你的體重是多少嗎?今天希望小學的孩子們也在量體重,想不想去看一看?

2、出示情境圖: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指名匯報:(笑笑體重38千克、淘氣體重45.2千克、丁丁體重33.4千克。)教師板書

3、根據情境圖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1、淘氣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2、淘氣比笑笑重多少千克? 3、丁丁比笑笑輕多少千克? 4、丁丁比淘氣輕多少千克? 5、笑笑比淘氣輕多少千克? 6、笑笑比丁丁重多少千克?7、淘氣和丁丁一貫共重多少千克?。。。)

下面我們試著解決兩個問題好嗎?

4、課件出示:淘氣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指名列式:45.2-33.4= 為什么這樣列式?

(1) 自主嘗試計算:

(2) 交流匯報:

啟發學生思考:根據45.2-33.4這個算式,想:計算小數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3)交流后師生共同小結

計算小數減法時,小數點要對齊即相同數位要對齊;十分位不夠減要從個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減.

(4)計算:23.5-16.8

(5)討論歸納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低位減起;③十分位不夠減向個位借1,然后再減.

5. 課件出示:丁丁比笑笑輕多少千克?

(1)自主列式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2)獨立嘗試計算

(3)小組內交流

(4)匯報:

(5)點撥:把38寫成38.0你知道是根據什么嗎?(這是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即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6、課件出示: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就是小數的基本性質。 練習說一說。

7、嘗試做:

1.25+6.05=   78.3-6.9=

(1)觀察第一題的計算結果你發現了什么?(在小數的末尾添有0。)

我們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計算結果如果在小數的末尾有0可以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把0去掉,小數的大小不變。)

(2)強調:哪一位不夠減要從本位退1作10,在前一位加10再減.

8、小結:今天通過量體重我們學習了什么?(小數加減法的進位加、退位減)

討論交流:計算這樣的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總結:(1)小數加、減法要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加起或減起;

(2)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哪一位不夠減就要向前一位借1;

(3)確定好小數點的位置.

最新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1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計算的算理并能正確地進行加、減運算及混合運算。

2.使學生理解整數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計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3.使學生體會小數加、減運算在生活、學習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小數加、減計算能力的自覺性。

教學重難點:

(一)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其計算法則是教學重點.

(二)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計算,是學習的難點.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生自主探索小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計算的算理并能正確地進行加、減及混合運算。

2、使學生體會小數加減運算在生活、學習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的工具性作用。

3、激發學生學習小數加減法的興趣,涌動長大后也要為國爭光的豪情,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教學重點: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點對齊的算理

教學準備:學生收集以小數形式記錄的20__年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的成績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嗎?20__年奧運會上,我們中國一共取得多少枚金牌?

呈現20__年奧運會上中國跳水比賽運動員勞麗詩、李婷婷在10米跳臺雙人跳水比賽中的完美的空中動作照片。

師:你認識畫面中的人物嗎?今天,小明和他的爸爸將帶著我們一起回顧中國跳水比賽運動員勞麗詩、李婷婷在10米跳臺雙人跳水比賽中的精彩表現。準備好了嗎?出發!

繼續呈現勞麗詩、李婷婷在10米跳臺雙人跳水比賽中的完美的空中畫面并伴隨著小明的聲音:10米跳臺雙人跳水決賽開始了,第一輪比賽中,勞麗詩、李婷婷獲得的分數是由53個一和40個百分之一組成的,你們知道是幾分嗎?(53.40)哈特利、海曼斯獲得的分數是由49個一和80個百分之一組成的,你知道是幾分嗎?(49.80)

第二輪比賽中,勞麗詩、李婷婷獲得的分數整數部分是58,小數部分十分位2,百分位是0,你知道是幾分嗎?(58.20)哈特利、海曼斯獲得的分數在49—50之間且百分位是0的兩位小數,你知道是幾分嗎?(49.80)

隨著學生的回答,呈現P96中間的表格。

女子10米跳臺雙人決賽成績

國家運動員各論動作得分總成績

第一輪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第五輪

中國勞麗詩

李婷53.4058.20

哈特利

海曼斯49.8049.20

二、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師:看到表格中的這些信息,你們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預計學生會有以下這些答案:第一輪比賽中國隊領先幾分?

第二輪比賽中國隊領先幾分?

兩輪比賽中國隊共得幾分?

前兩輪中國隊領先幾分?

┅┅

師:大家提出這么多的有價值的問題,真是了不起,老師就從你們提出的問題中選擇一個,咱們一起來解決,好嗎?

出示選擇的問題:第一輪比賽中國隊領先幾分?

2、探索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學生口答出算式:53.40-49.80

談一談:這是一道小數減法算式,會做嗎?該怎樣計算?把你的想法和組里的同學交流交流。

試一試:學生獨立列出豎式計算。

說一說:如何列豎式?為什么要把小數點對齊?(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數位對齊)

如何計算?(從百分位減起,突出十分位上的4減8不夠減,從個位退1位的過程)

豎式中的結果3.60與3.6有區別嗎?(根據小數點的基本性質可將結果簡化)

3、探索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師:小明在看到第二輪比賽的成績時,不禁大叫起來:中國隊兩輪比賽的總成績是111.6分,爸爸也脫口而出:現在領先12.6分了。

提出問題:你們知道111.6分是怎么得來的嗎?12.6分呢?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學生口答出算式:53.40+58.20

試一試:獨立列出豎式計算

說一說:怎樣列出豎式求出中國隊兩輪比賽的總成績?計算中需注意什么?繼續討論第二個問題:小明的爸爸是怎么算出12.6分的?(四人小組議一議、算一算)

交流:(生1:)先算出兩輪比賽中國隊得幾分,53.40+58.20=111.60,再算出兩輪比賽中國隊得幾分,49.80+49.20=99最后把這兩個結果相減111.60-99=12.60。

(生2:)先算出第一輪比賽中國隊領先幾分,53.40-49.80=3.6,再算出第二輪比賽中國隊領先幾分,58.20-49.20=9,最后把兩次領先的分數加起來3.6+9=12.6。

師:兩種結果12.60和12.6一樣嗎?為什么?(突出小數性質的應用)

4、概括計算法則:

師:小明看到大家計算的干勁挺足的,特別佩服你們。他想現在大家一定都很清楚小數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回想一下剛才的計算過程和結果,自由談一談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生:小數點要對齊,

生: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

生:哪一位滿十向前一位進1,

生:哪一位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再減,

生:得數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鞏固深化:

1、繼續用小數的加減法計算跳水比賽的第三輪比賽的成績:

師:跳水比賽第三輪的成績出來了,根據這些成績,小明寫下了一些算式,算一算這一些算式的結果,并動腦筋想一想從這些算式你知道有關跳水比賽的哪些信息?出示算式:82.80-76.5012.6+6.382.80+111.676.50+99學生任選兩道算式計算后再交流:從第一道算式我知道中國隊第三輪比賽領先了6.3分。

從第二道算式我知道中國隊前三輪比賽共領先18.9分。┅┅

2、用小數的加減法計算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的一些用小數形式記錄的成績:

交流各自收集到的20__年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的一些用小數形式記錄的成績,

學生之間根據這些數據提出加減計算的問題,并口答出算式。

全班一起列豎式計算。

3、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師:用小數加減法既可解決比賽中的一些計算問題,還能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呢?各小組四人交流后再匯報:

生:計算生活中的用水、用電、用煤氣的價錢;

生:計算購買有關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的價錢;

生:計算家里的電話費和上網費一共多少錢?

┅┅

師:小明在購買生活用品中碰到了問題,你能幫小明出出主意嗎?原來,小明看上了幾樣喜歡的東西,可是,他的零用錢只有50元,買什么好呢?出示:

一雙運動鞋38.5元一根跳繩4.8元

一本課外讀物7.65元一瓶飲料3元

(獨立計算后交流)

四、課堂小結:從今天這一節課中你學會了什么?

五:課外作業:課本練習十六:1、2。作業本P42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

2、合作交流總結小數加減法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3、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遷移類推能力。

教學重點:小數加、減法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數位對齊的道理

教學步驟:

一、復習:

筆算:少先隊員采集中草藥,第一小隊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隊來集了4075克.兩個小隊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讀題,用豎式解答.(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說一說:整數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課題:同學們,我們學習小數加、減法。

2.情境設置:同學們交過電話費吧,小蘭家一月份的電話費是37.35元,二月份的電話費是40.75元,兩個月一共交電話費多少元?

1)學生自主列去式計算,有問題可以同桌討論(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子上做)

2)教師提問:得數是78.10末尾的0怎么處理?

3)學生計算后引導學生說一說,豎式計算37.35+40.75時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4)小組討論:例1與復習題比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師提示:小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法的意義相同,也是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板書:小數加法的意義)

練一練:12.03+0.875

試算,二個人在黑板上板書,老師也板書:

12.03

+0.875

大家發表意見,總結小數加法的計算法則及計算技巧(小數點對齊、小數點對齊有什么意義?)

引導學生總結:小數加法與整數加法在計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么計算小數加法?

(由整數加法類推學習小數加法,由直觀到抽象,學生易理解、易掌握,再由遷移法對小數減法進行推導)

出示例一的后一問:二月份經一月份多交多少元電話費?

同桌討論(二人板演,其他人在本子上做)

得數3.40后現的0怎么處理?

引導學生說一說,用豎式計算40.75-37.35時,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練一練:7.81-4.075

1)教師提問:這道小數減法式題被減數的千分位上沒有數,計算時怎么辦?

大家討論,發表意見。

2)學生嘗試:二人板演,其他在本子上做,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最后說明:被減數千分位上沒有數可以添“0”再減,也可以不寫“0”,把這一位看做“0”來計算,以后計算時,遇到這種情況也可以這樣處理。

3)大家發表意見,總結小數減法計算法則及計算技巧。

4)引導學生總結:小數減法與整數減法在計算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3.觀察,總結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小組合作交流,觀察,總結。

引導學生總結:進行小數計算時先干了什么(列豎式),列豎式應注意什么?(小數點對齊);對于計算的結果,當小數末尾有0時,是怎么樣處理的(去掉末尾的0)

三、課堂練習

1.練習課本P97的“做一做”題目

小數加、減計算很容易出錯,你有什么辦法知道自己做對了嗎?

2.生活實踐題

老師身高1.59米,凳子高0.64米,老師申在凳子上能摸到2.4米處的獎狀嗎?

四、作業布置:作業本P4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小數加減法的練習。

課型:練習課

教學要示:

鞏固小數加減法的法則,加減法關系并掌握小數加減法應用題。

2、提高解題能力。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小數加減法法則,加減法關系。

教學難點:運用法則進行準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小數加加減法的方法是什么?

2、口算下列各題

0.7+0.94.7-0.50.56-0.461.2+0.8

1-0.40.39+0.157.7+0.63.6-0.8

4.8-35.7+0.20.6-1.67+2.3

3、板演下面各題并驗算

8.02+15.28108.5-35.0525-16.07

提問:小數加減法是如何計算呢?

二、筆算練習

1、完成下表,并說說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單位:元)

根據信息說說你了解到什么?

2、用小數計算下面各題

(學生計算時,應作如下提示:①想清楚不同計量單位之間的進率;②計算時,可先將復名數改寫成小數,然后再計算;③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驗。)

三、解決問題

1、王叔叔一天賣菜的收入如下表

2、班里要買一個球和一個排球。

3、一些女子田徑項目的中國記錄和世界記錄(截至20__年1月)如下表。

它們各相差多少?

四、總結:今天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五、作業:作業本P44

第四課時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掌握三個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進一步掌握小數加減的計算.

2.通過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獲得新知之間的聯系.

3.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滲透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1.掌握運算順序.

2.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口算

0.78+0.065.2+0.480.8+0.4

1-0.273.8+6.41.25+0.75

10.5-6.59.8+0.21+2.7

2.說出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4834-(395+988)165+807+994

(二)教學實施

1.出示主題圖

2.自讀題意(小組交流)

3.觀圖后提出問題

完成比賽,自行車運動員還要騎多少千米?

4.集體交流解法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題)

5.師生互動:

師板書: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483.4-(39.3+98.8)483.4-39.5-98.8165+80.7+99.4

=483.4-138.3=443.9-98.8=245.7+99.4

=345.1(千米)=345.1(千米)=345.1(千米)

6.驗證:

敘述各自的檢驗方法,可用逆運算的方法,也可用計算器對自己列的`算式算一遍.

(三)鞏固新知

1.判斷下列計算題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請改正

(1)39.9+(20.1-1054)(2)(3.74+12.6)+268-43.2

=3.99+18.56=16.34+224.8

=22.55=241.14

(四)課堂小結

小數混合運算與整數混合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是否相同?(學生答)

師強調:小數加減法計算時要對齊數位,養成做完后檢驗的好習慣.

(五)作業布置

作業本P45

(六)板書設計:

例3: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483.4-(39.3+98.8)483.4-39.5-98.8165+80.7+99.4

=483.4-138.3=443.9-98.8=245.7+99.4

=345.1(千米)=345.1(千米)=345.1(千米)

答:運動員還要騎345.1千米

第五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有限個例證使學生理解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2、能根據數據特點正確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件顯示小學春季運動會的場景,伴隨聲音響起,下一個項目是四年級組男子4×50未接力賽,請四年級各班做好準備。畫面分別出示四年級4個班運動員50未成績的情況表。

20__年校春季運動會徑四年級組男子4×50未接力賽選手情況:

班級各位選手的50未成績/秒可能的總成績

第1棒第2棒第3棒第4棒

四(1)班8.488.548.528.46

四(2)班8.408.568.618.39

四(3)班8.328.688.708.36

四(4)班8.428.678.588.50

提問:根據這張表提供的信息,請你猜一猜,哪個班可能是冠軍?四(1)班可能得第幾呢?

二、經歷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算的過程,理解加法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仍然適用。

1、在交流中感受算法的多樣化。

師:請你用自己的方法先算一算四(1)班的總成績,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有幾種方法?小組里討論一下,然后在練習本上計算出來。在黑板上演算出來。

方法1:8.48+8.54+8.82+8.46方法2:8.48+8.54+8.52+8.46

=17.02+8.52+8.46=(8.48+8.52)+(8.54+8.46)

=25.54+8.46=17+17

=34(秒)=34(秒)

方法3:8.48+8.54+8.52+8.46

=8×4+(0.48+0.52)+(0.54+0.46)

=32+1+1

=34(秒)

2、在對比中感知較優的算法

師:上述三種算法中,你認為哪一種較優?為什么?

引導學生先自己思考,說出較優算法的理由,然后在班上交流,集體回答是第二種,選出幾個代表都說應用了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

3、推出加法定律在小數中同樣適用

師:你能用簡便方法算出四(2)班、四(3)、四(4)班總成績嗎?要求每一位學生用較優的方法,寫出簡算過程,并說明理由,然后集體反饋。

四(2)班、四(3)班、四(4)班成績分別33.96秒、34.06秒、34.17秒(過程略)

師:通過上面4次簡便計算,你認為加法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仍然適用嗎?各舉3—4例說明。

請1、2名同學將所舉例子寫在黑板上,全班交流評判。通過多個有限的簡算實例,幫助學生合情推出“加法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仍然適用”。

交代課題:讓學生齊讀課題

在口里填上適當的數:

(1)6.7+4.95+3.3=6.7+口+4.95(3)6.38+1.72+3.62=6.38+口+1.72

(2)(1.38+1.75)+0.25=口(口+口)(4)(2.55+7.7)+(2.3+7.45)=(口+口)+(口+口)

小結:這堂課同學們表現的真不錯,現在來談談你的感受,你有什么收獲?

(找幾名學生回答后,老師作一下小結)

作業布置:作業本P46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第105頁練習十八

課型:練習課

教學要求:

1、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從現實情境中發現并提出簡單數學問題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口算

0.4+0.6+57.5+3.1+2.510-2.5-2.5

21-7.7-2.38-2.59+3.610-2.4

二、簡算練習

1、在下面的里真上適當的數,在〇里填上“+”或“-”。

3.5+10.06=+3.85

10.24+8.2+1.8=10.24+(〇〇)

18.76-(3.76+0.53)=18.76-〇

32.17-0.46-4.54=32.17-(〇)

2.下面各題能用簡算的就用簡便方法講算.(比賽完成)

1.25+3.7+0.755.6-0.18-1.2

7.08+16+8.210+0.009+0.191

3.75-0.75-1.2580-19.4-8.09-3.51

5.6+0.5-5.6+0.57.2+5.6-2.8

三、解決問題

1、P1054

提問[1]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你能根據信息解決什么問題?

[3]這道題要求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4]獨立完成

[5]怎么算比較快?

2、P1065

提問[1]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你能根據信息解決什么問題?

[3]這道題要求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4]獨立完成

[5]怎么算比較快?

3、P1067(同上)

4、P1068、9

四、作業:作業本P47

8095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日牌清洗剂-打造带电清洗剂、工业清洗剂等清洗剂国内一线品牌 海外整合营销-独立站营销-社交媒体运营_广州甲壳虫跨境网络服务 | 生物风-销售载体,基因,质粒,ATCC细胞,ATCC菌株等,欢迎购买-百风生物 | 苏州柯瑞德货架-仓库自动化改造解决方案 | ERP企业管理系统永久免费版_在线ERP系统_OA办公_云版软件官网 | 周口风机|周风风机|河南省周口通用风机厂 | 板式换热器_板式换热器价格_管式换热器厂家-青岛康景辉 | 温室大棚建设|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系统| 真丝围巾|真丝丝巾|羊绒围巾|围巾品牌|浙江越缇围巾厂家定制 | AGV叉车|无人叉车|AGV智能叉车|AGV搬运车-江西丹巴赫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洛阳装修公司-洛阳整装一站式品牌-福尚云宅装饰 | 细石混凝土泵_厂家_价格-烟台九达机械有限公司 | 广东机电安装工程_中央空调工程_东莞装饰装修-广东粤标建设有限公司 | 英思科GTD-3000EX(美国英思科气体检测仪MX4MX6)百科-北京嘉华众信科技有限公司 | 医养体检包_公卫随访箱_慢病随访包_家签随访包_随访一体机-济南易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专业生物有机肥造粒机,粉状有机肥生产线,槽式翻堆机厂家-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防弹玻璃厂家_防爆炸玻璃_电磁屏蔽玻璃-四川大硅特玻科技有限公司 | 大通天成企业资质代办_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_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_无人机运营合格证_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 阿米巴企业经营-阿米巴咨询管理-阿米巴企业培训-广东键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蜗轮丝杆升降机-螺旋升降机-丝杠升降机厂家-润驰传动 | 玻璃钢罐_玻璃钢储罐_盐酸罐厂家-河北华盛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生鲜配送系统-蔬菜食材配送管理系统-连锁餐饮订货配送软件-挪挪生鲜供应链管理软件 | QQ房产导航-免费收录优秀房地产网站_房地产信息网 | 篮球架_乒乓球台_足球门_校园_竞技体育器材_厂家_价格-沧州浩然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 岛津二手液相色谱仪,岛津10A液相,安捷伦二手液相,安捷伦1100液相-杭州森尼欧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涡街流量计_LUGB智能管道式高温防爆蒸汽温压补偿计量表-江苏凯铭仪表有限公司 | 圆形振动筛_圆筛_旋振筛_三次元振动筛-河南新乡德诚生产厂家 | 乐泰胶水_loctite_乐泰胶_汉高乐泰授权(中国)总代理-鑫华良供应链 | 冰雕-冰雪世界-大型冰雕展制作公司-赛北冰雕官网 | 美国PARKER齿轮泵,美国PARKER柱塞泵,美国PARKER叶片泵,美国PARKER电磁阀,美国PARKER比例阀-上海维特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二部 | 健康管理师报考条件,考试时间,报名入口—首页 | 太空舱_民宿太空舱厂家_移动房屋太空舱价格-豪品建筑 | 定硫仪,量热仪,工业分析仪,马弗炉,煤炭化验设备厂家,煤质化验仪器,焦炭化验设备鹤壁大德煤质工业分析仪,氟氯测定仪 | 无菌实验室规划装修设计-一体化实验室承包-北京洁净净化工程建设施工-北京航天科恩实验室装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双菱电缆-广州电缆厂_广州电缆厂有限公司 | 凝胶成像仪,化学发光凝胶成像系统,凝胶成像分析系统-上海培清科技有限公司 | 红立方品牌应急包/急救包加盟,小成本好项目代理_应急/消防/户外用品加盟_应急好项目加盟_新奇特项目招商 - 中红方宁(北京) 供应链有限公司 | 无菌实验室规划装修设计-一体化实验室承包-北京洁净净化工程建设施工-北京航天科恩实验室装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车牌识别道闸_停车场收费系统_人脸识别考勤机_速通门闸机_充电桩厂家_中全清茂官网 | 南溪在线-南溪招聘找工作、找房子、找对象,南溪综合生活信息门户! | 山东PE给水管厂家,山东双壁波纹管,山东钢带增强波纹管,山东PE穿线管,山东PE农田灌溉管,山东MPP电力保护套管-山东德诺塑业有限公司 | 智能家居全屋智能系统多少钱一套-小米全套价格、装修方案 |